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3
,离现在 1
年 79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嘉義縣大林鎮大林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特殊教育學生資源班語文領域國語文 A2 組課程教學進度總表
(表 10-3)
設計者: 戴宏志
一、教材來源:□自編
編選-參考教材 南一版四年級國語第七、八冊
二、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外加
抽離5節
三、教學對象:學障4 年級3 人﹑智障4 年級3 人,共6 人
四、核心素養﹑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領域核心素養
調整後領綱學習表現
調整後領綱學習內容
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國-E-A3
運用國語文充實生活經驗,
學習有步驟的規
劃活動和解決問題,並探索
多元知能,培養創
新精神,以增進生活適應
力。
國-E-B2
理解網際網路和資訊科技對
學習的重要性,藉以擴展語
文學習的範疇,並培養審慎
使用各類資訊的能力。
國-E-C1
閱讀各類文本,從中培養是
非判斷的能力,以
了解自己與所處社會的關
係,培養同理心與
責任感,關懷自然生態與增進
公民意識。
國-E-C3
閱讀各類文本,培養理解與關
心 本 土 及 國 際 事 務 的基 本 素
(一)聆聽
I-Ⅱ-4 根據話語情境,並與
對方互動。減、簡
(二)口語表達
2-Ⅱ-3 把握說話的重點,能
做適當的回應。簡
(三)標音符號運用
3-Ⅱ-2 運用注音符號,檢索
資訊,吸收新知。
(四)識字與寫字
4-Ⅱ-1 認識常用國字至少
1200 字,使用 1,000
字。減
4-Ⅱ-2 利用共同部件,擴充
識字量。
(五)閱讀
5-Ⅱ-2 理解各種標點符號的
用法。
5-Ⅱ-6 運用適合學習階段
的摘要策略,擷取大
意。
(ㄧ)文字篇章
1. 標音符號
Aa-I-2 聲調及其正確的標注方
式。
2.字詞
Ab-Ⅱ-1 1200 個常用字的字
形、字音和字義。減
Ab-Ⅱ-2 1,000 個常用字的使
用。減
Ab-Ⅱ-4 多音字及多義字。
3.句段
Ac-Ⅱ-1 各種標點符號的用
法。
Ac-Ⅱ-2 各種基本句型。
4.篇章
Ad-Ⅱ-1 意義段。
Ad-Ⅱ-2 大意與簡單結構。減
Ad-Ⅱ-3 故事、童詩、現代散文
等。
(二)文本表述
1.記敘文本
Ba-Ⅱ-1 記敘文本的結構。
Ba-Ⅱ-2 順敘法。減
1.能聆聽故事、童詩、散文
等不同篇章文本,並根據
話語情境,並與對方互
動。
2.能把握說話重點,對自我
情感、人際交流情感進行
回應。
3. 能運用注音符號,檢索課
文資訊,吸收新知。
4.能認識常用國字 1200 個
字,使用 1000 個字。
5.能運用共同部件、多音
字、多義字以擴展識字
量。
6.能認識文本中常用標點符
號的用法。
7.能運用摘要策略,認識順
敘法文本中的意義段與簡
單結構的大意。
8.能運用擴寫技巧於基礎句
型的寫作。
9.能夠延長適當的專注時間。
1.實作評量
1)能以手寫輸入方式查詢
數位詞典。
2)能完成與課文內容相關
數位評量。(例如筆順練
習、部件拼貼系統操作)
2.紙筆評量
1)能聽寫課文中聽寫課文
重要語詞,正確率達
