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大學附小109學年度潛能班課程計畫

格式
doc
大小
450 KB
頁數
23
上傳者
伊真 李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07-19,离现在 5 94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臺北市市立大學附小109學年度第學期潛能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特需領域

/學習策略

1

潛能班

李伊真、呂庭儀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404405407501501502

502503504504505506

506507603604

議題融入

性別平等□人權□環境□海洋□品德□生命□法治科技

資訊□能源□安全□防災□家庭教育生涯規劃□多元文化□閱讀素養□戶外教育□國際教育□原住民族教育

學習重點

  1. 能區辨訊息中的重點項目及細節不同,延長專注時間及在課堂上適時轉移專注力至學習焦點中。

  2. 能在提醒下主動完成課前和課後的學習工作,調整自己的學習行為以符合該課堂情境。

  3. 能依平時學習表現設定符合自己能力水準的學習目標,正向分析自己的學習表現。

核心素養


A自主行動



B溝通互動



C社會參與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教學安排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1

本學期課程規畫及大綱說明

2

專注力策略概說

3

集中式注意力策略

4

持續式注意力策略

5

專注力策略於學科之應用(1)

6

選擇性注意力策略

7

交替式注意力策略

教學與評量說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

a.自編。

b.四五六年級各領域教科書。

2.教學方法

a.拆解教學內容分析學習內容。

b.以遊戲及活動介入,了解自身的專注力並遷移到各科的學習中。

c.以學生平時表現分析,協助其統整自身學習表現的優弱勢。

d.師生互相討論/詢問以了解學習內容。

3.教學評量

a.於潛能班課堂中觀察學生口語表達、小組合作表現及理解狀況。

b.學生在潛能班課堂中,能依指定學習

內容達成各項策略表現。

c.訪談學生原班導師及科任教師,在各

學科中的學習態度及專注力表現。

8

專注力策略於學科之應用(2)

9

情境式專注力策略總檢核(1)

10

情境式專注力策略總檢核(2)

11

情境式專注力策略總檢核(3)

12

學習動機大檢測

13

學習v.s玩樂動機分析

14

學習的目的為何?

15

學習成就感從哪裡來?

16

學習的準備及學後的調整

17

平時成績自我調查

18

分析自身學習狀況並訂定目標

19

動機策略總檢核(1)

20

動機策略總檢核(2)


































臺北市市立大學附小109學年度第學期潛能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特需領域

/社會技巧

1

潛能班

李伊真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102

議題融入

性別平等人權□環境□海洋品德□生命□法治□科技

資訊□能源□安全□防災□家庭教育□生涯規劃□多元文化□閱讀素養□戶外教育□國際教育□原住民族教育

學習重點

  1. 能在小團體活動中,透過影片回顧的方式學會覺察自我情緒的技巧,

並在與同儕互動時能主動說出自己當時的情緒並自我安慰。

  1. 能在小團體的活動中,透過正負向分析法評估行為及後果之間的關係,在遊戲中表現出凡是須盡力,但不過度重視結果成敗的表現。

核心素養


A自主行動



B溝通互動



C社會參與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教學安排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1

本學期課程規畫及大綱說明

2

同儕邀請卡製作

3

遊戲選擇及教學(1)

4

遊戲選擇及教學(2)

5

遊戲選擇及教學(3)

6

桌遊/遊戲的輪替

7

影片討論及修正

教學與評量說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

a.自編。

b.桌上型&動態遊戲素材。


2.教學方式

a.拆解教學內容、簡化學習內容

b.運用舉例、說明、情境連結輔助學習

內容理解。

c.師生互相討論/詢問以了解學習內容。

d.影片回溯,練習覺察自身的學習表現。


3.多元評量方式

a.於潛能班課堂中觀察學生口語表達、

學習表現、同儕互動及理解狀況。

b.於潛能班課堂中以問答方式了解學生

口語表達、學習表現及理解狀況。

8

桌遊/分辨表達情緒

9

影片討論及修正

10

桌遊/取捨的重要

11

影片討論及修正

12

桌遊/風水輪流轉

13

影片討論及修正

14

遊戲/動態遊戲的規則及策略(1)

15

影片討論及修正

16

遊戲/動態遊戲的規則及策略(2)

17

影片討論及修正

18

遊戲/動態遊戲的規則及策略(3)

