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六腳國小114學年度校訂課程規劃表

格式
pdf
大小
308.79 KB
頁數
15
作者
350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5-06-04,离现在 0 139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三、嘉義縣

  六腳  國小 114 學年度校訂課程教學內容規劃表

(

上/下學期,各一份。若為同一個課程主題則可合為一份)

 

表 14-3

  校訂課程教學內容規劃表

 

全校學生人數未滿五十人需實施混齡,本課程是否實施混齡教學:是

(____年級和____年級)   否

 

年級 

一年級 

年級課程 
主題名稱 

     六腳社區趴趴 go

 

課程 

設計者 

莊惟婷 

總節數 

/

學期 

(

上/下) 

40

/

上學期 

符合 

彈性 

課程 

類型 

第一類 統整性探究課程 

主題 

⼞專題 ⼞議題 

 

第二類 ⼞社團課程  ⼞技藝課程 
第四類 其他 ⼞本土語文/臺灣手語/新住民語文 ⼞服務學習 ⼞戶外教育 ⼞班際或校際交流 

⼞自治活動 ⼞班級輔導 ⼞學生自主學習 ⼞領域補救教學

 

學校 

願景 

 

健康.快樂.創意.積極

 

 

 

與學校願景 

呼應之說明 

1.  希望經由各領域素養的學習,讓六腳的孩童,能以身心

健康

為學習基

礎。 

2.  在

快樂

的學習環境中,認知學習,透過閱讀學習、藝術人文與科技的

創意

思考。 

3.  藉由親近社區,引導孩子感受家鄉之美,培養

積極

的廣闊人生觀。 

總綱 

核心 

素養 

E-A3

具備

擬定

計畫與

實作

的能力,並以  

   

創新思考

方式,因應日常生活情境。  

E-B-1 

具備「聽、說、讀、寫、作」的 

基本語文素養,並具有生活所需

的基礎數理、肢體及藝術等符號

知能,能以同理心

應用

在生活與

人際

溝通

。 

E-B3 

具備藝術創作與欣賞的基本素養, 

   

促進多元感官的發展,培養生活環境 

   

中的美感

體驗

。 

課程 

目標 

一、  透過社區參訪,培養學生具備

擬定

計畫與

實作

的能力,並以

創新思 

方式,因應日常生活情境。 

二、 透過社區參訪,培養學生具備「聽、說、讀、寫、作」的基本語文

素養,並具有生活所需的基礎數理、肢體及藝術等符號知能, 

     

能以同理心

應用

在生活與人際

溝通

。 

三、透過社區參訪,培養學生具備藝術

創作

與欣賞的基本素養,促進多

元感官的發展,培養生活環境中的美感

體驗

。 

  

四、透過社區參訪,培養學生具備

理解

他人感受,樂於與人

互動

,並與團 

    

隊成員

合作

之素養。 

 

background image

 
 

 

 
 

 

 

 

 

 

 

 

 

 

E-C-2 

具備

理解

他人感受,樂於與人互 

動,並與團隊成員

合作

之素養。 

議題 
融入 

*

是否融入 □生命教育 

安全教育 

戶外教育 □其他議題        

融入 
議題 
實質 
內涵 

1.

安 E4 探討日常生活應該注意的安全。 

2.

戶 E7 參加學校校外教學活動,認識地方環境,如生態、環保、地質、文化等的戶外學習。 

background image

 

教學 
進度        

單元
名稱  

 

連結領域(議題)/學習表現 

 

   

自訂 

學習內容 

學習目標 

表現任務 (評量內容) 

教學活動 

(

學習活動) 

教學資源 

數 

( 1 )

週 

( 4 )

週 

 

 

 

 

 

 

 

 

 

認 

識 

六 

腳 

社 

區 

   

生 7-I-1 以對方能

理解

的語彙

或方式,表達對人、事、物的

觀察與意見。 

 

 

 

 

生 2-I-1 以感官和知覺

探索

生活中的人、事、物,

覺察

物及環境的特性。 

 

   

 

 

生 6-I-5

覺察

人與環境的依存

關係,進而珍惜資源,愛護環

境、尊重生命。 

 

 

 

生 2-I-4 在

發現

及解決問題的

歷程中,學習探索與探究人、

事、物的方法。 

 

國 2-I-3 與他人交談時,能適

當的提問、合宜的回答,並

1.  六腳鄉

地圖、

六腳鄉

的歷史

沿革及

名稱由

來 

2.  Google 

earth

中六腳

鄉的衛

星地圖 

 

 

3.

