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語文融入生活:特教班語文課程計畫

格式
doc
大小
78.28 KB
頁數
15
上傳者
Admin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4-06-05,离现在 1 138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113學年度 特教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語文

6

大地班

林昭彣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高組

四年級:o(自重)。五年級:o(自輕)。六年級:o(智中)

低組

四年級:o(腦中)、劉o(多重)、五年級:o(自極重)

六年級:o(腦重)

核心素養

A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性別平等 人權 □環境 □海洋 品德 生命 □法治 □科技 

資訊 □能源 □安全 □防災  □家庭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1. 在課程中學習到實用詞語,並透過書寫、口述與圖片表達應用於生活對話中。

  2. 在課程中學習到實用句型,並透過書寫、口述與句條表達自己的想法

  3. 透過繪本閱讀,提升閱讀理解能力,擴增生活經驗。

教學與

評量說明

一、教材編輯與資源

    配合單元主題自編實用語文進行教學。

1.依據「12年國教課綱-語文」編訂課程。

2.分析每位學生的起點能力及個別差異,加強前後教材的聯結,以增進學生的語詞認識、課文理解、句型理解(A)

3.以自編方式並參考坊間材料、普通班教材或網路資源,設計學生之學習教材。

二、教學方法

  1. 配合主題單元編寫以生活經驗為主的實用語文。利用實物、圖片、實作增進對課文的理解。

  2. 在課程中利用圖卡、詞卡、生活照片句型練習等加強理解和表達能力。

  3. 在課程中利用圖卡、詞卡與實際物品做配對連結,增加圖卡、字彙理解及認讀。

  4. 在課程中利用運筆練習、簡單字描寫加強寫字能力及遠距抄寫能力。

  5. 利用課文解釋及引導提升對生活事件的理解,透過問答引導完整的敘事和應答能力。

  6. 利用繪本搭配主題擴充理解,並引導學生閱讀繪本內容


三、教學評量

   採實作評量,於課程中觀察並記錄學生學習成效。透過實際動態練習,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並給予個別化的指導。

1.課程參與態度、專心度、表現情形。

2.課堂中語詞認識、課文理解、句型理解(A)能力表現情形         

3.因學生學習能力之差異,採實作、口頭與觀察等多元方式評量,分組學生個別之評量標準與目標,詳列於個別化教育計劃中。  

教學安排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上學期

下學期

1

基本運筆練習

1

基本運筆練習

2

基本運筆練習

2

基本運筆練習

3

基本運筆練習

3

基本運筆練習

4

我的家庭

A:課文理解/指認詞卡/指認字卡/句型練習/造詞/寫字拼音練習

B:指認圖卡/課文理解/句型練習

繪本閱讀


4

職業小達人

A:課文理解/指認詞卡/指認字卡/

句型練習/造詞/寫字拼音練習

B:指認圖卡/課文理解/句型練習

繪本閱讀



5

5

6

6

7

7

8

8

9

大地的奧妙

A:課文理解/指認詞卡/指認字卡/句型練習/造詞/寫字拼音練習

B:指認圖卡/課文理解/句型練習

繪本閱讀



9

安全好生活

A:課文理解/指認詞卡/指認字卡

/句型練習/造詞/寫字拼音練習

B:指認圖卡/課文理解/句型練習

繪本閱讀



10

10

11

11

12

12

13

13

14

搭車去

A:課文理解/指認詞卡/指認字卡/句型練習/造詞/寫字拼音練習

B:指認圖卡/課文理解/句型練習

繪本閱讀



14

夏天到了

A:課文理解/指認詞卡/指認字卡/

句型練習/造詞/寫字拼音練習

B:指認圖卡/課文理解/句型練習

繪本閱讀



15

15

16

16

17

17

18

18

19

總複習

19

總複習

20

總複習

20

總複習

21

總複習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113學年度特教班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學

4

大地班

新老師B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大地班:

o(四年級/自閉重)、 黃o(四年級/腦麻中)、劉o(四年級/多重)

o(五年級/自閉輕)、 蔡o(五年級/自閉極重)

o(六年級/智中)、陳o(六年級/腦重)

