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寵惠114學年資源班國語文課程計畫

格式
docx
大小
65.63 KB
頁數
20
上傳者
syrc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5-06-21,离现在 0 12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臺北市立大學附小 114學年度 資源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語文

1

資源班

王寵惠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一年級:自閉症2人、情障1

課程目標/

教學重點

(以學生學習素養導向撰寫)

1.利用常見部首和文字結構來輔助識字,並熟悉國字筆畫的書寫順序,增進書寫及識字能力,在課堂中完成造詞造句。

2.能把握「人事時地物」的聆聽主軸,有條理的掌握課文內容,在課堂中主動用口語回答問題。

議題融入

人權 環境 海洋 品德 生命 法治 科技 資訊

能源 安全 防災 家庭教育 多元文化 性別平等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生涯規劃

各單元/主題名稱/教學進度

(簡述上、下學期教學內容)

上學期

下學期

<首冊>

第一單元 米米的好朋友

第一課 貓咪

第二課 鵝寶寶

第三課 河馬和河狸

第二單元 上學真有趣

第四課 笑嘻嘻

第五課 翹翹板

第六課 謝謝老師

第三單元 神奇故事樹

第七課 龜兔賽跑

第八課 拔蘿蔔

第九課 動物狂歡會

<一上>

第一單元 來!一起玩遊戲

第一課 拍拍手

第二課 這是誰的

第三課 秋千

第二單元 看!我的新發現

第四課 大個子,小個子

第五課 比一比

第六課 小路

第一單元 生活放大鏡

第一課 看

第二課 花園裡有什麼?

第三課 媽媽的音樂會

第二單元 甜蜜的家

第四課 鞋

第五課 小種子快長大

第六課 奶奶的小跟班

第三單元 小水滴的旅行

第七課 作夢的雲

第八課 妹妹的紅雨鞋

第九課 七彩的虹

第四單元 好朋友

第十課 和你在一起

第十一課 生日快樂

第十二課 小黑

教學與

評量說明

  1. 教材編輯與資源

(1)依據康軒版一年級國語教材。

(2)運用網路影音資源及字條、學習單等加強學生聚焦及擷取課文重點的能力

(3)運用網路影音資源、生活例句,幫助學生對文本語意的理解,加強學習效果。


  1. 教學方法

講述法 直接教學法 □相互教學法 結構教學法

遊戲教學法 工作分析法 □角色扮演 同儕討論

其他﹙ ﹚


3.教學評量方法

紙筆測驗 觀察 口語評量 操作 □檔案評量 同儕評量

其他﹙ ﹚





臺北市立大學附小 114學年度 資源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學

4

資源班

王寵惠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三年級:自閉症3

課程目標/

教學重點

(以學生學習素養導向撰寫)

1.在課堂活動中,能夠運用算式步驟拆解、計算演練、實物觀測,解決數與量、空間與形狀、數量關係推理的問題。

2.在情境活動中,能夠運用分解題目、找關鍵字句、圈題目重點、數線法、圖形輔助法,解決生活中的應用問題。

議題融入

人權 環境 海洋 品德 生命 法治 科技 資訊

能源 安全 防災 家庭教育 多元文化 性別平等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生涯規劃

各單元/主題名稱/教學進度

(簡述上、下學期教學內容)

上學期

下學期

11000以內的數

2章 角與形狀

31000以內的加減

4章 乘法

5章 毫米與數線

6章 除法

7章 公斤與公克

8章 分數

9章 列表與規律

1章 除法

2章 公升與毫升

3章 分數與加減

4章 圓

5章 兩步驟應用問題

6章 一位小數

7章 時間

8章 乘與除

9章 面積

教學與

評量說明

  1. 教材編輯與資源

(1)參考翰林版三年級課程內容,編各單元計算與解題策略步驟。

(2)分析學生先備能力,加強前後教材連結,以增進學生的系統化概念。

(3)運用線上多媒體影音媒材,強化基本概念與解題策略的理解,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


