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小三年級綜合領域課程計畫

格式
doc
大小
161 KB
頁數
12
上傳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06-25,离现在 4 119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110學年度部定課程

第一學期 領域課程計畫 1100512

年級三年級 版本自編版

原設計者:歷屆中年級導師李佩怡、張雅甄、賴慧珉、施秀美、林倩瑛、邱季柔、蔣曉萍、賴怡璇

逐年修訂者李佩怡、張雅甄、賴慧珉、施秀美、林倩瑛、邱季柔、蔣曉萍、賴怡璇

教學者李佩怡、張雅甄、賴慧珉、施秀美、林倩瑛、邱季柔、蔣曉萍、賴怡璇


領綱核心素養

-E-B3 覺察生活美感的多樣性,培養生活環境中的美感體驗,增進生活的豐富性與創意表現。

-E-C1 關懷生態環境與周遭人事物,體驗服務歷程與樂趣,理解並遵守道德規範,培養公民意識。

-E-C2 理解他人感受,樂於與人互動,學習尊重他人,增進人際關係,與團隊成員合作達成團體目標。

學習表現

2b-II-1體會團隊合作的意義,並能關懷團隊的成員。

2b-II-2參加團體活動,遵守紀律、重視榮譽感,並展現負責的態度。

學習內容

Bb-II-1團隊合作的意義與重要性。

Bb-II-2關懷團隊成員的行動。

Bb-II-3團體活動的參與態度。

2d-II-1體察並感知生活中美感的普遍性與多樣性。

2d-II-2分享自己運用創意解決生活問題的經驗與觀察。

Bd-II-1生活美感的普遍性與多樣性。

Bd-II-2生活美感的體察與感知。

Bd-II-3生活問題的創意解決。

3b-II-1參與學校或社區服務學習,並分享心得。

3d-II-1覺察生活中環境的問題,探討並執行對環境友善的行動。

Cb-II-1服務對象的了解與適切服務。

Cb-II-2服務行動的參與與分享。

Cd-II-1生活中環境問題的覺察。

Cd-II-2環境友善的行動與分享。

學習目標

  1. 體會團隊合作的意義,並能關懷團隊成員。<們這一班>

  2. 分享自己解決生活問題的經驗。<題解決專家>

  3. 參與學校的服務活動,並分享心得。<術師>

融入

議題

*必選

*□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家庭教育

*生涯規劃教育 *□國防教育 *□資訊教育(□資訊素養與倫理 □行動學習 □新興科技)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品德教育 ▓生命教育

法治教育 *□安全教育 □防災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 □閱讀素養教育

戶外教育□國際教育

議題實質內涵

E3 了解每個人需求的不同,並討論與遵守團體的規則

E16 了解物質循環與資源回收利用的原理。

E3 溝通合作與和諧人際關係。

E13 生活中的美感經驗。

E1 善用五官感知環境,分別培養眼、耳、鼻、舌、觸覺及心靈的感受能力。

學習目標

教材重點

學習活動

(學習任務學習策略融入議題說明)

多元評量

體會團隊合作的意義,並能關懷團隊成員。





  • 應用「提問探究、評估反思」的思考策略,上臺自我介紹,精進發表能力。

  • 簡單製作個人自我介紹單、簡報等,上臺自我介紹。



  • 能應用「比較連結、規畫行動」的思考策略,推選班級幹部,執行班級自治活動。

  • 歸納民主自治概念,討論並選舉班級自治的幹部工作。




  • 應用「觀察描述、評估反思」的思考策略,發現學習他人的優點。

  • 討論班級模範生標準,舉辦民主選舉活動。



<我們這一班>12


務一:認識新朋友【4

  1. 全班討論個人檔案中想要彼此知道的適當項目。

  2. 教師指導學生製作個人自我介紹單。

  3. 發表歸納上臺發表的適當禮儀、音量大小與欣賞聆聽態度等。

  4. 上臺自我介紹並分享暑假生活。

  5. 交流與回饋,教師鼓勵大家多認識新朋友。


務二:班級自治【6節】

  1. 教師引導全班了解班級自治概念,教導學生開班會的流程及意義。

  2. 透過開班會決定班級自治運作情形(例如:選幹部、打掃工作、班級活動……)

