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博愛國小學校課程評鑑計畫書

格式
doc
大小
240 KB
頁數
12
上傳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5-06-20,离现在 20 129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高雄市博愛國小學校課程評鑑計畫

一、依據:

()教育部92.01.25台國字第092006026號「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本校94.05.02課程發展委員會修訂

()本校94.06.20課程發展委員會修訂

二、目的:

()發展並改進本校課程,以確保課程與教學實施之成效與品質。

()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提高教學成效。

()了解本校本位課程實施的成效,以確立學校發展特色。

三、課程評鑑組織:本校課程發展委員會。

四、評鑑人員:

()內部評鑑:1.個別教師進行「自我評鑑」。

2.學年教學團進行「同儕評鑑」。

()外部評鑑:配合校務評鑑,由教育局聘請校外學者專家、教育局、國教輔導團或家長代表組成評鑑小組,到校進行評鑑。

五、評鑑範圍:

()課程與教學層面

1.課程計畫與實施(含領域、學年主題、學校本位、自編教材)

2.各版本教科書之選用

3.教學團隊及學習領域發展小組織與運作

()學習層面:

1.對學生實施各學習領域定期及非定期評量

2.對學生實施學校本位課程學習評量

六、評鑑方法:

()課程與教學

1.學校課程計畫:由課發會委員依檢核表進行檢核。(附件一)

2.各版本教科書之選用:由各學習領域發展小組與各教學團,針對各學習領域的教材及教科書進行評鑑,再經過教科書選用委員會檢討後決定。(附件二)

3.教師教學評鑑:採自我評鑑及同儕評鑑方式進行。評鑑內容包括教學檔案、教學行為觀察。

(1)自我評鑑:教師填寫自我檢核表(附件三)

(2)同儕評鑑:教師由教學檔案及教學行為觀察(附件四、五)自選一種實施。

4.課程實施:以定期召開各教學團務會議及各學習領域發展小組會議檢討。

()學習評鑑:

1.由各任課教師依「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學生成績評量要點」對學生實施學習成效之評鑑。

2.由各任課教師依據本校本位課程能力指標,對學生實施本位課程學習成效之檢核。

七、評鑑實施期程:自1030801日─1040731

()學期初

1.學校課程計畫檢核:每學期一次(9月、2)

()學期中

1.學校課程教學之檢核:每學期二~三次各教學團及各學習領域會議檢討實施概況

2.教師教學自我評鑑:每學期一次(12月、5)

3.學生學習評量:每學期定期評量二次

()學期末

1.教科書評鑑與選用:每年5

2.教師教學同儕評鑑:每年5月由同儕評鑑小組進行教室觀察或教學檔案評量。

八、評鑑規準與指標:

()學校課程計畫檢核表(附件一)

()教科書選用評鑑表(附件二)

()教師教學自我檢核表(附件三)

()教師教學檔案評量表(附件四)

()教師教學行為觀察表(附件五)

()教學團隊及學習領域會議紀錄

九、評鑑結果的利用:

()改進本校課程的規劃與實施。

()檢核選用之教科書,以適合各學年使用。

()評鑑結果及所蒐集之資料,提供課程發展委員會定期召開會議檢討修正。

()提供各教學團隊及領域發展小組針對課程、教材、教學活動、評量方式檢討修正。

()改進教師的教學與評量工作,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協助教師自我肯定,激勵教師專業成長,提升教學品質。

十、經費來源:自學校相關經費項下支應。

十一、附則:本計畫經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決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一

高雄市博愛國民小學103學年度學校課程計畫審核表

行政部分

項目

內 容

審 查 意 見

計畫

學校課程計畫

符合 □請補正

基本資料

學校資本資料

符合 □請補正

背景

背景分析

符合 □請補正

願景目標

願景與教育目標

符合 □請補正

架構圖

學校本位課程架構圖

符合 □請補正

課發會

課程發展委員會組織與運作方式

符合 □請補正

課發會

課程發展委員會審查紀錄

符合 □請補正

作息表

一週的學生作息時間分配表

符合 □請補正

教科書

全校教科書版本一覽表

符合 □請補正

課程評鑑

學校或教師進行課程與教學評鑑的計畫

符合 □請補正

節數分配表

1.各學習領域節數合乎課程綱要之規定

  • 符合

  • 彈性學習節數不符合

  • 學習領域不符合

2.彈性學習節數合乎課程綱要之規定


領域部份

( )領域 審查委員簽名:( )

( )年級

編號

審查項目內容

符合

(請打)

修正說明(文字說明)

1

格式寫法一致。



2

計畫標題、教材來源、設計者、教學者填寫完整



3

教學節數是否和課程計畫中各週累計節數相符



4

學期目標清楚,非呈現單元目標



5

能力指標引用適切,符合學習階段



6

融入六大議題,符合學習階段。



7

呈現當週課程單元。



8

評量方式配合高雄市評量辦法。



9

各週單元名稱、節數與進度總表一致。



10

數學領域課程排至上限,四至六年級需放入銜接補強單元。



11

綜合活動需至少自編一個單元。



附件二

高雄市博愛國民小學103 學年度

年級科(領域)第冊教科書評鑑表(學年)