  1. 教學方法

講述法 直接教學法 □相互教學法 結構教學法

遊戲教學法 工作分析法 □角色扮演 同儕討論

其他﹙ ﹚


3.教學評量方法

紙筆測驗 觀察 口語評量 操作 □檔案評量 同儕評量

其他﹙ ﹚



臺北市立大學附小 114學年度 資源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語

6

資源班

王寵惠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六年級:學障2

課程目標/

教學重點

(以學生學習素養導向撰寫)

1.利用偏旁部首、結構、部件故事輔助識字,並熟悉國字筆畫的書寫順序,增進書寫及識字能力,在課堂中完成生字認識並造詞。

2.能把握「人事時地物」的聆聽主軸,依教師提問提取課文內容,在課堂中主動用口語回答問題。

3.依據教師提示之情境了解句型前後關係,在課堂中選擇正確連接詞接寫句子或自行完成造句。

4.能依教師教導之文章架構,利用過去習得的語詞、句型,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習寫記敍文、說明文,以及應用文。

議題融入

人權 環境 海洋 品德 生命 法治 科技 資訊

能源 安全 防災 家庭教育 多元文化 性別平等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生涯規劃

各單元/主題名稱/教學進度

(簡述上、下學期教學內容)

上學期

下學期

第一單元 擷取品格的珍寶

第一課 跑道

第二課 朱子治家格言選

第三課 談遇更好的自己

第二單元 品嘗美食的滋味

第四課 臺灣美食詩選

第五課 最好的味覺禮物

第六課 珍珠奶茶

第三單元 展現思辨的智慧

第七課 大小剛好的鞋子

第八課 狐假虎威

第九課 空城計

第四單元 擁抱經典的真情

第十課 耶誕節

第十一課 下午茶風波

第十二課 秘密花園

第一單元 望見美麗的大地

第一課 馬達加斯加,出發!

第二課 沉睡的天空之城

第三課 走進太陽之城

第二單元 品味生活的點滴

第四課 送友人

第五課 蚵鄉風情

第六課 童年,夏日,棉花糖

第三單元 向著明亮的那方

第七課 我的少年夢

第八課 如何張開追夢的翅膀

第九課 成為人生的開拓者

教學與

評量說明

  1. 教材編輯與資源

(1)依據康軒版六年級國語教材進行分析、簡化。

(2)選用課外閱讀及成語教材,補充語文學習材料。

(3)運用網路影音資源,幫助學生對國字等加強學習效果。


  1. 教學方法

講述法 直接教學法 □相互教學法 結構教學法

遊戲教學法 工作分析法 □角色扮演 同儕討論

其他﹙ ﹚


3.教學評量方法

紙筆測驗 觀察 口語評量 操作 □檔案評量 同儕評量

其他﹙ ﹚

註:1.本課程學習時間安排經由IEP會議決議。

2.因同學年相同全抽需求的學生僅此二人。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114學年度 資源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溝通訓練

1

資源班

王寵惠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一年級:自閉症2

二年級:自閉症2

三年級:自閉症3

四年級:自閉症1

課程目標/

教學重點

(以學生學習素養導向撰寫)

  1. 在課程活動中,能運用聆聽技巧,理解他人之溝通訊息,包括口語、非口語,展現適當回應。

  2. 在情境扮演中,運用他人能理解的方式,以多元溝通管道進行表達,達到溝通效能。

議題融入

人權 環境 海洋 品德 生命 法治 科技 資訊

能源 安全 防災 家庭教育 多元文化 性別平等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生涯規劃

各單元/主題名稱/教學進度

(簡述上、下學期教學內容)

上學期

下學期


打招呼:技巧與演練

團體遊戲:對所有成員的加速辨識()

團體遊戲:對所有成員的加速辨識()