社區地圖

學習單 

 

 

 

 

4. 

社區地

圖 

 

 

 

 

1.  學會使用六腳鄉地

圖,能

理解

六腳鄉的

歷史沿革及名稱由

來。 

 

 

 

2.  學生學會使用 Google 

earth

探索

以六腳國小

周遭地理環境,

覺察

六腳社區、六腳國小

與自己住家在衛星地

圖上的位置。 

 

3.  學生能利用網路的衛

星地圖,

覺察

學校位

置及自己的住家位

置,並正確手動完成

社區地圖學習單。 

 

4.  學生能

發現

以社區地

圖,畫出一幅我的回

家路線的地圖,清楚

標示出經過的警察

局、早餐店以及大水

溝的位置。 

1.  教師運 用網 路資 料介

紹 六 腳 鄉 的 歷 史 及 名

稱由來,學生兩兩分享

六 腳 鄉 的 歷 史 及 名 稱

由來。(有分享) 

 

 

2.  教師上網運用 Google 

earth

以六腳國小,搜

尋出六腳社區位置,學

生 兩 兩 互 相 正 確 地 說

出家中地址,並兩兩互

相 正 確 指 出 學 校 及 六

腳鄉在地圖中的位置。 

3.  學生能 夠在 衛星 地圖

上正確指出六腳社區、

六 腳 國 小 以 及 自 己 住

家的位置,並正確手動

勾選社區地圖學習單。 

(

知識應用  具體作品) 

4.  學生能 運用 社區 地圖

學 習 單 動 手 畫 出 一 幅

圖 示 自 己 回 家 路 線 的

地圖,清楚標示出經過

的警察局、早餐店以及

大水溝的位置。 

活動一:六腳的由來  

教師運用網路資料介紹六腳鄉的歷

史及名稱由來。 

活動二:認識社區地圖 

1.  教師上網運用 Google  earth 軟

體,以“六腳國小”當作關鍵字

搜尋出六腳社區位置的衛星地

圖。 

2.  引導學生利用網路的衛星地圖,

找出學校位置及自己的住家位

置,並完成社區地圖學習單。 

 

 

活動三:小小偵探 

1.  運用社區地圖學習單,學生畫出

「我的回家路線」,探查並記錄

回家路線中經過的商店、機構、

宗教場所與景點。 

2.  學生分享畫出回家路線上,介紹

自己回家時,印象最深刻、最喜

歡或最討厭的地點經驗。 

電腦 

投影機

https://zh

.wikipedia

.org/wiki/

%E5%85%AD%

E8%85%B3%E

9%84%89 

維基百科 

https://bl

og.xuite.n

et/apex.ch

eng/wretch

/378038873 

呂家古厝 

Google 

earth 

https://ea

rth.google

.com/web/@

0,0,0a,222

51752.7737

5655d,35y,

0h,0t,0r 

 

 

background image

想法。 

 

5.

回家經過

的景點經驗

與分享想法

 

 

 

 

 

5.  探查並學生

分享

畫出

回家路線上,介紹自

己回家時,印象最深

刻、最喜歡或最討厭

的地點經驗記錄。 

(

實踐行動) 

5.  能夠在 班上 上台 展示

他們的地圖,與同學分

享「我的回家路線」,

並描述印象最深刻、最

喜 歡 或 最 討 厭 的 地 點

經驗記錄。(有實踐) 

 

第 

(5) 

週 

第 

(6) 

週 

 

 

 

 

 

 

 

 

 

社 

區 

停 

看 

聽 

   

生 2-I-1 以感官和知覺

探索

生活中的人、事、物,覺察事

物及環境的特性。 

 

 

  

 

 

 

 

 

生 7-I-5 

透過

一起工作的過

程,

感受

合作的重要性。 

 

 

 

   

 

 

 

 

生 7-I-1 以對方能

理解

的語彙

1. 

網路影

片,社區內

危險或需要

改善的地方 

 

 

 

 

 

 

 

2. 

