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東石鄉龍港國小113學年特教語文課程進度表

格式
pdf
大小
341.86 KB
頁數
15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4-07-01,离现在 1 12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嘉義縣東石鄉 龍港 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特殊教育學生 巡迴輔導班 語文領域 四年級組 課程教學進度總表 (10-3)
設計者: 0
一、教材來源:□自編 ■編選-學校選定 南一 版本教材
二、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外加 □抽離 1
三、教學對象:疑似學障四年級 1 1
四、核心素養﹑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領域核心素養
調整後領綱學習表現
調整後領綱學習內容
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A自主行動:
-E-A1 認識國語文的
培養國語文的興趣能運
用國語文認識自我、表現自
我,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
B社會互動:
-E-B1 理解與運用國
在日常生活中學習體察他人
的感受並給予適當的回應
以達成溝通及互動的目標。
C社會參與:
-E-C1 閱讀各類文本從中
培養是非判斷的能力以了解
自己與所處社會的關係培養
同理心與責任感關懷自然生
態與增進公民意識。
聆聽1--1 聆聽時能讓對方充分表
達意見。簡化能安靜聆聽他人
談話。
說話:2--3 把握說話的重點與順
序,對談時能做適當的回應。
不調整
標音符號與運用:3--1 運用注音
符號,理解生字新詞,提升閱
讀效能。簡化能透過注音拼音
協助認讀生字。
識字與寫字4--1 認識常用國字
至少 1,800 字,使用 1,200
字。減量能認識常用國字至少
800 字,使用 600 字。
閱讀5--3 讀懂與學習階段相符
的文本。簡化替代學習階段
相符文本的概略要點。
特需特學 1--2 指出不同訊息的重
點。
Aa--1 標注注音符號的各類
文本。簡化替代生字
的讀音。
Ab--1 1,800個常用字的字
形、字音和字義。
化、減800個常用字
的字形、字音。
Ac--2 各種基本句型。減量
指定的句型。
Ad--1意義段。
Ad--2 篇章的大意、主旨與簡
單結構。簡化文章提到
的重要資訊。
特學 A--1 訊息中的重要項目
或重點。
1.
應他人的談話。
2.能在適當時機說出對
話重點。
3.能透過注音拼音協助
認讀文本生字。
4.能認識 800 個常用國字
的字形、字音。(融入特
)
5能在提示下找出文章中
的重要資訊。(融入特.
)
1.透過課程本位評
量、實作評量、紙筆
評量等多元方式評
量學生學習成效。
2.以學生平時學習
單進行檔案評量
提供國語試卷
3.原班級國語考試
時間於班級作答原
班考卷。
4.國語月考分數採
計以巡迴班、原 50%
比例計算。
五﹑本學期課程內涵:第一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教學重點
第一-五週
植物嘉年華
1. 運用注音符號輔助,協助理解常見的生字新詞(
課挑選 8),提升閱讀效能。
2. 了解文字結構及偏旁要領,並透過部首部件協助,
正確書寫與記憶文中的生字語詞。
3. 透過具體事物與動作來擴充詞彙量,與建立字詞概
念,並學習使用適當的語詞表達自己想法。
4. 透過文章重點劃記,並使用六何法找出文本重點資
訊,協助統整相關訊息並理解文意。(融入特需)
5. 使用課文中的生字進行造詞,並依照文本的上下文
關係、用法正確使用語詞。
6. 練習生活常用短句,了解句子基本結構,加強語法
與表達能力。
認識童話寫作方式,了解擬人法描寫的寫作手法,理解
文本中的故事內容。
第六-十週
文化交響曲
1. 運用注音符號輔助,協助理解常見的生字新詞(
課挑選 8),提升閱讀效能。
2. 了解文字結構及偏旁要領,並透過部首部件協助,
正確書寫與記憶文中的生字語詞。
3. 透過具體事物與動作來擴充詞彙量,與建立字詞概
念,並學習使用適當的語詞表達自己想法。
4. 透過文章重點劃記,並使用六何法找出文本重點資
訊,協助統整相關訊息並理解文意。(融入特需)
5. 使用課文中的生字進行造詞,並依照文本的上下文
關係、用法正確使用語詞。
練習生活常用短句,了解句子基本結構,加強語法與表
達能力。
第十一-
五週
媒體兩三事
1. 運用注音符號輔助,協助理解常見的生字新詞(
課挑選 8),提升閱讀效能。
2. 了解文字結構及偏旁要領,並透過部首部件協助,
正確書寫與記憶文中的生字語詞。
3. 透過具體事物與動作來擴充詞彙量,與建立字詞概
念,並學習使用適當的語詞表達自己想法。
4. 透過文章重點劃記,並使用六何法找出文本重點資
訊,協助統整相關訊息並理解文意。(融入特需)
5. 使用課文中的生字進行造詞,並依照文本的上下文
關係、用法正確使用語詞。
認識書信的寫作方式、格式與常用語詞,並能書寫簡單
卡片表達感謝之意。
第十六-
十一週
故事典藏館
1. 運用注音符號輔助,協助理解常見的生字新詞(
課挑選 8),提升閱讀效能。
2. 了解文字結構及偏旁要領,並透過部首部件協助,
正確書寫與記憶文中的生字語詞。
