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縣立仁愛國小112學年度課程總體計畫

pdf
1.17 MB
50 頁
千又 沈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連江縣立仁愛國民小學
112 學年度課程總體計畫
112 6 26 日課發會通過
目錄
連江縣立仁愛國民小學 112 學年度學校現況與背景分......................................................................... 1
連江縣立仁愛國民小學 112 學年度學校課程願.......................................................................................3
連江縣立仁愛國民小學學生每週學習節數一覽表 ..................................................................................... 15
連江縣立仁愛國民小學 112 學年度法定教育議題課程實施時間檢核表.............................................21
連江縣立仁愛國民小學 112 學年度六年級畢業考後課程規劃總表..................................................... 25
連江縣立仁愛國民小學學校課程評鑑實施計畫..........................................................................................26
連江縣立仁愛國民小學『課程發展委員會』組織設置要點....................................................................30
連江縣立仁愛國民小學 112 學年度課程發展委員會成員組織 .............................................................. 31
連江縣立仁愛國民小學課程發展委員會課程規畫及審查教材會議會議紀錄.....................................32
連江縣立仁愛國民小學課程發展委員會課程計畫審查會議會議紀錄..................................................34
各年級歷年教科書選用版本一覽表 ................................................................................................................37
連江縣立仁愛國民小學 112 學年度全校一週作息時間表.......................................................................43
連江縣立仁愛國民小學 112 學年度各處室暫定行事曆........................................................................... 46
附件 1 領域學習課程計畫
附件 2 彈性學習課程計畫
C1-1 學校現況與背景分(國小)
1
連江縣立仁愛國民小學112學年度學校現況與背景分析
壹、依據
一、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教育部 94.05.27 台國字第 0940069194B
號函)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教育部 103.11.28 臺教授國
部字第 1030135678A ) (教育部 110.03.15 臺教授國部字第
1100016363B 號)。
二、本校課程發展委員會 112.6.26 審核通過。
貳、學校現況與背景分析
學校現況班級數、學生數一覽表
班別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合計
班級數
1
1
1
1
1
1
6
人數
14
18
11
10
9
11
73
背景分析
面向
優勢
Strength
機會
Opportunity
威脅
Threat
師資現況
1.行政人員經
驗豐富且具
教育理念與
熱忱。
2.教學團隊配
合度高,校園
氣氛和諧。
3.行政團隊有
活力、行動
力強,各處室
之間互動性
,支援
力強。
1.規劃教師專
業成長促進
教師專業對
話與社群發
展。
2.結合各項專
案計畫進行
教學實驗發
展。
3.建立學習型
組織團隊。
1.缺乏編制內
藝術專長教
(音樂與
視覺藝術)
2.學校各類型
專長教師大
多為代理老
師。
學生學習
1.接受之文化
刺激普遍較
過去世代
多。
2.學生多元,
異性大,適
性發展多元
教學。
1.透過閱讀、
術及生活教
育課程,培養
學生人文素
養。
2.發展英語實
驗課程、提高
學生國際視
野。
3.擴展學生學
習觸角,啟發學
生創造力發
1.發展以「學
校為本位」
之課程發展
及多元社團
活動。
2.培養學生核
心能力及學
校特色,
昇學生能
,爭取家
長認同。
C1-1 學校現況與背景分(國小)
2
展多元探索
能力。
4.引進內外在
資源,豐富學
生學習。
家長需求
家長會與志工
團組織健全,
積極參與志工
服務,並支持
校務發展。
家長親師合
,多元化協
助教學。
單親家庭、新
住民與隔代教
養學生人數日
增。
在地特色
社區發展
1.志工制度優
良,組織健
全,社區參
與度高。
2.社區與學校
互動性佳。
1.社區家長對
學校正面評
價日益增高。
2.學校社區化,
意識逐漸形
成。
3.教職員工、
長會、志工團
之努力深受
肯定。
資源連結不夠
緊密,無法充
分應用,鼓勵
社區多參與學
校活動,瞭解
現況。
C2-1 學校課程願(國小)
3
連江縣立仁愛國民小學112學年度學校課程願景
壹、學校願
學校課程願景
C2-1 學校課程願(國小)
4
貳、學生圖像
課程地圖
學校校訂課程規劃架構表
課程類型
年級節數
課程名稱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節數
節數
節數
節數
節數
節數
統整性探究
課程
主題/專題/議題
(自行增列)
記憶典藏
1
1
1
1
1
1
語文異想世界
1
1
1
1
1
1
世界真奇妙
1
1
1
1
1
1
仁愛 E 點零
0
0
1
1
1
0
社團活動與
技藝課程
社團活動
0
0
1
1
1
1
特殊需求領
域課程
其他類課程
(自行增列)
自治活動
1
1
1
1
1
1
學校實際彈性學習總節數
4
4
6
6
6
5
課綱規範彈性學習節數
2-4
2-4
3-6
3-6
4-7
4-7
◎課程名稱需與課表中相符,請斟酌字數
C2-1 學校課程願(國小)
5
學校校訂課程統整性探究課程規劃表(中系統)
課程
名稱
實施
時間
跨領域
共通概念
學習主題名稱
內容概述
內容實際
所含涉領
一上
校園植物尋芳趣
1.認識植物種類。
2.製作簡易校園植物地圖。
3.瞭解植物的基本構造。
4.體會大自然美感與組合創作的樂
趣。
5.童詩創作。
閱讀素養
藝文領域
生活領域
語文領域
一下
綠野仙蹤
1.尋找當作玩具的花草植物。
2.認識押花工藝。
3.能辨認野生麥蔥的特徵。
4.薜荔樹和果實的特徵。
5.美食體驗分享會。
6.認識馬祖春夏常見的藥用植物。
閱讀素養
藝文領域
生活領域
語文領域
二上
尋古溯源
再現風華
1.鐵板名稱的由來、過去與現在。
2.運用圖像、表格來記錄重點。
3.了解海報設計的原則。
4.認識攝影技巧。
5.運用平板的拍照功能。
閱讀素養
多元文化
情境教育
二下
尋古溯源
再現風華
1.將平板中的檔案存取到電腦中。
2.簡報的插入照片及文字功能。
3.觀察並提出問題。
4.如何問出好問題?
