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大學附小特教班語文課程計畫(104學年度第一學期)

格式
doc
大小
530 KB
頁數
18
上傳者
teach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5-08-22,离现在 10 6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臺北市立大學附小104學年度第一學期【特教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語文領域

4

212

王怡玲

教學對象

(其他輕) (自輕) (自中) (腦麻重) (智中)

能力指標

1-1-1能正確認念、拼讀、書寫注音符號

2-1-2-3能對兩個以上的指令分辨哪件事需要先做

3-1-1-8能說出簡單的疑問句

3-1-1-11能口述一件事

3-1-1-13能用句子回答問題

3-1-3-2 能說簡單的圖畫故事

4-1-1-1能指認生活常見的圖卡

4-2-3-1能指認簡單的字詞

4-2-3-1 能描寫基本筆畫

4-1-4-3會描寫姓名

5-2-2-3能圈選指定字詞

5-2-8-1在討論閱讀過程中能回應相關問題

教學安排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1

準備周

2

準備周/注音符號認識

3

上學趣/課文理解

4

上學趣/ 圖卡認讀/注音符號

5

上學趣/圖詞卡認讀

6

上學趣/句型練習

7

上學趣/問答練習/寫字練習

8

食物魔法變變變/課文理解

9

食物魔法變變變/圖卡認讀/注音符號

10

食物魔法變變變/圖詞卡認讀

11

食物魔法變變變/句型練習

12

食物魔法變變變/問答練習/寫字練習

教學與評量說明

  1. 教材編輯與資源:參考康軒首冊注音符號教學,並自編課文進行教學。

2. 教學方法

(1)配合主題單元編寫以生活經驗為主的實用語文。利用實物、圖片、動作、聲音、表演、實作增進對課文的理解。

(2)在課程中利用圖卡、字卡、句型練習等加強理解和表達能力。

(3)在課程中利用圖卡、字卡與實際物品做配對連結,增加圖卡、字彙理解及認讀。

(4)在課程中利用運筆練習、簡單字描寫加強寫字能力。

(5)練習課文生詞及常用生活事物名稱,了解自編課文認識主題單元的內容意義。

(6)利用繪本引導對生活事件的理解,透過問答引導完整的敘事和應答能力。

3.教學評量:操作、問答、紙筆,采多元評量。採形成性評量,配合個別能力差異進行評量。

4.教學協助:

需助理員協助林庭移行擺位、教具操作練習。江鈜、黃漢、徐情緒處理及鐘如課程參與。

13

情緒小幫手/課文理解

14

情緒小幫手/圖卡認讀/注音符號

15

情緒小幫手/圖詞卡認讀

16

情緒小幫手/句型練習

17

情緒小幫手/問答練習/寫字練習

18

情緒繪本/注音符號

19

情緒繪本/注音符號

20

新年節慶繪本/注音符號

21

新年節慶繪本/注音符號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語文領域

4

212

王怡玲

教學對象

(自重) (自重) (自中)

