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學年度新勢國國小校課程計畫

格式
pdf
大小
18.94 MB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5-10-30,离现在 0 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Department of Education,Taoyuan
桃園市政府教育局
備查字號:111 88日桃教小字第第 1110071558 號函備查
本校 111 628 110 學年度第七次課程發展委員會會議通過
校全銜
學校課程計畫
桃園市平鎮區新勢國民小學 111 學年度
學校課程計畫
中華民國 111 628
2
目錄
類別
項目
內容
學校
課程
總體
架構
壹、學校現況與
背景分析
0-1 學校課程計畫依據與目的
1-1 學校現況
1-2 背景分析
貳、學校願景與
課程願景
2-1 學校願景與課程願景
參、課程架構
3-1-1 總體課程架構
3-1-2 各年級各領域/科目及彈性學習課程名稱與
節數安排
3-2 法律規定教育議題實施規劃
3-3
畢業考後至畢業前課程活動之規劃安排
肆、課程實施與
評鑑規劃
4-1-1 課程實施說明-各年級各領域/科目及各彈性
學習課程實施規劃說明
4-1-2 課程發展相關組織
4-1-3 課程專業研習及成長活動
4-2 課程評鑑規畫
領域/
科目
課程
計畫
伍、各年級各領
/科目課程計畫
5-1-1 普通班各年級各領域/科目課程計畫
5-1-2 特殊教育班各年級各領域/科目課程計畫
5-1-3 藝術才能班各年級各領域/科目課程計畫
5-2 各年級領域/科目課程教學進度表
5-3 融入之議題內容重點
5-4-1 各年級領域/科目選用之教科書
5-4-2 各年級領域/科目選用自編教材表
5-5 跨領域或跨科目協同教學課程計畫
彈性
學習
課程
計畫
(校訂
課程)
陸、各年級各彈
性學習課程計畫
6-1 各年級彈性學習課程規劃表
6-2-1 彈性學習課程─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探究課
6-2-2 彈性學習課程-社團活動與技藝課程
6-2-3 彈性學習課程-特殊需求領域課程
6-2-4 彈性學習課程-其他類課程
6-3 各年級彈性學習課程教學進度表
6-4 彈性學習課程選用教科書/自編教材及師資安
排表
6-5 在地化課程
附件
柒、附
7-1-1 課程發展委員會組織要點
3
7-1-2-1 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會議紀錄
7-1-2-2 特殊教育班課程計畫經特殊教育推行委員
會及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審核通過會議紀錄
7-1-2-3 藝術才能班課程計畫經藝術才能班課程發
展小組及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審核通過會議紀錄
7-2 學生在同一學習階段使用不同版本之銜接計畫
7-3 全校教師授課節數一覽表
7-4-1 課程評鑑計畫
7-4-2 課程評鑑檢核表
7-5 全校學生每日作息時間表
7-6 學校年度重大活動行事曆及資源運用
7-7 前一學年課程計畫實施情形及其效果檢討
(課程評鑑實施情形及其效果檢討紀錄 )
7-8 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實施計畫
7-9 補課計畫(含線上教學)
7-10 校外人士協助之部定或校訂課程計畫
7-11 課程計畫重點項目檢核表
2
桃園市新勢國民小學課程計畫依據與目的
一、 依據
()107 96日臺教授國字第 1070106766 號函國民中學及國民小學課程計畫備查
作業參考原則
()108 43日桃教小字第 1080026801 號函桃園市國民中學及國民小學學校課程
計畫備查作業注意事項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1.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2.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特殊教育課程實施規範、身心障礙相關之特殊需求領域課
程綱要、資賦優異相關之特殊需求領域課程綱要、藝術才能資賦優異專長領域
課程綱要。
3.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藝術才能班課程實施規範、藝術才能專長領域課程綱要。
(四)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總綱。
2.國民教育階段特殊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 111 629 日本校課程發展委員會會議決議。
二、 目的
()為落實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與教學改革,以「自發」、「互動」 及「共
好」 為理念,關注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的結合,透過實踐力行而彰顯學習者的全
人發展。
()考量本校地理及人文條件、具河川文化的社區特性、教師特質、家長期望及學生
需求,結合全體教師與社區資源,提供跨領域、多元、生活化課程,形塑學校願
