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2
,离现在 4
年 16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臺北市立中崙高級中學(國中部) 110 學年度學習課程計畫
課程名稱
█領域課程:國文領域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
班型
□特教班 █資源班
實施年級
□7年級 □8年級
█9年級
節數 每週5節
核心素養
具體內涵
國-J-A2
透過欣賞各類文本,培養思辨的能力,並能反思內容主題,應用於日
常生活中,有效處理問題。
國-J-B1
運用國語文表情達意,增進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賞及評析文本的能
力,並能傾聽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觀點,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
互動。
國-J-C2
在國語文學習情境中,與他人合作學習,增進理解、溝通與包容 的能
力,在生活中建立友善的人際關係。
國-J-C3
閱讀各類文本,探索不同文化的內涵,欣賞並尊重各國文化的差異性,了解
與關懷多元文化的價值與意義。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一)聆聽
1-Ⅳ-1 以同理心,聆聽各項發言,並
加以記錄、歸納。
1-Ⅳ-2 依據不同情境,分辨聲情意涵及表達技巧,適切回應。
(二)口語表達
2-Ⅳ-1 掌握生活情境,適切表情達意,分享自身經驗。
2-Ⅳ-3 依理解的內容,明確表達意見,進行有條理的論辯,並注重
言談禮貌。
(三)識字與寫字
4-Ⅳ-1 認識國字2,700~4,500字,以書寫或運用各種數位化工具的方
式使用2,200~3,500 字。
4-Ⅳ-3 能運用字典或辭典了解一字多音及一字多義的現象。
4-Ⅳ-6 能夠寫出正確美觀的硬筆字。
(四)閱讀
5-Ⅳ-1 比較不同標點符號的表達效果,流暢朗讀各類文本,並表現情
感的起伏變化。
5-Ⅳ-2 理解各類文本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指出寫作的目的與
觀點。
(五)寫作
6-Ⅳ-3 靈活運用仿寫、改寫等技巧,
增進寫作能力。
學習內容
(一)文字篇章
1. 字詞
Ab-Ⅳ-2 3,500 個常用字的使用。
Ab-Ⅳ-5 5,000 個常用語詞的使用。
2. 句段
Ac-Ⅳ-1 標點符號在文本中的不同效
果。
Ac-Ⅳ-3 文句表達的邏輯與意義。
3. 篇章
Ad-Ⅳ-1 篇章的主旨、結構、寓意與
分析。
Ad-Ⅳ-2 新詩、現代散文。
Ad-Ⅳ-3 韻文: 近體詩。
Ad-Ⅳ-4 非韻文:如古文、語錄體。
(二)文本表述
1. 記敘文本 Ba-Ⅳ-2 各種描寫的作用及呈現的效果。
2. 抒情文本
Bb-Ⅳ-1 自我及人際交流的感受。
Bb-Ⅳ-3 對物或自然以及生命的感悟。
Bb-Ⅳ-4 直接抒情。
3. 議論文本 Bd-Ⅳ-2 論證方式如比較、比喻等。
(三)文化內涵
1. 物質文化 Ca-Ⅳ-1 各類文本中的飲食及休閒娛樂等文化內涵。
2. 社群文化Cb-Ⅳ-2 各類文本中所反映的個人與家庭、鄉里、國族及其
他社群的關係。
課程目標
(學年目標)
1. 能嘗試依不同管道,學習新字詞的意義與使用方式。
2. 在課程內容進行時,能夠適時表達自身經驗,並注重言談禮貌。
3. 能聆聽各項發言,並加以記錄、歸納。
4. 能以正確標點符號完成一篇架構完整的作文。
學習進度
週次/節數
單元子題
單元內容與學習活動
第
1
學
期
第一、二、三週
第二課
詞選
1. 認識文體:抒情詞(小令)
2. 引起動機:教師可先播放與詞作相關的影音資