本評鑑表經94.11.07課發會通過採用(序號9-13項依據教育部來文刪除,訊息公告13305)

版本別

評分

評鑑指標






評鑑

項目

指標向度






1

40

依據課程綱要編輯教材,掌握領域之基本理念、課程目標之精神編輯。






2

依據分段能力指標設計課程,並能逐步達成該階段課程綱要之能力指標學習。






3

單元教學目標符合學生身心發展,並能與相對應能力指標契合。






4

教學目標具體、明確,兼顧認知、情意、技能發展。






5

60

取材設計生活化、符合學生生活經驗與社會需求。






6

教材份量適中、多元設計與思考發展,符合教學需求,並有延伸教學活動與替代方案。






7

內容設計能引起學生學習動機,鼓勵學生主動學習。






8

內容敘述流暢、易懂,符合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總 分100






總評


建議選用版本排序


評選人員簽名


附件三

高雄市博愛國小教師教學評鑑自我檢核表

教師姓名:( )

評鑑檢核時間: ( )( )( )



行 為 指 標

完全做到

大部分做到

部分做到

有待努力

急待加強

教師意見

班級經營

1.真心接納每一位學生







2.常和學生進行雙向溝通






3.能有效的做好班級經營






4.能做好教室情境佈置






5.我能依學生能力,分配工作完成班級事務






6.能和學生共同討論,訂定班級公約






7.常教導學生惜福感恩並身體力行






8.讓學生有成功的學習經驗






9.能用多元方式建立學生生活與學習檔案






10. 與人分享並適度修正自己的班級經營






、教學與輔導

1.了解現行的課程綱要







2.能擬定教學計畫並依計畫實施教學






3.能善用教學媒體進行教學與輔導






4.能依據教學需求設計補充教材






5.能善用多元評量診斷學習成果並改進教學






6.了解學生的學習困難並實施有效的學習輔導






7.有摘記、檢討教學的習慣,並建立教學檔案






8.會尋求解決教學困難的支持與協助






9.能有效而積極的處理學生不當的行為






10.能善用時事進行隨機學與輔導






11.能掌握時機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12.能運用輔導策略引導學生向善發展






13.能耐心對待學習困難學生的學生






親師溝通與人際關係

1.能善用各種方式(詢問、電話、聯絡簿、班級通訊.)與家長進行溝通聯繫







2.常告知並鼓勵家長參與親職教育活動






3.建立自己的班級親師會






4.與學校同事保持良好人際關係






5.樂於與同事參與各項活動






、危機處理能力

1.知道校園危機所在且隨時提醒學生注意安全












2.了解學校危機處理的流程






3.建立自己的班及學生緊急聯絡網






4.常在班級中實施安全教育演練






5.能警覺班級中易導致危機的物品並陳報修繕






6.能隨時掌握並維護學生的身心健康






研究進修

1.會主動參加教材教法的相關研習並能將研習心得實施






2.能系統整理參加研習心得及作有關教學方面的相關研究






特殊表現

請自列:




附件四

高雄市博愛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檔案評量表

張新仁、邱上真、馮莉雅編製 2005.08

本評鑑表經94.11.07課發會通過採用

教師姓名: 評鑑日期: 年 月 日

評鑑者簽名:

指標

評量重點

說明

自 評

他 評

滿

滿意

待努力

一、

檔案

目錄

1-1□有目錄

1-2□目次條理分明

條理分明、一目了然







二、

個人

專業

背景

2-1□基本資料

學經歷、專長著作、授課專長與興趣、所獲獎勵







2-2□個人教學理念








2-3□教學情境描述

任教學校及社區的特性、學生特質、班級特色







三、

課程

教學

設計

省思

3-1□課程計畫

學期課程計畫表、每週進度表或授課大綱







3-2□任一單元之課程、教學設計與省思

可含教材、教案、教具、學習單、校內及校外家長和社區支援、省思、照片等







3-3□任一單元之補充教材與省思








3-4□任一單元之補救教學與省思

可含教材、教案、教具、學習單、校內及校外家長和社區支援、省思、照片等







3-5□其他(請詳列)








四、

學生

學習

成果

評量

4-1□評量計畫與方法

與課程同一單元,提出評量計畫、說明多元而適當的評量方式、工具和選擇原因







4-2□學習評量結果和說明

呈現學生學習評量結果並簡要分析學習成效







4-3□評量結果之運

用與省思

任一單元,說明如何應用學生評量結果調整教學







4-4□學生作品

挑選高、中、低程度學生作品各一份,含教師回饋評語,以及提供程度差學生的學習輔導方式。







4-5□其他








五、班級經營 與輔導

5-1班級情境簡介

學生、家長背景資料介紹、學生程度等、、、、。







5-2□教室情境佈置

班級佈置照片或座位安排簡圖並說明其特色和用意







5-3□班級成員工作

分配

班級自治組織規畫,說明自治幹部或小老師產生方式、工作分配和輔導。







指標

評量重點

說明

自 評

他 評

滿

滿

(科任、級任教師可選填)