5.訪談禮儀紀錄的整理。
6.將訪談所得到的資訊進行口頭發
表。
7.小組討論反思與回饋。
閱讀素養
科技資訊
綜合領域
國際教育
三上
世界奇景
1.能搜尋藍眼淚相關知識。
2.能學會擷取資料重點。
3.能學會海報設計格式與美感搭
配。
4.能實踐人際互動及溝通合作。
5.能學會 KWL 法實作及分享想法。
科技資訊
多元文化
國際教育
環境教育
三下
潮間尋寶
1.能蒐集潮間帶生態相關知識。
2.能學習如何設計一款遊戲。
3.能製作潮間帶生態遊戲道具。
4.能學會調整遊戲的規則及設計。
5.能做到小組互相試玩及評分。
多元文化
海洋教育
自然領域
藝文領域
四上
戰地文化
1.馬祖戰略地位與背景。
2.戰地文化景觀命名與分布。
3.認識馬祖坑道軍事設施建構的過
去與現在。
4.探討坑道的功能與神祕之處。
5.實際走訪北海坑道。
社會領域
科技資訊
戶外教育
生命教育
C2-1 學校課程願(國小)
6
課程
名稱
實施
時間
跨領域
共通概念
學習主題名稱
內容概述
內容實際
所含涉領
四下
戰地文化
1.能蒐尋戒嚴時期相關資料。
2.能了解解嚴後生活轉變。
3.實際走訪「馬祖故事館」
4.馬祖今、昔日樣貌影片。
五上
山海視岩
擁抱海岸
1.能明白馬祖特殊海岸地景構成的
人文聚落景觀之美。
2.能認識鐵板聚落及海岸及馬
的灣澳地形特色。
3.能瞭解馬祖列島的特殊地質與地
形景觀。
資訊教育
環境教育
戶外教育
海洋教育
五下
山海視岩
擁抱海岸
1.能列舉常見具有代表意義的岩
石、礦產資源、地形和景觀。
2.提供地球科學知識和環境保護與
互動,關係的概念。
3.能找出創意地質公園產品。
4.能規劃特殊地質地景規劃深度旅
遊路線。
資訊教育
環境教育
戶外教育
自然領域
六上
開鄉探索
1.利用 google map 找尋家鄉地圖。
2.分享自己最愛的家鄉景點。
3.利用 google 找尋馬祖觀光景點/
私人景點。
4.能平板拍照蒐集或截圖所需素
材。
5.利用自己蒐集的資料,繪製及撰
寫。
6.摺頁教學 DIY
7.分享自己旅遊地圖摺頁。
閱讀素養
生涯規劃
科技資訊
環境教育
綜合領域
藝文領域
六下
開鄉探索
1.彙整自己所需要的景點。
2.利用中文寫導覽詞並翻譯成英
文。
3.將自己所翻譯的導覽詞,與他人
分享。
閱讀素養
資訊教育
環境教育
國際教育
1 社團活動與技藝課程、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其他類課程於本次檢視無需呈現。
2 構思(1)各年級可能的核心概念、場域、素材或題材。(2)各年級培養的相關能力。(3)
檢核其各年級的適切性及銜接性
3 在學校主題下,命名年級學期/學年主題,為學期/學年主題撰述 20-50 字的概說,再次
檢視年級間的縱向連貫與領域間的橫向統整
課程
名稱
實施
時間
跨領域
共通概念
學習主題名稱
內容概述
內容實際
所含涉領
C2-1 學校課程願(國小)
7
課程
名稱
實施
時間
跨領域
共通概念
學習主題名稱
內容概述
內容實際
所含涉領
一上
閱讀萬花筒
1.幫助新生認識學校。
2.增養學生良好品德。
3.認識圖書館。
4.從閱讀中得到樂趣。
閱讀素養
品德教育
一下
閱讀萬花筒
1.認識節慶與習俗。
2.認識美好事物並學習分享。
3.學習相處之道。
4.能從閱讀中獲得樂趣。
品德教育
閱讀素養
二上
悅讀繪本
樂在生活
1.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
2.透過閱讀培養學生應對未知的
自信與勇氣。
3.引導學生懂得與人分享、肯定自
我。
閱讀素養
品德教育
性別教育
多元教育
二下
悅讀繪本
愛無國界
三上
閱來閱有趣
1.培養閱讀習慣激發兒童閱讀興
趣,使閱讀紮根,讀書成為一
種生活習慣,奠定終身閱讀的
習慣與興趣。
2.激發孩子主動探索發現問題,
由閱讀學會蒐集、整合、運用
資訊,培養獨立思考研究的能
力。
3.提昇閱讀能力增進小朋友討論
分享與歸納的能力,懂得將閱
讀、研究知識加以統整,並以
書面、口頭生動條理地發表分
享。
品德教育
生命教育
人權教育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國際教育
環境教育
資訊教育
三下
