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1月24日修訂
壹、依據
教育部103年11月28日臺教授國部字第1030135678A號令「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柒、實施要點』有關地方政府行政權責之規定辦理計畫備查。
107年9月6日臺教授國字第1070106766號函頒「國民中學及國民小學課程計畫備查作業參考原則」及「國民中學及國民小學實施課程評鑑參考原則」。
國民教育階段學校特殊教育課程發展共同原則及課程大綱。
貳、目的
透過學校課程計畫備查,協助各校落實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之規定,以提升學校課程與教學品質。
協助落實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以下簡稱課發會)運作,強化學校課程實踐及學校課程評鑑機制之建立,確保及持續改進學校課程發展、教學創新及學生學習之成效。
參、組織分工
主辦單位:嘉義縣政府教育處。
承辦單位:嘉義縣學校課程計畫備查小組。
實施單位:嘉義縣所屬公私立國民小學。
工作組織:本府教育處成立學校課程計畫備查小組(以下簡稱備查小組),下設召集人、副召集人、執行秘書及組員6-10人,負責審核各校課程計畫。召集人由處長擔任,副召集人由科長擔任,執行秘書由科員擔任,組員由召集人聘任之。
肆、學校實施方式
學校課程計畫應由各校成立之課程發展委員會(學校得考量地區特性、學校規模及國中小之連貫性,聯合成立校際之課程發展委員會)完成規劃,並經課程發展委員會議決通過。
課程發展委員會(以下簡稱課發會)會議紀錄每學期至少2次,每學年度至少4次,內容須含九年一貫課程及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規定之相關事項討論(課發會紀錄須含簽到表及『2/3以上委員出席,1/2以上委員通過』等字樣)。
填具內容規範自我檢核。
經本府備查通過後,課程計畫平台即開放當學年度學校課程計畫供閱覽查詢,請各校務必完成圖示連結,並置於首頁明顯處。(尚未將課程計劃圖示置於學校首頁者,可於課程計畫學校介面內之主選單/連結圖示處,複製貴校連結HTML 碼至學校首頁即可,上年度已完成連結之學校,無須再次操作)。
各校應於開學兩週內將班級教學活動內容與規劃公告周知家長。
輔導與評鑑訪視:列入輔導團到校輔導重點,另教育處將於學期中根據各校送府備查計畫,進行正常化教學與輔導訪視。(訪視將會同課程督學、專家學者至各校實地查訪。)
伍、備查方式與流程:
一、備查分兩階段:
第一階段:請於111年6月上傳彈性學習課程內容至課程計畫平台。
第二階段:請於111年7月上傳領域學習課程計畫內容至課程計畫平台。
二、由本府成立備查小組,分為初審及複審兩階段。學校針對初查委員意見得於111年6月21日前依限提出說明及補正。本府預定於111年6月30日進行複查。
三、課程計畫查全數通過後,由本府統一於開學前發文各校通知課程計畫准予備查。
陸、追蹤與輔導
各校依據備查通過之課程計畫進行教學,本縣教育處駐區督學不定期了解各校課程計畫執行情形。
捌、預期效益
各校透過學校課程計畫的研擬,整合學校、社區及社會資源,發展學校本位課程。
透過學校課程計畫的實踐,促進各校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新課綱順利推展,全面提升國民教育品質,達成教育改革目標。
提供課程設計理念及評鑑實務經驗,增進各校經驗交流之機會,營造本縣課程設計專業社群。
玖、課程計畫備查工作完成後,相關工作人員依據本縣國民中小學校長教師職員獎勵基準辦理獎勵。
嘉義縣111學年度國民中學課程計畫備查注意事項
備查重要事項說明
年度重要教育工作均請融入相關領域或彈性學習課程(節數)統整規劃實施,並配合擬訂學習目標,課程規劃情形應摘要表列整理:
重要政策 | 說明 | 依據 | 實施方式 |
性別平等教 育每學期4小時 | 國民中小學除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外,每學期應實施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至少4小時,爰各校除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外,必須額外實施四小時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 | 「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7條規定 | 融入課程及外加 |
性侵害犯罪防治教育每學年至少4小時 |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至少4小時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教育課程,學校應運用多元方式進行教學。。 |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7條規定 | 融入課程或外加宣導 |
家庭教育每學年至少4小時 |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每學年應在正式課程外實施四小時以上家庭教育課程及活動(含親職教育、代間教育及高齡教育等,並於學校行事曆載明),並應會同家長會對學生及其家長、監護人或實際照顧學生之人辦理親職教育。 | 「家庭教育法」第13條第1項規定 | 外加 |
家庭暴力防治法每學期2小時 |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每學年應有四小時以上之家庭暴力防治課程。但得於總時數不變下,彈性安排於各學年實施。 | 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0條 | 融入課程或外加 |
