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四年計劃提升中國小生國語文能力

格式
doc
大小
141 KB
頁數
9
上傳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3-04-11,离现在 12 19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新北市國民中小學提升學生國語文能力四年計畫

壹、緣起

新北市政府向來關注學生國語文學習狀況,除持續挹注經費外,並透過各種策略提升教師國語文教學效能,冀盼協助學生進行最有效之國語文學習,爰此於96511日經新北市教育審議委員會提案「明訂本市語文政策」,策訂提升國語文能力中程計畫,期透過教育局與學校的大力推動,讓學生國語文能力能全面有效提升。

此四年計畫自96年度至99年度實施,具體措施包含:國中小學增加1節國語文上課節數、自編生字語詞簿免費提供國小學童延伸語文學習、提供國小學生自編白話文4冊及國中小學生韻文6冊補充教材、規範學生每學期至少完成6篇作文、調訓12千名國小語文教師完成18小時語文教學基礎研習、培訓1萬名國小教師閱讀、寫作及書法教學增能研習、完成國小三和五年級學生國語文能力檢測及分析報告、每學期辦理國語文閱讀寫作競賽、積極協助學校推動閱讀等。

本市語文四年計畫實施成果,可藉各項檢測報告瞭解執行成效,其中教育部98年委託教育研究院辦理「臺灣學生學習成就評量資料庫(簡稱TASA)」建置計畫國語文成就表現報告書分析,本市國小學童在國語文整體表現有進步的趨勢,其中在認識基本常用字形及字音上,已具備分辨字形字音之能力,但在掌握文章主旨意涵及區分段落之能力表現較弱;對於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及錯別字部分仍需加強;另外寫作能力方面,立意取材及結構組織與修辭方面顯得較貧乏。此外,依據本市小三及小五學童國語文能力檢測回饋報告顯示,整體而言,本市國小學童在字音辨識、識字能力表現較弱,尤其在閱讀理解能力表現最為薄弱。

綜上,96-99年本市「國民中小學提升學生國語文中程計畫」已漸發揮效益,為更積極提昇效能,自100年度起賡續推動提升國中小學生國語文能力,持續透過國語文能力檢測回饋報告分析,提供全市及各校學生之平均表現,讓教師了解學生表現,並據以調整修正教學計畫;此外透過教學訪視及進修增能,瞭解並精進教師國語文教學效能,以加強學生掌握主旨要義、段落區分以及標點符號等運用,在辨字教學上,尤應強化硬筆及毛筆習寫能力,瞭解筆劃、形體結構原理。針對學生寫作能力普遍貧乏部分,應結合閱讀推動教育鼓勵多元文本閱讀,厚實學生背景知識,增加學生生活體驗,藉由教師課堂提問討論及多元評量之增能研習,有效指導學生立意取材及組織結構與修辭的能力。

本計畫持續匯聚教學資源,並充分運用有效之教與學策略,期望能達成本市學生具正確理解及靈活應用國語文「聽、說、讀、寫、作」之基本能力,有效傳承我國文化外,尚能提升學生高層次認知思考及創新能力,具備未來競爭力,特訂定本計畫。

貳、依據

一、9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100學年度實施)

二、新北市國民中小學提升學生國語文能力中程計畫(96年度至99年度)

三、教育部98年「臺灣學生學習成就評量資料庫 (簡稱TASA)」建置計畫國語文成就表現報告書建議事項。

四、新北市98學年度國小三年級及五年級學生國語文能力檢測回饋報告。

五、新北市教育白皮書。

參、目標

一、匯聚語文相關教學資源,形塑優質語文學習環境。

二、強化教師語文教學能力,確保語文教學品質與效能。

三、提供多元語文展能平台,激發學生文字表達之興趣。

四、建立語文檢測回饋機制,設計多元補救課程與教學策略。

五、培訓語文典範教學教師,提供卓越教學經驗分享平台。

肆、實施時程:100年至103

伍、組織與任務

一、成立委員會

()新北市教育局(以下簡稱本局)成立「提升學生國語文能力委員會,由局長擔任召集人,並請副局長、主任秘書、相關業務科室主管、督學、專家、學者、學校代表組成之。

()委員會分工:


職 稱

負 責 人

職 掌

召集人

教育局局長

綜理本市國語文教育各項政策

副召集人

教育局副局長

協助綜理本市國語文教育事務

執行秘書

國小教育科科長

中等教育科科長

教育研究發展科科長

規劃本市國語文教育各項事務

諮詢委員

鄭圓鈴教授

馮永敏教授

楊裕貿教授

提供本市國語文教育各項諮詢

二、成立工作小組

()委員會下設:「行政規劃組」、「課程教學組、「教師增能組」、輔導訪視組」等工作分工組別,由本局相關業務主管科室及各學校代表組成。

()各工作小組任務如下表:

組別

工作職掌

行政規劃組

1.定期召開推展工作會議

2.規劃提升國語文能力4年計畫

3.規劃各項國語文學藝活動

課程教學組

1.評析國語文相關研究及檢測

2.規劃國語文相關教學資源

教師增能組

1.規劃國語文教師進修課程

2.規劃評量命題技巧工作坊

輔導訪視組

1.檢視國語文教學與學習成效

2.規劃執行國語文教學訪視


陸、工作項目及執行期程

項次

工作項目

執行期程

100

101

102

103

組織工作小組





1-1

規劃年度工作計畫

ˇ

ˇ

ˇ

ˇ

1-2

編列年度經費預算

ˇ

ˇ

ˇ

ˇ

行政規劃組-工作執行





2-1

定期召開小組會議

ˇ

ˇ

ˇ

ˇ

2-2

規劃提升國語文能力4年計畫

ˇ



ˇ

2-3

規劃各項國語文學藝活動

ˇ

ˇ

ˇ

ˇ

課程教學組-工作執行





3-1

評析國語文相關研究及檢測

ˇ

ˇ

ˇ

ˇ

3-2

規劃國語文相關教學資源

ˇ

ˇ

ˇ

ˇ

教師增能組-工作執行





4-1

規劃國語文教師進修課程

ˇ

ˇ

ˇ

ˇ

4-2

規劃評量命題技巧工作坊

ˇ

ˇ

ˇ

ˇ

輔導訪視組-工作執行





5-1

檢視國語文教學與學習成效

ˇ

ˇ

ˇ

ˇ

5-2

規劃執行國語文教學訪視

ˇ

ˇ

ˇ

ˇ

柒、實施策略與執行項目

一、成立推動委員會,規劃提升國語文能力4年計畫。

(一)成立「成立工作小組」規劃國語文推動方案

(二)定期召開小組會議檢視各項進度及成效

二、開發國語文教育資源,充實語文學習內涵。

(一)募集發展國語文教學補充教材供教師參考運用。

(二)建立國語文教學資源及人力網絡,提供教學交流及諮詢平台。

三、辦理語文教師增能研習,提昇語文教學品質。

(一)規劃各項國語文教學研習及工作坊,提昇教師語文教學能力。

(二)辦理課程設計、教學演示、評量設計等競賽,提供優良教案範例。

四、規劃多元國語文學藝活動,激發學生語文學習興趣。

(一)建置「新北文藝網」刊物或電子報,提供親師生文字創作發表平台。

(二)辦理各級學生寫作競賽,提供文字表達機會。

五、建立語文檢測回饋機制,修正課程與教學計畫。

(一)辦理一年級注音符號及五年級國語文能力檢測,瞭解學生語文能力。

(二)建置國語文檢視資料庫,依檢測結果調整課程及教學計畫。

六、規劃國語文輔導訪視內涵,協助提升整體語文教學

(一)設計語文教學自評表內涵,落實教學檢核省思機制。

(二)辦理校內外優質典範教師專業對話,分享教學經驗。

捌、執行重點

一、募集發展國語文教學補充教材供教師參考運用。

(一)各校賡續每週國語文增加1節上課節數,分配書法及作文節數比例,並列入課程計畫。

(二)每學期召集國語文教師編輯生字語詞簿,配發延伸國語文學習之補充教材;鼓勵各校充分運用自編韻文、白話文之補充教材,提升學生語文學習樂趣。

二、建立國語文教學資源及人力網絡,提供教學交流及諮詢平台。

(一)整合國語文教學資源,包含典範教學案例、補充教學教材等,彙整為電子化檔案建置於本市教師網路學院,提供E化教學交流平台。

(二)設置國語文諮詢人力網絡,邀請本市國語文輔導團及聘請國語文教學專家學者,擔任本市國語文教學指導諮詢顧問,提供專業協助系統。