3. 透過具體事物與動作來擴充詞彙量,與建立字詞概
念,並學習使用適當的語詞表達自己想法。
4. 透過文章重點劃記,並使用六何法找出文本重點資
訊,協助統整相關訊息並理解文意。(融入特需)
5. 使用課文中的生字進行造詞,並依照文本的上下文
關係、用法正確使用語詞。
認識劇本的文體結構,了解劇本內對話、場景與動作的
書寫方式,有效理解劇本內容。
第二學期
教學進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一-
美味時光
1-1 能在他人談話時保持安靜。
1-2 能了解他人的談話內容。
1-3 能簡單回應他人的談話。
2-1 能掌握適當的說話時機。
2-2 能在對話時說出重點。
2-3 能適當回應他人的談話內容。
3-1 能正確拼讀注音符號。
3-2 能透過拼音方式讀出生字。
4-1 能認讀常見部首部件。
4-2 能透過部首輔助理解字義。
4-3 能透過部件輔助擴充生字認讀。
5-1 能在協助下畫出文章重點。
5-2 能明白重點句所要傳達的重要資訊。
5-3 能在提示下說出文章中的重要資訊。
1.運用注音符號輔助,協助理解常見的生字新詞(每課挑選 8)
提升閱讀效能。
2.透過常用部首理解生字的字義,並透過生字部件協助認讀形聲
字,與複習學習過的相關生字。
3.透過具體事物與動作來擴充詞彙量,與建立字詞概念,並學習使
用適當的語詞表達自己想法。
4.透過文章重點劃記,並使用六何法找出文本重點資訊,協助統整
相關訊息並理解文意。(融入特需)
5.練習生活常用短句,了解句子基本結構,加強語法與表達能力。
第六-
漫步自然
1-1 能在他人談話時保持安靜。
1-2 能了解他人的談話內容。
1-3 能簡單回應他人的談話。
2-1 能掌握適當的說話時機。
2-2 能在對話時說出重點。
2-3 能適當回應他人的談話內容。
3-1 能正確拼讀注音符號。
3-2 能透過拼音方式讀出生字。
4-1 能認讀常見部首部件。
4-2 能透過部首輔助理解字義。
4-3 能透過部件輔助擴充生字認讀。
5-1 能在協助下畫出文章重點。
5-2 能明白重點句所要傳達的重要資訊。
5-3 能在提示下說出文章中的重要資訊。
1.運用注音符號輔助,協助理解常見的生字新詞(每課挑選 8)
提升閱讀效能。
2.透過常用部首理解生字的字義,並透過生字部件協助認讀形聲
字,與複習學習過的相關生字。
3.透過具體事物與動作來擴充詞彙量,與建立字詞概念,並學習使
用適當的語詞表達自己想法。
4.透過文章重點劃記,並使用六何法找出文本重點資訊,協助統整
相關訊息並理解文意。(融入特需)
5.練習生活常用短句,了解句子基本結構,加強語法與表達能力。
6.認識劇本的文體結構,了解劇本內對話、場景與動作的書寫方
式,有效理解劇本內容。
第十一-
十五週
生活札記
1-1 能在他人談話時保持安靜。
1-2 能了解他人的談話內容。
1-3 能簡單回應他人的談話。
2-1 能掌握適當的說話時機。
2-2 能在對話時說出重點。
2-3 能適當回應他人的談話內容。
3-1 能正確拼讀注音符號。
3-2 能透過拼音方式讀出生字。
4-1 能認讀常見部首部件。
4-2 能透過部首輔助理解字義。
4-3 能透過部件輔助擴充生字認讀。
5-1 能在協助下畫出文章重點。
5-2 能明白重點句所要傳達的重要資訊。
5-3 能在提示下說出文章中的重要資訊。
1.運用注音符號輔助,協助理解常見的生字新詞(每課挑選 8)
提升閱讀效能。
2.透過常用部首理解生字的字義,並透過生字部件協助認讀形聲
字,與複習學習過的相關生字。
3.透過具體事物與動作來擴充詞彙量,與建立字詞概念,並學習使
用適當的語詞表達自己想法。
4.透過文章重點劃記,並使用六何法找出文本重點資訊,協助統整
相關訊息並理解文意。(融入特需)
5.練習生活常用短句,了解句子基本結構,加強語法與表達能力。
6.使用「目睹」一詞說出自己的生活經歷,並擴充說話及書寫語句
長度。
第十六-
二十週
夢想起飛
1-1 能在他人談話時保持安靜。
1-2 能了解他人的談話內容。
1-3 能簡單回應他人的談話。
2-1 能掌握適當的說話時機。
2-2 能在對話時說出重點。
2-3 能適當回應他人的談話內容。
3-1 能正確拼讀注音符號。
3-2 能透過拼音方式讀出生字。
4-1 能認讀常見部首部件。
4-2 能透過部首輔助理解字義。
4-3 能透過部件輔助擴充生字認讀。
5-1 能在協助下畫出文章重點。
5-2 能明白重點句所要傳達的重要資訊。
5-3 能在提示下說出文章中的重要資訊。
1.運用注音符號輔助,協助理解常見的生字新詞(每課挑選 8)
提升閱讀效能。
2.透過常用部首理解生字的字義,並透過生字部件協助認讀形聲
字,與複習學習過的相關生字。
3.透過具體事物與動作來擴充詞彙量,與建立字詞概念,並學習使
用適當的語詞表達自己想法。
4.透過文章重點劃記,並使用六何法找出文本重點資訊,協助統整
相關訊息並理解文意。(融入特需)
5.練習生活常用短句,了解句子基本結構,加強語法與表達能力。
6.使用「志願」一詞說出自己的夢想,並擴充說話及書寫語句長
度。
備註:
1. 請分別列出第一學期及第二學期學習領域(語文、數學、自然科學、綜合、藝術、健體、社會等領域)之教學計畫表。
2. 接受巡迴輔導學生領域課程亦使用本表格,請巡迴輔導教師填寫後交給受巡迴輔導學校併入該校課程計畫。
嘉義縣東石鄉 龍港 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特殊教育學生 巡迴輔導班 數學領域 年級組 課程教學進度總表 (10-3)
設計者: 0
一、教材來源:□自編 ■編選-學校選定 南一 版本教材
二、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外加 □抽離 1
