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縣103至106學年度中國小務評鑑表及評分標準

格式
doc
大小
537.5 KB
頁數
61
上傳者
limin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7-06-30,离现在 8 115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連江縣103學年度至106學年度國民中小學校務評鑑表

填表說明:

1、本評鑑表先由學校自評,就評鑑規準填寫得分,輔以文字簡要說明;評鑑委員就評鑑規準個別評鑑,綜觀整體項目再予以填寫得分及文字評述。

2、各校評鑑之總分,由評鑑委員平均分數作為評定等第:特優: 196()以上、優等:195~182分、甲等:181~168分、乙等:167~148分、待改進:147(含)分以下。

評鑑規準

規準說明

學校自評

評鑑委員訪評

等級

得分

小計

等級

得分

小計

訪視對象

評鑑方法

非常符合

符合

尚符合

未符合

非常符合

符合

尚符合

未符合

校長

行政人員

教師

學生

社區家長

資料檢閱

訪談

觀察

座談

壹、行政規劃與校務運作

 

 

 

 

 

 

 

 

 

 

 

 

 

 

 

 

 

 

 

 

 

1-1校長辦學理念與專業素養

校長之辦學理念與教育行政專業素養,對教育政策之理解、專業化與執行力。

4

3

2

1

4

28

4

3

2

1

 

 

ˇ



 

 

ˇ

ˇ

ˇ

ˇ

1-2學校校務發展計畫具周延性與永續性

制定過程、計畫內容、延續性、行政領導風格等。

4

3

2

1

4

4

3

2

1



ˇ

ˇ

ˇ

 

 

ˇ

ˇ

ˇ

ˇ

1-學校規章制度之建置與執行情形良好

各處室的分工職掌、目標與校務計畫的符合性、教職員工對處室活動之瞭解與校務決策參與情形等。

4

3

2

1

4

4

3

2

1

 


ˇ

ˇ

ˇ

 

 

ˇ

ˇ

ˇ

ˇ

1-教職員晉用、獎懲、考核之制度完備

教職員之甄選、遴用、激勵、獎懲措施、平時考核制度的落實與具體成效等。

4

3

2

1

4

4

3

2

1

 


ˇ

ˇ

ˇ

 

 

ˇ

ˇ

 

ˇ

1-檔案管理之機制完整(含e化與書面)

公文、公報、學生各項資料建置與管理等。

4

3

2

1

4

4

3

2

1

 


ˇ

ˇ

ˇ

 

 

ˇ

 

 

 

1-學校期初視導之機制運作良好

自我評鑑機制、運作及改進情形。

4

3

2

1

4

4

3

2

1

 


ˇ

ˇ

ˇ

ˇ

ˇ

ˇ

ˇ

 

 

1-學校經費運用與管理妥適

年度預算的編列、執行與績效、年末結算的分析與檢討、學生教育成本之分析等。

4

3

2

1

4

4

3

2

1

 


ˇ

ˇ

 

 

 

ˇ

ˇ

 

 

評鑑規準

規準說明

學校自評

評鑑委員訪評

等級

得分

小計

等級

得分

小計

訪視對象

評鑑方法

非常符合

符合

尚符合

未符合

非常符合

符合

尚符合

未符合

校長

行政人員

教師

學生

社區家長

資料檢閱

訪談

觀察

座談

1-學校資訊環境之發展計畫完備

1.學校推動資訊教育小組架構及運作。

2.資訊經費運用情形。

3.訂定適當資安政策並落實執行(參考教育部所屬機關及各級公私立學校資通安全工作事項)

4.全年無發生智財權、不當連線、被入侵事件。

4

3

2

1

 4

8

4

3

2

1

 

 

ˇ

ˇ

ˇ

 

 

ˇ

ˇ

ˇ

 

1-學校資訊服務運作情況良好

1.學校網頁維護及資料更新狀況、提供資訊服務建置完備與否(電子郵件、班級網頁、網路硬碟等)。
2.
辦理校內師生資訊創新活動或比賽。

4

3

2

1

 4

4

3

2

1

 

 

ˇ

ˇ

ˇ

 

 

ˇ

ˇ

ˇ

 

學校自評文字敘述

具體成效及現況說明

1-1校長辦學理念與專業素養

  1. 校長能掌握當前教育政策,依學校條件現況,訂定學校經營策略,有效的行政領導、課程領導和教學領導,創造校園新氣象。

  2. 召開校務會議,全校教職員結合教育理念、目標、願景本校發展之SWOT分析,制定校務中長程發展計畫,融入於各處室活動中。

  3. 校長透過學校成員與家長共同形塑學校的未來發展,制定出共同願景如下:承擔責任、重視倫理;教學創新、追求卓越人文教育、關懷生命;快樂學習、健康活潑。

  4. 校長為因應國家二十一世紀教育目標、教育部教育施政願景與縣長施政理念之重大工程,提出學校經營理念、教育願景與實踐策略,結合學校願景四大圖像(學校圖像、教師圖像、學生圖像、家長圖像),擬定16大教育指標,並為東引的教育擘劃前瞻的教育藍圖



 1-2學校校務發展計畫具周延性與永續性

  1. 校務計畫有延續性且經校務會議適時修正,為各處室工作計畫的重要依據,具有一貫性和系統性,指引校務全面具體運作與有效施行。

  2. 本校在校長領導下,全校教職員工均能以身作則,盡心盡力達成組織目標,樹立教育者的典範。

  3. 依學校重點發展計劃,推動法治倫理品德教育、生命教育、環境教育、鄉土教育、多元文化教育、閱讀教育、語文教學、藝文深耕課程、服務學習課程、海洋課程、戰地課程、生態課程、校外教學資源整合方案等,將創意融入領域課程,用資訊科技豐富教具教材,把創新教法帶入課堂教學。

  4. 學校經營理念與願景實現的終極目標仍應以學生為主體,在結合學校、家長、社區與社會資源下,期能培養學生具有各項基本能力。





1-3學校規章制度之建置與執行情形良好

  1. 擬定各處室工作職掌表,教職員工工作執掌分明,並貫徹代理人制度,維持組織隨時正常運作。

  2. 擬定校務各級會議實施計畫,定期舉行校務會議、主管會議及各部門部內會議,聚集行政人員及教師共同參與會議,研討各相關行政及教學事項,透過民主溝通的方式做到有問題大家共同討論,遇到困難共同擬定方案並立即解決問題。

  3. 全體教職員集思廣益,以學校願景為目標,訂定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於校務會議及週三教師專業對話中,討論學校各項課程,並擬定計畫融入各科教學,成效良好。

  4. 學校組織氣氛優良與融洽,行政主管能掌控教學及行政現況,行政工作團結和諧,行事效率優異,確實執行各項教學服務等工作,並積極且正向帶領教學團隊營造優質的氛圍,師生共同形成優質的校園文化。

  5. 學校家長委員會依組織章程召開會議,另學校於每學期開學辦理學校日活動,尋求家長對學校教育的支持,配合校務及教學相關活動事項、強化學校行政效能,增進親師的共識與凝聚力。

  6. 透過家長會、班親會、學校日、校務會議及週會期間宣導學校願景及辦學理念並於學校網站建置之同時成立學校FB社群站,使親、師、生皆能完全明瞭學校教育任務、未來走向與發展。

  7. 舉辦學校日、親師座談、家庭訪問,親師聯誼、週三進修、教師研習、同仁聚餐,親子共讀及辦理成人教育班、家長成長研習等活動,學校社區化、資源共享、發揮行政效能。

  8. 依公共管理手冊進行各項檢核,並建立各項緊急事件處理機制,務求在校園危機處理的預防措施及災後應變上建立完整的機制。




1-4教職員晉用、獎懲、考核之制度完備

  1. 以公正、公開方式甄選教師及職員,協助學校遴選負責認真、教學勤奮的老師進入學校教學,深獲家長的好評。

  2. 定期召開考核委員會,公平、公正檢討教職員獎懲及考核事宜,以維護教職員權益

  3. 出勤差假管理得宜,資料保留完整,除配合學校願景提出教職員責任制度外,並依法辦理上、下班簽到、退。

  4. 人事管理員主動建立校內同仁人事資料,並展現積極服務精神,在教職員福利上,更主動提供各項獎勵與各項福利服務,務求教職員無後顧之憂的推展各項業務。


1-5檔案管理之機制完整(含e化與書面)

  1. 全校學生基本檔案均依規定建置於SFS管理系統。另設有檔案室放置紙本學籍及成績等資料,須透過教導處才能取得資料查閱。

  2. 於輔導室設立輔導資料櫃,存放歷年學生輔導紀錄卡及家訪紀錄。

  3. 依據公文處理整合系統-公文電子交換系統、公文製作系統、公文管理系統,建置本校之文書處理作業、公文製作及公文管理等實施自動化。

  4. 紙本公文函稿經校長批閱後送文書,由文書依需求發電子文或紙本文。

  5. 公文收發、處理、歸檔等作業符合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6. 主管隨時掌握未依期限歸檔公文,並以口頭查催。

  7. 依據公文處理整合系統-電子交換系統作業執行收、發文。

  8. 依據公文管理網頁版收、發文登錄、分文以及逐案登錄歸檔。

  9. 各處室承辦人定期將已結案之紙本公文建檔後,放置於歸檔公文夾中

  10. 年度已歸檔公文裝訂成冊,於封裝後存放檔案室。

  11. 購置檔案室公文櫃,以利保存文件

  12. 教學檔案學校活動計畫成果資料等均設置檔案資料庫存放,並透過學校內部網路分享檔案,達成教學歷程經驗分享與傳承的目標。

  13. 積極參加文書處理實務研習,宣導正確文書處理觀念。

1-6學校期初視導之機制運作良好

  1. 各處室於學期初召開會議檢討各項計畫推動,並舉行校務會議檢核各處室工作執行情形,確實推動工作計畫。

  2. 每學年初依據各項委員會組織章程改選各項委員會,人員配置適當、合作良好。

  3. 依開學準備事項及公共安全管理手冊於學期初進行各項檢核,務求校園各處全面啟動。

  4. 每年校務視導均擬定視導計畫,各處室共同參與並分工合作,視導項目分配與整合良好,視導行程與作業流程完善,教職員生更積極參與並展現自信與熱情,讓訪視委員感受校園活力與團隊良好氛圍。


1-7學校經費運用與管理妥適

  1. 主計依教育部建置地方教育發展基金會計資訊系統管理基金預算,收支劃分明確透明。

  2. 專業主計,依法審核學校經費,並定期查核,發揮最高的經濟效益。

  3. 主計人員亦能主動配合教學需求,控管學校預算,以增進校務績效。

  4. 行政人員、會計、出納溝通良好,歷年基金及專案均能按時辦理完畢,達到預期目標與成效。


1-8學校資訊環境之發展計畫完備

  1. 依法成立資訊教育推動小組,擬定各項資訊教育推動方針與策略,並確實辦理各項資訊計畫及資訊安全與個資維護。

  2. 本校已全面校務行政電腦化,提升行政效率,目前已使用電子公文書處理行政事務,行政人員及教師辦理各項教學活動後,計畫及成果均電子化,達成教學歷程經驗分享與傳承的目標。

  3. 建立遠距教學及視訊會議系統,加設視訊簡報系統,免去交通往返時間與經費,更大幅提升教師研習進修機會與意願。

  4. 規劃全區校園網路,各教室均已連線上網,並於校園安裝兩支大型戶外無線基地台、七台室內無線基地台,提供無限上網的網路校園。

  5. 建構高效能E化教室及各項資訊設施強化資訊科技。

(1) 建置高效能e化教室,提供優質教學科技,協助教師活化教學活動。

(2)藉由整合電子白板與IRS即時反饋系統的教學模式,立即掌握學生學習情況,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意願,以及更積極進取的求學態度。