19

影片討論及修正

20

期末統整及檢討

臺北市市立大學附小109學年度第學期潛能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特需領域

/社會技巧

1

潛能班

李伊真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102○揚

議題融入

性別平等人權□環境□海洋品德□生命□法治□科技

資訊□能源□安全□防災□家庭教育□生涯規劃□多元文化□閱讀素養□戶外教育□國際教育□原住民族教育

學習重點

  1. 能在小團體活動中,透過影片回顧的方式學會覺察自我情緒的技巧,

並在與同儕互動時能主動說出自己當時的情緒並自我安慰。

  1. 能在小團體的活動中,透過正負向分析法評估行為及後果之間的關係,在遊戲中表現出凡是須盡力,但不過度重視結果成敗的表現。

核心素養


A自主行動



B溝通互動



C社會參與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教學安排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1

本學期課程規畫及大綱說明

2

同儕邀請卡製作

3

遊戲選擇及教學(1)

4

遊戲選擇及教學(2)

5

遊戲選擇及教學(3)

6

桌遊/遊戲的輪替

7

影片討論及修正

教學與評量說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

a.自編。

b.桌上型&動態遊戲素材。


2.教學方式

a.拆解教學內容、簡化學習內容

b.運用舉例、說明、情境連結輔助學習

內容理解。

c.師生互相討論/詢問以了解學習內容。

d.影片回溯,練習覺察自身的學習表現。


3.多元評量方式

a.於潛能班課堂中觀察學生口語表達、

學習表現、同儕互動及理解狀況。

b.於潛能班課堂中以問答方式了解學生

口語表達、學習表現及理解狀況。

8

桌遊/分辨表達情緒

9

影片討論及修正

10

桌遊/取捨的重要

11

影片討論及修正

12

桌遊/風水輪流轉

13

影片討論及修正

14

遊戲/動態遊戲的規則及策略(1)

15

影片討論及修正

16

遊戲/動態遊戲的規則及策略(2)

17

影片討論及修正

18

遊戲/動態遊戲的規則及策略(3)

19

影片討論及修正

20

期末統整及檢討

臺北市市立大學附小109學年度第學期潛能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特需領域

/社會技巧

2

潛能班

李伊真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301301304302

議題融入

性別平等人權□環境□海洋品德□生命□法治□科技

資訊□能源□安全□防災□家庭教育□生涯規劃□多元文化□閱讀素養□戶外教育□國際教育□原住民族教育

學習重點

  1. 在小團體活動中,能透過角色扮演學習換位思考的能力,在與同儕互動時能主動說出自己及他人現在的感受並表現出調整的態度。

  2. 能在小團體的活動中,透過正負向分析法評估行為及後果之間的關係,在遊戲中表現出凡事須盡力,但不過度重視結果成敗的表現。

核心素養


A自主行動



B溝通互動



C社會參與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教學安排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1

本學期課程規畫及大綱說明

2

同儕邀請卡製作&遊戲教學(1)

3

桌遊/志同道合

4

桌遊/犧牲小我(1)

5

桌遊/犧牲小我(2)

6

影片討論:這對我有好處嗎?

7

桌遊/對話與討論(1)

教學與評量說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

a.自編。

b.桌上型遊戲素材

c.提供多媒體及角色扮演情境,學習換

位思考,增進學生對情境的理解及轉

換思考模式。

2.教學方式

a.拆解教學內容、簡化學習內容

b.運用舉例、說明、情境連結輔助學習

內容理解。

c.師生互相討論/詢問以了解學習內容。

d.影片討論及角色扮演,練習覺察自身

的學習表現。

3.多元評量方式

a.於潛能班課堂中觀察學生口語表達、

學習表現、同儕互動及理解狀況。

b.於潛能班課堂中以問答方式了解學生

口語表達、學習表現及理解狀況。

8

桌遊/對話與討論(2)

9

遊戲:雞同鴨講

10

影片回顧與討論

11

同儕邀請卡製作&遊戲教學(2)

12

桌遊/合作與同盟(1)

13

桌遊/合作與同盟(2)

14

影片討論:分工合作力量大

15

桌遊/你想的和我不一樣(2)

16

桌遊/你想的和我不一樣(2)