環境教育 每年4小時 |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應於每年一月三十一日以前訂定環境教育計畫,推展環境教育,所有員工、教師、學生均應於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以前參加四小時以上環境教育,並於翌年一月三十一日以前,以網路申報方式向中央主管機關提報當年度環境教育執行成果。 | 「環境教育法」第19條規定 | 可規劃校外教學活動實施 |
法治教育 | 國中各校至全國法規資料庫網站(http://law.moj.gov.tw)之「創意教案」下載教材後於二年級實施每學年度3小時之融入式教學 | 101年7月18日府教學字第1010273510號 | 國中二年級實施 |
品德教育 | 請各校將品德教育課程納入「學校總體課程計畫」中推動,並進行部份固定時數或時段之品德教育教學。運用晨光活動、導師時間、週(朝)會、班會及全校性活動等,結合生活教育、體育活動、童軍活動、藝術活動、閱讀活動、環境教育及服務學習等多元方式,認識與體驗品德核心價值,進而培養良好的態度與行為習慣。 | 教育部 108 年 6 月 12 日臺教學(二)字第 1080083209 號函修訂公布之「教育部品德教育促進方案」 | 融入各領域課程中實施 |
全民國防教育 | 國民中學及國民小學全民國防教育,由本部編定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內容包括全民國防、國際情勢、國防政策、防衛動員、國防科技及其他相關事務,並由學校採融入式教學,納入現行課程中實施。 | 依據教育部各級學校全民國防教育課程內容及實施辦法第6條辦理 | 融入各領域課程中實施 |
反毒影片教學 | 高級中學以下學校於「健康與體育」或「健康與護理」等 相關領域課程內施教 1 堂課以上「反毒認知教學」 | 教育部106.3.30 臺教學(五)字第 1060044365號 函 | |
生涯教育 技藝課程 | 依據生涯教育計畫辦理。 國中會考後至畢業典禮前之學習活動規劃。 | 108年度中央對地方政府一般教育補助款考核項目 | 國中學校務必填寫 |
愛滋防治 | 各級學校針對老師及行政人員每學期應安排至少2小時愛滋教育課程,對學生至少1小時愛滋教育時間 |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104年3月13日臺教國署學字第1040028267號函辦理 | |
交通安全教育 | 為推動道安觀念從小扎根,交通部與教育部同推動研訂「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安全教育課程」內容,且依據教育部課程綱要,校訂課程為學校自主,而國教署尊重學校校訂課程規劃,並鼓勵學校可依學生需求與學校特性,因地制宜選擇参考運用交通安全其於教學中。學校推動交通安全教育,係以融入課程、宣導、講座、體驗等方式列入。 | 依據本府110年3月12日府教社字第1100057111號函 | 擇不同形式融入課程 |
| |||
高齡教育 | 國中小將高齡教育政策-認識老化、活躍老化等議題融入於學校課程計畫領域課程或相關活動中,並推展代間教育。 | 依據第2期高齡教育中程發展計畫 | 融入課程或外加活動 |
海洋教育 | 除依據課程綱要將海洋教育融入各學習領域進行教學之外,建議各校積極辦理國中小教師(含行政人員)海洋教育與教學(如海洋知識、游泳教學等)之知能研習,豐富海洋教育內涵。 | 101年8月3日府教學字第1010278985號 | 配合相關節日辦理海洋教育宣導 |
| |||
防災教育 | 學校應成立災害防救組織,由首長擔任召集人,執行減災、整備、應變及復原重建等災害防救工作。 針對「預防階段工作要項」,請學校將校園災害防救計畫相關檢查、整備項目排入行事曆,防災教育係以融入課程、宣導、講座、體驗等方式進行。 | 教育部主管各級學校及所屬機構災害防救要點 |
|
水域安全宣導 | 請將水域安全宣導及自救救生、游泳等概念納入學校行事曆及課程計畫中,並利用朝會時間或各班級適當時段進行宣導,並將水域安全宣導時間、地點、內容及參與人數等做成紀錄以備查核。 | 100年8月5日府教體字第1000139800號 | |
友善校園週 | 每學期開學第一週為友善校園週,請配合辦理相關活動。 | ||
品德教育週 | 每學期開學第二週為品德教育週,請學校將品德教育納入「學校總 體課程計畫」,以融入或安排於學校活動實施。 |
特殊教育課程係指各校提供給特殊教育(身障及資優)學生,涵蓋安置於接受巡迴輔導、資源班、集中式特教班之特教學生所開設之課程,課程內容包含調整後的學習領域課程及特殊需求領域課程。
藝術才能班之課程規劃應依「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藝術才能班課程實施規範」於課程架構之規定安排學習節數,應參照課程實施規範表4-1音樂班、4-2美術班、4-3舞蹈班進行課程設計及教學安排。
體育班之課程規劃應依「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體育班課程實施規範」之規定安排學習節數,部定課程及校訂課程之規劃應參照體育班課程實施規範表4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課程規劃進行課程規劃及節數安排。
課程計畫備查資料
學校課程計畫應以簡要明瞭、確實可行為原則,並應符合教育部頒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中相關節數規定,由學校教師及行政人員、相關人員共同擬定,並送交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審查。
課程計畫備查資料應包括下列項目
項次 | 內容 | 備註 |
1 | 學校課程計畫重點項目自我檢核表 | |
2 | 學校現況與背景分析 | |
3 | 學校課程願景 | |
4 | 領域學習課程及彈性學習課程節數一覽表(含在家教育、特教班、身障、資優類資源班、接受巡迴輔導學生、藝才班及體育班) | |
5 | 法律規定教育議題納入課程計畫實施情形表 | |
6 | 畢業考或會考後至畢業前課程活動規劃表 | |
7 | 教科書選用一覽表 | |
8 | 課程實施與評鑑規劃 | |
9 | 學習領域教學計畫表(含在家教育、特教班、身障、資優類資源班、接受巡迴輔導學生、藝才班及體育班) | |
10 | 彈性學習課程教學計畫表(含特教班、身障、資優類資源班、接受巡迴輔導學生、藝才班及體育班) | |