景,提供學生適性發展的機會。
()規畫本校課程計畫及各領域教學進度,作為全校實施課程之參考架構與藍本。加
強不同學習階段間注重縱向連貫、不同領域與科目間注重橫向統整,深植基本學
力,提升教育品質。
()鼓勵教師能落實設計主題教學活動,且能適切增補教材,教師間嘗試進行協同教
學模式,讓學習型組織落實在教學環境中,逐步增進教師教學專業成長。
()推動以學生為主的教學,鼓勵教師教導學生蒐集資訊,指導學生探尋問題的能
力;因材施教、適性教學,了解每一位學生的需求、特質與智慧,落實以學生學
習為主體,並進行多元評量。
()各學習領域因應或融入學校本位課程研擬自編或改編課程計畫,實施課程評鑑,
不斷提昇學校本位課程管理。
3
壹、 學校現況與背景分
一、 學校現況
() 學校基本資料
桃園市
新勢國民小學
03-4937563
03-4915928
年級
班級數
人數
合計
一年級
7
103
78
181
二年級
7
98
74
172
三年級
7
104
80
184
四年級
6
88
84
172
五年級
6
88
79
167
六年級
5
69
82
151
集中式特殊教育班
1
6
4
10
分散式
資源班
身心障礙
2
37
13
50
資賦優異
0
0
0
0
巡迴輔導
0
0
2
0
藝術
才能班
美術
0
音樂
4
22
24
46
舞蹈
0
體育班
合計
備註:
1.分散式資源班學生人數含在普通班級人數中,故不重複計算。請列出服務之人數
並以()標註。
2.巡迴輔導班之學生隸屬其就讀學校之普通班,故僅列出本校接受巡迴輔導人數並
以()標註。
4
(二)全校教職員工編制數
教職員
教師
(含特殊教育
及特殊類型
班級教師)
專任輔導
教師
職員(含人
事、主計、
幹事、護理
)
專任
教練
校警
技工
總計
人數
70
1
4
3
1
79
(三)特殊教育教師人數
特教
集中式
特殊教
育班
分散式資源班
()課教師
教師助
理員(
專、兼
)
特教巡
迴教師
總計
身心
障礙
資賦
優異
身心
障礙
資賦
優異
人數
2
3
0
1
0
2
0
8
5
二、學校課程發展之背景分析
()內部分析:本校位於平鎮區商業繁華性與規模為 38 班普通班級 4班藝才班、學校
普通班及部分科任教室已完成觸屏更新、行政團隊穩定學校職務分配辦法執行
順暢輪流擔任行政業務、教師團隊均能自發性組織社群並能於學年結束發表成
果、學生表現參賽成績優異與家長熱心參與學校事務,提供充足後援。
()外部分析:本校課程發展能跟上時代潮流與趨勢、配合教育局教育政策辦理雙
語及華客沉浸式課程、本校與永齡希望小學合作辦理弱勢學生課輔與同區學校合
作行競爭,本校獲 111 年度平鎮區語文競賽團體第三名、學校與中壢國中建立合
作友伴關係,互相支援專業師資及教學。
項目
優勢(S)
劣勢(W)
地理位置
1.交通便利,離市區近,附近有公
園、郵局、銀行等。
2.附近有多所小學,可和附近學校
多交流。
1.上下班交通擁擠。
2.附近沒有大型書局。
3.附近住家開電動遊樂場,炸雞
排店校園門戶多,管制不易。
環境設備
1.有學生活動中心。
2.各項教學設備優,班班有觸屏
,學校還有 2 台平板車。
1.校舍逐年老化,維修工程多。
2.校舍多處油漆剝落以及漏水情
況嚴重。
行政團隊
1.行政各處室有專長人員。
2.溝通協調能力佳。
3.各處室密切配合。
4.校長充分授權,分層負責。
1.教育局委以多項計畫,行政業
務較為繁重。
2.應多提拔優秀、專業人才適才
適用。
教師團隊
1.制度成熟,校園文化優質。
2.富愛心、耐心、熱忱。
3.擁有各類專長老師。
4.教師經驗豐富,富有活力。
1.資深教師近幾年陸續退休。
2教師參加文康活動意願較低
學生表現
1.學生質優。
2.學生具備多元能力。
3.守規矩,有禮貌。
4.各項競賽表現優。
1.部分學生較需要關注,且部分
家庭有待提升。
2.體力較差。
家長參與
1.普遍配合度高。
2.義工制度完備,家長樂於參與。
3.社經地位多屬中上階層。
4.熱心提供教學資源。
5.部分家長熱心公益。
6.較關心孩子。
1.有些父母較忙,對孩子疏於管
教。
2.對十二年國教不太了解,容易
以成績評斷子女學習成就。
3.較為寵愛子女。
項目
契機(O)
威脅(T)
教育政策
配合十二年國教,申請多項專案計
畫,獲得教授指導與協助,作為學
校課程發展與轉型的強大助力。
課程對話的時間較不足。
6
外部合作與
競爭關係
1.與大專院校合作開辦希望小學分
校,免費為家庭經濟貧弱、學習成
就低落的孩子進行補救教學。
2.多方廠商贊助球隊與音樂班的經
費。
資源持續性不強。
系統外資源
1.學校與社區聯合辦活動,可增進
親師的交流。
2.義工媽媽,社區義工非常熱心,
與學校配合度高。
1.學校禮堂出租容易造成校園環
境髒亂,影響教學。
2.社區部份人士個人本位主義濃
厚,缺乏正確觀念,對無關學校
的要求責難較多。
行動策略(S)
1.規劃創新課程,與教師增能研習,與時俱進。
2.完善家長會制度,積極拉進家長參與學校事務,協助學校推動各項
活動。
3.確實分配協助行政減課節數,協助行政相關工作分散,提升工作意
願。
4.配合教育局政策,融入課程設計中,減少另外教師需準備的時間。
5.逐年更新相關老舊設備與校舍空間。
6.透過教師社群模式,提供不同世代教師,能有共同時間、空間進行
交流討論。
7.積極規畫志工聯誼活動,拉近志工感情,維繫現有志工,間接引進
更多同好。
7
貳、 學校願景與課程願景
一、學校願景
本校自民國五十三創校至今,已走過五十多個年頭。學區位於都會地區,人口穩定成長,交
通便捷,具有純樸、勤懇的好民風。學校校園明亮開闊,學生活潑、熱心、富創造力,老師
認真、負責、專業有愛心。在共同為教育付出的使命感下,我們結合社區資源共同擬定了學