  1. 裝置網路流量管制器實體防火牆,強化資訊通訊安全及建構穩定舒適的教學資訊環境。

  2. 積極爭取國家前瞻計畫科技化教育經費,於各班設置高亮度投影機、觸控式電子螢幕、實物投影機、電子手寫板與平板電腦,並鼓勵教師多加利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3. 教育處與微軟簽訂作業系統與文書授權書,本校各項大型共用軟體亦與軟體公司採購全校授權版,從學校本身達成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另為有效使用合法軟體,積極鼓勵教師使用教育部授權之自由軟體。

  4. 本校校長與資訊教師為校園資訊安全聯絡人,定期配合教育部資訊安全通報演練,均可如期完成。


1-9學校資訊服務運作情況良好

  1. 校園架設有線與無線共構的網路校園環境,順暢傳輸資訊,達到教學資源網路化。

  2. 各班教室及各專科教室均設有單槍投影機及桌上電腦用以提升教學成效。

  3. 運用平板電腦及無線上網,實施戶外教學即時搜尋資料,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 建置「學校網站教學資源網連結」,提供教師教材存放和檢索,達到資源共享的效益。

  5. 專人專責有效維護教學設備與網路教學環境。

  6. 教學器材借用有完整之紀錄,各項之設備存放及使用登錄得宜。

  7. 學校網頁運作委託馬祖資訊網站維護管理,除減輕學校人力資源外,更有效提升網頁穩定度並藉由馬祖資訊網的高曝光率增加學校網頁的點閱率。

  8. 在運用網路科技在GOOGLE平台上建立影音資料庫,以及文件與郵件共享平台,除了資料分享更多元方便外,更可打破區域限制,透過網路分享到全世界。

  9. 校內檔案伺服器建立完善,各部門間檔案分享全面電子化,資料分享簡單、快速、永續、環保,除有效降低紙張浪費外,更可永久保存,達成教學歷程經驗分享與傳承的目標。

  10. 利用社群軟體在LINE成立各類群組,溝通教育政策、校務、各部門及班級資訊,並建置網路學習社群(facebook),除有效提升行政、教學團隊、親師生溝通橋樑,達到有效溝通提升效率外,更可分享教學活動成果,強化提昇教學品質的目的。

  11. 歷年受教育部及教育處補助多項經費,辦理各項資訊素養實務、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資訊安全管理與智慧財產權宣導等教師研習與學生講座,落實與推廣資訊化學習,提升教師資訊素養。

  12. 電子書已連續兩年榮獲國中組第一名,國小部佳作成績,網路競賽程式闖關遊戲亦榮獲優異成績。

尚未達預定標準待解決問題分析

  1. 學校組織特殊(三合一),教師兼任校務行政工作繁重,且全縣性校際活動及教師研習業務繁瑣;在有限人力及時間的壓縮下,影響教師全力投入教學課程設計與研發創新工作。

應優先改善重點與具體研議做法

  1. 建議在縣府權限下合理增加學校專職行政人員編制,以減輕教師兼職學校行政業務負荷,使學校教師能全心投入教學,全面提升教學效能。

評鑑委員意見

 

評鑑規準

規準說明

學校自評

評鑑委員訪評

等級

得分

小計

等級

得分

小計

訪視對象

評鑑方法

非常符合

符合

尚符合

未符合

非常符合

符合

尚符合

未符合

校長

行政人員

教師

學生

社區家長

資料檢閱

訪談

觀察

座談

貳、課程教學與評量實施

 

 

 

 

 

 

 

 

 

 

 

 

 

 

 

 

 

 

 

 

 

2-1教育政策執行情形良好

實施常態編班、落實教學正常化與適性教學、學習領域課程小組之組織與運作良好、宣導12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相關政策及辦理校長教師備課觀課議課等一系列完整的公開授課事宜。

4

3

2

1

4 

12

4

3

2

1

 

 

ˇ

ˇ

ˇ

 

ˇ

ˇ

ˇ

 

ˇ

2-2學校課程規劃、組織及實施成效良好

1.學習節數分配符合課程綱要規定,具有完善的學校課程發展規劃及運作。

2. 能詳實規劃、執行課發會任務與職掌等各項工作,及教師專業成長進修計畫,增進專業成長。從課發會紀錄、資料能觀察到學校課程發展的延續與成長。

3. 教師能依據課程計畫進行教學活動,成效良好。

4

3

2

1

4 

4

3

2

1

 

 

ˇ

ˇ

ˇ

 

 

ˇ

ˇ

ˇ

ˇ

2-3重點課程發展與執行成效良好

國中小資訊課程、藝術人文課程、國小英語、本土語言是否依循能力指標實施教學活動等之實施與成效。

4

3

2

1

4 

4

3

2

1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評鑑規準

規準說明

學校自評

評鑑委員訪評

等級

得分

小計

等級

得分

小計

訪視對象

評鑑方法

非常符合

符合

尚符合

未符合

非常符合

符合

尚符合

未符合

校長

行政人員

教師

學生

社區家長

資料檢閱

訪談

觀察

座談

2-4閱讀政策之推動與執行成效良好

1.學校閱讀政策推動與執行情形(含讀報教育、縣府編印語文補充教材之運用)。
2.
共讀計畫與校園整體閱讀風氣推動之具體作法。
3.
圖書館的管理、運用及其推展情形(含全國圖書管理系統使用情形)。
4.
閱讀指導及閱讀推廣之辦理情形。
5.
社區資源(人力、經費、服務等)整合管理與運用情形。
6.
閱讀相關經費之執行、運用及推展情形。

4

3

2

1

4 

8

4

3

2

1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2-5學生學習成效之評估妥適

1.能妥善設計多元性評量及成果展示。

2.學生學習成就指標(如作文的篇數、體能量化成績)、評量結果等,有妥適的量化、質性分析。

4

3

2

1

4 

4

3

2

1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評鑑規準

規準說明

學校自評

評鑑委員訪評

等級

得分

小計

等級

得分

小計

訪視對象

評鑑方法

非常符合

符合

尚符合

未符合

非常符合

符合

尚符合

未符合

校長

行政人員

教師

學生

社區家長

資料檢閱

訪談

觀察

座談

2-6學校課程整合機制的建立與運作

1.學校課程具整合性,並能適時融入品德教育、人權教育、生命教育、性別平等教育、法治教育、海洋教育、環境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家庭教育、國際教育等相關教育議題。
2.
特教生之課程與教學目標明確、規劃完善,並能向家長與學生作充份之溝通。
3.
學校能妥善辦理融合教育,整合特教與普通班資源,促進教師、學生與家長間彼此的瞭解、尊重與接納。

4

3

2

1

4 

8

4

3

2

1

 

 

ˇ

ˇ

ˇ

ˇ

ˇ

ˇ

ˇ

 

 

2-7多元適性教學活動

1.教師能瞭解學校地區特性,學生能力、特質與需求,設計發展多元適性教學活動,進行有意義的教學。
2.
教師能善用資源,適當結合時事與生活經驗,融入教學活動中,提升學生學習理解與興趣。
3.
教師教學能依據課程目標,進行實驗、實作或體驗學習,以配合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與特色。

4

3

2

1

 4

4

3

2

1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評鑑規準

規準說明

學校自評

評鑑委員訪評

等級

得分

小計

等級

得分

小計

訪視對象

評鑑方法

非常符合

符合

尚符合

未符合

非常符合

符合

尚符合

未符合

校長

行政人員

教師

學生

社區家長

資料檢閱

訪談

觀察

座談

2-8補救教學暨兒童課後安置之規劃、執行與輔導成效良好

1.依據扶弱、扶幼精神規劃實施補救教學暨兒童課後安置之成效,如:推動攜手計畫、辦理扶幼計畫補助措施、實施弱勢家庭幼生優先入園措施、兒童(含幼兒園)課後照顧服務、夜光天使點燈專案及火炬計畫等。
2.
針對學習落後學生進行同儕輔導及領域補救教學,並適時採行多元評量之實施成效。

4

3

2

1

4 

8

4

3

2

1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2-9家庭教育之規劃與實施成效良好

1.「親職教育」及「4小時家庭教育課程及活動」納入學校行事曆並加以規劃與執行。

2.「家庭教育週」的規劃與實施、全國家庭教育宣傳主軸「善用3C幸福3T」之推展。

3.重大違規學生之家長實施家庭教育輔導並記錄有案。

4

3

2

1

4 

4

3

2

1

 

 

ˇ

ˇ

ˇ

 

 

ˇ

ˇ

 

 

評鑑規準

規準說明

學校自評

評鑑委員訪評

等級

得分

小計

等級

得分

小計

訪視對象

評鑑方法

非常符合

符合

尚符合

未符合

非常符合

符合

尚符合

未符合

校長

行政人員

教師

學生

社區家長

資料檢閱

訪談

觀察

座談

2-10教學活動之實施與改進

1.教師教學能力、技巧與態度專業且良好。

2.教師能透過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學習,達成課程目標,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3.教師能透過正式、非正式課程或潛在課程,達成教學目標。

4.教師能善用各種教學資源,如圖書館、知識分享平台、網路等資源,作為教學資源,以改進教學。

5.教師能依據特殊教育學生IEP擬定或調整教學計畫。

4

3

2

1

4 

4

4

3

2

1

 


ˇ

ˇ

ˇ

 

ˇ

ˇ

 

 

 

學校自評文字敘述

具體成效及現況說明


2-1教育政策執行情形良好

  1. 積極參與12年國民基本教育研習及教育政策說明會,並於校內針對家長、教師及學生辦理多場次十二年國教宣導說明會(含政策說明、補救教學、教學正常化、入學輔導及適性輔導等);另本校校長為12年國教中央種子教師。

  2. 積極推動精進國中小教師教學品質計畫,定期辦理教師專業成長活動,如:校內教學觀摩、學習共同體觀議課、教師專業成長工作坊,另辦理各項家長研習並成立以重大教育議題為主題的教師專業成長社群。



  1. 各項重大教育政策均透過本校各級會議時間,向老師充分說明和討論,取得共識,俾利執行。

  2. 級任導師利用導師時間或配合各科教學,具體說明教育政策在學生方面所帶來的正負面影響,讓學生了解後確實遵行。

  3. 在大眾宣導方面,利用學校公佈欄、紅布條、書面說帖、網路社群、學校網頁以及電子公佈欄跑馬燈發送相關教育訊息,擴大宣達層面。

  4. 每學年均辦理多元入學模式、及多元進路政策說明會,並邀請高中職校長、技職學校教授蒞校進行座談,邀請學生及家長共同參與,務求親師生充分了解當前升學政策。

  5. 教師能透過每學期全校性「學校日」各班「親師座談會」及家庭訪問,轉達現行國家教育相關政策,並向家長說明本校教育理念與願景,同時瞭解家長需求,制定完整的班級經營計劃。

  6. 定期召開教學研究會議及專業成長社群,理性溝通各項教學問題,提昇專業能力及教學品質。

  7. 依課務編排要點編排課務,並將課表懸掛教室外,同時將全校教師課表張貼網站及網路硬碟,要求各班各科任教師依課表上課,透過行政視導以達教學正常化。 

  8. 規劃優質的教學環境,強調教學正常化,重視學生個別差異,提供適性化教育,鼓勵學生快樂學習。

  9. 本校實施常態分班,並確實推動教學正常化,本校在師資缺乏領域,積極尋求中央及外在資源及經費,在綜合活動領域增置國中專任輔導教師及全校教師參加綜合領域認證研習;在健康與體育領域方面國中借將國小體育教師跨部門教學、在藝文領域方面增加設置國中1000專長教師(本校增聘音樂教師),並積極爭取藝文深耕計畫,引進社區藝文師資健全藝文課程。




2-2學校課程規劃、組織及實施成效良好

  1. 依規定成立課程發展委員會定期舉行會議 (惟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並積極推動各項課程與教學革新,並整合校外教學資源等發展學校特色及創新課程