11 | 附件(有五類) |
課程計畫內容一律以標楷體12號字體橫式繕打。
學校課程計畫經審查或修改通過,經本縣函文同意備查後,請至課程計畫平台學校介面內之主選單/連結圖示處,複製貴校連結HTML碼至學校首頁,即可直接連結當年度課程計畫貴校頁面。
備查小組於備查各校課程計畫時,若查有不妥,得請該校派員到場說明或將原計畫退回原校修正,於規定時間補送複查。
嘉義縣OO國民中學111學年度「學校課程計畫」重點項目自我檢核表
項目 | 檢核結果 | ||||
檢核項目 | 檢核重點 | 符合 | 不符合 | 其他(請說明) | |
學校課程 總體架構 |
| 呈現課程發展所需之立基 | |||
| 勾勒學校課程發展方向且呼應課程綱要 | ||||
| 課程名稱及節數符合課 程綱要規定 | 普通班 | |||
特教班□無 | |||||
藝才班□無 | |||||
體育班□無 | |||||
| 納入課程計畫並符合該法律規定 | ||||
| 能延續學生學習發展需要,妥適規劃期間課程 | ||||
| 說明課程所需之設施、設備、時間及教學人力,並規劃校內課程發展相關組織之運作,研擬共備觀議課及公開授課與教師增能之配套措施 | ||||
| 妥適規劃課程評鑑之方式,以掌握課程設計、實施及效果 | ||||
| 1.依據原住民族教育法施行細則辦理 2.附校務會議提案議決課發會組成方式記錄 3.其代表得以家長、社區人士、部落人士及專家學者之身分參與,比率由各校自訂,但不得低於十分之一 | ||||
部定課程規劃 |
| 依據課綱規範,條列該領域各單元之教學重點 | |||
評量方式多元,且與教學重點相呼應 | |||||
妥適規劃各週教學進度 | |||||
| 融入議題之內涵適合該單元/主題內容 | ||||
| 自編教材以不同顏色標示,並經課發會備查通過 | ||||
校訂課程規劃 |
| 四大類型: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探究、社團活動與技藝課程、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其他類課程 | |||
| 能呼應學校教育願景,發展本位特色,且能提升學生學習興趣,落實適性發展 | ||||
| 課程規劃應先經校內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審議,課程計畫再送課發會審議 | ||||
| 應規劃原住民族知識課程及文化學習活動 | ||||
其他 |
| 1.名稱請訂為「嘉義縣立○○國民中學課程發展委員會組織要點」。 2.課發會討論案由請包括(1)發展學校本位課程(2)負責審議學校課程計畫(3)審查全年級或全校且全學期使用之自編教材(4)進行課程評鑑。 3.國中如採分科教學,請提案於課發會通過。 4.課程評鑑計畫請包括計畫及評鑑工具。 5.課發會組織要點請於校務會議通過。 6.公開授課計畫及課程評鑑計畫在課發會通過即可。 7.特殊教育課程規劃請先經學校特推會通過,將會議紀錄及課程計畫提課發會審議。 8.設特教班級之學校需有特殊需求領域代表;設藝才班之學校需有藝才專長領域課程教師代表。 9.簽到名冊請依代表身分類別簽到。 | |||
| 課程計畫經課發會議決通過之會議紀錄(2/3以上委員出席,1/2以上委員通過及含簽到表) | ||||
| 審議特殊教育學生課程規劃之會議紀錄 | ||||
| 審查體育班課程計畫之會議紀錄 | ||||
| 重大活動行事能結合課程需求,並引導教學正常化 |
嘉義縣國民中學課程計畫撰寫格式範例
課程計畫目錄
壹、學校課程總體架構
學校現況與背景分析(參見表一、表二)
學校課程願景(以圖表或文字表述)
領域學習課程及彈性學習課程節數一覽表(參見表三~七)
重要教育工作納入課程規劃實施情形(參見表八)
畢業考或會考後至畢業前課程活動之規劃安排(參見表九)
教科書選用一覽表(參見表十)
課程實施與評鑑規劃(課程發展相關組織規劃參見表十一)
各年級各領域/科目課程計畫(部定課程)
普通班領域課程(參見表十二之一)
特教學生領域課程調整(參見表十二之二)
藝才班專長領域課程(參見表十二之三、十二之四)
體育班體育專業課程(參見表十二之五)
彈性學習課程計畫(校訂課程)
普通班
(參見表十三之一)特教學生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參見表十三之二)
附件
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組織要點(以圖表或文字表述)
本課程計畫之課程發展委員會會議紀錄(含簽到表及『2/3以上委員出席,1/2以上委員通過』等字樣)
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審議特殊教育學生課程規劃及相關支持服務之會議紀錄(含簽到表)
體育班發展委員會審查體育班課程計畫會議紀錄(含簽到表)
學校年度重大活動行事曆
壹、學校課程總體架構
(一)學校基本資料(表一)
學校類型 (請勾選) | □一般 □非山非市 □偏遠 □特偏 □極偏 | 班級數 | |||||||
校址 | 電話 | 傳真 | |||||||
網址 | |||||||||
校長 | |||||||||
教務主任 | |||||||||
編制內教師數 | |||||||||
班級數及學生人數概況 | |||||||||
班別 | 班級數 | 學生數 | 班別 | 班級數 | 學生數 | ||||
普通班 | 集中式特教班 | ||||||||
體育班 | 身心障礙資源班 | ||||||||
藝術才能班 (美術) | 資優資源班 | ||||||||
藝術才能班 (音樂) | 藝術才能班 (舞蹈) |
(二)學校背景分析(含特殊教育-身障及資優、藝術才能班)(表二)
分析向度 | S﹙優勢﹚ | W﹙劣勢﹚ | O﹙機會點﹚ | T﹙威脅點﹚ | S﹙行動策略﹚ |
校園環境 | |||||
教學設施 | |||||
師資結構 | |||||
學生特質 | |||||
家長期望 | |||||
社區特性 | |||||
………… |
二、學校課程願景(含藝術才能班,內容例如:學校願景、學生圖像、課程地圖……等,能勾勒學校課程發展方向且呼應課綱,具適切性及理想性,以圖表或文字表述)
領域學習課程及彈性學習課程節數一覽表