校的願景: 在平安中長大 在快樂中學習 達成全人的教育理想
在快樂中學習:安全、健康的校園與多元校本課程與活動,使學生能快樂學習。
在平安中長大:多元本位課程,培育尊重並熱愛生命的未來「主人翁」
達成全人的教育理想:惜福感恩的校園氛圍,使學生能與他人合作並懂得分享。
因著這樣的願景,我們有共同的理想與期許:
(一)教育目標
1.追求真、善、美的學習境界。
2.完成全人的教育理想。
(二)課程理念
1.教學方法適性化,提高孩子的學習意願。
2.適時於課程中注入生活化的題材。
3.重視學生個別差異,設計多元課程,使學生得到完整的學習經驗。
(三)學校的氣氛
1.讓學生能在輕鬆、活潑的氣氛下學習。
2.行政決策公開化。
3.營造分工、互助、和諧之氣氛。
(四)教學理念
1.使學生快樂的學習,增加學生成功經驗,減少挫折。。
2.因材施教,使學生適性的表現自我,朝向多元智慧的發展。
3.教學與行政相結合,建構優良的學習環境,充實學童的學習經驗。
4.運用優良的教學法,啟發學生多元創造的思考空間。
5.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學生主動思考。
(五)教學態度
1.身教重於言教。
2.積極參與學生學習。
3.了解學生的長才,使其盡情發揮。
4.用愛心、耐心來教導學生。
5.用人性化、多元化、趣味化的教學來引起學生學習的動機。
快樂
學習
熱愛
生命
合作
分享
(六)教師的自我期許
1.我們是有能力的教師,經常反省自己的教學活動。
2.重視教師個人的專業領域成長。
3.讓學生喜歡上課。
4.培養生活中的幽默感。
5.認真、負責、公平、公正、賞罰分明、多鼓勵、有愛心、多傾聽、多溝通。
(七)理想兒童圖像
1.健康、活力,懂得尊重、體諒、欣賞他人的兒童。
2.能吃苦耐勞、樂於服務並珍惜物品。積極進取而不汲汲於競爭。
二、課程願景
三、學生圖像
孩子個個都能快樂學習,都懂得尊重生命並熱愛生命,進而學會與他人合作分享
(一)快樂學習:安全、健康的校園與多元校本課程與活動,使學生能快樂學習。
(二)熱愛生命:多元本位課程,培育尊重並熱愛生命的未來「主人翁」
(三)合作分享:惜福感恩的校園氛圍,使學生能與他人合作並懂得分享。
學生圖像
快樂學習 熱愛生命 合作與分
1
參、課程架構
桃桃園市平鎮區新勢國民小學總體課程架構
快樂學習、熱愛生命、合作分享
學校願景
博雅、創思、樂活
課程願景
課程目標
適性揚才,自發共好,成就每一個孩子
)
課程架構
規劃內涵
領域課程
(部定課程)
語文領域
數學領域
自然領域
社會領域
藝術領域
健體領域
綜合活動
生活課程
彈性學習課程(校訂課程)
彈性課程 1
(統整性探
究課程)
彈性課程 2
(統整性探
究課程)
彈性課程 3
(統整性探
究課程)
彈性課程 4
(其他類課
)
越閱悅樂
()
魔法 ABC
()
漫步雲端
()
多元特色
()
越閱悅樂
()
魔法 ABC
()
漫步雲端
()
多元特色
()
越閱悅樂
()
魔法 ABC
()
漫步雲端
()
多元特色
()
越閱悅樂
()
魔法 ABC
()
漫步雲端
()
多元特色
()
越閱悅樂
()
魔法 ABC
()
漫步雲端
()
多元特色
()
越閱悅樂
()
魔法 ABC
()
漫步雲端
()
多元特色
()
潛在課程
晨光閱讀
品德實踐
服務學習
才藝展演
成果發表
學生圖像
孩子個個都能快樂學習,都懂得尊重生命並熱愛生命,進而學會與他人合作
分享
一、各年級各領域/科目及彈性學習課程名稱與節數安排
桃園市○○區○○國民小學總體課程節數總表
教育階段
階段
年級
領域/科目
國民小學
第一學習階段
(十二年國教)
第二學習階段
(十二年國教)
第三學習階段
(九年一貫)
/
語文
國語文
6
5
6
土語文
1
1
1
臺灣手語
英語文
0
1
1
數學
4
4
4
社會
生活
課程
6
3
3
自然科學/
自然與生活科技
3
3
藝術/藝術與人文
3
3
綜合活動
2
3
健康與體育
健康
1
1
1
體育
2
2
2
領域學習節
20
25
27
課程類別
(自行增減)
課程名稱
(自行增減)
統整性主題
/專題/議
題探究課程
越閱樂悅
1
1
1
1
魔法 ABC
1
1
1
1
漫步雲端
1
1
其他類課程
多元特色
特殊需求領
域課程
生活管理
( 21)
( )
( )
( )
社會技巧
(21)
(21)
(21 )
(21)
溝通訓練
( 21)
( 21)
( )
( )
學習策略
(21)
( )
( )
( )
功能性動作訓練
(42)
( 42)
( )
( )
點字
( )
( )
( )
( )
定向行動
( )
( )
( )
( )
輔助科技應用
( )
( )
( )
( )
職業教育
( )
( )
( )
( )
創造力
( )
( )
( )
( )
領導才能
( )
( )
( )
( )
情意發展
( )
( )
( )
( )
藝術才能專長
( )
( )
( )
( )
其他類課程
彈性
學習
節數
(九年
一貫)
彈性學習課/彈性學習節數
3
4
5
學習總節數
23
29
32
備註:1.領域/科目課程(部定課程)節數應符合課綱規定:第一學習階段(1-2 年級)20 節、第二學習階段(3-4
)25 節、第三學習階段(5-6 年級)27節。
2. 彈性學習課程 (校訂課程)含跨領域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探究課程,社團活動與技藝課程,特殊需
求領域課程以及本土語文/新住民語文/台灣手語服務學習戶外教育班際或校際交流自治活動
班級輔導、學生自主學習、領域補救教學等其他類課程。
