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國民小學特殊教育課程與教學調整計畫(含集中式特教班與資源班)

格式
doc
大小
222 KB
頁數
10
上傳者
東石國民小學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4-03-01,离现在 11 23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嘉義縣東石國小陳哲文老師﹑興中國小李乙蘭老師撰


○○學年度學校特殊教育課程計畫備查資料


學校名稱:嘉義縣○○鄉○○國民小學

特教班別:

身心障礙:■集中式特教班■分散式資源班

資賦優異:□美術資優資源班 □舞蹈資優資源班

檢核資料:


承辦人: 主任: 校長:

(說明:以下為範例僅供參考)


嘉義縣○○國民小學○○學年度特殊教育

課程與教學調整計畫


壹、課程目標:

一、依學生之障礙程度、能力差異、學習表現及個別需求,主要以簡化、減量、分解與替代等策略調整九年一貫能力指標,完成IEP學年及學期目標。

二、以簡化、減量與替代等策略調整課程教材,包括:普通課程教材內容簡化、自編功能性教材、學習單與主題補充教材。

三、教學型態以組教學為主,再輔以個別輔導;教學方法之調整以直接教學法動手做、探究式教學法工作分析法等教學方法交替使用,使學生達成學習目標。



貳、適用對象:

一、集中式特教班:以認知功能嚴重缺損學生為主,輕度智能障礙2位、
中度智能障礙3位,共計5位學生。接受資源課程學生

-學習障礙10位,情緒障礙學生1位,共計11位學生。

二、分散式資源班:資源班以認知功能輕度缺損學生為主,包括學習障礙24位、輕度智能障礙13位、情緒障礙2位、肢體障礙2位、聽覺障礙1位、自閉症1位,共計43位。

三、不分類資優資源班






參、學習領域暨節數調整:

一、集中式特教班:開設七大學習領域與彈性課程,教師授課節數與學生學習節數詳如下表

學生

特教班上課節數

普通班上課節數

語文

數學

生活

綜合活動

健體

社會技巧

職業教育

生活管理

合計

語文

數學

生活

綜合活動

健體

社團

合計

社會

自然

藝術與人文

社會

自然

藝術與人文

五甲

王○秀

6

4

3

4

1

2

2

1

1

1

25

0

0

0

0

3

1

1

2

7

五甲

陳○鳴

6

4

3

4

1

2

2

1

1

1

25

0

0

0

0

3

1

1

2

7

四甲

蔡○嘉

6

4

3

3

2

2

1

1

1

2

25

0

0

0

0

1

1

2

2

6

二甲

吳○婷

0

0

0

2

2

1

1

1

7

6

3

7

0

0

0

16

一甲

黃○銘

6

3

4

0

0

1

1

1

16

0

0

3

2

2


7

資源課程:語文、數學、特殊需求-學習策略等領域課程,計有11節,教師授課節數與學生學習節數詳如下表

教師

任教年級人數

教學節數

合計

語文

數學

學習策略

合計

陳哲文

0

0

1

2

6

2

11

4

5

2

11


語文領域

數學領域

特殊需求領域

組別

節數

組別

節數

組別

節數

語文分校

1

數學分校

1

學習策略分校

1

語文5

2

數學5

2

學習策略4

1

語文6

1

數學6

2








二、分散式資源班:本校設有資源班二班,每班設特教教師二名,共四名。依年級區分,資源A班負責一、三、五年級教學,資源B班負責二、四、六年級教學。全部學生之語文、數學與特殊需求領域節數如下,每週節數共38*276節:

(一)資源A班(23人)

領域

組別

國語

數學

特殊需求

總計

抽離

外加

抽離

外加

溝通訓練

學習策略

○○

第一組(4人)

7






7

第二組(6人)


2





2

第三組(4人)



4




4

第四組(3人)



4




4

第五組(3人)




2



2

第六組(2人)





1


1

第七組(3人)






1

1

領域

組別

國語

數學

特殊需求-學習策略

總計

抽離

外加

抽離

外加

(理解)

(識字)

○○

第一組(3人)

5






5

第二組(3人)

6






6

第三組(2人)



4




4

第四組(3人)



4




4

第五組 (3人)


2





2

第六組(2人)




2



2

第七組(3人)





1


1

第八組 (4)






1

1




(二)資源B班(20人)

領域

組別

國語

數學

特殊需求

總計

抽離

外加

抽離

外加

社會技巧

動作機能

○○

第一組(3人)

