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光國小三年級國語文課程評鑑分析與省思

pdf
2.57 MB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高雄市東光國民小學 110 學年度課程評鑑計畫表_領域課程
評鑑對象
國語文領域課程_三年級_2學期_1-2 單元用心生活創意無限
評鑑層面
課程效果
課程實施
課程設計
評鑑指標
【素養達成】19.1
【評量回饋】18.1
【素養導向】5.2
資料來源
學生
學生
學年科會議
教師
學年科共備
課發會
工具與資料
習作作業
紙筆測驗
試後檢討分析
審題紀錄表
命題分析表
教學分享
教案設計/
修正建議
評鑑檢核表
實施時間
2-4
2-4
4
配合教學
5
5
資料收集者
教師
教師
三年級教師
教務處
教師
三年級教師
教務處
課程評鑑推
動小組
高雄市三民區東光國民小學課程評鑑實施結果分析與省思
領域學習課程( 國語文 領域 年級 康軒 版本 6 冊)
□彈性學習課程( 校訂 級)
□資優班課程(課程: 年級)
□資源班課程(課程: 年級)
課程名稱
1-2 單元用心生活創意無限
評鑑層面
課程效果
工具與資料
習作作業、紙筆測驗、試後檢討分析表
評鑑指標
【素養達成】19.1 各學習階段/年級學生於各領域的學習結果表
現,能達成各該領域課綱訂定之本教育階段核心素養,並精熟各
學習重點。
評鑑分項
1.學習結果表現能達成各該領域課綱
訂定之本教育階段核心素養。
優□良□可□差
2.學習結果表現精熟各學習重點。(
後檢討分析表)
□優良□可□差
【評鑑分項建議】
1. 習作的相關閱讀題型建議再增加。
2. 基本概念能力學生能掌握,綜合運用能力可再練習。
3. 透過第一二單元課程引導孩子掌握文本要旨文本角色個性討論提問與解決閱讀
問題策略、進而延伸到處理日常生活問題,以呼應核心素養國-E-A2
4. 以第一二單元課文文本為基礎透過聆聽口語表達標音符號與運用識字與寫字、
閱讀、寫作發展學習歷程,並以形成性評量與期中考作為「學習表現」和「學習內容」
檢核。
5. 各班國語期中成績組距如下表有三分之二的學生成果皆達到九十分以上顯示學生學
習成效顯著。
班級
301
305
307
308
310
311
90 分以上
18
16
16
17
18
15
80 分以上
7
9
10
8
8
10
70 分以上
3
4
3
2
3
4
【成果與省思】
1. 藉由作業、口語、實作、紙筆測驗等多元評量方式進行評量,呈現多數學生達成單元
主軸的核心素養能力,並且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
2. 學生利用作業及測驗再一次學習用心生活創意無限的核心素養。
3. 透過觀察日常生活中的植物、天氣變化或是與人之間的互動,讓生活中的點滴都能有
新的體驗與收穫。
4. 利用創意可以解決生活中的難題,創造更便利的生活。
5. 使用考試後檢討分析表來協助學生再精熟個學習重點,並可運用於了解未來學生加強
輔導的部分,或再做教學調整。
6. 少數未能精熟學習重點的學生,仍須透過練習、正向鼓勵、補救教學等方式,來提升
自我能力。
7. 藉由不同的文體,讓學生從中欣賞文章寫作之美並比較其差異。結合生活時事議題,
也觀察到學生是否關心周遭生活的變化。
8. 習作練習搭配課本教學,教學後可立即檢核學生學習成果,或給予學生實際演練能力
的機會。從各項測驗中可看出學生的學習精熟度不錯,能運用所學的概念判斷問題,
找出答案。
9. 運用歸納方式,統整共同部件,擴充識字量(4--2)以課本「我會認字」為基礎,
讓孩子發現共同部件的字,並適時擴充識字量,也在每日聯絡簿中練習,作為形成性
評量。
10. 第一二單元記敘文佔多篇,利用現有文本,引導孩子認識記敘文本的特徵(5--5)