  3. 教師引導學生開班會時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並尊重他人的看法,實踐多數尊重少數,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概念。

  4. 幹部工作說明與推選,引導學生依能力推選適合的幹部,當選的幹部要負責管理,全班要配合。

E3 了解每個人需求的不同,並討論與遵守團體的規則

E3 溝通合作與和諧人際關係。


務三:模範生選拔【2節】

  1. 教師引導全班討論模範生的標準。

  2. 全班公開進行模範生選舉。

  3. 教師鼓勵全班向模範生學習。







習單

口頭發






師觀察

評量











頭發表

參與學校的服務活動,並分享心得。





  • 應用「觀察推理、規畫行動、評估反思」的思考策略,清掃生活環境,省思環境維護的好辦法。

  • 觀察教室與校園環境,練習掃除與資源回收技巧,歸納整理環境維護妙招。


<生活魔術師>6


一、校務小2

    1.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班級與校園環境,發現環境中較為髒亂,需加強清潔的角落。

    2. 教導孩子了解身為團體中的一份子,能為所處環境盡一分心力。

    3. 打掃工作說明分配,引導學生依能力選擇想挑戰的掃除工作。

    4. 每週檢掃工作表現,進行自


二、環整潔有妙2節】

  1. 清掃重點指導與練習,依掃除工作類型,選擇適合的打掃工具。

  2. 正確的運用掃除工具,練習將分配的區域完整清掃乾淨,認真負責打掃。

  3. 熟練打掃技巧,嘗試發現更好維持班級、校園環境美觀的好辦法。

  4. 教師帶領學生分享掃除技巧,省思整理維持生活環境美觀的好辦法。

E13 生活中的美感經驗。


三、資源回收小尖兵【2節】

  1. 資源回收分類說明與指導。

  2. 引導學生了解環保的重要性,人人做環保,共同維護生態環境。

E16 了解物質循環與資源回收利用的原理。






頭發表

實作評量

互評表

師觀察







頭發表

實作評量

教師觀察








頭發表

實作評量

教師觀察


分享自己解決生活問題的經驗。






  • 能應用「想像創造、詮釋發表」的思考策略,展現舞蹈基本動作或隊形。

  • 精熟練習校慶體育發表會表演舞蹈(趣味競賽)基本動作或隊形。





  • 能應用「觀察描述、詮釋發表、評估反思」的思考策略,參與健康操表演競賽,呈現團隊合作精神。

  • 精熟練習健康操節拍與基本動作,參與班際健康操觀摩賽。



  • 能應用「創作發表、評估反思」的思考策略,參與班際校歌觀摩賽,賞析優秀展演。

  • 聆聽校歌影音檔,透過校歌了解學校歷史,完成校歌學習單,參與班際校歌觀摩會,進行校歌音樂賞析。


  • 能應用「資料蒐集、比較連結、觀察描述」的思考策略,賞析藝術作品。

  • 進行「寓藝深遠藝術欣賞」活動行前說明,參觀臺北市立美術館特展與常設展,感受美的氛圍。


<問題解決>22


務一:校慶體育發表會【10節】

  1. 校慶表演內容為趣味競賽或舞蹈,視實際資源及學生能力擇一加強指導。