聆聽與回應:上午茶點心

聆聽與回應:自我介紹

聆聽與回應:家庭生活

統整活動():串連3-5個句子進行自我介紹報告

短句拉長:學校生活

團體遊戲:煮火鍋

團體遊戲:大風吹

非口語溝通:基本手勢

非口語溝通:溝通手語歌

小記者訪問同儕:詢問與記錄

小記者介紹同儕:記憶與表達

團體遊戲:訊息分辨與反應()

團體遊戲:訊息分辨與反應()



聆聽與連續回應:假期分享

聆聽與連續回應:學校生活

短句拉長

把話說完整

團體遊戲:打電話()

團體遊戲:打電話()

根據情境辨識自己情緒()

根據情境辨識自己情緒()

根據情境辨識他人的情緒

接收兩步驟指令與反應()

接收兩步驟指令與反應()

理解非口語溝通:基本手勢

理解非口語溝通:眼神與表情

訊號追蹤遊戲

跟著訊號去尋寶

團體遊戲:大風吹


教學與

評量說明

  1. 教材編輯與資源

(1) 依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身心障礙相關之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綱要」,自編各單元主題教材。

(2) 透過遊戲活動,提高學生學習動機,學習與他人輪流、聆聽、注意訊息、正確溝通表達
的技巧。

(3)分析學生先備能力,加強前後教材的連結,以增進學生溝通知能的系統化概念。


  1. 教學方法

講述法 直接教學法 相互教學法 結構教學法

遊戲教學法 工作分析法 角色扮演 □同儕討論

其他﹙ ﹚


3.教學評量方法

紙筆測驗 觀察 口語評量 操作 □檔案評量 同儕評量

其他﹙ ﹚


註:本課程學習時間安排經由IEP會議決議。






臺北市立大學附小 114學年度 資源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社會技巧

1

資源班

王寵惠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一年級:自閉症2人、情障1人、疑似情障1

二年級:自閉症1人、情障2

三年級:自閉症3人、

課程目標/

教學重點

(以學生學習素養導向撰寫)

1.在團體的活動中,透過分組活動的方式,能以合宜的言語邀請他人參與團體,或者主動詢問參與他人團體

2.在教師設計情境中,學習與他人互動時,能運用不同的對話技巧,進行有效的對話內容。

3.在情緒繪本故事演繹中,透過角色扮演,學習角色互換以及不同情緒的表達合適方式。

議題融入

人權 環境 海洋 品德 生命 法治 科技 資訊

能源 安全 防災 家庭教育 多元文化 性別平等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生涯規劃

各單元/主題名稱/教學進度

(簡述上、下學期教學內容)

上學期

下學期

  1. 團體形成:團體規範、認識老師及同學、自我介紹

  2. 我是好聽眾:傾聽的態度、注意聽內容、說出聽到的話、做出適當反應

  3. 口說好話:有禮貌的話語、表達好感、讚美別人

  4. 情緒是什麼:認識情緒臉部表情及體動作、認識情緒的語詞、辨識他人的情緒

  5. 我怎麼了:辨識自己的情緒、說出引發情緒的原因

  1. 寒假生活分享:練習發表、正向回饋

  2. 轉述語意:複習聆聽技能、摘要重點、正確轉達

  3. 現在可以說嗎:判斷時間、地點、對方是否願意、不能說的適當反應

  4. 遊戲的互動:邀請別人、加入他人、應對被拒絕

  5. 情緒的表達:當我被拒絕時、當我難過時、當我生氣時。

  6. 處理衝突:表達不滿/應對別人不滿、應對被欺負

教學與

評量說明

  1. 教材編輯與資源

(1) 依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身心障礙相關之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綱要」,自編各單元教材。

(2) 透過遊戲活動,提高學生學習動機,學習與他人輪流、等待、聆聽及溝通表達的技巧。

(3)運用多媒體教學,並提供多元情境的演練,增進學生學習適切的溝通表達技能,養成正向人際互動行為。


  1. 教學方法

講述法 直接教學法 相互教學法 □結構教學法

遊戲教學法 工作分析法 角色扮演 同儕討論

其他﹙ ﹚


3.教學評量方法

紙筆測驗 觀察 口語評量 操作 □檔案評量 同儕評量

其他﹙ ﹚




臺北市立大學附小 114學年度 資源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社會技巧

1

資源班

王寵惠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一年級:自閉症2人、疑似情障1

課程目標/

教學重點

(以學生學習素養導向撰寫)