能力指標

1-1-1能正確認念、拼讀、書寫注音符號

2-1-2-3能對兩個以上的指令分辨哪件事需要先做

2-1-3-1 能聽出說話者肯定的語氣

2-1-3-2 能聽出說話者否定的語氣

3-1-1-6 能說出日常生活相關的簡單詞

3-1-1-7 能說出簡單的肯定句

3-1-1-9 能說出簡單的否定句

4-1-1-1能指認生活常見的圖卡

4-2-3-1能指認簡單的字詞

5-2-2-3能圈選指定字詞

5-1-7-1 能覆誦短句

4-1-3-1 能握筆塗描或仿寫

教學安排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1

準備周

2

準備周/注音符號認識

3

上學趣/課文理解

4

上學趣/ 圖卡認讀/注音符號

5

上學趣/圖詞卡認讀

6

上學趣/句型練習

7

上學趣/問答練習/寫字練習

8

食物魔法變變變/課文理解

9

食物魔法變變變/圖卡認讀/注音符號

10

食物魔法變變變/圖詞卡認讀

11

食物魔法變變變/句型練習

12

食物魔法變變變/問答練習/寫字練習

教學與評量說明

  1. 教材編輯與資源:參考康軒首冊注音符號教學,並自編課文進行教學。

2. 教學方法

(1)配合主題單元編寫以生活經驗為主的實用語文。利用實物、圖片、動作、聲音、表演、實作增進對課文的理解。

(2)在課程中利用圖卡、字卡、句型練習等加強理解和表達能力。

(3)在課程中利用圖卡、字卡與實際物品做配對連結,增加圖卡、字彙理解及認讀。

(4)在課程中利用運筆練習加強寫字能力。

(5)利用句帶排列,提升其語句應用及長度。

(6)利用繪本引導對生活事件的理解,透過問答引導練習是與否的應答能力。

3.教學評量:操作、問答、紙筆,采多元評量。採形成性評量,配合個別能力差異進行評量。

4.教學協助:

需助理員協助陳妍、謝諺、林佑安坐、獨立操作、情緒處理

13

情緒小幫手/課文理解

14

情緒小幫手/圖卡認讀/注音符號

15

情緒小幫手/圖詞卡認讀

16

情緒小幫手/句型練習

17

情緒小幫手/問答練習/寫字練習

18

情緒繪本/注音符號

19

情緒繪本/注音符號

20

新年節慶繪本/注音符號

21

新年節慶繪本/注音符號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學領域

3

212

喻紹嫻

教學對象

(其他輕) (自輕) (自中) (腦麻重) (智中)

能力指標

2-n-01-05會指認出1~10以內數字。

2-n-12-03 能報讀6點及12點整的鐘面。

2-n-03-3在具體情境中透過排列配對直接比較二數量的大小關係。

2-n-03-6能由物品的分配情境中理解「不夠」、「一樣多」、「多出來」等用語

2-n-07-02 能將日常生活常見物品平分給班上同學

1-d-01-5能將生活情境與分類技能做連結

1-d-01-6能配對生活中原本是一對的物件,學習相同的概念1-d-01-7 能配對類似物件

教學安排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1

準備周

2

準備周

3

上學趣/辨識公車號碼

4

上學趣/辨識公車號碼

5

上學趣/辨識時鐘上數字

6

上學趣/辨識時鐘上數字說出整點時間

7

上學趣/能看著電話號碼實際撥通電話

8

食物魔法變變變/認識食物種類及簡單分類法

9

食物魔法變變變/簡單將食物分類

10

食物魔法變變變/數量配對指認

11

食物魔法變變變/能分配食物給同學

12

食物魔法變變變/能依據班級人數分配食物

教學與評量說明

  1. 教材編輯與資源:參考一年級南一版數學科第一、二冊教學,並自編與簡化單元內容進行教學。

2. 教學方法

(1)在課程中以日常生活經驗為基礎,利用多感官提示以及實際操作方式,加強單元概念理解。

(2)利用圖卡、教具(如:積木、雪花片、錢幣、糖果…)玩具等讓學生操作體驗,習得數與量概念。

(3)運用日常生活活動讓學生具備有數的觀念。

3.教學評量:採形成性評量,配合個別能力差異進行評量。

4.教學協助:

需助理員協助林庭移行擺位、教具操作練習。江鈜、黃漢、徐情緒處理及鐘如課程參與。

13

情緒小幫手/辨識情緒圖卡

14

情緒小幫手/配對情緒圖卡

15

情緒小幫手/配對對應關係圖卡

16

情緒小幫手/了解多、少、一樣多的概念

17

情緒小幫手/操作教具分出多、少、一樣多的量

18

複習周1

19

複習周2

20

過新年

21

過新年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學領域

3

212

喻紹嫻

教學對象

(自重) (自重) (自中)