三、規劃各項國語文教學研習及工作坊,提昇教師語文教學能力。

(一)規劃辦理各類教師增能研習,包含課綱之國語文能力指標分析、教學提問及評量技巧、注音符號教學、文本結構分析、寫作指導與批閱、書法教學等研修課程。

(二)擔任國語文教學之教師每學年至少參加6小時國語文教學相關研習。

四、辦理課程設計、教學演示、評量設計等競賽,提供優良教案範例。

(一)規劃辦理國語文課程與教學優良案例徵選,提供教學典範觀摩學習。

(二)辦理國語文評量命題實作競賽,提昇教師命題技巧。

五、建置「新北文藝網」刊物或電子報,提供親師生文字創作發表平台。

(一)鼓勵各校發行文藝刊物,提供學生文字發表空間。

(二)建置市級文藝網站,提供各校親師生發表園地,獎勵優異創作者。

六、辦理各級學生寫作競賽,提供文字表達機會。

(一)分階段指導學生有效完成語文之句子、段落、短篇作文,並逐步達成中長篇作文之寫作目標,讓學生每學期至少完成6篇作文。

(二)國小各校四年級以上規劃段考評量至少安排1次閱讀評量;國中各校規劃段考每學期至少安排1次寫作測驗。

七、辦理一年級注音符號及五年級國語文能力檢測,瞭解學生語文能力。

(一)每學年辦理一年級注音符號檢測及五年級國語文學習能力檢測,提供各校結果及建回饋議。

(二)分析本市各校學生國語文發展情形,評估國語文補救教學及課程規劃方向。

八、建置國語文檢視資料庫,依檢測結果調整課程及教學計畫。

(一)建立本市一年級及五年級國語文學習能力檢測結果資料庫,透過輔導訪視及教學計畫課程備查機制,檢視各校據此修正之課程及教學計畫。

(二)培訓語文檢測題庫建置及作文批閱種子教師,協助學生國語文能力檢測。

九、設計語文教學自評表內涵,落實教學檢核省思機制。

(一)規劃國語文輔導團到校訪視,進行分區教學觀摩與示範教學研討。

(二)鼓勵各校課發會發揮課程審查及評鑑功能,進行自我教學檢核並建立教學檔案。

十、辦理校內外優質典範教師專業對話,分享教學經驗。

(一)鼓勵各校辦理國語文教學分享之專業對話,提供教師同儕視導的機會。

(二)各校訂定國語文教學觀摩辦法,國語文教師每學年至少參與教學觀察演示活動1次,透過觀摩教學及專業對話,探究教學問題,活化教學技巧,提升教學效能。

玖、相關配合事項

一、學校行政支援教學之規劃

(一)學生國語文基本學力檢測結果,妥適編修各年級課程計畫。

(二)落實課發會及國語文領域小組職責,執行課程與教學評鑑

(三)定期依據學習評量結果,進行檢討並回饋教學與命題方式,以檢視語文教學目標之達成。

(四)鼓勵及協助教師進行國語文課程及教學之行動研究,以提升教學成效

(五)規劃及鼓勵教師參與校內外專業知能進修以提升教師語文教學能力

(六)善用攜手計畫相關經費,提升低成就學生學習成效。

(七)持續推動校園深耕閱讀,培養學生閱讀習慣及閱讀能力

(八)落實親職教育宣導活動,強化親師合作及家庭教育功能

二、教師國語文教學之設計

(一)精進形式深究及內容深究教學,以提升學生賞析及掌握主旨要義能力

(二)加強課堂朗讀指導,檢視學生對於字、詞、句、語氣及文意的理解詮釋。

(三)加強指導學生立意取材、結構組織及修辭之教學,以提升學生之寫作能力。

(四)加強書法教學實施,啟迪學生學習書法興趣、潛能及涵養。

(五)教學中善用提問技巧,適時引導學生理解文本,以提升學生高層次思考能力。

(六)建立評量向度與命題分類細目,兼顧各項語文內涵,以達成語文教學目標。

(七)參與國語文專業成長增能研習及社群精進教學專業素養

三、家長關注學生學習

(一)積極參與及關心子女之學習活動,以協助提升學習成效

(二)瞭解語文為所有學習之基礎,協助子女奠定良好語文基石。

(三)積極參與各項親職及教育講座以利親職效能有效執行

(四)建構多元之親師生溝通互動機制以利形塑親師生互信關係

四、學生應具有之國語文能力

(共區分為4個階段:第1階段國小低年級學生、第2階段國小中年級學生、第3階段國小高年級學生、第4階段國中七至九年級學生)