喜閱喜悅
1.學生藉由引導,主動的閱讀完報
紙各個版面文章,養成閱讀不
偏食的習慣。
2.為提升學生閱讀興趣,培養主動
閱讀精神,班級自主閱讀時間,
在自主閱讀時間中,學生可以
盡情依照班級的規定享受主動
閱讀的樂趣。
3.由於課程安排與學生活動的狀
況不同,自主規定是培養主動
閱讀態度最重要的助力。
生活教育
生命教育
品格教育
環境教育
人權教育
C2-1 學校課程願(國小)
8
課程
名稱
實施
時間
跨領域
共通概念
學習主題名稱
內容概述
內容實際
所含涉領
四上
靜思語教學
1.養成良好習慣,共築友善學習環
境。
2.教師能以身示教予學生良好典
範,讓其在愛的環境中,學習
並培養「誠、正、信、實」的
操守。
3.建立正確生命價值觀,珍惜萬物
的生命。
4.瞭解人與自然的關係,將環保概
念落實生活。
品德教育
生命教育
人權教育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國際教育
環境教育
資訊教育
四下
生活閱讀
1.培養閱讀的興趣,以及良好的閱
讀習慣和態度。
2.運用閱讀策略理解閱讀材料,
進知識或調整自身的價值觀。
3.透過閱讀策略,提升閱讀能力與
情意的薰陶。
生命教育
人權教育
閱讀素養
國際教育
環境教育
品格教育
五上
閱讀的
移動城堡
1.經由讀報活動了解自身與所處
社會的關係,培養價值思辨能
力,增進公民意識。
2.透過共讀各類文本,認識多元文
化,替代生活經驗。
3.運用語文能力進行不同形式的
分享,理解人與人之間思想的
不同,學習尊重與包容不同的
意見。
品德教育
生命教育
人權教育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國際教育
環境教育
資訊教育
五下
閱讀的
移動城堡
品德教育
生命教育
人權教育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國際教育
環境教育
資訊教育
生涯規劃教育
六上
閱讀悅「火」
1.共讀各類文本,認識多元文化,
替代生活經驗。
2.運用報紙上的資訊,引導學習國
際新知,培養學生主動閱讀的
品德教育
生命教育
人權教育
多元文化
C2-1 學校課程願(國小)
9
課程
名稱
實施
時間
跨領域
共通概念
學習主題名稱
內容概述
內容實際
所含涉領
習慣,並成為喜愛讀報、關懷
社會的公民。
3.能增進學生的文本閱讀及問題
解決能力。
4.懂得與人分享,學習尊重與包容
不同的意見。
閱讀素養
國際教育
環境教育
資訊教育
六下
閱讀悅「火」
品德教育
生命教育
人權教育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國際教育
環境教育
資訊教育
1、社團活動與技藝課程、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其他類課程於本次檢視無需呈現。
2 構思(1)各年級可能的核心概念、場域、素材或題材。(2)各年級培養的相關能力。(3)
檢核其各年級的適切性及銜接性
3 在學校主題下,命名年級學期/學年主題,為學期/學年主題撰述 20-50 字的概說次檢視
年級間的縱向連貫與領域間的橫向統整
課程
名稱
實施
時間
跨領域
共通概念
學習主題名稱
內容概述
內容實際
所含涉領
C2-1 學校課程願(國小)
10
課程
名稱
實施
時間
跨領域
共通概念
學習主題名稱
內容概述
內容實際
所含涉領
一上
Fun English
1.瞭解全球現有危機。
2.認識 SDGs 概略。
3.發現身邊需要改善的環境問題。
4.如何改善與執行。
5.google map
6.製作簡易家鄉地圖。
國際教育
社會領域
藝術與人文
資訊科技
環境教育
資訊科技
一下
Fun English
1.認識海洋危機。
2.垃圾資源分類。
3.認識氣候危機。
4.了解行動排放量(如何計算)
5.與老師共同設計 1日減碳旅行。
6.認識綠能源。
7.探討在地綠能。
8.製作節省能源海報。
國際教育
社會領域
藝術與人文
環境教育
資訊科技
二上
SDGs 與我行
1.瞭解全球現有危機。
2.認識 SDGs 3 項議題。
3.發現身邊需要改善的環境問題。
4.探討與 SDGs 的連結。