三、教學對象:自閉一年級 1 1
四、核心素養﹑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領域核心素養
調整後領綱學習表現
調整後領綱學習內容
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A:自主行動: -E-A2
備基本的算術操作能力、
並能指認基本的形體與相
對關係,在日常生活情境
中,用數學表述與解決問
題。 B:溝通互動: -E-
B1 具備日常語言與數字及
算術符號之間的轉換能
力,並能熟練操作日常使
用之度量衡及時間,認識
日常經驗中的幾何形體,
並能以符號表示式。 C:
會參與: -E-C2 樂於與
他人合作解決問題並尊重
不同的問題解決想法。
特學-E-C1 運用學習策略
發展個人生活道德的知識
與是非判斷的能力,理解
並遵守社會道德規範。
n-I-1 理解 100 以內數的位值結構,據
以做為四則運算之基礎()(一年級)
n-I-2 理解加法和減法的意義,熟練 2
位數以下的加減法()(一年級)
n-I-3 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或估算(簡、
)(一年級)
n-I-7 理解長度及其常用單位,並做實
(簡、減)(一年級)
n-I-9 認識鐘面整點與半點時刻與時間
常用單位()(一年級)
s-I-1 從操作活動,初步認識物體與常
見幾何形體的幾何特徵。」
d-I-1 認識分類的模式,並做簡單的呈
現與說明()(一年級)
r-I-1 學習數學語言中的運算符號、關
係符號()(一年級)
r-I-2 認識加法的交換律()(一年
)
特學 4--1 在提醒下依時限完成作業或
考試。
一年級: N-1-1「一百以內的
數。」N-1-2 加法和減法。」
N-1-3 基本加減法。」「解
題:1 元、5 元、10 元、 50
元、100 元。」 理解含個、十
位值表、以錢幣表徵 100 以下的
數及做 2位數以下的直式加減計
算。(簡) N-1-5 長度(同 S-
1-1:認識、直接比較、間接比
較(含個別單位)。」 N-1-6
常時間用語:簡單日期報讀「幾
月幾日」「明天」「今 天」「昨
天」「上午」、 「中午」「下
午」「晚 上」。簡單時刻報讀
「整點」 與「半點」 S-1-2
形體的操作。、D-1-1 簡單分
類。 能做簡單平面與立體圖形
的命名、排列、分類與統計。
(簡) R-1-1 算式與符號 R-
1-2 兩數相加的順序不影響其
和:加法交換律。 特學 D--1
考試或作業的指導語。(特需)
1. 100 以內數的說讀聽寫
做,並比較順序與大小。
2. 認識 1元、5元、10
50 元。
3. 能進行二位數加減一位
(進退位)和二位數加減二
位數(不進退位)的計算,且
能用直式紀錄。
4. 能報讀整點與半點。
5. 能用個別單位比較長
短。
6. 能做圖形的複製及拼
貼。
7. 能理解加法交換律。
8. 能做簡單平面與立體圖
形的命名、排列、分類與統
9. 能將學到算術操作能
力,應用在生活情境,例如
用錢幣付款(情意)
1.透過課程本
位評量、實作
評量、紙筆評
量等多元方式
評量學生學習
成效。
2原班級考試
時間於班級作
答原班考卷。
3.月考分數
採計以巡迴
班、原 50%
例計算。
五﹑本學期課程內涵:第一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1-2
數到 10
1.認識 010 的數與量。
【活動一】認識 15 1.教師以動物上學情境布題,透過數數活動,點數 15的數量,並能連結 15的數字和
數詞。 2.教師引導,透過點數確認 15的數量,並習寫數字。 3.觀察生活中 15的數量,並進行發表。
【活動二】認識 610 1.教師以動物們下課的情境布題,透過數數活動,點數 610 的數量,並能連結 610
的數字和數詞。 2.教師引導進行 110 的順數與倒數活動。 3.教師引導,透過點數確認 610 的數量,並習
寫數字。 4. 觀察生活中 610 的數量,並進行發表。
【活動三】認識 0 1.教師引導觀察盤子裡的香蕉逐次遞減,最後沒有了即為 0的意義,並讀、寫 0
【活動四】表示數量 1.教師重複口述布題,引導學生利用具體物,表徵 010 的數量。 2.教師口述布題,引
導學生透過具體物或畫圖等不同方式,表徵 010 的數量。 3.教師重複口述布題,開放學生用數字、數詞、畫
圖或具體物等不同表徵方式,表示相對應的量。
3-4
比長短
1. 能做長度的直接與間接比
較。
【活動一】比長短 1.教師以鉛筆是否能裝進鉛筆盒的情境布題,引導長度實際存在於生活中,認識並描述物件
的長及能直觀比較物件的長短。 2.教師口述布題,教導正確比長短的方法,並透過直接比較,知道哪個物件比
較長。
【活動二】比高矮、比厚薄 1.教師以排路隊情境布題,透過情境知道身高也是一種長度量,並做直接比較。
2.教師以書本的厚度布題,透過情境知道厚度也是一種長度量,並做直接比較。
【活動三】直線和曲線 1.教師以跳繩彎曲無法比較長短的情境布題,引導學生認識直線和曲線。
2.教師口述布題,進行直線和曲線的直接比較。 3.教師以恐龍回家路線情境,引導觀察兩端點對齊的直線和曲
線,並做直接比較。 4.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兩端點之間的連線以直線為最短,並能使用直尺畫出兩端點之間
的線段。
5-6
分與合
1.能熟練 10 以下的分與合。
【活動一】分一分 1.教師以丟球活動布題,透過操作具體物,觀察並解決 5的分解問題。 2.教師以塗色活動
