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雙溪國小114學年度文化季課程規劃

pdf
400.03 KB
8 頁
陳淑娟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三、嘉義縣雙溪國小 114學年度校訂課程教學內容規劃表
(/下學期,各一份。若為同一個課程主題則可合為一份)
14-3 校訂課程教學內容規劃表 全校學生人數未滿五十人需實施混齡,本課程是否實施混齡教學:是(____年級和____年級)
年級
二年級
年級課程
主題名稱
文化季-秋與冬
課程
設計者
低年級教師
總節數/學期
(/)
20/
上學期
符合
彈性
課程
類型
學校
願景
閱讀國際寰宇世界
資訊科技接軌未來
六育發展充實人生
與學校願
景呼應之
說明
1. 閱讀節慶繪本及欣賞相關影片出發透過賀卡交流專案世界的孩子分享台灣的節慶文化。
2. 識台灣傳統與世界各國的節慶與祭典之由來、意義、特色活動與習俗文化,並進而探索中外
節慶的差異。
總綱
核心
素養
E-C2 具備理解他人感
受,樂於與人互動,並與
團隊成員合作之素養。
E-C3 具備理解關心
土與國際事務的素養,並
認識包容文化的多元
性。
課程
目標
1. 透過線上影片閱讀與實際體驗過節來探索生活藉以了解國際各地的人文風俗,拓展思考視野。
認識台灣傳統與世界各國的節慶與祭典之由來意義特色活動與習學習包容理解與尊重,
進而關心與認同自我文化。
2. 透過 Holiday Card Exchange 專案學生們一起合作使用各種素材創作節慶卡片與其他國
家孩子交流互動進而從中來探究台灣傳統與世界各國的節慶與祭典之由來、意義、特色活動與
習俗。
單元
名稱
領域學習表
/議題實質內
自訂
學習內容
學習目標
表現任務
(學習評量)
學習活動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議題
融入
融入
議題
實質
內涵
(1)
-
E1
了解我國與世界其
他國家的文化特質
2--1
以感官和知覺探索
生活中的人、事、
物,覺察事物及
境的特性
4--2
使用不同的表徵符
號進行表現
,感受創作的樂
7--2
傾聽他人的想法,
並嘗試用各種方法
理解他人所表達的
意見。
E2 豐富自身與
環境的互動經驗,
培養對生活環境的
覺知與敏感,體驗
台灣、日
、韓 國和
越南中秋
節之由來
與民俗活
我國與其
他國家中
秋節的差
學習使用
圖像和語
文來表達
自己的想
法與感受
學習耐心
傾聽他人
的想法與
意見
參觀故宮
南院
了解台灣日本韓國和越南中秋節的
由來與民俗活動並加以分類比較
了解國際文化的多樣性。
探索人、事、物的特徵覺察分享
我國與其他國家中秋節的差異
使用圖像和語文來表現分享自己的
想法與感受
耐心傾聽他人的想法與意見並嘗試
同學的看法
學生能實際參觀故宮南院認識多元文
化,體驗珍惜環境的好。
1. 能完成
中秋節活動分類表格。(
思活動
2. 能請家人協助在家拍兩張
與中秋節相關的照片與文
字記錄。(、具
體作品、分享表達)【
單元架構脈絡
本單元透過線上影片閱讀與實際
體驗過節來探索生活,認識台灣
傳統與世界各國的節慶與祭典之
由來、意義、特色活動與習俗。
活動一認識台灣中秋節(合作討
)
1. 全班看 youtube「樂樂星
球」頻道介紹中秋節由來
2. 將學生分成 2人一一起
閱讀中秋節民俗活動的文
章。
3. 各組分別上台報告一項活
動內容,老師也完成
「團隊合作」之評量表(
成性評量)
活動二認識亞洲()
秋節 (合作討論)
1. 全班共讀國語日報相關
文章。
2. 將學生分成 3組,分別
討論所負責國家的中秋
節由來與活動。(老師需提討
論的方向與問題)
3. 各組上台報告,老師也完成
1. Youtube
「樂樂星
球」頻道
2. 國語日報
3. 老師自製
學習單與
(台日韓
越的中秋
活動分
類表格、
兩張與中
秋節相關
的照片與
文字記
)
4. 大型顯示
5. 平板電腦
4
(5)
-
(8)
()
E1
了解我國與世界其