5.如何改善與執行。
6.google map
7.製作家鄉地圖。
國際教育
社會領域
藝術與人文
資訊科技
環境教育
資訊科技
二下
SDGs 與我行
1.認識海洋危機。
2.垃圾資源分類。
3.認識氣候危機。
4.了解行動排放量(如何計算)
5.設計半日減碳旅行。
6.認識綠能源。
7.探討在地綠能。
8.設計綠能源的模型屋。
海洋教育
數學領域
自然領域
環境教育
藝術與人文
三上
SDGs 行動家
1.認識全球現有危機。
2.瞭解 SDGs 涵蓋項目。
3.發現身邊需要改善的環境問題。
4.探討與 SDGs 的連結。
5.如何改善與執行。
6.google map
7.製作家鄉地圖。
國際教育
社會領域
藝術與人文
資訊科技
三下
SDGs 行動家
1.認識海洋危機。
2.垃圾資源分類。
3.認識氣候危機。
4.了解行動排放量(如何計算)
5.設計 1日減碳旅行。
6.認識綠能源。
7.探討在地綠能。
海洋教育
數學領域
自然領域
環境教育
藝術與人文
C2-1 學校課程願(國小)
11
課程
名稱
實施
時間
跨領域
共通概念
學習主題名稱
內容概述
內容實際
所含涉領
8.設計綠能源的模型屋。
四上
Superhero for
My
愛鄉特攻隊
1.了解現在地球危機。
2.認識 SDGs 涵蓋的項目。
3.發現身邊需要改善的環境問題。
4.探討 SDGs 中如何改善環境問
題。
5.如何執行。
6.google map
7.家鄉地圖。
8.家鄉景點。
海洋教育
自然領域
環境教育
藝術與人文
國際教育
四下
Superhero for
My
愛鄉特攻隊
1.google map
2.家鄉地圖。
3.家鄉景點。
4.認識氣候危機。
5.了解行動排放量(如何計算)
6.設計減碳旅行。
7.認識綠能源。
8.探討在地建築。
3.設計綠能源的模型屋。
海洋教育
數學領域
自然領域
環境教育
藝術與人文
五上
環境守護使
1.了解現在地球危機。
2.探究SDGs 危機才在世界的那些
角落。
3.發現身邊需要改善的環境問題。
4.探討此問題符合哪一項SDGs
題。
5.討論解決方法。
6.google map
7.家鄉地圖。
8.家鄉景點。
9.戰地文化。
海洋教育
自然領域
環境教育
藝術與人文
五下
環境守護使
1.認識海洋危機。
2.垃圾資源分類。
3.手做回收再利用藝品。
4.認識氣候危機。
5.了解行動排放量(如何計算)
6.設計 4日單人減碳旅行
7.認識綠能源。
8.探討在地能源。
9.設計綠能源的模型屋。
海洋教育
數學領域
自然領域
環境教育
藝術與人文
1、社團活動與技藝課程、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其他類課程於本次檢視無需呈現。
2 構思(1)各年級可能的核心概念、場域、素材或題材。(2)各年級培養的相關能力。(3)
檢核其各年級的適切性及銜接性
C2-1 學校課程願(國小)
12
3 在學校主題下,命名年級學期/學年主題,為學期/學年主題撰述 20-50 字的概說,再次
檢視年級間的縱向連貫與領域間的橫向統整
課程
名稱
實施
時間
跨領域
共通概念
學習主題名稱
內容概述
內容實際
所含涉領
三上
行動好幫手
1.能了解電腦基本配備。
2.能熟悉電腦作業系統。
3.能操作滑鼠與鍵盤操作。
4.能應用中英輸入法及相關指令
資訊科技
數學領域
C2-1 學校課程願(國小)
13
課程
名稱
實施
時間
跨領域
共通概念
學習主題名稱
內容概述
內容實際
所含涉領
E
輸入。
5.能應用網路瀏覽器搜尋資料。
6.能熟記 opedID 進入系統。
7.能應用線上電子書數位學習平
台。
8.設計課程量化與質性線上表單。
三下
行動好幫手
四上
Google 一把罩
1.能了解網路著作權與合理使用
範圍。
2. CC CC
授權的四要素。
3.能設定個人行事曆、共用行事
曆。
4.能認識網路瀏覽器操作介面。
5.能學習使用網址或關鍵字搜尋
所需的資料。
6.能學習書籤管理。
7.學習使用 Google 地圖搜尋特定
地點。
8.建立個人化「我的地圖」
9.新增、搜尋及修改地點。
10.認識格式工廠。
11.Google 雲端硬碟,上傳與開
啟檔案。
資訊科技
數學領域
四下
小小「E」術家
五上
動畫、遊戲
D.I.Y.