布題,透過操作活動,觀察並解決 6的分解問題。 3.教師以抓花片活動布題,透過操作具體物,觀察並解決 7
的分解,並解決已知一部分量找未知部分量的問題。 4.教師以彈珠活動布題,透過操作具體物,觀察並解決
89的分解問題。
【活動二】合一合 1.教師以積木活動布題,透過操作具體物,解決 9以內的合成問題。 2.教師以骰子活動布
題,透過操作具體物,解決 9以內部分量未知的合成問題。
【活動三】10 的分與合 1.教師以河流和小魚圖卡布題,透過操作解決 10 的分解問題。 2.教師以河流和小魚圖
卡布題,透過操作解決 10 的合成問題。 3.教師以小朋友過山洞活動布題,透過操作附件發現與熟練 10 的分與
合,及找未知部分量的問題。
7-8
順序和多
1. 能排列、大小比較 10 以下
數。
【活動一】排數字 1.教師以火車圖卡布題,引導學生排出火車的順序,理解 10 以內的數詞序列。 2.教師以數
字接龍活動重複布題,教導 10 以內從某數開始的數詞序列,及兩數的先後關係。
【活動二】排在第幾個 1.教師以賽跑情境布題,認識序數的意義。 2.教師以小動物排成一排的情境布題,教
導指定物是由左()數起第幾個。 3.教師以鞋櫃情境布題,教導指定物是由上()往下()數的第幾個。
【活動三】第幾個和幾個 1.教師以「老師說」遊戲為情境,引導學生認識序數和基數的不同。 2.教師以排隊
買冰淇淋情境布題,引導學生認識序數和基數的不同,並解決相關問題。
【活動四】比多少 1.教師以小朋友擦窗戶和種菜的情境布題,比較兩量夠不夠的問題。 2.教師口述布題,透
過操作花片或畫○,利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 10 以內兩量的多少。 3.教師口述布題,透過畫○,利用一一對
應的方法或序數的先後關係比較 10 以內兩量的多少。
9-10
30 以內的
數。
1.認識 030 的數與量。
2.能排列、大小比較 30 以下
數。
【活動一】數到 20 1.教師以情境布題,透過數數活動,點數 1120 的數量,並能連結 1120 的數字和數詞,
並寫出數字。 2.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操作進行累加 1或累減 1的活動,並建立 20 以內的數詞序列。 3.教師口
述布題,引導學生利用聚十活動,點數 20 以內的數量。
【活動二】數到 30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操作進行累加 1的活動,建立 30 以內的數詞序列。 2.教師口述布
題,透過操作進行累減 1的活動,建立 30 以內的數詞序列。 3.教師口述布題,引導學生利用聚十活動,點數
30 以內的數量。
【活動三】表示數量 1.教師重複口述布題,引導學生利用具體物或圖示等,表徵 30 以內的數量。
【活動四】排在第幾個 1.教師以排隊拿氣球情境布題,引導學生認識 30 以內的序數與基數,並解決相關問
題。 2.教師口述布題,引導學生從序數判斷先後關係。
活動五】比大小 1.教師以情境布題,比較 30 以內兩數量哪一個比較多,及兩數哪一個比較大。 2.教師口述布
題,比較 30 以內兩數量哪一個量比較少,及兩數哪一個數比較小,並判斷夠不夠的問題。
11-12
10 以內加
1.解決 10 以內量的合成問題
(併加型、添加型) 2.認識加
法算式。 3.能用算式記錄 10
以內的加法問題和結果。
【活動一】合起來是多少 1.教師以情境布題,透過操作花片,解決「併加型」情境問題,並認識加法算式。
2.教師口述布題,透過畫○或手指表徵的方式,用全部點數的策略,解決「併加型」情境問題,並理解用加法
算式記錄。 3.教師口述布題,透過畫○表徵的方式,用全部數或往上數的策略,解決「添加型」情境問題,並
用加法算式記錄。
【活動二】合起來是多少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畫○表徵的方式,用全部數或往上數的策略,解決「添加型」
情境問題,並用加法算式記錄。
【活動三】加加看 1.教師口述布題,解決同數相加的加法問題。 2.教師以數字卡和符號卡布題,引導學生找
出合 10 的加法算式。 3.教師重複口述布題,利用心算卡或小組遊戲,熟練 10 以內的加法心算。
13-15
認識形狀
1. 能做簡單平面與立體圖形的
命名、排列、分類與統計。
【活動一】堆疊與分類 1.教師口述布題,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實物的外形並描述,認識簡單立體形體。 2.
師以活動布題,引導學生透過操作,察覺形體的特性,並進行堆疊活動。 3.教師以活動布題,引導學生透過操
作,感受形體的面有平平的、彎彎的兩種不同特性。 4.教師以活動布題,引導學生透過觀察,依照物品面的特
性做簡單的分類活動。
【活動二】認識平面圖形 1.教師以活動布題,透過描繪立體形體的面,認識簡單平面圖形。 2.教師以口述布
題,觀察並分類簡單平面圖形,並介紹如何使用標準名稱描述簡單平面圖形。 3.教師引導學生透過觀察,發現
生活中的平面圖形。
【活動三】做造型 1.教師以活動布題,利用平面圖形做平面造型設計,並點數各種形狀的數量。 2.教師以活
動布題,透過操作附件排圖案,辨認各種圖形及點數數量。
16-18
10 以內減
1.解決 10 以內量的分解問題
(拿走型、比較型) 2.認識減
法算式。 3.以算式記錄 10
內的減法問題和結果。
【活動一】剩下多少 1.教師以情境布題,透過操作花片,解決「拿走型」情境問題,並認識減法算式。 2.