80%。
2)能完成各課學習單,正
確率達 80%。
3.口頭評量
1)能口頭回答教師
所提之課文相關問題,
並且進行造詞、造句。
2)能口頭發表生活經驗與
內心感受。
4.回家作業
1).成回家作業,正確率達
80%
養,以認同自我文化,並能包
容、尊重與欣賞多元文化。
特學-E-A2
運用學習策略 發展探索問題
的思考能力,並 透過體驗與
實 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六)寫作
6-Ⅱ-6 運用擴寫等技巧寫
作。
融入特需學習策略學習表現
特學
1-Ⅱ-3 延長專注時間。
2.抒情文本
Bb-Ⅱ-1 自我情感的表達。
Bb-Ⅱ-2 人際交流的情感。
Bb-Ⅱ-3 對物或自然的情
懷。
(三)文化內涵
1.物質文化
Ca-Ⅱ-1 各類文本中的飲食、
服飾、休閒娛樂等
文化內涵。減
融入特需學習策略學習內容
特學 A-Ⅱ-2 適當的專注時
間。
(融入特需學習策略)
五﹑本學期課程內涵:第一學期(四年級)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1-5 週
單元一:生活好滋味
第一課 窗口邊的臺灣欒
樹
第二課 奶奶的排骨粥
第三課 充滿希望的五味
屋
1.能聆聽故事文本,並與對方互動。
2.能把握說話重點輔助自我情感的表達。
3.能運用注音符號,檢索每課的新詞彙,吸收新知。
4..能認識課文生字的筆畫、部首和造詞。
5.能運用數位辭典認識多音字以擴展識字量。
6.能認識文本中常用標點符號的用法,例如逗點。
7.能認識順敘法書寫文本中的意義段。
8.能練習基礎句型結構。
9.能夠維持適當的專注時間。(融入特需學習策略)
1.教師播放關於課文中生活飲食的影片,讓學生引起動
機。並在聆聽課文故事文本後,詢問相關問題,看學
生是否與對方互動。
2.教師觀察學生是否能
把握說話重點
,支持情感表達。
3.教師提供線上字典,讓學生運用注音檢索新詞彙,了
解新知。
4.教師運用各種筆順軟體和網頁,搭配筆順學習單,
確保學生能夠能能正確書寫常用字的筆劃、部首及造
詞。
5.教師運用數位辭典,讓學生自行查閱後,認識多音字
,以拓展識字量。教師透過引導,呈現出相似字
,讓學生分辨「氣、汽」、「獲、穫」的異同
6.教導學生認識文本中常用標點符號的用法,例如逗
點,講解其意義和使用時機。
7 .教師透過各種詰問、澄清和對談,確保學生能夠能認
識文本中的意義段,懂課文大意,知道文句的語氣與意
義。
8.教師透過引導,讓學生了能解課文中「即使…也…」的
句型,並練習書寫
。
9.教師透過提醒,讓學生在教學中維持適當的專注時間。
(融入特需學習策略)
第 6-10 週
單元二:超級台灣隊
第四課 玉山之歌
第五課 高舉臺灣之光
第六課 臺灣的驕傲
1.能學習聆聽童詩文本,並與對方互動。
2.能把握說話重點輔助人際交流情感的表達。
3.能運用注音符號,檢索每課的新詞彙,吸收新知。
4.能認識課文生字的筆畫、部首和造詞。
5.能運用數位辭典認識多義字以擴展識字量。
6.能認識文本中常用標點符號的用法,例如句點。
7.能認識順敘法書寫文本中的基本簡單結構。
8.能練習基礎句型結構。
9.能夠維持適當的專注時間。(融入特需學習策略)
1.教師播放關於課文中台灣特色的影片,讓學生引起動
機。並在聆聽童詩文本後,詢問相關問題,看學生是否
能與對方互動。
2.教師觀察學生是否能把握說話重點,支持情感表達。
3.教師提供線上字典,讓學生運用注音檢索新詞彙,了
解新知。
4.教師運用各種筆順軟體和網頁,搭配筆順學習單,