社區地

圖,危險或

改善的方法 

 

 

 

 

 

 

 

3. 

社區地

1.  學生能藉由觀賞網路

影片

探索

,社區內可

能發生危險的地點,

或發現需要改善的地

方。藉由觀賞 

 

 

 

 

 

 

2.  學生能

透過

社區地

圖,小組合作共同討

論出避免危險或改善

社區的方法,

感受

組分工合作的重要

性。 

 

 

 

 

3.  學生能

理解

社區內較

1.  學生在小組內觀看網

路影片,記錄影片中

提到的危險地點類型

(例如黑水溝、廢

墟、雜草叢生區域、

晚上路燈不亮的地

方),思考這些問題

在自己社區內是否存

在,並記下類似需要

改善的地點。(有反

思) 

2.  各小組進行討論,將

從影片中獲得的資訊

與自己社區的情況

(例如黑水溝、廢

墟、雜草叢生區域、

晚上路燈不亮的地

方)其潛在危險, 

調查雜草叢生的地

點,討論可能的安全

隱患。(有討論) 

3.  各小組進行標記社區

活動一:社區停看聽 

1.  教師播放網路影片,引導學生了

解社區黑水溝、年代已久無人居

住廢墟三合院及雜草叢生可能會

有的危險。 

2.  運用社區地圖,教師引導學生發

現與討論社區內是否有較危險的

地點?需要改善的地方? 

 

3.  學生在社區地圖學習單上,畫出

黑水溝、年代已久無人居住廢墟

三合院及雜草叢生危險或需要改

善的地方。 

 

4.  學生小組討論如何避免黑水溝、

年代已久無人居住廢墟三合院及

雜草叢生危險的方法及改善社區

的建議。學生能說出避免危險或

改善的方法。 

電腦 

投影機 

https://ww

w.youtube.

com/watch?

v=N-

y9n0ys70I 

 

https://ww

w.youtube.

com/watch?

v=k6Wtd6EK

66E 

 

 

 

 

 

 

background image

或方式,表達對人、事、物的

觀察與意見。 

 

 

 

 

 

 

 

國 2-I-3 與他人交談時,能適

當的

提問

、合宜的回答,並

想法。 

 

 

圖學習單 

 

 

 

  

 

 

 

 

4. 

作品 

 

 

 

 

 

 

 

 

 

 

 

 

 

 

 

 

 

 

 

 

危險的地點或是需要

改善的地方,並在社

區地圖學習單上標

記。 

 

 

 

 

 

4.  學生能發表避免社區

危險或

提問

改善的方

法與建議,並

分享

法。 

 

 

 

 

 

 

 

 

 

5. 

分享

我能為社區做什

麼事?讓社區的人們

住的是舒適的。 

 

 

 

 

 

地圖,將每組學生分

發社區地圖學習單。

各小組社區的情況

(例如黑水溝、廢

墟、雜草叢生區域、

晚上路燈不亮的地

方)其潛在危險,討

論標記在地圖上的地

點。(有實踐行動) 

4.  每組將他們發現的問

題整理成一份報告,

每組派一名代表進行

匯報,展示他們拍攝

的照片,並說明發現

的問題及其建議的改

善方案。編寫報告,

詳細描述每個危險地

點的狀況提出具體的

改善建議,例如清理

黑水溝、拆除廢墟、

修剪雜草、修理路燈

等。(分組表達) 

5.  能上台與他人分享今

天的活動有什麼收

穫?我可以利用週

六、週日做社區打掃

撿垃圾等。(生活實

踐) 

 

background image

 

 

第 

(7) 

週 

第 

(10) 

週 

 

 

 

 

 

 

 

 

 

社 

區 

景 

點 

大 

集 

合 

 

 

 

 

 

 

 

生 2-I-1 以感官和知覺

探索

生活中的人、事、物,

覺察

物及環境的特性。 

 

 

 

 

 

 

 

 

生 7-I-5 

透過

一起工作的過

程,

感受

合作的重要性。 

 

 

 

 

 

 

生 7-I-2 

傾聽

他人的想法,

並嘗試用各種方法

理解

他人所

表達的意見。 

    

 

 

國 2-I-3 與他人交談時,能適

當的提問、合宜的回答,並

1. 