(ㄧ)普通班學習節數分配表(上、下學期如節數分配不同請呈現兩個表)(表三)
學習領域 年級 | 七 | 八 | 九 | |||||
部定課程節數 | 30 | 29 | 29 | |||||
語文 | 國語文(5) | |||||||
英語文(3) | ||||||||
本土語文/臺灣手語(1) | ||||||||
數學(4) | ||||||||
自然科學 (3) | 生物 | |||||||
理化 | ||||||||
地球科學 | ||||||||
社會 (3) | 歷史 | |||||||
地理 | ||||||||
公民與社會 | ||||||||
健康與體育 (3) | 健康教育 | |||||||
體育 | ||||||||
藝術 (3) | 音樂 | |||||||
視覺藝術 | ||||||||
表演藝術 | ||||||||
科技 (2) | 資訊科技 | |||||||
生活科技 | ||||||||
綜合活動 (3) | 家政 | |||||||
輔導 | ||||||||
童軍 | ||||||||
領域學習總節數(A) | ||||||||
校訂課程類型/科目/總節數 | 3-5 | 3-6 | 3-6 | |||||
統整性探究課程 主題/專題/議題 | ||||||||
社團活動與技藝課程 | ||||||||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 | ||||||||
其他(自行增列) | ||||||||
彈性學習課程總節數(B) | ||||||||
每週學習 總節數 (A+B) | 綱要規定節數 | 33-35 | 32-35 | 32-35 | ||||
學校實際節數 |
註1:有關學生在校作息及各項非學習節數之活動,如教育實驗課程、自主學習(自習)等之節數請無須列入本表中。
註2:領域學習依分科列出節數,若合科則依實列出。
註3:彈性學習課程分配:請填科目。
註4:領域內跨科或跨領域整合開課,需列出上、下學期節數總表。
註5:跨學期彈性開課須說明,領域學習總節數仍應符合規定。
註6:特殊需求領域課程需填寫開設節數,但不計在彈性學習課程總節數內。
(二)藝術才能○○班學習節數分配一覽表(表四)
學習領域 年級 | 七 | 八 | 九 | ||||
部定課程節數 | |||||||
語文 | 國語文(4-5) | ||||||
英語文(2-3) | |||||||
數學(3-4) | |||||||
自然科學 (2-3) | 生物 | ||||||
理化 | |||||||
地球科學 | |||||||
社會 (2-3) | 歷史 | ||||||
地理 | |||||||
公民與社會 | |||||||
健康與體育 音樂、美術3 舞蹈1 | 健康教育 | ||||||
體育 | |||||||
藝術 (1) | 音樂 | ||||||
視覺藝術 | |||||||
表演藝術 | |||||||
科技 (2) | 資訊科技 | ||||||
生活科技 | |||||||
綜合活動 (3) | 家政 | ||||||
童軍 | |||||||
輔導 | |||||||
藝術才能專長領域(音6、美6、舞7) | |||||||
領域學習總節數(A) (音29-33、美30-33、舞29-32) | |||||||
校訂課程類型/科目/節數 | |||||||
特殊需求(藝術才能專長)領域課程 音2-4、美1-3、舞2-4節 | |||||||
統整性探究課程 主題/專題/議題 | |||||||
社團活動與技藝課程 | |||||||
其他(自行增列) | |||||||
彈性學習課程總節數(B) | |||||||
每週學習 總節數 (A+B) | 綱要規定節數 | 32-35 | |||||
學校實際節數 |
註1:各學習階段各領域/科目均應安排學習節數。
註2:藝術才能班於藝術領域/科目之安排應視所開設班別選擇不同藝術內容/科目開設,並由相關藝術專長教師授課。
註 3:課程規劃不得超過學習總節數35節。
註 4:藝術才能專長領域含部訂及校訂課程每週節數第四學習階段為8-10節。
註 5:上、下學期如節數分配不同請呈現兩個表
(三)體育班學習節數分配一覽表(表五)
學習領域 年級 | 七 | 八 | 九 | ||||
部定課程節數 | |||||||
語文 | 國語文(5) | ||||||
英語文(3) | |||||||
本土語文/臺灣手語(1) ) | |||||||
數學(4) | |||||||
自然科學 (3) | 生物 | ||||||
理化 | |||||||
地球科學 | |||||||
社會 (3) | 歷史 | ||||||
地理 | |||||||
公民與社會 | |||||||
健康與體育 (2-3) | 健康教育 | ||||||
體育 | |||||||
藝術 (2-3) | 音樂 | ||||||
視覺藝術 | |||||||
表演藝術 | |||||||
科技 (1-2) | 資訊科技 | ||||||
生活科技 | |||||||
綜合活動 (2-3) | 家政 | ||||||
童軍 | |||||||
輔導 | |||||||
特殊類型班級課程-體育專業(5) (專項體能訓練、專項技術訓練) | |||||||
領域學習總節數(A) | 31-34 | 31-34 | 30-34 | ||||
校訂課程類型/科目/總節數 | 1-4 | 1-4 | 1-5 | ||||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體育專業課程 | |||||||
統整性探究課程-主題/專題/議題 | |||||||
社團活動與技藝課程 | |||||||
其他類課程 | |||||||
彈性學習課程總節數(B) | |||||||
每週學習 總節數 (A+B) | 綱要規定節數 | 33-35 | 33-35 | 32-35 | |||
學校實際節數 |
註 1:各學習領域中之各科目均應安排授課節數。
註 2:健康與體育領域應教授第四學習階段課程內容,不得作為體育專業課程之一部分。
註 3:「特殊需求領域課程」指體育班學生依專長發展所需,安排體育專業課程,每週學習節數以不超過3節為原則。
註 4:部定及校訂課程所開設之體育專業課程,於第六節課以後實施為原則。
註 5:部定及校訂課程所開設之體育專業課程,國中每週8節為限。
