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學年度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小資優班課程計畫說明

格式
pdf
大小
2.86 MB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5-10-30,离现在 0 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中正區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中正區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2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資優班課程計畫說明
(112
學年度
)
一、
現況與背景分析
(
)
資優班沿革與編制
本校創立於西元 1913 年,為臺北市立大學的附設實驗小學。本校一般智能資優班創立
於西元 1975 年,目前為資源資優班。現今共有 3班編制,6位擁有資優教育專業證照
之正式教師,服務對象則包含三至六年級學生。
(
)SWOT
背景分析
1.
內部分析
因素
(S)
(W)
學校
規模
小學部普通班有 48 班,身心障礙資源班 4
班,集中式身障班 5班,資優資源班 3班,
60 班;幼兒園混齡班 7班、學前特教班 2
班,共 9班。全校合計 69 班。
學校規模完整,資優班與其他領域均能有良
好的互動及教學上的討論。
學校有大量的班級,管理
和資源分配可能成為挑
戰。
環境與
設備
教學活動位置配置動、靜分明,教學品質良
好。
擁有三間資優班教室,擁有 E 化教學設備:
前後電子白板、筆電,3D 列印機等,學生
可調整式課桌椅,團體實驗桌及可移動式實
驗工具櫃。
依照領域設置三間專科教室:資訊科技教
室、人文社會教室、以及數學自然教室。
儘管已經擁有了一些先進
的設備,但要保持與科技
的同步可能需要定期更新
和維護設備。
教室空間不足,一間教室
同時兩邊上課時,造成互
相干擾,學生不易專注學
習。
教師
資源
現今共有 3 班編制,6 位擁有資優教育專業
證照之正式教師,服務對象則包含三至六年
級學生。教師教學經驗豐富,絕大多數教學
認真、積極投入教學研究。教師養成背景、
專長多元化、充滿愛心。
為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小學,教學資源豐富,
大學教授會提供相關諮商服務,也常有實習
老師進班協習,提供人資源。
然教師經驗豐富,但
可能在負責教學和
與教學研究的同時面臨過
大的工作壓力
行政
資源
行政員行政經驗豐富,相互支援
實驗小學行政單位工
大,有時候無法支援
資優班相關務,常
優班老師承擔壓力頗
大。
學生
家庭背景優,能有多元的學習管
學生生,創及學習能力佳台風
,充滿活願意投入學習。
學生富有創但常規
,需要老師多提
學習課充足,因
對於學校的課程較需要創
新及吸引力的內
中正區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中正區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3
2.
外部分析
(
教育政策、少子化、經濟來源
)
因素
(O)
(T)
長關心子弟願意配合學校各項學習
活動。
長會積極協助親通,活動
長社經,常能提供相關的校
外參觀或演講資源。
長期望高,學生額外學習課程過
多,學生常感到時間不並且
於學校普通班學習感到無趣
資源
位於臺北市中心,資優班教學及課
常有豐富資源可連結,能提供學生更
多元的學習內
資優班課長年與校資源連結
引導學生進區或服務學習,
願意主動提供相關資源。
學生學習資源多,為理所當
然,有時珍惜得來不易的教學
資源。
二、資優班課程說明
課程願景
透過資優班課設計與實成學校課程願養具有思考力
世界公民
(二)課程架構
本校課程架構是據阮汝禮(Renzulli, 1977 )三合充實模式(如圖 1),分為類型
活動( Type I )一般試探性活動調試探興趣加廣性質充實課第二類型
活動(Type II )團體訓練活動 調認情意與研究方法訓練類型活動
(Type III )「個別或組探討實際問題」調高層次問題的研究。此外,資優班課
程亦循十二教內涵「主行「溝通互動社會並融入學校
景:養學生人文」胸懷追求「卓越」方法並啟創新,設計三至六
年級的課程架構(1)與課程地圖(2)
中正區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中正區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4
1阮汝禮三合充實模式
1 :市大附小資優班課程架構覽表
主題軸
學科
調整
好好
(2)
(
科學探索
)
世界
探險
(2)
(
欣賞認同
)
數科
(2)
(
科學應用
)
改變世
(2)
(
社會參與
)
情意發展
資優練功房
(1) (
選修
)
(
優勢發展
/
域課
)
創造
設計領航員
(1)
(
思五力
)
未來夢
(1)
(
涯發展
)
導才
立研究
研究
(4)
(
研究實
)
立研究
(4)
(
研究貢獻
)
專長領域
(
校訂課程
)
Code
式設計師
(1)
(
式設計
)
CodePro
(1)
(
應用
)
6~7
6~7
未來發展
踐家
享家
中正區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中正區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5
(二)課程地圖
資優班年級各類具有系統性銜接性,其課程地圖
(3)如下
1. 資優班課:包含部定課與校,校包含特需課與資訊,分
種色系呈現。
2. 齒輪指導學生知識及學習方法樂觀的學習態度意願,進應用
與實
3. 四個代表學生未來發展附小資優班的學習軌跡希冀孩子能三年級
至六年級,由淺養學生能從探思考家、實踐家及分享家
4. 程方塊代表各年級學生狀況,依現,一個方塊代表學生1
,兩個代表 2,依此類推
2:附小資優班課程地圖
中正區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中正區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6
、未來展望
本校的資優班向來為本校教育改革的小實驗室自,期今後資優班創新研
的課與教學能由點延伸普及至全校,成為學校課程發展性系
並透過推廣的教育理及優質的運作,以優質的教育績效此外,更期
透過各式管,積極教學研究、經驗分、教學推廣之多重角,提供長、普通
班教師、資優班教師以及教育大學實習生有的課示例與教學實務,以經驗、教
學相長的使命促使專業成長,期使達到教育優質化的目的。
中正區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6
臺北市
112
學年度
北市大附小
國民小學一般智能資優資源班課程計
一、資優資源班課程節數配置表明資優資源班三至六年級課程節數配置
科目
名稱
類別
第二學習階段
三學習階段
時間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部定課程
校訂課程
(
彈性學習
)
其他
A.