社 區 大

地圖、景點

卡 

 

 

 

 

 

 

 

 

2. 

參 訪 路

線 

 

 

 

 

 

 

3.  學習單 

 

 

 

 

 

4.  踏 查 景

點 

1.  學生能夠以社區大地

圖分小組合作

探索

覺察

生活周遭的商

店、組織機構、宗教

場所、景點等地方,

並用不同顏色的便利

貼,動手製作完成景

點卡。 

 

 

 

2.  學生能

透過

票選、發

表討論參訪路線等活

動,

感受

共同決定事

物的方法與樂趣,並

一起工作,完成任

務。 

 

 

3.  學生能小組合作,

他人的想法,分組

討論訪問時要提問的

問題,

理解

他人所表

達的意見,並完成訪

問學習單。 

1.  老師 需 要在 社區 大地

圖,標記的地點類別,

以 不 同 顏 色 的 便 利 貼

景點分類與製作。學生

各 小 組 將 製 作 好 的 景

點 卡 按 照 地 點 位 置 黏

貼在社區大地圖上,每

張 景 點 卡 都 應 黏 貼 在

對 應 的 實 際 位 置 正 確

無誤。(實踐行動) 

2.  請各小 組介 紹他 們標

記的地點,說明每個地

點的特色和意義。投票

選擇參訪地點,每位學

生 和 老 師 在 不 同 類 別

的地點中,選出最想參

訪的地點並投票。最後

老師統計投票結果,公

布 各 類 別 中 得 票 最 高

的地點。(分組表達) 

3.  師生共 同討 論並 安排

參訪活動,確定時間、

路 線 和 參 訪 時 該 遵 守

的秩序與禮貌。。 

4.  各小組 能依 據踏 查景

點,各小組設計討論 3-

5

個訪查提問問題,涵

活動一:社區景點大集合 

1.  老師印製出社區大地圖,以學校

為中心,全班分組依據商店、組

織機構、宗教場所、景點等不同

類別的地點,用不同顏色的便利

貼製作出景點卡,並將景點卡黏

貼在大地圖上。 

2.  在不同類別的地點中,師生分別

票選出最想參訪的地點。 

3.  依據參訪地點,師生共同討論參

訪路線與訪查時間。 

活動二:我想知道的事 

1. 

依據踏查景點,教師引導學生

討論要訪查提問的問題。 

2. 

全班分組完成不同地點的訪問

學習單。 

 

 

 

問技巧、禮 

儀影片 

Google map 

社區地圖 

多色便利貼 

 

 

網路資訊 

 

 

 

 

手機 

 

學習單 

 

 

 

 

 

 

background image

想法。 

 

 

 

 

 

 

 

 

 

 

 

4.  學生 能 分 組上 台與他

分 享

踏 查 景 點 有 趣

探險及學習單的活動。 

 

蓋地點的歷史、功能、

現 狀 和 社 區 居 民 的 看

法。並在訪問過程中禮

貌得體,確保問題簡潔

明 了 , 便 於 受 訪 者 回

答,且完成分組訪問學

習單。(分組合作行動) 

5.  各小組 根據 訪查 結果

整理出一份報告,包含

地點介紹、訪問過程、

受 訪 者 回 答 和 小 組 反

思。向全班展示報告,

分享訪查經驗和發現,

參與全班討論,接受老

師和同學的反饋。 

(

有反思) 

第 

(11) 

週 

第 

(12) 

週 

 

 

 

 

 

 

 

 

 

感 

恩 

的 

心 

 

生 2-I-5 

運用

各種

探究

事物

的方法及技能,對訊息做適切

的處理,並養成動手做的習

慣。 

 

 

生 7-I-2 

傾聽

他人的想法,

嘗試

用各種方法

理解

他人所

表達的意見。 

 

 

 

 

 

1.  感恩卡 

 

 

 

 

 

2.  感

卡。 

 

 

 

 

 

 

1.  學生能

運用

小組合作,

討 論

探 究

感 恩 卡 上 要

感 謝 的 話 語 及 插 圖 內

容。 

 

 

2.  學生 能

傾 聽

他 人 的 想

法以小組合作,

嘗試

據 不 同 的 踏 查 景 點 劃

出創意,小組分別完成

創作出感謝卡。 

 

 

 

1.  先播放網路影片,引導

學 生 小 組 討 論 合 作 學

習製作感恩卡的創思。 

 

(

分組討論合作) 

 

2.  能 分小 組合 作討 論 出

感 謝 平 日 照 顧 我 的 家

人警察局,隔壁阿姨查

柑仔店、早餐店、便當

店菜市場、布店的創意

感恩卡的語句。 

(

實踐行動) 

 

活動一:感恩的心 

1. 