註 6:國民中學規劃特殊需求領域課程(體育專業課程),由學校合格體育教師或專任運動教練擔任,必要時得聘請校外合格體育教師或專任運動教練兼任;若安排具備該運動種類專長的教師授課,並列為教師授課節數。
註 7:國民中學階段本土語文/臺灣手語列為七、八年級之部定課程,每週一節課,學生選擇其中一項語別進行學習,並由學校調查學生實際需求與意願開課。
註 8:每週僅實施1節課的領域/科目(如第七學習階段的本土語文/臺灣手語)除了可以每週上課1節外,經體育班發展委員會規劃,報請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通過後,可以隔週上課2節、隔學期對開各2節課的方式彈性調整。
註 9:為促成本土語文/臺灣手語之復振與傳承,除部定課程外,學校得依其資源、條件或相關法規之規範,於彈性學習課程開設本土語文/臺灣手語相關課程,結合其他領域,實施跨領域主題統整課程教學。另為保障學生持續學習本土語文/臺灣手語,九年級本土語文/臺灣手語課程之開設另規範如下:
學校應調查學生之選修意願,學生有學習意願,即於九年級之彈性學習課
程開課。
為保障原住民籍學生民族教育之權益,應於九年級之彈性學習課程開設原
住民族語文課程至少每週一節課,供學生修習。
(四)集中式特教班學生學習節數分配一覽表(表六)
領域/科目名稱 | 組別 | 每週節數 | 學生年級及人數 | 總人數 | 上課地點 | 授課教師 | ||||||||
部定課程 | 國語文 | EX:7年級2人、8年級1人 | ||||||||||||
英語文 | ||||||||||||||
數學 | ||||||||||||||
社會 | ||||||||||||||
自然科學 | ||||||||||||||
藝術 | ||||||||||||||
綜合活動 | ||||||||||||||
科技 | ||||||||||||||
健康與體育 | ||||||||||||||
校訂課程 | 彈性學習課程註 | |||||||||||||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 | ||||||||||||||
合計 |
(五)身障類/資優類資源班﹑巡迴輔導學生學習節數分配一覽表(表七)
域名稱 | 組別 | 每週節數 | 學生年級及人數 | 總人數 | 抽離/外加/ 入班合作教學 | 授課教師 | ||||||
國語文 | EX:7年級2人、8年級1人 | |||||||||||
英語文 | ||||||||||||
數學 | ||||||||||||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 | ||||||||||||
四、重要教育工作納入課程規劃實施情形(表八)<集中式特教班>
111學年度 重要教育工作 | 納入課程規劃實施情形 (請視實際情形自行增列,內容須與各年級彈性課程或領域課程計畫相符) | 備 註 | ||||||
年級 | 學期 | 彈性課程 或領域別 | 主題名稱 | 週次 | 節數 | |||
環境教育 | 7 | 上 | 每學年至少4小時 | |||||
下 | ||||||||
8 | 上 | |||||||
下 | ||||||||
9 | 上 | |||||||
下 | ||||||||
集中式特教班 | 上 | |||||||
下 | ||||||||
全校 | 上 | |||||||
下 | ||||||||
性別平等教育 | 7 | 上 | 每學期至少4小時 | |||||
下 | ||||||||
8 | 上 | |||||||
下 | ||||||||
9 | 上 | |||||||
下 | ||||||||
集中式特教班 | 上 | |||||||
下 | ||||||||
全校 | 上 | |||||||
下 | ||||||||
性侵害犯罪防治課程 | 7 | 上 | 每學年至少4小時 | |||||
下 | ||||||||
8 | 上 | |||||||
下 | ||||||||
9 | 上 | |||||||
下 | ||||||||
集中式特教班 | 上 | |||||||
下 | ||||||||
全校 | 上 | |||||||
下 | ||||||||
家庭教育課程 | 7 | 上 | 每學年至少4小時 | |||||
下 | ||||||||
8 | 上 | |||||||
下 | ||||||||
9 | 上 | |||||||
下 | ||||||||
集中式特教班 | 上 | |||||||
下 | ||||||||
全校 | 上 | |||||||
下 | ||||||||
家庭暴力防治課程 | 7 | 上 | 每學 | |||||
下 | ||||||||
8 | 上 | |||||||
下 | ||||||||
9 | 上 | |||||||
下 | ||||||||
集中式特教班 | 上 | |||||||
下 | ||||||||
全校 | 上 | |||||||
下 | ||||||||
法治教育 | 7 | 上 | (國中二年級) 每學年度3小時 | |||||
下 | ||||||||
8 | 上 | |||||||
下 | ||||||||
9 | 上 | |||||||
下 | ||||||||
集中式特教班 | 上 | |||||||
下 | ||||||||
全校 | 上 | |||||||
下 |
五、畢業考或會考後至畢業典禮前之課程活動規劃表(表九)
111學年度嘉義縣〇〇國民中學會考後至畢業典禮前之課程活動規劃表
週次 | 國語文 | 英語文 | 數學 | 自然科學 | 社會 | 藝術 | 綜合活動 | 科技 | 健康與體育 | 彈性學習課程 | |||||
※注意事項:國中教育會考後至畢業前學生課程安排,可包含銜接課程(學校應依學生個別差異,進行加深加廣之多元性課程或補救教學課程)或跨領域課程(依主題或結合性別平等、人權、環境、海洋、生涯規劃、戶外教育等議題予以發展)或加強適性輔導(協助學生進行志願選填與相關輔導機制),得視畢業典禮時間確認再適當調整。
六、教科書選用一覽表
111學年度嘉義縣OO國民中學教科書一覽表(表十)
課程 | 領域/科目 | 七年級 | 八年級 | 九年級 | ||||||||||
第一學期 | 第二學期 | 第一學期 | 第二學期 | 第一學期 | 第二學期 | |||||||||
學習領域 | 語文 | 國語文 | ||||||||||||
英語文 | ||||||||||||||