早自習
B.
午休
C.
課後
D.
假日
E.
營隊)
必修
選修
上學期
下學期
上學期
下學期
上學期
下學期
上學期
下學期
數學
數學
自然科學
數自好好玩
V
2
2
1/
數學
1/C
週五
數學
自然科學
藝數科學家
V
2
2
1/
數學
1/C
週五
語文
國語文
社會
世界文化探險
V
2
2
1/
國語
1/C
週五
國語文
社會
改變世界小推
V
2
2
1/
國語
1/C
週五
專長領域
Unplug
玩家
V
2
2
2/C
週五
CT
開發者
V
2
2
2/C
週五
Code
程式設計
V
1
1
1/
校定
彈性
Code Pro
創客
V
1
1
1/
校定
彈性
*
資優練功房
-
料理研究院
V
(1)
(1)
(1)
(1)
1/A
1/B
獨立研究
專題研究
V
4
4
1/
數學
1/
國語
2/A
B
獨立研究
V
4
4
1/
數學
1/
國語
2/A
B
情意發展
資優生大不同
V
1
1
1/
綜合活動
優質人生網
V
1
1
1/
綜合活動
*
資優練功房
解壓實驗室
V
(1)
(1)
(1)
(1)
1/A
1/B
*
資優練功房
真相調查局
V
(1)
(1)
(1)
(1)
1/A
1/B
中正區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7
領導才能
未來夢工廠
V
1
1
1/
綜合活動
創造力
設計領航員
V
1
1
1/
綜合活動
*
資優練功房
益智俱樂部
V
(1)
(1)
(1)
(1)
1/A
1/B
備註
*
「資優練功房」共有
4
門選修課程,學生上、下學期僅能從
4
門課中,(各)選擇其中一門,且不能重複選修。
數小計
7
7
7
7
6-7
6-7
6-7
6-7
說明:
1. 資源班部定課特定領域/科目全部抽離式進教學仍宜領域/科目之數內調整。得視教育學生之身心需
據個別化教育計或個別用外加式課程方式,合學生能與需要之特領域課
2. 學生特定領域/科目學習能優,其課需依總綱4領域/科目規行節數規安排。學校需依學生之個別需要,
個別決議,提供學習能優領域/科目之濃縮抽離或外加式充實教學。惟針領域/科目之每週抽離濃縮
或外加式課數,以不該階段部定學習數之 10 ,但得視學習需求在課後等時外加節數。
3. 部定領域/科目、特領域課外加式課時,得應用學習課時間、學校特教育推行審議/
領域/科目之並得不列學習數內的時教學,學習時間需以上課分數為教師授課安排
。有關學生各項學習數之活動,學校依地方政定之學生時間相關規定自行安排
4. 中課程類型部定課與校程而國中小之校學習課程」,包含領域性主題//題探究課,社團
活動與技,特領域課,以及本土語/文、服務學習、教育、班際或交流、自活動、班級
學生自學習、領域補救教學等其他。領域授課時間可採抽離或外加抽離領域課程加深加廣授課;外加指
領域課授課,包特需課、資優充實課、其他專長領域課
5. 列的課時間抽排課等的時段安排,包(1)安排部定課時間,請註記數與學生的科目;(2)學習時
間,請註記數與學生抽離原班的科目活動為學習課宜安排資優特需課在第二學習階段3-6 在第階段4-
7。其學習時間不列學習數內的時教學,包括早午休課後等,請註記數與時間,可安排資優特需課
、領域加深加廣程或其他充實資優課
6. 十二教課現資優課程所類型、領域與科目,不同年級資優課程差,提供適切的課名稱(
同年項呈)後的數小計,以學生每週上課數計
中正區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8
中正區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9
!
