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110學年度綜合領域中年級基本課程能力指標達成預計表

格式
doc
大小
822.5 KB
頁數
25
上傳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9-07-07,离现在 6 109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110學年度基本課程能力指標達成預計表

學習領域:綜合領域 年 級:中年級

主題軸

分段能力指標

基本學力指標

年級

學期

達成

備註

自我發展

1-2-1 欣賞並展現自己的長處,省思並接納自己

1-2-1-1從參與各式各類的活動中,欣賞並展現自己的長處。

3

1


 

1-2-1-2從參與活動中,覺察自己各方面的進步情形。

33

1


 

1-2-1-3從參與活動中,覺察並接納自己的缺點。

3

1


 

1-2-2參與各式各類的活動,探索自己的興趣與專長

1-2-2-1積極參與各式各類的活動,分享對活動過程及結果的感受。

3

1


 

1-2-2-2從參與各式各類的活動中,覺察自己的興趣。

3

1


 

1-2-2-3從參與各式各類的活動中,探索並適度發揮自己的專長。

3

1


 

1-2-3辨識與他人相處時自己的情緒

1-2-3-1覺察自己與他人相處時的情形。

4

2


 

1-2-3-2發現自己與他人相處的情緒。

4

2


 

1-2-3-3適當的處理自己與他人相處的情緒。

4

2


 

1-2-4觀察自然界的生命現象與人的關係

1-2-4-1覺察自然界生命現象與人的關係。

4

1


 

1-2-4-2欣賞自然界生命現象,並分享與其互動的經驗與感受。

4

1


 

生活經營

2-2-1實踐個人生活所需的技能,提升生活樂趣

2-2-1-1覺察個人的飲食、衣著、儀態及生活禮儀等日常行為。

3

1


 

2-2-1-2具備個人生活技能,並能於日常生活中應用。

3

1


 

2-2-1-3體會日常保健的重要並確實執行。

3

1


 

2-2-2覺察不同性別者在生活事務的異同,並欣賞其差異

2-2-2-1 覺察不同性別者於生活事務中可能展現的異同。

3

2


 

2-2-2-2 探討不同性別者於生活事務展現之差異可能的成因及影響。

3

2


 

2-2-2-3 尊重、欣賞不同性別者於生活事務中展現的差異。

3

2


 

2-2-3參與家庭事務,分享與家人休閒互動的經驗和感受

2-2-3-1分享參與家庭事務與家人休閒互動的經驗及感受。

3

2


 

2-2-3-2覺察個人與他人之間參與家庭事務、休閒生活的差異性。

3

2


 

2-2-3-3主動參與家庭事務和休閒生活,增進家庭和諧。

3

2


 

2-2-4樂於嘗試使用社區機構與資源。

2-2-4-1舉例說明自己運用社區機構或資源的經驗,並分享感受。

4

2


 

2-2-4-2瞭解並演練社區機構與資源使用的方法。

4

2


 

2-2-4-3 樂於運用周遭環境的機構與資源,增進個人的生活或學習。

4

2


 

社會參與

3-2-1參加團體活動,並能適切表達自我、與人溝通。

3-2-1-1在團體活動中能適切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

3

1


 

3-2-1-2在團體中能傾聽小組成員說話,尊重他人的想法與感受。

3

1


 

3-2-1-3能和諧處理團體中不同的意見並達成團體的共識。

3

1


 

3-2-2參與各類自治活動,並養成自律、遵守紀律與負責的態度

3-2-2-1分享參加自治活動時民主運作的感受。

3

1


 

3-2-2-2能尊重每個人都有發表意見的權利。

3

1


 

3-2-2-3能強化自律與遵守紀律的態度。

3

1


 

3-2-2-4能遵守自治活動的各項分工,負責完成分內工作。

3

1


 

3-2-3參與學校或社區服務活動,並分享服務心得

3-2-3-1參與校內服務活動,並分享感想與心得。

4

1


 

3-2-3-2參與社區服務活動,並分享見聞與心得。

4

1


 

3-2-4參與社區各種文化活動,體會文化與生活的關係

3-2-4-1 關心社區裡的文化活動,並能和家人共同參與。

4

1


 

3-2-4-2發現社區中的文化活動和自己的關係。

4

1


 

3-2-4-3參與社區文化活動,體會文化與生活的關係。

4

1


 

3-3-2 覺察不同性別者的互動方式,展現合宜的行為。

3-3-2-1與不同性別者相處時,能發現自己與其特質的異同,並尊重其差異。

4

2


 

3-3-2-2省思不同性別者的互動方式,提出改善的策略。

4

2


 

3-3-2-3能以合宜的態度、行為對待不同性別者。

4

2


 

保護自我與環境

4-2-1探討生活中潛藏的危機,並提出減低或避免危險的方法

4-2-1-1 透過各種活動,探討生活空間的潛藏危機。

3

1


 

4-2-1-2提出並演練減低或避免生活空間潛藏危險的方法。

3

1


 

4-2-2運用簡易的知能參與戶外活動,體驗自然

4-2-2-1蒐集參與戶外活動所需要的相關資訊。

4

1


 

4-2-2-2參加戶外活動確實遵守規則並學習活動中所需的知識與技能。

4

1


 

4-2-2-3在體驗自然的過程中展現好奇與友善。

4

1


 

4-2-3辨別各種環境保護及改善的活動方式,選擇適合的項目落實於生活中

4-2-3-1從探討環保行動中,辨別改善環境的適當方式。

3

1


 

4-2-3-2提出具體可行的環境保護活動與方式,並落實於生活中。

3

1


 