數學 | ||||||||||||||
自然科學 | ||||||||||||||
科技 | ||||||||||||||
社會 | ||||||||||||||
健康與體育 | ||||||||||||||
藝術 | ||||||||||||||
綜合活動 |
註1:學習領域教科書請填入版本。
註2:彈性學習節數/課程各校可視實際開課節數合併欄位。
七、課程實施與評鑑規劃
(一)課程實施說明
1. 師資結構、設施及教學設備等,據此規劃學校各年級各領域/科目及彈性學習課程
說明:
(1)範例僅供參考,各校可自行設計,針對校內課程需求為盤整之依據,以符應撰
寫需求。
(2)撰寫時,請緊扣學校課程規劃,進行人力資源分析與教學設備盤點。
師資結構現況與人力進用規劃(僅供參考)(含特殊教育、藝術才能班、體育班師資)
專長授課 領域/科目 | 現有教師人數 | 部定課程 需求人數 | 校訂課程 需求人數 | 需求 現況 | 說明 |
國語 | 8 | 6 | 2 | 充足 | 師資充足(範例) |
英文 | 6 | 6 | 1 | -1 | 增聘代理教師1人,以補不足(範例) |
物理 | 3 | 4 | 0 | +1 | 超出需求之教師1人,配其他第二專長領域課程(範例) |
請自行增列 |
教學設備盤點與增補需求(請緊扣課程發展之重點必要項目條列陳述即可)
編號 | 設施/設備 | 數量 | 狀態 | 領域/彈性課程融入規劃 |
1 | 平板電腦 | 30 | 良好 | 各領域/彈性課程教學(範例) |
2. 課程發展相關組織規劃
請以文字或圖表說明校內課程發展相關組織,如:課程發展委員會、領域/科目教學研究會、學年會議、專案小組和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等之運作及規劃,例如(表十一):
組織名稱 (範例) | 工作內容 (條列3~5項重點工作項目即可) | 定期會議/集會期程規劃 |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
課程發展委員會 | | | | | |||||||||
領域教學研究會 | | | | | |||||||||
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 | 特殊教育學生課程規劃需先送特推會作個別學生審查,通過後據此完成特教學生課程計畫併入學校課程計畫提交課發會 | | | | | ||||||||
藝才班課程發展小組 | 1.發展、撰述藝才班課程計畫 2.審查藝才班學生個別輔導方案 3.編選藝才班專長領域相關教材 4.研擬藝才班學生展演、成果發表 5.實施藝才班課程評鑑 | | | ||||||||||
體育班發展委員會(委員會下應設體育班課程規劃小組) | 體育班課程計畫應由體育班發展委員會審查通過後,報請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審核通過,始得陳報主管機關。體育班發展委員會下應設體育班課程規劃小組,小組任務如下: 1.掌握學校教育願景及運動特色,發展學校體育班本位課程。 2.撰述學校體育班課程計畫。 3.審查特殊優秀運動選手個別化課程(學校應本學生生涯發展需求設計個別化課程,訂定個別教學、輔導與評量措施)、體育相關課程自編教科用書、競技運動綜合訓練課程計畫與實施體育班訪視、課程評鑑等。 | ||||||||||||
課程研發核心小組 | | | | | | | | | | | | | |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社群名稱) | | | | | | | | | |||||
生涯發展小組 |
備註:建議課程發展委員會一學年至少4次。
(二)課程評鑑規劃:訂定「學校課程評鑑實施計畫」。
說明:
1.上傳經課發會通過之111學年度學校課程評鑑實施計畫及110學年度之總體、領域、彈性(包含特教班﹑藝才班﹑體育班)課程評鑑紀錄表或相關評鑑資料。
2.各校可自行訂定計畫及評鑑方式,惟須符合教育部107年9月6日臺教授國字第1070106766號函所頒布之「國民中學及小實施課程評鑑參考原則」及本縣實施課程評鑑注意事項之相關規範。
貳、各年級各領域/科目課程計畫(部定課程)
111學年度嘉義縣OO國民中學七、八、九年級第一二學期語文、數學、自然科學、綜合活動、藝術、健康與體育、社會、科技領域OO科 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表十二之一)
一、教材版本:OO版第O冊 二、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 節
三、本學期課程內涵:
第一學期:
教學進度 | 單元名稱 | 學習領域 核心素養 | 學習重點 | 學習目標 | 教學重點 | 評量方式 | 議題融入 | 跨領域統整規劃(無則免填) | ||||||
學習表現 | 學習內容 | |||||||||||||
第○-○週 | ||||||||||||||
第二學期:
教學進度 | 單元名稱 | 學習領域 核心素養 | 學習重點 | 學習目標 | 教學重點 | 評量方式 | 議題融入 | 跨領域統整規劃(無則免填) | ||||||
學習表現 | 學習內容 | |||||||||||||
第○-○週 | ||||||||||||||
註1:請分別列出七、八、九年級第一學期及第二學期八個學習領域(語文、數學、自然科學、綜合、藝術、健體、社會及科技等領域)之教學計畫表。
註2:議題融入部份,請填入法定議題及課綱議題。
111學年度嘉義縣OO國民中學特殊教育○○班第一二學期○○領域 ○○組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 (表十二之二)
一、教材來源:□自編 □編選-參考教材○○ 二、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外加 □抽離 節
三、教學對象:EX-學障7年級2人﹑自閉症7年級1人共3人 四、核心素養﹑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領域核心素養 | 調整後領綱學習表現 | 調整後領綱學習內容 | 學年目標 | 評量方式 |
五﹑本學期課程內涵:
第一學期
教學進度 | 單元名稱 | 學習目標 | 教學重點 |