5-4□學生輔導記錄

三份有關學生學習、生活或行為等之輔導記錄







5-5□親師聯繫

親師(或專科老師與導師)聯繫方式(可含記錄)







5-6□其他








六、

研究

發展

進修


(含

記錄與成品)

6-1□創意教學開發








6-2□研發教具








6-3□行動研究成果








6-4□個人教學網頁








6-5□班級網頁








6-6□校內外研習心得報告








6-7□參加研討會或研習活動記錄








6-8□教學相關能力檢定

如英語、資訊







6-9□個人教學自評與省思








6-10□學生或家長回饋單

學生或家長的教學回饋資料







6-11□個人專業成長計畫

含近程、中程、遠程、已完成、待完成







6-12□參與校本課程設計或同儕協同教學小組之成果

附件







6-13□學術研討會

發表之論文

附件







6-14□國內外正式刊物刊登之文章

附件







6-15□正式出版專書論着

附件







6-16□其他








註:以觀察者的意見為主,若觀察者皆認為待改進,結果則評定為「須加強」

若觀察者的評分為優良或滿意,結果則評定為「已具備」

若觀察者的評分為優良、滿意、待改進皆有,結果則評定為「不確定」

評 量 標 準

一、檔案目錄

二、個人專業背景

三、課程教學設計

四、學生成果評量

五、班級經營

與輔導

六、研究發展與進修

優良:目錄完備,且條理分明

滿意:有目錄

努力中:缺少目錄

優良:資料完備

滿意:大部分完成

努力中:少部分完成

優良:大部分達成且符合精緻

滿意:大部分達成

努力中:未達3

優良:完全達成

滿意:達成1

努力中:未達

優良:大部分達成且精緻

滿意:大部分達成

努力中:未達2

優良:達成5項以上

滿意:達成3

努力中:未達3

附件五

高雄市博愛國民小學教師班級教學觀察表

張新仁、邱上真、馮莉雅編製2004.10.02修訂

高雄市國教輔導團語文領域 修訂2004.04.18

本評鑑表經94.11.07課發會通過採用

(語文)領域

教師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任教單元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觀察者簽名:( ) 觀察日期: 年 月 日

評鑑規準

評 鑑 項 目

評 量

文字敘述

優良

滿意

待改進

NA

NP

1精熟學科單元知識

1.1充分掌握單元教材內容






1.2有效聯結學生相關新舊知識





1.3結合學生日常生活經驗





2清楚呈現教學內容

2.1能說出單元的學習目標或重點






2.2能有組織條理呈現教材內容





2.3能正確而清楚講解重要概念或技能





2.4能多舉例說明或示範以增進理解





2.5能澄清迷思概念或價值觀,以引導

學生正確概念





2.6有效使用教學媒體與資源

〈含教具、圖片、補充材料、網路資源、宜大小適中、符合需求、內容正確〉





2.7能提供適切的練習以熟練學習內容





2.8能適時歸納總結學習的重點





3靈活運用教學策略


3.1能引發與維持學生的學習動機






3.2善於變化教學活動或教學策略





3.3教學活動的轉換銜接能順暢進行





3.4善於使用發問技巧

(如提問、後答、傾聽、澄清、提示、轉問、深究、回應、兼顧不同層次問題、兼顧高低成就學生的反應)





3.5能引發學生情境思考





3.6能適時檢視學生的學習情形(包括口頭或紙筆方式)





3.7能根據學生個別差異實施補救充實教學(含個人或小組指導)





3.8採用適當的評量(含家庭作業)






評鑑規準

評 鑑 項 目

評 量

文字敘述

優良

滿意

待改進

NA

NP


4掌握有效班級

經營

4.1教室秩序常規良好






4.2妥善運用獎懲技巧





4.3學生能積極參與學習





4.4有效掌控教學節奏和時間(包括教學過程和結尾)





4.5妥善處理學生的不當行為(如打瞌睡、偷吃東西、聊天、傳紙條、吵鬧、打架、作弊、走動、搶答等)





5善用良好溝通

技巧

5.1適當運用肢體語言與教室走動






5.2教師展現教學熱枕





5.3師生互動良好





5.4板書正確、工整有條理

(包括文字、符號、圖形)

(筆順、簡體字、字體大小)





5.5口語清晰正確、音量適中





6有效引導產出型實作活動(如口語練習、報告、作文、寫字、小書製作、角色扮演、廣播劇、寫字、歌謠、專題報告等)

6.1實作材料準備周延






6.2實作內容講解清楚





6.3確實掌握實實作步驟





6.4引導學生呈現實作成果





NA:代表不適用;NP:代表未呈現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