110學年度四年級綜合活動基本課程計畫表

學習領域

綜合活動

教學者

林曉怡陳怡琳蔡依玲蘇瑪莉

林美玲鄭芳怡張素苓黃心怡

適用年級

四年級

學習領域

教學背景分析

與設計理念

  本學年的教學計畫,乃配合學生身心特質發展,加強學生生活技能和安全認知,並融入學校特色課程而編寫,並加入班級自治、探索自我、融入團體,進而培養生活實踐能力與關懷的情意。

  本課程計畫的編排,以中年級學習時間為主軸,對應能力指標、學力指標並融入相關議題,設計相關課程內容。以下為本課程之簡介:

  1. 融入學校活動及特色,統整相關學習:學校相關活動或課程,透過綜合領域課程實施或延伸教學,深化學校活動或課程內涵。此部分課程包括:【四上】我們這一班、模範生選拔、歡度校慶、走進台北城-古蹟大探索【四下】走進台北城-古城宅急便、感恩的季節、異程游泳接力賽、禮儀孝親楷模選拔。

  2. 配合學生身心發展,加強生活技能培養:依據能力指標,引導四年級學生自我發展及生活技能培養。此部分課程包括:【四上】小鬼當家【四下】EQ學園、性別廣角鏡。

  3. 強化學校服務,校園安全認知:中年級開始擔任校園公共服務,因此加強校園服務技能及校園空間危安之認識。此部分課程包括:【四上】我們這一班-班級自治、環保小尖兵、防震演練【四下】生命保護傘。

  4. 搭配臺北市校外教學參觀課程行前教學,強化學習此部分課程包括:【四上】校外教學(新兒童樂園)【四下】校外教學(育藝深遠)

學習領域

教學目標

【四上】

1.能服務人群並說出服務心得。

2.能了解團體活動並實際參與。

3.能欣賞並表現自己的長處

4.能尊重自己與他人並展現參與團體合作的態度。

【四下】

1.能了解社會機構對日常生活的重要。

2.能參與社會服務並分享服務心得。

3.了解兩性平等與和諧共處的重要性。

4.能做適當的危機處理

教材來源

自編教材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110學年度基本課程能力指標達成預計表

學習領域:綜合領域 年級:四年級

主題軸

分段能力指標

基本學力指標

年級

學期

達成

備註

自我發展

1-2-1 欣賞並展現自己的長處,省思並接納自己

1-2-1-1從參與各式各類的活動中,欣賞並展現自己的長處。




 

1-2-1-2從參與活動中,覺察自己各方面的進步情形。




 

1-2-1-3從參與活動中,覺察並接納自己的缺點。




 

1-2-2參與各式各類的活動,探索自己的興趣與專長

1-2-2-1積極參與各式各類的活動,分享對活動過程及結果的感受。




 

1-2-2-2從參與各式各類的活動中,覺察自己的興趣。




 

1-2-2-3從參與各式各類的活動中,探索並適度發揮自己的專長。




 

1-2-3辨識與他人相處時自己的情緒

1-2-3-1覺察自己與他人相處時的情形。

4

2


 

1-2-3-2發現自己與他人相處的情緒。

4

2


 

1-2-3-3適當的處理自己與他人相處的情緒。

4

2


 

1-2-4觀察自然界的生命現象與人的關係

1-2-4-1覺察自然界生命現象與人的關係。

4

1


 

1-2-4-2欣賞自然界生命現象,並分享與其互動的經驗與感受。

4

1


 

生活經營

2-2-1實踐個人生活所需的技能,提升生活樂趣

2-2-1-1覺察個人的飲食、衣著、儀態及生活禮儀等日常行為。




 

2-2-1-2具備個人生活技能,並能於日常生活中應用。




 

2-2-1-3體會日常保健的重要並確實執行。




 

2-2-2覺察不同性別者在生活事務的異同,並欣賞其差異

2-2-2-1 覺察不同性別者於生活事務中可能展現的異同。




 

2-2-2-2 探討不同性別者於生活事務展現之差異可能的成因及影響。




 

2-2-2-3 尊重、欣賞不同性別者於生活事務中展現的差異。




 

2-2-3參與家庭事務,分享與家人休閒互動的經驗和感受

2-2-3-1分享參與家庭事務與家人休閒互動的經驗及感受。




 

2-2-3-2覺察個人與他人之間參與家庭事務、休閒生活的差異性。




 

2-2-3-3主動參與家庭事務和休閒生活,增進家庭和諧。




 

2-2-4樂於嘗試使用社區機構與資源。

2-2-4-1舉例說明自己運用社區機構或資源的經驗,並分享感受。

4

2


 

2-2-4-2瞭解並演練社區機構與資源使用的方法。

4

2


 

2-2-4-3 樂於運用周遭環境的機構與資源,增進個人的生活或學習。

4

2


 

社會參與

3-2-1參加團體活動,並能適切表達自我、與人溝通。

3-2-1-1在團體活動中能適切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




 

3-2-1-2在團體中能傾聽小組成員說話,尊重他人的想法與感受。




 

3-2-1-3能和諧處理團體中不同的意見並達成團體的共識。




 

3-2-2參與各類自治活動,並養成自律、遵守紀律與負責的態度

3-2-2-1分享參加自治活動時民主運作的感受。




 

3-2-2-2能尊重每個人都有發表意見的權利。




 

3-2-2-3能強化自律與遵守紀律的態度。




 

3-2-2-4能遵守自治活動的各項分工,負責完成分內工作。




 

3-2-3參與學校或社區服務活動,並分享服務心得

3-2-3-1參與校內服務活動,並分享感想與心得。

4

1


 

3-2-3-2參與社區服務活動,並分享見聞與心得。

4

1


 

3-2-4參與社區各種文化活動,體會文化與生活的關係

3-2-4-1 關心社區裡的文化活動,並能和家人共同參與。

4

1


 