部定課程
-
數學
/
自然
-
數自好好玩
(
三年級
)
領域
/
科目
部定課
調整
英語
þ數學社會 þ自然科學
調整
þ學習內 þ學習
þ學習環境 þ學習
求(專長領域立研究情意發展導才創造力)
其他:
名稱
數自好好
程類別
þ
選修
每週
2
教學
黃淑賢
教學對象
三年級
素養
總綱
A1 身心素質與自進。
A2 系統思考問題解決
B1 符號運用表達
B3 養與素養。
C2 與團
數學領域
-E-A1 具備喜歡數學、對數學世界、有積極動的學習態度
數學語言運用常生活中。
-E-B3 具備品中的數學的素養。
-E-C2 於與他人合解決問題尊重不同的問題解決想
自然科學領域
-E-A2 運用心及想像從觀閱讀思考所得的資訊
中,提出適合科學究的問題或解釋能依的科學
、科學概念探索科學的方法去想像可能生的事情,以及理科學
實會有不同的論、證據或解釋
-E-B1 能分析作圖表運用數學等方法,整理已有的自
然科學資訊用較式的口語、文影像圖或
、科學名詞、數學式、模等,表達探究之過程
-E-C2 透過探索科學的合學習,養與同表達、團及和
的能
學習
學習
數學
n-II-5 具體境中,解決兩步應用問題
n-II-9 積、量、量的常用單位與換算養量
估測應用
s-II-2 面圖全等的
s-II-4 活動中認幾何概念應用旋轉角展開圖空間體。
自然
ti-III-1 運用覺察日常生活現象的規會因為改變而
能依的科學知識科學方法想像可能生的事情,以覺察
不同的方法也常能做出不同的成品。
tr-II-1 知道記錄所得自然現象的有其因的,
知識說明自
po-Ⅱ-1 常經驗、學習活動、自然環境,進行觀,進察覺
po-Ⅱ-2 能依據觀集資閱讀思考、討論等,提問題
pe-Ⅱ-2 能正確安合學習階段品、器材儀器、科技設備及資
源,記錄
中正區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10
c-Ⅱ-1 能專注聆聽同學報告,提出疑問或意見能對方法過程或
,進討。
ai-Ⅱ-3 透過以成品來表現自樂趣
學習內
數學
N-3-14 積:方公。實、量估測與計
N-4-10 「度」。量角器。實估測與計
N-3-7 :兩步應用問題()
S-4-6 面圖的全等:以具體。能旋轉翻轉做全等合。
S-3-4幾何形體之:以活動為面圖的分
自然
INb-Ⅱ-4 體的造與互相配合的。
INc-Ⅱ-6 有三態變化及毛細現象。
INd-III-2 可以各種因素影響物質的改變改變前後的
量。
INf-Ⅱ-3 自然的規化對人生活應用啟發
教學目
1.能依實驗步行各項科學實驗,紀錄實驗
2.實驗活動認作變因、因及應變變因。
3.掌握成的要素,自設計多邊積。
4.透過數學遊戲集合、合的概念,進數學紀錄
題融
家庭教育教育教育教育教育教育
境教育海洋教育資訊教育科技教育能源教育全教育
多元文化閱讀素養教育國際教育原住教育其他
與其他領域
/
科目之連結
一學期
名稱
容說
1-4
1.教室大不同:、分析及記錄資優教
室與普通教室的同。
2.神秘盒運用不同
完成神秘盒挑戰。
5-9
奧秘
1.識指種類並記錄
2.透過指生活中的應用歸納
識系統
3.使工具進行指紋採集。
4.用指
10-14
數學-一筆
遊歷
1.熊熊吃心:依據點的一筆畫原理完成
學習務。
2.漢米頓大師:認漢米頓圈漢米頓路
運用理自創目。
配合數學
中學數
中正區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11
15-20
數學-
撿栗遊戲
1. 透過撿栗遊戲集合的概念
2. 出遊戲設計的邏輯,討論歸納
式,進自創撿栗遊戲
配合數學
應用
問題」
第二學期
1-5
遊戲
1.胡椒靠實驗察水表面
2.不同溶液改變表面
,進船競賽
3.?不同
遊戲引導學生察毛細現象。
4.資源大挑戰:透過 WSQ 學習
資源,資源海報
配合自然
的三態」
6-10
金塔變變變
1.金塔幾何各種
與相關數學概念
2.依照片拼幾何記錄排
式。
3.自創金塔確記錄排式。
4.運用與同集體創
金塔
配合數學
中學數
11-14
多邊
1.板上做出不同的面圖
2.做出積大小的多邊
3.與內之間的關
4.做出不同積大小的多邊
5.應用多邊積。
配合數學
狀」
「面
15-18
搜查
1.調:分調活動,完
成動調報告
2.小學調報告製
海報
配合自然
19-20
數自創
1.定成發表主題
2.發表簡報
3.發表練習。
教學資源
教具:
數學幾何板、金塔顯微放
書籍
陳偉(2019)科學好好。臺北市:小麥田
數小子 e源:
https://cirn.moe.edu.tw/userfiles/file/benchmark/99/team/B16.pdfPHET
PHET源:https://phet.colorado.edu/zh_TW/
教學方法
、小討論、激盪
教學
1.上課(發、討論、實、分享)
中正區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12
2.及成現。
3.缺席狀況
授課
授課期間:112 9 113 6 月止每週數學課抽離 1
1,共 2課。
教學內:數學及自然兩領域學期授課 20
中正區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13
!