教師播放網路影片,引導學生

學習製作感恩卡的方法。 

2. 

依據不同的踏查景點,小組分

別創作出感謝卡。 

活動二:作品分享 

1.

小組合作,感謝卡作品分享並回 

    饋他人作品。 

 

卡紙 

雲彩紙 

感謝卡設計 

https://ww

w.youtu

be.com/wat

ch?v=76ihF

7CLPsw 

 

https://www.

youtube.com

/watch?v=5b

xdwSAsSAo 

background image

 

生 4-I-3

運用

各種表現與創造

的方法與形式,美化生活、增

加生活的趣味。 

國 2-I-3 與他人

交談

時,能適

當的提問、合宜的回答,並

想法。 

 

 

 

 

 

3.  能

運 用

適 當 的 詞 語 正

交 談

設 計 感 恩 卡 理

念、歷程並將成果與同

分享

想法。 

3.  能上台 與同 學分 享設

計的作品、設計歷程、

命名源由,能講出自己

喜愛的原因,並回饋他

人作品。 

(

有分享) 

 

https://ww

w.youtube.

com/watch?

v=Zyk6aO9E

Ick&list=R

DCMUCs8XfA

anWnAv3HSB

mQTBmvQ&in

dex=1 

第(13)

週 

第(16)

週 

 

 

 

 

 

 

 

 

 

 

商 

店 

之 

旅 

 

 

 

生 2-I-5 

運用

各種

探究

事物

的方法及技能,對訊息做適切

的處理,並養成動手做的習

慣。 

 

 

 

 

 

 

 

 

 

 

 

 

 

國 2-I-3 與他人交談時,能適

當的

提問

、合宜的回答,並

1. 

有 禮 的

行為 

 

 

 

 

 

 

 

 

 

 

 

 

 

 

 

2. 

柑仔店、 

早餐店、便

1.  學生能

運用

實地參訪

景點活動,

探究

可能

會遇到的情境,共同

討論學習訪問時合宜

有禮的行為。 

 

 

 

 

 

 

 

 

 

 

 

 

2.  學生能在小組工作分

配實地參訪柑仔店、

1.  教 師 根 據 實 地 參 訪 的

景點,通過引導學生討

論 參 訪 過 程 中 可 能 會

遇 到 的 情 境 和 合 宜 的

對應行為,並討論需要

準備的個人物品(如水

壺、帽子、筆記本等)、

紀錄訪查工具(如照相

機、錄音等)、訪問單

(包括要問的問題)和

感謝卡。 

學生分組後,根據每個

人 的 興 趣 和 特 長 進 行

工作分配,如拍照、記

錄、提問、攜帶物品等,

並 完 成 訪 查 裝 備 紀 錄

表。(實踐行動) 

2.  學生能在小組工作分

配實地參訪過程中,

活動一:行前準備 

1.  依據實地參訪景點,教師引導學

生實地參訪時,可能會遇到的情

境,共同討論合宜的對應行為。

並討論要準備之個人物品、紀錄

訪查工具、訪問單及感謝卡。 

2.  小組工作分配,並完成訪查裝備

紀錄表。 

活動二:實地參訪 

1. 

實地訪查柑仔店、早餐店、便當 

   

店。 

2.  認識店家主人,觀察店家擺設與

環境,進行提問交流並做紀錄在

訪問單。 

3.  致贈感謝卡,對店家主人表達感

恩的心。 

活動三:整理記錄 

1. 