第○-○週 | |||
第二學期
教學進度 | 單元名稱 | 學習目標 | 教學重點 |
第○-○週 | |||
備註:請分別列出第一學期及第二學期八個學習領域(語文、數學、社會、自然科學、藝術、綜合活動、科技及健康與體育領域之教
學計畫表。
111學年度嘉義縣OO國民中學藝術才能○○班○年級第一二學期○○專長領域 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 (表十二之三)
一、教材來源:□自編 □編選-參考教材○○ 二、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 節(專長領域○節)
三、藝術才能專長課程核心素養:
A自主行動 | B溝通互動 | C社會參與 |
四、本學期課程內涵:第一學期
教學進度 | 單元名稱 | 專長領域學習表現 | 專長領域學習內容 | 學習目標 | 教學重點 | 評量方式 |
第○-○週 | ||||||
第二學期
教學進度 | 單元名稱 | 專長領域學習表現 | 專長領域學習內容 | 學習目標 | 教學重點 | 評量方式 |
第○-○週 | ||||||
備註:一學期的課程需包含「創作與展演」、「知識與概念」、「藝術與文化」、「藝術與生活」及「藝術專題」五項學習構面之
學習表現與內容。
111學年度嘉義縣OO國民中學藝術才能○○班○年級第一二學期○○專長領域 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 (表十二之四)
一、教材來源:□自編 □編選-參考教材○○ 二、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 節(特殊需求專長領域○節)
三、藝術才能專長課程核心素養:
A自主行動 | B溝通互動 | C社會參與 |
四、本學期課程內涵:第一學期
教學進度 | 單元名稱 | 專長領域學習表現 | 專長領域學習內容 | 學習目標 | 教學重點 | 評量方式 |
第○-○週 | ||||||
第二學期
教學進度 | 單元名稱 | 專長領域學習表現 | 專長領域學習內容 | 學習目標 | 教學重點 | 評量方式 |
第○-○週 | ||||||
備註:一學期的課程需包含「創作與展演」、「知識與概念」、「藝術與文化」、「藝術與生活」及「藝術專題」五項學習構面之
學習表現與內容。
111學年度嘉義縣OO國民中學體育班○年級第一二學期體育專業領域○○型運動-○○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 (表十二之五)
一、教材來源:□自編 □編選-參考教材○○ 二、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 節(專業領域○節+特殊需求專業領域○節)
三、體育專業領域課程核心素養:
A自主行動 | B溝通互動 | C社會參與 |
四、本學期課程內涵:第一學期
教學進度 | 單元名稱 | 專業領域學習表現 | 專業領域學習內容 | 學習目標 | 教學重點 | 評量方式 |
第○-○週 | ||||||
第二學期
教學進度 | 單元名稱 | 專業領域學習表現 | 專業領域學習內容 | 學習目標 | 教學重點 | 評量方式 |
第○-○週 | ||||||
參、彈性學習課程計畫(校訂課程)
111學年度嘉義縣OO國民中學七、八、九年級第一二學期彈性學習課程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表十三之一)
一、課程四類規範(一類請填一張)
1. 統整性課程 (主題 專題 議題探究)
2. 社團活動與技藝課程 (社團活動 技藝課程)
3. 其他類課程
本土語文/新住民語文
服務學習
戶外教育
班際或校際交流
自治活動
班級輔導
學生自主學習
領域補救教學
二、本課程每週學習節數:
三、課程設計理念:
四、課程架構:(請參閱本縣課程計畫平台公告範例)
五、本學期課程內涵如下:
第一學期
教學 進度 | 單元/主題名稱 | 總綱核心素養 | 連結領域(議題) 學習表現 | 學習目標 | 教學重點 | 評量方式 | 教學資源/自編自選教材或學習單 |
1-2週 | |||||||
※身心障礙類學生: □無 □有-智能障礙( )人、學習障礙( )人、情緒障礙( )人、自閉症( )人、(自行填入類型/人數) ※資賦優異學生: □無 □有- (自行填入類型/人數,如一般智能資優優異2人) ※課程調整建議(特教老師填寫): 1. 2. 特教老師簽名:(打字即可) 普教老師簽名:(打字即可) |
第二學期
教學 進度 | 單元/主題名稱 | 總綱核心素養 | 連結領域(議題) 學習表現 | 學習目標 | 教學重點 | 評量方式 | 教學資源/自編自選教材或學習單 |
1-2週 | |||||||
※身心障礙類學生: □無 □有-智能障礙( )人、學習障礙( )人、情緒障礙( )人、自閉症( )人、(自行填入類型/人數) ※資賦優異學生: □無 □有- (自行填入類型/人數,如一般智能資優優異2人) ※課程調整建議(特教老師填寫): 1. 2. 特教老師簽名:(打字即可) 普教老師簽名:(打字即可) |
註:
1.請分別列出第一學期及第二學期彈性課程之教學計畫表。
2.社團活動及技藝課程每學期至少規劃4個以上的單元活動。
111學年度嘉義縣OO國民中學特殊教育○○班第一二學期特殊需求領域○○課程○○組 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 (表十三之二)
一、教材來源:□自編 □編選-參考教材○○ 二、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 節
三、教學對象:EX-學障7年級2人﹑自閉症7年級1人共3人 四、核心素養/課程目標
領域核心素養 | 課程(學年)目標 |
五、本學期課程內涵:第一學期評量
教學進度 | 單元名稱 | 課程學習表現 | 課程學習內容 | 學習目標 | 教學重點 | 評量方式 |
第○-○週 | ||||||
第二學期
教學進度 | 單元名稱 | 課程學習表現 | 課程學習內容 | 學習目標 | 教學重點 | 評量方式 |
第○-○週 | ||||||
肆、附件
一、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組織要點(以圖表或文字表述)。