師口述布題,透過畫○表徵的方式或往下數的策略,解決「拿走型」情境問題,並理解用減法算式記錄。
【活動二】多多少、少多少 1.教師以情境布題,透過畫○表徵的方式,用一一對應比較的策略,解決「多多
少」的比較型情境問題,並用減法算式記錄。 2.教師口述布題,透過畫○表徵的方式,用一一對應比較的策
略,解決「少多少」的比較型情境問題,並用減法算式記錄。 3.教師口述布題,透過畫○表徵的方式,用一一
對應比較的策略,解決比較型情境問題,並從中理解兩量多少的語詞轉換關係。
【活動三】減減看 1.教師以活動布題,透過操作理解「減 0」及「同數相減」的減法問題,並用減法算式記
錄。 2.教師重複口述布題,利用心算卡或小組遊戲,熟練 10 以內的減法心算。
【活動四】加加減減 1.教師引導學生理解情境,並列出正確的加法或減法算式,並解題。
19-21
讀鐘錶
1.觀察事件的發生,區分其先
後順序。
2.觀察事件發生的長短,建立
時間的初步概念。
3.能認識鐘面上的長針和短
針,並報讀鐘面上的整點、半
點時刻。
4.能認知上午、中午、下午、
晚上的慣用時間詞。
【活動一】時間的先後和長短 1.教師以故事圖卡布題,觀察圖片上事件的發生,區分其先後順序。 2.教師口
述布題,透過生活經驗,比較兩件事情發生時間的長短。
【活動二】認識時鐘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操作認識時鐘,並引導學生了解時鐘在生活上的需求。 2.教師口
述布題,透過觀察時鐘認識鐘面,並能分辨鐘面上的長針和短針,及注意其走動的快慢。
【活動三】幾點鐘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操作報讀鐘面上整點的時刻,並經歷時間的流逝。 2.教師口述布
題,引導學生認識上午、中午、下午和晚上的常用語詞。 3.教師重複口述布題,引導學生用正確的方法在鐘面
上撥出整點的時刻。
【活動四】幾點半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操作觀察鐘面的變化,報讀半點的時刻,並能使用正確的方法在鐘面
上撥出半點的時刻。 2.教師口述布題,引導學生使用日常時間用語(如:上午、中午、下午和晚上)報讀半點的
時刻。
第二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1-2
100 以內的數
1.認識 100 以內的數與量。
2.能進行 2個一數、5個一數、10
個一數的活動。
3.比較 100 以內量的多少與數的大
小。
【活動一】往上數到 100 1.以做餅乾情境布題,從 50 為起點,逐次累加 10 1,建立 100 以內的數詞
序列及讀寫。 2.以做餅乾情境布題,從某數為起點,逐次累加 10 1,建立 100 以內的數詞序列及讀
寫。
【活動二】從 100 往下數 1.以雞蛋情境布題,從 100 為起點,逐次累減 10 1,建 100 以內的數詞
序列及讀寫。 2.以雞蛋情境布題,從某量為起點,逐次累減 10 1,建立 100 以內的數詞序列。
【活動三】認識個位和十位 1.透過課本情境,用積木表示指定的數量。 2.透過「十」和「一」的具體
物或圖像,表徵 100 以內的數。
3.認識定位板上個位和十位的位名。 4.透過課本情境,進行十和一位值單位的換算。 5.知道在單位超
10 個時,能先聚十再點數數量。
【活動四】比大小 1.能透過課本情境,比較 100 以內兩量的多少及兩數的大小。 2.能利用位值比較數
的大小。
【活動五】百數表 1.能透過課本布題認識百數表,並在百數表上複習 2個、5個、10 個一數。 2.透過
觀察百數表中數的順序和變化。
3-4
18 以內的加
1.透過合十的方法,解決 18 以內的
加法計算。
2.熟練基本加法。
3.認識加法交換律。
【活動一】基本加法 1.透過課本情境,運用合 10 的方法,解決和為 18 以內的添加型和併加型問題。
2.了解加法算式的意義,並認識被加數、加數、和的用語。 3.透過課本情境,釐清同數相加問題中的
數字意義。
【活動二】78等於 87嗎? 1.透過課本情境,點數糖果的數量,認識加法交換律。
【活動三】加法算式的規律 1.透過同數相加的情境,察覺相鄰算式的和。 2.透過課本布題,察覺被加
(加數)固定的基本加法算式規律。 3.透過排心算卡,觀察其中算式的規律。 4.透過玩心算卡,熟練
基本加法。
5-6
長度
1.能複製和記錄物件的長度,並做
間接比較。
2.能利用個別單位實測物件的長
度,並做間接比較。
【活動一】長度的間接比較 1.以比較卡片邊長情境布題,透過複製某物件的長,間接比較兩物件的長
短。 2.以課本情境布題,透過遞移,間接比較物件的長短。
【活動二】長度的個別單位比較 1.透過課本情境,能用同物或異物累積複製,並比較物件的長。 2.
以個別單位測量,並描述物件的長。 3.能以個別單位實測的方法來比較物件的長短。
【活動三】長度的加減 1.以課本情境布題,用個別單位測量,並做長度的合成。 2.以課本情境布題,
用個別單位做長度的分解。
7-8
18 以內的減
法。
1.解決 18 以內的減法計算。
2.熟練基本減法。
3.解決比較型的減法計算。
4.能透過比較型的情境判斷,解決
18 以內的加減應用問題。
【活動一】基本減法 1.透過課本的情境,運用拆 10 的方法,解決 18 以內的拿走型問題。 2.了解減法
算式的意義,並認識被減數、減數、差的用語。 3.透過課本的情境,解決 18 以內的部分全體關係問
題。
【活動二】加加減減 1.透過課本的情境,運用畫○一一對應的方法,解決 18 以內的比較型問題。 2.