17

影片討論:尊重他人的想法

18

角色扮演:換位思考

19

影片回顧與討論

20

期末統整及檢討

臺北市市立大學附小109學年度第學期潛能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特需領域

/社會技巧

1

潛能班

李伊真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506501501

議題融入

性別平等人權□環境□海洋品德□生命□法治□科技

資訊□能源□安全□防災□家庭教育□生涯規劃□多元文化□閱讀素養□戶外教育□國際教育□原住民族教育

學習重點

  1. 在小團體活動中,能透過角色扮演學習換位思考的能力,在與同儕互動時能主動說出自己及他人現在的感受並表現出調整的態度。

  2. 能在小團體的活動中,透過正負向分析法評估行為及後果之間的關係,在遊戲中表現出凡事須盡力,但不過度重視結果成敗的表現。

  3. 能在小團體活動中,透過影片回顧的方式學會覺察自我情緒的技巧,

並在下次類似情境發生時主動說出自己當時的情緒,並表現出調整的態度。

核心素養


A自主行動



B溝通互動



C社會參與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教學安排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1

本學期課程規畫及大綱說明

2

同儕邀請卡製作&遊戲教學(1)

3

桌遊/志同道合

4

桌遊/犧牲小我(1)

5

桌遊/犧牲小我(2)

6

影片討論:這對我有好處嗎?

7

桌遊/對話與討論(1)

教學與評量說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

a.自編。

b.桌上型遊戲素材

c.提供多媒體及角色扮演情境,學習換

位思考,增進學生對情境的理解及轉

換思考模式。

2.教學方式

a.拆解教學內容、簡化學習內容

b.運用舉例、說明、情境連結輔助學習

內容理解。

c.師生互相討論/詢問以了解學習內容。

d.影片討論及角色扮演,練習覺察自身

的學習表現。

3.多元評量方式

a.於潛能班課堂中觀察學生口語表達、

學習表現、同儕互動及理解狀況。

b.於潛能班課堂中以問答方式了解學生

口語表達、學習表現及理解狀況。

8

桌遊/對話與討論(2)

9

遊戲:雞同鴨講

10

影片回顧與討論

11

同儕邀請卡製作&遊戲教學(2)

12

桌遊/合作與同盟(1)

13

桌遊/合作與同盟(2)

14

影片討論:分工合作力量大

15

桌遊/你想的和我不一樣(2)

16

桌遊/你想的和我不一樣(2)

17

影片討論:尊重他人的想法

18

角色扮演:換位思考

19

影片回顧與討論

20

期末統整及檢討





































臺北市市立大學附小109學年度第學期潛能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特需領域

/社會技巧

1

潛能班

李伊真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507安、507

議題融入

性別平等人權□環境□海洋品德□生命□法治科技

資訊□能源□安全□防災□家庭教育□生涯規劃□多元文化□閱讀素養□戶外教育□國際教育□原住民族教育

學習重點

  1. 在小團體活動中,能挑選複雜情緒卡片表達活動中自身的感受,建立正確的情緒抒發方式,並在遊戲過程中表達出來。

  2. 能在小團體的活動中,透過正負向分析法評估行為及後果之間的關係,在遊戲中表現出凡事須盡力,但不過度重視結果成敗的表現。

核心素養


A自主行動



B溝通互動



C社會參與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教學安排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1

本學期課程規畫及大綱說明

2

同儕邀請卡製作

3

遊戲選擇及教學(1)

4

遊戲選擇及教學(2)

5

遊戲選擇及教學(3)

6

桌遊/志同道合

7

影片討論&情緒卡策略

教學與評量說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

a.自編。

b.桌上型遊戲素材

c.提供多媒體及角色扮演情境,學習換

位思考,增進學生對情境的理解及轉

換思考模式。

2.教學方式

a.拆解教學內容、簡化學習內容

b.運用舉例、說明、情境連結輔助學習

內容理解。

c.師生互相討論/詢問以了解學習內容。

d.影片討論及角色扮演,練習覺察自身

的學習表現。

3.多元評量方式

a.於潛能班課堂中觀察學生口語表達、

學習表現、同儕互動及理解狀況。

b.於潛能班課堂中以問答方式了解學生

口語表達、學習表現及理解狀況。

8

桌遊/合作關係

9

影片討論&情緒卡策略

10

桌遊/敵對關係

11

影片討論&情緒卡策略

12

桌遊/過程與結果

13

影片討論&情緒卡策略

14

桌遊/運氣不由人

15

影片討論&情緒卡策略

16

中國象棋/全盤考量的重要(1)