二、貴校召開4次之課程發展委員會會議紀錄(含簽到表及2/3以上委員出席,1/2以上委員通過等字樣)。
三、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審議特殊教育學生課程規劃及相關支持服務之會議紀錄(含
簽到表)。
四、體育班發展委員會審查體育班課程計畫會議紀錄(含簽到表)。
五、學校年度重大活動行事曆。
本課程計畫之「課程發展委員會」會議紀錄等文件注意事項
簽到表及會議紀錄格式範例如下頁。
課程發展委員會之組成方式,由學校校務會議決定之。其成員應包括學校行政人員代表、年級及領域教師代表、家長及社區代表等,必要時得聘請學者專家列席諮詢。
課發會開會次數至少二次以上,請以各提案是否討論完畢、課程計畫是否審查通過作判斷。
必要討論之提案包括以下各項:
規劃本校111學年度彈性學習課程,請討論。
審查本校111學年度非審訂版或自編教材,請討論。
檢視本校110學年度課程規劃、設計、實施、結果等階段的課程評鑑結果,提請討論。
審查110學年度學校課程計畫,請討論。
會議紀錄之文字敘述,請依學校實際執行狀況呈現。
其餘提案視學校課程規劃、發展及評鑑需要自訂之。
會議簽到表正本留校備查,影本請蓋「與正本相符」及承辦人職章提送審查。
嘉義縣OO國中111學年度課程發展委員會
第次會議紀錄(參考範例)
一、時間:000年00月00日00時00分
二、地點:
三、主席:職稱/姓名 記錄:職稱/姓名
四、出席人員:如簽到單(應出席人員:○人 實際出席○人 出席比例○%超過2/3 )
五、會議紀錄
(一)主席報告(與課程相關)
(二)業務報告(含上次執行情形)
(三)提案討論
案由一:本校 111 學年度各領域學習課程計畫,詳如附件一至附件九,提請 討論。
說 明:
本校111 學年度七、八、九年級語文領域國語文課程計畫,詳如附件一。
本校111 學年度七、八、九年級語文領域英語文課程計畫,詳如附件二。
本校111 學年度七、八、九年級數學領域課程計畫,詳如附件三。
本校111 學年度七、八、九年級社會領域課程計畫,詳如附件四。
本校111 學年度七、八、九年級自然科學領域課程計畫,詳如附件五。
本校111 學年度七、八、九年級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計畫,詳如附件六。
本校111 學年度七、八、九年級藝術領域課程計畫,詳如附件七。
本校111 學年度七、八、九年級綜合活動領域課程計畫,詳如附件八。
本校111 學年度七、八、九年級科技領域課程計畫,詳如附件九。
本校111 學年度身障學生領域課程計畫,詳如附件○。
本校111 學年度資優學生領域課程計畫,詳如附件○。
本校111 學年度○○藝才班專長領域課程計畫,詳如附件○。
本校111 學年度體育班○○型○○運動專業領域課程計畫,詳如附件○。
議決:
案由二、本校111 學年度各年級彈性學習課程計畫及自編教材,詳如附件○至附件○,提請討論。
說明:
本校七、八、九年級依據十二年國民教育課程綱要規劃彈性學習課程。
本校111 學年度七、八、九年級彈性學習課程計畫,詳如附件○至附件○。
本校111 學年度身障學生特殊需求領域課程計畫,詳如附件○至附件○。
本校111 學年度資優學生特殊需求領域課程計畫,詳如附件○至附件○。
若有校外人士協助教學之課程及教材,原授課教師應事先與校外人士討論,並列入學校課程計畫,校外人士提供之課程計畫。(若無則省略,不列入提案)
議決:
案由三、本校 111學年度各年級使用教科書,詳如附件十三,提請 討論。
說明:
本校111學年度各年級各學習領域使用教科書,經各學習領域教學研究在0525前完成選用。
本校111學年度各年級各學習領域使用教科書,整理成為一覽表,詳如附件十三。
議決:
案由四、110學年學校課程總體架構評鑑,內容如附件十四,提請 討論。
說明:
本校110學年度學校課程總體架構已於110年2月於本校110學年度第二次課發會討論通過,成為本校111學年度學校本位課程規劃設計之依據。
本校110課程實施後,由課發會委員學校課程總體架構評鑑。
學校課程總體架構評鑑表如附件十四,請討論成效與是否提出調整修正意見。
案由五、本校110學年第二學期五月份前各學習領域及彈性學習課程評鑑紀錄,詳如附件十五,提請 討論。
說明:
本校110學年度第二學期各年級各學習領域及彈性學習課程評鑑紀錄,經由本校各學習領域教學研究會及彈性學習課程設計小組完成五月份前評鑑。
本校課程評鑑資料得適時提供課程規劃之參考,本案由決議通過後,由各學習領域教學研究會及彈性學習課程設計小組適時進行課程修正。
議決:
案由六、本校111學年度課程評鑑計畫,詳如附件十六,提請 討論。
說明:
本校111學年度課程評鑑計依據教育部公布參考原則及本縣課程評鑑注意事項規劃。
本校111學年度課程評鑑計畫以課程總體架構、各領域學習課程及彈性學習課程為對象,分別進行課程設計階段、課程實施前,課程實施中與課程效果層面評鑑。
各課程評鑑在每學期實施後,提出課程評鑑紀錄至本委員會進行審議。
議決:
案由七、本校111學年度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計畫,詳如附件十七,提請 討論。
說明:
本校111學年度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計畫依據教育部公布參考原則及本縣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注意事項規劃。
本校校長及教師在111學年度至少辦理公開授課乙次,由各學習領域教學研究會討論後,教務處進行彙整,第一、二學期開學後一個月內公布在學校網站上。
議決
案由八、本校111學年領域學習課程擬採分科教學共有五個領域十七科,詳如附件十八,提請討
論。
說明:
本校111年度領域學習課程擬採計有健康與體育分健康教育、體育上課;綜合活動領域分童軍、輔導、家政上課;藝術領域分視覺藝術、聽覺藝術、表演藝術上課;社會領域分地理、歷史、公民上課;科技領域分資訊科技、生活科技上課;自然科學分理化、地球科學、生物上課。
上述領域經各領域教學研究會討論通過,提課程發展委員會通過。
決議:
(四)臨時動議:
散會: 00時00分
記錄: 主任: 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