學生分組討論商店特色及優缺

點,給予相關建議。 

 

電腦 

投影機 

https://su

pertaste.t

vbs.com.tw

/pack/3221

66  

 

 

 

柑仔店 

 

平板 

手機、帽子、 

水壺、袋子 

 

 

 

 

background image

想法。 

 

 

 

 

 

 

 

 

 

 

 

 

 

 

 

 

 

 

 

戶 E7 

參加

學校校外教學活

動,

認識

地方環境,如生態、

環保、地質、文化等的戶外學

習。 

 

 

 

 

 

 

當店、訪問

單 

 

 

 

 

 

 

 

 

 

 

 

 

 

 

 

 

 

 

3. 

校 外

活 動 

 

 

 

 

 

 

 

 

早餐店、便當店過程

中,能適當的

提問

合宜的回答,並

分享

想法,記錄在訪問

單。 

 

 

 

 

 

 

 

 

 

 

 

 

 

 

 

3.  學生能透過

參加

學校

安排的校外活動,

六腳在地的生活環

境,包含社區商店、

地理位置與文化特色

等。 

 

 

 

 

學生觀察柑仔店的商

品陳列方式,記錄商

品分類和擺放位置;

觀察早餐店的座位安

排和裝潢風格,記錄

店內的衛生狀況;觀

察便當店的菜品展示

和價格表,記錄顧客

流量和排隊情況。學

生分組進行提問和交

流,學生向柑仔店的

店主詢問商品的進貨

渠道和銷售情況,向

早餐店的店主詢問店

內招牌菜的製作方法

和食材來源,向便當

店的店主詢問店內便

當的種類和顧客偏好

的菜品,做紀錄在訪

問單。(實踐行動) 

3.  學生透過參加以「六

腳商店之旅」為主題

的校外教學活動,實

地走訪社區中的柑仔

店、傳統雜貨店、食

品行等在地商店,認

識六腳地區的商業活

動樣貌與居民日常生

活的消費文化,並進

一步了解地理環境位

2. 

全班依據商店特色,給予“最…

店家”命名,並記錄在海報上。 

3. 

學教師輔助學生整理訪查紀錄,

將照片、訪問內容、建議與命名

呈現在海報上,並分享想法。 

 

 

 

 

 

海報 

background image

 

 

 

 

 

生 3-I-3 

體會

學習的樂趣和

成就感,主動學習新的事物。 

 

 

 

 

 

 

生 3-I-1 願意

參與

各種學習

活動,表現好奇與求知

探究

心。 

 

 

 

 

 

 

 

 

 

 

 

 

生 7-I-5 

透過

一起工作的過

程,

感受

合作的重要性。 

 

 

 

 

 

4. 

感 謝

卡 

 

 

 

 

 

 

5. 

商 店

特色 

 

 

 

 

 

 

 

 

 

 

 

 

 

6. 

訪 查

紀錄 

 

 

 

 

 

4.  學生能

體會

實地參訪

的樂趣與感恩,並致

贈感謝卡,向店家道

謝。 

 

 

 

 

5.  學生願意

參與

分組討

論商店特色及優缺

點,

探究

商店特色,

給予好的命名和相關

建議。 

 

 

 

 

 

 

 

 

 

 

6.  學生能分組合作

透過

一起工作整理訪查紀

置及傳統人文風貌,

從中培養學生觀察生

活場域、珍惜在地文

化、關懷家鄉社區的

能力。 

4.  學生能分組體會實地

參訪的樂趣與感恩,

學生參訪前分組準備

一些感謝卡表達感

恩,參訪結束後,學

生代表向店家主人致

贈感謝卡,並表達對

他感謝之意。 

5.  學生分組討論商店特

色及優缺點,分組討

論早餐店的優點(如

食品美味、服務態度

好)和缺點(如座位

不足、價格稍高),

並提出改進建議(如

增加座位、推出優惠

活動)。全班討論並

命名“最…店家”活

動,全班共同討論,

給予柑仔店“最具親

和力店家”的稱號,

因為店主熱情友善,

服務態度好。 

6.  學生分組討論一起整

理記錄製作海報,將

background image

 

 

 

 

 

錄,將照片、訪問內

容、建議與命名,

合作進行活動呈現

在海報上的重要性,

並分享想法。 

 

柑仔店、早餐店和便

當店的照片、訪問內

容、優缺點和改進建

議等整理呈現,並在

分享會上向全班展示

他們的成果。 

(

分享表達  實踐行動) 

 

 

 

 