能力指標

2-n-01-01 會連續從1 唱數到10

2-n-01-02會不從1開始連續唱數到10

2-n-01-03 能點數日常生活中10以內數量的物品

2-n-01-04 能進行1~10 數字與量的配對

2-n-01-05會指認出1~10以內數字

1-s-02-1 能依據外型特徵,將常見的平面圖形,作配對與分類

1-s-02-3 能根據特徵的描述,找出相對應的平面圖形或立體形體

1-d-01-5能將生活情境與分類技能做連結

1-d-01-6能配對生活中原本是一對的物件,學習相同的概念1-d-01-7 能配對類似物件

教學安排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1

準備周

2

準備周

3

上學趣/辨認數字1~12

4

上學趣/數序列1~10

5

上學趣/辨認國字數字一~

6

上學趣/10以內的量

7

上學趣/單元複習

8

食物魔法變變變/點數1~10

9

食物魔法變變變/比較數量

10

食物魔法變變變/辨識顏色

11

食物魔法變變變/指認顏色圖卡

12

食物魔法變變變/配對指認

教學與評量說明

  1. 教材編輯與資源:參考一年級南一版數學科第一冊教學,並自編與簡化單元內容進行教學。

2. 教學方法

(1)以日常生活經驗為基礎,利用多感官提示及實際操作,加強單元概念理解。

(2)利用圖卡、教具(如:積木、雪花片、錢幣、糖果…)玩具等讓學生操作體驗,習得數與量概念。

(3) 利用既有的教具及生活中的常見物品給予學生簡單平面圖形的概念,讓學生練習幾何的基本輪廓對應,常見的幾何圖形包含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等。

(4) 運用日常生活活動讓學生具備有數的觀念。

3.教學評量:採形成性評量,配合個別能力差異進行評量。

4.教學協助:

需助理員協助陳妍、謝諺、林佑安坐、獨立操作、情緒處理

13

情緒小幫手/配對顏色圖卡

14

情緒小幫手/認識形狀

15

情緒小幫手/指認形狀圖卡

16

情緒小幫手/配對圖卡

17

情緒小幫手/單元複習

18

複習周1

19

複習周2

20

過新年

21

過新年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健康與體育

4

112212

陳盈如

王怡玲

蘇品后

喻紹嫻

教學對象

(其他輕)、徐(自輕)、黃(自中) (腦麻重)、鐘(智中)、陳(自重)、謝(自重)、林(自中)O(自閉重)、朱O(自閉中)、劉O(腦麻重)、陳彥儒(自閉中)、張O(自閉中)、林O(智中)、陳O(染異重)、李O(多重中)

能力指標

3-1-1-1 能表現出跑、跳、爬、擲等動作。

3-1-1-5 能模仿簡單性軸心運動,表現出協調與平衡的動作,如重心轉移、伸展等。

3-1-3-1 能做出拍球、滾球、擊球等簡單的基本動作。

3-1-3-2 能使用器具做出甩、打、擊等動作。

3-1-4-2 能遵守規則進行遊戲。


教學安排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1

開學週

2

熱身操、認識滾球活動

3

熱身操、練習擲向母球

4

熱身操、練習擲向母球

5

熱身操、認識擲球規則

6

熱身操、認識擲球規則

7

熱身操、分組計分練習

8

熱身操、分組計分練習

9

熱身操、分組計分練習

教學與評量說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

根據教育局體育重點發展,在11月之前練習滾球活動,12月前亞特盃競賽練習。

2.教學方法

1)每次上課前均進行熱身操及肌耐力訓練。

2)利用實際的滾球用具指導學生滾球相關名稱及規則。

3)實際練習中進行擲準和控制力道的技能。

4)兩班分組進行計分比賽。

(5) 登階、跑步、立定跳遠練習。

3.教學評量

透過實際動態練習,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並給予個別化的指導。

4.教學協助:

(1)協教師協助李祈、劉蓁進行動作模仿

(2)助理員A協助陳妍、林佑、謝諺、黃

課程參與、動作指導、情緒處理

協助

(3)助理員B協助林庭部分時間做步行訓練

10

熱身操、分組計分練習

11

熱身操、分組計分練習

12

熱身操、接力賽練習

13

熱身操、30M接力賽練習

14

熱身操、60M接力賽練習

15

熱身操、登階練習

16

熱身操、登階練習

17

熱身操、登階練習

18

熱身操、立定跳遠練習

19

熱身操、立定跳遠練習

20

熱身操、立定跳遠練習

21

熱身操、綜合練習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生活領域(音樂)

2

112212

陳盈如

喻紹嫻

教學對象

(其他輕)、徐(自輕)、黃(自中)、林(腦麻重)、鐘(智中)、陳(自重)、謝(自重)、林(自中)、李O(自閉重)、朱O(自閉中)、劉O(腦麻重)、陳彥儒(自閉中)、張O(自閉中)、林O(智中)、陳O(染異重)、李O(多重中)

能力指標

1-1-1-2 教師能運用不同媒體(如樂曲欣賞),讓學生進行簡易的音樂活動(:唱歌、敲打樂器)

1-1-1-3 教師能運用不同媒體(如音樂律動影片),讓學生進行簡易的動作表演活動。

1-3-1-2 能以不同的技巧表現音樂藝術創作(:吹樂器、敲打樂器等)

教學安排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1

開學周

2

相見歡-哈囉歌

3

上學趣/我是一年級(歌曲教唱)

4

上學趣/我是一年級(肢體律動)

5

上學趣/我是一年級(節奏敲擊)

6

上學趣/我是一年級(音樂遊戲)

7

上學趣/我是一年級(愛心犬互動)

8

食物魔法變變變/歌曲教唱

9

食物魔法變變變/ 肢體律動

教學與評量說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

曲選自坊間選兒歌集,並修改配合主題歌詞。

2. 教學方法

(1)配合主題進行簡單的歌曲教唱、律動、遊戲等音樂活動。

(2)配合音感、節奏並練習樂器打擊。

(3)與愛心犬進行遊戲互動,提升互動技巧。

3.教學評量

採實作評量,於課程中觀察並記錄學生學習成效。

4.協助人員1:助理人員協助陳妍、林佑、謝諺、黃漢課程參與、動作指導、情緒處理。庭移行、擺位。所有學生課程參與及協助秩序維持。

10

食物魔法變變變/節奏敲擊

11

食物魔法變變變/音樂遊戲

12

食物魔法變變變/愛心犬互動

13

情緒小幫手/喜怒哀樂(歌曲教唱)

14

情緒小幫手/喜怒哀樂(肢體律動)

15

情緒小幫手/喜怒哀樂(節奏敲擊)

16

情緒小幫手/喜怒哀樂(音樂遊戲)

17

情緒小幫手/喜怒哀樂(愛心犬互動)

18

複習周1唱唱跳跳

19

複習周2唱唱跳跳

20

過新年-恭喜恭喜(歌曲教唱)

21

過新年-恭喜恭喜(肢體律動)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生活(美勞)

2

212

王怡玲

蘇品后

教學對象

(其他輕) (自輕) (自中) (腦麻重) (智中) (自重) (自重) (自中)