部定課程
-
語文
/
社會
-
世界文化探險家
(
三年級
)
/
部定
調整
þþ英語
數學 þ社會自然科學
調整
þ學習內 þ學習
þ學習環境 þ學習
求(專長領域立研究情意發展創造導才
其他:
名稱
世界文化探險家
程類別
þ
選修
每週
2
教學
游瑞菁
教學對象
三年級
總綱
A2 系統思考解決問題
B2 科技資訊 體素養
B3 養與素養
C3 多元文化 國際
-E-A2
透過國文學習,掌握文本要發展學習及解決問題初探邏輯思維,
並透過體驗與實常生活問題
-E-B2
網際網和資訊科技對學習的文學習的並培
使用各類資訊的能
-E-B3
運用 體驗生活中的感事並發展藝文創
本素養。
-E-C3
閱讀各類文本, 養理與關心本國際事務的本素養,以認同自
化,能包尊重欣賞多元文化。
-E-C3
文化,尊重欣賞多元文化,關心本及全
學習
2-II-4 參加討論,提供人的觀點意見
4-Ⅱ-3 面或數位辭典辭典,分辨字詞義
4-III-2 字形結構運用的部字義
5-III-10 合自的特長和興趣尋找閱讀材料
5-III-11 大量閱讀多元文本,文本中的訊或觀點
6-II-4 書寫應用品。
社會:
2a--2 表達地方社會與環境的關
2b--2 欣賞不同文化的特
1c--1 判斷人生活或民主社會中各項選的合
學習
Ab-II-10 辭典運用
Ad-II-2 篇章的大單結構
Ad-II-3 童詩、現文等。
Be-II-1 生活應用方面,以日記海報式與作方法
Be-III-1 生活應用方面,以標語告示式與
作方法
中正區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14
Ca-II-1 各類文本中的飲食、服通工具、勝古蹟閒娛等文化
社會:
Af-II-1 不同文化的交流,可能衝突、合和創新,影響在地
生活與文化。
Bc-II-1 各個有不同的命名式、
Da-II-2 人生活習式的,對環境與社會價值有不同的影響
教學目
:
1面或數位辭典,分辨字詞義能理文本的篇章的大
2字形結構運用的部字義
3能依自的特長和興趣尋找相關閱讀材料大量閱讀多元文本(
傳記標語海報)欣賞不同文化的特
,能理文本中的訊或觀點
4透過等體驗,究與實(書寫應用
)時,能參加討論,提供人的觀點意見
社會:
1透過閱讀欣賞不同文化的特等,
同文化的交流產生的衝突、合和創新,影響在地的生活與文化。
2能了判斷人生活習式的,對環境與社會價值影響
3參加討論,提供人的觀點意見,以口語/書寫/繪畫表達地方
社會與環境的關
題融
家庭教育 教育 教育 教育 教育 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全教育生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教育 其他
與其他領
/
科目之
一學期
名稱
容說
1-4
1密碼揣摩父母對自的期
密碼
2在望運用字詞典找中,能
的正語詞
3介紹:是由
,及其代表意思(2)學生介紹
並說是由誰幫己命名,以及所代
4運用圖人特色融入自
配合社會三
:
家庭
中正區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15
5-9
未來
是夢
1數位-閱讀名傳記/
2:傳記出名人成背後的
3座佑銘:中的座佑銘
4:我未來成為
的人?的人生
配合
參單元人
:
穿
伯伯,
練功
房」黑猩猩
10-13
」由
1漢字:漢字字原則,及的特
涵意
2 文:體驗相逗唱,學習
漢字並應用學成(
, 疊字,)
3聲仿:進聲仿仿寫子。
4 演練各組仿
配合
下第
文小小:
第四
第五唱反
調
14-17
SDGs
1透過遊戲17 SDGs 永續
2透過閱讀導深入了SDGs14 海洋
(護小,海洋科普)
3之戰:透過本及,了候變為環
影響SDGs13 候變介紹
4勃勃透過本及,了候變
環境影響SDGs15 態)介紹
於動保育的如珍
媽媽⋯⋯等。
5~世界瀕危:識世界瀕危
生動
配合
第十
眼淚
配合社會三
下第四單
消費改變
18-20
科普
1. 閱讀科普本內
2. 究科普成元素及內
3. 科普繪閱讀:/組興趣選主題
4. 集資透過閱讀或網查詢
相關資
5. 激盪:討論/情節
6. 繪製繪:分工完成本編
7. 明:書版明資
源。
配合
第四
與動:
第十二
的保
第二學期
名稱
容說
中正區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16
1-4
」由
1 聲遇學習(義詞/
誇飾)
2的大小源及演變介紹
類別學習表演之注意事
3 欣賞子,分
稿
4發表各組台發表
配合
文小小:
第五唱反
調
5-10
立足
放眼世界
1從世界地國找尋找
地圖開國際視,認及不同
國家語言、文化及
2世界大不同:認識台在地文化特並透過
多元文化教學,認不同國家禁忌,學習
際禮閱讀繪神奇樹屋》查詢故事所
描述國家、年,認識各國文化
理位置。
3世界險趣世界文化及自然
入認識台擁有的世界力點
配合社會
二單地方
活動
配合
風情」
11-14
1.體素養:養正體素養及
(1)追追追運用遊戲養學生的
(2)影響力(節
念日
2.畫原理及創:析,學習動
理及技
3.設計
配合社會三
下第
明的消費
15-18
大創
1欣賞不同類別廣,認識廣