透過課本情境,列出正確的加法或減法算式,解決比較量未知的比較型問題。
【活動三】減法算式的規律 1.以課本情境操作附件,察覺被減數(減數)固定的基本減法算式規律。 2.
透過排列心算卡,觀察減法算式規律。
9-11
圖形與形體
1.認識形狀大小一樣的圖形。
2.仿製簡單平面圖形(三角形、正方
【活動一】形狀大小一樣的圖形 1.以課本情境布題,找出附件中形狀大小一樣的圖形卡。 2.透過觀察
和套描活動,複製基本圖形。 3.透過平移、旋轉、翻轉、疊合等,找出形狀大小一樣的圖形。
形、長方形、圓形)
3.依給定圖示,做簡單圖形的平面
鋪設。
【活動二】排圖形 1.以課本情境布題,排出指定的圖形。
2.4塊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排出指定圖形。 3.用圖形卡拼排指定造型。 4.以課本情境布題,讓學生
移動圖形卡,進行造型變換。
12-14
幾月幾日星期
1.認識及報讀日曆、月曆和年曆
讀。
2.認識今天、明天和昨天的用語及
相互關係。
【活動一】認識日曆和月曆 1.透過課本布題,觀察、認識日曆和月曆。 2.查看日曆和月曆,知道幾月
幾日是星期幾。 3.透過討論了解並使用昨天、今天和明天的用語。 4.透過日曆和月曆查出昨天、今天
和明天各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5.透過製作月曆,了解月曆的結構、一星期有 7天及其順序。 6.透過查
月曆,知道某一天是星期幾,有幾個星期幾,是哪幾天等問題。
【活動二】日期的先後順序 1.知道一年有 12 個月,及月分間的先後次序。 2.知道同月分、不同日期
的先後次序。 3.知道同一年中,不同月分、不同日期的先後次序。 4.查看月曆和日曆,知道各節日是
幾月幾日星期幾,並按照發生順序填上先後次序。
15-16
錢幣。
1.能計數 100 元以內的錢幣組合
【活動一】認識 1元、5元和 10 1.透過課本布題,觀察、認識 1元、5元和 10 元的錢幣 2.能以
1元」為單位累量,進而形成有幾個 1元就是幾元之概念。 3.能用「1元」進行錢幣數量的合成、分
解活動。 4.知道錢幣間(1 元、5元和 10 )的兌換關係。 5.透過使用錢幣,累數表示指定的錢數。
【活動二】認識 50 元和 100 1.透過課本布題,觀察、認識 50 元和 100 元的錢幣。 2.道錢幣間(1
元、5元、10 元、50 元和 100 )的兌換關係。 3.透過使用錢幣,累數表示指定的錢數。
【活動三】有多少元 1.能透過課本情境,計數 100 元以內錢幣的總和。 2.能透過課本情境,比較 100
元以內錢幣的多少。
【活動四】買東西(情意) 1.透過課本買東西的情境,操作錢幣圖卡付錢,進行付款活動。 2.能使用最
少的錢幣數量進行付款活動。 3.運用圖像表徵 100 以內的錢數。 4.能在只有 10 元錢幣的情境下,知
道最少要付幾個 10 元錢幣。 5.以課本情境,操作錢幣圖卡,進行找錢的活動練習。
17-18
二位數的加
減。
1.能透過錢幣圖像,解決二位數的
加減問題。
2.能解決 100 以內的加法計算。
3.能解決 100 以內的減法計算。
【活動一】加法計算(不進位) 1.透過端午節情境,操作具體物或畫圖表徵,解決一位數和二位數、二
位數和二位數(整十和二位數)的不進位加法計算。
【活動二】加法計算(進位) 1.以商店情境布題,透過畫圖表徵,解決二位數加一位數、一位數加二位
數的進位加法計算。
【活動三】減法計算(不退位) 1.透過文具店情境,操作具體物或畫圖表徵,解決二位數減一位數、二
位數減二位數的不退位減法計算。 【活動四】減法計算(退位) 1.透過文具店情境,畫圖表徵,解決二
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計算。
19-21
做紀錄
1.能將同一資料依不同特徵做分
類。 2.能做紀錄並報讀統計表。
【活動一】分類活動 1.透過課本情境,能依據特徵將資料分成兩類,並知道因特徵不同,可能有不同
的分類方式。
【活動二】做紀錄和統計表
1.參考課本,實際操作並透過畫記的方式整理資料,完成統計表。
2.能報讀已經完成的統計表。
備註:
1. 請分別列出第一學期及第二學期學習領域(語文、數學、自然科學、綜合、藝術、健體、社會等領域)之教學計畫表。
2. 接受巡迴輔導學生領域課程亦使用本表格,請巡迴輔導教師填寫後交給受巡迴輔導學校併入該校課程計畫。
嘉義縣東石鄉 龍港 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特殊教育學生 巡迴輔導班 數學領域 年級組 課程教學進度總表 (10-3)
設計者: 0
一、教材來源:□自編 ■編選-學校選定 南一 版本教材
二、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外加 □抽離 1
三、教學對象:疑似學障四年級 1 1
四、核心素養﹑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領域核心素養
調整後領綱學習表現
調整後領綱學習內容
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E-A2 具備
基本的算術操
作能力、並能
指認基本的形
體與相對關
係,在日常生
活情境中,用
數學表述與解
決問題。
-E-B1 具備日
常語言與數字
及算術符號之
間的轉換能
力,並能熟練