3. 彈性學習課程 (校訂課程)節數應符合課綱規定:第一學習階段(1-2 年級)2-4 節、第二學習階段(3-4
)3-6 節、第三學習階(5-6 年級)4-7 節。
4.學習總節數應符合課綱規定:第一學習階(1-2 年級)22-24 節、第二學習接(3-4 年級)28-31 節、第三
學習階段(5-6 年級)30-33 節。
5.「特殊需求領域課程」為依據特殊教育及特殊類型班級學生的學習需求所安排之課程,以( )表示( )
中請敘明校內所有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各科目開設的總節數。
6.新住民語文實施年級:1-4 年級,臺灣手語實施年:1 年級。
二、法律規定教育議題實施規劃
法律規定教育議題課程教學活動彙整表
特色課程
教育議題
實施科目
實施
對象
實施
方式
節數
教學重點含教
(自編或改編
等)教法教學
資源、配合專
案……等
負責
教師
(級任
或科
)
備註
1
性別平等
教育
生活
社會
綜合
全校
學生
影片
繪本
讀報
每學
6
每學年
至少
12
8
時)
教師依課程相
關內容方式進
全校
教師
除融入
課程外
需獨立
授課
2
家庭教育
國語
綜合
全校
學生
親職
教育
每學
4
小時
每學年
至少 6
(4
)
自編課程
全校
教師
除融入
課程外
需獨立
授課
3
家庭暴力
防治教育
多元特色
綜合
全校
學生
影片
繪本
讀報
每學
4
小時
每學年
至少 6
4
時)
教師依課程相
關內容方式進
全校
教師
融入
4
環境教育
自然
生活
綜合
全校
學生
綜合
每學
4
小時
每學年
至少 6
4
時)
結合校外教學
全校
教師
融入
5
性侵害防
治教育
健康與體
全校
學生
影片
繪本
讀報
每學
6
每學年
至少 6
4
時)
教師依課程相
關內容方式進
全校
教師
融入
說明:
1.實施時段:指非領域課程之時段。(需考慮獨立授課或可融入)
2.實施對象:年級、班級或跨學年之說明。
3.實施方式:如搭配彈性學習課程(校訂課程)之閱讀課……。
備註:
1.性別平等教育:
(1)國民中小學除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外,每學期應實施性別平教育相關課
程或活動至少 4小時。(性別平等教育法,17 )
(2)學校教材之編寫、審查及選用,應符合性別平等教育原則;教材內容應平衡反
映不同性別之歷史貢獻及生活經驗,並呈現多元之性別觀點。(性別平等教育
,18 )
(3)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教育、性教育、認識及尊重不同性別、性
別特徵、性別特質、性別認同、性傾向教育,及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防治
教育等課程,以提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第 13 )
(4)為執行性別平等教育法第十八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材之編寫、審查及
選用,應由有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參與;教材內容並應破除性別偏見及尊卑觀
念,呈現性別平等及多元之價值。(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第 14 )
2.家庭教育:
1)在正式課程外實施之家庭教育課程及活動,應依學生身心發展、家庭狀況、
學校人力、物力,結合社區資源為之,並於學校行事曆載明。(家庭教育法施
行細則,5)
2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每學年應在正式課程外實施 4小時以上家庭教育課程及活
動,並應會同家長會辦理親職教育。(家庭教育法,12 )
3 家庭暴力防治教育: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每學年應有 4小時以上之家庭暴力防治課程。但得於總時數
不變下,彈性安排於各學年實施。(家庭暴力防治法,第 60 )
4.環境教育: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每學年應訂定環境教育計畫,推展環境教育工作,所有員工
、教師、學生均應參加 4小時以上環境教育。(環境教育法,第 19 )
5.性侵害犯罪防治教育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 4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性侵害犯罪防
治教育,第 7)
三、畢業考後至畢業前課程活動之規劃安排
有關學生畢業考及定期評量後至結業式前課程活動之規劃安排,詳如「伍、
領域科目課程計畫(部定課程)「陸、彈性學習課程計畫(校訂課程)。除各領域課程的
安排外,另外針對畢業系列活動安排如下:
領域科目
/活動規劃
/週次日期
綜合活動領域
藝術領域
彈性/資訊實作
彈性/自主學習
16
5/28-6/3
1. 6/1()-
6/2() 畢業
(暫定)
2. 畢業典禮預演
1. 愛的樂章畢業歌
練唱
2. 畢業表演活動練
1. 我的小學回憶作
品分享
1. 班級趣味體育
活動
17
6/4-6/10
1. 畢業敬師感恩
活動
2. 畢業典禮預演
1. 畢業生作品布置
2. 愛的樂章畢業歌
練唱
1. 我的小學回憶作
品分享
1. 畢業成果展覽
18
6/11-6/17
1. 畢業敬師感恩