(Ba--1)
11. 量詞的運用(Ab--9)與擴充:除了課本內的量詞,配合習作做形成性評量,也與孩子
討論量詞使用時機與意義。
12. 認識各種基本句型(Ac--2)和基礎複句的意義與運用(Ac--3)
評鑑層面
課程實施
工具與資料
會議紀錄、審題紀錄表、命題分析表
評鑑指標
【評量回饋】18.1 教師於教學過程之評量或定期學習成就評量的
內容與方法,能掌握課程計畫規劃之核心素養、學習內容與學習
表現,並根據評量結果進行學習輔導或教學調整。
評鑑分項
1. 形成性評量或期中期末學習評量能掌
握領域課程計畫規劃之核心素養、學習內
容與學習表現(有審題記錄表命題分析
表)
優□良□可□差
2. 根據評量結果進行學生學習輔導或教
學調整。
優□良□可□差
【評鑑分項建議】
1. 期中考題的難度建議再加深些,班級成績組距太近。
2. 教師能針對試後狀況討論學生學習迷思,進行學習能力加強。
3. 落實審題記錄與討論,以期期中命題更切中課程目標。
4. 期中評量後,根據學習表現調整教學。
【成果與省思】
1. 依據孩子的學習評量情況,適當調整學習目標,提供補救教學與協助。
2. 針對學習落後之學生,利用相關學習資源,減少學習落差。
3. 評量的考題切合課文內容基本題型都是透過精熟學習即可得分延伸意涵及閱讀皆與
單元主題連結。學生大多反應考題難度低,平時試卷較難,但粗心錯誤的仍多。
4. 試卷命題能針對所規劃的各項學習內容與學習表現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並隨時調整
教學或針對學生個別狀況加強輔導。如:形音義運用給予策略指導。
5. 111.4.27 學年會議討論期中評量表現,與期中考範圍課程計畫所規劃的核心素養、學
習內容與學習表現,大部分的孩子都達到了。
6. 透過會議記錄,學習其他老師的優點,以運用於用心生活創意無限的教學,並
藉由老師們一起審題讓兩個單元的題目更完整正確評量結果審視成分析表以確知
學生學習的扶助。
7. 孩子們的表現較弱的地方大致是造句不通順與字詞義量與質理解不足在聯絡簿開始練
習造句和字詞擴充,以求每天踏實學習,累積學力。
評鑑層面
課程設計
工具與資料
教案修正、評鑑檢核表
評鑑指標
【素養導向】5.2 各領域課程內的單元/主題之教學設計,適合學
生的能力、興趣和動機,提供學生練習、體驗、思考、探究和整
合的充分機會,學習經驗的安排具情境脈絡化、意義化及適性化
特徵。
評鑑分項
1. 領域課程計畫的單元/主題之教學設計
合學生的身心發展適合學生能力興趣和動
機。
優□良□可□
2. 領域課程計畫的單元/主題之教學設計
供學生實作練習生活體驗思考探究與實
踐的學習機會。
優□良□可□
3. 領域課程計畫的單元/主題之教學設計及
學習經驗的安排具情境化脈絡化意義化
及適性化特徵。
優□良□可□
4.領域課程計畫的單元/主題之教學設計,有
學生主動參與討論及自主學習。
□優良□可□
【評鑑分項建議】
1. 有許多學生的生活經驗不足,也無法現場體驗是比較可惜的部分。
2. 課程主題設計結合學生生活情境,從文本學習後,再連結自身生活經驗做相關的延伸
活動,引導學生關心自己的生活。
3. 幾乎符合孩子的學習能力,教學上也能根據學習情形作教學調整。
【成果與省思】
1. 課程設計依據學習目標及結合學生生活經驗與情境,落實素養導向教學。
2. 教學實施過程中,適時融入相關議題內容,增加學習連結和延伸。
3. 課程時間緊湊無法提供足夠的體驗或實作課程,來加深學生的學習記憶但相較九貫
的總課數由 14 課減成新課綱的 12 課,讓教師在教學內容安排可以更靈活運用。
4. 透過自編學習單及附件的實際操作讓學生真實感受語文領域的創作是無限的輔以圖
像的結構,也結合了其他領域的知識做統整及連結。
5. 課程設計結合生活經驗鼓勵學生分享教導學生基本概念再搭配實際練習檢核學