及特佳廣
2分析師:分析式與
3告詞量:欣賞具創告詞,體驗
告詞影響
4招牌:認識趣招牌設計創意廣
招牌
5 佳廣/海報意作品。
配合社會三
下第
消費與生活
19-20
發表
1發表會資整理:整合本學期學習內,挑
發表主題整內,整理發表
中正區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17
2發表簡報蕪存菁將最的內
簡報或發表題
3發表會:發表己最得意態展
態發表)
教學資源
文、相世界透透常相世界地圖康軒教科(
)一教科()
漢字-書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knxZlnDDVw
解字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KtkddDfwrE&list=PL9JDN-
hh7TtcNGoCShWjdT140aavhxQCD
資源:
數位CanvaKahootgoogle classroom
數位http://roep.twnread.org.tw
國際教育資訊https://ppt.cc/fDXCyx
https://ananedu.com/a/7/14/a22.htm
教育部成https://ppt.cc/fv9ATx
SDGs 永續發展https://npost.tw/archives/24078
世界: https://whc.unesco.org/en/list/?search=
教學方法
、小討論、激盪業、互、實
教學
()式:案評量、實量、小、自
()量內
1上課(發、討論、實、分享)
2及成
3缺席狀況
授課期間:112 9113 6月止
授課式:1/外加五下1/,共 2課。
教學內及社會兩領域學期授課 20
中正區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18
!
部定課程
-
數學
/
自然
-
藝數科學家
(
四年級
)
領域
/
科目
部定
調整
英語
þ數學社會 þ自然科學
調整
þ學習內 þ學習
學習環境學習
求(專長領域立研究情意發展導才創造力)
其他:
名稱
數科學
程類別
þ
選修
每週
2
教學
周鈞
教學對象
年級
素養
總綱
A2 系統思考問題解決
A3 與創新應變
B1 符號運用表達
B3 養與素養。
C2 與團
-E-A2 具備本的算術操本的體與相對關
常生活境中,數學解決問題
-C-2 具備和他人合解決問題的素養,尊重多元的問題
良好的互動關
-E-B1 具備語言與數算術符號之間的轉換
使及時間,認常經驗中的幾何形體,能以符號表是公
式。
-E-B3 具備品中的數學的素養。
-E-A2 運用心及想像,提出適合科學究的問題或解釋
能依的科學知識、科學概念探索科學的方法去想像可能生的
事情
-E-A3 具備透過作探究活動探索科學問題的能
問題、資源的有等因素,規劃簡合學習階段器材
儀器、科技設備與資源,進自然科學實驗。
-E-B1 能分析作圖表運用數學等方法,整理已有的自然科
學資訊式的口語、文影像圖或、科學
名詞、數學式、模等,表達探究之過程
-E-C2 透過探索科學的合學習,養與同表達、團及和
的能
學習
學習
數學
n-II-4 解決估算應用問題
n-III-2 具體境中,解決三步以上之常見應用問題
n-III-10 複雜模式中的數量關式正並據
s-II-4 活動中認幾何概念應用旋轉角展開圖空間體。
s-III-3 活動,理空間中的關立體體的質。
r-II-4 兩步與部分的規則應用
自然
tr-II-1 知道記錄所得自然現象的有其因的,
知識說明自
po-II-1 常經驗、學習活動、自然環境,進行觀,進察覺問題
po-II-2 能依據觀集資閱讀思考、討論等,提問題
中正區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19
pe-Ⅱ-2 能正確安合學習階段品、器材儀器、科技設備及資
源,記錄
c-Ⅱ-1 能專注聆聽同學報告,提出疑問或意見能對方法過程或結
,進討。
ai-II-3 透過以成品來表現自樂趣
an-II-1 體會科學的探索是由問題開
學習
數學
N-4-3 :兩步應用問題(應用
S-4-6 面圖的全等:以具體大小一的兩個圖全等。
移、旋轉翻轉做全等合。全等之對相等、對邊相
等。
R-4-4 數量模式與(II):活動為化模式之理,如二
維數理。數與數,及其模式。
S-2-5 積:以具體步認、間較(個別單
S-3-4 幾何形體之:以活動為面圖的分步體
展開圖如合成立體體。知道不同之展開圖可能合成同一
立體體。
自然
Inc-II-1 使工具自定參考
Inc-II-7 的工具不同大小、位置的體。
INe-II-9 燈泡可以有接法,不同的接法生不同的
教學目
1.特定的模式中現數量關式正
2.透過空間的轉換
3.使工具進幾何驗證。
4.能學會不同的研究方法
5.科學遊戲
題融
£家庭教育£教育£教育£教育£教育£教育 þ環境教育£
教育£資訊教育£科技教育 þ能源教育£全教育££多元文化 þ閱讀
素養£教育£國際教育£原住教育£其他
與其他領域
/
科目之連結
數學領域、自然領域、領域、文領域
一學期
名稱
容說
15
n ONE+ONE=TWO:
1.面」遊戲規則。
