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灣內國小114學年度混齡校訂課程規劃

pdf
175.33 KB
5 頁
U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
嘉義縣灣內國小 114 學年度校訂課程教學內容規劃表
14-3 校訂課程教學內容規劃表
全校學生人數未滿五十人需實施混齡,本課程是否實施混齡教學:是(____年級和____年級) 否▓
年級
一年級
年級課程
主題名稱
愛鄉實踐家-小小拍照王
課程
設計者
李玉蓮
總節數/
(/)
20/
學期
符合
彈性
課程
類型
學校
願景
幸福灣內 未來學校〜
成就孩子創造幸福的每一天
與學校願
景呼應之
說明
1..藉由探索文化的興趣與熱忱,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2.學習藝術與技術的探究方法和基本知能,能應用所學於當前和未來的生
活,進而培養積極學習及專注堅持的態度。
3.能了解生活周遭的環境問題及其對個人、學校與社區的影響
總綱
核心
素養
E-C3 具備理解與關心本土
與國際事務之素養並認識
與包容文化的多元性
E-B3 具備藝術創作與欣賞
的基本素養促進多元感官
的發展培養生活環境中的
美感體驗。
E-C2 具備理解他人感受
於與人互動並與團隊成員
合作之素
課程
目標
1. 認識鄉里中寺廟-娘媽堂和鳳山宮校園樹木探索校園動物昆蟲探索等活動藉由導覽
體驗、參訪等多元感官的發展,理解體驗家鄉之美。認識或包容家鄉文化的多元性。
2. 透過認識社區校園樹木點點名校園動物昆蟲探索灣內好神參與活動多元的學習活動體驗
去感受探索新的事物,培養美感體驗的能力。
3.透過多元的學習活動體驗,理解主動積極、專注堅持態度的重要,具備人合作的素養。
2
教學
進度
領域學習表現
/議題連結實質內涵
自訂
學習內容
學習目標
表現任務 (評量內容)
學習活動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 1 )
-
( 5)
生活 2-I-1 以感官
和知覺探索生活中
的人、事,物,覺
察事物及環境的特
生活 5-I-4 對生活
周遭人事物的美有
所感動,願意主動
關心接近
1.校園樹
2. 校園樹
木之美
1. 運用感官探索
觀察校園樹木,
覺察校園樹木的
特徵和異同
2. 願意主動接近
並欣賞校園樹木
之美
1.認識校園裡各種的樹
2.學會平板使用及拍照
方法
3.能拍出最喜歡的樹上
台分享
4.能說出每組的作品優
5.其他各組聽完給予回
1.老師帶小朋友探索校園的各種
樹木辨別葉子樹幹樹形的異
2.分組探索並認識識校園裡各種
不同的樹
3.學習平板的使用與拍照技巧
4.藉由探索校園樹木的活動,拍
出各組最喜歡的樹
5.分組上台分享拍的樹名特徵
花朵顏色及喜歡的原因
1.植物圖鑑
4000 app
2.平板
5
( 6 )
-
生活 2-I-1 以感官
和知覺探索生活中
的人、事,物,覺
察事物及環境的特
1.校園動
物昆蟲
1. 運用感官探索
觀察校園動物昆
1.認識校園裡常見的動
物昆蟲
2.學會用平板來拍動物
昆蟲
1.探索校園的各種動物昆蟲,辨
別外形的異同
2.探索並認識識校園裡常見的動
物昆蟲
1.動物圖鑑
2.昆蟲的奧
3.平板
5
議題
融入
融入
議題
實質
內涵
3
( 10
)
生活 5-I-4 對生活
周遭人事物的美有
所感動,願意主動
關心接近
2. 校園動
物昆蟲之
2. 願意主動接近
並欣賞校園動物
昆蟲之美
3.能拍出最喜歡的動物
昆蟲台分享
3.學習拍照技巧-動物昆蟲的拍
照法
4. 藉由探索校園動物昆蟲的活
動,拍出各組最喜歡的動物昆蟲
5.上台分享各組拍的動物昆蟲名
