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義竹國小114學年度自造教育-食農小當家課程規劃

pdf
197.01 KB
9 頁
陳淑娟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三、嘉義縣義竹國小 114學年度校訂課程教學內容規劃表
14-3 校訂課程教學內容規劃表全校學生人數未滿五十人需實施混齡,本課程是否實施混齡教學:是(____年級和____年級) 否▓
年級
四年級
年級課程
主題名稱
自造教育-食農小當家
課程
設計者
四年級教師群
總節數/學期
(/)
40/上學期
符合
彈性
課程
類型
學校
願景
卓越、感恩
與學校願
景呼應之
說明
透過主動學習家鄉事務,並從實作、觀察、紀錄及戲劇的演出等團隊合作的過程中,精進學習,進
而培養卓越創新的思考能力,且經由體會鄉民農作之辛苦,培養愛物惜福,珍惜食物及感恩大地的
情懷。
總綱
核心
素養
E-A2 具備探索問題的思
考能力,並透過體驗
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E-B2 具備科技與資訊應
用的基本素養,並理解
類媒體內容的意義與影
響。
E-B3 具備藝術創作與欣
賞的基本素養,促進多元
感官的發展,培養生活環
境中 的美感體驗。
課程
目標
1.能透過網路資訊認識家鄉特產,並體驗製作創意料理的樂趣。
2.能透過實際種植觀察體驗培養愛鄉愛土的情懷。
3.透過劇本的創作與戲劇演出促進多元感官的發展,培養團隊合作與感恩的精神。
4.經由發現問題並參與討論找出解決之方法,進而提升探索問題的能力。
單元名稱
領域學習表
/議題實質內
自訂
學習內容
學習目標
表現任務
(學習評量)
學習活動
(教學活動)
教學資
E-C2 具備理解他人感
受,樂於與人互動,並與
團隊成員合作之素養。
議題
融入
融入
議題
實質
內涵
1
語文/5--11
多元文本,以
議題。
自然/ ti--1
在指導下觀察日常
生活現象的規律
性,並運用想像力
與好奇心,了解
描述自然環境的現
象。
1.玉米的
種類及其
特徵
2.玉米病
蟲害
3.食用與
飼料用玉
米的用途
4.玉米的
其他用途
1.了解玉米的種類及其特徵
2.認識玉米的病蟲害
3.了解食用與飼料玉米的用
4.了解玉米的其他用途
1.每組能說出玉米的種類及其
特徵。
2.每組能說出玉米的病蟲害
3.每組能說出食用與飼料玉米
的用途。
4.每組能說出玉米的其他用
途。
5.每生能回家完成玉米大觀園
學習單。
活動一:玉米種類知多少?(1節)
1.利用簡報介紹玉米種類及其特徵。
2.利用簡報介紹玉米的病蟲害。
活動二:玉米的用途(1節)
1.利用簡報介紹食用與飼料用玉米
的用途。
2.利用簡報介紹玉米的其他用途。
3.完成玉米大觀園學習單。
1.玉米
大觀園
簡報
2.玉米
大觀園
學習單
2
2
-
4
二、小
農夫體
驗營
自然/ ai--3
動手實作,享受
以成品來表現自己
構想的樂趣。
ah--1 透過各種
感官了解生活週遭
事物的屬性。
1.耕作工
具及使用
方法
2.整地
3.玉米的
栽種方式
4.種植與
澆水
1.了解並認識耕作工具及使用方法
2.了解玉米的栽種方式
3.透過整地、種植與澆
1.每生能說出工作工具名稱
使用方法。
2.每生能實際進行整地實作
3.每生能說出玉米的栽種方
式。
4.每生能實際進行種植與澆
水。
活動一:除草與整地(4節)
1.使用實物介紹耕作工具及使用方
法。
2.帶學生到校園中進行整地實作。
活動二:我來種玉米(2節)
1.利用簡報書籍或訪問農夫了解栽
種方式。
2.帶領學生實際進行種植與澆水。
1.小農
夫體驗
營簡報
2.鋤頭
3.鏟子
4.手套
5.灑水
6
5
-
8
三、只
要我長
大(前
期)
語文/2--2 運用
適當詞語、正確語
法表達想法。
E3 善用五官的
感知培養眼
鼻、舌、觸覺及心
靈對環境感受的能
力。
數學/ n--9
長度、角度、面
積、容量、重量的
常用單位與換算,
培養量感與估測能
力,並能做計算和
應用解題認識
積。
自然/ po--1
從日常經驗、學習
活動、自然環境,
進行觀察,進而能
察覺問題。
pc--1 能專注
同學報告,提出
疑問或意見。並能
探究方法、過程
或結果進行檢討
1.玉米生
長情形
2.玉米成
長觀察紀
錄表
3.