1.能判斷並拒絕進入不當網頁。
2.能嘗試Scratch 編輯程式及作品
體驗。
3.能製作線上會議室表單設計。
4.能應用課程量化與質性線上表
單。
五下
仁愛 LunchBox
1.能搜尋網路霸凌影片宣導與討
論。
2.能面對不實或霸凌留言的處理
方式。
3.能熟練智圖軟體基本工具列操
作介紹。
4.能應用Jamboard 討論協作平台。
5.能學會編輯影音軟體。
6.能學會課程量化與質性線上表
單。
1、社團活動與技藝課程、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其他類課程於本次檢視無需呈現。
2 構思(1)各年級可能的核心概念、場域、素材或題材。(2)各年級培養的相關能力。(3)
檢核其各年級的適切性及銜接性
C2-1 學校課程願(國小)
14
3 在學校主題下,命名年級學期/學年主題,為學期/學年主題撰述 20-50 字的概說,再次
檢視年級間的縱向連貫與領域間的橫向統整
C3-2 法定教育議題課程實施時間檢核表(國小)
15
連江縣立仁愛國民小學學生每週學習節數一覽
一年級 (112 學年度入學)
階段
年級
領域/科目
第一學習階
第二學習階
第三學習階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節數
節數
節數
節數
節數
節數
國語文
6
6
5
5
5
5
本土語文/新住民語文
1
1
1
1
1
1
英語文
1
1
2
2
數學
4
4
4
4
4
4
社會
6
6
3
3
3
3
自然科學
3
3
3
3
藝術
3
3
3
3
綜合活動
2
2
2
2
健康與體育
3
3
3
3
3
3
學校實際領域學習總節數(A)
20
20
25
25
26
26
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探究課
3
3
4
4
4
4
社團活動與技藝課程
0
0
1
1
1
1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
0
0
0
0
0
0
其他類課程
1
1
1
1
1
1
學校實際彈性學習總節數(B)
4
4
6
6
6
6
每週學習總節數
(A+B)
學校實際總節數
24
24
31
31
32
32
課綱規範總節數
22-24
22-24
22-24
28-31
30-33
30-33
註:
1. 依連江縣國民中小學教師每週授課節數實施要點第三點:國小各年級每週學習總節數:低年級
每週24節,中年級每週31節,高年級每週32節;國中各年級每週學習總節數35節。
2. 112 學年度起始往後填寫該年級至六年級畢業前未來規劃的學習節數分配。
C3-2 法定教育議題課程實施時間檢核表(國小)
16
二年級 (111 學年度入學)
階段
年級
領域/科目
第一學習階
第二學習階
第三學習階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節數
節數
節數
節數
節數
節數
國語文
6
6
5
5
5
5
本土語文/新住民語文
1
1
1
1
1
1
英語文
1
1
2
2
數學
4
4
4
4
4
4
社會
6
6
3
3
3
3
自然科學
3
3
3
3
藝術
3
3
3
3
綜合活動
2
2
2
2
健康與體育
3
3
3
3
3
3
學校實際領域學習總節數(A)
20
20
25
25
26
26
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探究課
3
3
4
4
4
4
社團活動與技藝課程
0
0
1
1
1
1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
0
0
0
0
0
0
其他類課程
1
1
1
1
1
1
學校實際彈性學習總節數(B)
4
4
6
6
6
6
每週學習總節數
(A+B)
學校實際總節數
24
24
31
31
32
32
課綱規範總節數
22-24
22-24
22-24
28-31
30-33
30-33
註:
1. 依連江縣國民中小學教師每週授課節數實施要點第三點:國小各年級每週學習總節數:低年級
每週24節,中年級每週31節,高年級每週32節;國中各年級每週學習總節數35節。
2. 112 學年度起始往後填寫該年級至六年級畢業前未來規劃的學習節數分配。
C3-2 法定教育議題課程實施時間檢核表(國小)
17
三年級 (110 學年度入學)
階段
年級
領域/科目
第一學習階
第二學習階
第三學習階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節數
節數
節數
節數
節數
節數
國語文
6
6
5
5
5
5
本土語文/新住民語文
1
1
1
1
1
1
英語文
1
1
2
2
數學
4
4
4
4
4
4
社會
6
6
3
3
3
3
自然科學
3
3
3
3
藝術
3
3
3
3
綜合活動
2
2
2
2
健康與體育
3
3
3
3
3
3
學校實際領域學習總節數(A)
20
20
25
25
26
26
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探究
課程
3
3
4
4
4
4
社團活動與技藝課程
0
0
1
1
1
1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
0
0
0
0
0
0
其他類課程
1
1
1
1
1
1
學校實際彈性學習總節數(B)
4
4
6
6
6
6
每週學習總節數
(A+B)
學校實際總節數
24
24
31
31
32
32
課綱規範總節數
22-24
22-24
22-24
28-31
30-33
30-33
註:
1. 依連江縣國民中小學教師每週授課節數實施要點第三點:國小各年級每週學習總節數:低年級
每週24節,中年級每週31節,高年級每週32節;國中各年級每週學習總節數35節。
2. 112 學年度起始往後填寫該年級至六年級畢業前未來規劃的學習節數分配。
C3-2 法定教育議題課程實施時間檢核表(國小)
18
四年級(109 學年度入學)
階段
年級
領域/科目
第一學習階
第二學習階
第三學習階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節數
節數
節數
節數
節數
節數
國語文
6
6
5
5
5
5
本土語文/新住民語文
1
1
1
1
1
1
英語文
1
1
2
2
數學
4
4
4
4
4