生概念是否清晰,能否自行運用於解決生活問題中。
6. 透過聽寫(聽寫評量)、閱讀(閱讀學習單)、寫字(表演、圖示方式)、作文(仿作練習)
加強學生對課文的熟悉度。
7. 寫作教學從寫人開始範文中有寫人的記敘文透過短文練習從家人(媽媽)的個性描
述,讓孩子學會寫人,讓孩子有脈絡化與情境化的學習。
8. 第一二單元教學設計配合文本讓孩子有歸納整理的能力(表格)有學生主動參與
討論及自主學習,配合記敘文文本,找出文章脈絡(原因經過結果)
填表人
侯虹君、鍾怡芳、江宗霖、蘇麗月、林慧菁、陳玉玫
填表日期
111 5 6
附錄:命題分析表、審題紀錄表、試後檢討分析表
高雄市東光國民小學 110 學年度課程評鑑規畫表_彈性學習課程
評鑑對象
彈性學習課程_自然生態校訂_美麗的春_一年級
評鑑層面
課程效果
課程實施
課程設計
評鑑指標
【目標達成】21.1
【教學實施】17.1
【評量回饋】18.2
【邏輯關聯】11.2
資料來源
學生
學年科會議
學年科會議
教師
學生
學年科共備
課發會
工具與資料
學習單
作品
會議紀錄
會議紀錄
教學紀錄
(含照片)
學生自評表
教案設計/修正
評鑑檢核表
實施時間
2-5
2-5
3-4
配合教學
2-5
5
5
資料收集者
教師
一年級教師
教務處
一年級教師
教務處
教師
教師
一年級教師
教務處
課程評鑑推動
小組
高雄市三民區東光國民小學課程評鑑實施結果分析與省思
□領域學習課程( 領域 年級 版本 冊)
■彈性學習課程( 自然生態 校訂 年級
□資優班課程(課程: 年級)
□資源班課程(課程: 年級)
課程名稱
美麗的春天_一年級_下學期
評鑑層面
課程效果
工具與資料
學習單、作品、會議記錄
評鑑指標
【目標達成】21.1 學生於各彈性學習課程之學習結果表現,能符合課程設
計之預期課程目標。
評鑑分項
(自訂)
1.學生理解老師所教內容。
■優□良□可□差
2.學生完成學習單。
□優■良□可□差
3.學生表現達課程目標。
■優□良□可□差
【評鑑分項建議】
學生對於學習單、作品的完成度幾乎百分之百,並透過「評量標準與評分指引」明確知道
學生的學習結果表現,達成課程設計的目標。
【成果與省思】
配合生動的「想要飛舞的毛毛蟲」學習單設計與美勞的花圈頭套把整個教學活動設
計,做總結更加深孩子記憶。
學生在上「好餓的毛毛蟲」時的聚精會神及踴躍發言,而且對書中的內容印象深刻;
寫「好餓的毛毛蟲」時的大膽用色及創意十足;「觀察蝴蝶生態」時井然有序及用心
學習,在在都讓老師備感欣慰,相信此課程設計對大部份的學生的影響是深遠的。
此單元與生活課程語文課程都能結合,加上東光蝴蝶園及校園處處有蝴蝶飛舞
級亦種植馬利筋吸引許多樺斑蝶,因此孩子都能很快進入課程,熱烈參與討論。
學生懂得分辨不同的蝴蝶種類和特徵也了解蝶寶寶的特徵與構造本課程能讓學生
更了解蝴蝶生態並懂得尊重生命。
「哇!這裡有一隻蝴蝶」從孩子的校園生活出發四處可見的蝴蝶種類廁所旁牆上
蝴蝶圖片等友善環境建置使得課程推行效果顯著,十分有感的課程內容甚至是聽
到孩子說:「唉!怎會會有一隻大白斑蝶呢?」
評鑑層面
課程實施
工具與資料
會議紀錄、教學紀錄(含照片)、學生自評表
評鑑指標
【教學實施】17.1 教師依課程計畫之規劃進行教學,教學策略和學習活動
安排能促成本教育階段領域/科目核心素養精熟學習重點及達成彈性學
習課程之目標。
【評量回饋】18.2 各領域教學研究會、學年會議或各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能就各課程之教學實施情形,進行專業對話與討論,適時改進課程與教學
計畫並再實施課程。
【教學實施】
17.1
1.教師依課程計畫進行教學。
■優□良□可□差
2.教學策略有達成彈性學習課程之目標。
□優■良□可□差
3.學習活動安排促成核心素養。
■優□良□可□差