  2. 課程發展委員會依據課程綱要訂定本校課程總體計畫,依據校本課程總體計劃規劃各項課程教學計劃且教師能依據課程計畫進行教學活動,成效良好

  3. 透過課程發展委員會及領域教學研究商議學校課程計畫及課程融入各項活動;如特色課程、校慶活動、春季踏青、秋季遠足、閱讀方案、實施閱讀護照認證、生活體驗課程、社區關懷服務、親子共讀、藝文深耕、游於藝畫展、環境教育、品德教育、法治教育等。

  4. 課程總體計畫及教學進度於學期初公告於學校網頁公開家長閱覽,落實教學正常化並具成效。

  5. 學習節數分配依據課程綱要規定比例符合綱要規定。

  6. 開學前教學準備日全校教師以學校願景為依據共同準備教學事項

  7. 教師從事教師專業成長進修,利用假日、週三下午及課餘期間參加縣市政府辦理之研習以達到增能效果。

  8. 辦理教師周三進修、教學研究會及各領域專業成長課程,藉由教師間的分享,增加教學的技巧、班級實務經營與課程內容檢討改進。

  9. 鼓勵教師專業成長觀摩同儕間樂於分享及給予觀察記錄正向支持。

  10. 積極推動以素養為導向之新課綱研習,以利全體教師熟稔新課綱理念與內容,進而早日完成校本課程規劃。



2-3重點課程發展與執行成效良好

  1. 發展海洋、戰地、生態及閱讀特色專業社群,規畫學校特色課程,針對地區特性,並結合在地元素發展以學校為主體進行特色課程。

  2. 結合學區海洋及地方資源,發展校特色,以游泳、羽球、漆彈、傳統鑼鼓、鼓獅及生態課程為主學習課程,提升學生人文涵養,並強化身體適能。進而推廣海洋運動與戰地體驗,規劃結合戰地、海洋與生態設計一套本土性北疆課程。

  3. 結合藝術與人文深耕專案計畫,推動學校藝術月,讓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並將學校特色及主題課程與藝術與人文結合,讓師生體會在地藝術的價值及美學,深刻體驗生活及享受學習樂趣,創造及提升自我價值,藝術月目前包含獨輪車藝術月、音樂藝術月(節奏樂)、表演藝術月(舞蹈)、繪本藝術月及陶藝藝術月等課程,延續藝術與人文教學,使課程更深入更有意義。

  4. 實施本土課程,本校提供福州語及閩南語兩門課供學生選修,並辦理島嶼文化課程帶領學童認識島嶼及家鄉文化。

  5. 配合地區資訊競賽、繪畫比賽融入相關課程中進行教學。

  6. 每學期定期辦理學校英語日、本土語言相關活動。近期配合南向政策新住民語言學習,調查新住民子地學習母國語言意願,並規劃利用遠距方式實施教學。



2-4閱讀政策之推動與執行成效良好

  1. 每年辦理推動閱讀計畫-內容如下:晨讀時間、故事媽媽、唐詩背誦、閱讀認證、班級讀書會及辦理寫作工作坊(學生、教師場)

  2. 辦理師生閱讀營隊、教師作文教學增能研習閱讀及寫作成果展,教師互評及回饋,分享教學困境,學習班級教學的優點,以增進教師教學能力。

  3. 實施縣府編印語文補充教材詩文讀本教學,並在晨間活動時間實施背誦詩文,並由語文教師給予學生閱讀點數積點或其餘形式獎勵。。

  4. 辦理英語共讀時間,國小觀看 E-kids英語教學影片及英語共學時間,國中共讀大家說英語英文雜誌,於晨讀時間,由導師引導學生閱讀、朗讀英語雜誌。

  5. 每天午休時間推行班級進入圖書室閱讀活動。

  6. 圖書室的管理及運作正常,成立閱讀志工利用全國圖書系統辦理書籍借還事宜。

  7. 閱讀推動經費使用狀況良好,執行率皆超過80%

  8. 各班訂有國語日報及國語周刊,實施讀報教育成果豐碩。

  9. 成立班級讀書會,養成班級共讀習慣,教師並設計閱讀活動單,引導學生深入閱讀。

  10. 設置班級閱讀角及圖書櫃於閱讀課透過語文老師之介紹,培養學生平常主動閱讀之動機。

  11. 辦理閱讀十分鐘,由導師引導進行班級晨間共讀,學生自由選擇喜歡的書,搭配閱讀輕音樂,養成學生每日閱讀的習慣。

  12. 於彈性時間規畫閱讀課程,取主題閱讀方式,由國文老師引導進行班級共讀、討論分享,由國文老師蒐集相關文章或書籍,於課堂中分享給學生,自再由學生以多元方式與校內同學分享閱讀內容,提升校內閱讀風氣。


2-5學生學習成效之評估妥適

  1. 定期評量採以多元評量(紙筆、聽、讀、動態實作、實驗等)評比學生學習狀態。

  2. 每學期結束前定期辦理班級閱讀成果展,內容包含閱讀學習單及班級作文展示。

  3. 透過線上篩選測驗了解學生學習狀況,並利用科技化評量系統平台分析學生學錯誤迷思概念。

  4. 實施榮譽制度和典範學習,即時給予正向回饋,建立學生良好的自我概念,養成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

  5. 規劃每週朝會活動內容,有效的宣導中心德目及行為規條,並於班級事務中由學生以感想、表演、說故事等方式分享。

  6. 利用導師時間,教師指導學生議題討論與反思檢討,以便於生活中切實踐履。

  7. 實施學生自治,灑掃校園、資源回收、午餐打菜服務、環保小天使等活動,培養團隊的生活能力。

  8. 執行友善校園精神與內涵,落實品德與生活教育,營造優質校園氣氛。

  9. 結合節令慶典,設計全校性學生活動,安排學生參與演出及規劃校本位課程靜態展,供全校親師生參觀。。

  10. 推動政令宣導活動如:春暉教育、性別教育、午餐教育,辦理書法、徵文、徵圖活動,並將優秀作品,於穿堂展示。

  11. 每學期的寫作教學依規定每位學生習寫4~8篇,並配合閱讀教學成果,於學期中及學期末辦理成果展。

  12. 定期辦理全體學生體適能檢測,並於每年校慶期間辦理運動會及戒菸盃運動會。

  13. 積極規劃學生校外活動以及接待外賓導覽機會,參加機會豐富,擴大延伸學習觸角拓展學習經驗,體驗多元文化學習。



2-6學校課程整合機制的建立與運作

  1. 學校課程透過課程發展委員會交辦領域老師或業辦單位提案,承辦單位或領域老師於教學研究會研議後,送課程發展委員會議檢討後決議,最後送交承辦單位進行執行之程序。

  2. 本校規模小,各領域只有一兩位老師,教學研究會議之組成由所有老師組成,教學研究會內依課程與教學需要進行討論對話。教學研究會議每一兩周召開會議,內容多元包括教育政策及校務說明、學科成長研習與課務檢討、學生成就表現及教學經驗分享、教育參觀訪問學習等。

  3. 結合重大教育經費(如精進計畫、十二年國教、教育優先區、友善校園、國教計畫、環境教育、防災教育、健康促進等),邀請專家學者蒞校講座及指導,以使教師了解教育政策方向,亦安排第一線教師進行課程觀課以及共同討論及對話,以增進上下教育層級彼此間需求之了解

  4. 教師適時在課程中融入各議題教學,如在閱讀課程中融入生命教育議題、法治教育議題等等,在自然領域中融入環境教育、海洋教育等議題。

  5. 充分考量學校條件、社區特性、家長期望、學生需要等相關因素,結合全體教師和社區資源,發展學校本位課程。

  6. 每學期訂定中心德目並於朝會部定期進行品德教育、人權教育等宣導。

  7. 每學期定期辦理性別平等、生命教育等教育宣導並融入健康課程及綜合課程。

  8. 每學年辦理春郊、秋郊活動進行淨山及走出戶外降低碳足跡之環境教育活動。

  9. 辦理成人基本教育針對新住民家庭提供多元文化學習管道。

  10. 撰寫特教生IEP計畫,開設特兒課程,利用學校役男專長進入特教生班級輔助授課教師進行教授課程。

  11. 每學期辦理親職家庭教育活動,拉近親子關係增加親子互動機會。

  12. 召開個案會議並邀請個案家長進入會議共同討論幫助特教生學習之方法。

  13. 本校無資源班,所有特教生皆採融合教育。


2-7多元適性教學活動

  1. 結合學校與社區資源,發展學校特色課程,運用鄉土資源、地方特色、民俗節慶、生態環境等融入校本課程,開發多元課程

  2. 實施多元活動課程,讓學生獲得多元能力和正向的情意表現。

  3. 辦理多樣的活動社團,讓學生適性學習,發展多元潛能。

  4. 教師適時將地區特性需求,例如交通、天候等納入課程。

  5. 透過領域學習課程科學實驗研習營及科學展覽讓學生體驗學習實作課程。

  6. 英語課程及英文聽力課程,外籍教師與校內英語教師協同教學,增加學生聽的能力及發音的正確性。

  7. 配合全國體育日辦理跳繩活動。

  8. 每學期辦理教室布置觀摩妝點屬於自己的學習環境。

  9. 辦理小天使小主人系列教學活動,倡導感恩與付出。

  10. 歷年推動藝術深耕計畫並辦理成果發表,效果卓越。

  11. 推展桌遊活動,鼓勵孩子遠離3C並增加同儕之間的良好互動。

  12. 進行團體輔導課程,邀請教會牧師教導信任與順服活動。

  13. 推展馬祖文化週課程教導孩子唱、唸讀並透過走讀東引的形式讓孩子更了解我們的家鄉。

  14. 由學生自行規劃聖誕晚會表流程,訓練自主規劃能力,成效良好。

  15. 成立愛心傘區,教導孩子愛物惜物的心及同理心和公德心。

  16. 擔任地質及本土解說員,將家鄉的美麗的景觀介紹給來自台灣的孩子。

  17. 辦理國小畢業生畢業美展,成果良好。

  18. 推動國中部技職教育並進行成果發表,學生學習成效良好。

  19. 推行畢業鐵人三項運動,成效良好。


2-8補救教學暨兒童課後安置之規劃、執行與輔導成效良好

  1. 配合教育部辦理國英數線上能力測驗,辦理課後輔導,並針對補救之學生辦理成長測驗,以追蹤學生補救教學成效。

  2. 結合學校及家長會經費與軍方人力辦理夜間課業輔導班,幫助有心精進及學業落後同學,設置良好的夜間學習環境。

  3. 每學期針對落後學童進行領域補救教學,並嘗試以同儕輔導方式加強學習能力。

  4. 每節課針對不同程度學童進行差異化教學給予不同程度之作業。

  5. 辦理中輟生課後輔導,讓弱勢生在教師的陪伴下,在課業及生活上更有進步。

  6. 教師團隊不定期召開會議,針對學生個案進行討論,以尋求導正學生偏差行為的具體有效方法,視個案需要安排合適教師介入輔導。針對有學習障礙或學習成就明顯低落同學,學校安排教師就特定科目進行一對一課後輔導。