1.能在小團體的活動中,透過演練的方式,學會遵守基本規範,並在班級中能遵守班級課堂規範。

2.能在小團體的活動中,透過遊戲的方式,學會與同學輪流的概念,並在班級活動時能耐心等待、輪流遊戲。

3.在情境扮演與專注活動中,透過口語和非口語溝通技巧,覺察他人情緒及訊息的解讀,並在與同儕互動時能調整自身行為以配合他人

議題融入

人權 環境 海洋 品德 生命 法治 科技 資訊

能源 安全 防災 家庭教育 多元文化 性別平等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生涯規劃

各單元/主題名稱/教學進度

(簡述上、下學期教學內容)

上學期

下學期

  1. 團體形成:團體規範、認識老師及同學、自我介紹

  2. 鬼鬼祟祟的冋伴:參照能力

  3. 我的目光有獎品:眼神追視能力

  4. 交換位置:觀察臉部表情

  5. 蓋房屋:觀察、參照

  6. 偷襲鬼:注意力與警覺心

  1. 寒假生活分享:練習發表、正向回饋

  2. 繪本共讀:認識情緒

  3. 繪本共讀:情緒的表達

  4. 體能遊戲:低年級常玩旳遊戲

  5. 當我生氣時:情緒的表達。

  6. 桌遊:合作、注意力、記憶力。

教學與

評量說明

  1. 教材編輯與資源

(1) 依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身心障礙相關之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綱要」,自編各單元教材。

(2) 透過遊戲活動,提高學生學習動機,學習與他人輪流、等待、聆聽及溝通表達的技巧。

(3)運用多媒體教學,並提供多元情境的演練,增進學生學習適切的溝通表達技能,養成正向人際互動行為。


  1. 教學方法

講述法 直接教學法 相互教學法 □結構教學法

遊戲教學法 工作分析法 角色扮演 □同儕討論

其他﹙ ﹚


3.教學評量方法

紙筆測驗 觀察 口語評量 操作 □檔案評量 □同儕評量

其他﹙ ﹚




臺北市立大學附小 114學年度 資源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社會技巧-小團輔

2

資源班

王寵惠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三年級:自閉症2人+同儕2

課程目標/

教學重點

(以學生學習素養導向撰寫)

1.(處己)在競賽與合作活動中,運用情緒分辨與壓力覺察技巧,理解他人之溝通訊息,處理自我情緒和壓力。

2.(處人)在情境扮演與專注活動中,透過口語和非口語溝通技巧,了解訊息的解讀,促進基本溝通

3.(處環境)在動態活動中,運用團體互動技巧,增進教室參與及適應。

議題融入

人權 環境 海洋 品德 生命 法治 科技 資訊

能源 安全 防災 家庭教育 多元文化 性別平等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生涯規劃

各單元/主題名稱/教學進度

(簡述上、下學期教學內容)

上學期

下學期

  1. 三年級的挑戰:科任跑班、科任學用品、老師的交代

  2. 我會交朋友:好朋友特質、怎麼交朋友

  3. 我想跟你玩:提出邀請、應對被拒絕

  4. 我會玩遊戲:戶外遊戲、室內桌遊(競爭、合作、社交策略)

  1. 情緒繪本:情緒認識與表達

  2. 可愛的噴火龍:學習情緒控管

  3. 我輸/失敗了:挫折容忍度的練習

  4. 我會應對

  5. 我會玩遊戲:戶外遊戲、室內桌遊(競爭、合作、社交策略)