確保學生能夠能能正確書寫常用字的筆劃、部首及造
詞。
5.教師運用數位辭典,讓學生自行查閱後,認識多義字
,以拓展識字量。教師透過引導,讓學生分辨
「縫」、「挑」 的多音和多義。
6.教導學生認識文本中常用標點符號的用法,例如句
點,講解其意義和使用時機。
7 .教師透過各種詰問、澄清和對談,確保學生能夠能認
識文本中的簡單結構,懂課文大意,知道文句的語氣與
意義。
8.教師透過引導,讓學生了能解課文中「然而…」、「仍
然…」的句型,並練習書寫
。
9.教師透過提醒,讓學生在教學中維持適當的專注時間。
(融入特需學習策略)
第 11-16 週 單元三:小小觀察家
第七課 到此「藝」遊
第八課 四季的頭髮、
1.能學習聆聽散文文本,並與對方互動。
2.能把握說話重點輔助自我情感的表達。
3.能運用注音符號,檢索每課的新詞彙,吸收新知。
1.教師播放關於課文中觀察紀錄的影片,讓學生引起動
機。並在聆聽散文文本後,詢問相關問題,看學生是否
能
與對方互動。
。
第九課 阿白觀察記
4.能認識課文生字的筆畫、部首和造詞。
5.能運用數位辭典認識共同部件以擴展識字量。
6.能認識文本中常用標點符號的用法,例如驚嘆號。
7.能運用摘要策略,認識順敘法文本中意義段的大意。
8.能練習基礎句型結構擴寫。
9.能夠維持適當的專注時間。(融入特需學習策略)
2.教師觀察學生是否能把握說話重點,支持情感表達。
3.教師提供線上字典,讓學生運用注音檢索新詞彙,了
解新知。
4.教師運用各種筆順軟體和網頁,搭配筆順學習單,
確保學生能夠能能正確書寫常用字的筆劃、部首及造
詞。
5.教師運用數位辭典,讓學生自行查閱後,認識多義字
,以拓展識字量。教師透過引導,呈現出相似字部
首、部件的拆解,讓學生分辨「禁」的多音和多義、
、「辨、辦」的異同
6.教導學生認識文本中常用標點符號的用法,例如驚嘆
號,講解其意義和使用時機。
7 .教師透過各種詰問、澄清和對談,確保學生能夠能認
識文本中的意義段,並且運用摘要策略,提取大意。
8.教師透過引導,讓學生了能解課文中「不得不……」、
「疊字詞
…」的句型,並練習書寫
。
9.教師透過提醒,讓學生在教學中維持適當的專注時間。
(融入特需學習策略)
第 17-22 週 單元四:跟著故事跑
第十課 老鼠嫁女兒
第十一課 豆粥婆婆
第十二課 戴斗笠的地藏
1.能學習聆聽故事與童詩等不同篇章文本,並與對方
互動。
2.能把握說話重點輔助人際交流情感的表達。
3.能運用注音符號,檢索每課的新詞彙,吸收新知。
4.能認識課文生字的筆畫、部首和造詞。
5.能運用數位辭典認識多音字、多義字、共同部件,
以擴展識字量。
6.能認識文本中常用標點符號的用法,例如問號。
7.能運用摘要策略,認識順敘法文本中意義段的大意。
8.能練習基礎句型結構擴寫。
9.能夠維持適當的專注時間。(融入特需學習策略)
1.教師播放關於課文中傳說故事的影片,讓學生引起動
機。並在聆聽故事文本後,詢問相關問題,看學生是否
能並與對方互動。
2.教師觀察學生是否能運用肢體輔助,支持情感表達。
3.教師提供線上字典,讓學生運用注音檢索新詞彙,了
解新知。
4.教師運用各種筆順軟體和網頁,搭配筆順學習單,
確保學生能夠能能正確書寫常用字的筆劃、部首及造
詞。
5.教師運用數位辭典,讓學生自行查閱後,認識多義字
、多音字,以拓展識字量。教師透過引導,讓學生分
辨「強」的多音和多義。
6.教導學生認識文本中常用標點符號的用法,例如問
號,講解其意義和使用時機。
7 .教師透過各種詰問、澄清和對談,確保學生能夠能認