2-9家庭教育之規劃與實施成效良好

  1. 本校親職教育活動已納入學校行事曆(google行事曆)並於家長日發放行事曆給家長。

  2. 每學期至少辦理1場次之親職教育活動。

  3. 學生輔導歷程及家庭訪問紀錄皆完善保存於學生輔導資料袋,並給予保密管理。

  4. 辦理大手牽小手祖孫日活動,增進祖孫情感,讓愛傳下去。

  5. 辦理母親節感恩活動,達成家庭親子密切互動關係。

  6. 辦理學校日活動,邀請學生家長蒞校,行政人員報告學校行事及各班級經營計畫,以達親師交流目的。

  7. 辦理親師聯誼座談會,彼此溝通意見與看法,以結合家庭的力量,陪伴學童一起成長。

  8. 辦理家庭訪視工作落實親師溝通管道,共同關心協調孩子成長。

  9. 配合家庭教育中心,每位教師每年必須進修四小時家庭教育課程,全體教師積極參加研習。


2-10教學活動之實施與改進

  1. 教師能依據特殊教育學生IEP擬定或調整教學計畫,目前特教生班級為36年級。

  2. 教師能善用均一教育平台、科技化評量系統、電子書以及網路作為教學資源,以改進教學,並增強教學能力、技巧與態度。

  3. 透過教師專業社群,各領域與不同領域間之教學能力能積極協助與支援,教師們彼此討論教學相長,促使教師在專長規劃與協同教學上,皆有良好表現。

  4. 教師利用周三進修時間,分享專長領域教學。

  5. 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在縝密的教學活動設計中,強調教學過程並重視結果,同時著重學生的學習意願和習慣的養成,讓學生獲得最大的學習成效。如感恩活動、畢業系列活動、體驗活動等。

  6. 學習成效低落的學生,教師除了平日的輔導之外,學習遲緩之學生列入補救教學,讓學生能在教師加強指導下得以提升程度。

  7. 教師在教學上會利用地區生態資源、網路資源及人力資源,進行各領域教學。

  8. 社區圖書館位於校園內,所以在教學上運用圖書館資源,不但省時又能提高教學的效能。

  9. 教師注重教學情境布置,例如階梯學英語、愛的點滴公布欄有每月詩人及科學家介紹,中心德目、三項競賽龍虎榜以提高學習認知及正向價值的宣導。

  10. 配合教育處委外的特教診療團隊,實施特教診療工作,如語言治療、職能治療、聽力治療,藉由專業的診療團隊支持,協助學生改善學習困境。

  11. 定期上網更正特殊學童資訊,並追蹤學童診療狀況,請老師及家長給予適時的協助。

  12. 辦理特教課後補救教學,主要是指導學習遲緩的學生,能在教師細心、愛心、耐心的指導下獲得學習成就。


尚未達預定標準待解決問題分析

  1. 特教班資源不足,目前僅靠特教志工及校內教師進行課餘時間加強學習,學生學習精神不佳且成效有限,另本校特教生年級漸長,課堂內容已無法跟上且課餘補救時間短無法有效提升孩童學校效果。

  2. 部分家庭功能無法落實且在學生課業的協助上較無能力,造成教師過重的教學負荷,校方一直努力推動社會及家庭教育,提升家長成長,因部分家長(新住民男性)拒絕學習,令學校有些無力感。

應優先改善重點與具體研議做法

  1. 增加特教教師支援時間。

  2. 特教資源進駐學校。

評鑑委員意見

 

評鑑規準

規準說明

學校自評

評鑑委員訪評

等級

得分

小計

等級

得分

小計

訪視對象

評鑑方法

非常符合

符合

尚符合

未符合

非常符合

符合

尚符合

未符合

校長

行政人員

教師

學生

社區家長

資料檢閱

訪談

觀察

座談

參、專業發展與知能提升

 

 

 

 

 

 

 

 

 

 

 

 

 

 

 

 

 

 

 

 

 

3-1系統性的課程設計與發展成效良好

1.能結合學校願景、同仁教育理念與教育政策,發展系統性課程方案且成效良好。
2.
能參與課程計畫及教學計畫之擬定,實施成效良好。
3.
能參與各種課程研發專案或競賽,成效良好。

4

3

2

1

4 

8

4

3

2

1

 


ˇ

ˇ

ˇ

 

 

ˇ

ˇ

 

 

3-2教師進修研習之規劃與執行成效良好

1.能良好規劃與執行教師進修研習。
2.
進修研習內容成效具有適切性。
3.
教師進修研習參與情形及滿意度分析有良好結果。
4.
特教教師每人每學年參加特殊教育專業研習18小時以上(含進修學分);教師(含校長)每人每學年參加特殊教育相關知能研習3小時以上。

4

3

2

1

4 

4

3

2

1

 


ˇ

ˇ

ˇ

 

 

ˇ

ˇ

 

 

評鑑規準

規準說明

學校自評

評鑑委員訪評

等級

得分

小計

等級

得分

小計

訪視對象

評鑑方法

非常符合

符合

尚符合

未符合

非常符合

符合

尚符合

未符合

校長

行政人員

教師

學生

社區家長

資料檢閱

訪談

觀察

座談

3-3教師教學檔案之建置完善

1.教學檔案的建置能普遍化。

2.教學檔案內容會隨時更新與使用。

3.教學檔案內容具有教學歷程與省思、專業成長與進修等紀錄。

4

3

2

1

4 

12

4

3

2

1

 


ˇ

ˇ

ˇ

 

 

ˇ

ˇ

ˇ

 

3-4教職員提升工作效能之成果顯著

提升教職員資訊科技使用能力、教學及行政專業經驗分享。

4

3

2

1

4 

4

3

2

1

 


ˇ

ˇ

ˇ

 

 

 

ˇ

ˇ

 

3-5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成效良好

1.教師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情形、數位學習教材應用、發展、製作現況及成果。
2.
學校資訊融入設備(單槍投影機、群組教室等)使用情形。
3.
師生參與各項資訊活動或比賽情形。

4

3

2

1

4 

4

3

2

1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學校自評文字敘述

具體成效及現況說明

3-1系統性的課程設計與發展成效良好

  1. 依規定成立課程發展委員會並積極推動發展學校特色與教學革新,歷年已推動各項本土課程,有燈塔美酒課程、探索體驗課程、導覽課程、海洋課程、戰地課程、生態課程、藝術月課程校外教學資源整合方案等創新課程

  2. 透過領域教學研究會積極辦理各項活動;諸如校慶活動、春季踏青、秋季遠足、語文競賽、英文相關檢定、推動閱讀方案、實施閱讀護照認證、生活體驗課程、社區關懷服務、親子共讀、藝文深耕、各類畫展、環境教育、品德教育、法治教育等。

  3. 定期召開學習評量檢討會,追蹤並加強學生學習成就,辦理課後及夜間輔導工作不遺餘力,且績效良好。

  4. 學校配合地方民俗節慶或社區活動辦理主題統整課程,並參加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建置計畫,分享自編教材創意教學成果,從生活的經驗中學習,融入多元文化的薰陶,將生命、生活、生態三生概念融入多元課程。

  5. 學生各項課程安排以符合教師專長為優先考量,並積極爭取各方資源加入教學團隊,如獨輪車教練蒞校進行特色體驗課程開發,藝術與人文深耕計畫邀請藝術專業人員進駐本校,實施階段性教學。

  6. 申請增置專長教師,國中小共聘藝文專業師資加入教學陣容,並進一步讓國中小教師在各專長領域上亦互相支援教學,如體健領域與藝文領域,確實達到教學正常化之目的。

  7. 本校校本課程的建構,考量學校願景、教師條件、家長期望、學生特性、社區支援系統加以規劃,以充份展現本校特色,實施期間已具有相當成效

  8. 校內成立課程發展委員會依照合法性、正確性、可讀性、創造性、價值性、服務性等條件選用教科書,以提昇教師教學效果,滿足學生學習之需求

  9. 藉由教育優先區發展學校特色的機會,發展視覺藝術社團教學藉由更多元的實作演練,學習視覺藝術的各種可能性,藉由切磋與觀摩,提升學生整體實力,使學生從中習得成就感,在縣內競賽及全國賽上已有優異成績。

  10. 學校辦理校際競賽活動及校外教學參觀,指導學生社團,教師都能依其專長,互相支援、協同教學,並積極爭取各方人才資源協助教學活動,以提升學校競爭力。

  11. 本校師生多次協同鄉公所、社區發展協會、釣魚協會、各廟宇財產委員會等地區社團辦理各項淨山、淨灘、社區服務與宗教信仰等活動,校長與教師均身體力行,積極參與社會公共服務。


3-2教師進修研習之規劃與執行成效良好

  1. 學校配合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歷年精心辦理多場及各領域教學研討會,藉由說課、觀課、議課及課程綱要導讀,並鼓勵教師及即參加校外相關領域之研習活動與二專長研習,為專業增能加分,拓展教學視野與領域。

  2. 鼓勵教師參加領域種子教師研習及行動研究,提昇教學專業需求與領域之需要

  3. 召開教學研究會,分享教學方法與課程內容並檢討與改進。

  4. 教師積極參與十二年國教宣導及新課綱研習,更積極推動精進教學品質計畫,並辦理分領域研習活動。

  5. 於校務會議及各項慶典活動中表揚績優專業教師,並鼓勵教師參加特殊優良教師遴選。

  6. 本校教師每一年均達到40小時以上的進修時數,各項進修研習均登入全國教師在職進修資訊網中

  7. 辦理教師增能及網路研習,教師全員通過綜合領域研習36小時,兒少保護線上研習12小時以上。

  8. 近年多位教師完成暑期進修碩士班與第二專長課程,展現積極進修與發展第二專長,以有效提升教學能力與領域,更實質回饋所學嘉惠東引學子。


3-3教師教學檔案之建置完善

  1. 邀請專家學者與教師座談研習,協助老師建立教學檔案的理念與做法。

  2. 整合學校教師觀點,建構學校本位教學檔案,鼓勵教師透過教學檔案呈現教學成果,了解學生學習情況、教學省思、專業成長、行政業務等。

  3. 利用資訊及知識管理將教學檔案e化。

  4. 學校活動計畫之執行,均製作成果留存完整歷程檔案,包括教師教學檔案及回饋等。

  5. 校內檔案伺服器建立完善,教師檔案分享全面電子化,資料分享簡單、快速、永續、環保,除有效降低紙張浪費外,更可永久保存,達成教學歷程經驗分享與傳承的目標。



3-4教職員提升工作效能之成果顯著

  1. 本校教師歷年多次擔任數學、自然、社會、英語及健康與體育領域主任輔導員,積極為全縣教師精進教學而努力,將自身教學經驗分享全縣教師。

  2. 本校每位教師,均具備完整的學經歷,熱忱有活力、有愛心、有世界觀,積極進取,以百年樹人的神聖使命為志業。

  3. 教師將學校願景倫理責任、人文關懷、創新卓越、健康快樂融入在教學的現場,對於教育部的相關教育政策推行,都能全力的支持與配合。

  4. 有理性的科學認知與感性的情意教學,融會貫通在教學的現場。

  5. 每個教師皆能發揮當導師最高原則陪伴學生,以校為家,以班為長,超極限的陪伴孩子學習成長,以愛心與關懷面對學童,做到家長所不能做的事項,忍家長所不能忍,這是我們與都會教師最大的不同,也是我們引以為傲的成就。 


3-5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成效良好

  1. 學校網頁建全各項校園資訊、公告及宣導功能,並開設多項臉書社團(英語、閱讀、城鄉共學、親師交流等),希望藉由高效率的溝通及資訊分享,達到親師生積極合作的目標。

  2. 更新遠距教學及視訊會議系統,加設視訊簡報系統,免去交通往返時間與經費,更大幅提升教師研習進修機會與意願。

  3. 歷年受教育部及教育處補助多項經費,辦理各項資訊素養實務、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資訊安全管理與智慧財產權宣導等教師研習與學生講座,落實與推廣資訊化學習,提升教師資訊素養。

  4. 鼓勵教師善用數位教學資源與資訊科技教學設備,整合、應用資訊科技於教學,改善教學模式,達成創新教學目標,提升教學品質與成效。

  5. 建構高效能E化教室及各項資訊設施強化資訊科技。

(1)建置高效能e化教室,提供優質教學科技,協助教師活化教學活動。

(2)藉由整合電子白板與IRS即時反饋系統的教學模式,立即掌握學生學習情況,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意願,以及更積極進取的求學態度。