 

 

 

 

 

 

 

 

第(17)

週 

第(20)

週 

 

 

 

 

 

 

 

 

 

 

 

一 

起 

去 

逛 

菜 

市 

場 

及 

布 

店 

 

 

生 2-I-5 

運用

各種

探究

事物

的方法及技能,對訊息做適切

的處理,並養成動手做的習

慣。 

 

 

生 3-I-1 願意

參與

各種學習

活動,

表現

好奇與求知探究之

心。 

 

 

 

生 3-I-3 

體會

學習的樂趣和

成就感,主動學習新的事物。 

 

 

 

 

 

 

 

 

 

1. 

店 家 相

片、影片 

 

 

 

 

2. 

菜 市

場、布

店 

 

 

 

3. 

訪 問

單 

 

 

 

 

 

 

 

 

 

1. 

學生能

運用

老師準備

的店家相片、影片,

探究

實地參訪的地點

以及能說出平日與菜

市場、布店的互動情

形。 

2. 

學生願意

參與

菜市

場、布店參觀

表現

奇過程中,那種求知

探究的樂趣與成就

感。 

 

3. 

學生能

體會

實地參訪

菜市場、布店觀察環

境 ,合宜的提問與回

答、拍照、做記錄,並

完成分組討論訪問單

的記錄。 

 

 

 

 

 

1.  能專注聆聽老師準備

的店家相片、影片,

探究實地參訪的地

點,學生能說出平日

與菜市場、布店的互

動情形。 

2.  學生分組後,根據每

個人的興趣和特長進

行工作分配,參與菜

市場、布店參觀過程

中,如拍照、記錄、

提問、文具物品等。  

3.  能運用手機或平板拍

學生分組觀察菜市場

的攤位擺設、商品種

類、環境衛生等,記

錄下攤位擺設的方

式、商品的排列和環

境的整潔度;在布

店,觀察布料的種

類、顏色、質感等,

記錄下布料的分類方

式、顏色的搭配和質

活動一:行前活動 

1.  簡介我們要去實地參訪景點,詢

問學生看到老師準備的店家相片

是哪裡?引導學生討論正確表達

出地點。 

2.  播放菜市場、布店的影片,請學

生能說出平日與菜、布店的互動

情形。 

3.  進行小組工作分配。 

活動二:實地參訪 

1. 

實地訪查菜市場、布店。 

2. 

認識店家主人,觀察環境,進

行提問交流並做記錄訪問單。 

3. 

致贈感謝卡,對店家主人表達

感恩的心。 

活動三:整理記錄 

1. 

學生分組討論商店特色及優缺

點,給予相關建議。 

2. 

全班依據商店特色,給予“最…

店家”命名,並記錄在海報上。 

3. 

教師輔助學生整理訪查紀錄,將

照片、訪問內容、建議與命名呈

現在海報上。 

 

電腦 

投影機 

https://ev

erylittled

.com/featu

re/cookath

ome/137340 

菜市場 

https://ta

iwan17go.c

om/myweb/ 

大同布行 

平板 

手機、帽子、 

水壺、袋子 

 

海報 

 

 

 

 

 

 

background image

 

 

 

 

 

 

 

 

 

 

 

 

 

 

 

生 4-I-3

運用

各種表現與創造

的方法與形式,美化生活、增

加生活的趣味。 

 

 

 

生 3-I-1 願意

參與

各種學習

活動,表現好奇與求知

探究

心。 

 

 

 

 

 

 

 

 

 

 

 

 

 

 

 

 

 

 

 

 

 

4.  感

謝 

卡 

 

 

 

 

5.  商 店 特

色 及 優

缺點 

 

 

 

 

 

 

 

 

 

 

 

 

 

 

 

 

 

 

 

 

 

4. 

運用

適當的詞語正

確表達設計感恩卡理

念、並致贈感謝卡,向

店家道謝。 

 

 

5. 

願意

參與

分組討論商

店特色及優缺點,

商店特色,給予好

的命名和相關建議。 

 

 

 

 

 

 

感的描述。學生分組

向菜市場的攤主提

問,如“每天的工作

時間是什麼時候?”

