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4
,离现在 0
年 11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三、嘉義縣
國小 114 學年度校訂課程教學內容規劃表
(
上/下學期,各一份。若為同一個課程主題則可合為一份)
表 14-3
校訂課程教學內容規劃表
全校學生人數未滿五十人需實施混齡,本課程是否實施混齡教學:是
(____年級和____年級) 否
年級
一年級
年級課程
主題名稱
世界美食家
課程
設計者
柯乃文
總節數
/
學期
(
上/下)
20/
下學期
符合
彈性課
程類型
■第一類
統整性探究課程 ■主題 ⼞專題 ⼞議題
⼞第二類 ⼞社團課程 ⼞技藝課程
⼞第四類 其他 ⼞本土語文/臺灣手語/新住民語文 ⼞服務學習 ⼞戶外教育 ⼞班際或校際交流
⼞自治活動
⼞班級輔導 ⼞學生自主學習 ⼞領域補救教學
學校
願景
健康
快樂
創意
積極
與學校願景呼
應之說明
本校致力於營造一個健康與快樂共融的學習環境,讓每位學生能安心成
長、樂在學習。我們鼓勵孩子主動參與多元文化課程,培養尊重差異的態
度與全球視野。透過創意實作與生活探究,啟發學生解決問題與表達自我
的能力。學生在互動中學習同理,積極參與、欣賞他人,共同實踐友善與
永續的世界公民素養。
總綱
核心素
養
E-A2
具備
探索
問題的思考能力,並透過
體驗與實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E-C2
具備
理解
他人感受,樂於與人互
動,並與團隊成員合作之素養。
生活
E-C3
欣賞
周遭不同族群與文化內涵的異
同,體驗與覺察生活中全球關連的現
象。
課程
目標
1. 學生能透過課程
探索
法國、日本、韓國與美國的飲食特色,思考其文化
背景特色,並比較與台灣飲食文化的異同。經由體驗或討論,增進對國
際文化的理解與尊重,並培養基本的處理生活問題能力與國際觀與文
化感知力
2. 學生能在課程活動中練習
理解
和傾聽他人意見、清楚表達想法,並透
過討論與合作,學習和尊重多元觀點,發展合作溝通與正向人際互動
能力。
3. 能透過世界各地飲食文化的介紹與比較,
欣賞
不同國家在飲食方式、
用餐習慣與食材選擇上的特色,並理解文化背景對飲食生活的影響,
培養尊重多元與開放的國際觀。
議題融
應融入 ■性別平等教育 □安全教育(交通安全) □戶外教育(至少擇一) 或□其他議題_______(非必選)
教學
進度
單元名
稱
連結領域(議題)/學習表
現
自訂
學習內容
學習目標
表現任務 (評量內容)
教學活動
(學習活動)
教學資源
節
數
第(1)
週
-
第(5)
週
小 小 便
當 師 -
台 灣 營
養 午 餐
與 日 本
便當
生活:
1-I-1
探索並分享對
自己及相關人、事、
物的感受與想法。
國際教育議題
E4
了解國際文化的多
樣性。
健康與體育:
1a-
Ⅰ-1 認識基本的
健康常識。
生活
4-I-2
使用不同的 表
徵符號進行表現與分
享,感受創作的樂
趣。
1.
認識自己
每日三餐與
均衡飲食。
2.
不同文化
的飲食內
容,用餐習
慣與餐具使
用的異同。
3.
食物與營
養搭配。
4.
創意設計
與食物擺盤
構圖。
1..
能關心與表達自
己每日的營養午餐
內容與喜好
2.
能觀察與比較日
本便當與台灣營養
午餐內容,了解不
同文化的多樣性與
差異
3.
能認識與嘗試設
計一份營養均衡且
具美感的便當
4.
能欣賞與表現食
物色彩與擺盤的視
覺美感
1.
學生能清楚說出當天
午餐中至少三樣食物,
並表達自己最喜歡的一
項及原因。
2.
學生能指出日本便當
與台灣營養午餐在內容
與文化上至少兩項相同
與兩項不同之處。
3.
學生設計的便當中能
呈現主食、蛋白質與蔬
菜三大類食材,並具多
樣色彩搭配。
4.
學生能從自己或同學
的便當中指出一項具體
的美感特色,並以口語
清楚表達觀察結果。
活動一:我的營養午餐觀
察任務
1.