4
社會
6
6
3
3
3
3
自然科學
3
3
3
3
藝術
3
3
3
3
綜合活動
2
2
2
2
健康與體育
3
3
3
3
3
3
學校實際領域學習總節數(A)
20
20
25
25
26
26
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探究
課程
3
3
4
4
4
4
社團活動與技藝課程
0
0
1
1
1
1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
0
0
0
0
0
0
其他類課程
1
1
1
1
1
1
學校實際彈性學習總節數(B)
4
4
6
6
6
6
每週學習總節數
(A+B)
學校實際總節數
24
24
31
31
32
32
課綱規範總節數
22-24
22-24
22-24
28-31
30-33
30-33
註:
1. 依連江縣國民中小學教師每週授課節數實施要點第三點:國小各年級每週學習總節數:低年級
每週24節,中年級每週31節,高年級每週32節;國中各年級每週學習總節數35節。
2. 112 學年度起始往後填寫該年級至六年級畢業前未來規劃的學習節數分配。
C3-2 法定教育議題課程實施時間檢核表(國小)
19
五年級(108 學年度入學)
階段
年級
領域/科目
第一學習階
第二學習階
第三學習階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節數
節數
節數
節數
節數
節數
國語文
6
6
5
5
5
5
本土語文/新住民語文
1
1
1
1
1
1
英語文
1
1
2
2
數學
4
4
4
4
4
4
社會
6
6
3
3
3
3
自然科學
3
3
3
3
藝術
3
3
3
3
綜合活動
2
2
2
2
健康與體育
3
3
3
3
3
3
學校實際領域學習總節數(A)
20
20
25
25
26
26
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探究
課程
3
3
4
4
4
4
社團活動與技藝課程
0
0
1
1
1
1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
0
0
0
0
0
0
其他類課程
1
1
1
1
1
1
學校實際彈性學習總節數(B)
4
4
6
6
6
6
每週學習總節數
(A+B)
學校實際總節數
24
24
31
31
32
32
課綱規範總節數
22-24
22-24
22-24
28-31
30-33
30-33
註:
1. 依連江縣國民中小學教師每週授課節數實施要點第三點:國小各年級每週學習總節數:低年級
每週24節,中年級每週31節,高年級每週32節;國中各年級每週學習總節數35節。
2. 112 學年度起始往後填寫該年級至六年級畢業前未來規劃的學習節數分配。
C3-2 法定教育議題課程實施時間檢核表(國小)
20
六年級(107 學年度入學)
階段
年級
領域/科目
第一學習階
第二學習階
第三學習階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節數
節數
節數
節數
節數
節數
領域
學習
節數
國語文
5
5
5
5
5
5
本土語文
1
1
1
1
1
1
英語文
1
2
2
2
數學
3
3
3
4
4
4
生活
課程
社會
9
9
3
3
3
3
自然與生活科技
3
3
3
3
藝術與人文
3
3
3
3
綜合活動
3
3
3
3
健康與體育
2
2
3
3
3
3
學校實際領域學習總節數(A)
20
20
25
25
27
27
彈性
學習
節數
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探究課
3
3
3
3
3
社團活動與技藝課程
0
2
2
1
1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
0
0
0
0
0
其他類課程
1
1
1
1
1
學校實際彈性學習總節數(B)
4
6
6
5
5
每週學習總節數
(A+B)
學校實際總節數
24
24
31
31
32
32
課綱規範總節數
24
24
31
31
32
32
註:
1. 依連江縣國民中小學教師每週授課節數實施要點第三點:國小各年級每週學習總節數:低年級
每週24節,中年級每週31節,高年級每週32節;國中各年級每週學習總節數35節。
2. 112 學年度,六年級領域學習節數須為九年一貫規範領域與節數,則彈性學習節數在九年一貫
節數下,採用新課綱規範。
C3-2 法定教育議題課程實施時間檢核表(國小)
21
連江縣立仁愛國民小學112學年度法定教育議題課程實施時間檢核表
1.晨光時間單排:在晨光時間實施,完整進行 1節時間活動者,請填此項,並註明實施週次及活動
名稱。
2.彈性學習課程:在彈性學習課程時間,完整進行 1節課程者,請填此項,註明實施週次及課程名
稱。
3.融入領域實施:融入領域課程實施,依各校規畫融入情形進行課程者,註明實施週次及領域名稱
單元名稱。
4.各法定議題實施內容若規畫安排宣導活動,每學期不宜超過法律規定時數的一半
彙整日期:112 年6月
法定
教育
議題
年段
實施
週次
實施時間
小計
課程或活動名稱
法律或政策規定應
實施時數與節數
晨光
時間
單排
彈性
學習
課程
融入
領域
實施
規劃
節數
註記節數
性別
平等
教育
1-6
6
6
我們都是好朋友
<性別平等教育法>
17
國民中小學除應將
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
每學期應實施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或活動至少四小
(每學期 6節課,每學
12 )
1-6
6
6
玩具總動員
1-6
6
6
男生還是女
1-6
6
6
為什麼不一
3-6
6
6
男生女生不一樣
4-6
6
6
家事分工
4-6
6
6
生活中常見的性
別刻板印象
4-6
6
6
男女大不同
5-6
6
6
性別平等與職業
的關聯
4-6
6
6
尊重多元性
5-6
6
6
工作裡的性別刻
板印象
4-6
6
6
處處受歡迎
全校
性侵
防治
教育
7-9
3
3
誰是大野狼
<性侵害犯罪防治>
7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
至少有四小時以
性侵害防治教育課
(每學年至少 6)
7-9
3
3
SOS 我該怎麼
辦?
