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寫者:嘉義縣江潔如﹑吳麗娟﹑陳冠伶﹑顏芝盈老師
○○學年度學校特殊教育
課程計畫備查資料
◎學校名稱:嘉義縣立○○國民中學
◎特教班別:
身心障礙:■集中式特教班■分散式資源班
資賦優異:(□不分類資優資源班 □美術資優資源班)
◎檢核資料:
全校特殊教育課程與教學調整計畫
學習領域課程調整方案
集中式特教班學習領域、彈性課程節數一覽表
特教推行委員會會議紀錄影本
課程發展委員會議紀錄影本
承辦人: 主任: 校長:
(說明:以下為範例僅供參考)
嘉義縣立OO國民中學OO學年度特殊教育課程與教學調整計畫
壹、課程目標
一、依學生之障礙程度、能力差異、學習表現及個別需求,主要以簡化、減
量與替代等策略調整九年一貫能力指標,完成IEP之學年與學期目標。
二、以簡化、減量與替代等策略調整課程教材,編修簡化教本、自編教材、
學習單與主題補充教材。
三、教學型態以小組教學為主,輔以個別輔導;教學方法之調整以團體講述、小組合作學習及個別練習交替使用,以利學生順利達成學習目標。
貳、適用對象
智能障礙類
聽障伴隨智能障礙
輕度
中度
重度
5位
3位
1位
1位
二、不分類資源班:以認知功能輕度缺損學生為主,輕度智能障礙4位、學習障礙
4位,情緒行為障礙1位,共計9位學生。
三、不分類資優資源班:
參、學習領域暨節數調整
集中式特教班:學習領域分為語文、數學、健康與體育、社會、藝術與人文、自然與生活科技、綜合活動及特殊需求等共計有八大領域,加上彈性課程─週會、班會,每週35節,科目及節數如下表:(每位學生依據7+1領域用表格寫出節數,將班級的課表秀出來)
科目及節數(加上年級)
領域/節數
○佑
○玉
○維
○陽
○凱
○圓
○郁
○誼
○憲
○瑋
語文
國文(A/B)
2(A)
2(A)
2 (B)
2 (B)
2 (B)
2(A)
2(A)
2 (B)
2 (B)
2(A)
英文
3
3
3
3
1
3
3
3
3
3
閱讀
2
2
2
2
2
2
2
2
2
2
數學(A/B)
3 (A)
3 (A)
3(B)
3 (A)
3(B)
3 (A)
3(B)
3(B)
3(B)
3 (A)
社會
3
3
3
3
3
3
3
3
3
3
健康與體育
健康教育
4
4
4
4
4
4
4
4
4
4
體育
2
2
2
2
2
2
2
2
2
2
藝術與人文
美術
1
1
1
1
1
1
1
1
1
1
音樂
2
2
2
2
2
2
2
2
2
2
自然與生活科技
自然
1
1
1
1
1
1
1
1
1
1
生活科技
2
2
2
2
2
2
2
2
2
2
電腦
2
2
2
2
2
2
2
2
2
2
綜合活動
1
1
1
1
1
1
1
1
1
1
特殊需求
職業教育
3
3
3
3
3
3
3
3
3
3
農業技藝
3
3
3
3
3
3
3
3
3
3
溝通訓練
0
0
0
0
2
0
0
0
0
0
彈性課程
週會
1
1
1
1
1
1
1
1
1
1
班會
1
1
1
1
1
1
1
1
1
1
二年11班課表
星期 節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早自修 | |||||
第一節 | 數學A 數學B | 健康教育 | 體育 | 英語 (溝通訓練) | 生活科技 |
第二節 | 國文A 國文B | 健康教育 | 體育 | 音樂 | 綜合活動 |
第三節 | 音樂 | 英語 | 自然 | 數學A 數學B | 英語 (溝通訓練) |
第四節 | 閱讀 | 數學A 數學B | 閱讀 | 健康教育 | 健康教育 |
午休 | |||||
第五節 | 電腦 | 社會 | 職業教育 | 技藝教育 | 美術 |
第六節 | 電腦 | 社會 | 職業教育 | 技藝教育 | 週會 |
第七節 | 國文A 國文B | 社會 | 職業教育 | 技藝教育 | 班會 |
二、分散式資源班:語文(含國文及英文)、數學、特殊需求等領域,計有44節,如下表:
(一)領域節數
領域 | A | B | C | D | E | 總計 |
國文領域 | 抽離4節 | 外加2節 | 抽離4節 | 10節 | ||