核心素養

A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性別平等 □人權 □環境 □海洋 □品德 生命 □法治 科技

資訊 □能源 □安全 □防災 □家庭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中年級

  1. 藉由實際操作報讀日曆和月曆,並能知道日期的先後順序。

  2. 能藉由實際操作認讀時鐘上面的數字,並能正確地說出整點時刻。

  3. 能在大人的協助下分析表格,並了解各表格縱軸或橫軸的意思。

  4. 能藉由實際操作了解各硬幣的大小和計算硬幣總數。

  5. 能藉由實際操作了解如何測量物品,並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6. 能藉由ppt了解長條圖的意思,並在大人的協助下分析圖表。

高年級

  1. 能藉由實際操作報讀日曆和月曆,並能知道日期的先後順序,並進行日數的點數。

  2. 能藉由實際操作認讀時鐘上面的數字,並能正確地說出整點或半點時刻。

  3. 能在大人的協助下分析表格,並了解各表格縱軸或橫軸的意思。

  4. 能藉由實際操作了解各硬幣的大小和計算硬幣總數。

  5. 能藉由實際操作了解如何測量物品,並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6. 能藉由ppt了解長條圖和折線圖的意思,並在大人的協助下分析圖表。

教學與

評量說明

一、教材編輯與資源

依據「十二年國教-數學領域」編訂課程。

二、教學方法

直接教學 ■工作分析 □交互教學 □結構教學 □問題解決 ■合作學習 ■協同教學 ■多層次教學 □其他:

三、教學評量

紙筆評量 ■檔案評量 ■口語評量 ■實作評量 ■其他:觀察

教學安排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上學期

下學期

1

認識時間(中年級)

1.能查看並報讀日曆今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2.知道月分、星期和日期的先後順序。

3.能使用月曆查出昨天、今天、明天各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認識時間(高年級)

1.能查看並報讀日曆今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2.知道月分、星期和日期的先後順序。

3.能使用月曆查出昨天、今天、明天各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4.能透過報讀月曆,進行日數的點數。

1

認識錢幣(中年級)

1.能辨識10元、50元。

2.能指認10元、50元。

3.能比較1元、5元、10元、50元錢幣大小。

4.計算錢幣時能先依幣值進行分類

5.能計算百元內10元錢幣。

6.能計算百元內1元錢幣。

7.能使用計算機算出購物的總金額。


認識錢幣(高年級)

1.能辨識50元、100元紙鈔。

2.能指認50元、100元紙鈔。

3.能比較1元、5元、10元、50元、100元錢幣大小。

4.計算錢幣時能先依幣值進行分類

5.能計算百元內10元錢幣。

6.能計算百元內1元錢幣。

7.能使用計算機算出購物的總金額。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認識時鐘(中年級)

1.能報讀時鐘面上的整點時刻。

2.能認讀數字鐘面上的整點時間。

3.能將數字鐘與鐘面時刻相對應。

4.搭配情境並使用上午、中午、晚上的語詞,報讀鐘面 上的整點時刻。

5.能依據指定整點時刻,實際撥鐘。


認識時鐘(高年級)

1.能報讀時鐘面上的半點時刻。

2.能認讀數字鐘面上的半點時間。

3.能將數字鐘與鐘面時刻相對應。

4.搭配情境並使用上午、中午、晚上的語詞,報讀鐘面 上的半點時刻。

5.能依據指定半點時刻,實際撥鐘。

8

認識長度(公分、公尺)(中年級)

1.能直接比較哪個物品較長。

2.能間接比較哪個物品較長。

3.能使用尺測量生活中的物品。

4.能正確應用公分和公尺於日常生活當中。

認識長度(公分、公尺)(高年級)

1.能直接比較哪個物品較長。

2.能間接比較哪個物品較長。

3.能使用尺、捲尺測量生活中的物品。

4.能區辨公分和公尺的差別。

5.能正確應用公分和公尺於日常生活當中。

9

9

10

10

11

11

12

12

13

13

14

14

15

生活中的表格(中年級)