實地觀察當天學校營養
午餐內容,繪圖或貼圖記
錄至少三樣食物。
2.
學生口頭描述最喜歡的
部分及原因。
活動二:
影片欣賞:日本小學生便當
生活
1.
觀看影片《日本小學生
的便當日記》
,觀察便當內
容、食物分格與造型設
計。
2.
討論:便當和營養午餐
不一樣在哪裡?
-
圖片對照引導學生討論:
1. 影片
2. 圖卡
3. 便當圖框
4. 電腦
5
入
融入議
題實質
內涵
性 E3
覺察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了解家庭、學校與職業的分工,不應受性別的限制。
(1)
誰準備這些食物?(家
庭 or 廚工)
(2)
怎麼裝?(便當盒 or
餐盤)
(3)
食物是熱的還是冷的?
(4)
哪一種你比較喜歡?為
什麼?
活動三
圖卡配對分類
1.
便當與營養午餐的食物
分類
2.
完成一張比較圖:台灣
營養午餐 vs 日本便當
,並從文化角度探討差異
活動四:我是便當設計師
1.
使用提供的便當圖框,
設計一份具創意又營養的
日本風格便當,鼓勵色彩
多樣與食材搭配營養均
衡。
2.
我來介紹我的便當(發
表活動)
-
學生介紹自己設計的便當
圖,說出食物名稱、色彩
搭配與最喜歡的部分,並
分享「如果你住在日本,
你想要天天帶便當嗎?」
教師總結討論:
1.
你覺得日本便當的哪個
部分最特別?(例如:造
型設計、擺盤、食材分
格)為什麼?
2.
你最喜歡自己設計的哪
一樣便當食物?為什麼?
3.
看完影片和做完比較圖
後,你覺得我們可以從日
本便當學到什麼?
4.
如果你住在日本,每天
要自己帶便當,你覺得是
開心還是辛苦?為什麼?
第(6)
週
-
第
(10)
週
辣 辣 的
世 界 -
韓 國 泡
菜 與 台
灣醃菜
生活課程
1-I-1
探索
並分享對
自己及相關人、事、
物的感受與想法。
國際教育議題
E4
了解
國際文化的多
樣性。
健康與體育
1b-
Ⅰ-1 養成正確飲
食習慣,
重視
均衡營
1.
台灣與韓
國傳統的醃
漬食物種類
與製作方
式。
2.
不同國家
文化中對醃
漬食物的使
用與意義。
3.
發酵與健
1.
能
探索
並分享自
己對台灣與韓國醃
漬食物的感受與想
法,並認識其基本
材料與製作方式。
2.
能與他人適當
提
問
、合宜回答並分
享想法,比較
了解
台韓兩國文化中對
醃漬食物的使用與
意義。
1.
學生能透過圖卡分類
與圖表填寫,正確辨認
至少三種台灣與韓國醃
漬食物的材料、味道與
吃法。
2.
學生能在影片討論後
指出台灣與韓國醃漬文
化的至少兩項差異與一
項相同點,並完成比較
圖表。
活動一:我吃過的醃菜小
偵探
1. 認識台灣與韓國常見醃
菜-討論:你吃過醃菜
或泡菜嗎?好吃嗎?辣
嗎?誰做的?
2. 小組任務:用圖卡進行
「分類配對」
,完成
「台韓醃菜大比拼」圖
表(材料、味道、顏
色、吃法)
。
1.
影片
2.
圖卡
3.
電腦
4.
健康食物
比一比卡牌
5.
訪問單
5
養。
國語
2-
Ⅰ-3 與他人交談
時,能適當的
提問
、
合宜的回答,並
分享
想法。
康的關係,
以及飲食中
的酸、辣、
鹹口味差
異。
4.
連結家庭
飲食經驗與
文化記憶,
強化自我認
同與文化敘
事。
3.
能描述發酵與健
康的關係,並說明
飲食中酸、辣、鹹
等口味的差異
重視
其對身體的影響。
4.
能透過訪談連結
家庭的醃菜經驗與
文化記憶,並透過
圖文或口語方式進
行
分享
敘事與想
法。
3.
學生能正確說明至少
一項發酵食物對健康的
好處,並在配對遊戲中
做出合理判斷與選擇。
4.