3-2-4-2發現社區中的文化活動和自己的關係。

4

1


 

3-2-4-3參與社區文化活動,體會文化與生活的關係。

4

1


 

3-3-2 覺察不同性別者的互動方式,展現合宜的行為。

3-3-2-1與不同性別者相處時,能發現自己與其特質的異同,並尊重其差異。

4

2


 

3-3-2-2省思不同性別者的互動方式,提出改善的策略。

4

2


 

3-3-2-3能以合宜的態度、行為對待不同性別者。

4

2


 

保護自我與環境

4-2-1探討生活中潛藏的危機,並提出減低或避免危險的方法

4-2-1-1 透過各種活動,探討生活空間的潛藏危機。




 

4-2-1-2提出並演練減低或避免生活空間潛藏危險的方法。




 

4-2-2運用簡易的知能參與戶外活動,體驗自然

4-2-2-1蒐集參與戶外活動所需要的相關資訊。

4

1


 

4-2-2-2參加戶外活動確實遵守規則並學習活動中所需的知識與技能。

4

1


 

4-2-2-3在體驗自然的過程中展現好奇與友善。

4

1


 

4-2-3辨別各種環境保護及改善的活動方式,選擇適合的項目落實於生活中

4-2-3-1從探討環保行動中,辨別改善環境的適當方式。




 

4-2-3-2提出具體可行的環境保護活動與方式,並落實於生活中。




 

第一學期教學計畫

分段能力指標

基本學力指標

教學目標

教材內容或活動

評量方式

1-2-1欣賞並展現自己的長處,省思並接納自己

生涯發展教育

1-1-1發現自

己的長處及優點

1-2-1認識有關自我的觀念

1-2-1-1從參與各式各類的活動中,欣賞並展現自己的長處

1-2-1-2從參與活動中,覺察自己各方面的進步情形

1-2-1-3從參與活動中,覺察並接納自己的缺點

  1. 能分享自己的暑假生活。

  2. 能藉由觀察彼此的暑假作業,知道自己的優缺點。

<我們這一班>喜相逢(3)

  1. 上台自我介紹並分享暑假生活。

  2. 暑假作業自評、互評。

  3. 同學互相交流,分享與回饋。



學習單

口頭發表



3-2-2

參與各類自治活動,並養成自律、遵守紀律與負責的態度

3-2-2-3能強化自律與遵守紀律的態度

3-2-2-4能遵守自治活動的各項分工,負責完成分內工作

  1. 能遵守開班會的規則,並傾聽不同的意見。

  2. 能尊重經由班會表決後的決定。

  3. 能探索自己的專長,擔任班級幹部,為同學服務,養成負責任的好習慣。

  4. 能依自己的能力選擇適當的打掃工作,完成份內的工作。

<我們這一班>班級自治(3)

  1. 透過開班會,選舉班級幹部。

  2. 探索專長,推選適合的幹部,或擔任班級幹部,為同學服務,養成負責任的好習慣。

  3. 能依自己的能力,選擇適當的打掃工作,認真負責打掃。

  4. 能分享服務同學的心得與經驗。



口頭發表

實作


3-2-3參與學校或社區服務活動,並分享服務心得

3-2-3-1參與校內服務活動,並分享感想與心得。

1-2-2-3從參與各式各類的活動中,探索並適度發揮自己的專長。

3-2-3-2參與社區服務活動,並分享見聞與心得。

4-2-3辨別各種環境保護及改善的活動方式,選擇適合的項目落實於生活中

4-2-3-1從探討環保行動中,辨別改善環境的適當方式

4-2-3-2提出具體可行的環境保護活動與方式,並落實於生活中

  1. 能了解資源回收的分類

  2. 能依照規定作好資源回收

  3. 能培養隨時做環保,愛護環境的精神

<我們這一班>環保小尖兵(3)

  1. 資源回收分類說明與指導。

  2. 引導學生了解環保的重要性,人人做環保,共同維護生態環境

實作

態度觀察


3-2-2

參與各類自治活動,並養成自律、遵守紀律與負責的態度

3-2-2-1分享參加自治活動時民主運作的感受

3-2-2-2能尊重每個人都有發表意見的權利

  1. 能了解選模範生的意義

  2. 能依全班決議的模範生標準推選模範生

  3. 能虛心向他人學習優點,提升自我的品德

<模範生選拔>(3)

  1. 教師引導全班討論模範生的標準。

  2. 全班公開進行模範生選舉。

  3. 教師鼓勵全班向模範生學習。

學習單

實作

4-2-1探討生活中潛藏的危機,並提出減低或避免危險的方法

4-2-1-1 透過各種活動,探討生活空間的潛藏危機

4-2-1-2提出並演練減低或避免生活空間潛藏危險的方法

  1. 能了解地震所造成的危險

  2. 能知道並演練地震發生時逃生要點

  3. 能與小組討論並提出減低地震所引起災害時的方法

  4. 能培養防震警覺意識,並推廣到家庭

<防震演練>(3)

  1. 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導學生認識地震的原因、種類及災害。

  2. 指導學生分組討論地震來時的逃生方法和口訣。

  3. 小組上台發表並演練。

  4. 各組給予回饋與交流。

  5. 教師說明學校防震演習流程並演練。

  6. 全班演練後並檢討修正。



小組討論

實作

學習單

3-2-1參加團體活動,並能適切表達自我、與人溝通

3-2-1-1在團體活動中能適切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

3-2-1-2在團體中能傾聽小組成員說話,尊重他人的想法與感受

3-2-1-3能和諧處理團體中不同的意見並達成團體的共識

  1. 能提出自己的想法並傾聽不同的意見

  2. 能尊重並遵守小組最後達成的共識

  3. 能培養小組合作精神並爭取小組榮譽

1-2-4觀察自然界的生命現象與人的關係


1-2-4-1覺察自然界生命現象與人的關係。

1-2-4-2欣賞自然界生命現象,並分享與其互動的經驗與感受


  1. 能了解校外教學行前注意事項

  2. 能參與小組討論

  3. 能體會校外教學安全的重要性

<校外教學-新兒童樂園>(9)