活動
2. 畢業典禮預演
1. 畢業成果展覽
1. 畢業生六年回顧
發表會
1. 畢業生六年回
顧發表會
畢業考時間11261~11262(暫定)
、課程實施與評鑑規劃
一、課程實施說明
()各領域/科目及各彈性學習課程實施之設施、設備、時間及教學人力之規劃說明如
:
項目
領域/科目課程
彈性學習課程
備註
教學設施
◎一般教室、藝文教室、多功能
教室、電腦教室、視訊會議室
◎一般教室、藝文教室、多功能
教室、電腦教室、視訊會議室
教學設備
◎圖書館硬體環境舒適,藏書量
豐富
◎班班有電腦設備、投影機、音
響廣播與觸屏等 E化設備,合於
資訊科技應用融入教學需求
◎體育器材定期檢護更新
◎自然科實驗器材完備。
◎藝文教室有充足的教具。
◎液晶大螢幕、單槍、平板電
腦、彈性學習課程所需圖書設備
完善。
教學時間
◎依據課綱規劃各領域課程學習
節數及訂定學生作息表
◎依據課綱規劃彈性學習課程節
教學人力
◎依照教師教學專長進行職務與
課務編配
◎依照教師教學專長進行職務與
課務編配
其他特色
◎鼓勵學生參加各項比賽,學校
提供需要的支持系統。
◎透過學群老師共備,以智慧共
享原則設計教案及學架構。
()課程發展相關組織
課程發展相關組織如課程發展委員會、領域會議、學年會議、專案小組和教師專業學習
社群等之運作,規劃如下:
1.課程發展委員會:設置委員 30 人,均為無給職,相關成員分工說明如下。
成員名單
召集委員會議
執行秘書
教務主任
聯繫各項工作之執行。
行政人員代表
學務主任
輔導主任
總務主任
教學組長
訓育組長
特教組長
一、建構學校共同願景。
二、發展學校本位課程及審定學校課程計畫。
三、研定跨領域學習單元之時間、節數安排。
四、訂定學生成績評量辦法補充規定。
五、鼓勵教師專業成長,提昇教學專業能力。
六、整合社會資源,建立學校支援系統。
七、溝通觀念、建立課程發展共識。
家長代表
家長會推選二名
教師會代表
教師會推選一名
年級教師及科任
代表
各學年含科任主
任共七位
國語領域
領域召集人
閩南語領域
領域召集人
客家語領域
領域召集人
英語領域
領域召集人
數學領域
領域召集人
社會領域
領域召集人
自然與生活科技
領域
領域召集人
藝術與人文領域
領域召集人
健康與體育領域
領域召集人
綜合活動領域
領域召集人
資訊跨領域
領域召集人
特殊需求領域
領域召集人
110 年度共 30 位委員
2.領域會議:上下學期共計 8
項次
運作時間
研討主題
備註
九月
◎選出領域召集人、副召集人,並確定開會地點。
◎研議領域情境佈置、會議記錄工作分配。
◎領域課程計畫內涵,確立學期實施計劃。
◎安排校外研習的輪流順序。
◎討論是否申請 110 學年度第 1學期「國民教育輔導
團國小組到校輔導」
十月
◎研議領域小組教學檔案設計與觀摩事宜。
◎研議領域小組多元評量實作與方式。
◎創意教學經驗或方案之分享與交流。
◎研討本校音樂特色課程閱讀教育活動融入各領域
教學。
十一月
◎領域讀書會---專書或主題文章評賞
十二月
◎本學期課程計畫實施之回顧與前瞻。
◎研討下學期領域專業成長活動建議。
三月
領域課程計畫、領域讀書會實施概況研討。
教學歷程檔案成果分享。
四月
優質教學策略研討、專書或主題文章評賞
五月
研討教科書選用事宜。
◎提出 110 學年度使用版本之建議。
六月
編擬 110 學年度領域課程計畫。
◎課程與教學評鑑。
3.學年會議:上下學期共計 6
項次
運作時間
研討主題
備註
上學期第 3
的學年共同時
一、 確認本學期 2定期評量紙筆測驗命題教師
(含級、科任)
二、 研討本學期本土語言協同教學之運作。
三、 研討班級暑期作業表現優異作品之選拔。
四、 各班「班級經營計畫」「評量計畫」「班級閱
讀計畫」內涵之交流,並於 09/25(五)下班
前,置於班級網頁。
五、 各學年提出教學設備需求。
六、 規劃學年音樂教育特色教學活動運作。
上學期第 10
週的學年共同
一、 班級經營理念與實務交流及分享特殊個案
學生學習成就低落學生弱勢學生輔導與管
時間
教。
二、 多元評量與補救教學之策略研討。
三、 充實教學設備及改善教育環境之需求研討。
四、 本學期簿本及美材使用情形並作檢討驗收。
上學期第 16
週的學年共同
時間
ㄧ、 本學期使用各領域教科書版本之優缺點及建議
事項。
二、 寒假作業實施內容方式檢覈規準之確認(請
參考寒假作業實施計畫)
三、 研議 109 年度教師產出型專業社推薦
書需求。
四、 本學期學校特色發展課程---音樂教育及閱讀
教育推動之回饋與檢討。
五、 充實教學設備及改善教育環境之需求研討。
六、 下學期「與作家有約」活動請各學年提出需求
(請依序羅列,以利教務處邀約作家)
下學期第 2
的學年共同時
一、本學期「班級經營計畫」交流:各班將班級經
營計畫掛在班網,提供家長參考。
二、各領域多元評量實施、紙筆測驗命題之研議。
三、05/14(六)(暫訂)校慶運動會暨親職教育日
「作業作品成果展覽」之籌畫。
下學期第 9
的學年共同時
一、期中課程、教材、教學進度、多元評量之檢
視,針對學生學習困難診斷與補救教學策略之
分享。
二、針對各學年各領域科目評量規準請詳細討論,
撰寫提出。
三、針對期末學生學習表現通知單-日常生活表現
欄之項度、內容及規準進行討論。
四、有關校慶運動會各班級「作業作品成果展覽」
創意展現之分享與確定展出主題。
五、110 學年度使用各領域教科書版本總檢討(各
領域教科書優缺點及建議事項),並研討教師教
學教具計畫。
下學期第 17
週的學年共同
時間
一、暑假作業實施內容、方式與檢覈標準之確認。充
實教學設備及改善教育環境之需求研討。
二、推薦本學期教學認真表現優良教師敘獎人員。
三、討論 111 學年度年級科任規畫建議序位(含超鐘
點科目)
