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六腳國小114學年特教巡迴班國語文教學進度表

格式
pdf
大小
236.72 KB
頁數
6
作者
ST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5-07-03,离现在 0 11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嘉義縣六腳鄉六腳國民小學 114 學年度特殊教育學生巡迴輔導班國語文領域六年級組課程教學進度總表  

設計者:溫苓吟

 

 
一、教材來源:□自編 ■編選-參考教材

翰林版十一冊、十二冊   

二、每週學習節數:■外加 □抽離 1 節

 

三、教學對象:學習障礙 6 年級 1 人,共 1 人

   

四﹑安置類型:不分類巡迴輔導班 

五、核心素養/學習重點(能力指標)/學年目標/評量方式 

領域核心素養 

領綱學習重點/調整後領綱學習重點 

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含調整) 

A 自主行動: 

國-E-A1 

識國語文的重要性,培

養國語文的興趣,能運

用國語文認識自我、表 

現自我,奠定終身學習

的基礎。 

B 溝通互動: 

國-E-B1 

理解與運用國語文在日

常生活中學習體察他人

的感受,並給予適當的

回應,以達成溝通及互

動的目標。 

C 社會參與: 

國-E-C1 

閱讀各類文本,從中培

養是非判斷的能力,以

了解自己與所處社會的

關係培養同理心與責任
感,關懷自然生態與增

進公民意識。 

學習表現 

【識字與寫字】 

4-Ⅲ-2 認識文字的字形結構,運用字的部件了解文

字的字音與字義。 

4-Ⅲ-3 運用字辭典或電子字典擴充詞彙,分辨詞

義。(簡) 

【閱讀】 

5-Ⅲ-2 理解常用標點符號的用法與表達效果。(簡) 

5-Ⅲ-3 在教師引導課文結構下,讀懂與學習階段相

符的文本。(簡) 

5-Ⅲ-6 運用提示的重點字及摘要策略,擷取大意。

(替) 

5-Ⅲ-7 連結相關的經驗,提出自己的看法。(減) 

【寫作】 

6-Ⅲ-1 根據表達需要,選用常用的標點符號。(簡) 

6-Ⅲ-2 培養創造力、欣賞力等基本寫作能力。 

6-Ⅲ-6 練習仿寫、接寫、 改寫、縮寫、擴寫等寫

作技巧。(簡) 
 
學習策略 
特學 1-Ⅲ-1 分辨訊息中的細節差異。 

特學 1-Ⅲ-8 簡單說明文章段落間的關係。 

特學 2-Ⅲ-1 在不同學習情境中調整自己的學習行

為。 

1.

  能因應不同主題與情境,適度表現自己,

能充分表達想法。 

2.

  認識並正確書寫常用字與常用語詞。 

3.

  能運用字辭典或電子字典輔助閱讀,加強

詞義理解,以提升自我學習。 

4.

  培養各類文體的思考力、欣賞力等基礎寫

作能力(小短文)。 

5.

  能善用學習策略增強理解力,並建立積極

進取的學習心態。 

1.

  觀察評量: 

▸ 實 際 上 課 表 現 能
遵守規則。 

2.

  檔案評量: 

▸完成學習單、紙本
作業。 
▸ 回 家 作 業 能 獨 立
完成達 80%。 

3.

  口頭評量: 

▸國字認唸、課文朗
讀 
▸依據課文、學習單 
等回答教師提問。 
▸利用所學詞彙、句 
型 依 據 結 構 做 口 

頭發表、造句。 

4.

  評量調整: 

▸協助讀題。 
▸延長時間。 

background image

特學 2-Ⅲ-4 正向分析自己的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Ab-Ⅲ-3-1 常用字的部首(分) 

Ab-Ⅲ-3-2 常用字的部件表音及表義功能。(分) 

Ab-Ⅲ-4 多音字及多義字。 

Ac-Ⅲ-1 常用標點符號在文本中的作用。(簡) 

Ac-Ⅲ-2 基礎句型結構。 

Ad-Ⅲ-1 意義段與篇章結構。 

Ad-Ⅲ-2 篇章的大意與主旨。(減) 

Be-Ⅲ-2 在人際溝通方面,以卡片、書信、便條等

常用語彙或級書寫格式為主。(簡) 

 

學習策略 

特學 A-Ⅲ-1 訊息中的細節差異。 

特學 A-Ⅲ-3 學習內容的記憶方法。 

特學 A-Ⅲ-5-1 文章段落關係(分) 
特學 A-Ⅲ-5-2 文章核心概念(分) 

特學 B-Ⅲ-1 學習行為的調整。

 

六、本學期課程內涵: 
第一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 1-5 週 

一、讓自己更好 
第一課 遇見自己 
第二課 為什麼大家不理 
       我? 
第三課 孔子說的話 
 

1.能養成專注聆聽態度並回答相關問題。 
2.能認念並書寫常用字和常用語詞。 
3.能利用字辭典,檢索資料,擴充課外語彙,增進 
  自學的能力。 
4.能流暢的唸讀課文並運用學習策略理解文本。 
5.能閱讀詩歌。 

1.