學生人數 | 2 | 2 | 2 | |||
英語領域 | 抽離4節 | 抽離4節 | 外加2節 | 抽離4節 | 外加2節 | 16節 |
學生人數 | 4 | 1 | 2 | 3 | 1 | |
數學領域 | 抽離5節 | 抽離5節 | 抽離4節 | 外加2節 | 16節 | |
學生人數 | 4 | 2 | 2 | 2 | ||
特殊需求 (學習策略) | 外加2節 | 2節 | ||||
學生人數 | 2 |
三、不分類資優資源班:
語文(含國文及英文)、數學、特殊需求等領域,計有44節,如下表:
(一)領域節數
領域 | A | B | C | D | E | 總計 |
國文領域 | ||||||
學生人數 | ||||||
英語領域 | ||||||
學生人數 | ||||||
數學領域 | ||||||
學生人數 | ||||||
自然領域 | ||||||
學生人數 | ||||||
特殊需求 (情意課程) | ||||||
學生人數 | ||||||
特殊需求 (創造力) | ||||||
學生人數 |
肆、課程調整做法(詳細內容見各領域課程調整方案)
集中式特教班(針對學生需求)
學習內容的調整:(一學年自編教材主題)
依據九年一貫能力指標檢核學生目前能力水準,並依學生目前能力水準,將能力指標作減量、簡化、分解和替代的調整,再根據調整過後之指標以課程與教材鬆綁的方式決定教學內容。
各科主題:
學習領域 | 學習內容調整做法 | |
語文 | 語文A | 上學期:(各單元名稱) 下學期:(各單元名稱) |
語文B | 依據學生的能力與需求,再參考九年一貫的能力指標進行彈性調整,根據調整後的能力指標自編課程/自編功能性課程。 上學期: 單元一:我們這一班 單元二:認識郵局 下學期: 單元二:認識郵局 單元三:環繞台鐵 | |
閱讀 | 閱讀繪本。 | |
英文 | 上學期:(各單元名稱)下學期:(各單元名稱) | |
數學 | 數學A | 上學期:(各單元名稱)下學期:(各單元名稱) |
數學B | 上學期:(各單元名稱)下學期:(各單元名稱) | |
社會 | 上學期:(各單元名稱)下學期:(各單元名稱) | |
自然與 生活科技 | 上學期:(各單元名稱)下學期:(各單元名稱) | |
綜合活動 | 班級0霸凌。 | |
健康與體育 | 上學期: 1.體適能。 2.運動會各項目練習:田徑。鉛球、跳遠、滾輪胎。 下學期: 1.球類運動。 2.健身操比賽。 | |
藝術與人文 | 上學期:(各單元名稱)下學期:(各單元名稱) | |
特殊需求領域 職業教育 | 根據學生能力與需求,參照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大綱之能力指標,設計職業教育課程。 營業紫薇咖啡屋:調飲飲料、煮咖啡、製作小西點。 |
學習歷程的調整(教學方法,特別是哪幾科使用,或生活的部分情境教學) (參考特教專業術語:採工作分析、多元感官、直接教學、多層次教學、合作學習、合作教學)
學習領域 | 學習歷程調整做法 | |
語文 | 語文A | |
語文B | 1.多層次教學、故事地圖、直接教學、分組教學(分組規劃則採閱讀「理解困難篩選測驗」、「基礎數學概念評量」、「基本讀寫字」為分組依據) 2.提供核心字彙與語音溝通筆(v-pen)給聽障學生自行學習(個別指導)。 | |
閱讀 | 故事地圖、直接教學、個別指導。 | |
英文 | ||
數學 | 數學A | |
數學B | ||
社會 | ||
自然與 生活科技 | ||
綜合活動 | 多元感官教學、情境教學法、分組教學、個別指導。 | |
健康與體育 | 多元感官教學、個別指導。 | |
藝術與人文 | ||
特殊需求領域 職業教育 | 工作分析(提供工作分析小卡做為提示)、直接教學法 |
學習環境的調整(教具或特定的機器不用放)
(以提供特殊需求學生安全、安心且無障礙的學習環境為首要考量,再依據
個別學生之身心狀況與需求,進行教室位置與動線規劃、學習區的安排、座
位安排等環境的調整提供所需的人力、輔具與行政資源與自然支持。)
學習領域 | 學習環境調整做法 | |
語文 | 語文A | |