  2. 利用晨光、中午或課餘時間,負責的教師指導各班種子學生學習基本動作。

  3. 各班種子學生帶領同學於各班教室,進行基本動作的練習與加強。

  4. 全學年利用共同時間,進行共同練習。

  5. 班級內分享回饋與省思討論,分享「解決動中遇到的問題的經驗。


務二:健康操競賽【4節】

  1. 體育課指導健康操基本動作後,各班進行基本動作的練習。

  2. 全班動作的調整與節拍動作一致性熟練。

  3. 學年共同時間,參加健康操觀摩賽。

  4. 班級內分享回饋與省思討論,分享「解決動中遇到的問題的經驗。


務三:我們的校歌【4節】

  1. 老師透過學校校歌影音檔解說校歌歌詞所蘊含的意義,指導學生完成校歌學習單。

  2. 聽覺藝術老師指導學生習唱校歌,進行期末校歌觀摩會演唱指導。

  3. 學年共同時間,安靜聆聽與欣賞,參加班際校歌觀摩會。

  4. 班級內分享回饋與省思討論,分享「解決動中遇到的問題的經驗。


務四:參觀北美館【4節】

  1. 班級內進行寓藝深遠校外教學行前說明與分組。

  2. 參觀臺北市立美術館,感受美的饗宴。

  3. 班級內分享回饋與省思討論,分享「解決動中遇到的問題的經驗。

E13 生活中的美感經驗。

E1 善用五官感知環境,分別培養眼、耳、鼻、舌、觸覺及心靈的感受能力。







頭發表

實作評量

教師觀察







頭發表

實作評量

教師觀察





頭發表

實作評量

教師觀察







頭發表

實作評量

教師觀察


校慶課程--<<認識校歌>> 三年 班 號 姓名:

一、學校全名:( (共 字)

二、校歌的意義:

校歌 白子祥 詞 / 羅慶洲曲

巍巍黌舍 雄踞鯤北

琅琅絃歌聲

三千學子 國之菁英

誠敬勤樸 敦品勵行

好學不倦 有始有終

幼年立大志 效法鄭成功

為國家砥柱 為民族干城

及時努力 莫負今生

市大附小 永垂令名

市大附小 永垂令名

校歌意義

市大附小高大的校舍,位在臺灣的北部

校園裡傳來讀書聲及唱歌的聲音,

三千個學生,個個是國家未來的精英,

教導學生能以誠實、尊重、勤勞、樸實的精神,培養良好的品德和行為

努力學習不要偷懶,做事要堅持到底,不要半途而廢;從小要立下宏大的志願,學習鄭成功偉大的精神;長大後成為國家的棟樑、民族的保護者;要及時努力把握現在,不要辜負這美好的一生。

希望市大附小美好的名聲,能流傳後世,長長久久。

三、想一想

1 ( ) 本校校名簡稱A師院附小B教大附小C市大附小

2( )學校的生日是幾月幾日? A 12/20 B 12/21 C 12/22

3( )今年是學校( )歲生日?(西元1913~今年)

4( )本校校徽外型及內部各是什麼圖案?

A鐸和幼苗 B喇叭和花 C笑臉和太陽

5( )現任校長是哪一位?A邱世明 B郝龍斌 C馬英九

6校歌歌詞中富含著學校對各位同學的期盼, 包括哪些項目?請打勾

修養良好品行 努力學習 出國留學 立大志,做大事 賺大錢

把握時間 成為國家的棟樑 保護民族 當老師

*小朋友,希望今天的課程能夠幫助你認識我們的學校,現在,把學校對你的殷殷期望, 大聲的唱出來吧~~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110學年度部定課程