  學生「共讀」、「輪讀」、「接讀」等方式讓學

生朗讀課文,培養專注聆聽的態度。 

2.

  藉由「讓自己更好」主題,引導學生分享自己與

人相處的經驗及感想。 

3.

  學生依據六何法,提出自己的適切問答內容。 

4.

  教師運用口語問答、討論、影片、依標題和單元

預測內容的方式,引導學生提取文本訊息,讓學
生理解課文內容及本文主旨,並完成文章結構表

background image

格。 

5.

  引導學生依字體「上下、左右」字形結構、「聲

音、部首」結構做生字分類識讀,並引導學生運
用口訣、比較易錯筆畫,正確書寫生字。 

6.

  運用字辭典檢索國字的字音義及詞語的釋義,並

提供詞例及例句,說明其寫法及示範運用在語句
中,可作為造詞與造句之學習,增進自學的能力。 

7.

  教師引導學生利用數位科技,搜尋與文本相關的

資料,理解詩歌及古文體的寫作特色。 

第 6-10 週 

二、智慧藏寶箱 
第四課 向大自然學習 
第五課 樹 
第六課 善用自嘲,展現幽
默 
 

1.能專心聆聽老師上課並適時回應。 
2.能正確認念並書寫常用字和常用語詞。 
3.能利用字辭典,檢索資料,擴充課外語彙,增進 
  自學的能力。 
4.能善用閱讀和學習策略加強理解文意,激發閱讀 
  興趣。 
5.能使用資訊軟體或工具查詢、整理並理解學習內 
  容。 

1.

  學生「共讀」、「輪讀」、「接讀」等方式讓學

生朗讀課文,培養專注聆聽的態度。 

2.

  藉由「智慧藏寶箱」主題,引導學生學習他人智

慧的看法。 

3.

  教師運用口語問答、討論、影片、依標題和單元

預測內容的方式,引導學生提取文本訊息,讓學
生理解課文內容及本文主旨,並完成文章結構表
格。 

4.

  引導學生依「多音字」

「相似部首」

「相同部件」

等分類複習生字。 

5.

  運用字辭典檢索國字的字音義及詞語的釋義,並

提供詞例及例句,說明其寫法及示範運用在語句
中,可作為造詞與造句之學習,增進自學的能力。 

6.

  教師引導學生利用數位科技,搜尋與文本相關的

資料,理解議論文本的寫作特色。 

第 11-15 
週 

三、生活好藝術 
第七課 跟著公共藝術去旅
行 
第八課 街頭藝術家 
第九課 孫翠鳳和歌仔戲 
 

1.能專心聆聽老師上課並表達自我的看法。 
2.能正確認念並書寫常用字和常用語詞。 
3.能利用紙本、網路字辭典查詢生字、語詞。 
4.能善用閱讀及學習策略加強理解文意與重要概 
  念,激發閱讀興趣。 
5.能使用資訊軟體或工具查詢、整理並理解學習內 
  容。 

1.

  學生「共讀」、「輪讀」、「接讀」等方式讓學

生朗讀課文,培養專注聆聽的態度。 

2.

  藉由「生活好藝術」為主題,引導學生分享對藝

術作品、傳統藝術表演的感想。 

3.

  教師運用口語問答、討論和影片的方式,引導學

生提取文本訊息,從文章的「找人事時地物」、
各段落精讀,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及本文主旨,
並完成文章結構表格。 

4.

  運用字辭典檢索國字的字音義及詞語的釋義,並

background image

提供詞例及例句,說明其寫法及示範運用在語句
中,可作為造詞與造句之學習,增進自學的能力。 

5.

  引導學生依字體「上下、左右」字形結構、「聲

音、部首」結構做生字分類識讀,圈自學生字,
並引導學生運用口訣、比較易錯筆畫,正確書寫
生字。 

6.

  教師引導學生利用數位科技,搜尋與文本相關的

資料,理解應用文本的寫作特色。 

第 16-20 週 

四、文學萬花筒 
第十課 過故人莊 
第十一課 走一段海岸 
第十二課 存根 
 

1.聆聽時能表現出良好的聆聽行為並適當回應。 
2.能正確認念並書寫常用字和常用語詞。 
3.能利用字辭典,檢索資料,擴充課外語彙,增進 
  自學的能力。 
4.能善用閱讀及學習策略加強理解文意與重要概 
  念,激發閱讀興趣。 
5.能使用資訊軟體或工具查詢、整理並理解學習內 
  容。 

1.

  學生「共讀」、「輪讀」、「接讀」等方式讓學

生朗讀課文,培養專注聆聽的態度。 

2.

  藉由「文學萬花筒」主題,引導學生分享自己閱

讀文學的經驗和感想。 

3.

  教師運用口語問答、討論引言、詩文、注釋、語

譯和賞析,引導學生提取文本訊息,並透過和詩
句搭配的圖片輔助理解與想像,讓學生理解課文
內容及本文主旨,並完成文章結構表格。。 

4.

  引導學生依「多音字」

「相似部首」

「相同部件」

等分類複習生字。 

5.