4.教學內容精熟學習重點。
■優□良□可□差
【評量回饋】
18.2
1.在學年會議中,教師就教學實施情形進行
專業對話與討論
■優□良□可□差
2.在學年會議中,教師依據討論結果,能適
時改進課程與教學計畫再實施課程。
■優□良□可□差
【評鑑分項建議】
教師皆依照課程計畫完成教學。
透過每節課的學習活動安排學生與環境的產生連結產生自我感知進而關愛生命
體會與感受學習的樂趣,並能主動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持續學習,達成核心素養。
運用仿作、繪本閱讀、參觀、實作等多元教學策略達成課程目標。
教師對話達成彼此教學重點,協調活動時間與課程進度。
學生自評表呈現 5-4 分的滿意度對於課程收穫很多也能明白自述自己對課程的想
法或心得。
【成果與省思】
搭配蝴蝶園志工志工詳細講解與實際參觀學校蝴蝶園及校園參觀讓身處四季不鮮明
的高雄,孩子們能更從實際觀察美麗的春天。
學年老師們平時的資料會共享共同討論學生或級務問題、能夠適時支援彼此這樣
的默契是最棒的這套課程的設計及進行,讓我們的團隊默契做了完美的發揮感謝
夥伴們豐富了彼此教學經驗及專業成長,也讓孩子們在教學活動中學會了關懷生命、
愛護自然。
繪本【想要飛舞的毛毛蟲】貼近低年級所思所想具有想像力孩子自己動手做頭飾、
表演、歌唱、寫學習單,能展現多元成果。介紹蝴蝶構造、生態的部分,能滿足孩子
的求知欲,惟可省略太過精細的介紹,並專注於校園常見的幾種蝴蝶即可。
利用彈性課程能確實執行本課程的教學內容。
從有感覺的校園生活進行課程十分順手的引起孩子動機,回想看過聽過的舊有知
識,搭配繪本、生活課程(藝術手作和肢體動作),孩子學習態度具有高度動機,過
程平順。
評鑑層面
課程設計
工具與資料
教案修正、評鑑檢核表
評鑑指標
【邏輯關聯】11.2 各彈性學習課程之教學單元或主題內容、課程目標、教
學時間與進度和評量方式等,彼此間具相互呼應的邏輯合理性。
評鑑分項
(自訂)
1.主題內容呼應課程目標
■優□良□可□差
2.教學時間與進度適切
□優■良□可□差
3.評量方式與課程目標相符
■優□良□可□差
【評鑑分項建議】
教案附錄或是學校資源分享區建議可放蝴蝶的身體構造說明。
因學生數多,每位學生的體驗學習活動時間略顯不足(近距離觀察蝴蝶、蝶寶寶)
評量結果皆達成本單元的課程目標。
【成果與省思】
課程設計涵蓋生活課本第二單元美麗的春天及結合校本課程整體搭配的非常合宜且
呼應。
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我們儘可能可以提供有趣的學習活動吸引學生學習以有意義的
學習素材做為課程的核心期望課程是統整的,甚至是延伸的延伸到學生最貼切的
實際生活中,延伸到課程結束之後,因此課程結束後,仍然希望小朋友能在校園的
環境中去觀察小動物生長的情形,成為環境的生態保護者。
實施此課程時,東光校園各種蝶況豐富,氣候宜人百花盛開,符合課程內的各種狀
孩子實際參訪校園(結合生活)繪本又與課程呼應孩子能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
發,自能理解並實踐課程目標。
課程設計配合生活課程「美麗的春天」單元,而課程實施時也正值春天,能設計出讓
學生實際觀察的課程內容。
由於友善空間的建置環環相扣著課程,使得我們在設計課程時具有很多想法選擇
出合適的繪本音樂和肢體協調動作,讓孩子透過此課程達到課程目標並以多元評
量(學習單、作品、動作模仿、歌唱)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效。
填表人
謝佩錦、蔡瑞芬、王宜璘、黃凱珺、吳秋燕
填表日期
111 05 17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