四、本學年度課程、教學實施之回顧與前瞻。
4.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共計 2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名
研討主題
運作時間
參與人數
1
新勢體育模組討論
備觀議課歷程
1
111.10.26
800-1200
1330-1530
4
2
111.11.07
1430-1530
3
111.11.14
1430-1530
4
111.11.21
1430-1530
2
loilo note 教學樂
教師社群
備觀議課歷程
1
111.9.6
1400-1600
6
2
111.10.5
1400-1600
3
111.11.2
1400-1600
4
111.11.2
1330-1530
5
111.12.21
800-1000
6
111.1.4
1400-1600
7
111.3.7
930-1230
8
111.3.15
1600-1800
9
111.2.27
930-1230
()教師專業研習及成長活動
對校內教師專業研習及成長活動妥善規劃如下:
1. 教師進行共備觀議課,相互學習成長(如課程計畫附件 7-8)
2. 規劃安排教師專業研習及成長活動
111 學年度新勢國民小學教師專業研習課程規劃表
項次
日期
專業研習內容
承辦處室
1
111.09.14
教師 CPR 救命術研習
學務處
1
111.10.12
*特教知能研習(每學年至少辦理一次)
輔導室
2
111.10.26
有效教學
教務處
3
111.11.16
教師授課增能活動
教務處
4
111.11.26
*輔導知能研習-情感教育
輔導室
5
111.12.7
*兒少保暨性侵害防治研習
輔導室
6
111.12.19
班級經營
教務處
7
112.1.11
素養導向課程設計與評量
教務處
8
112.6.1
*校園自殺防治研習
輔導室
*上述列表內專業研習內容為本市本年度教師專業發展推動重點,請各校進行辦理
二、課程評鑑規劃
()總體課程架構評鑑
◎總體課程架構評鑑流程圖
評鑑層面
設計階段
實施階段
成效檢討階段
評鑑時間
5/1-6/30
8/30-次年 6/15
6/15-6/30
評鑑焦點
◎教育效益
◎內容架構
◎邏輯關聯
◎發展過程
◎實施時數(規劃排課
情形)
◎教學資源與設備運用
◎教育效益
◎家長回饋
◎各項成效達成情形
執行人員
執行方法
◎課發會
◎授課教師(學年會
議、領域會議)
◎授課教師(學年會
議、領域會議)
◎行政會議(行政人員
◎校務會議(全體教師)
◎課發會
◎授課教師(學年會議、
領域會議)
◎課發會
執行工具
◎總體課程架構檢核表
-學年
◎總體課程架構檢核表
-領域
◎總體課程架構檢核表
-學年
◎總體課程架構檢核表
-領域
◎總體課程架構檢核表-
學年
◎總體課程架構檢核表-
領域
評鑑資料
蒐集方法
訪談教師
◎各領域會議記錄
◎學年會議記錄
◎課程總體架構資料
◎課發會記錄
◎觀察教學活動
訪談教師
◎各領域會議記錄
◎學年會議記錄
◎課程總體架構資料
◎課發會記錄
◎觀察教學活動
訪談教師
◎各領域會議記錄
◎學年會議記錄
◎課程總體架構資料
◎課發會記錄
◎觀察教學活動
() 領域/科目課程/彈性學習課程評鑑
◎領域/科目課程/彈性學習課程評鑑流程圖
評鑑
層面
設計階段
實施階段
成效檢討階段
評鑑
時間
5/1-6/30
8/30-次年 6/15
6/15-6/30
評鑑
焦點
◎課程目標
◎課程理念
◎素養導向
◎內容架構
◎邏輯關聯
◎發展過程
◎師資專業
◎家長溝通
◎教學資源
與設備運用
◎教育效益
◎評量回饋
◎家長回饋
◎學生學習歷程表現
◎素養達成成效
◎目標達成情形
◎學生持續發展
執行
人員
執行
方法
◎課發會
◎授課教師(學年會議、領域
會議)
◎授課教師(學年會
議、領域會議)
◎行政會議(行政人
◎校務會議(全體教
)
◎課發會
◎授課教師(學年會議、
領域會議)
◎課發會
執行
工具
◎課程設計自我檢核表
◎領域課程檢核表
◎彈性學習課程檢核表
◎會議記錄
◎領域課程檢核表
◎彈性學習課程檢核
◎領域課程檢核表
◎彈性學習課程檢核表
◎學生作品及評量成果
◎教師自評表/反思紀錄
◎家長訪談或問卷
◎課程成果發表會
◎訪談紀錄表
評鑑
資料
蒐集
方法
訪談教師
◎各領域會議記錄
◎學年會議記錄
◎課程總體架構資料
◎課發會記錄
◎觀察教學活動
訪談教師
◎各領域會議記錄
◎學年會議記錄
◎課程總體架構資料
◎課發會記錄
◎觀察教學活動
訪談教師
◎各領域會議記錄
◎學年會議記錄
◎課程總體架構資料
◎課發會記錄
◎觀察教學活動
伍、領域/科目課程計畫
一、普通班級各年級各領域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語文領域(國語文)
1、依據
(1)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暨語文領域-國語文課程綱要。
(2)教育部頒定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3)國民教育階段特殊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4)本校課程發展委員會之國語文領域課程小組會議決議。
2、基本理念
語文是社會溝通與互動的媒介,也是文化的載體。語文教育旨在培養學生語言溝通與
理性思辨的知能,奠定適性發展與終身學習的基礎,幫助學生了解並探究不同的文化與價
值觀,促進族群互動與相互理解。為涵育國語文的核心素養,國語文教育從語文能力的培
育、文學與文化素質的涵養著 手,培養學生表情達意、解決問題與反省思辨的能力。經由