7-9
3
3
我會保護自
7-9
3
3
學習說不
7-9
3
3
勇敢的說不
7-9
3
3
遇到性侵怎麼辦
7-9
3
3
兒童安全追緝令
7-9
3
3
身體的界線
7-9
3
3
認識性騷擾、性
侵害、性霸
7-9
3
3
性騷擾、性
害、性霸凌防治
C3-2 法定教育議題課程實施時間檢核表(國小)
22
法定
教育
議題
年段
實施
週次
實施時間
小計
課程或活動名稱
法律或政策規定應
實施時數與節數
晨光
時間
單排
彈性
學習
課程
融入
領域
實施
規劃
節數
註記節數
策略
7-9
3
3
網路交友迷
7-9
3
3
小紅帽與大野狼
全校
家庭
教育
10-12
3
3
擁抱愛
<家庭教育法>
12
以下
學年應在正式課程外
實施四小時以上
教育課程及活動
(每學年至少 6節課)
10-12
3
3
愛的進行式
10-12
3
3
愛的記憶
10-12
3
3
愛的接觸
10-12
3
3
Family Fun
10-12
3
3
家事萬花筒
10-12
3
3
家庭樹
10-12
3
3
自己的家自己訪問
10-12
3
3
核心家庭成
10-12
3
3
家庭成員間的關係
10-12
3
3
跟家人談心
10-12
3
3
你懂我的心?
全校
家庭
暴力
防治
教育
13-15
3
3
我會說 NO
<家庭暴力防治法>
60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
學年應有四小時以上
之家庭暴力防治課
程。
(每學年至少 6節課)
13-15
3
3
性侵害與家
13-15
3
3
爸爸生氣了
13-15
3
3
家暴 VS 管教
13-15
3
3
另一個爸爸
13-15
3
3
家暴不要來
13-15
3
3
預防家庭暴
13-15
3
3
家暴短劇
13-15
3
3
冷靜、保護自己
13-15
3
3
家庭暴力防治方
式與策略
13-15
3
3
面對家暴怎
13-15
3
3
哪吒計畫-家庭
暴力不要來
全校
C3-2 法定教育議題課程實施時間檢核表(國小)
23
法定
教育
議題
年段
實施
週次
實施時間
小計
課程或活動名稱
法律或政策規定應
實施時數與節數
晨光
時間
單排
彈性
學習
課程
融入
領域
實施
規劃
節數
註記節數
環境
教育
16-19
4
4
愛護我們的校園
<環境教育法>
19
機關、公營事業機構、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
政府捐助基金累計超
過百分之五十之財團
法人,每年應訂定環
境教育計畫,推展環
境教育,所有員工、
教師、學生均應參加
四小時以上環境
育。
(每學年至少 6節課
每學期至少 3節課)
16-19
4
4
環保小勇士
16-19
4
4
綠化校園一起來
16-19
4
4
資源回收創
16-20
5
5
資源回收
16-20
5
5
全球暖化
16-20
5
5
資源回收知多少
16-20
5
5
全球暖化知多少
16-20
4
4
生活中的環
16-20
4
4
世界正在改
17-19
3
3
臺灣能源知多少
15-17
3
3
海洋之歌
全校
兒童
權利
公約
18
1
1
校園生活健康多
<110 年度中央對直
轄市及縣市政府一
般教育補助考核>
將《兒童權利公約》
高級中等
以下學校課程之校
數達 90%
(每學期至少 1)
15
1
1
自我保護小勇士
9-12
4
4
我愛家人
14-17
4
4
愉快的聚會
12-13
2
2
安全小達人
1-4
4
4
成長時光機
14-17
4
4
我真的不錯
19-21
3
3
我們這一班
12-14
3
3
珍愛自己
6-8
3
3
生長你我他
6-8
3
3
拒絕的藝術
12-13
2
2
友誼的橋樑
全校
安全
教育
1-4
4
健體
4
健康又安全
<111
轄市及縣市政府一
般教育補助考核>
國民中小學將安全
教育(包括交通安
)納入 111 學年度
1-2
2
健體
2
保護身體好健康
1-4
4
生活
4
防震小達人
7-8
2
健體
2
保健小學堂
16-17
2
健體
2
安全漂浮游
C3-2 法定教育議題課程實施時間檢核表(國小)
24
法定
教育
議題
年段
實施
週次
實施時間
小計
課程或活動名稱
法律或政策規定應
實施時數與節數
晨光
時間
單排
彈性
學習
課程
融入
領域
實施
規劃
節數
註記節數
學校課程計畫。將
《安全教育-交通安
全》議題融入學校課
(每學期至少 1)
7-9
3
健體
3
安心又安全
7-10
4
健體
4
熱與火的危
4-6
3
健體
3
天然災害知多少
18-21
4
綜合
3
化解環境危
9-11
3
綜合
3
戶外活動樂趣多
18-20
3
綜合
3
反制危機大作戰
15-18
4
健體
4
食品安全之
全校
C3-3 六年級畢業考後課程規劃總表
25
連江縣立仁愛國民小學112學年度六年級畢業考後課程規劃總表
日期
起訖
校訂課程
彈性
學習
課程
節數
合計
領域
學習
課程
節數