學生能回家訪問家人
並完成完成「家中醃菜
故事」訪談,並能以圖文
或口述紀錄,於分享時
清楚說出一項家庭醃菜
的經驗或記憶。
活動二:影片欣賞與文化
比較
1. 觀看影片:《泡菜的誕
生》或其他介紹韓國小
學生吃泡菜或家人製作
泡菜的影片
2. 對照討論:
誰製作泡菜?在哪裡? 吃
泡菜的時機是什麼? 泡菜
和台灣醃菜有什麼相同和
不同?
3..
團體完成「泡菜 vs 醃
菜文化比較圖表」
活動三:健康小博士:醃
菜對身體好嗎?
1. 簡介「發酵」是什麼?
有哪些好處?(腸道益
菌、幫助消化等)
2. 小任務:「健康食物比
一比」卡牌配對遊戲
學生判斷:醃黃瓜 vs
新鮮小黃瓜/新鮮白菜
vs
泡菜/炸雞 vs 泡
菜 教師補充:醃菜雖
健康,但鹽分高,適量
吃最好。
活動四:我的家的醃菜記
憶
1.
發下任務單:
「採訪家人
有關醃菜的記憶」
2.
訪談問題
家裡最常吃的醃菜是什
麼?
是誰做的?什麼時候會
吃?
有沒有特別的味道或回
憶?
醃菜和什麼食物一起吃最
好吃?
3. 學生回家進行簡單訪
談,可錄音、畫圖或寫
一段文字紀錄。
4. 回班後進行分享,觀察
彼此的異同。
教師總結與討論
1.
哪一種醃菜是你家餐桌
上最常見的?為什麼?
2.
原來大家家裡吃的醃菜
不太一樣,有些還有特別
的做法與故事呢!
3.
如果你要介紹你家吃的
醃菜給韓國朋友,你會怎
麼說?
4.
不同的地區、文化和氣
候,會影響人們怎麼保存
與調味食物。
第(11)
週
-
第
(15)
週
餐 桌 上
的 旅 行
-
美 國
速 食 看
飲 食 健
康
國語:
1-1-3
能清楚
說出
日
常生活中經驗的事
情,並能表達個人的
感覺與想法。
1-1-5
能正確使用常
見的形容詞語詞,
描
述
人、事、物的特
徵。
國際教育議題:
E4
了解
國際文化的多
樣性。
健康與體育:
1a-I-1
認識
基本的健
康常識。
1.
食物速食
和日常餐食
的概念
2.
美國與台
灣在飲食文
化、飲食習
慣上的不
同。
3.
健康飲食
對身體的影
響。
4.
用形容詞
表達食物的
味道與外觀
感受。
1.
能
說出
自己常吃
的食物並分享對速
食的概念和看法。
2.
能
了解
並比較台
灣與美國在速食文
化與飲食習慣上的
差異與多樣性。
3.
能
認識
速食與健
康飲食在營養上的
差異,理解健康飲
食的重要性。
4.
能用完整語句
描
述
自己喜歡的食
物,運用形容詞表
達味道與感受。
1.
學生能說出自己吃過
的至少三種食物,並描
述一種速食的口感與感
受。
2.
學生能列出美國與台
灣在飲食文化上的至少
兩項相同與兩項不同
處。
3.
學生能從食物圖卡中
正確分類速食與健康食
物,並指出至少一項營
養差異。
4.
學生能說出「我最喜
歡的食物」
,並使用至
少一個形容詞描述食物
的味道、外觀或感受。
活動一:我愛吃什麼?
1.
討論引導: 你今天中午
吃 了 什 麼 ? 你 吃 過 速 食
嗎?最喜歡哪一種?
2.
圖卡分類活動: 學生將
「日常餐食」與「速食」圖
片進行分類,並在學習單上
圈選常吃的食物。
3.
分享討論: 速食有什麼
味道?你覺得吃完以後身
體的感覺是什麼?
活動二:影片欣賞與速食文
化觀察
1.
觀看影片:
《美國小學生
的午餐時間》或《快樂兒童
餐的秘密》
2.
討論引導:
-
美國的孩子午餐吃什麼?
-
誰幫他們準備?吃飯的地
方怎麼樣?
1.
飲 食 文 化
影片
2.
食 物 分 類
圖 卡 與 速 食
文化圖片
3.