能力指標

1-1-1-1教師能運用不同媒體(如動畫、影片),讓學生進行簡易美勞作品的創作。


1-1-3-1 能運用各種容易操作的材料,進行美勞作品的創作。


1-1-4-1 能正確安全的使用簡易美勞工具,進行藝術創作活動。

教學安排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1

準備週

2

暖色系介紹:水彩遊戲~對稱畫

3

冷色系介紹:水彩遊戲~彈珠滾畫

4

水彩共同創作:我的剪影

5

水彩共同創作:我的剪影

6

水彩共同創作:校園剪影

7

水彩共同創作:校園剪影

8

水彩共同創作:校園剪影

9

指糊畫:火鍋

10

指糊畫:果汁

11

指糊畫:冰淇淋

12

彩色麵粉糰:烤餅乾

教學與評量說明

1. 教材編輯與資源:配合主題設計相關的作品

2. 教學方法

(1) 以水彩為主要媒材,透過加入不同物質混合如水、糨糊、樹枝教,讓學生以手和腳塗抹創作作品

(2) 撕貼畫,利用不同色系的色紙讓小朋友學會色系的辨別與作出冷暖色系不同的色彩的創作。


3.教學評量:觀察及操作,形成性評量。

4.教學協助:

助理員協助陳妍、林佑、謝諺、黃漢安坐、課程參與、情緒處理。庭移行、擺位。所有學生課程參與,動作提示協助完成美勞作品。

13

彩色麵粉糰:烤餅乾

14

撕貼畫:情緒臉譜~

15

撕貼畫:情緒臉譜~

16

撕貼畫:情緒臉譜~

17

撕貼畫:情緒臉譜~

18

撕貼畫:獅頭

19

過新年:春聯

20

過新年:鞭炮

21

過新年:賀年卡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特殊需求

(生活管理)

4

112212

蘇品后

陳盈如

教學對象

(其他輕) (自輕) (自中)(智中) (自中)陳峻揚(智重)張師維(自中)林敬哲(智中)

能力指標

2-1-1-5 能進行單一清潔工作(如:擦黑板、掃地、拖地等)2-2-1-1 能維護個人私領域內之環境秩序(如:整齊地吊掛衣物、整理書桌等)

2-2-1-2 能清理個人私領域內務(如:整理學校置物櫃、打掃房間、鋪床等)

1-2-1-2 能打開包裝食品食用(如:能扭開、撕開、剪刀剪開、開罐器開瓶等)

1-2-1-3 能選用餐具(如:中餐、西餐等),將食物切開或分成小塊食用

1-2-1-4 能完成飲食前的簡單處理(如:清洗蔬果、餐具,拆包裝、擺置碗筷等)

教學安排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1

開學周

2

能力檢核

3

盥洗-動作工作分析

4

盥洗-模擬練習

5

盥洗-實際操作

6

盥洗-動作驗收

7

盥洗-複習

8

清掃-動作工作分析

9

清掃-模擬練習

10

清掃-實際操作

教學與評量說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

參考一年級康軒版第一冊生活課本,並自編學生生活所需訓練。

2. 教學方法

(1)利用工作分析將生活訓練之動作分解使學生應其能力而給予適當協助完成練習。

(2)情境模擬與實際上場操作最後驗收方式,確實讓學生學會該項技能。

3.教學評量

採實作評量,於課程中觀察並記錄學生學習成效。

4.協助人員:助理員協助課程參與及協助情緒處理。

11

清掃-動作驗收

12

清掃-複習

13

烹飪-動作工作分析

14

烹飪-模擬練習

15

烹飪-實際操作

16

烹飪-動作驗收

17

烹飪-複習

18

複習周1

19

複習周2

20

過新年

21

過新年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特殊需求

(生活管理)

4

112212

王怡玲

喻紹嫻

教學對象

(腦麻重)(自重) (自重)(腦麻重)(自中)(自重)(多中)(自中)

能力指標

1-1-3-2 能完成如廁(如:表達如廁需求、找學校廁所位置、辨識男女符號、使用蹲或坐式廁所、如廁後清潔、整理自身儀容等)

1-1-3-3 能洗臉

1-1-3-4 能刷牙

1-1-3-7 能使用衛生紙擤鼻涕或擦口水

1-2-3-4 能遵守使用盥洗用品之基本原則(如:注意安全、小心地板濕滑、不用他人盥洗物品等)

1-1-2-2 能穿脫簡單步驟之衣褲鞋襪(如:圓領、鬆緊帶、拉鍊、魔鬼氈等)