尚未達預定標準待解決問題分析

應優先改善重點與具體研議做法

評鑑委員意見

 

評鑑規準

規準說明

學校自評

評鑑委員訪評

等級

得分

小計

等級

得分

小計

訪視對象

評鑑方法

非常符合

符合

尚符合

未符合

非常符合

符合

尚符合

未符合

校長

行政人員

教師

學生

社區家長

資料檢閱

訪談

觀察

座談

肆、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

 

 

 

 

 

 

 

 

 

 

 

 

 

 

 

 

 

 

 

 

 

4-1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執行小組規劃與實施周延完善

1.納入校務計畫及定期召開會議。
2.
有效運用策略聯盟方式尋求訓輔資源,並建構周延輔導網絡。
3.
落實教師輔導學生之職責,強化親職教育、生涯輔導、生活輔導及學習輔導。
4.
推動認輔制度及成立危機處理小組。
5.
落實學生基本檔案建置,並有效管理與運用。

4

3

2

1

4 

8

4

3

2

1

 

 

ˇ

ˇ

ˇ

 

ˇ

ˇ

 

 

 

4-2學生事務與輔導專業知能在職教育規劃與實施周延完善

1.建立教職員參與學生事務與輔導專業知能在職教育檔案。                           2.教師參與輔導知能研習基礎班、進階班及友善校園議題進修活動,有效提升教師輔導知能。                              3.鼓勵教師參加相關輔導進修活動,並加強學校本位的研習與進修機制。                              4.規劃辦理初任導師傳承座談活動,提升導師輔導職能。

4

3

2

1

4 

4

3

2

1

 

  

ˇ

ˇ

ˇ

ˇ

ˇ

ˇ

ˇ

 

 

評鑑規準

規準說明

學校自評

評鑑委員訪評

等級

得分

小計

等級

得分

小計

訪視對象

評鑑方法

非常符合

符合

尚符合

未符合

非常符合

符合

尚符合

未符合

校長

行政人員

教師

學生

社區家長

資料檢閱

訪談

觀察

座談

4-3中輟預防輔導、追蹤及復學安置之成效良好

1.依法通報中途輟學學生並積極輔導學生復學。
2.
已建立學校內中輟復學學生與轉介機制及運作流程(包含轉介中介教育之流程與機制)。
3
規劃中輟復學及中輟之虞學生多元適性課程。                 

4

3

2

1

 4

 4

4

3

2

1

 


ˇ

ˇ

ˇ

 

 

ˇ

ˇ

 

 

評鑑規準

規準說明

學校自評

評鑑委員訪評

等級

得分

小計

等級

得分

小計

訪視對象

評鑑方法

非常符合

符合

尚符合

未符合

非常符合

符合

尚符合

未符合

校長

行政人員

教師

學生

社區家長

資料檢閱

訪談

觀察

座談

4-4性別平等教育之推動與執行成效良好

1.成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定期召開會議,設置專人處理業務。 2.規劃性別平等教育年度實施計畫、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選用符合性別平等教育原則之教材。 3.定期檢視校園學習環境及安全空間。

4.訂定校園性侵害與性騷擾防治規定, 明訂處理流程,並公告周知。 5.建立校園性侵害與性騷擾事件及加害人檔案資料並落實追蹤當事人懲處與輔導教育。 6.辦理社區有關性別平等教育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7.強化兒童及少年保護、家庭暴力及性侵害事件之責任通報及輔導工作。


4

3

2

1

4 

 4

4

3

2

1

 

 

ˇ

ˇ

ˇ

 

 

ˇ

ˇ

 

 

評鑑規準

規準說明

學校自評

評鑑委員訪評

等級

得分

小計

等級

得分

小計

訪視對象

評鑑方法

非常符合

符合

尚符合

未符合

非常符合

符合

尚符合

未符合

校長

行政人員

教師

學生

社區家長

資料檢閱

訪談

觀察

座談

4-5生命教育之推動與執行成效良好

1.鼓勵教師依實際需要,研發生命教育相關教材教法,配合12年國民基本教育及各學科,進行融入式之教學。 2.篩選憂鬱傾向及自我傷害高危險群之學生,進行輔導及定期追蹤等相關工作。                  3.建置學生憂鬱及自我傷害預防與處理機制,統整並結合校內外資源共同進行校園自我傷害事件之防治工作。

4

3

2

1

 4

8

4

3

2

1

 

 

ˇ

ˇ

ˇ

 

 

ˇ

ˇ

ˇ

 

4-6人權、法治、品德及公民教育之推動與執行成效良好

1.定期檢視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及校規,廣納學生及家長意見,循民主參與程序修訂教師輔導與管教辦法及校規。

2.依規定設立學生獎懲委員會及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並運作良好。

3.完成擬定校園正向管教/三級預防工作計畫,進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自我檢核及檢討策進。

4.制訂校園霸凌事件處理標準作業流程,有效推動校園安全守護計畫

5.將人權、法治、品德、公民教育及服務學習議題融入各領域教學及學校活動,並辦理相關議題之教師研習。

4

3

2

1

 4

4

3

2

1

 

 

ˇ

ˇ

ˇ

 

 

ˇ

ˇ

 

 

評鑑規準

規準說明

學校自評

評鑑委員訪評

等級

得分

小計

等級

得分

小計

訪視對象

評鑑方法

非常符合

符合

尚符合

未符合

非常符合

符合

尚符合

未符合

校長

行政人員

教師

學生

社區家長

資料檢閱

訪談

觀察

座談

4-7社團及多元學習活動之規劃與實施情形良好

1.社團的特色、學生參與情形。 2.推動服務學習。

4

3

2

1

 4

12

4

3

2

1

 


ˇ

ˇ

ˇ

ˇ

ˇ

ˇ

ˇ

 

 

4-8學生健康檢查及健康管理情形良好

1.辦理學生健康檢查及檢查後之追蹤矯治率。

2.使用學生健康資訊管理系統網路傳輸檢查結果。

3.學生健康體位管理(如:BMI..)成效及具體實施作為。

4.每學年舉辦結合親師生之視力、口腔、健康體位等健康議題相關活動暨獎勵成效等。

5、每學年辦理國小書包減重宣導及檢測等相關活動,並獎勵成效。

4

3

2

1

 4

4

3

2

1

 

 

ˇ

ˇ

ˇ

ˇ

 

ˇ

ˇ

 

 

4-9緊急傷病處置妥適及傳染病防治成效良好

1.訂定各校緊急傷病處理原則及流程。
2.
設置完善救護設備。
3.
教職員工、學生、學校護理人員
每年接受急救教育訓練成效。
4.
傳染病防制成效並協助學生接受預防注射等 。
5.
傳染病通報內容詳細,且於校安通報及腸病毒通報規定時限完成。

4

3

2

1

4 

4

3

2

1

 

 

ˇ

ˇ

ˇ

ˇ

ˇ

ˇ

ˇ

 

 

評鑑規準

規準說明

學校自評

評鑑委員訪評

等級

得分

小計

等級

得分

小計

訪視對象

評鑑方法

非常符合

符合

尚符合

未符合

非常符合

符合

尚符合

未符合

校長

行政人員

教師

學生

社區家長

資料檢閱

訪談

觀察

座談

4-10整體學校體育政策規劃完善

1.體育活動行事曆。

2.課間活動規劃情形。

3.體育設備管理、經費編列、籌募與運用情形。

4.成立運動社團之計畫及獎勵措施。

5.體育場館開放、管理及租金之運用。

4

3

2

1

4 

8 

4

3

2

1

 

  

ˇ

ˇ

ˇ

ˇ

ˇ

ˇ

ˇ

 

 

4-11學校健康與體育領域教學之實施情形良好

1.授課師資之編配及體育課授課時間規劃。
2.
學生體適能檢測、登錄與運動推廣。
3.
學校游泳教學實施成效。
4.
非體育或健康教育科系畢業教師,體育或健康教育科教學增能研習實施成效。
5.
水域安全宣導實施紀錄。
6.
健康相關課程教師參與專業在職進修符合學校衛生法及教育部規定之研習時數規定。

4

3

2

1

4 

4

3

2

1

 


ˇ

ˇ

ˇ

ˇ

 

ˇ

ˇ

 

 

評鑑規準

規準說明

學校自評

評鑑委員訪評

等級

得分

小計

等級

得分

小計

訪視對象

評鑑方法

非常符合

符合

尚符合

未符合

非常符合

符合

尚符合

未符合

校長

行政人員

教師

學生

社區家長

資料檢閱

訪談

觀察

座談

4-12友善校園之推動與執行情形良好

1.定期填報校園安全及災害防救通報

2.每學期辦理友善校園週活動

4

3

2

1

4

8

4

3

2

1

 


ˇ

ˇ

ˇ

ˇ

 

ˇ

ˇ

 

 

4-13交通安全教育計畫推動情形良好

交通安全年度實施計畫應納入行事曆並辦理各項相關活動及實施校園周邊導護等相關活動。

4

3

2

1

4

4

3

2

1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學校自評文字敘述

具體成效及現況說明


4-1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執行小組規劃與實施周延完善

  1. 結合校務會議定期規劃年度學生與事務輔導工作方針

  2. 與教育處輔導諮商中心、衛生福利局社會福利課及馬祖家扶中心建立輔導網絡,有 效推動相關輔導工作

  3. 親職教育方面,配合專案定期辦理相關活動(包括成長班),將課程目標融入教學活動中,提升親、師、生互動效能

  4. 生涯教育方面,引進各職業專長講師,結合在地技藝教育課程建構出學生適性發展藍圖

  5. 學生認輔方面,結合部內會議定期交換學生輔導策略

  6. 建立輔導資料,提供各教師運用,以充分發揮建立輔導資料功效。

  7. 檔案建置完善,包括學生AB表、生涯手冊、生涯檔案及特殊學生(資優及特教)資料建構

  8. 實施團體及個別輔導,利用課餘及綜合活動安排輔導課進行團體輔導及家訪方式針對個人輔導。

  9. 辦理學校日活動,邀請學生家長蒞校,行政人員報告學校行事及各班級經營計畫,以達親師交流目的。

  10. 辦理親師聯誼座談會,彼此溝通見解與看法,以結合家庭的力量,陪伴學童一起成長。

  11. 辦理母親節感恩活動,達成親子密切互動關係。

  12. 辦理家庭訪視工作落實親師溝通管道,共同關心協調孩子成長。


4-2學生事務與輔導專業知能在職教育規劃與實施周延完善

  1. 邀請教育處輔導諮商中心心理師定期辦理專題講座,提升教師輔導知能

  2. 傳承研習本校於103學年辦理(104學年後教師流動較小無獨立辦理)