  運用字辭典檢索國字的字音義及詞語的釋義,並

提供詞例及例句,說明其寫法及示範運用在語句
中,可作為造詞與造句之學習,增進自學的能力。 

6.

  利用數位科技,搜尋與文本相關的資料,理解古

典詩文的主要特色,提升閱讀效能。 

第二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 1-6 週 

一、用心看世界 
第一課 遊走在世界的市場
裡 
第二課 到不來梅當個樂師
吧 
第三課 大小剛好的鞋子 

1.聆聽時能表現出良好的聆聽行為並適當回應。 
2.能正確認念並書寫常用字和常用語詞。 
3.能利用字辭典,檢索資料,擴充課外語彙,增進 
  自學的能力。 
4.能善用閱讀及學習策略加強理解文意與重要概 
  念,激發閱讀興趣。 
5.能閱讀文本相關的故事、繪本。 

1.

  學生「共讀」、「輪讀」、「接讀」等方式讓學

生朗讀課文,培養專注聆聽的態度。 

2.

  引導學生針對本單元主題,分享到過市場的經驗

及童話故事的觀後感。 

3.

  教師運用口語問答、討論、影片、依標題和單元

預測內容的方式,引導學生提取文本訊息,讓學
生理解課文內容及本文主旨,並完成文章結構表
格。 

background image

4.

  運用字辭典檢索國字的字音義及詞語的釋義,並

提供詞例及例句,說明其寫法及示範運用在語句
中,可作為造詞與造句之學習,增進自學的能力。 

5.

  引導學生依字體「上下、左右」字形結構、「聲

音、部首」結構做生字分類識讀,圈自學生字,
並引導學生運用口訣、比較易錯筆畫,正確書寫
生字。 

6.

  教師引導學生利用數位科技,搜尋與文本相關的

資料,理解作者的背景與故事,提升閱讀效能。 

第 7-12 週 

二、童年你我他 
第四課 王戎辨苦李 
第五課 童年‧夏日‧棉花
糖 
第六課 兒童的保護傘 

1.能專心聆聽老師上課並表達自我的看法。 
2.能正確認念並書寫常用字和常用語詞。 
3.能利用紙本、網路字辭典查詢生字、語詞。 
4.能善用閱讀及學習策略加強理解文意與重要概 
  念,激發閱讀興趣。 
5.能使用資訊軟體或工具查詢、整理並理解學習內 
  容。 

1.

  學生「共讀」、「輪讀」、「接讀」等方式讓學

生朗讀課文,培養專注聆聽的態度。 

2.

  引導學生針對本單元主題,分享在童年時期的回

憶及感受。 

3.

  教師運用口語問答、討論、影片、依標題和單元

預測內容的方式,引導學生提取文本訊息,讓學
生理解課文內容及本文主旨,並完成文章結構表
格。 

4.

  運用字辭典檢索國字的字音義及詞語的釋義,並

提供詞例及例句,說明其寫法及示範運用在語句
中,可作為造詞與造句之學習,增進自學的能力。 

5.

  運用「形近字搶答及造詞接力遊戲」活動,引導

學生辨別本課生字及相關形近字。 

6.

  教師引導學生利用數位科技,搜尋與文本相關的

資料,理解作者的背景與故事,提升閱讀效能。 

第 13-18 週 

三、成長與祝福 
第七課 你為何而學 
第八課 我的武俠大夢 
第九課 雛鳥試飛 

1.能專心聆聽老師上課並適時回應。 
2.能正確認念並書寫常用字和常用語詞。 
3.能利用字辭典,檢索資料,擴充課外語彙,增進
自學的能力。 
4.能善用閱讀及學習策略加強理解文意與重要概 
  念,激發閱讀興趣。 

1.

  學生「共讀」、「輪讀」、「接讀」等方式讓學

生朗讀課文,培養專注聆聽的態度。 

2.

  引導學生針對本單元主題,分享自己未來想繼續

學習的目標、方法或材料。 

3.

  教師引導運用提取訊息、推論訊息、詮釋整合、

比較評估等策略理解課文內容的方式,讓學生理
解課文內容及本文主旨,並完成文章結構表格。 

4.

  引導學生依「多音字」

「相似部首」

「相同部件」

等分類複習生字。 

background image

5.

  運用字辭典檢索國字的字音義及詞語的釋義,並

提供詞例及例句,說明其寫法及示範運用在語句
中,可作為造詞與造句之學習,增進自學的能力。 

6.

  引導學生依「多音字」

「相似部首」

「相同部件」

等分類複習生字。 

7.

  教師引導學生利用數位科技,搜尋與文本相關的

資料,理解作者的背景與故事,提升閱讀效能。 

備註: 

1.

  請分別列出第一學期及第二學期學習領域(語文、數學、自然科學、綜合、藝術、健體、社會等領域)之教學計畫表。 

2.

  接受巡迴輔導學生領域課程亦使用本表格,請巡迴輔導教師填寫後交給受巡迴輔導學校併入該校課程計畫。 

3.

  5-6 年級採用九年一貫課程者,領域核心素養無需填寫,領綱學習重點/調整後領綱學習重點請自行修改為能力指標/調整後的能力指標。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