1-1-2-3 能配合天氣選用適當衣物(如:天氣轉冷要加外套、天熱會自行脫衣等)

1-1-2-4 能選擇場所更換衣物(如:在房間內換衣服、換泳衣要在更衣室等)

1-2-2-3 能維護衣物的整潔,定期要求清洗換新

教學安排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1

準備周

2

準備周

3

如廁-動作工作分析

4

如廁-模擬練習

5

如廁-實際操作

6

如廁-動作驗收

7

如廁-複習

8

盥洗-動作工作分析

9

盥洗-模擬練習

10

盥洗-實際操作

11

盥洗-動作驗收

12

盥洗-複習

13

穿脫衣物-動作工作分析

14

穿脫衣物-模擬練習

15

穿脫衣物-實際操作

16

穿脫衣物-動作驗收

教學與評量說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

參考一年級康軒版第一冊生活課本,並自編學生生活所需訓練。

2. 教學方法

(1)利用工作分析將生活訓練之動作分解使學生應其能力而給予適當協助完成練習。

(2)情境模擬與實際操作最後驗收,確實讓學生學會該技能。

3.教學評量

採實作評量,於課程中觀察並記錄學生學習成效。

4.教學協助:

協助陳妍、林佑、謝諺、黃漢安坐、課程參與、情緒處理。庭移行、擺位。

所有學生課程參與,動作提示協助完成美勞作品。

17

穿脫衣物-複習

18

複習周1

19

複習周2

20

過新年

21

過新年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特殊需求(動作機能)

1.5

212

王怡玲

喻紹嫻

教學對象

(其他輕) (自輕) (自中) (腦麻重) (智中) (自重) (自重) (自中)

能力指標

粗大動作

1-1-2-2 俯臥時,能雙手掌支撐上半身維持2 分鐘或以上

1-1-4-2 能肚子貼地前匍匐前進10 公尺遠

1-2-4-4 能跨越過約蓋高度的障礙物而不跌倒

1-2-5-6 能雙手插腰拿物在狹窄且有高度的物,交替跨步走約3 公尺

1-2-7-3 站著時,能手掌接住2 公尺遠處丟來的球

1-2-8-2 能在半小時健走2400 公尺遠的距離

精細動作

2-2-4-5 能堆疊東西7 個以上

2-2-4-6 能把一個小子串入繩子內

2-1-5-3 能扭擠東西

2-2-5-1 能用剪刀沿直線剪

2-2-6-3 能描畫不同

教學安排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1

準備週/新生能力評估

2

擦桌子(扭擠抹布)

暖身、俯臥撐地、障礙物跨越

串珠、穿線板

3

4

5

6

擦桌子(扭擠抹布)

暖身、俯臥撐地、平衡訓練

積木、拼圖

7

8

9

10

擦桌子(扭擠抹布)

暖身、匍匐前進、上下階梯

撕紙、剪工訓練

11

12

教學與評量說明

  1. 藉由三天晨光時間進行動作機能訓練提升學生肌耐力及精細動作能力

2. 教學方法

(1)每週重複的練習活動,提升學生動作的耐力及精熟度

(2)林詩庭需安排個別步行訓練。

3.教學評量:觀察及操作,形成性評量。


4.協助人員:助理員、義工協助個別操作,提升精細動作操作的精確性及工具操作安全。

協助林庭個別步行訓練

13

14

擦桌子(扭擠抹布)

暖身、健走30分鐘

運筆練習、仿畫圖形

15

16

17

18

擦桌子(扭擠抹布)

暖身、健走30分鐘

縫功練習

19

20

21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特殊需求(溝通)

1

212

王怡玲

喻紹嫻

教學對象

(其他輕) (自輕) (自中) (腦麻重) (智中)

B組陳(自重) (自重) (自中)