  3. 協助辦理個案研討會,鼓勵教師認輔以確實達到協助個案學童改善學習障礙及行為,並作為行動研究的主題。

  4. 辦理特殊教育知能研習,使教師能在研習中提升輔導知能,懂得如何指導及協助學生。


4-3中輟預防輔導、追蹤及復學安置之成效良好

  1. 本校雖無中輟生,但定期上網更新中輟網路資訊,並留意是否有學生中輟給予通報。

  2. 相關經費接投入於預防方面並成立多元社團持續提供學生學習動機

  3. 積極辦理中輟預防高危險家庭課後輔導工作。


4-4性別平等教育之推動與執行成效良好

  1. 推廣性別平等教育,成立性別平等教育小組,實施性侵害與性騷擾防治教育與宣導活動,並與家長溝通建立正確的性別觀念。

  2. 辦理家長與學生性別平等宣導及相關課程,課程設計皆符合各年段學習


4-5生命教育之推動與執行成效良好

  1. 生命教育活動納入學校大型活動中舉行,例:校慶活動、春秋季郊遊,在輕鬆氣氛中有效拉近親師生距離

  2. 將生命教育議題融入各領域教學成效顯著

  3. 規劃每月心理諮商時間及宣導活動,有效降低及預防相關案件產生

  4. 利用川堂及公佈欄宣導心靈淨化

  5. 規劃學生憂鬱自我傷害預防處理機制。

  6. 本校為生命教育中心學校,積極推動生命教育宣導、知能讀書會、促進身心健康、生命體驗、生命鬥士講習等活動,提升教師、學生對生命價值觀的認知。


4-6人權、法治、品德及公民教育之推動與執行成效良好

  1. 與連江縣地檢署及警察局合作,請檢察官或刑警隊長到校進行每學期的人權法治、兩公約宣導、藥物濫用、交通安全等教育宣導。

  2. 各班級於閱讀計畫中推動相關主題繪本或共讀書籍,於課間進行專書報告或分享。

  3. 透過導護老師結合每週中心德目議題進行主題宣導。

  4. 結合正向管教,透過榮譽卡獎勵與表揚,協助學生自己設定合理、優質的品德目標,並能自我激勵以具體實踐。

  5. 每年3月辦理典範學習(模範兒童及優秀青年選舉活動)、提升公民素養。

  6. 辦理整潔、秩序、禮貌三項競賽活動、並藉由競賽活動將品德教育中心德目議題融入日常生活。


4-7社團及多元學習活動之規劃與實施情形良好

  1. 推動美術社團,學生在各大型美術競賽中獲得佳績。

  2. 配合九年級抽離式技藝教育結合在地師資進行多元系統教學(攝影、美髮、餐飲、烘焙)

  3. 籌組各式球類社團建立運動風氣且為每年縣內外各項賽事預做準備。

  4. 成立夜間體育社團、結合社區及學校力量開辦羽球、桌球、籃球等課程。

  5. 辦理本土特色學習社團,開發原鄉特色課程,與台灣學校進行課程互訪,體驗不同文化風情與教學功能,增進生活經驗,擴展學習視野。

  6. 發展學校特色開設傳統鑼鼓、鼓陣與獅隊及全校獨輪車為主學習課程,提升學生人文涵養,並強化身體適能。


4-8學生健康檢查及健康管理情形良好

  1. 每學期於期初完成體適能與視力檢測,並登錄於學生健康資訊系統。對於未達標準之同學持續追蹤,並製發通知單供家長知悉,建議家長尋求適當醫療處置。

  2. 每年10月配合連江縣立醫院醫療團隊,於校內完成健康檢查,並追蹤學生進行專科醫師複檢。

  3. 每年健檢複診率100%,近三年近視矯正率100%

  4. 晨間活動進行健康操、及路跑活動,課餘開辦各項球類社團,促進學生心肺功能並維持健康體位。

  5. 定期更換洗手乳與消毒工作,加強洗手習慣與呼吸道禮節。

  6. 每日午餐後進行潔牙活動,每週三實施漱口水活動,加強學童口腔清潔習慣。

  7. 辦理健康促進議題家長研習,為協助家長經由參與學校活動以促進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與學習,並能在居家生活中指導孩子養成良好健康習慣。


4-9緊急傷病處置妥適及傳染病防治成效良好

  1. 本校教職員每年固定檢測CPRAED證照,目前合格率將近100%

  2. 學生如感染法定傳染病則依規定通報校園安全中心。

  3. 訂定緊急傷病處置流程,配合消防隊防災演練,鼓勵生參加救生術研習取得證照。

  4. 配合衛生教育政令宣導,於校園內公布相關疫病宣導海報,另於校網建立疾病管制局連結於校網,提供時資訊予親師員生。



4-10整體學校體育政策規劃完善

  1. 學校體育計畫及SH150計畫報府核備後於學校實施。

  2. 推動運動社團,提倡運動風氣;定期辦理運動競賽,提升選手實力。

  3. 針對特殊需求學生,進行適應體育課程。

  4. 推廣多元運動項目,開設桌球、籃球、木球、羽球、田徑及樂樂棒等運動社團,提供學生選修。

  5. 發展游泳教學,建立三至九年級學生能力本位,使學生具備基礎游泳技能。並於每學年上學期初進行游泳能力認證,希望可從小培養游泳能力以提升游泳技能。

  6. 畢業班學生皆需通過鐵人三項的考驗(獨輪車(自行車)獨木舟、跑步)。

  7. 配合縣運期程,學校體育政策以一年運動推廣,一年精進運動技能為方向,建立社團與培訓隊之模式。

  8. 推動多元樂活運動站,提供學生更充足之室內運動空間與運動設施,舒緩學生運動空間不足,同時減少不良天候對於學生從事運動之影響,並充分發揮學校創意與特色,發展學生適性體育教育,促進身體活動量,並培養其終身規律運動習慣。

  9. 為提倡運動本校兩年辦理一次校慶暨特色運動會,培養學生運動習慣及運動精神。

  10. 本校雖然交通不便、學生數少,但仍積極參加兩年一次的縣運及隔年的校際競賽,歷年亦偶有佳績。



4-11學校健康與體育領域教學之實施情形良好

  1. 依照課程發展委員會通過課程發展執行,結合鄉內游泳設施進行游泳課程並在健康課程裡推廣健康促進知識及常識。

  2. 每年均提報健康促進計畫,透過中央輔導委員到校指導,落實師生健康生活技能。

  3. 配合地區醫療資源完成學生健康檢查、衛生教育及傳染病防治。

  4. 落實體育科任專業化,全面由體育專長老師任教,另外透過專案增置師資提供多元體育教學,授課內涵及時段則於課展委員會充分討論定案。

  5. 落實學童體適能檢測,對體能明顯落後及肥胖過重學童,運用打造運動島計畫,鼓勵學童養成健康促進之習慣。

  6. 辦理體育教學研習,利用教師進修時間指導相關技能與規則,如:木球、桌球、球等,亦鼓勵老師協同切磋增長專業知能。


4-12友善校園之推動與執行情形良好

  1. 每學期第一週辦理友善校園系列活動、辦理祖孫週、反霸凌宣導、兒少保護法宣導、兩公約宣導、藥物濫用宣導、有話大聲說活動、全校各班辦理反霸凌議題班會。

  2. 每年10月辦理無菸校園推廣活動、舉辦田徑、籃球、木球、羽球等比賽、推廣無菸概念。

  3. 與連江縣地檢署合作,請檢察官到校宣導法治概念。

  4. 與連江縣衛生福利處合作辦理健康檢查、藥物濫用、愛滋病等宣導。

  5. 依規定上線填報校園安全及災害防救通報。

  6. 透過導護老師將每週中心德目之議題作主題宣導。

  7. 結合正向管教,透過榮譽卡獎勵與表揚,協助學生自己設定合理、優質的品德目標,並能自我激勵以具體實踐。

  8. 每年3月辦理典範學習(模範兒童及優秀青年選舉活動)、提升公民素養。

  9. 於本校網頁張貼友善校園相關入口網頁。

  10. 不定期進行友善校園活動,如影片宣導、彩繪黑板牆、海報張貼、講座宣導等。


4-13交通安全教育計畫推動情形良好

  1. 交通安全組織架構完整,會議記錄完善,訂定總體交安計畫。

  2. 勘驗校園環境,彙整校園交通動線安全分析報告。

  3. 辦理交安話劇傳統,劇情融入交通法規與安全維護,寓教於樂。

  4. 善用校園地形,以石刻交通標示提醒學生用路安全。

  5. 多元交通工具,並於電子公布欄宣傳海陸空交通安全知識,各項戶外教育活動都能藉機進行安全教育。

  6. 交通安全融入各領域教學,師生錄製影像編寫劇本教案可做為教材。

  7. 善用公佈欄、帆布海報、社群網路於教室外持續進行交安宣導。

  8. 本校全體教師參與協助交通導護工作並排定輪值時間,認真負責。

  9. 辦理交通安全海報設計比賽,將概念融入創意設計之中。

  10. 於本校網頁張貼交通安全入口網頁。

  11. 執行交安天使計劃、將戴安全帽概念透過學生傳遞至社區。

  12. 本校榮獲103學年度及105學年度連江縣交通安全評鑑全縣第一績優。

  13. 本校優良導護老師榮獲104年及106年教育部金安獎。

  14. 近四年因交通事故受傷0人。


尚未達預定標準待解決問題分析

  1. 學生體適能整體表現尚有進步空間,主要因為校園近年施工不斷,學生活動空間有限。

  2. 學童齒及近視率偏高,雖複檢與矯正已達100%,但在家中對3C使用及含糖飲料之飲用仍有過量情形。

  3. 教師樂意參與認輔學生,但因本身之教學及班級經營的負擔頗為沉重,雖已盡力,但部分學生效果未能彰顯,在輔導工作上仍亟需專業人員協助已有效達到輔導諮商之功能。

應優先改善重點與具體研議做法

  1. 本校近年未達標準體位學生數略有上升,本校在校內已實施禁止含糖飲料進入校園多年並加強營養午餐供應管理且利用晨間時間擴大進行晨跑活動並加強運動社團推廣鼓勵學生加入。期望能有所改善學生肥胖問題。

  2. 繼續加強對家長之衛教宣導,提升家長主動帶小孩看醫生、例行檢查之意願;敦請地區加強醫療資源,強民居民對地區現行醫療系統信心並請家長支持減量供應學童含糖飲料。

評鑑委員意見

 

評鑑規準

規準說明

學校自評

評鑑委員訪評

等級

得分

小計

等級

得分

小計

訪視對象

評鑑方法

非常符合

符合

尚符合

未符合

非常符合

符合

尚符合

未符合

校長

行政人員

教師

學生

社區家長

資料檢閱

訪談

觀察

座談

伍、環境營造與設備維護

 

 

 

 

 

 

 

 

 

 

 

 

 

 

 

 

 

 

 

 

 

5-1學校建築、設備安全之管理、應用與維護情形良好

校園建築與設施之規劃與維護、教室配置與管理、全校平面圖、配置圖的建制與管理、校舍產權清楚等。

4

3

2

1

4

20

4

3

2

1

 


ˇ

ˇ

ˇ

 

 

ˇ

ˇ

ˇ

 

5-2學校財產維護情形良好

財產目錄完備、財產登錄、財產管理(財產標籤、存放地點)、財產使用頻率統計等。

4

3

2

1

4

4

3

2

1

 


ˇ

ˇ

ˇ

 

 

ˇ

ˇ

ˇ

 

5-3學校資訊環境維護與運作情形良好

資訊設備相關維護資料及技術說明文件(維修紀錄、交接清冊、軟體授權文件等)、舊電腦再生利用情形、網路設備應用之規劃設計及相關圖、表資料之完整性。

4

3

2

1

4

4

3

2

1

 


ˇ

ˇ

ˇ

 

 

ˇ

ˇ

 

ˇ

5-4學校永續校園之規劃符合環境永續概念

1.融入綠建築概念進行學校環境規劃與改造情形。

2.校園及社區環境資源調查、資料庫建置及運用執行情形。

4

3

2

1

4

4

3

2

1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5-5工程暨設備預算執行成效良好

  1. 各項合約書的保管、經費管控等。

  2. 程列管會議及紀錄。

4

3

2

1

4

4

3

2

1

 


ˇ

ˇ

 

 

 

ˇ

ˇ

 

 

評鑑規準

規準說明

學校自評

評鑑委員訪評

等級

得分

小計

等級

得分

小計

訪視對象

評鑑方法

非常符合

符合

尚符合

未符合

非常符合

符合

尚符合

未符合

校長

行政人員

教師

學生

社區家長

資料檢閱

訪談

觀察

座談

5-6節約用水、用電措施的訂定與執行切實

1.學校成立節約能源工作小組,並訂定校內節約能源工作計畫。
2.
水電經費控管及分析。
3.
水電設備汰舊換新情形。
4.
校園節能減碳之實施成效。

4

3

2

1

4

16

4

3

2

1

 