17

影片討論&情緒卡策略

18

中國象棋/全盤考量的重要(2)

19

影片討論&情緒卡策略

20

期末統整及檢討































北市大附設國民小學109學年度第1 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語

1

資源班

李伊真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103107

議題融入

性別平等人權環境海洋品德生命法治科技

資訊能源安全防災家庭教育生涯規劃多元文化閱讀素養戶外教育國際教育原住民族教育

  1. 以圖形聯想注音符號,並結合動作及口訣輔助學習注音符號及聲調,大量且慢速拆解聲韻符以利區辨及重組。

  2. 利用偏旁部首和結構輔助識字,並熟悉國字筆畫的書寫順序,增進書寫及識字能力,在課堂中完成造詞造句。

  3. 能把握「人事時地物」的聆聽主軸,有條理的掌握課文內容,在課堂中主動用口語回答問題。

  4. 能分析句型前後關係,選擇正確連接詞接寫句子或自行完成造句。

核心素養


A自主行動



B溝通互動



C社會參與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教學安排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1

首冊第一課:貓咪/

注音符號之書寫、拼讀及聲調

2

首冊第二課:鵝寶寶/

注音符號之書寫、拼讀及聲調

3

首冊第三課:河馬和河狸/注音符號之書寫、拼讀及聲調

4

首冊第四課:笑嘻嘻/

注音符號之書寫、拼讀及聲調

5

首冊第五課:蹺蹺板/

注音符號之書寫、拼讀及聲調

6

首冊第六課:謝謝老師/

注音符號之書寫、拼讀及聲調

7

首冊第七課:龜兔賽跑/

注音符號之書寫、拼讀及聲調

8

首冊第八課:拔蘿蔔/

注音符號之書寫、拼讀及聲調

教學與評量說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

(1)根據康軒版一年級國語首冊、第一冊課本改編教材。

(2)運用操作性教具及網路影音資源,幫助學生對抽象之注音符號及國字等加強學習效果。


2.教學方法

(1) 運用多媒體教學、具體注音符號教具操作。

(2)多層次調整:依學生能力與需求,協助完成學習單與個別特殊需求課程。

(3)運用綜合法教學,在自然環境中學習注音符號與國字。


3.教學評量

(1)課程參與度

(2)口頭評量

(3)隨堂紙筆測驗

9

首冊第九課:動物狂歡會/

注音符號之書寫、拼讀及聲調

10

首冊總複習

11

注音符號檢測練習

12

第一課:拍拍手/

國字認讀及書寫、課文理解

13

第二課:這是誰的/

國字認讀及書寫、課文理解

14

第三課:秋千/

國字認讀及書寫、課文理解

15

第四課:長大/

國字認讀及書寫、課文理解

16

第五課:比一比/

國字認讀及書寫、課文理解

17

第六課:小路/

國字認讀及書寫、課文理解

18

閱讀階梯:擁抱

19

第一冊總複習

20

總複習














臺北市立大學附小109學年度第學期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語文領域-

國語文

2

潛能班

李伊真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302308308

議題融入

性別平等人權環境□海洋品德□生命□法治□科技

資訊□能源□安全□防災家庭教育生涯規劃□多元文化閱讀素養□戶外教育□國際教育□原住民族教育

學習重點

  1. 利用偏旁部首和結構輔助識字,並熟悉國字筆畫的書寫順序,增進書寫及識字能力,在課堂中完成造詞造句。

  2. 能把握「人事時地物」的聆聽主軸,有條理的掌握課文內容,在課堂中主動用口語回答問題。

  3. 能分析句型前後關係,選擇正確連接詞接寫句子或自行完成造句。

核心素養


A自主行動



B溝通互動



C社會參與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教學安排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1

爸爸的相簿/字詞意、課文講解、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2

長大這件事/字詞意、課文講解、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3

老寶貝/字詞意、課文講解、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4

辦桌/字詞意、課文講解、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5

有點黏又不會太黏/字詞意、課文講解、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6

不一樣的捷運站/字詞意、課文講解、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7

馬太鞍的巴拉告/字詞意、課文講解、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教學與評量說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