國語文教育幫助學生習得現代 公民所需之聆聽、口語表達、標音符號與運用、識字與寫
字、閱讀、寫作的能力,藉由各 類文本的閱讀欣賞與創作,激發創意,開拓生活視野,培
養反省、思辨與批判的能力,健 全人我關係,體會生命意義,理解並尊重多元文化,關懷
當代環境,開展國際視野。
3、現況分析
(1) 師資部分:
I. 國語文教學(含注音符號、聆聽、說話、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皆由級任教師擔
任。
II. 校內計有兩位教師,擁有本縣語文教學類特殊優良教師及本國語文輔導團團員資歷,對
推廣語文教學助益良多。
(2) 教學資源:
I. 校內資源:
i. 圖書室書刊、錄影帶、VCD 等建檔開放借閱,隨時提供師生作語文學習與深度閱讀。
ii. 定期舉辦多元語文學藝競賽,增加發表機會,激勵語文學習興趣。
iii. 設置學習牆「成果發表欄」,展示各班學生語文作品,藉此互相觀摩,共同成長。
iv. 各班佈置「班級圖書角」,營造閱讀風氣,鼓勵學生大量閱讀。
v. 圖書館在班級設立巡迴書箱「書香列車」。
vi. 在文化走廊「學習佈告欄」做教學資料展示。
(3) 社區資源:
i. 與平鎮市社教中心、中壢市立圖書館及中原大學、中央大學比鄰,其豐富館藏,充分提
供學生查閱、研讀。
ii. 徵得社區家長擔任志工,協助本土語言教學進行。
4 課程目標
(1) 在日常生活中,對於字形、字音與字義能有基本理解。
(2) 培養學生聆聽、說話、閱讀、寫作等基本能力,學習運用恰當的文字與語彙,抒發情
感,表達意見。
(3) 培養學生有效應用語文的能力,以從事思考、理解、推理、協調、討論、欣賞、創作和
解決問題。
(4) 能自行閱讀各類文本,提升理解、欣賞、評析的能力,加強審美與感知的素養。
(5) 培養語文興趣,善用學習方法,厚植思辨根基,發展自學能力。
(6) 結合語文、科技與資訊,擴展學習空間,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
(7) 經由語文學習,關切社會重大議題,培養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與能力。
5 實施原則與策略
(1) 一般原則:課程設計以學生學習活動為核心,配合各階段學力指標,以發展學生口語及
書面表達之基本能力。
(2) 教材編選原則:就發展學生注音符號及文字運用、聆聽、說話、閱讀、作文、寫字等能
力作全程規劃。配合兒童身心發展,從生活中取材,融入核心素養、十大指定內涵、六
大議題,於各學習階段實施教學。
(3) 教學原則:充分運用聯絡教學及統整教學,擴大學習領域,拓展學習空間;善用教學
群,實施協同教學,達成領域學習目標。引導學生學習利用工具書,結合資訊網路,以
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增進語文學習的深度和廣度。
(4) 多元化評量原則:兼顧形成性及總結性評量,除紙筆測驗外,配合教學,含蘊認知、情
意與技能等面向,設計多元評量方式,尤重符合學生實作之真實評量。
(5) 身心障礙學生之能力指標參照各階段基本學力指標,採簡化、減量、分解、替代與重整
方式進行學習內容的調整。
(6) 資賦優異類學生之能力指標採加深與加廣的方式,再根據調整過後之指標編選具挑戰性
的教材。
(7) 特殊需求學生之能力指標參照各階段基本學力指標,採加深、加廣、加速、簡化、減
量、分解、替代與重整方式進行學習內容的調整。
6、實施內容(含實施時間與節數、教學方法、評量方式等)
(1) 一、二、三、四年級課程依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綱要實施,五至六年級依據九年一貫
課程綱要實施,配合各學習階段分段能力指標,進行學習。
(2) 教材編選設計理念:
I. 配合學力指標,以兒童日常生活經驗為中心,,第一學習階段強調口語表達與識字,第
二至三學習階段由口語表達過渡到書面表達,強調詞彙與句型的學習,段落與篇章的閱
讀。
II. 單元設計以閱讀教材為核心,兼顧聆聽、說話、作文、識字與寫字等教材的聯絡教
學,以符合混合教學的需要。
III. 範文之編排,按文體比例、寫作風格、文字深淺、內容性質,以單元或主題方式作有
系統的規劃。
IV. 衡量學生先備知識、教師教學勝任程度,編選適切教材。
V. 教材選用:依教育部審查通過之版本選定,選用現況一覽表:
年級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版本
南一
康軒
康軒
南一
康軒
翰林
(3) 實施時間與節數:
I. 一學年度分上、下兩學期實施,學生學習日數共約 200 日。
II. 課表及節數編排:以週課表領域學習時間排課,排課 40 週為原則。低年級每週排 6
節、中年級每週排 5節,高年級每週排 7節(含 1節補救教學)。
7 教學資源
(1) 本校從統編本時代即極力購置相關教具資源,充實教學設備,爾後民間出版社更年
提供相關教學資源,經設備組回收後集中於教具室,供教師隨時借用。此外在教 育局
的補助下,我們做到班班有觸控螢幕、電腦、單槍投影機、DVD 播放器,提供 教師作
資訊融入教學之硬體設備,並提供學生隨時上網查詢資料及自學,教學資源 相當豐
富。
(2) 善用各種能引發其學習潛能之學習策略,設計生動有趣的輔助活動,運用教學媒 材,
提供充分練習機會。教師會使用平板及 APP 當作教學輔助工具,教導學生抽象 概念
的學習。
(3) 依據個別學生之身心狀況與需求,進行教室位置、動線規劃、學習區及座位安排等
境的調整。