ˇ

ˇ

ˇ

ˇ

 

ˇ

ˇ

ˇ

 

5-7消防及飲水設備的維護與管理妥適

維修紀錄、防火防災防震演練計畫與實施情形。

4

3

2

1

4

4

3

2

1

 


ˇ

ˇ

 

 

 

ˇ

 

ˇ

 

5-8校園安全

1.防制藥物濫用執行情形。

2.役男管理執行情形。

4

3

2

1

4

4

3

2

1

 


ˇ

ˇ

ˇ 

ˇ 

 

ˇ

ˇ 

ˇ

 

5-9校園整潔、綠化、美化與境教

1.學校師生能維持公共場所、普通教室、專科教室、廁所、操場、導師及行政辦公室之整齊與清潔。

2. 學校師生具備良好之整潔習慣,維持個人及個人周遭環境之整齊清潔。

3. 學校能透過合宜之整潔活動與競賽,養成師生維護整潔之習慣。

4. 校園空間及教室規劃具人文、美感與便利性,提供師生怡人、舒適、便利、整潔、優美的學習環境。

5. 學校及教室綠化、美化、舒適措施完善,能提供師生怡人的學習環境與空間。

4

3

2

1

4

4

3

2

1

 


ˇ

ˇ

ˇ

ˇ

ˇ

ˇ

 

ˇ

 

學校自評文字敘述

具體成效及現況說明

5-1學校建築、設備安全之管理、應用與維護情形良好

  1. 本校校園由規劃小組經整體規劃,利用校園地形條件,規劃具特色之校園景觀,逐年執行各項軟硬體之建置。

  2. 依據校務發展計畫,編列修繕需求,分年度向教育處爭取經費,依規劃整修校舍,改善學校環境設施。

  3. 歷年積極整建老舊校舍及教學場所如下

(1)國小教學大樓:101-103年新建計畫,104年內部裝修,105年涵藝樓啟用。

(2)多功能運動場:104年重建,並於105學年度啟用。

(3)國中專科大樓:104年拆除國中老舊廁所,105年重建,預計106年底竣工。

(4)自來水塔管線:104年整理管線並汰換水塔。

(5)國小專科大樓:105年拆除國小部舊教學大樓,改建為營養午餐大樓暨國小部專科教室,預計107年竣工。

(6)教師宿舍:105年教師宿舍頂樓加強防水工程。

(7)另逐年進行紗窗、燈管、冷氣、飲水機(或濾心)、牆面油漆等汰換更新工作。

  1. 本校為國中小及幼兒園綜合學校,連江縣第一所托嬰中心亦位於幼兒園旁,於學區的安排上刻意分割,讓學生能有效區隔各學區之活動空間獨立性,並使升學階段上含有步步高升之意。

  2. 經過歷年努力,校舍使用執照已全面請領並合法化,新建校舍更是依法申請辦領各項證照。

  3. 學期初進行校園安全檢核,營造學生踏實學習、健康成長的優質環境,已配合達成各階段教育目標。

  4. 報修機制完善,若遇設備損壞情形,由導師或學生填寫修繕單後送至總務處即立刻處理。

  5. 遊樂設備、營養午餐設備、教學電器設備、學生課桌椅調整……等,於學期初進行全面性檢查並維護。

  6. 本校校區位於坡地,腹地狹小,教室實施最有效利用,如:國中小禮堂即為多功能教室(圖書室、電腦室、活動室、研習區、小型展演場地)

5-2學校財產維護情形良好

  1. 新建物依照教學需求新建與管理。

  2. 全校平面圖定期更新於學校網頁。

  3. 學校財產每月製作增減報表,並且定期清點。

  4. 每年底將學校的盤點結果表送至縣府查核。

  5. 兩年一度配合財政局進行財產檢查。

  6. 財產管理依規定辦理,歷年評鑑皆獲好評。

  7. 本校財產檢查每半年實施一次,除瞭解本校財產使用情況外,亦針對不堪使用且達到報廢年限之物品,進行汰換並進行廢棄物上網拍賣。


5-3學校資訊環境維護與運作情形良好

  1. 本校有兩位兼職資訊教師協助處理資訊安全作業。

  2. 本校資訊設備維修均有專人維修並於請領清冊上有詳實紀錄。

  3. 學校網頁則由外部單位經營與管理,並且定期更新學校的資訊。

  4. 建立國中部及國小部臉書社群,即時發布學校訊息及動態。

  5. 架設有線與無線共構的網路校園環境,順暢傳輸資訊,達到行政業務、教學資源網路化。

  6. 設置單槍專科教室和數位教室,滿足教學設計與實施需求。

  7. 建置多元存取平台,提供行政人員及教師數位化資料與教材。

  8. 老師普遍會上網查資料、運用網路教學、單槍投影機、實物投影機、數位相機、數位攝影機等媒體工具,進行備課與教學。

  9. 建置學生基本資料、學習評量、輔導資料……等,皆以校務行政電腦進行有效管理和應用,並力行資料保密原則。

  10. 處室單位之間藉由網路芳鄰、網路教學平台、親師生FB平台等進行文件的溝通、討論與彙整,便捷又有效率。

  11. 本校設有IP配置圖、網路設備架構圖、校園網路配置圖,並架設防火牆,針對本校網路使用進行有效控管,以利教學辦公能順利進行。

5-4學校永續校園之規劃符合環境永續概念

  1. 國小部教學與辦公大樓已獲得綠建築標章。

  2. 興建中的營養午餐暨國小教學大樓以綠建築標章做為建築規劃並施工。

  3. 學校已建立校園及社區環境資源資料庫,並依照學生需求進行運用。

  4. 為營造校園生物多樣性,建立水池生態系統,栽種多樣本地物種,提供生物棲息及學生生態觀察之有效教育環境。

  5. 有效利用雨水資源架設雨水收集管路,引流至水撲滿提供教學之用。

  6. 為提倡自然生態工法,本校操場已採用為透水性鋪面且擋土牆設置均採生態工法,至今已逾10年,保存仍相當完善。

  7. 國小部教學大樓新建工設有汙水淨置槽,用於廁所馬桶之清洗且均採用省電燈管,另於採光部份設有大面窗戶且緊鄰操場可有效利用天然光線,樓頂亦設置太陽能預定地。


5-5工程暨設備預算執行成效良好

  1. 工程合約書及相關公文皆依照工程項目進行歸檔。

  2. 每年底將執行經費狀況陳報縣政府,餘款辦理保留,結案工程餘款則繳庫。

  3. 本校去年底保留經費有:104年專科大樓興建工程、105年營養午餐餐廳暨國小專科教室。

  4. 工程每月上網進行填報。

  5. 列管會議因需赴南竿與會,往返交通費費時,故皆由教育處專員協助報告。

  6. 本校於國中部後方設置檔案室,有關本校公文、工程相關業務皆妥善保管於檔案室。

  7. 工程預算執行皆能於年度結束前完成發包或核結作業。


5-6節約用水、用電措施的訂定與執行切實

  1. 學校水電設備逐年汰舊換新。

  2. 採購具有環保標章的電子設備。

  3. 定期上網填報本校用電用水及用油等狀況。

  4. 國小部教學大樓禮堂的電燈為大型鹵素燈泡,較為耗電且新建築非常潮濕,需使用除濕機或冷氣除濕,導致電量仍較去年為高。

  5. 依規定成立節約能源工作小組,並訂定本校四省節約計畫且行之有年。

  6. 設置太陽能光電系統,該系統電力長時間供應國中三年級、辦公室以及總務處辦公室之用,此系統已用十年,至今仍保持完善。

  7. 水龍頭均採用省水裝置,並在屋頂裝設雨水收集管引流至校園水撲滿,供給學生沖洗拖把及地板之用。

  8. 水電費支用狀況於總務處皆有記載,若有異常狀況時將於校務會議中提出並檢討。


5-7消防及飲水設備的維護與管理妥適

  1. 學校消防維修紀錄皆存檔留存。

  2. 每學期定期更換飲用水設備並紀錄。

  3. 一年兩次將學校飲用水送檢。

  4. 有關防火防災防震演練計畫皆依年度上網填報計畫與實施成果。

  5. 有關水電設備汰換,經各單位填寫報修單送至總務處,皆能於最快時間內處理(詳見維修單)

  6. 每年3-5月將進行固定之冷氣維修保養以及飲水機相關保養維護。

  7. 依規定每年進行2次以上之防災防震演練,教導學生正確的避難方式。


5-8校園安全

  1. 校園安全、防霸凌、紫錐花宣導皆於每學期初由校長擔任宣講者進行全校性宣導。

  2. 替代役於夜間8:009:30進行夜間巡邏並填寫巡邏日誌。

  3. 勘驗校園環境,彙整校園交通動線安全分析報告。

  4. 與東引警察所合作,協定校園安全議定書,並加設巡邏箱於國中辦公室門口。

  5. 學期初進行校園安全檢核,營造學生踏實學習、健康成長的優質環境,達成教育目標。



5-9校園整潔、綠化、美化與境教

  1. 學校各教學區域分派學生進行打掃,每週進行整潔競賽。

  2. 校園公共區域由替代役與工友共同進行維護。

  3. 本校每日皆進行例行性打掃工作,在學生人數不多的情況下,依人數分配工作區域,保持學習環境之清潔。

  4. 本校設置愛心服務站(自願愛校服務),提供低年級或公眾區域之整潔工作。

  5. 校園校學大樓已採用五彩琉璃牆面並以彩色欄杆點綴,讓校園展現繽紛活潑化。

  6. 各班教室於期初進行教室布置活動,讓學習環境與空間更加充實完善。

  7. 結合本地鄉土特色,製作三語(國語、英語、福州語)環境強化學生在生活中境教功能。

尚未達預定標準待解決問題分析

  1. 因本校地處偏遠且為海島地形,相關水電設備因環境潮濕、空氣中鹽分含量高,設備容易損壞且維護相當不便,當地廠商維修能力不足、成本過高,致使維修經費經常不足。

  2. 為提倡綠色生活,本校工程及設備採購均採用綠色標籤,然因環境因素,眾多設備易於年限未到期前即已損壞(尤其鐵製品鏽蝕速度甚快),且因經費申請不易,往往工程或設備採購完成後,後續無經費可進行維護。

  3. 本校興建大樓增加,使用坪數增多,年度預算房屋設備維護費用無法增長,恐影響未來校舍維護。

應優先改善重點與具體研議做法

  1. 請積極協助爭取,增加學校房屋建築及設備維護費用編列。

評鑑委員意見

 

評鑑規準

規準說明

學校自評

評鑑委員訪評

等級

得分

小計

等級

得分

小計

訪視對象

評鑑方法

非常符合

符合

尚符合

未符合

非常符合

符合

尚符合

未符合

校長

行政人員

教師

學生

社區家長

資料檢閱

訪談

觀察

座談

陸、資源運用與家長參與

 

 

 

 

 

 

 

 

 

 

 

 

 

 

 

 

 

 

 

 

 

6-1家長會組織運作與參與校務情形良好

學校家長會組織章程、組織名冊、選舉辦法、經費收支辦法、開會資料及紀錄、家長參與學校事務情形等。

4

3

2

1

4 

20

4

3

2

1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6-2社會資源的運用情形良好

資源的調查與統計、運用情形等。

4

3

2

1

4 

4

3

2

1

 


ˇ

ˇ

ˇ

 

ˇ

ˇ

ˇ

ˇ

 

6-3學校資源提供社區使用情形良好

提供的種類與成果等。

4

3

2

1

4 

4

3

2

1

 


ˇ

ˇ

ˇ

ˇ

ˇ

ˇ

ˇ

 

 