操作日常使用
之度量衡及時
間,認識日常
經驗中的幾何
形體,並能以
符號表示公
式。
n-II-1 理解一億以內數的位值結構,
並據以作為各種運算與估算之基礎。
→【不調整】
n-II-2 熟練較大位數之加乘計
算或估算並能應用於日常解題
可以使用計算機做較大位數之加
乘計算並能應用於日常解題(減量
替代) n-II-3 理解除法的意義,能
做計算與估算並能應用於日常解題
→理解除法的意義,能用計算機做計
算並能應用於日常解題(減量替代)
n-II-5 在具體情境中解決兩步驟應
用問題 →在具體情境中用計算機
解決兩步驟應用問題 (減量替代)
n-II-6 理解同分母分數的加
數倍的意義計算與應用認識等值分
數的意義,並應用於認識簡單異分母
分數之比較與加減的意義。 →理解
同分母分數的加計算與應用
識等值分數的意義。(減量、減量)
N-4-1 一億以內的數位值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
建立應用大數時之計算習慣,如「30 1200」與「21 300
的加減法。→【不調整】
N-4-2 較大位數之乘除計算:處理乘數與除數為多位數之乘除
直式計算。教師用位值的概念說明直式計算的合理性。 →三、
四位數之乘除計算用計算機處理乘數與除數為多位數之乘除直
式計算。(減量、替代) N-4-3 解題兩步驟應用問題(乘除
連除)乘與除連除之應用解題 應用題解題兩步驟應用
問題使用計算機做乘法除法 與連乘連除之應用題解題
(減量、替代)
N-4-5 同分母分數一般同分母分數教學(包括「真分數」「假
分數」「帶分數」名詞引入)。假分數和帶分數之變換。同分母
分數的比較、減與整數倍 【不調整】 N-4-6 等值
分數:由操作活動中理解等值分數的意義。簡單 異分母分數的
比較、加、減的意義。簡單分數與小數的互換。 →等值分數:
由操作活動中理解等值分數的意義算機做簡單分數與小數互
換。 (簡化、替代)
1.能認識一億
以內的數,並
做加
除兩步驟四則
運算與解題。
2. 能理解整
數、分數與小
數的等值概念
並做比較、互
換、計算與解
題。
3.能認識常用
單位並做實
量感
計算與換
4.能認識各種
平面圖形的名
稱、概念與應
用。
5.能認識二維
數量模式與統
1.學生評量方
式依學生能力
進行多元評
如觀察
操作、口試、
指認等。
2.紙筆評量,
完成學習單,
80
%。
3.實作評量,
能依老師指令
進行實物操
作。
4.口頭評量,
根據圖示或題
意正確回答老
師的問題。
n-II-7 理解小數的意義與位值結構,
並能做加整數倍的直式計算與應
用。【不調整】 n-II-8 能在數
線標示整數分數小數並做比較與加
理解整數分數小數都是數
能在數線標示整數分數小數並做比
較與計算機加減理解整數分數
數都是數。(簡化、替代)
n-II-9 理解長度角度面積容量
重量的常用單位與換算,培養量感與
估測能力並能做計算和應用解題
識體積。 →【不調整】。。
n-II-10 理解時間的加減運算,並應
用於日常的時間加減問題。→【不調
整】。。
s-II-1 理解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面積
與周長公式與應用。 →【不調整】
r-II-3 理解兩步驟問題的併式計算
與四則混合計算之約定。→【不調
整】。。
N-4-7 二位小數:位值單位「百分位」。位值單位換算。比較、
計算與解題。用直式計算二位小數的加、減與整數倍。 →二位
小數:位值單位「百分位」。比較、計算與解題。用計算機計算
二位小數的加、減。(簡化、替代) N-4-8 數線與分數、小數
連結分小數長度量的經驗以標記和簡單的比較與計算建立整
數、分數、小數一體的認識。 →【不調整】。。
N-4-9 長度「公里」生活實例之應用含其他長度單位的換算
與計算。 →長度:「公里」。生活實例之應用。含其他長度單位
的換算與計算機計算。(簡化、替代) N-4-11 面積:「平方公
尺」。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 →面積:「平方公尺」實測、
量感估測與計算機計算(簡化替代) N-4-12 體積與「立方
公分」:以具體操作為主。體積認識基於 1立方公分之正方體。
【不調整】 S-4-4 體積以具體操作為主在活動中認識
體積的意義與比較認識 1立方公分之正方體能理解並計數正
方體堆疊的體積。→無調整。
N-4-13 解題:日常生活的時間加減問題。跨時、跨午、跨日、
24 小時制含時間單位換算 →解題日常生活的時間加減問
題。跨時、跨午 24 小時制。含時間單位換算。(減化、減量
S-4-3 正方形與長方形的面積與周長:理解邊長與周長或面積
的關係,並能理解其公式與應用。簡單複合圖形。 →正方形與
長方形的面積與周長理解邊長與周長或面積的關係並能理解
其公式與應用。(簡化、減量)
R-4-1 兩步驟問題併式併式是代數學習的重要基礎含四則混
合計算的約定(由左往右算、先乘除後加減、括號先算)。學習
逐次減項計算。→【不調整】。。
計圖的概念。
五﹑本學期課程內涵:第一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1-3
一億以內的
1.能做一億以內數的讀和寫。
2.能認識一億以內各數的位名與位值。
3.能做一億以內數的大小比較。
1.使用位值板,協助學生讀出一億以內的數。
2.使用位值板,協助學生寫出一億以內的數。
3.使用位值板,協助學生做一億以內數的大小比較。
4-5
