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0
,离现在 5
年 125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嘉義縣六美國小
109 學年度
校訂課程教學內容規劃表-上/下學期(各一張)
教學
進度
單元
名稱
教學活動
連結領
域/議題
(領綱)學習表現
自訂
學習內容
學習目標
表現任務 (評量內容)
教學資源
節
數
年級
四年級
課程
設計者
楊 函 穎
教學總節數
/學期(上/下)
20 節/下學期
年級
課程主題名稱
書法之美
符合校訂
課程類型
⼞第一類第二類⼞第三類⼞第四類
學校
願景
健康活力 國際接軌
良好態度 生態永續
與學校願
景呼應之
說明
1. 課程以作品賞析與運筆練習為主,培養學生人文素養,具備藝
文知識。
2. 透過基本筆畫練習,字帖的臨摹,能靜心書寫養成良好學習態
度。
總綱
核心素養
E-A1 具備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身心健
全發展,並認識個人特質,發展生命潛
能。
E-B3 具備藝術創作與欣賞的基本素養,
促進多元感官的發展,培養生活環境中的
美感體驗。
課程
目標
1. 認識書寫工具,體驗線條美感,探索筆畫粗細變化。
2. 了解楷書架構與章法,進而運用於日常書寫中。
3. 透過字帖的臨摹,能靜下心來仔細觀察,養成良好學習態度。
4. 透過觀察古今文字演變,欣賞名家作品,培養美感素養。
附件十一
第( 1)
週
-
第(2)
週
基 本
筆 法
- 豎
鈎
1. 基本筆畫橫畫教學,
例字:利、何、末。
2. 基本筆畫橫畫教學,
例字:未、水、永。
綜合
3c-II-1 參與文化活
動,體會文化 與生
活的關係,並認同與
肯定自己的文化
「九成宮碑
臨寫入門」
字帖 P19
「九成宮醴
泉銘入門」
字帖 P13
1. 藉由「利、何、末」
的臨帖練習,學生能
掌 握 豎 鈎 的 書 寫 技
巧。行筆至豎畫末端
略提筆,以側鋒輕輕
壓筆向左上角鈎出。
2. 熟練豎鈎的書寫原則
並了解「未、水、永」
字體結構。
1. 書寫豎鈎的筆畫能呈現
豎筆直挺,鈎的方向為
左上角。
2. 書寫「未、水、永」以
豎鈎為主配合撇捺的字
時,能以豎鈎為字的中
心,並最長。
「九成宮碑臨寫入
門」字帖-蘇英田
編
「九成宮醴泉銘入
門」字帖-江育民編
2
第( 3 )
週
-
第(4 )
週
基 本
筆 法
- 豎
彎鈎
1. 基本筆畫豎彎鈎教學,
例字:子、宇、乎。
2. 基本筆畫豎彎鈎教學,
例字:承、享、學。
綜合
3c-II-1 參與文化活
動,體會文化 與生
活的關係,並認同與
肯定自己的文化
「九成宮碑
臨寫入門」
字帖 P19
「九成宮醴
泉銘入門」
字帖 P15
1. 藉由「子、宇、乎」
的臨帖練習,學生能
掌握豎彎鈎的書寫技
巧。能如豎畫起筆,
筆畫稍輕往下行筆,
往右方略彎,成一淺
弧狀,停筆後,側鋒
輕 壓 , 逆 筆 往 左 平
推,鈎略帶弧狀,比
豎鈎稍長。
2. 熟練豎彎鈎的書寫
原則並了解「承、享、
學」字體結構。
1. 書寫豎彎鈎的筆畫能呈
現上細下粗的淺弧狀,
水平勾出彎鈎且彎鈎的
長度比豎鈎稍長。
2. 能熟練豎彎的書寫並注
意「承、享、學」的書
寫筆順及字體架構。
「九成宮碑臨寫入
門」字帖-蘇英田
編
「九成宮醴泉銘入
門」字帖-江育民編
2
第(5 )
週
-
第(6)
週
基 本
筆 法
- 橫
折鈎
1. 基本筆畫橫撇鈎教學,
例字:力、功、勿。
2. 基本筆畫橫豎鈎教學,
例字:月、丹、用。
綜合
3c-II-1 參與文化活
動,體會文化 與生
活的關係,並認同與
肯定自己的文化
「九成宮醴
泉銘入門」
字帖 P17
「九成宮碑
臨寫入門」
字帖 P21
1. 藉由「力、功、勿」
的臨帖練習,學生能
掌握橫撇鈎的書寫技
巧。學生書寫橫撇鈎
能撇畫略往左下方運
筆 , 鈎 的 運 筆 如 豎
鈎。