源(如:鄧麗君專輯淡淡幽情、S.H.E.歌曲長
相思等)
,引發學生學習興趣
3. 作者介紹:李煜、辛棄疾 ( 搭配心智圖學習
單,於觀看影片後填寫)
4. 複習:先複習詩的格律、體制,教師再介紹詞
的起源、發展與體制,引導學生討論、比較
「詞」與「詩」的異同
5. 輪流唸讀課文、認識新字詞
6. 課文重點:(1)認識詞的體例與特色(2)分辨詩
與詞在形式上的差別(3)培養閱讀古典詩詞的
興趣
第四週
第一課
戲李白
1. 認識文體:新詩
2. 作者介紹:余光中(搭配心智圖學習單,於觀
看影片後填寫)
3. 輪流唸讀課文、認識新字詞
4. 課文重點:(1)理解本詩題目「戲」的含義。
(2)理解作者對李白的評價。(3)運用文學、地
理的背景知識,欣賞詩作之美。
第五、六週
第三課
人間好時節
1. 作者介紹:張曼娟(搭配心智圖學習單,於觀
看影片後填寫)
2. 輪流唸讀課文、認識新字詞
3. 課文重點:(1)聽出文中對應四季的詩句。(2)
說出作者所領悟的為人處世道理。(3)了解作
者透過閱讀詩歌得到的美好感受。(4)發掘生
活中的美好事物,培養樂觀的態度。
第七週
第一次段考
戲李白、詞選、人間好時節(紙筆測驗)
第八、九週
第四課
生於憂患死於安
樂
1. 認識文體:論說文
2. 作者介紹:孟子(搭配心智圖學習單,於觀看
影片後填寫)
3. 輪流唸讀課文、認識新字詞
4. 課文重點:(1)說明人在憂患逆境常能奮發圖
強,因而求得生存,獲得發展;如果處在安樂
順境中,往往怠惰疏忽,反而會招致毀滅(2)
認識本文列舉的人事物,以了解「憂患意識」
(3)培養面對困境的勇氣
5. 延伸活動─找一找:古今中外有哪些人的事蹟
符合「生於憂患」或「死於安樂」的道理,請
上網搜尋其相關資訊
第十、十一週
第五課
清心苦味
1. 作者介紹:韓良露(搭配心智圖學習單,於觀
看影片後填寫)
2. 課文補充:與「苦」有關的成語
3. 輪流唸讀課文、認識新字詞
4. 課文重 點: (1) 聽 出 文中最 懂苦 味的 三個 民
族。(2)說出作者在不同年齡對苦味的感受。
(3)口述對文中「自找苦吃是好事」的看法。
(4)學習面對人生困境時,自在圓融的態度。
第十二、十三週
第六課
獵人
1. 引起動機:成年禮的相關習俗與儀式:可在上
課前,先要求學生蒐集臺灣或國外的原住民
(例如北美 印第安族、夏威夷的毛利人等)
關於成年禮的相關習俗或儀式,並在課間安排
學生上臺報告。
2. 作者介紹:瓦歷斯.諾幹 ( 搭配心智圖學習
單,於觀看影片後填寫)
3. 輪流唸讀課文、認識新字詞
4. 課文重 點: (1) 說 出 作者進 行獵 人試 煉的 緣
由。(2) 能透過細節的描寫掌握「泰雅」真正
的意義。(3) 認識原住民文學所表現的族群意
識。(4) 觀察體會自然,尊重珍惜生命。
第十四週
第二次段考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清心苦味、獵人(紙筆測驗)
第十五、十六週
第七課
與宋元思書
1. 認識文體:篇名為應用文,內容為記敘文
2. 引起動機:介紹富春江人文史蹟、講述嚴子陵
的故事,引發學生學習動機。
3. 作者介紹:吳均(搭配心智圖學習單,於觀看
影片後填寫)
4. 輪流唸讀課文、認識新字詞
5. 課文重點:(1)本文是作者吳均寫給朋友宋元
思的一封信,全文描寫作者乘船從富陽到桐
廬,沿途所見的山光水色,並抒發面對美景油
然而生的感慨,和嚮往大自然的閒逸情懷(2)
認識駢 體文 的特 色 (3) 藉由 欣賞 大自 然的 美
景,以滌盡俗慮,提升性靈
第十七、十八週
第八課
防風林
1. 作者介紹:許達然(搭配心智圖學習單,於觀
看影片後填寫)
2. 輪流唸讀課文、認識新字詞
3. 課文重點:(1) 說出防風林看到的景象。(2)
說出文中環境受到汙染的原因。(3) 說出生活
中常見的環境問題。(4) 培養主動關懷環境、
促進永續發展的態度。
4. 延伸活動─汙染想一想:化身記者,找找看我
們生活中常見的汙染,並思考可以如何解決。
第十九週
第十課
喂─出來!