形 容 詞 語
詞卡、食物圖
卡
4.
電腦
5
-
和我們學校午餐有什麼不
同?
3.
圖表製作:
「美國 vs 台
灣午餐比一比」
,從食物、
用餐時間、餐具、氣氛等面
向探討文化差異。
活動三:健康大對決!速食
vs
健康餐
1.
營養導入: 認識蔬果、
蛋白質、油脂、糖分的功能
與飲食比例。
2.
卡牌遊戲:
「健康 or 不
健康?」
學生配對健康與不
健康餐點。
3.
小挑戰任務: 模擬速食
餐盒,挑出不健康項目並說
明原因。
活動四:食物大明星-我最
喜歡的餐點說一說
1.
語詞認識與搭配:
教師介紹形容食物的詞語
(如:香香的、脆脆的、油
油的、甜甜的、熱呼呼的、
涼涼的…)
。
2.
學生挑選一張喜歡的食
物圖卡,配對適合的形容詞
詞語貼上。
3.
口語表達練習:
用句型練習
「我最喜歡的食
物是__,因為____
_,吃起來_____。」
4.
小組輪流分享,強調語句
完整、清楚表達感受。
5.
投票活動與討論:
全班票選
「最想吃的食物明
星」、「看起來最健康的餐
點」
。引導:這些食物健康
嗎 ? 如 果 每 天 吃 會 怎 麼
樣?
總結討論
1.
你吃過的速食有什麼味
道?吃完身體的感覺是什
麼?
2.
美國孩子的午餐和我們
有什麼不一樣?你比較喜
歡哪一種?為什麼?
3.
今天我們學了哪些食物
比較健康?你以後想多吃
哪一類的食物?
4.
請你用一句話說說你最
喜歡的食物,它吃起來是什
麼樣子?
第
(16)
週
-
第
(20)
週
優 雅 的
餐 桌 旅
行 - 法
國 吃 點
與 餐 桌
禮儀
生活課程:
1-I-1
探索並
分享
對
自己及相關人、事、
物的感受與想法。
4-I-2
使用不同的表
徵符號進行表現與分
享,感受
創作
的樂
趣。
國際教育議題:
E4
了解
國際文化的多
樣性。
國語
2-
Ⅰ-1 以正確發音流
利地
說出
語意完整的
話。
性別平等議題
性 E3
覺察
性別角色
的刻板印象,了解家
庭、學校與職業的分
1.
法國與台
灣的點心與
用餐禮儀
2.
台灣與法
國用餐環境
與氣氛特色
3.
創作馬卡
龍黏土
4.
分享與欣
賞他人作品
的態度與語
言
5.
性別角色
刻板印象
1.
能說出自己吃過
的西式中式點心種
類,並
分享
個人感
受與用餐經驗。
2.
能
了解
並比較台
灣與法國在點心文
化、用餐禮儀與氛
圍上的多樣性。
3.
能運用黏土進行
餐點主題
創作
,並
表達對馬卡龍色彩
與形狀的觀察。
4.
能與同學互相欣
賞作品,並與語意
完整地
說出
自己的
創作內容與想法。
5.
能
覺察
點心製作
或顏色喜好中可能
1.
學生能說出自己吃過
的至少兩種點心(綠豆
糕.紅豆餅,提拉米蘇
等),並描述一種的樣
子或感受。
2.
學生能列出台灣與法
國點心文化或用餐禮儀
上,從食物、地點、氣
氛、禮儀等。的至少兩
項不同處,
3.
學生能使用黏土創作
出一件馬卡龍作品,並
呈現至少一種顏色與一
項外觀特徵。
4.
學生能口頭說出一句
話介紹自己的作品內容
或靈感來源。
5.
學生能在創作活動中
活動一:我吃過的點心
你平常會吃點心嗎?吃的
是什麼?什麼時候吃?是
誰準備的?
1.
圖卡分類活動: 學生將
「台灣傳統點心」與「法國
點心」圖片分類,並在學習
單上圈選自己常吃的。
2.
分享討論: 哪一種點心
你最喜歡?為什麼?吃完
是什麼感覺?
活動二:影片欣賞與餐桌文
化觀察
1.
觀看影片:
《Bonjour! 法
國孩子怎麼吃下午茶?》
2.