語文B | 1.座位調整:班級教室內分成AB兩組作分組教學。A生坐在B生旁、D生坐在E生旁、C生獨自坐以利個別指導,整組成ㄇ字型座位。 2.提供核心字彙與語音溝通筆(v-pen)給聽障學生自行學習(個別指導)。 | |
閱讀 | 座位調整:兩人一組進行教學。 | |
英文 | ||
數學 | 數學A | |
數學B | ||
社會 | ||
自然與 生活科技 | 到電腦教室上課,上課時每人一部電腦,以利學習。 | |
綜合活動 | 座位調整:分成兩組競賽。 | |
健康與體育 | ||
藝術與人文 | ||
特殊需求領域 職業教育 | 提供模擬情境教學:校內設有咖啡屋,提供學生特殊需求課程完善的上課環境。 |
(四)學習評量方式的調整:
(評量方式可採動態評量、檔案評量、實作評量、生態評量與課程本位評量等多元評量的方式,充分瞭解各類特殊需求學生的學習歷程與成效,以做為課程設計及改進教學的參考。視學生需要提供評量時間(如延長、分段實施等)、地點(隔離角、資源教室等)與方式(如口試、指認、使用科技輔具或專人協助等)的形式調整,或進行內容、題項與題數增刪等評量內容的調整)
學習領域 | 學習評量方式調整做法 | |
語文 | 語文A | |
語文B | 實作評量:到郵局寄信、寄包裹;檔案評量:寄信的信封、包裹單;課程本位評量:紙筆測驗、口試(C生) | |
閱讀 | 檔案評量 | |
英文 | ||
數學 | 數學A | |
數學B | ||
社會 | ||
自然與 生活科技 | ||
綜合活動 | ||
健康與體育 | ||
藝術與人文 | ||
特殊需求領域 職業教育 | 實作評量:完成飲料、點心成品。 |
二、分散式資源班:
(一)學習內容的調整:
語文領域:
依據學生的能力與需求,再參考九年一貫能力指標進行彈性調整,根據調整後的能力指標,選編普通班國文教材簡化調整,並融入特殊需求課程-學習策略,以提升學生識字量及閱讀理解能力為主,並自編學習單輔助已達成學習目標。
數學領域:
依據九年一貫指標課程進行教學,採用分解、替代、簡化、減量等策略做指標調整,再以調整過的指標編選教材。
特殊需求領域:
根據學生的能力與需求,參照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大綱之能力指標,設計社會技巧、學習策略課程。
(二)學習歷程的調整:
語文領域:
主要教學方式由老師直接教學,採用「學習步驟分析法」,先熟悉文章的生字、字詞、句子,再採用「過度學習法」,加深學生對句中詞彙的敏感度。簡略調整課程內容符合學生需求,採用記憶策略以聯想法、知動法、意象法、諧音法讓學生容易記憶,加深學生印象。
數學領域:
主要之教學方式由老師進行直接教學,結構性地將單元主題的內容透過簡化題目、採學習步驟分析原則,然後逐漸加深難度教授給學生;教學型態則採個別指導、分組指導。
特殊需求領域:
主要運用多元感官教學、工作分析等方式以及採用學習策略,穿插於各領域進行。
(三)學習環境的調整:
為符合肢體障礙學生需求,將教室調整為一樓。
將專注力缺乏的學生安排在中間座位。
(四)學習評量方式的調整:
評量實施方法有紙筆、問答、指認、觀察及實作等,彈性評量學生學習成效。
調整普通班與資源班學習評量的難度,以符合學生學習的內容。成績比例詳細內容如下表所示:
成績 類型 | 定期考查 | 平時成績 | ||
外加 | 抽離 | 外加 | 抽離 | |
原班級 | 100% | 50% | 100% | 0% |
資源班 | 0% | 50% | 0% | 100% |
三、不分類資優資源班:
(一)學習內容的調整:
語文領域:
數學領域:
自然領域
特殊需求領域:
根據學生的能力與需求,參照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大綱之能力指標,設計情意課程、創造力等課程。
(二)學習歷程的調整:
1.語文領域:
2.數學領域:
3.自然領域
4.特殊需求領域:
(三)學習環境的調整:
(四)學習評量方式的調整:
伍、本課程計畫經 年 月 日課程發展會議審查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