2.引導學生進行代數的分析。
3.透過分析與歸納奇數的規
4.歸納條件的多
n
的等式
:
1.欣賞類型,提
2.引導學以符號、文語言設計,合數
問題
3.動分的設計提供多元
配合數學
「符號代
」單
中正區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20
6~10
SOMA
n
方塊
1.方塊及其由來
2.生成~四連塊之立體
n
的編及配
:
1.識索方塊國際
2.式,並且運用字記錄
過程
n
的創
1.據圖紀錄
2.用索方塊
n BurrTools
1.腦軟體上(BurrTools)畫出
2.算出作圖
3.和挑戰同學創
配合研究
方法訓練
-工具使
11~15
世界
n
迴游故鄉
:
1.地到用輸送
2.尋覓:地區三大供
3.畫出水路徑:gogle 地圖畫出水路
n
精算
:
1.及計
2.各國成本
3.各國資源
1620
電子積
n
電子積體驗:
1.電子積各項電子元符號
2.,完成各種的設計與
n
人:
1.電子積本電路概念並發
完成電品。
2.理完成電急急棒設計、
報器易電遊戲
3.設計的電路遊戲與他人分享並交流
配合自然
玩」
第二學期
名稱
容說
1-5
n
發線
:
1. 透過活動歸納
2. 與對的關
n
資訊運用
:
1. 應用線概念,進行色的活動。
2. 分析與數與數關
配合數學
「線
6-10
」意思
n
大師
:
1.完成六票值
2.完成 1~32 合的式。
配合數學
中正區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21
n
設計的奧秘
:
1.I連塊組合與票值
2.完成連塊組合與票值
3.分析與歸納方四~連塊圖化、連接邊與
票值的關
n
:
1.式進語詞合。
2.完成至8以上語詞語詞
11-16
怪怪
n
蝸牛奧秘
:
1.蝸牛結構
2.蝸牛的科學理。。
n
蝸牛慢
:
1. 分析影響蝸牛因。
2. 定與蝸牛實驗。
3. 蝸牛條件
配合自然
生活中
力」
17-20
1.定成發表主題
2.發表簡報
3.發表
教學資源
教具:
方塊、正多邊形幾何方塊、電子積
書籍
王登劉臻2002蟲食虔誠社。
明文輯(2002小資優數學課調整教學設計。
數小子 e源:
https://cirn.moe.edu.tw/userfiles/file/benchmark/99/team/B16.pdf
教學方法
、小討論、激盪、互
教學
上課(發、討論、實、分享)
(二)作及成
缺席狀況
授課期間:112 9 113 6 月止每週正課抽離 1五下1
,共 2課。
中正區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22
!
部定課程
-
語文
/
社會
-
改變世界小推手
(
四年級
)
領域
/
科目
部定課
調整
þþ英語
數學 þ社會自然科學
調整
þ學習內學習
學習環境學習
求(專長領域立研究情意發展導才創造力)
其他:
名稱
改變世界推手
程類別
þ
選修
每週
2
教學
劉雅鳳
教學對象
年級
素養
總綱
A2 系統思考解決問題A3 與創新應變
B1 符號運用表達C1 公民意識
C2 與團C3 多元文化與國際
-E-A2 透過國文學習,掌握文本要發展學習及解決問題
初探邏輯思維,並透過體驗與實常生活問題
-E-A3 運用國文充實生活經驗,學習有步的規活動和解決
並探索多元能,養創新精神,以進生活應力
E B1 運用國常生活中學習體他人的給予
,以通及互動的目
E C1 閱讀各類文本,判斷的能,以了
會的關養同理心與,關自然生公民意識
E C2 與他人互動時,能適切運用文能力表達個,理與包
不同意見與學校及社活動,體會團
E C3 閱讀各類文本,養理與關心本國際事務的本素養,以
認同自文化,能包尊重欣賞多元文化。
E A2 地方的社會、自然與人文環境,關注生活問題及其
影響並思考解決方法
E C1 養良好的生活習,理社會規務,養
成社會尊重維護自和他人的人,關自然環境與人
會的永續發展
E C3 文化,尊重欣賞多元文化,關心本及全
學習
學習
1-Ⅱ-4 境,分容是,理要內情感與對
互動。
2-Ⅱ-4 參加討論,提供人的觀點意見
5-Ⅱ-11 閱讀多元文本,以認
6-Ⅱ-2 想像本能
社會
1b-Ⅱ-1 解釋社會與環境之間的關
2a-Ⅱ-1 關注地方社會與環境的互動、問題
2a-Ⅱ-2 表達地方社會與環境的關
2b-Ⅱ-1 體認人對生活與環境有不同的並加尊重
3a-Ⅱ-1 透過,對社會與環境提感興趣問題
3d-Ⅱ-1 問題發生的因與影響解決問題的可能
3d-Ⅱ-3 問題解決過程,進報告享或作展演
中正區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23
學習內
Bb-Ⅱ-1 我情感表達
Be-Ⅱ-3 學習應用方面,以心報告作方法
Bc-Ⅱ-1 邏輯客觀、理明,科學知識品、環境等文本。
Bc-Ⅱ-2 描述、列、因作手法
Bc-Ⅱ-3 圖表、工具列等助說明。
Cb-Ⅱ-2 各類文本中人與家庭及其他社的關
社會
Ab-Ⅱ-2 自然環境會影響發展,經發展也會改變自然環境。
Ac-Ⅱ-1 生活中擁有權利可包 學習 表意
隱私、身體自及不權利可包
尊重他人維護
Db-Ⅱ-1 滿足需要的資源有行各項消費時要做評估
教學目
1.