  1. 教師引導小組討論校外教學相關注意事項(如:必備物品,乘車及參觀禮儀,小組行程規劃)

  2. 各組依序上臺發表,其他組別給予回饋

  3. 老師總結:校外教學一定要團體行動,遵守遊園規範。


口頭發表

實作

學習單

4-2-2運用簡易的知能參與戶外活動,體驗自然

4-2-2-1蒐集參與戶外活動所需要的相關資訊

4-2-2-2參加戶外活動確實遵守規則並學習活動中所需的知識與技能

4-2-2-3在體驗自然的過程中展現好奇與友善


3-2-4參與社區各種文化活動,體會文化與生活的關係

3-2-4-1 關心社區裡的文化活動,並能和家人共同參與。

3-2-4-2發現社區中的文化活動和自己的關係。

3-2-4-3參與社區文化活動,體會文化與生活的關係。

  1. 運用遊戲設計原則,設計以古蹟特色為主題之牌卡桌遊。(應用實踐)

  2. 能樂於與同學進行牌卡遊戲,分享古蹟特色。(態度意願)

活動一:古城牌牌樂

  1. 將社會課的古蹟特色表格摘要「關鍵字」(年代、特色、功能),製作成遊戲牌卡。

轉換成古蹟牌卡(藍色部份每格一張牌卡)

築名稱


築圖卡


年代


築特色



特殊設計(自選)



  1. 學生回家收集各種撲克牌「遊戲」。

  2. 學生在組內分享遊戲玩法、說明遊戲規則,進行方式如下:

  1. 班分5-6組,每組5-6個人,籤決定每組玩撲克遊戲

  2. 8分鐘一次,每次2人介紹該的遊戲玩其他人到下一組不同的遊戲。

  3. 時間決定換次數,最後回原座位,小遊戲分類,說明分類的因,類別命名

  4. 師歸納各組報告,法類型分為:配、湊牌、、比大小。(參考附件一的分類表格)

  1. 組討論設計牌卡遊戲:組討論古牌卡遊戲合用哪一種,並參考老師提供的遊戲規則範例(附件二),修內容,寫出戲說明


活動二:古城樂翻天

  1. 小組實際操作古城牌卡遊戲,進行修正討論。

  2. 選定關主,運用「世界咖啡館」的操作方式,開始進行遊戲。

  1. 關主輪流到各組說明遊戲方式與規則

  2. 關主帶領各組進行遊戲

  3. 每組依據下列評量項目,給各組貼紅點(互評)

說明清楚 ●遊戲好玩 ●認識古蹟


  1. 分享遊戲心得,依據下列提問分享:

  1. 古城內有哪些古蹟?

  2. 這些古蹟的特色是什麼?

  3. 你最喜歡哪一個古蹟?

活動結束後,教師依據自評表,引導學生進行自評與反思。(附件三)

口頭發表

牌卡作品










學習單


















學習單












口頭分享








互評






自評表

1-2-2參與各式各類的活動,探索自己的興趣與專長





1-2-4 運用視覺、聽覺、動覺的創作要素,從事展演活動,呈現個人感受與想法  

3-2-13 觀賞藝術展演活動時,能表現應有的禮貌與態度,並透過欣賞轉化個人情感

1-2-2-1積極參與各式各類的活動,分享對活動過程及結果的感受。

1-2-2-2從參與各式各類的活動中,覺察自己的興趣。

1-2-2-3從參與各式各類的活動中,探索並適度發揮自己的專長。


1-2-4-2能運用不同的肢體動作,表現樂曲。

3-2-13-1觀賞藝術展演活動時,能表現應有的態度與禮貌,並透過欣賞轉化個人情感。

  1. 能透過演講活動,了解附小過去的發展。

  2. 能透過演講活動,關懷校園,分享愛護校園的想法和心得。

  3. 能經由班際校歌觀摩會,了解校歌的意涵,分享對附小的感恩與尊重。


<歡度校慶>-邀請老附小人回校細說往事
(6)

  1. 邀請傑出校友、退休教師或對附小有特殊情感之人士回校演說,引導兒童透過演講活動探索附小的過去。

  2. 透過與老附小人情感的聯繫,引導兒童能尊重他人、關懷校園。

  3. 搭配老附小人回校演說活動,引導兒童將其學習經驗與成就,轉化為對附小的感恩與尊重。

  4. 統整相關經驗,透過學習單及作文的習寫,能與同學分享自己的心得。






學習單

實作

  1. 能熟練基本動作,回班擔任體育表演小老師。

  2. 能參與團體表演活動的練習。

  3. 能依序進退場及隊形整理。

<歡度校慶>-體育發表會(15)

*體育競賽或趣味競賽 (視實際資源及學生能力擇一加強指導)

    1. 體育老師教導學生基本動作及運動家精神。

    2. 教師運用晨光或課餘時間進行必要的基本動作的練習。

    3. 全年年利用共同時間,進行共同練習進退場(喊口令)