他國家的文化特質
2--1
以感官和知覺探索
生活中的人、事、
物,覺察事物及
境的特性
4--2
使用不同的表徵符
號進行表現
,感受創作的樂
7--2
傾聽他人的想法,
並嘗試用各種方法
理解他人所表達的
意見
台灣的中
元節之由
來與民俗
活動及國
外的「萬聖
節」由來與
活動
我國中元
節與其他
國家的萬
聖節差異
學習使用
圖像和語
文來表達
自己的想
法與感受
學習耐心
傾聽他人
的想法與
意見
了解台灣的中元節與國外的萬聖節之
由來與活動並加以分類比較了解
國際文化的多樣性
探索物的特徵辨識及分享
國中元節與其他國家的萬聖節差異
使用圖像和語文來表現分享自己的
想法與感受
耐心傾聽他人的想法與意見並嘗試
同學的看法
1. 能完成中元節與萬聖節
格。(反思活動
單元架構脈絡
本單元透過線上影片閱讀與實際
體驗過節來探索生活,認識台灣
傳統與世界各國的節慶與祭典之
由來、意義、特色活動與習俗。
活動一認識中元節與萬聖(
操作活動、合作討論)
1. 全班共讀「中元節」「萬
聖節」繪本。
2. 全班看 youtube「樂樂星
球」頻道介紹中元節和萬聖
節。
3. 將學生分成 2人一一起
閱讀中元節的民間習俗與
南瓜燈的傳說。
4. 各組分別上台報告內容
師也完成團隊合作」之評
量表。
(形成性評量)
1. 「中元
節」「萬
聖節」繪
2. Youtube
「樂樂星
球」頻道
3. 中元節與
萬聖節之
由來與
動分類表
4. 團隊合作
評量表
5. 平板電腦
6. 大型顯示
4
(9)
-
(12
)
()
E1
了解我國與世界其
他國家的文化特質
2--1
以感官和知覺探索
生活中的人、事、
物,覺察事物及
境的特性
4--2
使用不同的表徵符
號進行表現
,感受創作的樂
7--2
傾聽他人的想法,
並嘗試用各種方法
理解他人所表達的
意見
台灣的中
元節之由
來與民俗
活動及國
外的「萬聖
節」由來與
活動
我國中元
節與其他
國家的萬
聖節差異
學習使用
圖像和語
文來表達
自己的想
法與感受
學習耐心
傾聽他人
的想法與
意見
了解台灣的中元節與國外的萬聖節之
由來與活動並加以分類比較了解
國際文化的多樣性
探索物的特徵辨識及分享
國中元節與其他國家的萬聖節差異
使用圖像和語文來表現分享自己的
想法與感受
耐心傾聽他人的想法與意見並嘗試
同學的看法
能完成元節與萬聖節由來
與活動分類表格思活動
單元架構脈絡
本單元透過線上影片閱讀與實際
體驗過節來探索生活,認識台灣
傳統與世界各國的節慶與祭典之
由來、意義、特色活動與習俗。
活動一:相同與不同(合作討論、
操作活動、反思活動)
1. 將學生分成 3組,討論
並整理出中元節和萬聖
節的比較表格。
2. 老師完成「團隊合作」
之評量表。
3. 3組的作品貼在教
室後面的佈告欄上。
(總結性評量)
1. 「中元
節」「萬
聖節」繪
2. Youtube
「樂樂星
球」頻道
3. 中元節與
萬聖節之
由來與
動分類表
4. 團隊合作
評量表
5. 平板電腦
6. 大型顯示
4
(13
)
-
(16
)
E1
了解我國與世界其
他國家的文化特質
4--2
使用不同的表徵符
號進行表現
,感受創作的樂
7--2
傾聽他人的想法,
並嘗試用各種方法
理解他人所表達的
意見。
6--3
寫出語意完整的句
子、主題明確的段
國外的「聖
誕節」由來
與活動
學習使用
圖像和語
文來表達
自己的想
法與感受
學習耐心
傾聽他人
的想法與
意見
以書信
片等慣用
語彙及書
寫格式為
了解聖誕節的由來與活動從中藉以
國際文化的多樣性
使用圖像和語文來表現分享自己的
想法與感受
耐心傾聽他人的想法與意見並嘗試
同學的看法
寫出一封表達自己想法的信給給聖誕
老公公其中要以書信片等慣用語
彙及書寫格式為主
1. 能上台分享影片後的心
得(分享表達
2. 能完成一封給聖誕老公
公的卡片
具體作品
單元架構脈絡
本單元透過線上影片閱讀與實際
體驗過節來探索生活,認識台灣
傳統與世界各國的節慶與祭典之
由來、意義、特色活動與習俗。
活動一:認識聖誕節(合作討論、
反思活動)
1. 全班看 youtube「樂樂星