1. 書寫橫撇鈎能呈現橫細
直粗,撇畫自右上方斜
下左下方,需展現強勁
筆力,最後朝左上角鈎
出。
2. 書寫橫豎鈎能呈現豎筆
略為往內彎,像人挺胸
「九成宮碑臨寫入
門」字帖-蘇英田
編
「九成宮醴泉銘入
門」字帖-江育民編
2
2. 藉由「月、丹、用」
的臨帖練習,學生能
掌握橫撇鈎的書寫技
巧。學生書寫橫豎鈎
能行筆如橫豎的筆畫
一般,最後鈎的運筆
如豎鈎。
的弧度,最後朝左上角
鈎出。
第(7 )
週
-
第(8 )
週
基 本
筆 法
- 斜
鈎
1. 基本筆畫右斜鈎教學,
例字:代、成、我。
2. 基本筆畫橫右斜鈎教學,
例字:風、鳳、氣。
綜合
3c-II-1 參與文化活
動,體會文化 與生
活的關係,並認同與
肯定自己的文化
「九成宮碑
臨寫入門」
字帖 P23
1. 藉由「代、成、我」
的臨帖練習,學生能
掌握右斜鈎的書寫技
巧。學生書寫右斜鈎
能筆畫成弧狀,停筆
後側筆逆鋒往向右上
方推出。
2. 藉由「風、鳳、氣」
的臨帖練習,學生書
寫橫右斜鈎能橫如橫
筆 , 接 筆 處 重 新 起
筆,其餘寫法如右斜
鈎。
1. 書寫右斜鈎的筆畫能呈
現頭尾粗,中間細的寫
法,且略有弧度,鈎朝
右上方推出。
2. 學生書寫橫右斜鈎的筆
畫能呈現弧度,鈎朝右
上方推出。「風、鳳」
的 左 右 外 圍 筆 畫 成 背
勢。
「九成宮碑臨寫入
門」字帖-蘇英田
編
2
第( 9)
週
-
第
(10 )
週
基 本
筆 法
- 臥
鈎
1. 基本筆畫臥鈎教學,
例字:心、必、忘。
2. 基本筆畫臥鈎教學,
例字:思、恩、愈。
綜合
3c-II-1 參與文化活
動,體會文化 與生
活的關係,並認同與
肯定自己的文化
「九成宮碑
臨寫入門」
字帖 P25、49
1. 藉由「心、必、忘」
的臨帖練習,學生能
掌 握 臥 鈎 的 書 寫 技
巧。學生書寫臥鈎能
由尖到粗,筆畫成一
弧線,弧線末端側筆
逆鋒向左上方鈎出。
2. 熟練臥鈎的書寫原則
並了解「思、恩、德」
1. 書寫臥鈎的筆畫能由尖
到粗成一弧線,末端向
左上方鈎出。
2. 書寫「思、恩、德」心
在下的字體能呈現臥鈎
的書寫稍扁,且臥鈎的
書寫位置偏向字的右下
方。
「九成宮碑臨寫入
門」字帖-蘇英田
編
2
字體結構。
第(11)
週
-
第
(12 )
週
基 本
筆 法
- 豎
彎鈎
1. 基本筆畫豎彎鈎教學,
例字:九、元、光。
2. 基本筆畫豎彎鈎教學,
例字:也、地、克。
綜合
3c-II-1 參與文化活
動,體會文化 與生
活的關係,並認同與
肯定自己的文化
「九成宮碑
臨寫入門」
字帖 P25、45
「九成宮醴
泉銘入門」
字帖 P23
1. 藉由「九、元、光」
的臨帖練習,學生能
掌握豎彎鈎的書寫技
巧。學生書寫豎彎鈎
能由粗變細,於最細
處轉向右水平,再由
細逐漸變粗於最粗處
稍停慢慢由右上角斜
出。
2. 熟練豎彎鈎的書寫原
則並了解「也、地、
克」字體結構。
1. 書寫豎彎鈎能呈現酷似
鹅 浮 水 面 之 態 , 頭 尾
粗,中段彎折且細,最
後由
右上角斜出。
2. 書寫豎彎鈎時直筆由上
至下要略為偏左,騰出
空間能往右拉長些,再
向右上角斜出。
「九成宮碑臨寫入
門」字帖-蘇英田
編
「九成宮醴泉銘入
門」字帖-江育民編
2
第(13)
週
-
第
(15 )
週
基 本
筆 法
- 點
畫
1. 基本筆畫上二點教學,
例字:並、前、美。
2. 基本筆畫下二點教學,
例字:六、黃、其。
3. 基本筆畫右長點和挑畫
教學,例字:云、公、求。
綜合
3c-II-1 參與文化活
動,體會文化 與生
活的關係,並認同與
肯定自己的文化
「九成宮醴
泉銘入門」
字帖 P27、
29、31
「九成宮碑
臨寫入門」
字帖 P15
1. 藉由「並、前、美」
的臨帖練習,學生能
掌握上二點的書寫技
巧。學生書寫上二點
之左點能左行重按,
向右上回筆。右點一
如短撇。
2. 藉由「六、黃、其」
的臨帖練習,學生能
掌握下二點的書寫技
巧。學生書寫下二點
之右點能向下寫出方
筆。左點一如短撇。
3.