實作

互評

2-2-1實踐個人生活所需的技能,提升生活樂趣

人權教育

1-2-1欣賞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權利。

家政教育

3-2-4熟悉並表現合宜的生活禮儀。

3-2-7 製作簡易創意點心與生活風格。

4-2-3用適當的語詞向家人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情感。

2-2-1-1覺察個人的飲食、衣著、儀態及生活禮儀等日常行為

2-2-1-2具備個人生活技能,並能於日常生活中應用

2-2-1-3體會日常保健的重要並確實執行

  1. 能知道簡易創意點心材料及做法

  2. 能與小組合作完成創意點心

  3. 能樂於和家人分享創意點心

<小鬼當家>(9)

  1. 教師透過多媒體教導認識簡易烹飪器材及使用方法

  2. 指導學生分組討論創意點心材料準備與工作分配

  3. 各組上台發表,其他同學給予意見修正

  4. 各組開始分工合作製作簡易創意點心

  5. 各組上台發表創意點心後,享受自己的成品

  6. 老師鼓勵與家人分享這份創意點心



小組討論

實作

1-2-1欣賞並展現自己的長處,省思並接納自己

生涯發展教育

1-1-1發現自

己的長處及優點。

1-2-1認識有關自我的觀念。


1-2-1-1從參與各式各類的活動中,欣賞並展現自己的長處

1-2-1-2從參與活動中,覺察自己各方面的進步情形。

1-2-1-3從參與活動中,覺察並接納自己的缺點


  1. 能依序整理好自己的學習檔案。

  2. 能透過學習檔案的觀摩察覺自己各方面的優缺點。

  3. 能勇於改正自己的缺點,並樂於向他人學習優點。

<期末整理>(3)

  1. 老師指導學生整理自己的學習歷程資料。。

  2. 引導學生觀摩同儕的資料,思考自己學習上的優缺點。

  3. 鼓勵學生保留優點,改正缺點,繼續努力。


實作

態度觀察










附件一學生版

撲克牌遊戲類型分析表


遊戲

輸贏標

1

心臟病

配對(口令和牌卡)

丟光牌卡者勝

牌卡最多者輸

2

撿紅點



3



4

老二

湊牌(牌組)+大小


5

鬼牌



6

暗棋

(牌卡和牌卡)

牌卡者勝


教師版撲克牌遊戲類型分析表


遊戲

輸贏標

1

心臟病

配對(口令和牌卡)

丟光牌卡者勝

牌卡最多者輸

2

撿紅點

湊牌(湊成數十

得分最多者勝

3

大小排序

牌點數多者

4

老二

湊牌(牌組)+大小

丟光牌卡者勝

數多者輸

5

鬼牌

(牌卡和牌卡)

丟光牌卡者勝

後有鬼牌者輸

6

暗棋

(牌卡和牌卡)

牌卡者勝


附件二古城牌卡遊戲規則說明表

戲名稱


法規則

1.

2.

3.

4.


老師提供的遊戲規則說明範例

遊戲

鬼牌

  1. 52張牌再加上2牌,平均分

  2. 鬼牌外,同點數的牌卡湊成一對丟出

  3. 最小玩家開始,順時鐘方抽取一個玩家張牌卡,湊成一對即可丟出

最後手上有兩張鬼牌的玩家為

心臟病

  1. 均分牌,面朝下,不可看牌

  2. 最小玩家開始,順時鐘喊號(1~13)一人喊一同時翻出上的牌卡

  3. 出的號碼和翻出的牌卡相同時,有玩家用手拍牌卡,最後一名拍到的拿走一疊牌卡,洗牌後繼

最後手中還有牌卡的人為輸家

撿紅點

  1. 發出24牌,4玩家就6牌,其他的牌朝下成一疊,這一疊翻出四張牌卡在四周

  2. 中牌卡能和翻開的牌卡湊成10的就湊走,再從一疊牌卡出一張,還能10再拿走,不能就把牌留

  3. 如果不能湊成10先丟出張牌卡,再從一疊牌卡出一張,還能10再拿走,不能就把牌留

  4. 色牌卡配就能拿走

計分數,只有紅色卡可記分,點數分,花色牌一律為10分最者為贏家

暗棋

  1. 8牌卡正面朝下洗牌,排4×4形。

  2. 最小的玩開始牌,一次翻兩張,配對即可拿走

走最多牌卡的贏家


附件三

自互評表

評量項目

得分

我認真收集和閱讀古蹟資料,摘要成關鍵字



我認真和夥伴討論,完成古蹟牌卡



我認真參與小組討論,設計遊戲規則



遊戲中,我遵守規則並認真參與



遊戲讓我更認識台北古城內及鄰近古蹟















第二學期教學計畫

分段能力指標

基本學力指標

教學目標

教材內容或活動

評量方式

1-2-1欣賞並展現自己的長處,省思並接納自己

生涯發展教育

1-1-1發現自

己的長處及優點

1-2-1認識有關自我的觀念

1-2-1-1從參與各式各類的活動中,欣賞並展現自己的長處

1-2-1-2從參與活動中,覺察自己各方面的進步情形

1-2-1-3從參與活動中,覺察並接納自己的缺點

  1. 能分享自己的暑假生活。

  2. 能藉由觀察彼此的寒假作業知道自己的優缺點。

<我們這一班>再相逢(3)

  1. 台自我介紹並分享寒假生活。

  2. 暑假作業自評、互評。

  3. 同學互相交流,分享與回饋。



學習單


口頭發表




2-2-4樂於嘗試使用社區機構與資源。


2-2-4-1舉例說明自己運用社區機構或資源的經驗,並分享感受。

2-2-4-2瞭解並演練社區機構與資源使用的方法。

2-2-4-3 樂於運用周遭環境的機構與資源,增進個人的生活或學習。


1.能主動運用相關網站蒐集臺北古城重要古蹟的相關資料,認識其由來、演變及特色。(態度意願、知識方法)