6


4




10

第二組(3人)


2


2



4

第三組(4人)


3


3

1


7

○○

第四組(2人)

7


4




11

第五組(2人)


1


2



3

第六組(3人)


2


2



4

第七組(2人)





1


1

第八組(1人)






2

2


(三)學生個別領域節數

資源班學生個別領域節數表(含七大領域與特殊需求課程)詳附件(說明:由「特教資訊網-特殊需求彙整表」彙整個別學生節數表當附件)。

三、不分類資優資源班

語文(含國文及英文)、數學、特殊需求等領域,計有38節,如下表:

()領域節數

組別

領域

A

B

C

D

E

總計

國文領域







學生人數







英語領域







學生人數







數學領域







學生人數







自然領域







學生人數







特殊需求

(情意課程)







學生人數







特殊需求

(創造力)







學生人數









肆、教育課程調整做法:

一、集中式特教班:

(一)學習內容的調整:

學習領域

調整做法

語文

上學期:(各單元名稱)

下學期:(各單元名稱)

數學

上學期:(各單元名稱)

下學期:(各單元名稱)

生活

社會

上學期:祖先追溯源、交通工具真便利、科技發明真便利

下學期:王爺耶穌護東石、一同去旅行、我們的社區

自然與
生活科技

上學期:校園中的植物、朴子溪口生態多、科技生活樂趣多

下學期:撒網下水到魚家、濕地的居民、科學好好玩

藝術與人文

上學期:(各單元名稱)

下學期:(各單元名稱)

健康與體育

上學期:(各單元名稱)

下學期:(各單元名稱)

綜合活動

上學期:(各單元名稱)

下學期:(各單元名稱)

特殊需求

社會技巧

上學期:(各單元名稱)

下學期:(各單元名稱)

職業教育

上學期:(各單元名稱)

下學期:(各單元名稱)

生活管理

上學期:(各單元名稱)

下學期:(各單元名稱)

(二)學習歷程的調整:

學習領域

調整做法

語文

(該領域課程調整方案教學歷程調整重點)

數學

(該領域課程調整方案教學歷程調整重點)

生活

社會

技能的工作分析,日常生活中反覆練習。個別化原則,個別學生有獨特的習慣活動及個別需要的技能。同儕示範。

自然與
生活科技

運用動手做(hands-on)科學、探究教學法、觀察法等學生主動性較高之教學法進行教學。

藝術與人文

(該領域課程調整方案教學歷程調整重點)

健康與體育

(該領域課程調整方案教學歷程調整重點)

綜合活動

(該領域課程調整方案教學歷程調整重點)

特殊需求

社會技巧

(該領域課程調整方案教學歷程調整重點)

職業教育

(該領域課程調整方案教學歷程調整重點)

生活管理

(該領域課程調整方案教學歷程調整重點)

(三)學習環境的調整:

學習領域

調整做法

語文

(該領域課程調整方案學習環境調整重點)

數學

(該領域課程調整方案學習環境調整重點)

生活

社會

1除教室外至校園各場域及社區行直接教學。

2、教室附近設計苗圃區。

自然與
生活科技

1、小組教學,課桌椅以自然實驗小組方式擺置。

2、注意力較不集中學生及認知能力較弱學生座位,安排於靠近教師處隨時給予個別指導與提醒。

藝術與人文

(該領域課程調整方案學習環境調整重點)

健康與體育

(該領域課程調整方案學習環境調整重點)

綜合活動

(該領域課程調整方案學習環境調整重點)

特殊需求

社會技巧

(該領域課程調整方案學習環境調整重點)

職業教育

(該領域課程調整方案學習環境調整重點)

生活管理

(該領域課程調整方案學習環境調整重點)


(四)學習評量方式的調整:

學習領域

調整做法

語文

(該領域課程調整方案學習評量方式重點)

數學

(該領域課程調整方案學習評量方式重點)

生活

社會

1、透過學生參與程度與學習單之學生自評,評量學生對社會環境的認識。

2、透過課程中觀察植物生長現象,做出照顧紀錄,評量學生認知能力。

3、觀察學生使用科技產品之情形,了解學生操作技能狀況。

自然與
生活科技

課程之評量方式係透過實作評量(直接觀察學生表現)、動態評量(測驗教學測驗)、課程本位評量(評量學生課程內容學習情形)等多元之評量方式評量學生學習成效。評量方向如下:

1、透過學生參與程度與學習單之學生自評,評量學生對科學之態度。

2、透過課程中科學現象做出情況、實驗結果與學習單紀錄狀況,評量學生科學認知。

3、觀察學生使用實驗器材之情形,了解學生操作技能狀況。

藝術與人文

(該領域課程調整方案學習評量方式重點)

健康與體育

(該領域課程調整方案學習評量方式重點)

綜合活動

(該領域課程調整方案學習評量方式重點)

特殊需求

社會技巧

(該領域課程調整方案學習評量方式重點)

職業教育

(該領域課程調整方案學習評量方式重點)

生活管理

(該領域課程調整方案學習評量方式重點)


二、分散式資源班:

(一)學習內容調整

1.語文領域:依學生能力需求,參考九年一貫能力指標進行彈性調整,並根據調整後的指標選編普通班教材進行教學。

2.數學領域:依學生能力需求,參考九年一貫能力指標進行彈性調整,並根據調整後的指標選編普通班教材進行教學。

3.特殊需求領域:依據個別學生的特殊需求,參照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大綱之能力指標設計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包含社會技巧、學習策略、動作機能訓練等領域。


(二)學習歷程調整

1.語文領域:主要之教學方式由老師進行直接教學,透過編序教學法,結構性的將課文主題的內容教授給學生;運用多感官教學法讓學生體驗教材內容的事物;教學型態則以個別指導、小組教學方式進行。

2.數學領域:主要之教學方式由老師進行直接教學,透過編序教學法,結構性的將單元主題的內容教授給學生;因應學生個別能力差異,進行多層次教學,給予程度較佳的學生難度較高的作業內容;運用合作學習中的異質性分組,將程度差異較大的學生分為同組,引導彼此互助合作。教學型態則以個別指導、小組教學方式進行。

3.特殊需求領域:依據學生的需要,外加特殊需求領域的學習。本學年採年開設特殊需求領域的課程為:社會技巧、溝通訓練及動作機能訓練。運用多元感官教學、遊戲教學、角色扮演、工作分析等方式,給予學生適度的讚美與支持,教學型態則採個別指導或小組學習為主。




(三)學習環境調整

1.座位安排:依照學生學習需要,彈性調整座位安排方式。小組上課時,  桌椅安排以教師為中心,呈ㄇ字形或半圓形,以每位學生皆能清楚看

到老師及白板為原則。需要小組討論或觀察操作教具時,桌椅則組合成為一大桌。需要進行避免干擾的個別書寫或測驗時,則將桌椅分開為獨立狀態。注意力不足的學生安排在教師左右方,方便老師進行口語或肢體提醒。

2.學習區:將教室空間妥善規劃,區分為主要學習區、電腦操作區、教具操作區、多媒體欣賞區等。

3.保留教室動線的流暢性,方便使用助行器的學生通行。

4.提供電腦多媒體學習輔具,增進學生學習效能。

(四)學習評量調整

1.實施多元評量

1)檔案評量:蒐集學生平時作業單與作品,忠實呈現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困難

2)實作評量:強調操作性能力,以學生實作的表現來評定學習成果。

3)課程本位評量:以實際課程內容為基礎來編製試卷,除原班月考試卷外,資源班會另行出卷進行評量。

2.評量方式:有紙筆、問答、指認、觀察及實作等,彈性評量學生學習成效。

3.評量內容調整:調整普通班與資源班學習評量的難度,以符合學生學習的內容。

4.考試調整:根據學生個別需求,依照考試題型給予不同型態的提示,提供放大試卷,安排適當的考試地點與時間,提供報讀服務與考試技巧訓練。

5.評量成績計算方式如下表所示:

  成績

類型

定期考查

平時成績

外加

抽離

外加

抽離

原班級

40

0

50

0

資源班

60

100

50

100

三、不分類資優資源班:

(一)學習內容的調整:

  1. 語文領域:

  2. 數學領域:

  3. 自然領域

  4. 特殊需求領域:

根據學生的能力與需求,參照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大綱之能力指標,設計情意課程、創造力等課程。

(二)學習歷程的調整:

1.語文領域:

2.數學領域:

3.自然領域

4.特殊需求領域:

(三)學習環境的調整:

(四)學習評量方式的調整:

伍、本課程計畫經0000000課程發展會議審查通過。

10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