() 注音符號運用能力

1階段學生

2階段學生

3階段學生

4階段學生

能正確認念、拼讀及書寫注音符號。

能運用注音符號,理解字詞音義,提升閱讀效能。

能運用注音符號,理解字詞音義,提升閱讀效能。

能運用注音符號,分辨字詞音義,增進閱讀理解。

能運用注音符號表情達意,分享經驗。

能瞭解注音符號和語調的變化,並應用於朗讀文學作品。

能瞭解注音符號中語調的變化,並應用於朗讀文學作品。

能運用注音符號,檢索資料,解決疑難問題,增進學習效能。

能欣賞並朗讀標注注音符號的優美語文讀物。

能運用注音符號輔助記錄訊息,表達意見。

能運用注音符號,擴充自學能力,提升語文學習效能。

能運用注音符號,檢索並處理資料,以解決疑難問題,增進學習效能。

能運用注音符號輔助識字,擴充閱讀。

能選擇適合自己程度的注音讀物,培養自我學習興趣。



能運用注音符號,輔助記錄訊息,表達意見。




能運用注音符號,擴充語文學習的空間,增進語文學習的興趣。




能運用注音符號,檢索資料,解決學習上的疑難問題。




() 聆聽能力

1階段學生

2階段學生

3階段學生

4階段學生

能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

能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

能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

能具備良好的聆聽素養。

能確實把握聆聽的方法。

能確實把握聆聽的方法。

能確實把握聆聽的方法。

能靈活應用聆聽的方法。

能聽出說話者的表達技巧。

能學習說話者的表達技巧。

能學習說話者的表達技巧。

能思辨說話者的表達技巧,並練習應用。


() 說話能力

1階段學生

2階段學生

3階段學生

4階段學生

能正確發音並說流利國語。

能充分表達意見。

能充分表達意見。

能發揮說話技巧。

能有禮貌的表達意見。

能合適的表達語言。

能合適的表達語言。

能運用多種溝通方式。

能生動活潑敘述故事。

能表現良好的言談。

能表現良好的言談。

能善用語言適切表情達意。

能把握說話主題。

能把握說話重點,充分溝通。

能把握說話重點,充分溝通。

能自然從容發表、討論和演說。


() 識字與寫字能力

1階段學生

2階段學生

3階段學生

4階段學生

能認識常用國字700-800字。

能認識常用國字1,500-1,800字。

能認識常用國字2,200-2,700字。

能認識常用國字3,500-4,500字。

會使用字辭典,並養成查字辭典的習慣。

會查字辭典,並能利用字辭典,分辨字義。

會查字辭典,並能利用字辭典,分辨字義。

能運用字辭典、成語辭典等,擴充詞彙,分辨詞義。

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能概略瞭解筆畫、偏旁變化及結構原理。

能概略瞭解筆畫、偏旁變化及結構原理。

能透過臨摹或應用已習得的寫字方法與原理,用硬筆、毛筆練習寫出正確、美觀的硬筆字和毛筆字。

能認識楷書基本筆畫的名稱、筆順,並掌握運筆原則,練習用硬筆書寫。

能保持良好的書寫習慣,並且運筆熟練。

能掌握楷書的筆畫、形體結構和書寫方法,並練習用硬筆、毛筆寫字。

能因應不同的場合,用毛筆、硬筆等書寫通知、海報、春聯等應用文書。

能激發寫字的興趣。

能掌握楷書的筆畫、形體結構和書寫方法,並練習用硬筆、毛筆寫字。

能欣賞楷書名家碑帖,並辨識各種書體(篆、隸、楷、行)的特色。

能用筆畫、形體結構、布局、行氣和行款等美觀原理賞析碑帖與書法作品。


能概略認識字體大小、筆畫粗細和書法美觀的關係。




() 閱讀能力

1階段學生

2階段學生

3階段學生

4階段學生

能熟習常用生字語詞的形音義。

能掌握文章要點,並熟習字詞句型。

能掌握文章要點,並熟習字詞句型。

能熟習並靈活應用語體文及文言文作品中詞語的意義。

能讀懂課文內容,瞭解文章的大意。

能調整讀書方法,提升閱讀的速度和效能。

能調整讀書方法,提升閱讀的速度和效能。

能靈活運用不同的閱讀理解策略,發展自己的讀書方法。