2.能走訪古蹟,繪製簡單的位置示意圖,並標示古蹟的位置。(知識方法)

3.能運用古蹟圖畫、位置示意圖、詩歌等素材,設計古蹟明信片。(應用實踐)

4.能與同學相互觀摩明信片,並寄送親友,分享古蹟的價值。(應用實踐)

<走進臺北城>-古城宅急便(5)

活動一:古城探索

  1. 蒐集並閱讀臺北古城古蹟相關資料(可以利用四上牌卡遊戲進行複習),並在地圖上標示古蹟位,完成習單

  2. 組規畫走訪古蹟路線,一實際走訪。

(1)組一張北古地圖,示古蹟位置,圈選想拜訪的古蹟

(2)各組共同討論路線。

(3)班票選條共同實際走訪的路線。

(4)班實際走訪。


活動二:明信片大

1. 創作古城明信片:

(1)提供明信片圖文配置的版面參考範例。

(2)學生參考範例,設計自己的版面。

(3)將語文課的古蹟詩歌摘錄到版面中。

(4)參考古蹟照片,完成明信片的圖畫創作。

2. 分享我的創作:

(1)小組相互觀摩作品。

(2)學生填寫親友地址,寄送明信片。

(3)蒐集與分享親友回饋。




學習單











口頭發表


1-2-1 欣賞並展現自己的長處,省思並接納自己。

1-2-1-1從參與各式各類的活動中,欣賞並展現自己的長處

1-2-1-2從參與活動中,覺察自己各方面的進步情形

1-2-1-3從參與活動中,覺察並接納自己的缺點

  1. 能了解孝親與禮儀楷模選拔標準

  2. 能孝順父母,行為有理。

  3. 能體會孝順及禮儀的重要性

<禮儀孝親楷模選拔>(3)

  1. 教師引導全班討論遴選標準。

  2. 全班公開進行楷模選舉。

  3. 教師鼓勵全班向當選楷模學習。



實作

學習單


2-2-4樂於嘗試使用社區機構與資源。


2-2-4-1舉例說明自己運用社區機構或資源的經驗,並分享感受。

2-2-4-2瞭解並演練社區機構與資源使用的方法。

2-2-4-3 樂於運用周遭環境的機構與資源,增進個人的生活或學習。

  1. 能知道學校社區特色街道的地理、位置與形成背景。

  2. 能樂於參與社區活動。

〈育藝深遠~知性藝術之旅〉(6)

  1. 老師行前說明,讓學生演練參觀劇場的禮儀。

  2. 整隊出發,讓學生學習做個知性、有禮的藝術饗宴小聽眾。

  3. 回校後,學生彼此經驗交流,分享回饋。


實作

學習單

1-2-3 辨識與他人相處時自己的情緒。


1-2-3-1覺察自己與他人相處時的情形。

1-2-3-2發現自己與他人相處的情緒。

1-2-3-3適當的處理自己與他人相處的情緒。


  1. 能覺察自己與他人的情緒。

  2. 能瞭解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情緒。

  3. 能適當處理自己與他人的情緒。

EQ學園〉(6)

活動一:情緒追追追

  1. 引導學生認識學齡階段常見的情緒類別。

  2. 瞭解情緒起源於各種事件情境。

活動二:情緒觀測站

  1. 覺察自我的情緒狀態。

  2. 瞭解並尊重每個人在情緒感受上的差異。

活動三:情緒偵探特訓

  1. 敏銳覺察與情緒相關的表情和姿勢動作。

  2. 體驗表情和姿勢動作對情緒的影響。

活動四:做情緒的主人

  1. 覺察自我常用的情緒調適模式。

  2. 拓展情緒調適的多樣性與適應性。



EQ動畫

學習單







2-2-2

覺察不同性別者在生活事務的異同,並欣賞其差異。


2-2-2-2 探討不同性別者於生活事務展現之差異可能的成因及影響。

2-2-2-3 尊重、欣賞不同性別者於生活事務中展現的差異。


1.能探索兩性個性、處事、需求的不同特質,以及在班級中的不同表現。

2.能以同理心接納他人的想法,了解與異性相處應互相尊重。

3.能觀察並省思家庭、班級的責任與工作分配,落實性別平等的做法。

4.能探討社會對兩性的看法,並省思在生活中落實性別平等的做法。


〈性別廣角鏡〉(6)

活動一: 特質調查站

  1. 討論並歸納同學人緣特別好的條件和共同的特質,板書於黑板上。

  2. 大家輪流發表自己擁有的特質,喜歡或不喜歡自己這些特質的原因。

  3. 教師引導學童統計擁有這些特質的男女生人數,並由調查結果觀察,這些特質是否有男女生的差異。

  4. 教師引導學童討論一般人對男生或女生的刻板印象,以及造成這些刻板印象的可能原因,思考男女生的特質,和同性與異性同學相處是否也會有所不同。

活動二:性別糾察隊

  1. 討論與同學的相處應該尊重個人的特質,而非因對方的性別而有不同的做法。

  2. 請學童檢討自己是否有性別上的偏見,請團體給予回饋,澄清個人的想法是否有所不周全。

  3. 教師引導同學共同討論,一個人的特質會影響他喜歡從事的活動,如果男女生的特質並沒有太大的差異,其所喜歡從事的活動也不會有太大的不同;反之,亦然。

  4. 進行活動大調查,自訂想要調查的細節,如:訪問方式、只調查下課時間男女生所從事的活動差異等。

  5. 觀察調查表的結果,請學童發表意見,探討可能的理由。

活動三:性別廣角鏡

  1. 討論、發表男女生的個性特質,讓學童實際統計,班上真實的情形是否如此。

  2. 請學生思考男女生還有什麼不同點。

  3. 教師總結:我們同為團體中的一分子,但不代表都是一樣。人各有不同的特點,都有自己的想法,對於事情的處理方式也可能不同,所以要互相欣賞、尊重與學習。


口頭發表


分組討論


實作


學習單


2-2-2覺察不同性別者在生活事務的異同,並欣賞其差異

2-2-3參與家庭事務,分享與家人休閒互動的經驗和感受


2-2-2-3 尊重、欣賞不同性別者於生活事務中展現的差異。

2-2-3-1分享參與家庭事務與家人休閒互動的經驗及感受。

2-2-3-2覺察個人與他人之間參與家庭事務、休閒生活的差異性。

  1. 能分享與家人互動的感受。

  2. 能主動參與家庭事務及休閒活動。

<感恩的季節>(6)