1.能看一週天氣預報表並說出內容。

2.能完成天氣預報表的統計表。

3.能指出課表中代表星期幾的區域(橫軸)

4.能指出課表中代表第幾節課的區域(縱軸)


生活中的表格(高年級)

1.能看一週天氣預報表並說出內容。

2.能完成天氣預報表的統計表。

3.能指出課表中代表星期幾的區域(橫軸)

4.能指出課表中代表第幾節課的區域(縱軸)

5.能指認或說出星期幾有那些課程。

6.認識火車時刻表。

15

認識長條圖(中年級)

1.能解讀長條圖的內容。

2.能根據敘述畫出正確的長條圖。


認識長條圖、折線圖(高年級)

1.能解讀長條圖的內容。

2.能根據敘述畫出正確的長條圖。

3.能解讀折線圖的內容。

4.能根據敘述畫出正確的折線圖。

16

16

17

17

18

18

19

19

20

20

21

21

期末總結

22

期末總結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113學年度特教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健康與體育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知動

2

大地班、星辰班

新進B、林昭彣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五年級:o(自輕)、蔡o(自極重)

六年級:o(腦重)、馮o(智中)o(/)、洪o(/)、周o(/)、楊o(/)o(/)、詹o(/)、陳o(/)

核心素養

A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性別平等 人權 □環境 □海洋 品德 生命 □法治 □科技

資訊 □能源 安全 □防災 □家庭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1. 在課程活動中,經由暖身操及各式肌力訓練,強化身體活動能力,提升在學校及家庭環境中的生活反應力。

  2. 在課程活動中,經由各類運動器材技巧練習,發展功能性動作技能,增進家庭生活的休閒活動品質及學校生活中的團隊合作能力。

教學與

評量說明

  1. 教材編輯與資源

上學期練習亞特盃競賽項目,下學期進行球類、平衡、攀爬、投擲等項目練習。

  1. 教學方法

  1. 每次上課前均進行熱身操及肌耐力訓練。

  2. 加強肌耐力訓練伸展動作:仰臥起坐、折式、小山洞

  3. 利用知動教室器具,練習各項動作發展技巧:攀爬、平衡木、滾大球、投擲、跳躍…等。

  4. 以闖關方式進行二~三個關卡,讓學生輪流等待來完成,並增添活動學習趣味性。

  1. 教學評量

透過實際動態練習,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並給予個別化的指導。

備註:

協助人員

  1. 助理員協助完成課堂參與,協助陳生復健運動、下肢訓練。

  2. 協教師協助課程參與、動作指導、情緒處理協助。

教學安排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上學期

下學期

1

熱身操、直線賽跑練習

1

熱身操、下肢練習

2

熱身操、直線賽跑練習

2

熱身操、下肢練習

3

熱身操、直線賽跑練習

3

熱身操、下肢練習

4

熱身操、100M賽跑練習

4

熱身操、下肢練習

5

熱身操、200M賽跑練習

5

熱身操、平衡練習

6

熱身操、200M賽跑練習

6

熱身操、平衡練習

7

熱身操、上肢肌力

7

熱身操、平衡練習

8

熱身操、上肢肌力

8

熱身操、平衡練習

9

熱身操、上肢肌力

9

熱身操、攀爬練習

10

熱身操、上肢肌力

10

熱身操、攀爬練習

11

熱身操、立定跳遠練習

11

熱身操、攀爬練習

12

熱身操、立定跳遠練習

12

熱身操、攀爬練習

13

熱身操、立定跳遠練習

13

熱身操、投籃練習

14

熱身操、立定跳遠練習

14

熱身操、投籃練習

15

熱身操、運球練習

15

熱身操、投籃練習

16

熱身操、運球練習

16

熱身操、投籃練習

17

熱身操、運球練習

17

熱身操、闖關練習

18

熱身操、運球練習

18

熱身操、闖關練習

19

熱身操、綜合練習

19

熱身操、闖關練習

20

熱身操、綜合練習

20

期末總複習

21

熱身操、綜合練習

21

期末總複習

22

期末總複習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113學年度特教班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健康與體育