生活中覺察問題在地到世界能了國際與自的關
1-1 引導孩現生活中他人的
1-2 SDGs 永續發展並從中了世界與自的關
2.
以創意發橋樑使家庭學校之間的互動之中,
演主使教育成為多面向與式教學。
2-1 能以創意發橋樑子自主行動,並且透過多元工具與多
解決問題
2-2 引導孩現生活中的及他人的需要。
3.
子自主行動、透過多元之工具與多解決問題
3-1 養規與實踐行動之能
3-2 集資訊的能
3-3 養成學生表達通與分的能
3-4 他人的
4.
能分並從中體他人需要、尊重
4-1 子規與實踐行動之能
4-2 透過多元的式,進行表達通與分的活動。
4-3 從行動中學習同理、尊重並接他人的需要,實生教育。
題融
家庭教育 教育 教育 教育 教育教育 環境教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全教育 多元文
閱讀素養 教育 R 國際教育 原住教育 其他
與其他領域
/
科目之連結
R(康軒)R 社會(康軒)
一學期
名稱
容說
1
世界大不同
~見世界
1. 閱讀世界傳記
SDGs 文本,了世界知並
分析與歸納
2. 教師題引發學生究動機。
配合
康軒版
馬偕
2
3
中正區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24
引導孩傳出去
世界各國荷蘭
國家完成
3. DFC
世界大不同意涵
對內討及發表
到我
來」
社會康軒版
3
資源與生
4
SDGS
在地世界
1. (Feel)引導孩覺察
活中的人所面臨困難
在問題
2. 探索相關: 海洋機、
SDGS
3. 學生察覺
與全的關
4. SDGs 永續發展尋找
問題,進討論。
5. 分析改變世界並且
脈絡
配合
軒版「種
的人
社會
1
軒版
活的
5
6
7
設計思考!
愛的創
1. 想像(Imagine)問題後,
討論想像出可能
方法
2. 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
3. 設計思考概念入小
論,並且紀錄每人討論的
配合
軒版六課
攀登
「國
社會康軒版
「家
發」
8
9
10
踐改變行
1. 討論主題
並且分析解決關於
什麼世界(SDGs)
2. 動計(plan):小
動計並且
配。
11
12
13
Find the way
尋找
1. 相關資料蒐集定問題
2. 尋找資源(search):共同尋找
資源尋找解決問題的工具
3. 透過多元的管,進行問題
:訪談調
、實驗、海報簡報
設計。
配合康軒
第十二
弟」
社會康軒版
第四單
「家
14
15
16
We can do it
改變世界推手
1. (Do):小組行改變面
對的問題及現並且紀錄
動的過程
2. 行問題探究,
17
18
中正區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25
19
過程題並解決
3. 問題後,小討論想像
可能解決方法
4. 透過創造引導
編、
20
21
22
第二學期
名稱
容說
1
SUPER HERO
1. 上學期的動,小
並且際行動的
2. 共同尋找資源尋找
問題的工具及
式。
3. 組員解決方法並
4. 內分享並
5. 透過他人的回饋正內
配合
軒版一課
心動不
三課
前進
社會第四單
生活
2
3
4
5
6
7
8
9
10
世界未來
我手
1. 共同討論導方式,
海報、班級
置部
E-MAIL、小
等。
2. 透過活動進
一步校園、家庭及社區參
動。
3. 成品印
配合
軒版第十二
社會
「家
未來」
11
12
13
14
15
16
愛,愛分
1. (popularize)子不
改變的現透過
活動進一步校園、家庭
及社
改變
2. (Share)
透過種方
。小各種呈式完
成其動的成享(
、文、部
配合
軒版
第十四
愛心
社會康軒版
「家
來」
17
18
19
20
教學資源
() 書籍手推()、愛在我們家()DFC 大會
() 蚊帳使 凱瑟琳 LKK PK(視點)
() 學習:自編
() 教育基金會愛世界
http://kingcar.org.tw/civicrm/event/info?reset=1&id=323
DFC http://www.dfcworld.com/
中正區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26
SDGs 永續發展
設計思考運用於創意發
教學方法
DFC 、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6W 思考法
教學
閱讀分析、案評量、實量、小、互、自
授課期間:112 9 113 6 月止每週正課抽離 1五下1
,共 2課。
中正區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27
中正區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28
!