教學與

評量說明

  1. 教材編輯與資源

(1)參考特殊教育新課綱自編教材。

(2)善用多媒體教學,設計生動有趣的活動,並提供多元情境的練習,增進學生以正確方式表達情緒的能力、正向行為的養成。

(3)藉由桌遊或團隊遊戲,培養學生良好的人際互動與參照他人的能力。


  1. 教學方法

講述法 □直接教學法 □相互教學法 □結構教學法

遊戲教學法 工作分析法 角色扮演 同儕討論

其他﹙ ﹚


3.教學評量方法

紙筆測驗 觀察 口語評量 操作 □檔案評量 同儕評量

其他﹙ ﹚




臺北市立大學附小 114學年度 資源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社會技巧

1

資源班

王寵惠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四年級:自閉症3人+同儕數人

課程目標/

教學重點

(以學生學習素養導向撰寫)

1.在情境扮演與專注活動中,透過口語和非口語溝通技巧,覺察他人情緒及訊息的解讀,並在與同儕互動時能調整自身行為以配合他人。

2.在小團體桌遊活動中,透過因果分析學會行為及後果之間的關聯,在小團體遊戲中表現出凡事須盡力,但不過度重視結果成敗的表現。

3.能在課堂中,透過觀看影片、預告策略、實際觀察等方式認識高年級學習型態及同儕師長改變的事實,提升高年級整體學習適應能力

議題融入

人權 環境 海洋 品德 生命 法治 科技 資訊

能源 安全 防災 家庭教育 多元文化 性別平等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生涯規劃

各單元/主題名稱/教學進度

(簡述上、下學期教學內容)

上學期

下學期

  1. 團體形成:團體規範、認識老師及同學、自我介紹

  2. 贏家守則:強化團體規範

  3. 動態遊戲:遵守遊戲規則、面對輸/贏、控制情緒

  4. 心情溫度計:自我情緒察覺與因應

  5. 影片探討:應對人際衝突

  6. 桌遊:合作、競爭策略

  1. 寒假生活分享

  2. 合作遊戲:體驗分工合作的成果

  3. 情緒劇場:察顏觀色與因應策略

  4. 我會幫助別人:發覺協助對象、提供能力範圍能的協助

  5. 桌遊:合作、競爭策略

  6. 五年級劇場:年段的變化、準備適應新環境

教學與

評量說明

  1. 教材編輯與資源

(1)參考特殊教育新課綱自編教材。

(2)善用多媒體教學,設計生動有趣的活動,並提供多元情境的練習,增進學生以正確方式表達情緒的能力、正向行為的養成。

(3)藉由桌遊或團隊遊戲,培養學生良好的人際互動與參照他人的能力。


  1. 教學方法

講述法 □直接教學法 □相互教學法 □結構教學法

遊戲教學法 工作分析法 角色扮演 同儕討論

其他﹙ ﹚


3.教學評量方法

紙筆測驗 觀察 口語評量 操作 □檔案評量 同儕評量

其他﹙ ﹚




臺北市立大學附小 114學年度 資源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社會技巧

1

資源班

王寵惠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六年級:情障1人+同儕數人

課程目標/

教學重點

(以學生學習素養導向撰寫)

1.在小團體活動中,能透過角色扮演學習換位思考的能力,在與同儕互動時能主動說出自己及他人現在的感受並表現出調整自己以符合團體利益的態度。

2.能在小團體活動中,透過團體互動技巧評估個人行為與他人觀感的關係,在遊戲中與他人建立關係,並增加教室的參與與適應。

3.能在課堂中,透過觀看影片、預告策略、實際觀察等方式認識高年級學習型態及同儕師長改變的事實,提升升國中後整體學習適應能力。

議題融入

人權 環境 海洋 品德 生命 法治 科技 資訊

能源 安全 防災 家庭教育 多元文化 性別平等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生涯規劃

各單元/主題名稱/教學進度

(簡述上、下學期教學內容)