2

星辰班

大地班

新老師B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星辰班:

(六年級/自閉重)、周(六年級/自閉重)、陳(六年級/自閉重)、楊(六年級/自閉中)、周(六年級/自閉中)、藍(六年級/自閉重)、洪(六年級/智障中)

大地班:

o(五年級/自閉輕)、 蔡o(五年級/自閉極重)

o(六年級/智中)、陳o(六年級/腦重)

核心素養

A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性別平等 人權 □環境 □海洋 品德 生命 □法治 □科技

資訊 □能源 安全 □防災 □家庭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1. 能藉由實作和工作分析學會用腳開合跨過五個三角錐。

  2. 能藉由實作和工作分析學會沿著三角錐繞s型。

  3. 能藉由實作和工作分析學會一邊撿起三角錐,一邊向前溜。

  4. 能藉由實作和工作分析學會倒著溜直線。

  5. 能藉由實作和工作分析學會倒著溜一圈。

陳生:進行物理治療建議活動進行上肢、下肢復健及核心運動

教學與

評量說明

一、教材編輯與資源

依據「12年國教課綱-特殊需求領域-功能性動作訓練」編訂課程。

二、教學方法

直接教學 ■工作分析 □交互教學 □結構教學 □問題解決 ■合作學習 ■協同教學 ■多層次教學 □其他:

三、教學評量

紙筆評量 □檔案評量 ■口語評量 ■實作評量 ■其他:觀察

教學安排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上學期

下學期

1

低組:暖身操、腳開合跨過五個三角錐。

高組: :暖身操、能沿著三角錐繞s型。

1

低組: :暖身操、能一邊撿起三角錐,一邊向前溜。

高組: :暖身操、倒著溜直線。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

11

低組: :暖身操、能沿著三角錐繞s型。

高組: :暖身操、能一邊撿起三角錐,一邊向前溜。

11

低組: :暖身操、倒著溜直線。

高組: :暖身操、倒著溜一圈。

12

12

13

13

14

14

15

15

16

16

17

17

18

18

19

19

20

20

21

21

期末總結

22

期末總結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113學年度特教班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特需-

生活管理

2

星辰班

大地班

新老師B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星辰班:

(六年級/自閉重)、周(六年級/自閉重)、陳(六年級/自閉重)、楊(六年級/自閉中)、周(六年級/自閉中)、藍(六年級/自閉重)、洪(六年級/智障中)

大地班:

o(五年級/自閉輕)、 蔡o(五年級/自閉極重)

o(六年級/智中)、陳o(六年級/腦重)

核心素養

A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性別平等 人權 □環境 □海洋 品德 生命 □法治 □科技

資訊 □能源 □安全 ■防災 ■家庭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1. 透過ppt和影片知道男女身體的界線和重要部位,如果被侵害時能主動提出。

  2. 透過教師示範、工作分析能擦拭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並能小心移動物品。

  3. 透過實作了解用餐禮儀,並能自行收拾。

  4. 透過實作學會沖泡各種飲品及食品。

  5. 當身體不適時,能主動表達需求或自行解決。

  6. 透過實作學會烹煮食材。

  7. 能透過ppt了解烹煮食材的事前準備。

教學與

評量說明

一、教材編輯與資源

依據「12年國教課綱-特殊需求領域-生活管理」編訂課程。

二、教學方法

直接教學 ■工作分析 □交互教學 □結構教學 □問題解決 ■合作學習 ■協同教學 ■多層次教學 □其他:

三、教學評量

紙筆評量 □檔案評量 ■口語評量 ■實作評量 ■其他:觀察

教學安排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上學期

下學期

1

人與人之間的界線

1.能辨別男生、女生身體構造的差異。

2.能辨識與他人用合宜的方式打招呼 3.能辨別安全與危險情境

4.能指認或說出身體重要隱私部位

5.能指認或說出身體可被他人觸碰的界限。

6.利用「不要隨便親我」繪本,帶出他人碰觸自己的感受。

7.能遵守遊戲時不碰觸到他人的身體不可觸摸之處。

8.能向他人說出「不能碰觸我的重要部位」或能拒絕他人的碰 觸。(口語+動作) 9.能在他人碰觸到自己身體重要部位時,立即告知老師、家長。

10.能區辨在生活情境中屬於性侵害的行為。

11.能指認或說出當自己受到侵害時,可以採取什麼樣的保護措施。

1

沖泡食物

1.能指認說出三種以上生活中常見的食物烹煮方式。

2.能專注聆聽老師講解及示範沖泡飲品的步驟及注意事項。

3.能指認說出沖泡飲品(即溶.茶包.茶葉.瀘掛式咖啡等)的步驟。

4.能專注聆聽老師講解及示範沖泡泡麵的步驟及注意事項。

5.能指認說出沖泡泡麵的步驟。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清潔達人

1.能依指定方向將桌面、地板擦拭乾淨並檢查是否擦拭乾淨。

2.能將櫃子物品拿下,並拿抹布擦拭乾淨後將物品擺回櫃子, 完成清潔櫃子的工作。

3.能以白板擦依序擦拭白板,再以乾抹布擦拭,最後將物品擺放在高處。

8

身體不適與處理

1.能指認或說出三種以上人體常見疾病或不適症狀。

2.能指認或說出常見疾病的傳染途徑

3.能指認或說出身體不適的處理方式

4.能指認或說出燒燙傷時的處置步驟。

5.能指認說出簡易外傷的處理方式。

6.能指認或說出服用藥物應注意的事項。 7.能指認或說出急救箱及常見外傷藥品(用品)


9

9

10

10

11

11

12

12

13

13

14

14

15

保持好禮儀

1.教導學生基本的在校和在家用餐禮儀規範。

2.教導學生如何正確的洗盤子、洗鍋子。

15

亨煮食材

1.能專注聆聽老師講解及示範煮泡麵的步驟及注意事項。

2.能專注聆聽老師講解及示範煮水餃或麵條的步驟及注意事項。

3.能指認說出煮水餃或麵條的步驟。

16

16

17

17

18

18

19

19

20

20

21

21

期末總結

22

期末總結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113學年度特教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特需

功能性動作訓練

2

星辰

林昭彣、新進B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四年級:o(自重)、黃o(腦中)、劉o(多重)

五年級:o(自輕)、蔡o(自極重)

六年級:o(腦重)、馮o(智中)

核心素養

A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性別平等 □人權 □環境 □海洋 □品德 □生命 □法治□科技 

資訊 □能源 □安全 □防災  □家庭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1.在操作活動中,進行多項教具獨立或輪替操作,透過反覆精細動作練習的方式,學習手眼協調的操作技巧,並能應用在生活自理的各項活動中。

2.在體能活動中,透過肌耐力及各式球類活動,加強日常生活必備的體能協調能力,並養成持續練習的習慣。

教學與

評量說明

一、教材編輯與資源

    教師根據學生特殊需求與治療建議提供適性功能性動作訓練。

二、教學方法

   (1)精細動作:利用教具拼圖、穿線板、積木、書寫…加強訓練學生精細動作練習。

   (2)粗大動作:透過伸展與拉筋、登階訓練、球類活動,加強學生身體的柔軟度、增進肌耐力與心肺功能,利用每週一二三五晨光時間做持續的練習,建立日常生活中必備的體能

三、教學評量

   透過實際動作練習,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並給予個別化的指導。


教學安排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上學期

下學期

1



粗大動作:

暖身操、肌耐力練習、柔軟操、上肢體能活動(小飛機、WYT)、下肢體能活動(登階、橋式、屁股走路
)
、平衡練習。






精細動作:

操作剪紙(直線、三角形)、拼豆、運筆練習、立體積木教具


1



粗大動作:

暖身操、肌耐力練習、柔軟操、

上肢體能活動(提重物走路)、下肢體能活動(蹲姿走路)、平衡練習。







精細動作:

操作剪紙(四邊形、圓形)、拼豆、運筆練習、立體積木教具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

11

11

12

12

13

13

14

14

15

15

16

16

17

17

18

18

19

19

20

20

複習週

21

複習週

21

複習週

22

複習週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113學年度特教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自然科學
(
電腦)