  1. 一、引導活動

          1. 討論學校舉辦「母親節慶祝大會」的意義。

          2. 媽媽平常做了哪些事情很辛苦?你可以做些什麼事來表達對媽媽的感謝?

          3. 你還想得到其他更特別的感恩方式嗎?如:親手做一樣小禮物……)

二、材料和方法介紹

  1. 材料:雙面膠、泡棉、緞帶。

  2. 以簡報檔案介紹所需各種材料及所需工具,並介紹相框的製作方法。

三、造型設計

  1. 請學生先思考如何搭配造型。

  2. 老師做造型示範,刺激學生的想像力。

四、學生製作相框

  1. 拿出照片及相片紙卡,描出照片的大小,用剪刀剪好。

  2. 小小包的裝飾品先收好,不要拆。

  3. 拿出6大片相框,有背膠的是「封面」,沒有背膠的是「底面」。先做其中一組。

  4. 將小圈圈扣環,扣住兩個洞洞的其中一邊黏好,讓學生確認照片黏貼方向,再將照片貼上。

  5. 將三組照片貼好,(可以將小卡片貼入其中一組相框),再將三組相框扣好,綁上繩子。

  6. 將小包裝的裝飾品打開,運用雙面膠作成獨一無二的裝飾。

  7. 插上親手製作的小卡片。(各班視教學進度而定)

五、作品欣賞

  1. 同學上臺發表自己的作品及想法。

  2. 同學發表觀摩其他人的成品優點。

  3. 當天若有家長出席,可請學生和家長共同上台,讓學生獻上愛的禮物給媽媽,並唸出卡片上的祝福。

六、統整活動

  1. 同學發表分享彼此的活動心得。


單槍

簡報檔


各式材料


剪刀


雙面膠


4-2-1探討生活中潛藏的危機,並提出減低或避免危險的方法


4-2-1-1 透過各種活動,探討生活空間的潛藏危機。


4-2-1-2提出並演練減低或避免生活空間潛藏危險的方法。


1.能辨識危險事件的情境,討論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與看法。

2.討論危險事件的預防方法,能透過演練,遇到危險時懂得自我保護的方法。


〈生命保護傘〉(9)

活動一:危險大追擊

  1. 共同討論常發生什麼樣的危險事件。

  2. 探討發生危險事件的原因。

  3. 將危險事件的發生原因,依照因設施不良所引起、因自己的疏忽所引起、因別人的疏忽所引起、因別人的故意所引起、其他等原因加以分類。

  4. 危險事件剪報站-教師請學童分組,將蒐集到的危險事件的新聞,製作成海報並發表蒐集結果與看法。

  5. 教師提問,讓學童省思發表,了解各種危險事件發生的原因、經過和結果後,加強預防危險事件發生的認知。

活動二:危險停看聽

  1. 教師引導學生分享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危險事件最令你感到難忘及害怕,以及該如何避免這些危險的發生。

  2. 探討危險最容易發生的地點,預防的方法。

  3. 分組讓各組學童討論遇到各種危險事件時的做法。

  4. 分享發生危險事件之後的處理。

活動三:自保之道

  1. 情境劇演練:教師舉出一則真實的新聞報導及,讓學童討論並演練。http://n.yam.com/view/mkvideopage.php/20081126944251

  2. 情境討論:事件中的學童如何察覺有人跟蹤?如果是你,該如何預防?當你單獨一人在學校時,你有哪些保護自己的方法。

  3. 辨識與察覺:讓學童分組討論演出劇本,再請學童上臺演示,讓大家討論並發表在什麼情況下,可能會面臨危險的情境,以及察覺的方法和避免的方法。

  4. 求救大行動:共同探討當你的行動被歹徒控制時,該怎麼辦?你有哪些保護自己的方法呢?

  5. 兒童人權知多少:教師引導學童觀看「影音點播區」內政部兒童局網址http://www.cbi.gov.tw/CBI_2/internet/child/index.aspx

  6. 誰可以保護我:教師以家庭暴力為例,請學童針對家庭暴力發生的原因發表看法,再共同討論如果發生這種危險事件時,有哪些人或法令可以提供保護。

  7. 我的自保計畫書:各組討論「危險事件事發當時或事後,受害人如何尋求保護」的處理方法與步驟。



簡報檔


剪報


口頭發表


學習單

1-2-2參與各式各類的活動,探索自己的興趣與專長

1-2-2-1積極參與各式各類的活動,分享對活動過程及結果的感受。

1-2-2-2從參與各式各類的活動中,覺察自己的興趣。

1-2-2-3從參與各式各類的活動中,探索並適度發揮自己的專長。

  1. 能學會基本游泳姿勢。

  2. 能在比賽中觀摩學習。

  3. 能培養健康生活的概念。

<異程游泳接力比賽>(3)