合計
部定課程
語文領域
數學
社會
自然與生
活科技
藝術與
人文
健康與
體育
綜合活動
國語文
本土語文
英語文
六年級畢業考後課程規劃配合介壽、中正兩所國中進行銜接課程一週,內容包含國文、英文、數學三科
C4-1 課程評鑑實施計
26
連江縣立仁愛國民小學學校課程評鑑實施計畫
經本校110年7月2日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壹、依據:
教育部 107 9 6 日臺教授國字第 1070106766 號函。
貳、目的
確保及持續改進學校課程發展、教學創新及學生學習之成效。
回饋課程綱要之研修、課程政策規劃及整體教學環境之改善。
協助評估課程實施及相關推動措施之成效。
評鑑對象與重點:
評鑑對象與人員分
檢核以學校課程總體課程架構、領域學習課程及彈性學習課程為對象。
評鑑對象項目
評鑑分工人員
評鑑結果
課程總體架構
課程發展委員會辦理
提請「課程發展委員會」審議
各(跨)領域/科目課程
各(跨)領域/科目教學研究會辦理
提請各 (跨)領域/科目教學研
究會」討論
各彈性學習課程
各彈性學習課程教學研究會或社群辦
提請「各彈性學習課程教學研究
會或社群」討論
二、評鑑重點:包括課程設計、課程實施及課程效果等層面,其評鑑內容如下:
(一)課程設計:課程計畫與教材及學習資源。
1. 審查課程計畫,提供課程設計修正建議。
2. 自編教材、補充教材的審議。
3. 透過外部評鑑之專家學者及專業機構的建言,提供學校及教師課程整體發
展的修正建議。
(二)課程實施:課程實施準備措施及課程實施情形。
1. 透過學年會議或領域研究會的提案討論,提供教師課程與教學的實施前中
後的準備進行檢核省思,並以利適時改進課程計畫及其實施
2. 經由共同備課、公開授課和議課,提供教師教學回饋和建議
3. 透過課程發展委員會、學習領域研究會、學年會議等會議紀錄、教師專業
學習社群的討論和對話紀錄,提供教師掌握教學進度是否需要調整,教
材是否適切是否達成課程目標核心素養。
(三)課程效果學生多元學習成效(學生多元學習成效應運用多元方法進行評量,
並得結合學校平時及定期學生學習評量結果資料為之。)
C4-1 課程評鑑實施計
27
1. 平時評量:結合觀察、實作、活動、聽力、檔案、鑑賞等多元的形成性評
量方式,評估學生學習成效,以進行即時補強
2. 定期評量:結合紙筆和聽力測驗等評量方式,以評估學生學習成效,以利
規劃進行學習扶助或學習輔導方案與教學調整
肆、評鑑實施時
課程總體架構及各(跨)領域/科目課程以一學年為評鑑循環週期,各彈性學習課程則
分別以各該課程之學習期程為評鑑週期,配合各課程設計、課程實施準備、課程實施情形
和課程效果評估等課程發展進程進行評鑑,實施時程原則規劃如下表:
評鑑項目
實施時程
課程總體架構
各(跨)領域/科目課程
各彈性學習課程
配合各該課程之設計、實施準
備、實施情形和效果評估之進
程辦理
課程設計階段
每年41 日至6 30
每年4 1 日至6 30
每年4 1 日至6 30
課程實施準備
階段
每年6 1 日至8 29
每年6 1 日至8 29
每年6 1 日至8 29
課程實施情形
階段
每學年()開日至
(期)結束
每學年(期)日至
(期)結束
每學年(期)開學至學
(期)結束
課程效果階段
每學期末辦理
配合平時評量
期程辦理
配合平時期末評量
辦理
伍、評鑑之資料蒐集方法:
一、蒐集方法:為確保受評課程於設計實施與效果之過程及成果性質,採用相應合適之
元方法,蒐集可信資料,以充分了解課程品質,並進行客觀價值判斷。課程評鑑之多
元方法,可包含文件分析、內容分析、訪談、調查、檢核表觀察、會議對話與討論
及多元化學習成就評量結果分析等。
評鑑對象
評鑑層面
評鑑資料與方
課程總體架
相關表件如附件
一、二、八
課程設計
1.檢視分析學校課程計畫中之課程總體架構內容。(C2-1 或大系統)
2.訪談教師對課程總體架構之意見
課程
實施
實施
準備
1.檢視分析各處室有關課程實施準備的相關資料
2.實地觀察檢視各課程實施場所之設備與材料。
實施
情形
1.觀察各課程實施情形。
2.分析各領域/學研究會及彈性學習課程設計與推動小組之會議記錄、
觀、議課紀錄。
課程效果
領域/究會及彈性學習課程設計與推動小組提供之課
效果評估資料。
各(跨)領域/科目課
相關表件附
三、四、六、九
課程設計
1.檢視分析各該(跨)領域/科目課程計畫、教材、教科書、學習資源。
2.與授課教師針對課程設計內容之意見對話。
課程
實施
實施
準備
1.實地檢視各該課程實施場所之設備與材料。
2.分析各(跨)域/科目學研究會學年/年段共備會議專業社群共備
會議紀錄、共同備、議課記錄。
實施
情形
1.於各該(跨)領域/科目公開課、觀課和議課活動中了解實施情形。
2.與授課教師針對課程實施情形之省思回饋對話
課程效果
1.分析學生於平時評量之學習成果資料定期評量之試後雙向細目分析。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