“菜市場的高峰期是

什麼時候?”等,並

記錄攤主的回答;在

布店,學生提問如

“哪種類型的布料最

受歡迎?”“布料的

來源是什麼?”等,

並記錄店主的回答在

訪問單。(有分組合作

討論) 

4.  學生參訪前分組準備

一些感謝卡表達感

恩,參訪結束後,學

生代表向農家主人致

贈感謝卡,並表達對

他們的感謝之意。 

5.  分組討論商店特色結

果記錄下來,包括商

店的優缺點和改進建

議。全班討論並依據

商店的特色,給予每

個商店一個“最…”

的稱號,例如“最友

善店家”或“最具特

色店家”,全班共同

討論,給予布店“最

4. 

能與同學分組共同討論後完成

創意畫的回顧,引導學生回顧實

地參訪的經歷,思考每個商店的

特色和優缺點。學生在發表過程

中體會合作和發表的樂趣與成

就感,並在發表結束後分享他們

的感受。(有討論) 

5. 

將學期所學統整後以海報、書

面、表演等方式,呈現同學面前。 

6. 

製作海報張貼在全校走郎的公

布欄。(有作品) 

7. 

能夠參與活動,自己要給自己加

分。 

8. 

上台學到什麼,收穫滿滿。學生

就同學課程討論及發表過程,提

出反思,期盼再次激發創意提問

的點子。(有反思) 

 

 

 

 

 

 

 

 

 

作品 

background image

 

 

 

 

生 7-I-5 

透過

一起工作的過

程,

感受

合作的重要性。 

 

 

 

 

 

安 E4 

探討

日常生活應該

注意

的安全。 

 

 

 

 

 

6.  反思 

 

 

 

 

 

 

 

6. 

透過

學期所學上台

與他人交談經驗、一

起工作的過程,

感受

課程討論及發表過程

合作的統整、歸納、

反思後與同學分享想

法。 

7. 

學生能

探討

馬路上應

注意

的事項。 

具創意店家”的稱

號,因為布店的布料

種類豐富、顏色搭配

有創意。(實踐行動) 

6.  整理訪查紀錄,將照

學生製作海報,將菜

市場、布店和其他商

店的照片、訪問內

容、優缺點和改進建

議等整理呈現,並在

分享會上向全班展示

他們的成果。記錄在

海報上是美觀、易於

閱讀,吸引觀眾的注

意力。 

7.  學生能探討鄉村地區

道路常見的潛在風

險,如叉路口視線死

角、巷弄突然衝出的

車輛或機車、沒有紅

綠燈或人行道的馬路

等情境,並能說明在

這類路段中應注意的

交通規範與自我保護

行為,例如靠邊行

走、停看聽、與同伴

結伴通行,進而提升

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

交通安全意識。 

8.  能與同 學 分 組共 同討

background image

論 後 完 成 創 意 畫 的 回

顧,引導學生回顧實地

參訪的經歷,思考每個

商店的特色和優缺點。

學 生 在 發 表 過 程 中 體

會 合 作 和 發 表 的 樂 趣

與成就感,並在發表結

束後分享他們的感受。 

(

有討論) 

9.  將學期 所學 統整 後以

海報、書面、表演等方

式,呈現同學面前。製

作 海 報 張 貼 在 全 校 走

郎的公布欄。(有作品) 

10. 能夠參與活動,自己要

給自己加分。 

11. 上台學到什麼,收穫

滿滿。學生就同學課

程討論及發表過程,

提出反思,期盼再次

激發創意提問的點

子。(有反思) 

教材來源 

    

選用教材 (            )               

自編教材

(

請按單元條列敘明於教學資源中)

 

本主題是
否融入資
訊科技教

學內容 

▓無 融入資訊科技教學內容 

□有 融入資訊科技教學內容 共(      )節 (以連結

資訊科技議題

為主)

 

background image

特教需求

學生 

課程調整 

 

※身心障礙類學生: ▓無  □有

-

智能障礙( )人、學習障礙( )人、情緒障礙( )人、自閉症(   )人、(

/

人數

 
※資賦優異學生: ▓無   □有

- (

自行填入類型/人數,如一般智能資優優異 2 人

 
※課程調整建議(特教老師填寫): 

1. 

2.

                                                     

特教老師簽名: 

                                   

普教老師簽名:莊惟婷老師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