學期 綜合領域評量項目及評量規準對照表

年級:三年級 版本:自編版

教學者:李佩怡、張雅甄、賴慧珉、施秀美、林倩瑛、邱季柔、蔣曉萍、賴怡璇


評量項目

評量規準

評量方式

體會團隊合作的意義,並能關懷團隊成員。

  1. 學習自我管理,遵守團體規範。

  2. 貢獻自己的專長與人合作,完成團隊任務。

  3. 同學,協助學完成團隊務。

頭發表

實作評量

教師觀察

參與學校的服務活動,並分享心得

  1. 察校園或班級環境的問題,探討並執行讓環境更整美觀的行動。

  2. 學會不同掃除工作的要領,並能盡完成分配到的工作。

  3. 垃圾減量,並做好教室的資源分類和回收。

頭發表

實作評量

教師觀察

分享自己解決生活問題的經驗。

  1. 極參與學習活動,覺察動中遇到的問題。

  2. 運用問題解決的步驟」,力解決問題。

  3. 同學享解決生問題的經,互相學習。

頭發表

實作評量

教師觀察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110學年度部定課程

第二學期 領域課程計畫 1100512

年級三年級 版本自編

原設計者歷屆中年級導師李佩怡、張雅甄、賴慧珉、施秀美、林倩瑛、邱季柔、蔣曉萍、賴怡璇

逐年修訂者李佩怡、張雅甄、賴慧珉、施秀美、林倩瑛、邱季柔、蔣曉萍、賴怡璇

教學者李佩怡、張雅甄、賴慧珉、施秀美、林倩瑛、邱季柔、蔣曉萍、賴怡璇


核心素養

-E-A1 認識個人特質,初探生涯發展,覺察生命變化歷程,激發潛能,促進身心健全發展。

-E-A2 探索學習方法,培養思考能力與自律負責的態度,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解決日常生活問題。

-E-B1 覺察自己的人際溝通方式,學習合宜的互動與溝通技巧,培養同理心,並應用於日常生活。

-E-C3 體驗與欣賞在地文化,尊重關懷不同族群,理解並包容文化的多元性。

學習表現

1a-II-1 展現自己能力、興趣與長處,並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學習內容

Aa-II-1 自己能做的事。

Aa-II-2 自己感興趣的人、事、物。

Aa-II-3自我探索的想法與感受。

2a-II-1 覺察自己的人際溝通方式,展現合宜的互動與溝通態度和技巧。

Ab-II-1 有效的學習方法。

Ab-II-2學習行動。

1b-II-1 選擇合宜的學習方法,落實學習行動。

Ba-II-1 自我表達的適切性。

Ba-II-2 與家人、同儕及師長的互動。

Ba-II-3人際溝通的態度與技巧。

3c-II-1 參與文化活動,體會文化與生活的關係,並認同與肯定自己的文化。

Cc-II-1 文化活動的參與。

Cc-II-2 文化與生活的關係及省思。

Cc-II-3對自己文化的認同與肯定。

學習目標

  1. 展現自己能力興趣,為團隊服務<一無二的我>

  2. 能覺察自己的式,展現合宜的溝通技巧。<通零距離>

  3. 選擇合宜的學習方法,落實學習行動。<習祕笈>

  4. 參與文化活動,體會文化與生活的關係<化時光機>

融入

議題

*必選

*□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家庭教育

*生涯規劃教育 *□國防教育 *▓資訊教育(□資訊素養與倫理 □行動學習 □新興科技)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品德教育 □生命教育

法治教育 *□安全教育 □防災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 ▓閱讀素養教育

戶外教育□國際教育

議題內涵

E5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E1了解個人的自我概念。

E4認識自己的特質與興趣。

E6覺察個人的優勢能力。

E7培養良好的人際互動能力。

E5使用資訊科技與他人合作產出想法與作品。

E8認識基本的數位資源整理方法。

E9利用資訊科技分享學習資源與心得。

E3溝通合作與和諧人際關係。

E1了解自己的文化特質。

E2建立自己的文化認同與意識。

E2認識與領域相關的文本類型與寫作題材。

E5發展檢索資訊、獲得資訊、整合資訊的數位閱讀能力。

E1善用教室外、戶外及校外教學,認識生活環境(自然或人為)。

學習目標

教材重點

學習活動

(學習任務學習策略融入議題說明)