能培養良好的閱讀興趣、態度和習慣。

能認識文章的各種表述方式。

能認識文章的各種表述方式。

能欣賞作品的寫作風格、特色及修辭技巧。

能掌握基本的閱讀技巧。

能閱讀不同表述方式的文章,擴充閱讀範圍。

能認識不同的文類及題材的作品,擴充閱讀範圍。

能主動思考與探索,統整閱讀的內容,並轉化為日常生活解決問題的能力。


能配合語言情境閱讀,並瞭解不同語言情境中字詞的正確使用。

能配合語言情境閱讀,並瞭解不同語言情境中字詞的正確使用。

能配合語言情境,理解字詞和文意間的轉化。


能讀懂課文內容,瞭解文章的大意。

能思考並體會文章中解決問題的過程。



() 寫作能力

1階段學生

2階段學生

3階段學生

4階段學生

能經由觀摩、分享與欣賞,培養良好的寫作態度與興趣。

能運用各種簡單的方式練習寫作。

能正確流暢的遣詞造句、安排段落、組織成篇。

能精確表達觀察所得的見聞。

能擴充詞彙,正確的遣詞造句,並練習常用的基本句型。

能練習運用卡片或短文等方式習寫作文。

能知道寫作的步驟,逐步豐富內容,進行寫作。

能精確的遣詞用字,並靈活運用各種句型寫作。

能運用各種簡單的方式練習提早寫作。

能概略知道寫作的步驟,逐步豐富內容,進行寫作。

能培養觀察與思考的寫作習慣。

練習應用各種表述方式寫作。

能認識並欣賞童詩。

能培養觀察與思考的寫作習慣。

能練習不同表述方式的寫作。

掌握寫作步驟,充實作品的內容,精確的表達自己的思想。

能練習運用各種表達方式習寫作文。

能正確流暢的遣詞造句、安排段落、組織成篇。

能具備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並主動和他人交換寫作心得。

瞭解標點符號的功能,並適當使用。

能概略分辨出作品中文句的錯誤。

能認識並練習不同表述方式的寫作。

能把握修辭的特性,並加以練習及運用。

能靈活應用修辭技巧,讓作品更加精緻感人。

能認識並練習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能具備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並主動和他人交換寫作心得。

能練習使用電腦編輯作品,分享寫作經驗和樂趣。

能練習使用電腦編輯作品,分享寫作的樂趣,討論寫作的經驗。


能瞭解標點符號的功能,並在寫作時恰當的使用。

能發揮想像力,嘗試創作,並欣賞自己的作品。

發揮思考及創造的能力,使作品具有獨特的風格。


能發揮想像力,嘗試創作,並欣賞自己的作品。



拾、預期效益

一、量的效益

  1. 每位學生每學期完成作文6篇以上。

  2. 各校每週增加1節國語文上課節數。

  3. 教師每年至少參加國語文教學研習6小時。

  4. 辦理教師國語文研習與工作坊20場次以上。

  5. 建立本市學生國語文能力檢測資料庫。

  6. 每年辦理國語文教學活動設計比賽1次以上。

  7. 每年辦理學生國語文學藝活動競賽1次以上。

  8. 建置1套市級學子文藝創作發表網站或電子報。

  9. 獎勵學校建置親師生線上寫作網每年20校以上。

二、質的效益

(一)瞭解本市學生國語文學習成效及發展趨勢。

(二)發揮教師語文專業知能提升語文教學效能。

(三)引導學生語文優質發展奠定語文深厚基礎。

(四)為規劃國中小課程補充教材研發之參考。

(五)做為補助各校補救教學經費差異之參考。


、經費預算:由教育局逐年編列專款及教育部補助款相關經費支應。

拾貳、績效考評

一、承辦單位依據計畫研議具體內容,並提報小組進行審核通過後,推動執行。

、本計畫各項子計畫,由承辦單位自行研訂評估指標。

三、本計畫執行情形與辦理成效,定期召開檢討會議,依實際狀況需要辦理內外部評鑑,檢視各項工作辦理情形適度調整各項國語文政策指標。

四、本計畫各項措施推行之成效,列為績效考核參考,承辦人員依績效優劣予以獎懲

拾叁、本計畫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9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