的問題
4.
解決方案
1.觀察照顧玉米生長情形
2.運用記錄玉米
成長情形。
3.主動察覺玉米成長與照顧的問題
4.探究問題的解決方案
1.每生能自行觀察照顧玉米生
長情形。
2.每生能自行記錄玉米成長觀
察紀錄表。
3.每生能主動發現玉米成長與
照顧的問題。
4.每生能主動參與討論並提出
問題的解決方案。
活動一:觀察與紀錄(4節)
1.學生到校園中實際觀察玉米成長
情形。
2.學生根據玉米成長情形記錄玉米
成長。
活動二:討論與分享(4節)
1.學生能在種植與照顧玉米成長過
程中主動發現問題。
2.學生能將種植與照顧玉米過程中
的問題與同學討論,並提出解決方
案。
1.直尺
2.手套
3.灑水
4.玉米
成長觀
察紀錄
8
9
-
12
四、我
google
小達人
語文/2--3 把握
說話的重點與順
序,對談時能做適
當的回應2--4
樂於參加討論,
個人的觀點和意
見。
自然/ pc--1
專注聆聽同學報
告,提出疑問或意
見。並能對探究方
法、過程或結果,
進行檢討po-II-1
能從日常經驗、學
習活動、自然環
境,進行觀察,進
而能察覺問題。
1.
產—玉米
2.
3. 製作
4.分組報
告內容
5.家鄉玉
米地圖評
量表
1. 使用認識--
,進行討論與彙整。
2.使用資訊科技蒐集玉米食進行
與彙整。
3.樂於參與討論提供意見並與他人
製作海報
4.分組報告把握說話的重點並適當
回應提問。
5.專注聆聽分組報告的內容提出疑問
或意見6.檢討各組的表現利用家鄉
玉米地圖評量表進行自評與互評。
1.能使用資訊科技蒐集家鄉特
產玉米的資料和玉米食譜。
2.能樂於參與討論,分工合作
完成海報。
3.各組上臺能說出自己的想
法,並依他組同學的提問進行
回饋。
4.每生能完成自己在組內的工
作,並記錄於家鄉玉米地圖評
量表。
5.每生能將各組報告的優缺點
記錄在便條紙上。
6.每組能整合組員的紀錄,完
成自評與互評(鄉玉米地圖
評量表)
活動一:家鄉玉米地圖(6 )
1.學生分組透過網路蒐集家鄉玉米
生產的相關資料,進行討論
並彙整資料。
2.學生分組透過網路蒐集玉米食譜
資料進行討論 2~3 道食譜內
包含食烹飪方式及所需器具
3.各組運用以上兩項主題所蒐集的
資料,製作成海報。
活動二:分組報告(2 )
1.各組透過自己完成的海報上臺介
紹與分享,並接受提問,進行回饋
2.利用家鄉玉米地圖評量表進行自
評與互評。
Ps.8~11 週仍為玉米的生長觀察期
(中期)此時會利用下課時間進行觀
察與紀錄課程著重在上網查資料及
分組報告。
1.筆電
2.壁報
3.彩色
4.奇異
5.便條
6.家鄉
玉米地
圖評量
8
13
-
15
五、快
樂收成
(後期)
po--1 能從日
常經驗、學習活
動、自然環境,進
觀察,進而能
問題。
()n--9 理解
長度角度面積
容量、重量的常用
單位與換算,培養
量感與估測能力,
並能做計算和應用
解題。認識體積。
5--3 讀懂
學習階段相符的文
本。
2b-II-1 體會
隊合作的意義,並
關懷團隊的成
員。
1.
熟的情形
2.
3.
4.美食分
1.觀察玉米鬚顏色的變化察覺玉米
熟的情形
2.測量玉米的重量長度觀察玉米
成熟的情形進行紀錄最佳神農
3.讀懂玉米食譜了解玉米美食製作
重要資訊及流程,樂於動手做。
4.體會團隊合作的意義,主動分享
,並給予鼓勵關懷。
1.每生能察覺玉米鬚顏色的變
化,判斷玉米成熟了。
2.每生能測量玉米的重量及長
度,完成最佳神農獎記錄單。
3.每組能依照玉米食譜,分工
合作,製作美食。
4.每生能完成食食在在好滋味
學習單。
活動一:超級比一比(2 )
1.學生持續觀察玉米的生長情形
師指導學生根據玉米鬚的顏色
化,判斷玉米是否成熟了?