識文本中的意義段,並且運用摘要策略,提取大意。
8.教師透過引導,讓學生了能解課文中「先…接著…最
後」的句型,並練習書寫
。
9.教師透過提醒,讓學生在教學中維持適當的專注時間。
(融入特需學習策略)
第二學期(四年級)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
1-5 週
單元一 文化寶盒
第一課 龍慶元宵、
第二課 看戲、
第三課 舞吧!小飛魚
1.能學習聆聽故事與散文等不同篇章文本,並與對方
進行互動。
2.能把握說話重點輔助自我情感的表達。
3.能運用注音符號,檢索每課的新詞彙,吸收新知。
4.能認識課文生字的筆畫、部首和造詞。
5.能運用數位辭典認識多音字以擴展詞彙量。
6.能認識文本中常用標點符號的用法,例如引號。
7.能運用摘要策略,認識順敘法文本中簡單結構的大
意。
8.能練習基本句句型結構擴寫。
9.能夠延長維持需要的專注時間。(融入特需學習策略)
1.教師播放關於課文中文化習俗的影片,讓學生引起動
機。並在聆聽故事文本後,詢問相關問題,看學生是否
能與對方進行互動。。
2.教師觀察學生是否能把握說話重點,支持情感表達。
3.教師提供線上字典,讓學生運用注音檢索新詞彙,了
解新知。
4.教師運用各種筆順軟體和網頁,搭配筆順學習單,
確保學生能夠能能正確書寫常用字的筆劃、部首及造
詞。
5.教師運用數位辭典,讓學生自行查閱後,認識多音字
、多義字,以拓展識字量。教師透過引導,讓學生分
辨「檢、驗、臉」、「厲、勵」的異同
6.教導學生認識文本中常用標點符號的用法,例如引
號,講解其意義和使用時機。
7 .教師透過各種詰問、澄清和對談,確保學生能夠能認
識文本中的簡單結構,並且運用摘要策略,提取大
意。
8.教師透過引導,讓學生了能解課文中「甚至……」的句
型,並練習擴寫
。
9.教師透過提醒,讓學生在教學中延長維持需要的專注時
間。
(融入特需學習策略)
第
6-10 週
單元二 迎向挑戰
第四課 蝶之生
第五課 活出生命奇蹟
第六課 走過就知道
1.能學習聆聽故事與散文等不同篇章文本,並與對方
進行互動。
2.能把握說話重點輔助人際交流情感的表達。
3.能運用注音符號,檢索每課的新詞彙,吸收新知。
1.教師播放關於課文中生命挑戰的影片,讓學生引起動
機。並在聆聽故事文本後,詢問相關問題,看學生是否
能與對方進行互動。。
2.教師觀察學生是否能把握說話重點,支持人際情感表
達。
4.能認識課文生字的筆畫、部首和造詞。
5.能運用數位辭典認識多義字以擴展詞彙量。
6.能認識文本中常用標點符號的用法,例如刪節號。
7.能運用摘要策略,認識順敘法文本中簡單結構的大
意。
8.能練習基本句型結構的擴寫。
9.能夠延長維持需要的專注時間。(融入特需學習策略)
3.教師提供線上字典,讓學生運用注音檢索新詞彙,了
解新知。
4.教師運用各種筆順軟體和網頁,搭配筆順學習單,
確保學生能夠能能正確書寫常用字的筆劃、部首及造
詞。
5.教師運用數位辭典,讓學生自行查閱後,認識多義字
、多音字,以拓展識字量。教師透過引導,讓學生分
辨「積、績」、 「吊、掉」的異同
6.教導學生認識文本中常用標點符號的用法,例如刪節
號,講解其意義和使用時機。
7 .教師透過各種詰問、澄清和對談,確保學生能夠能認
識文本中的簡單結構,並且運用摘要策略,提取大
意。
8.教師透過引導,讓學生了能解課文中「與其… 不如…」
的句型,並練習擴寫
。
9.教師透過提醒,讓學生在教學中延長維持需要的專注時
間。
(融入特需學習策略)
第 11-15 週 單元三 愛在這裡
第七課 不一樣的母親花