8 本校自 108 學年度起逐年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111 學年度一~四年級課程依據十
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綱要實施;五、六年級依據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實施。
9 計劃應經課程發展委員會審查通過始得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一至四年級領域學習課程計畫如下:
一年級團隊
桃園市新勢國民小學 111 學年度 (國語)領域學習課程計畫
每週節數
6
設計者
(一)年級團隊
核心素養
A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
行與創新應變
B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 B3.藝術涵
養與美感素養
C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 C3.多元文
化與國際理解
學習重點與課程目標
學習重點
學習重點由「學習表現」和「學習內容」開展組成。文字篇章、文本表述、文化
內涵的各個主題範疇,均透過聆聽、口語表達、標音符號與運用、識字與寫字、
閱讀、寫作六種表現類別,發展學習歷程,顯現學習成效。
課程目標
本課程呼應國語文學習之基本理念,以培育語文能力、涵養文學及文化素質,並
加強自主行動、溝通互動及社會參與的核心素養為目標。其目標如下:
一、學習國語文知識,運用恰當文字語彙,抒發情感,表達意見
二、結合國語文與科技資訊,進行跨領域探索,發展自學能力,奠定終身學習的
基礎。
三、運用國語文分享經驗、溝通意見,建立良好人際關係,有效處理人生課題。
四、閱讀各類文本,提升理解和思辨的能力,激發創作潛能。
五、欣賞與評析文本,加強審美與感知的素養。
六、經由閱讀,印證現實生活,學習觀察社會,理解並尊重多元文化,增進族群
互動。
七、透過國語文學習,認識個人與社群的關係,體會文化傳承與生命意義的開
展。
八、藉由國語文學習,關切本土與全球議題,拓展國際視野,培養參與公共事務
的熱情與能力。
融入之議題
生涯規畫教育、家庭教育、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品德教育、環境教育、戶外
育、人權教育、閱讀素養教育、海洋教育
教學/學習重點
學習內容
Aa-I-1 聲符、韻符、介符的正確發音和寫法。
Aa-I-2 聲調及其正確的標注方式。
Aa-I-3 二拼音和三拼音的拼讀和書寫。
Aa-I-4 結合韻的拼讀和書寫。
Ab-I-1 1,000 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I-2 700 個常用字的使用。
Ab-I-3 常用字筆畫及部件的空間結構。
Ac-I-1 常用標點符號。
Ac-I-2 簡單的基本句型。
Ac-I-3 基本文句的語氣與意義。
Ad-I-2 篇章的大意。
Ad-I-3 故事、童詩等。
Ba-I-1 順敘法。
Ca-I-1 各類文本中與日常生活相關的文化內涵。
Cb-I-1 各類文本中的親屬關係、道德倫理、儀式風俗等文化內涵。
Aa-I-1 聲符、韻符、介符的正確發音和寫法。
Aa-I-2 聲調及其正確的標注方式。
Aa-I-3 二拼音和三拼音的拼讀和書寫。
Aa-I-5 標注注音符號的各類文本。
Ab-I-1 1,000 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I-2 700 個常用字的使用。
Ab-I-3 常用字筆畫及部件的空間結構。
Ab-I-5 1,500 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Ab-I-6 1,000 個常用語詞的使用。
Ac-I-1 常用標點符號。
Ac-I-2 簡單的基本句型。
Ac-I-3 基本文句的語氣與意義。
Ad-I-1 自然段。
Ad-I-2 篇章的大意。
Ad-I-3 故事、童詩等。
Ba-I-1 順敘法。
Bb-I-1 自我情感的表達。
Bb-I-3 對物或自然的感受。
Ca-I-1 各類文本中與日常生活相關的文化內涵。
Cb-I-2 各類文本中所反映的個人與家庭、鄉里的關係。
學習表現
1-I-1 養成專心聆聽的習慣,尊重對方的發言。
1-I-3 能理解話語、詩歌、故事的訊息,有適切的表情跟肢體語言。
2-I-1 以正確發音流利的說出語意完整的話
2-I-2 說出所聽聞的內容。
3-I-1 正確認念、拼讀及書寫注音符號。
3-I-2 運用注音符號輔助識字,也能利用國字鞏固注音符號的學習。
3-I-3 運用注音符號表達想法,記錄訊息。
4-I-1 認識常用國字至 1000 字,使用 700 字。
4-I-2 利用部件、部首或簡單造字原理,輔助識字。
4-I-4 養成良好的書寫姿勢,並保持整潔的書寫習慣。
4-I-5 認識基本筆畫、筆順,掌握運筆原則,寫出正確及工整的國字。
5-I-1 以適切的速率正確地朗讀文本。
5-I-4 了解文本中的重要訊息與觀點。
5-I-5 認識簡易的記敘、抒情及應用文本的特徵。
6-I-1 根據表達需要,使用常用標點符號。
6-I-2 透過閱讀及觀察,積累寫作材料。
1-I-1 養成專心聆聽的習慣,尊重對方的發言。
1-I-3 能理解話語、詩歌、故事的訊息,有適切的表情跟肢體語言。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