球」頻道介紹聖誕節;
「下課花路米」介紹芬蘭的
聖誕老人村。
2. 學生上台分享自己覺得
影片中最有趣的部份並說
明理由。(形成性評量)
活動二寫卡片給聖誕老公(
作活動、實踐行動)
1. 老師先複習卡片的書寫
方式,再讓學生完成自
己的卡片。
2. 學生上台分享自己的作
品。(總結性評量)
1. Youtube
「樂樂星
2. 「下課花
路米」
卡片
4
(17
)
-
(20
)
E1
了解我國與世界其
他國家的文化特質
2--1
以感官和知覺探索
生活中的人、事、
物,覺察事物及
境的特性
7--2
傾聽他人的想法,
並嘗試用各種方法
理解他人所表達的
意見。
4--5
認識基本筆畫、筆
順,掌握運筆原
則,寫出正確及
整的國字
E2 豐富自身與
環境的互動經驗,
培養對生活環境的
覺知與敏感,體驗
台灣與其
他國家春
節之由來
與活動
我國春節
與其他國
家春節的
差異
學習耐心
傾聽他人
的想法與
意見
國字筆畫
及部件的
空間結構
戶外活動
了解台灣與其他國家春節之由來與活
並加以分類比較了解國際文化
的多樣性
探索物的特徵覺察並分享
國春節與其他國家春節的差異
耐心傾聽他人的想法與意見並嘗試
同學的看法
認識國字筆畫及部件的空間結構寫出
正確又工整的國字
鼓勵家人於假日帶孩子們到戶外活動
與探索建立環境關懷與自然感知
珍惜環境的好。
1. 能完成台韓越日之春節
由來與活動分類表格
思活動
2. 能完成一張春聯具體作
單元架構脈絡
本單元透過線上影片閱讀與實際
體驗過節來探索生活,認識台灣
傳統與世界各國的節慶與祭典之
由來、意義、特色活動與習俗。
活動一:認識春節(合作討)
1. 全班youtube「樂樂星
球」頻道介紹「春節」
「年獸」、「壓歲錢」
「元宵節」。
2. 將學生分成 2人一一起
閱讀過年有趣的習俗和不
能做的事之文章。
3. 各組分別上台報告內容,老
師也完成團隊合作」之評
量表。(形成性評量)
活動二:認識韓、越、日春節(
作討論、反思活動)
1. 全班看 youtube 相關
影片介紹。
2. 老師帶領全班學生一同
完成亞洲春節的比較表
格。
活動三自製春(操作活動、
學生生活脈絡聯結)
2. Youtube
「樂樂星
球」
頻道
2. 台韓越日
之春節由
來與活動
分類表格
3. 書法用具
及春聯
4. 團隊合作
評量表
5. 平板電腦
6. 大型顯示
4
教材來源
選用教材 ( ) 自編教材(請按單元條列敘明於教學資源中)
本主題是否
融入資訊科
技教學內容
融入資訊科技教學內容
■有 融入資訊科技教學內容 ( 1 ) (以連結資訊科技議題為主)
特教需求學
生課程調整
身心障礙類學生: □ -智能障礙( )人、學習障(1)人、情緒障礙( )人、自閉症( )人、(自行填入類型/人數)
資賦優異學生: □ - (自行填入類型/人數,如一般智能資優優異 2)
課程調整建議(特教老師填寫)
1.說明課堂規則,讓學生有依循的方向,並適時給予提醒與增強
2.課程進行每一小段落後,老師可提問,確認理解弱的學生是否理解課程重點。也可安排動態活動或小任務,讓學生有合理動一動的機會。
3.講解時,老師可將重點寫在黑板,或畫圖解說,給予學生視覺輔助。
4.給予簡單的問題,或引導提示下,讓學生能有表達機會,增加自信。
5.分組活動時,可安排穩定性高、能力較好的同儕提供協助。
特教老師姓名:蘇品弘
普教老師姓名: 汪佳欣
填表說明:
1. 第一類課程需跨領域,以主題/專題/議題的類型,進行統整性探究設計;且不得僅為部定課程單一領域或同一領域下科目之間的重複學
2. 第四類其他類課程,在同一份設計中可以依照不同的週次需要,複選多種內容例如:1-4 週為班級輔導5-7 週為自治活動8-10 週為班際交流11-14 週為
戶外教育,15-20 週為班級輔導
3. 議題融入:性別平等教育、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戶外教育,以上三項議題至少需選擇一項,其他議題則是自由選擇。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