1. 作者介紹:
星
新一(搭配心智圖學習單,於觀
看影片後填寫)
2. 輪流唸讀課文、認識新字詞
3. 課文重點:(1) 聽出文中商人利用坑洞謀利的
方式。(2) 說出文中坑洞的特別之處。(3) 理
解「喂──出來!」兩度在文中出現的意義。
(4) 體會珍惜資源、愛護環境的重要性。
第二十週
第三次段考
與宋元思書、防風林、喂─出來!(紙筆測驗)
第
2
學
期
第一、二、三週
第二課
元曲選
1. 認識文體:元曲(抒情小令)
2. 作者介紹:馬致遠、白樸 ( 搭配心智圖學習
單,於觀看影片後填寫)
3. 複習:中國四大韻文比較表,比較漢代樂府古
詩、唐詩、宋詞、元曲的異同
4. 輪流唸讀課文、認識新字詞
5. 課文重點:(1)認識散曲的形式特色(2)能掌握
融情於景的寫作手法(3)體會元曲的韻文之美
第四、五週
第一課
臺灣竹枝詞選
1. 作者介紹:郁永河(搭配心智圖學習單,於觀
看影片後填寫)
2. 輪流唸讀課文、認識新字詞
3. 課文重點:(1) 聽出竹枝詞歌詠地方風光的特
色。(2) 分享對於臺灣地形及物產的了解。
(3) 培養關心臺灣鄉土的情懷。(4) 欣賞竹枝
詞表現的風土民情。
第六、七週
第三課
冰箱為何變成食
物的墳場
1. 作者介紹:米果(搭配心智圖學習單,於觀看
影片後填寫)
2. 輪流唸讀課文、認識新字詞
3. 課文重點:(1) 聽出對食物被浪費的惋惜語
氣。(2) 聽出食物堆疊在冰箱中的慘況。(3)
分享家中使用冰箱的方式。(4) 建立珍惜食物
的正確觀念。(5) 購買物品時,能區別「想
要」與「需要」的不同。
4. 連結經驗:網路上常常有梗圖在嘲諷「阿嬤家
的冰箱」,請想想看自己家有沒有「阿嬤家的
冰箱」呢?又是什麼樣的想法造成這樣的狀況
呢?
第八、九週
第六課
后羿射月
1. 作者介紹:黃致凱(搭配心智圖學習單,於觀
看影片後填寫)
2. 輪流唸讀課文、認識新字詞
3. 課文重點:(1) 聽出后羿與嫦娥兩次誓言的不
同含義。(2) 理解本劇「一人一半才是伴」的
創作意涵。(3) 理解后羿與嫦娥各自的私心,
因而誤解彼此的文本脈絡。(4) 培養欣賞與閱
讀劇本形式的文學作品。
第十週
段考(畢業考)
鄒忌諷齊王納諫、元曲選、石滬、座右銘、大鼠
(紙筆測驗)
第十一、十二週 會考複習
1. 練習考古題
2. 考試策略應用(時間分配、分析預測考題)
第十三、十四、
十五週
誰是說書人
桌遊活動:妙語說書人
1. 理解規則
2. 藉由活動,練習精準描述的能力
第十六、十七週 故事接龍
桌遊活動:從前從前
1. 理解規則
2. 藉由活動,學會交代事情時,必須完整敘述人
事時地物等項目。
第十八週
畢業
畢業典禮
議題融入
1. 家庭教育
2. 環境教育
3. 品德教育
4. 生命教育
5. 生涯規劃教育
6. 多元文化教育
評量規劃
1. 於原班段考前先進行學輔中心段考
2. 段考成績 40%
3. 平時成績 60%
(1)講義成績
(2)習作成績
(3)小考成績
(4)口頭發表次數
教學設施
設備需求
1. 自編講義
2. 影音播放設備
3. 活動道具:依據各課引起動機活動、延伸活動進行材料準備
教材來源
■教科書:康軒版 ■自編:講義(學習內容減量、簡化)
備註
暫定畢業考為第二學期第十週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