稱、特徵及喜歡的原因
( 11
)
-
(15
)
-
語文 1-I-1 能學習
聆聽不同的媒材,
說出聆聽的內容
生活 3-I-1 願意參
與各種學習活動,
表現好奇與求知探
究之心
E3 善用五官的感
培養眼
觸覺及心靈對環
境感受的能力
1.居住的
社區
2.居住地
的社區活
3. 社區農
1. 能透過聆聽瞭
解認識居住的社
2.願意參與討論
居住地的社區活
3. 用五官認識
進行觀察社區
農產
1.分享所認識自己居住
的社區
2.能遵守拍照禮儀及注
意事項
3.能用平板拍出自己社
區的重要農產跟大家分
1.老師藉由灣內社區介紹投影片
引起動機,認識自己的社區
2.讓學生分組討論,分享所認識
自己居住的社區
3.討論社區農產,跟居民生活的
關係
4.學習拍照禮儀及注意事項
5.探訪社區農作物,拍下來跟大
家分享
1.灣內社區
介紹 ppt
2.Gool
3. 平板
5
( 16
)
-
-
語文 1-I-1 能學習
聆聽不同的媒材,
說出聆聽的內容
1. 神明的
故事
1.透過聆聽、活
動探索瞭解神明
的故事
1.探索神明的故事,與
同學互相分享
2.上台分享訪談神明的
神蹟
活動一認識灣內信仰中心
1.老師藉由投影片說故事的方式
認識神明的故事
1.六腳公館
娘媽堂娘媽
顧眾生香火
不斷
5
4
( 20
)
語文 2-I-1 以感官
和知覺探索生活中
的人覺察
事物及環境的特性
語文1--1 養成專
心聆聽的習慣尊重
對方的發言。
生活 3--1 願意
參與各種學習活動
表現好奇與求知探
究之心。
安全教育
E2 了解危機與
安全。
2.家中信
仰的宗教
或神明
3. 神明對
社區生活
的影響
4. 娘媽堂
或鳳山宮
2. 探索家中信仰
的宗教或神明
3. 尊重神明對社
區生活的影響
4參與探究並發現
覺察娘媽堂或鳳
山宮廟宇的不同
風貌
3.探訪娘媽堂或鳳山宮
了解恭奉神明,認識廟
宇環境
4.利用平板記錄廟宇之
5.利用灣內好神學習單
分享探訪的心得
6.聽完後各組給予回饋
7.期末作品分享-每人提
2張照片,並作介紹,
請大家票選出最喜歡的
作品
2.上台分享聽過有關娘媽或是武
德英侯的故事
3.分組分享每個人家中信仰的宗
教或神明
活動二實地走訪娘媽堂或鳳山宮
1.走訪娘媽堂或鳳山宮,探訪廟
宇供奉的神明及環境,認識灣內
信仰中心
2.拍照記錄探訪的地點
3.完成探訪灣內好神學習單
4. 兩兩分享這次探訪照片和心
得,並給建議或回饋
https://bo
bee.nownew
s.com/2018
0425-21048
2.探索娘媽
ppt
3.探訪灣內
好神學習單
4.平板
教材
來源
選用教材 ( ) 自編教材(請按單元條列敘明於教學資源中)
本主題是否
融入資訊科
技教學內容
融入資訊科技教學內容
■有 融入資訊科技教學內 ( 11 ) (以連結資訊科技議題為主)
特教需求學
生課程調整
身心障礙類學生: -能障礙( )人、學習障礙( )人、情緒障( )人、自閉症( )人、(自行填入類型/人數)
資賦優異學生: - (自行填入類型/人數,如一般智能資優優異 2)
課程調整建議(特教老師填寫)
1.特殊生無法長時間久坐,可隨時視狀況給予活動表現機會,並訓練表達能力
2.特殊生礙於能力限制難以獨立完成,發表活動時,依鷹架原理給予示範,提升學習信心。
3.可依學生能力現況調整學習單難度或降低評量標準
5
特教老師姓名:溫苓吟
普教老師姓名:張淑宇
填表說明:
(1)依照年級或班群填寫。
(2)分成上下學期,各 20 ,每個課程主題填寫一份,例如: 一年級校訂課程每週 3節,共開社區文化課程 1節、社團 1節、世界好好玩 1節三種課程,每種課程寫一份,共
須填寫 3份。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