(1)字頻表-將課本生字依據字頻高低製作部件故事法學習單,透過部件故事法協助學生有系統的解構字體。

(2)漢字影片:透過動畫將中文字體演變展示給學生觀賞,透過影片將部件、部首的意義與字義結合。

2.教學方法

(1)拆解課文分段呈現方式以簡化文章長度

(2)運用筆記、劃記、問答、線索搜尋、重點提示等閱讀策略輔助學習。

(3)用自然段與意義段分析課文內容以利統整。

(4)師生互相討論/詢問以解析文章內容。

3.教學評量

  1. 於潛能班課堂中觀察學生口語表達、閱讀表現及理解狀況。

  2. 於潛能班課堂中以問答方式了解學生口語表達、閱讀表現及理解狀況。

  3. 於課堂中實作學習單,確認學生學習成效及遷移表現。

8

閱讀開門一/

9

第一次月考總複習

10

定期評量

11

淡水小鎮/字詞意、課文講解、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12

回到鹿港/字詞意、課文講解、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13

參觀安平古堡/字詞意、課文講解、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14

聽神木說話/字詞意、課文講解、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15

字字看心情/字詞意、課文講解、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16

數字好好玩/字詞意、課文講解、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17

神射手與賣油翁/字詞意、課文講解、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18

閱讀開門/白鶴報恩

19

第一次月考總複習

20

定期評量






























臺北市立大學附小109學年度第學期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語文領域-

國語文

2

潛能班

李伊真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3011

301

301

議題融入

性別平等人權環境□海洋品德□生命□法治□科技

資訊□能源□安全□防災家庭教育生涯規劃□多元文化閱讀素養□戶外教育□國際教育□原住民族教育

學習重點

  1. 利用偏旁部首和結構輔助識字,並熟悉國字筆畫的書寫順序,增進書寫及識字能力,在課堂中完成造詞造句。

  2. 能把握「人事時地物」的聆聽主軸,有條理的掌握課文內容,在課堂中主動用口語回答問題。

  3. 能分析句型前後關係,選擇正確連接詞接寫句子或自行完成造句。

核心素養


A自主行動



B溝通互動



C社會參與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教學安排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1

爸爸的相簿/字詞意、課文講解、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2

長大這件事/字詞意、課文講解、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3

老寶貝/字詞意、課文講解、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4

辦桌/字詞意、課文講解、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5

有點黏又不會太黏/字詞意、課文講解、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6

不一樣的捷運站/字詞意、課文講解、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7

馬太鞍的巴拉告/字詞意、課文講解、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教學與評量說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

(1)字頻表-將課本生字依據字頻高低製作部件故事法學習單,透過部件故事法協助學生有系統的解構字體。

(2)漢字影片:透過動畫將中文字體演變展示給學生觀賞,透過影片將部件、部首的意義與字義結合。

2.教學方法

(1)拆解課文分段呈現方式以簡化文章長度

(2)運用筆記、劃記、問答、線索搜尋、重點提示等閱讀策略輔助學習。

(3)用自然段與意義段分析課文內容以利統整。

(4)師生互相討論/詢問以解析文章內容。

3.教學評量

  1. 於潛能班課堂中觀察學生口語表達、閱讀表現及理解狀況。

  2. 於潛能班課堂中以問答方式了解學生口語表達、閱讀表現及理解狀況。

  3. 於課堂中實作學習單,確認學生學習成效及遷移表現。

8

閱讀開門一/

9

第一次月考總複習

10

定期評量

11

淡水小鎮/字詞意、課文講解、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12

回到鹿港/字詞意、課文講解、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13

參觀安平古堡/字詞意、課文講解、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14

聽神木說話/字詞意、課文講解、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15

字字看心情/字詞意、課文講解、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16

數字好好玩/字詞意、課文講解、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17

神射手與賣油翁/字詞意、課文講解、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18

閱讀開門/白鶴報恩

19

第一次月考總複習

20

定期評量






























臺北市立大學附小109學年度第學期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語文領域-

國語文

2

潛能班

李伊真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303

308

議題融入

性別平等人權環境□海洋品德□生命□法治□科技

資訊□能源□安全□防災家庭教育生涯規劃□多元文化閱讀素養□戶外教育□國際教育□原住民族教育

學習重點

  1. 利用偏旁部首和結構輔助識字,並熟悉國字筆畫的書寫順序,增進書寫及識字能力,在課堂中完成造詞造句。

  2. 能把握「人事時地物」的聆聽主軸,有條理的掌握課文內容,在課堂中主動用口語回答問題。

  3. 能分析句型前後關係,選擇正確連接詞接寫句子或自行完成造句。

核心素養


A自主行動



B溝通互動



C社會參與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教學安排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1