能力指標

1-1-2-2 能辨識溝通象視線及表情的變化所代表的溝通意義

2-1-3-3 能配合情境進行簡單的招呼

A

2-1-3-4 能說出完整語句以表達需或提問

2-1-3-5 能以35 句子,進行簡短的自

2-2-3-1 能以35 句子,描述生活經驗與看法


B

2-1-1-1能表達溝通圖卡或符號所代表的意義

2-1-1-2能操作簡易的輔助溝通系

教學安排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1

認識新同學/看看我

2

認識情緒/猜猜我的心

3

看看我/猜猜我的心

4

禮貌小尖兵:我要怎麼說

5

禮貌小尖兵:我要怎麼說

6

看圖說話

名詞

7

看圖說話

名詞

8

看圖說話

動詞

9

看圖說話

動詞

10

問題大轟炸

句帶:+

11

問題大轟炸

句帶: +

12

問題大轟炸

句帶: +

教學與評量說明

  1. 團體上課5週透過遊戲建立溝通的基本禮儀,再依小朋友能力及特質,分兩組進行課程。

2. 教學方法

(1)A組透過事件情境影片或圖片,進行討論,練習說話對應的正確性及完整性。

(2)B組透過圖片交換系統,提升溝通的主動性,並練習使用句帶,拓展語句的變化和長度。

(3)使用AAC系統提升學生語言聽及理解能力,及反覆句型練習。

用及長度。

3.教學評量:採形成性評量,配合個別能力差異進行評量

4.協助人員:助理員、義工協助個別操作,提升精細動作操作的精確性及工具操作安全。

協助林庭個別步行訓練

13

問題大轟炸

句帶:++

14

自我介紹

句帶:++

15

自我介紹

句帶:++

16

自我介紹

AAC

17

我覺得…

AAC

18

我覺得…

AAC

19

我覺得…

AAC

20

新年吉祥話/AAC

21

新年吉祥話/AAC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特殊需求(遊戲)

1

212

王怡玲

教學對象

(其他輕) (自輕) (自中) (腦麻重) (智中) (自重) (自重) (自中)

能力指標

1-1-2-1 能注視溝通


1-1-2-2 能辨識溝通象視線及表情的變化所代表的溝通意義(如:喜、怒、哀、樂等)

1-1-2-3 能追視溝通象視線所及的人、事、物

2-1-1-6能等待、輪流說話及不隨便插話

2-1-2-7能在團體中遵守基本規範


教學安排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1

準備周

2

點名歌

大象與小鳥

彈珠滾滾樂

湯瑪士小火車

下課歌

3

4

5

6

7

點名歌

大白鯊

彩色呼拉圈

湯瑪士小火車

下課歌

8

9

10

11

12

點名歌

Drum circle

跳跳馬闖關

湯瑪士小火車

下課歌

教學與評量說明

  1. 班級課程,透過遊戲建立分享式注意力,提升學生主動參與活動的能力。建立遵守課程及遊戲規則的良好態度。

2. 教學方法

(1)透過遊戲,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的意願。

(2)強調非語言的溝通,提升學生對表情、動作、眼神的理解

(3)利用遊戲中的輪替,建立輪流及等待的概念。

3.教學評量:觀察及演練,形成性評量。

4.協助人員:助理員協助林庭移行擺位,學生課程參與、情緒處理

13

14

15

16

17

點名歌

接彈珠

動物樂園

湯瑪士小火車

下課歌

18

19

20

21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特殊需求

(社交技巧)

1

212

王怡玲

喻紹嫻

教學對象

(其他輕) (自輕) (自中) (腦麻重) (智中) (自重) (自重) (自中)