整數的乘法
1.能做三位數乘以一位數的直式計算與解題。
2.能做四位數乘以一位數的直式計算與解題。
3.能做一、二位數乘以二位數的直式計算與解題。
4.能做三位數乘以二位數的直式計算與解題。
1.協助識字困難學生讀出應用問題的題目。
2.判斷題意中所需使用的運算符號。
3.引導學生將題意寫出乘法算式。
4.提供計算機代替紙筆計算。
6-9
整數的除法
1.能做四位數除以一位數的應用解題。
2.能做二位數除以二位數的應用解題。
3.能做三位數除以二位數的應用解題。
4.能理解乘除互逆並使用計算機驗算。
1.協助識字困難學生讀出應用問題題目。
2.判斷題意中所需使用的運算符號。
3.引導學生將題意寫出除法算式
10-13
整數四則計
()
1.能解決生活情境中加與減兩步驟的問題。
2.能解決生活情境中乘與除兩步驟的問題。
1.協助識字困難學生讀出應用問題題目。
2.使用圖示法引導學生理解題意。
3.判斷題意中所需使用的運算符號。
4.引導學生將題意寫成兩步驟算式。
5.提供計算機代替紙筆計算。
14-16
分數
1.能認識真分數、假分數、帶分數的意義。
2.能了解假分數與帶分數的互換。
3.能解決同分母分數的大小比較。
4.能解決同分母分數的加減問題。
5.能解決真()分數的整數倍問題。
1.使用口訣幫助學生將帶分數化成假分數。
2.使用圖示協助學生做同分母分數的大小比較。
3.協助識字困難學生讀出應用問題題目。
4.判斷題意中所需使用的運算符號。
17-19
容量與重量
的計算
1.能解決生活情境中的容量複名數計算。
2.能解決生活情境中的重量複名數計算。
1.協助識字困難學生讀出應用問題題目。
2.使用圖示法引導學生理解題意。
3.判斷題意中所需使用的運算符號。
4.引導學生將題意寫成算式。
5.提供容量與重量位值板協助計算。
20-21
小數
1.能認識「十分位」與「百分位」。
2.能做二位小數的大小比較。
3.能用小數表示公尺和公分的關係。
4.解決生活情境中,二位小數的加減問題。
1.提供位值板協助學生區分十分位與百分位。
2.用圖示法和布尺表示公尺與公分的關係。
3.協助識字困難學生讀出應用問題題目。
4.使用圖示法引導學生理解題意。
5.判斷題意中所需使用的運算符號。
6.引導學生將題意寫成算式。
第二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1-3
整數四則計算
()
1.能解決生活情境中兩步驟的加乘、減乘混合計算問題。
2.能解決生活情境中兩步驟的加除、減除混合計算問題。
3.能理解整數四則混合計算的約定。
1.協助識字困難學生讀出應用問題題目。
2.使用實物操作與圖示引導學生理解題意。
3.判斷題意中所需使用的運算符號。
4.引導學生將題意寫成算式。
3-6
公里
1.能認識長度單位「公里」,知道公里、公尺和公分的關係並做化
聚。
2.能建立 1 公里長度的量感。
3.能解決「公里、公尺」的加減應用問題。
4.能解決「公里、公尺」的乘除應用問題。
1.建立一公里的量感。
2.提供公式與化聚視覺提示,搭配計算機做長度單位的化聚。
3.協助識字困難學生讀出應用問題題目。
4.使用實物操作與圖示引導學生理解題意。
5.判斷題意中所需使用的運算符號。
6.引導學生將題意寫成算式。
7-9
分數
1.能在具體等分的情境中,理解等值分數。
2.能做簡單異分母分數的比較。
3.能做簡單分數和小數的互換。
1.使用分數板實際操作,以建立等值分數的概念。
2.使用分數板實際操作,做異分母分數的比較。
3.提供計算機協助學生做分數和小數的換算。
10-12
小數的乘法
1.能解決一位小數的乘法應用問題(小數的整數倍)
2.能解決二位小數的乘法應用問題(小數的整數倍)
3.能解決生活情境中,兩步驟的小數加、減與乘的應用問題。
1.協助識字困難學生讀出應用問題題目。
2.使用圖示法引導學生理解題意。
3.判斷題意中所需使用的運算符號。
4.引導學生將題意寫成兩步驟算式。
13-16
周長與面積
1.能認識 1 平方公尺,並以平方公尺為單位進行實測與估測及培養
量感。
2.能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公式。
3.能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
1.建立學生對 1 平方公尺的量感。
2.使用圖示引導學生理解正方形、長方形的周長公式。
3.使用圖示引導學生理解正方形、長方形的面積公式。
4.提供周長與面積公式協助解題。
17-20
時間的計算
1.能解決時間量的複名數與單名數的換算問題。
2.能解決複名數時間量的加減計算問題。
3.解決兩個時刻之間時間的加減問題。
4.解決時刻與時間量的加減問題。
1.協助識字困難學生讀出應用問題題目。
2.使用圖示法引導學生理解題意。
3.判斷題意中所需使用的運算符號。
4.引導學生將題意寫成兩步驟算式。
5.提供單位換算的公式
21-21
體積
1.能利用小積木立體堆疊,進行體積的比較。
2.能認識一立方公分的概念。
1.用白色立方體積木讓學生堆疊立方體,再實際點數積木個數。
2.以小白方塊說明 1 立方公分的概念。
備註:
1. 請分別列出第一學期及第二學期學習領域(語文、數學、自然科學、綜合、藝術、健體、社會等領域)之教學計畫表。
2.接受巡迴輔導學生領域課程亦使用本表格,請巡迴輔導教師填寫後交給受巡迴輔導學校併入該校課程計畫。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