爸爸的相簿/字詞意、課文講解、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2

長大這件事/字詞意、課文講解、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3

老寶貝/字詞意、課文講解、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4

辦桌/字詞意、課文講解、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5

有點黏又不會太黏/字詞意、課文講解、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6

不一樣的捷運站/字詞意、課文講解、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7

馬太鞍的巴拉告/字詞意、課文講解、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教學與評量說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

(1)字頻表-將課本生字依據字頻高低製作部件故事法學習單,透過部件故事法協助學生有系統的解構字體。

(2)漢字影片:透過動畫將中文字體演變展示給學生觀賞,透過影片將部件、部首的意義與字義結合。

2.教學方法

(1)拆解課文分段呈現方式以簡化文章長度

(2)運用筆記、劃記、問答、線索搜尋、重點提示等閱讀策略輔助學習。

(3)用自然段與意義段分析課文內容以利統整。

(4)師生互相討論/詢問以解析文章內容。

3.教學評量

  1. 於潛能班課堂中觀察學生口語表達、閱讀表現及理解狀況。

  2. 於潛能班課堂中以問答方式了解學生口語表達、閱讀表現及理解狀況。

  3. 於課堂中實作學習單,確認學生學習成效及遷移表現。

8

閱讀開門一/

9

第一次月考總複習

10

定期評量

11

淡水小鎮/字詞意、課文講解、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12

回到鹿港/字詞意、課文講解、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13

參觀安平古堡/字詞意、課文講解、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14

聽神木說話/字詞意、課文講解、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15

字字看心情/字詞意、課文講解、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16

數字好好玩/字詞意、課文講解、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17

神射手與賣油翁/字詞意、課文講解、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18

閱讀開門/白鶴報恩

19

第一次月考總複習

20

定期評量































臺北市立大學附小109學年度第學期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語文領域-

國語文

2

潛能班

李伊真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505507

議題融入

性別平等人權環境■海洋□品德生命□法治■科技

資訊□能源□安全□防災□家庭教育生涯規劃□多元文化□閱讀素養□戶外教育□國際教育□原住民族教育

學習重點

  1. 利用常用的偏旁部首和結構輔助識字,熟悉楷書基本筆畫的變化,增進書寫及識字能力,完成每課造詞及造句。。

  2. 利用課文中的句型、詞語、結構練習口述,並掌握聆聽到的內容,練習有條理的完整敘述事情。

  3. 能分析句型前後關係,選擇正確連接詞接寫句子或自行完成造句。

  4. 學習畫記、擷取重點,並以心智圖分析每課課文。

核心素養


A自主行動



B溝通互動



C社會參與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教學安排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1

拔一條河/字詞意、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2

從空中看臺灣/字詞意、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3

蚊帳大使/字詞意、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4

分享的力量/字詞意、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5

田裡的魔法師/字詞意、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6

從失敗中覺醒/字詞意、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7

攀登生命的高峰/字詞意、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教學與評量說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

(1)字頻表-將課本生字依據字頻高低製作部件故事法學習單,透過部件故事法協助學生有系統的解構字體。

(2)漢字影片:透過動畫將中文字體演變展示給學生觀賞,透過影片將部件、部首的意義與字義結合。

(3)心智圖表:教師自編心智圖表,分析每課課文結構並協助學生統整出重典概念。

2.教學方法

(1)拆解課文分段呈現以協助學生分段理解。

(2)運用筆記、劃記、問答、線索搜尋、重點提示等閱讀策略輔助學習。

(3)用自然段與意義段分析課文內容以利統整。

(4)師生互相討論/詢問以解析文章內容。

3.教學評量

  1. 於潛能班課堂中觀察學生口語表達、閱讀表現及理解狀況。

  2. 於潛能班課堂中以問答方式了解學生口語表達、閱讀表現及理解狀況。

  3. 於課堂中實作學習單,確認學生學習成效及遷移表現。

8

閱讀階梯一-永不掉落的葉子

9

第一次定期評量總複習

10

定期評量

11

火星人,你好嗎?