2.到了玉米成長後期玉米陸陸續續
採收了將採收的玉米進行秤重
長度,觀察果粒是否飽滿,紀錄之
後,評選出最佳神農獎
活動二:美食大展(4 )
1.各組依蒐集的玉米食譜分準備
食材與器具,分工合作,製作美食
2.美食製作完成組間可以進行分享
活動,並於課後完成學習單。
1.直尺
2.磅秤
3.最佳
神農獎
記錄單
4.玉米
食譜
5.食材
及器具
6.食食
在在好
滋味學
習單
6
16
-
18
六、
〝玉〞
想天開
ai--3 透過動
實作享受以成
品來表現自己構想
的樂趣。
2--2 運用
當詞語、正確語法
表達想法。
1.玉米莖
採摘曝曬
的方式
2.玉米莖
做成小竹
筏的方式
3.玉米莖
小竹筏
4觀摩作
品的想法
1.透過實作採摘玉米莖及曬
2.動手實作玉米莖做成小竹筏
3.運用
及創作的想法。
4.運用正確語法表達觀摩作品的心得
與想法
1.每生能實際採摘並曬乾玉米
莖。
2.每生能實際將玉米莖製作成
小竹筏。
3.每生能適當表達創作的想
法。
4.每生能說出觀摩的心得與想
法。
活動一:玉米莖創作(4 )
1.帶學生到玉米種植處採摘玉米莖
及曝曬。
2.利用簡報介紹竹筏的做法
3讓學生動手實作將玉米莖做成竹
筏。
活動二:成果展示與發(2 )
1.讓學生上臺發表作品的創作想法。
2.鼓勵學生表達與分享觀摩作品的
看法。
1.小竹
筏製作
方式簡
報。
2.玉米
3.保麗
龍膠
4.剪刀
5.色紙
6
19
-
20
七、玉
米劇場
1--8 結合
不同媒材以表
表達
法。
1--4
探索表現
演藝術的元素和形
式。
2a--1 覺察
己的人際溝通方
式,展現合宜的互
動與溝通態度和技
巧。
2b--1 體會
隊合作的意義,並
關懷團隊的成
員。
1.
料:玉米知
栽種方
家鄉玉
米資料
媒材。
2.
巧。
3.
表現形式
4.合作和
關懷團隊
成員的方
1結合動作與玉米相關資料的組合,寫
出劇本、製作道具。
2.展現討論
溝通與技巧
3.各組結合玉米相關元
,進行戲劇表演。
4.體會合作表演戲劇的意義關懷
隊成員的感受和需求。
1.每組能實際寫出劇本,表達
想法、製作道具。
2.每組能展現團隊合作的態
度。
3.每組能表演以玉米為主題的
戲劇創作。
4.每生能完成團隊合作的學習
反思單。
活動一:劇本創作(2)
1.讓學生分組討論與構思以結合玉
米不同媒材寫出劇本。
2.讓學生展現適合的溝通技巧及團
隊合作的態度完成道具製作。
3.分組進行排練。
活動二:粉墨登場(2 )
1.分組上臺表現以玉米為主題的戲
劇演出。
2.活動結束後讓學生完成團隊合作
學習單。
1.玉米
劇本學
習單
2.團隊
合作的
學習反
思單
3.製作
道具相
關材料
4
教材來源
選用教材 ( ) 自編教材(請按單元條列敘明於教學資源中)
本主題是否融入
資訊科技教學內
無融入資訊科技教學內
有融入資訊科技教學內容共( ) (連結資訊科技議題為主)
特教需求學生課
程調整
身心障礙類學生: ■有-智能障礙(2)
資源班學生:○芯() 特教班學生:○智()
資賦優異學:■無
課程調整建(特教老師填寫)
1.學習內容調整:
(1)按照學生能力現況,降低難度或減少部分學習內容。(2)將冗長的教材切割成數個較短的段落。
2. 學習歷程調整:
(1)提供同儕輔導(2)動作指令簡短、明確;適時增強學生的好表現。(3)提供視覺材料幫助學生理解複雜的教材內容。
3.學習環境調整:
(1)教室活動範圍安排在容易專心或老師方便協助的位置,避免走廊及窗戶邊。(2)學生坐在小老師或愛心小天使/學伴的旁邊。
4. 學習評量調整:
(1)老師提示或分步驟說明題目(2)評量時可以安排在後面的順序(先看別的同學怎麼做)(3)依據學習目標及學生表現調整評量標準(4)評量採多元方式進行,
以學生優勢能力為主。
特教老師姓名:黃于庭杜芳馨
普教老師姓名:林碧鳳、胡嘉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