第八課 屋頂上的野貓
第九課 用一公斤愛嘉
明湖
1.能學習聆聽童詩與散文等不同篇章文本,並與對方
進行互動。
2.能把握說話重點輔助自我情感、人際交流情感的表
達。
3.能運用注音符號,檢索每課的新詞彙,吸收新知。
4.能認識課文生字的筆畫、部首和造詞。
5.能運用數位辭典認識共同部件,以擴展詞彙量。
6.能認識文本中常用標點符號的用法,例如破折號。
7.能運用摘要策略,認識順敘法文本中簡單結構的大
意。
8.能練習基本句句型結構的擴寫。
9.能夠延長維持需要的專注時間。(融入特需學習策略)
1.教師播放關於課文中關於愛的影片,讓學生引起動
機。並在聆聽故事文本後,詢問相關問題,看學生是否
能與對方進行互動。。
2.教師觀察學生是否能把握說話重點,支持人際
情感表達。
3.教師提供線上字典,讓學生運用注音檢索新詞彙,了
解新知。
4.教師運用各種筆順軟體和網頁,搭配筆順學習單,
確保學生能夠能能正確書寫常用字的筆劃、部首及造
詞。
5.教師運用數位辭典,讓學生自行查閱後,認識多義字
、多音字,以拓展識字量。教師透過引導,讓學生分
辨「曲」的多音和多義。
6.教導學生認識文本中常用標點符號的用法,例如破折
號,講解其意義和使用時機。
7 .教師透過各種詰問、澄清和對談,確保學生能夠能認
識文本中的簡單結構,並且運用摘要策略,提取大
意。
8.教師透過引導,讓學生了能解課文中「只是、只要、只
有、只好……」的句型差別,並練習擴寫
。
9.教師透過提醒,讓學生在教學中延長維持需要的專注時
間。
(融入特需學習策略)
第 16-21 週 單元三 想像起飛
第十課 想像與發明
第十一課 小事物大驚奇
第十二課 九蛙傳奇
1.能學習聆聽故事與散文等不同篇章文本,並與對方
進行互動。
2.能把握說話重點輔助自我情感與人際交流情感的表
達。
3.能運用注音符號,檢索每課的新詞彙,吸收新知。
4.能認識課文生字的筆畫、部首和造詞。
5.能運用數位辭典認識多音字和多義字以擴展識字量
及詞彙量。
6.能認識文本中常用標點符號的用法,例如書名號。。
7.能運用摘要策略,認識順敘法文本中簡單結構的大
意。
8.能練習基本句句型結構擴寫。
9.能夠延長維持需要的專注時間。(融入特需學習策略)
1.教師播放關於課文中關於想像的影片,讓學生引起動
機。並在聆聽故事文本後,詢問相關問題,看學生是否
能
與對方進行互動。
2.教師觀察學生是否能把握說話重點,支持人際情感表
達。
3.教師提供線上字典,讓學生運用注音檢索新詞彙,了
解新知。
4.教師運用各種筆順軟體和網頁,搭配筆順學習單,
確保學生能夠能能正確書寫常用字的筆劃、部首及造
詞。
5.教師運用數位辭典,讓學生自行查閱後,認識多義字
、多音字,以拓展識字量。教師透過引導,讓學生分
辨「皮」的部件帶字。
6.教導學生認識文本中常用標點符號的用法,例如書名
號,講解其意義和使用時機。
7 .教師透過各種詰問、澄清和對談,確保學生能夠能認
識文本中的幾單結構,並且運用摘要策略,提取大
意。
8.教師透過引導,讓學生了能解課文中「不僅……還」、
「不光
…也」的句型,並練習擴寫
。
9.教師透過提醒,讓學生在教學中延長維持需要的專注時
間。
(融入特需學習策略)
註:
1. 請分別列出第一學期及第二學期學習領域(語文、數學、自然科學、綜合、藝術、健體、社會等領域)之教學計畫表。
2. 接受巡迴輔導學生領域課程亦使用本表格,請巡迴輔導教師填寫後交給受巡迴輔導學校併入該校課程計畫。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