多元評量

展現自己能力興趣,為團隊服務


  • 康活動

  • 務一與三<思故我在>

  • 務一的名片製作與三上社會程連結,若時已並有保留下來,可直接進行務二或讓學生修改名片再進行。


<獨一無二的我>6


色名片【2節】

  1. 投影「模仿貓」故事發展順序圖片,討論內容,串聯成故事,進行內容深解每個人都有得欣賞、獨一無二的特質

  2. 訪問同學或家長有什麼能力、興趣、長處,並用「性格卡」補充於特質的詞彙,找出自己的能力、興趣、長處、特質

  3. 師展示特名片引討論、激盪創請學生將自己的姓名、特在名片上,並據自己的興趣長設計插畫。

E1了解個人的自我概念。

E4認識自己的特質與興趣。

E6覺察個人的優勢能力。


二:合作2節】

  1. 同學交換名片欣賞此的特質

  2. 小組同的情境題,如:到不會訂正的作……,了帶文具時……,下課想去打球……教外教學找不到別……組推選適的同學來解決問題,說明舉的

  3. 組活動,要用筷子將雜在一起的紅豆綠豆夾到個碟中,動中請學生了什麼事、說了什麼話

  4. 動完成後,請組分享自己展示出什麼樣的能力、興趣與長處,才讓活動順進行並舉出體事例、言例(剛才做的事和說的話

E5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活動三:服務2節】

  1. 選擇一項己最擅長或最想成長的能力、興趣與長處,在當週發揮這項特質大家服務,記錄對象體行動錄表貼在聯本或教室公告欄,提醒自己每天紀錄

  2. 服務到的同學,在對方的錄表給予回饋,表達感受。

  3. 享服務記錄表,票給你最欣賞最想學習的同學並說明原因。

E7培養良好的人際互動能力。







教師觀察

頭發表

色名片











教師觀察頭發表













習單

師觀察

能覺察自己的式,展現合宜的溝通技巧。

  • 五與三<思故我在>、三上社會3-2<園安全>連結

  • 一隻有教養的狼事簡報及學習單

  • 合作自互評表


<>10


教養是什麼?2節】

  1. 閱讀分析一隻有教養的狼,學習「教養」的內涵。

  2. 引導學生討論如何將「教養」落實在自己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中。

  3. 一想,你自己人溝通方式像哪一個階段的狼呢?具寫出例子。

E2認識與領域相關的文本類型與寫作題材。


務二:彬2節】

  1. 觀賞影片,請學生出什麼是有禮貌的說話方式

  2. 教師引導歸納有禮貌的觀察指標如下

  1. 姿勢端正

  2. 表情誠懇(眼睛直視對方)

  3. 音量大但是語氣溫和

  4. 要等待對方回應

  5. 會用「請、謝謝、對不起」等內容

  1. 情境演練:果你今天忘記帶文具、餐具…需要向人借用你會怎麼說?

    1. 小組討論,選擇決方式上台表演。

    2. 依據指標,票選出最有禮貌的表達方式。

  2. 反思總結:小組討論時,會用「請、謝謝、對不起」等有禮貌的語氣和組員互動。

E7培養良好的人際互動能力。


向鼓勵2節】

  1. 教師設定問題情境為「小組討論時,有人跑到別組,你怎麼讓同學願意來討論?」請小組討論,選擇決方式上台表演。

  2. 教師引導歸納正面鼓勵類型如下

    1. 溫和勸說(你的意見很重要喔)

    2. 加分誘導(你回來我們才能加分)