討論引導:
-
法 國 孩 子 吃 什 麼 樣 的 點
心?什麼時候吃?
1.
法 國 點 心
文化影片
2.
點 心 文 化
與 用 餐 禮 儀
圖片圖卡
3.
馬 卡 龍 實
物圖片
4.
彩色黏土、
紙盤、裝飾貼
紙、美工工具
5.
學習單
5
工,不應受性別的限
制。
出現的性別角色刻
板印象,並了解每
個人喜好,不應因
性別受到限制。
自由選擇顏色與角色,
創作中選用多元顏色,
不受限於「男生/女生
色」侷限影響創作決
定。
-
他們在什麼地方吃?桌子
怎 麼 擺 ? 誰 陪 他 們 一 起
吃?
-
跟我們在家裡或學校吃點
心有什麼不一樣?
3.
圖表製作:
「法國 vs 台
灣點心文化比一比」圖表,
從食物、地點、氣氛、禮儀
等面向比較。
活動三:用餐禮儀大比拼!
1.
教師介紹法國基本用餐
禮儀
(如坐好、不講大聲話、
不邊走邊吃)
。
2.
學生配對正確與錯誤用
餐行為圖卡。
3.
小組演練: 分組模擬
「優
雅的點心時光」
,練習坐姿、
說話與互動。
活動四:生活小藝術家-馬
卡龍黏土創作秀
1.
教師介紹馬卡龍的外型
與特色,觀察其顏色、大小
與圓形層次。
2.
學生運用彩色黏土創作
一至兩個馬卡龍,可搭配紙
盤與貼紙進行裝飾擺盤。
3.
命名與說明: 為作品命
名並寫上或說出:
「這是_
_口味的馬卡龍,我用__
色做的。」
4.
作品展示與欣賞: 全班
開設「馬卡龍甜點展」
,學
生互相參觀、欣賞與表達喜
歡的作品。
5.
貼紙投票活動: 選出
「最
可愛的馬卡龍」
、
「我最想吃
的一顆」作品。
*
性別平等議題融入
1.
「有人說馬卡龍很繽紛,
是女生愛吃的點心,你覺得
男 生 也 可 以 喜 歡 馬 卡 龍
嗎?為什麼?」
鼓勵學生自由回答,並補充
說明:
「食物和顏色不分男
生女生,喜歡就是喜歡!」
「男孩也可以喜歡粉紅色,
女 孩 也 可 以 喜 歡 黑 巧 克
力。」
3. 引導說明:
「原來我們每
個人喜歡的顏色都不一
樣,這和是不是男生女
生沒關係喔!」
4. 教師可說明:
「有時我們
會聽到
『這是女生玩的』
『這是男生吃的』
,但其
實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
自己喜歡的東西。」
5. 練習改說法:
「這是女生的馬卡龍」→
「這是我設計的馬卡龍,我
喜歡它的顏色。」
「男生不要粉紅色啦」→
「粉紅色也很漂亮,我也想
用看看。」
6. 結尾總結
-
你喜歡的馬卡龍顏色是什
麼?為什麼?
-
男生也可以喜歡甜點嗎?
女生可以做廚師嗎?
-
如果有人說「這是女生吃
的」
,你會怎麼回應他?
主題課程教師總結討論
1.
法國小朋友吃點心時的
氣氛是什麼樣的?和我們
有什麼不同?
2.
馬卡龍看起來有什麼特
別的地方?顏色、形狀、大
小…
3.
你做的馬卡龍是什麼顏
色?你最喜歡哪個部分?
4.
參觀同學的作品時,你看
到哪一個馬卡龍讓你印象
最深刻?為什麼?
教材來源
⼞
選用教材 ( )
自編教材
(請按單元條列敘明於教學資源中)
本主題是否
融入資訊科
技教學內容
⬛無 融入資訊科技教學內容
□有 融入資訊科技教學內容 共( )節 (以連結
資訊科技議題
為主)
特教需求學
生
課程調整
※身心障礙類學生
: □無 □有
-智能障礙( )人、學習障礙( )人、情緒障礙( )人、自閉症( )人、(
/人數
)
※資賦優異學生
: □無 □有
- (
自行填入類型/人數,如一般智能資優優異 2 人
)
※課程調整建議(特教老師填寫):
1.
2.
特教老師簽名:
普教老師簽名:柯乃文
2.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