校訂課程
-
特需課程
-
專長領域
- Unplug
玩家
(
三年級
)
領域
/科目
部定課
調整
英語
數學社會自然科學
調整
學習內學習
學習環境學習
þ求(þ專長領域立研究情意發展導才創造力)
þ其他:國民小學科技教育及資訊教育課程發展、臺北市小資訊課
教學
名稱
Unplug 玩家
程類別
þ選修
每週
2
教學
彥昌
教學對象
三年級
核心
素養
總綱
A2 系統思考解決問題
B1 符號運用表達
B2 科技資訊與體素養
領綱
-E-A2 具備探索問題的能透過科技工具的體驗與實
常生活問題
-E-B1 具備科技表達維的本素養,運用科技與
輯符號際溝通與概念表達
-E-C1 科技使公民責具備科技應用理規
與實踐力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a-Ⅱ-1 描述科技對人生活的影響
t-Ⅱ-1 體驗常的資訊系統
t-Ⅱ-2 體會資訊科技解決問題過程
t-Ⅱ-3 解決問題過程
p-Ⅱ-1 以資訊科技通的方法
a-Ⅱ-4 體會學習資訊科技的樂趣
學習內容
N-Ⅱ-1科技與生活的關
S-Ⅱ-1科技對人及社會的影響
A-Ⅱ-1問題解決方法
P-Ⅱ-1式設計工具的介紹與體驗。
D-Ⅱ-1的數位資方法
T-Ⅱ-2服務工具的
H-Ⅱ-3資訊全的概念
教學目標
1-1 學會編概念
1-2 學會進位系統運作模式
2-1 學習邏輯推理技
2-2 學會問題畫流程圖
2-3 學會維的大步
3-1 學會語言概念透過作練運用
4-1 學會列、應用
4-2 學會條件陳述概念
5-1 透過 Blockly game 學會
5-2 判斷邏輯並加
6-1 透過 Code.org 判斷以及釋疑概念
7-1 學會 Scratch
7-2 完成一Scratch 親節
中正區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29
8-1 學會 Scratch 作並應用
8-2 完成專屬遊戲
9-1 挑戰自設計有十個
9-2 用廣完成挑戰
議題融入
家庭教育生命教育品德教育人權教育 性平教育法治教育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R 資訊教育 R科技教育能源教育安全教育生涯規劃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戶外教育國際教育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與其他領域
/科目之連結
數學自然社會 R科技合活動
一學期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說明
備註
1-4
式設計的思考方
資訊新
1. 發展進,認
體設備及能之使
2. 學習式設計師的思考模式,
思考等。
3. 學習電透過
資訊及其理。
4. 透過二進位了式的運作
使用二進位的轉換譯密
5. 教學活動:用手指二進位
,可以透過手指
其他人。
6. 式設計與電相關
伸閱讀
5-9
邏輯解決問題
式學
1. 透過獨題目,使數學的
來思考問題,學習
問題
2. 透過邏輯
的好式,律辨識問
3. 學習維了運作
以及何解決複雜
4. 透過道問題強推邏輯
將抽象化出產生規
的通則。
5. 透過習了維的
大步
(1)
(2) 律辨
(3) 象化
(4)
6. 問題
思考方式。
中正區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30
10-15
玩程
1. 影像棋棋畫像
2. 縮概念
3. 概念精簡的機
遊戲
4. 概念的機
遊戲
5. 數的應用抓石
遊戲,認識程語言概念
6. 搜尋樹透過二搜尋
來練習分行類別
進位概念
16-20
學習語言
式智多
1. 透過活動認列,了
順序
2. 透過活動認,了
式常常成,能夠節
時間。
3. 透過活動了式中的
4. 透過活動了式中條件判
行程
5. 等活動的
習。
6. 條件陳述式:透過活動
遊戲入更多條件使之成
為一更有遊戲
第二學期
1-3
未來程式設計師(1)─
式挑戰
1. 使Blockly Games
式。
2. 完成迷宮務學習數的
3. 完成小務學習
4. 完成 Blockly Games 遊戲任務,
學習概念等活動。
4-5
一小時玩程
─Code.org
1. 面所學習概念
code.org 中驗證。
2. 來練習。
3. 完成 code.org 中的關
4. 習關在程式的要素,
記錄學習中。
5. Code.org 釋疑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