2

大地班、星辰班

林昭彣、盧文怡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五年級:o(自輕)、蔡o(自極重)

六年級:o(腦重)、馮o(智中)o(/)、洪o(/)、周o(/)、楊o(/)o(/)、詹o(/)、陳o(/)

核心素養

A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性別平等 人權 環境 □海洋 品德 生命 □法治 科技

資訊 □能源 □安全 □防災 □家庭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1. 能正確操作3C產品(智慧型手機、科技媒體等)

  2. 教學內容依據學生能力不同,調整合適的操作技巧,讓學生能夠更容易運用。

  3. 透過遊戲參與的方式,讓學生有合作學習的機會,累積與同儕互動的經驗。

教學與

評量說明

一、教材編輯與資源

1.以智慧型手機、平板為教學教具,練習拍照、傳送貼圖訊息,進行溝通表達互動連結。

2.使用科技媒體累積同儕互動經驗,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二、教學方法 (示範操作、討論、實作)

1.透過實際演練手機設備及操作方法。

2.同儕討論並表決選擇電腦遊戲,培養團隊合作及和諧相處的能力。


  1. 教學評量:

以形成性評量為主,藉由實際練習,在上課過程中進行學習成效的檢核。


教學安排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上學期

下學期

1

智慧型手機認識:

1.解除密碼

2.認識拍照軟體

3.使用手機拍照


1

智慧型手機認識:

1.認識line APP

2.使用貼圖

3.上傳照片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

11

電腦遊戲討論與選擇
1.
感應設備連結

2.健身環上肢遊戲

3.健身環跑步遊戲

11

電腦遊戲討論與選擇
1.
感應設備連結穿戴

2.健身環下肢遊戲

3.健身環跳躍遊戲

12

12

13

13

14

14

15

15

16

16

17

17

18

18

19

19

20

20

21

總複習

21

總複習

22

總複習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113學年度特教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特需-生活管理

3()4()

大地班

林昭彣、新進B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四年級:o(自重)、黃o(腦中)、劉o(多重)

五年級:o(自輕)、蔡o(自極重)

六年級:o(腦重)、馮o(智中)

核心素養

A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性別平等 人權 □環境 □海洋 □品德 生命 □法治 □科技 

資訊 □能源 ■安全 □防災  ■家庭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1. 透過實作練習的進行餐前準備與餐後收拾的技巧,並能培養良好的用餐禮儀。

  2. 餐後進行自我照顧刷牙與盥洗,及盥洗用具清洗與歸位

教學與

評量說明

  1. 教材編輯與資源: 

根據特殊學求領域的生活管理課程,自編學生生活所需訓練,提升特殊需求學生自我照顧的能力。

  1. 教學方法:

  1. 午餐教育與清潔和收拾便當盒、整理桌面的練習。

  2. 以實際練習加強刷牙、洗臉以及如廁的生活自理能力。

  1. 教學評量:

採實作評量,於課程中觀察並記錄學生學習成效。

  1. 協助人員:

助理員協助課程參與及協助情緒處理;教師根據工作分析視學生能力給予階段性協助;中午刷牙志工進班協助。

教學安排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上學期

下學期

1

午餐教育:

  1. 自己打飯打菜、使用餐具進食、飲湯。

  2. 收拾便當盒並整理環境清潔。




生活自理:

  1. 刷牙、洗臉練習。

  2. 如廁訓練。

  3. 鋪床、折被子。




打掃工作:擦桌子、掃地、拖地、擦拭。

1

午餐教育:

  1. 自己打飯打菜、使用餐具進食、飲湯。

  2. 收拾便當盒並整理環境清潔。






生活自理:

  1. 刷牙、洗臉練習。

  2. 如廁訓練。

  3. 鋪床、折被子。




打掃工作: 擦桌子、掃地、拖地、擦拭。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

11

11

12

12

13

13

14

14

15

15

16

16

17

17

18

18

19

19

20

20

21

期末總複習

22

期末總複習

21

期末總複習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