12

溪谷間的野鳥/字詞意、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13

海豚/字詞意、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14

你想做人魚嗎?/字詞意、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15

衝破逆境/字詞意、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16

想念的季節/字詞意、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17

小樹/字詞意、認讀並分解替換句子

18

閱讀階梯二-珍惜水資源

19

第二次定期評量總複習

20

定期評量





























臺北市立大學附小109學年度第學期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學

2

潛能班

李伊真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507508

議題融入

性別平等□人權■環境□海洋□品德□生命□法治□科技

資訊□能源□安全□防災□家庭教育□生涯規劃□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戶外教育□國際教育□原住民族教育

學習重點

  1. 在課堂活動中能夠運用算式步驟拆解、計算演練、實物觀測,解決數與量、空間與形狀、數量關係推理的問題。

  2. 在情境活動中,能夠運用分解題目、找關鍵字句、圈題目重點、數線法、圖形輔助法,解決生活中的應用問題。

核心素養


A自主行動


B溝通互動

C社會參與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教學安排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1

單元一:多位小數

2

單元一:多位小數

3

單元二:因數與公因數

4

單元二:因數與公因數

5

單元三:倍數與公倍數

6

單元三:倍數與公倍數

7

單元四:平面圖形

教學與評量說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

(1)參考翰林版數學五上課程內容,自編

各單元計算與解題策略步驟卡。

(2)分析學生先備能力,連結現階段單元

內容,並按照學生能力佈題。

2.教學方法

(1)多媒體教學,運用具體教具操作與觀察。

(2)圖示教學與解題步驟提示卡教學,以強化計算與解題能力。

(3)運用直接教學找關鍵字畫重點、理解題意、判斷運算方法、步驟分解解題策略。

3.教學評量

(1)課程參與態度、專心度、發表情形

(2)運用解題策略寫學習單情形及完成狀況

(3)隨堂紙筆測驗

8

單元四平面圖形

9

單元五:多位數的乘除

10

單元五:多位數的乘除

11

單元六:擴分、約分和通分

12

單元六:擴分、約分和通分

13

單元七:異分母分數的加減

14

單元七:異分母分數的加減

15

單元八:四則運算

16

單元八:四則運算

17

單元九:面積

18

單元九:面積

19

單元十:線對稱圖形

20

單元四平面圖形


臺北市立大學附小109學年度第學期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學

1

潛能班

李伊真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501溫○翰 502劉○燁

議題融入

性別平等□人權■環境□海洋□品德□生命□法治□科技

資訊□能源□安全□防災□家庭教育□生涯規劃□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戶外教育□國際教育□原住民族教育

學習重點

  1. 在課堂活動中能夠運用算式步驟拆解、計算演練、實物觀測,解決數與量、空間與形狀、數量關係推理的問題。

  2. 在情境活動中,能夠運用分解題目、找關鍵字句、圈題目重點、數線法、圖形輔助法,解決生活中的應用問題。

核心素養


A自主行動



B溝通互動



C社會參與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教學安排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1

單元一:多位小數

2

單元一:多位小數

3

單元二:因數與公因數

4

單元二:因數與公因數

5

單元三:倍數與公倍數

6

單元三:倍數與公倍數

7

單元四:平面圖形

教學與評量說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

(1)參考翰林版數學五上課程內容,自編

各單元計算與解題策略步驟卡。

(2)分析學生先備能力,連結現階段單元

內容,並按照學生能力佈題。


2.教學方法

(1)多媒體教學,運用具體教具操作與觀察。

(2)圖示教學與解題步驟提示卡教學,以強化計算與解題能力。

(3)運用直接教學找關鍵字畫重點、理解題意、判斷運算方法、步驟分解解題策略。

3.教學評量

(1)課程參與態度、專心度、發表情形

(2)運用解題策略寫學習單情形及完成狀況

(3)隨堂紙筆測驗

8

單元四平面圖形

9

單元五:多位數的乘除

10

單元五:多位數的乘除

11

單元六:擴分、約分和通分

12

單元六:擴分、約分和通分

13

單元七:異分母分數的加減

14

單元七:異分母分數的加減

15

單元八:四則運算

16

單元八:四則運算

17

單元九:面積

18

單元九:面積

19

單元十:線對稱圖形

20

單元四平面圖形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