上學期

下學期

  1. 優點大不同:看見每個人的優點

  2. 情緒劇場:情緒覺察與分辨

  3. 行為及言語的表面之意

  4. 自身與他人行為的關係

  5. 認識霸凌,應對霸凌

  6. 桌遊活動:競爭、合作、社交策略

  1. 男女大不同:身體界限、自我保護、尊重他人

  2. 勇敢說不:拒絕誘惑

  3. 七年級劇場:國中的獎懲校規&課程內容的變化

  4. 告別過去,展望未來

  5. 桌遊活動:競爭、合作、社交策略

教學與

評量說明

  1. 教材編輯與資源

(1) 依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身心障礙相關之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綱要」,自編各單元教材。

(2)運用多媒體教學,並提供多元情境的演練,增進學生學習適切的社會互動技能,養成正向人際互動行為

(3) 透過遊戲活動,提高學生學習動機,從遊戲中學習人際互動技巧

  1. 教學方法

講述法 □直接教學法 □相互教學法 □結構教學法

遊戲教學法 工作分析法 角色扮演 同儕討論

其他﹙ ﹚

3.教學評量方法

紙筆測驗 觀察 口語評量 操作 □檔案評量 同儕評量

其他﹙ ﹚



臺北市立大學附小 114學年度 資源班 間接服務規劃表

服務項目

班級/姓名/障別

每週節數

資源班

規劃者

合作教學

與課程調整


_2_


王寵惠

支持服務

黃生/自閉症

汪生/自閉症

情緒管理輔導

楊生/情障

汪生/自閉症

親職諮詢

(需密集及持續諮詢之家長)

黃生/自閉症

楊生/情障

服務目標

與具體作法

  • 合作教學與課程調整(針對勾選內容提供服務以提升學生學習參與及學習適應)

  • 情 境:_ _課 □校外教學 □其他_ _

  • 具體作法:□針對學生學習需求,與普通班教師共同討論設計教學活動。

討論課程調整策略(內容、歷程、環境、評量)。

於固定課程入班進行協同教學(每週_ _)

於特定時期(校外教學/體表會等)進行協同教學。

入班不同領域科目促進資源班學習策略課程類化至普通班情境。

其他__

  • 支持服務(針對勾選內容提供服務以提升學生團體適應、校園生活與人際需求)

  • 情境:下課 □午間 □早自習 □打掃 大型活動與集會 其他

  • 具體作法:□教育輔具使用指導(站立架、擺位椅、大字書、點字書、FM調

頻輔具等)

學習輔具指導(平板、計算機、學習單、檢核表等)

輔具校園移行訓練指導。

入普通班級進行學生常規指導。

協助生活指導(整理書包抽屜、抄寫聯絡簿、用餐如廁、打掃等)

學生助理員訓練或支援人力指導。

入普通班級宣導。

入班執行相關專業團隊人員建議。

入班不同科目促進資源班課程(課程)類化至普通班情境。

其他(:與社工、專輔老師聯繫協助處理學生事務)

  • 正向行為支持與輔導(針對勾選內容提供服務以預防學生嚴重情緒行為)

  • 具體作法:入班觀察紀錄學生情緒行為問題之頻率、次數及強度。

與普通班教師共同討論預防及介入策略。

與學生討論行為契約及檢核。

到場支援、協助處理學生緊急突發狀況。

情緒行為後果處理及後續輔導。

其他

  • 親職諮詢(針對勾選內容提供服務以協助建立學校和家庭共識與一致性策略)

  • 具體作法:說明學生的特質與行為功能。

提供家庭可實施之有效教養策略。

透過定期會議或討論,建立目標共識與一致性策略。

陪同就醫與提供就醫所需資訊。

其他_ _

評估說明

因應學生個別需求紀錄與觀察課堂表現,依個別化教育計畫內學期目標內容進行評量。

  1. 觀察評量:課程、活動參與度。

  2. 訪談評量:定期晤談相關老師與行政人員。

  3. 實作評量:應用合適策略於情境中的正確或適切情形。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