  1. 教師給予小組不同的問題情境,請小組據剛才歸納的類型出正鼓勵的說

  1. 討論時,別人分享時都不聽

  2. 有人不同意小組決定還鬧情緒

  3. 批評別人意見作品不好

收集各組的說法,建立【正面鼓勵的說話方式】資料庫。

  1. 反思結:與小組夥伴相處時,會說正面的話鼓勵別人。

E7培養良好的人際互動能力。


務四:合2節】

  1. 和任四的思總細分合作自互評表」項說明目並行自評互

  2. 行任務五時,每活動後再進行一次合作自互評表的自評。

  3. 理每自互評的資料,計自己的得分和表現,寫出發現心得收穫,上臺與全班分享。

E7培養良好的人際互動能力。



校園安影片2節】

  1. 室展示校園地圖,學生回憶社會課到的校園安全知識,個小組認領一個易發生危的地點,合作成學習單,寫出險的地方、險原因和確使用方式

  2. 組就學習單內容,整理成琅琅上口的打或可唱的與大家分享。

  3. 完成表和劇,實並拍片。

  4. 使用LoiLoNote訊、攝內容、宣傳資訊(油詩或歌謠)作者資訊,輸出成影片。

  5. 班欣賞組影片給予同學回饋,修正後利用片進行園安全宣導。

E3溝通合作與和諧人際關係。






頭發表

習單







師觀察

組討論

頭發表














師觀察

組討論

頭發表

習單
















師觀察

頭發表

自互






師觀察

習單

微影

選擇合宜的學習方法,落實學習行動。


  • 務一、二三上社會4單元<習與成長>連結

  • 與三下國語第三單元<起去>

  • 習單,含:校外教學注意事項、動物園小組學習計畫學習單行程規畫表


<學習祕笈>14


務一:學習方法2節】

  1. 學生選擇自己的一項學習活動,寫出學習的方法遇到困難和服的法、最後的學習成果,上臺報告

  2. 同學給予回饋,記錄值得學習法或精神整理成學習方法資料庫。

  3. 班針對校外教學」討論應有的規範,成「校外教學注意事項」以此檢自己的表現。


任務二:習計畫3節】

  1. 論,完成「動物園小學習計畫」,設定一動物為報告主題,完成報告分工表和參畫表。

  2. 用資料庫的方法,組依自己的報告主題搜集、整關資料,「動物園小學習計畫」。

  3. 聆聽同學報告時,同步練習「禮儀和方法」,提醒教外教學聆聽導覽時到。

E5發展檢索資訊、獲得資訊、整合資訊的數位閱讀能力。

E5使用資訊科技與他人合作產出想法與作品。

E8認識基本的數位資源整理方法。

E9利用資訊科技分享學習資源與心得。


務三:習行動9節】

  1. 觀動物園,依參畫表動。

  2. 觀後,物園小學習計畫」完告並上臺享。

E1善用教室外、戶外及校外教學,認識生活環境(自然或人為)。







習單

頭發表







習單

組討論

教師觀察










組報告

互評

參與文化活動,體會文化與生活的關係

  • 6-2<家鄉故事新發現>連結

  • 三下校訂課程<走進臺北城──新與舊的對話>連結

  • 三下國語第四單<在才知道>2

  • 習單


<光機>10


任務一:找文化足跡4節】

  1. 學生想一想:出玩的時候你會拍攝哪些照片?代了什麼樣的文化?當地的生活有麼關係?教師以一張照片範說明,請學生內旅遊的照片,上臺報告動內表的文化、與當地生活的係。

  2. 問家中長輩,收長輩在臺攝的老(到三張)聽長照片裡的故故事紀錄來,全班分當時臺北的文化生活特色


務二:街頭特派員6節】

  1. 際走特色街道,拍攝張可以展現臺北文化或生活特色的照片,並加上說明。

  2. 以表格整理北的新舊變化出發現上臺與全班分享。

E1善用教室外、戶外及校外教學,認識生活環境(自然或人為)。

E1了解自己的文化特質。

E2建立自己的文化認同與意識。







頭發表

習單









習單

報告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110學年度部定課程

第二學期 綜合領域評量項目及評量規準對照表

年級:三年級 版本:自編

教學者李佩怡、張雅甄、賴慧珉、施秀美、林倩瑛、邱季柔、蔣曉萍、賴怡璇


評量項目

評量規準

評量方式

展現自己能力興趣,為團隊服務

  1. 找出己的能力、興趣和長處。

  2. 善用己的長處為團隊服務。

  3. 能欣賞他人的能力、興趣和長處。

習單

頭發表

師觀察

能覺察自己的式,展現合宜的溝通技巧。

  1. 覺察己溝通方式,出優缺點。

  2. 能學會有貌的話、正向鼓勵同

  3. 善用溝通技巧,與人合作完成任務。

習單

頭發表

互評表

師觀察

選擇合宜的學習方法,落實學習行動。

  1. 能介紹自己學習方法,並向他人學習。

  2. 情況選擇適當的習方法。

  3. 能擬定學習計畫,並確實行。

習單

師觀察

參與文化活動,體會文化與生活的關係

  1. 參與文活動

  2. 能說出文化活動的對生活的影響關連

  3. 能說出文化活動的優點,肯定自己的文化。

習單

報告

師觀察




12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