藉由「云、公、求」
的臨帖練習,學生能
掌握右長點和挑畫的
1. 書寫上二點能呈現點畫
飽滿之態,且起筆、收
筆的提按動作能交待清
楚。
2. 書寫的下二點能呈現撇
點挺拔有力,略長於右
點。
3. 書寫右長點和挑畫不可
以有虛尖,起筆、收筆
的 提 按 動 作 要 交 待 清
楚。
「九成宮碑臨寫入
門」字帖-蘇英田
編
「九成宮醴泉銘入
門」字帖-江育民編
3
書寫技巧。學生書寫
挑畫入筆稍重,頓筆
時要注意把最下面的
角寫出來,收筆時向
右上方挑出。右長點
寫 法 如 右 點 只 是 較
長。
第(16)
週
-
第
(20 )
週
唐 詩
習寫
活動一 模仿高手
登鸛雀樓唐詩
範本臨摹。
綜合
3c-II-1 參與文化活
動,體會文化 與生
活的關係,並認同與
肯定自己的文化
唐詩範本
1. 學生能將學過的基本
筆法運用於未學過的
字,進行書寫練習。
2. 能掌握三點水的排列
略成圓弧狀。
3. 能運用筆畫的粗細安
排控制字體的大小,
並掌握字的位置須置
於格子正中。
1. 能運用學過的基本筆法
臨 摹
登 鸛 雀 樓 唐 詩
範
本。
2. 掌握「河、海、流」三
字三點水的排列位置略
成圓弧狀。
3. 掌握字的粗細變化,控
制字體的大小,且每個
字皆能置於九宮格的中
央。
唐詩範本(教師自
行書寫)
3
2
活動二 大展身手
使用四開宣紙書寫
登鸛雀樓
唐詩,並於左下角落款。
綜合
3c-II-1 參與文化活
動,體會文化 與生
活的關係,並認同與
肯定自己的文化
1.四開宣紙
2.落款設計
1. 學生能掌握行氣,字
的位置布局於格子中
央,且控制每個字的
外形大小相當。
2. 學生能於作品末端加
以落款。
1. 書寫作品於四開宣紙能
呈現字字獨立、行行分
明、橫平豎直為原則。
2. 書寫落款字體需小於正
文,且書寫內容為年代
加上作者姓名。
教材來源
⼞
選用教科書 ( )
自編教材
(請按單元條列敘明於教學資源中)
本主題是
否融入資
訊科技教
學內容
無融入資訊科技教學內容
□有融入資訊科技教學內容 共( )節 (以連結
資訊科技議題
為主)
特教需求
學生
課程調整
※身心障礙類學生:
無 □有
-智能障礙( )人、學習障礙( )人、情緒障礙( )人、自閉症( )人、(
/人數
)
※資賦優異學生:
無 □有
-(
自行填入類型/人數,如一般智能資優優異 2 人
)
※課程調整建議(特教老師填寫):
1.
2.
特教老師簽名:
普教老師簽名:
楊 函 穎
*各校可視需求自行增減表格
填表說明:
(1)依照年級或班群填寫。
(2)分成上下學期,每個課程主題填寫一份,例如: 一年級校訂課程每週 3 節,共開社區文化課程 1 節、社團 1
節、世界好好玩 1 節三種課程,每種課程寫一份,共須填寫 3 份。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