能力指標

2-1-1-6能等待、輪流說話及不隨便插話

2-1-2-7能在團體中遵守基本規範

2-1-2-8能主動加入團體

2-1-2-9能適當回應他人的邀請進入團體

教學安排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1

準備周

2

締結姐妹班-自我介紹練習

3

締結姐妹班-相見歡

4

好姐妹一起來闖關

5

認識新朋友

6

花開了

7

口香糖

8

剪刀石頭布-跟我走

9

保齡球

10

認識新朋友

11

大白鯊

12

大風吹

教學與評量說明

  1. 普通班學生以小組方式進入特教班參與課程。

2. 教學方法

(1)透過遊戲的進行,建立團體的規則,引導學生學習遵守基本規範

(2)營造情境,練習正確的邀請及加入團體的技巧。

3.教學評量:觀察及演練,形成性評量。

4.教學協助:

助理員協助林庭移行擺位,學生課程參與、情緒處理,增進與普通班學生互動頻率

13

剪刀石頭布-搶堡壘

14

叢林猴子

15

認識新朋友

16

搶位子

17

剪刀石頭布-誰最美

18

支援前線

19

疊疊樂

20

友誼卡片製作

21

同樂會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綜合活動

(牽引活動)

1

特教班全體

特教班全體教師

教學對象

112212312412512612

能力指標

1-1-3-2 能完成自己份內的工作。

3-1-1-3 在參與團體活動時喜歡和他人相處、互動。

3-2-1參加團體活動,並能適切表達自我、與人溝通

1-3-2 參與各項活動,探索並表現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

3-3-1-1能以合宜的態度與人相處

教學安排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1

開學周

2

呼拉圈小火車

3

接力賽

4

衝破難關

5

同心協力

6

雙人疊疊樂

7

一桿進洞

8

呼拉圈小火車

9

接力賽

教學與評量說明

  1. 教材編輯與資源

  1. 教師設計互動遊戲,透過遊戲促進普通班大哥哥大姐姐與特教班小天使的互動能力。

  1. 教學方法

(1)每次互動前均進行熱身

操。

(2)教師說明並示範遊戲進行方式

(3)教師請普通班五年級牽引哥哥姊姊協助特教班孩子進行遊戲互動。

3.教學評量

透過實際動態練習,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並給予個別化的指導,學期末進行形成性評量。


10

衝破難關

11

同心協力

12

雙人疊疊樂

13

一桿進洞

14

呼拉圈小火車

15

接力賽

16

衝破難關

17

同心協力

18

雙人疊疊樂

19

一桿進洞

20

感謝牽引哥哥姐姐

21

課程結束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綜合活動

(團體活動)

2

特教班全體

特教班教師

教學對象

112212312412512612

能力指標

1-1-3-2 能完成自己份內的工作。

3-1-1-3 在參與團體活動時喜歡和他人相處、互動。

3-2-1參加團體活動,並能適切表達自我、與人溝通

1-3-2 參與各項活動,探索並表現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

教學安排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1

開學周

2

校慶表演分組動作練習

3

校慶表演分組動作練習

4

校慶表演分組動作練習

5

校慶表演分組動作練習

  1. 教材編輯與資源

  1. 配合本校校慶,在12月底之前練習校慶表演項目,內容由教師自行剪輯歌曲、編舞,全小特班與幼特班齊聚練習。

  1. 2.教學方法

  1. 將學生依能力分組,每組由負責老師進行動作或節奏教學。

  2. 教導簡易肢體動作,透過模仿學習,讓學生熟記動作。

  3. 針對學生節奏感與精細動作能力給予打擊樂器,敲擊出簡易節奏。

  4. 到操場進行團體練習,在校慶當天完成表演。

3.教學評量

透過實際動態練習,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並給予個別化的指導與協助,校慶結束後進行形成性評量。

6

校慶表演分組動作練習

7

校慶表演分組動作練習

8

校慶表演分組動作練習

9

校慶表演團體動作練習

10

校慶表演團體動作練習

11

校慶表演團體動作練習

12

校慶表演團體動作練習

13

校慶表演團體動作練習

14

校慶表演團體動作練習

15

校慶表演團體動作練習

16

校慶預演練習

17

校慶表演

18

團體遊戲互動

19

團體遊戲互動

20

團體遊戲互動

21

結束課程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