6-4終身教育之推動與成效良好

1. 辦理社區各類學習專班或成人教育推動(展)辦理情形。
2.
祖孫週活動(開學日、祖父母節、重陽節規祖孫活動納入學校行事曆)、規劃系列代間學習課程融入各領域教學、鼓勵師生或志工參與等活動。

4

3

2

1

4 

4

3

2

1

 


ˇ

ˇ

ˇ

 

ˇ

ˇ

ˇ

 

 

6-5親師互動與班親會的實施情形良好

親師溝通的聯繫紀錄、班親會資料與紀錄。

4

3

2

1

4 

4

3

2

1

 


ˇ

ˇ

ˇ

ˇ

ˇ

ˇ

ˇ

 

 

學校自評文字敘述

具體成效及現況說明

6-1家長會組織運作與參與校務情形良好

  1. 家長會依「連江縣中小學校學生家長會設置辦法」成立組織與會務運作。

  2. 學校家長會組織章程完整,運作正常,經費收支透明,並用在鼓勵師生競賽及活動上。

  3. 訂定家長會組織章程、組織名冊、選舉辦法,開會資料及紀錄保存完整。

  4. 長會代表分別出席學校各項重要相關會議,積極加入各項校務委員會參與校務推動。

  5. 家長會籌措與運用經費支援各項教學活動及比賽經費,符應教學需求,專款專用,發揮最大效益。

  6. 家長會在歷任家長會會長的領導下運作順暢,皆能與學校有效的溝通協調,促進彼此的了解與認同。


6-2社會資源的運用情形良好

  1. 基金會贊助教學活動,建蓁環境基金會贊助生態公益小旅行、國泰慈善基金會贊助桌球圓夢計畫、全聯佩樺基金會贊助圓夢講座、光寶文教基金會贊助辦理親職教育。

  2. 各大專院校駐校教學服務,包括台大寶可夢服務隊、清大的夏令營課輔隊。

  3. 成立特教志工,排定時間參與特殊兒童教學。

  4. 設置學校家長志工依家長專長填表後收回,建立家長人才資料庫名冊,以供查詢。

  5. 製作社區資源資料庫,蒐集本校附近可供教學之景點資料,結合相關領域教學,作為本校學生校外教學之資料

  6. 建立學校附近之行政機關、社教機構、醫院等資料,製作緊急聯絡網,必要時,提供教師迅速及正確之資訊。

  7. 成立社區愛心服務站,以學校為中心,接洽願接收學生求救緊急協助知愛心商家,共同維護學生校外安全。

  8. 每周三晨間時間志工家長來教室為學童說故事,充分利用社區的人力資源,為學童開展新的知識視野。

  9. 透過社區商家及地方業界人員辦理職業探索課程,並與學生面對面分享職場甘苦與就業訊息,讓學生對各種職業的工作項目更深入的認知與了解。

  10. 結合學校與社區資源,發展學校特色課程,運用鄉土資源、地方特色、民俗節慶、生態環境等融入校本課程。

  11. 邀請社區專業人士擔任本土特色課程講師。



6-3學校資源提供社區使用情形良好

  1. 提供場地及資訊設備給社區辦理各項宣導及成長課程。

  2. 提供專長師資辦理資訊課程、環境教育課程等

  3. 開放學校操場空間提供社區居民使用。

  4. 廟宇慶典活動本校鼓板隊支援協助參加表演及繞境等。

  5. 協助社區打掃及獨居老人慰問服務等活動,讓學生從中學習奉獻、付出、關愛的社會責任與精神。

  6. 辦理相關藝文活動,學校提供場所及資源協助辦理,例如藝術展演講座,學校教師並擔任志工,協助活動辦理順利。

  7. 爭取教育優先區及精進教學計畫方案,辦理親職教育講座,協助家長及社區人士在家庭教育及親職教育方面,專業成長及能力提升的機會。



6-4終身教育之推動與成效良好

  1. 開設成人教育班,辦理外配識字及本國文化學習,協助他們融入社區生活。

  2. 辦理各項研習,促進教師在專業領域成長。

  3. 鼓勵教師就讀暑期研究所及第二專長班,教師正式編制14位,研究所學歷比例14/6,兩位碩士學程進修中,一位教師修習第二專長。

  4. 舉辦親職講座與家長讀書會,提供家長正確教育態度與教養觀念,並邀約社區居民踴躍參與,以倡導終身學習之目標。


6-5親師互動與班親會的實施情形良好

  1. 校日、教育講座及親職活動均邀請家長參與。

  2. 開學日、祖父母節、重陽節規劃祖孫活動納入學校行事曆,並依時程辦理各項宣導及教學活動。

  3. 親師溝通的聯繫留下紀錄,每學期進行兩次以上家庭訪問,班親會資料與紀錄完整。

  4. 每學期各處室均辦理親師座談會,家長積極參與,親師充分溝通。

  5. 師利用家庭聯絡簿與家長進行親師溝通,了解學生在校學習情形。

  6. 定期辦理祖孫周活動,並深入社區關懷獨居老人,與社區長輩互動良好。母親節時送長輩花束及合拍照片,增進親子互動。

尚未達預定標準待解決問題分析

  1. 積極推動社區提供資源有愛心商店、優良廠商的支援。

應優先改善重點與具體研議做法

  1. 鼓勵家長成長,開設家長成長班。

評鑑委員意見

 

學校特色與具體成果

以條列方式說明並提供證據來源

(最多給6)

  1. 為發展學校特色課程,以學生終身學習為主體,結合在地元素發展海洋、戰地、生態、藝文、本土及閱讀,規劃海洋體驗、生態踏察與戰地探索等校本潛能開發體驗等特色課程。

  1. 海洋體驗:本校海洋課程的學習以體驗為核心,充分運用當地特色,規劃各項研習、探索及體驗課程(如獨木舟、浮潛、水球、磯釣、濱海生態踏查等活動),教學環境以生活技能學習為主(如游泳、磯釣、魚丸(麵等)、魚肉醃製(風乾等)及海濱生態採集等)。並充實優質且安全的海洋體驗場所及豐富的活動內容,同時佐以相關海洋知識融入,將有助於深化學習效果及吸引優秀人才投入海洋發展行列。

  2. 戰地探索:每年的春季及秋季遠足,配合國防教育並辦理戰地體驗課程,讓學生接觸海邊、山林、戰地、邊防,參與各項探索體驗活動及探查工作,以增加學童國防及戰地概念,建構學習團隊合作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辦理項目包含學童體驗戰車、電子射擊、定向越野、500障礙場演訓、坑道觀摩及觀賞火炮射擊等。

  3. 生態踏察:舉辦島嶼文化體驗課程及環境教育活動,透過實地踏勘與導覽解說,認識地區特有生物與地質環境,健全學生生態基礎素質,深入了解自己生活所在地的環境特殊性及文化的風貌。進一步實施環境教育,辦理海上看東引乘船環島活動,欣賞東引環境之美。並定期帶領學童參加社區辦理淨灘活動,除了清除垃圾也能從東引看海上,讓家鄉的美引發愛家的情懷,繼而能保護家鄉環境。

  4. 獨輪車潛能課程:本校推展獨輪車教學至今已邁入第10年,讓學生學習獨輪車技巧與能力,促使學生在過程中展現勇氣與自信。學子除了在畢業時騎獨輪車環東引島及鐵人三項外,更不時在地區節慶典禮時,受邀參加獨輪車特技表演,備受地區好評。

  5. 人文尋訪:美國自然文學家亨利.梭羅說:「遠在加州的巨木林,對我的意義還不如我家門口的野草。」國小長期辦理解說員培訓計畫,希望藉著培訓課程,從瞭解居住的環境,進而培養在地心、故鄕情、環保愛,並能將家鄉的ㄧ景一物介紹給各地的朋友。國中積極申請鄉土教育計劃,從家族族譜尋根、燈塔巡禮、福州歌謠教唱、擺暝文化、廟宇典故到閩東建築,逐步帶領孩子感悟愛鄉情懷,建立有別於城市的獨特文化氣息,進而強化個人在地認同與國際視野。

  6. 結合藝術與人文課程,培養學生人文素養,推動學校藝術月並推動獨輪車藝術月、音樂藝術月(節奏樂、傳統技藝---鑼鼓、鼓陣與獅隊)及表演藝術月(舞蹈)等課程,將學校特色及主題課程與藝術與人文結合,讓師生體會在地藝術的價值及美學,從生活中體驗在地文化並享受學習樂趣,創造及提升自我價值,延續藝術與人文教學,使課程更深入更有意義。另外,結合教育優先區發展學校特色,成立視覺藝術社團,並嘗試參加各項繪畫比賽,如世界兒童畫展、馬祖地景繪畫比賽、全縣美術比賽等,全縣電子書比賽歷年榮獲多項佳績。

  1. 完成各項特色實驗課程後,105學年度更進一步辦理教育部城鄉共學夥伴學校計畫(新北市明德高中國中部),成立學生學習本土社團,學習校本特色課程,舉辦島嶼文化體驗課程活動,體驗在地文化,透過實地踏查研究與導覽解說,發展探究實作能力,培養多元欣賞與溝通能力,促進校際文化交流,透過多元媒材共學,促進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成效,推動城鄉教師交流,整合教學資源共享,深入了解自己生活所在地的環境特殊性及文化的風貌。

  2. 106年暑假與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合辦「愛山愛海公益小旅行」活動,由校長領隊帶著東引、敬恆、中山國中的師生30餘位,前進南投縣布農族部落、南投縣地利村達瑪巒文化藝術團、玉山國家公園、日月潭等地進行深度踏察,藉著多方接觸跨地域知識,獲得最佳體驗課程和雙向學習。

  3. 「老師的夢想有多大,學生的世界就有多大」,為圓學生對桌球的熱忱,增進學生桌球技能,本校以「桌住夢想in北疆」提案爭取外部支援並獲得國泰人壽慈善基金會2017年圓夢計畫補助20萬元。透過該筆補助款項進行桌球教室設備改善,並提供學生穩定的桌球培訓課程,讓學生在校內有更多時間更好的設備來學習桌球運動。此外,學生在培訓課程結束後,會獲得一支完整且全新的球拍,並選出4位學生到台北參與國泰人壽慈善基金會舉辦的成果交流會。

  4. 本校為落實交通安全實施校園無車環境及促進學生認識交通號誌等基本常識,透過活動及多媒體櫃指導學生在每日「行」的活動中,如何保護自己,避免因無知或疏忽,造成自身或他人傷害,提升學生對交通安全的認知,並培養法治觀念,並榮獲103學年度、105學年度榮獲全縣交通安全評鑑第一名優等獎。

  5. 建置全新的學校網頁,建全各項校園資訊、公告及宣導功能,並開設多項臉書社團(親師交流、英語、閱讀、攝影、輔導心苗、東湧明珠等),希望藉由高效率的溝通及資訊分享,達到親師生積極合作的目標。

  6. 與空中大學合作設立東引據點,讓東引當地居民可比照全校所有學習指導中心的教育課程,根據個人需求選讀科目,也可以享有在地考試的方便性。

  7. 推動離島課程創新學習直播服務計畫:由資策會協助接洽理化教學名師伍瀀肇老師以及艾思國際英語教學機構,為本校學生提供理化課程、英語導覽解說課程遠距視訊直播,透過活化教學方式期能引發學生學習興趣、深化學習內涵。

  8. 爭取外部支援,與東海大學及台大合作辦理寒暑期國英數補救教學班及才藝課程,邀請帶班老師參與大學伴教育訓練課程,分享學習端師長經驗,共同規劃教學進度、分享教學方法與教材資源,並透過電腦視訊教學的形式進行學其中學習,營造大、中、小學夥伴情誼,共同培育大學伴,服務中小學伴。

學校自評總分

200

校長簽章

王禮民

評鑑委員

評定總分


評鑑委員簽名



61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