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應用語言文字表情達意,分享經驗,溝通見解。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透過語文互動,因應環境,適當應對進退。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透過語文學習,體認中華文化,並認識臺灣不同族群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應用語言文字研擬計劃,及有效執行。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結合語文與科技資訊,提昇學習效果,擴充學習領域。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培養探索語文的興趣,並養成主動學習語文的態度。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應用語文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伍、實施原則與策略
一、實施原則:
(一)以兒童熟悉的我的家做主題,讓兒童認識家中成員,學習與家人的互動。
(二)以大自然為主題,探索大自然的動物和景象,培養人與環境關懷。
(三)以兒童最喜歡的遊戲為主,增加同學的合作與尊重。
(四)以學生的生活為主,讓小朋友體會成長的喜悅,激發熱愛生命的意志。
(五)以校園為主題,讓小朋友適應並喜愛學校生活,同時充滿更多期待。
(六)以節慶活動為主題,讓小朋友透過語文的學習,認識中華文化,並了解家的意義。
(七)教材來源,教材選用均為教育部審定版本:南一。
二、實施策略
(一)設計生動有趣的輔助活動,善用各類教學媒材,協助學生有效學習。
(二)利用聽、說、畫、寫、讀等練習,引導學生專注聆聽、說話表達、圖文相輔、閱讀養
成、句子練習到作文寫作。
(三)指導學生專注聆聽的習慣與能力,引導彼此聆聽夥伴的想法,學習自己未知的內容。
(四)指導學生探究文本,根據文字內容說出有依據的想法,引導他們討論與對話,讓教室
的學習以學生為主體。
(五)以畫圖活動輔助字義、語詞、成語、詩詞與短文的學習,增加學習趣味,激發學習熱
情與動機。
(六)寫字教學結合字源(象形文字)學習,強調「部首」與「部件」,指導學生認識字的來
源,並依據寫字基本能力指標,以培養學生的寫字知識、技能、習慣、態度。
(七)指導學生了解及使用圖書室的設施和圖書,懂得如何蒐集資訊並能廣泛閱讀,以養成
主動探索研究的能力。
(八)運用統整教學,擴大學習領域,拓展學習空間。
三、特殊需求學生之能力指標參照各階段基本學力指標,採加深、加廣、加速、簡化、減量、
分解、替代與重整方式進行學習內容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