  1. 學務處主持並說明比賽流程。

  2. 四年級各班依序進行游泳接力賽。

  3. 各班互相觀摩與學習。

  4. 各班回班進行分享與回饋。


實作

1-2-1欣賞並展現自己的長處,省思並接納自己

生涯發展教育

1-1-1發現自

己的長處及優點。

1-2-1認識有關自我的觀念。


1-2-1-1從參與各式各類的活動中,欣賞並展現自己的長處

1-2-1-2從參與活動中,覺察自己各方面的進步情形

1-2-1-3從參與活動中,覺察並接納自己的缺點

  1. 能依序整理好自己的學習檔案。

  2. 能透過學習檔案的觀摩察覺自己各方面的優缺點。

  3. 能勇於改正自己的缺點,並樂於向他人學習優點。

<期末整理>(6)

  1. 老師指導學生整理學習檔案。

  2. 引導學生透過學習檔案觀摩,思考自己學習上的優缺點。

  3. 鼓勵學生保留優點,改正缺點,繼續努力。

實作

態度觀察









台北市大附小110四下校訂課程【走進台北城---古城宅急便】參觀學習單

  1. 行前準備

一、出發時間:

二、古蹟基本資料

古蹟名稱


年代


特色


功能



  1. 探索過程

  1. 畫下印象最深刻的一幕













讓我印象深刻的原因是:

  1. 記錄我的創作材料

觀察到的事實

聯想到的內容(擬人、比喻、形容、顏色)










  1. 心得感受


「危險大追擊」

四年________號 姓名_____________

心形 12小朋友,從報紙剪一則意外事件的報導,貼在下面的情報站。










對於這則意外事件,我的想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對如果我是這則意外事件中的主角,我該怎麼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性別廣播站」

四年________號 姓名_____________

你喜歡你自己嗎?為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最欣賞自己哪一項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認識家庭暴力」

四年________號 姓名_____________

案例

小玲的爸爸和媽媽常吵架,每次吵架的時候媽媽都會大叫大鬧,摔盤子、摔椅子、亂丟隨手可以拿到的物品,有時還會把爸爸的重要文件撕毀,甚至故意把氣出在小狗和女兒身上,媽媽在氣憤之下,常常毒打小玲和她心愛的小狗。


請問小玲和家人受了什麼傷害?(請打勾或補充)

身體毆打 □性暴力 □ 破壞物品 □精神虐待

虐待動物 □其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會建議小玲和家人可以如何保護自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我保護學習單

四年________號 姓名_____________

小蘭今年12歲,平常放學回家最喜歡上網。

有一天,小蘭在網路上認識了一位自稱是同校畢業的學長怪盜基德,兩個人聊天聊得很開心,經過一個多禮拜,怪盜基德便邀約小蘭出來見面。

小蘭看怪盜基德的照片不像是壞人,於是便答應單獨跟他見面,見面後,怪盜基德騎著車帶小蘭去看電影、逛街、買衣服。

但是在騎車載小蘭回家的路上,怪盜基德說:「我今天為你付出那麼多,所以你要讓我抱一下,而且要……。」

下列有關自我保護的敘述,做法正確的在( )打○;錯誤的在( )請打X

01.( )答應網友的邀約,並且一個人赴約。

02.( )單獨坐上陌生人的車。

03.( )出門前要跟爸媽說我要去哪裡,以及跟誰出去。

04.( )男生不需要學會保護自己。

05.( )網路身分不能全部相信,有可能是假的。

06.( )和網友約在白天見面就一定不會發生危險。

07.( )不喝來路不明的飲料。

08.( )我想要禮物,所以被抱一下沒關係。

09.( )遇到可疑的事情,要趕快離開現場,並告訴爸媽或是老師。

10.( )不隨便在網路上留下自己的資料(姓名、生日、電話、住址)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110學年度四年級校慶靜態課程

主題名稱

校慶

教學節數

綜合1節、彈性2

教學者

林曉怡陳怡琳蔡依玲蘇瑪莉

林美玲鄭芳怡張素苓黃心怡

適用年級

四年級

編寫者

102學年度改編者:虞茜如、梁惠玲、黃淑苓、林君玲、

林美玲、蘇怡如、張素苓、黃心怡

編寫理念

目的

  1. 透過校友訪問、校慶體育表演會等活動,引導兒童思索這個自己學習、成長、探索與生活的環境,與自己有哪些密不可分的關係,進而培養兒童愛護校園的一草一木的人文情懷。

  2. 統整語文領域以及學校活動,讓兒童在語文領域所培養的能力能夠落實應用到其他的學習活動中,讓課程落實在教室層級中。

教材資源

本校校慶課程架構表及自編

單元名稱

能力指標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實施月份

節數安排

評量方式

備註:

融入議題




(本國語文)

6-2-5能培養觀察與思考的寫作習慣。

(本國語文)

6-2-4能概略知道寫作的步驟,逐步豐富內容,進行寫作。

藉由自己的經驗與探索附小過去的人、事、物,激發愛校的情懷。

活動:邀請老附小人回校細說往事

1.邀請傑出校友、退休教師或對附小有特殊情感之人士回校演說,引導兒童透過演講活動探索附小的過去。

2.透過與老附小人情感的聯繫,引導兒童能尊重他人、關懷校園。

3.搭配老附小人回校演說活動,引導兒童將其學習經驗與成就,轉化為對附小的感恩與尊重。

4.統整相關經驗,透過心得感想的發表,能與同學分享自己的心得。

12

綜合1

彈性2

(配合走進臺北城課程-綜合3)


口頭發表

心得感想

實作

生涯發展教育

1-2-1認識有關自我的觀念














北市大附小110學年度特色課程四年姓名_______________


完演講後,好好整理自己的學習收穫吧!

姓名:



3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