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鹿草國小113學年度校訂課程規劃表

pdf
724.16 KB
8 頁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三、嘉義縣 鹿草 國小 113 學年度校訂課程教學內容規劃表(表 11-3)
教學
進度 單元
名稱 連結領域(議題)/
學習表現 自訂
學習內容 學習目標 表現任務 (評量內容) 學習活動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節數
語5-Ⅰ-4/瞭解文本中的 《鹿情草 1. 能了解及簡單說出「泰山石敢當」的由來 1. 能專心聆聽並正確回答教師提 活動一:認識「泰山石敢當」 ◎書籍: 4節
年級 二年級 年級課程
主題名稱 小鹿仔 田園樂 課程
設計者
施軫綺
陳昭如
邱靖雯
總節數/學期
(/) 20/
上學期
符合
彈性課
程類型
第一類 統整性探究課程 主題 專題 議題 請勾選是否融入生命教育 安全教育 戶外教育
第二類 社團課程 技藝課程
第四類 其他 本土語文/臺灣手語/新住民語文 服務學習 戶外教育 班際或校際交流
自治活動 班級輔導 學生自主學習 領域補救教學
學校
願景
L 領導
T 感恩
E 探索
S 自信
C 合作
與學校願景呼
應之說明
1.藉由探訪活動,認識家鄉自然環境特色,進而感恩土地。
2.透過鄉土行踏認識家鄉特色,引導學生感受及探索家鄉人文的價值。
3.透過栽種植物的學習歷程,感受生命的價值,進而陶冶性情,促進身心健康,建立自信
4.規劃適合學生的學習活動,培養與他人互助合作的態度。
總綱
核心素
E-A2 具備探索問題的思考能力,並透過
體驗與實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E-C2 具備理解他人感受,樂於與人互
動,並與團隊成員合作之素養。
E-C3 具備理解與關心本土與國際事務的
素養,並認識與包容文化的多元
性。
課程
目標
1. 透過網路及讀本,認識家鄉的故事,了解家鄉物產、建築與廟宇的特色,進而培養愛鄉土的情懷。
2.透過栽種至收成的過程體驗,種植與記錄的活動,觸發對人和食物懷感恩之心,體驗生命的價值。
3.在發表活動中,培養積極參與、勇於表達、團隊合作的態度,並與他人建立良好互動關係,陶冶身心健全發展。
(1)
-
(4)
重要訊息與觀點。
語1-Ⅰ-2/能學習聆聽不
同的媒材說出聆聽的內
容。
2-I-1 /以感官和知
覺探索生活中
物,覺察事物及環境的
特性。
交通安全(2-1 慢慢行保
平安)
青》鄉土
教材讀本
1. 泰山
石敢當
2. 慈德
及作用。
2. 能說出設置「泰山石敢當」的地理位置,
家鄉「泰山石敢當渠」的造型特色。
3. 能了解「慈德寺」的歷史沿革及說出所在
的位址。
4. 能察覺「慈德寺」的特色,及認識地方信
仰。
出的問題。
2. 能說出設置「泰山石敢當」的地
理位置與作用。
3. 能說出鄉內「泰山石敢當渠」
特色。
4. 能完成「石敢當」學習單。
5. 能說出「慈德寺」的地理位置,
及回答出至少一位「慈德寺」
供奉的神明。
1. 引起動機:介紹「泰山石敢當」的
傳說故事。
2. 教師導讀鄉土教材《鹿情草青》
山石敢當
3. 透過讀本的內容及網路資料引導
學生認識設置「泰山石敢當」的地
理位置及功用。
4. 教師提問引導學生說出鄉內石
敢當三面設計的特色。
5. 指導學生完成「石敢當」學習單
活動二:地方信仰「慈德寺」
1. 教師導讀鄉土教材《鹿情草青》
德寺
2. 透過讀本的內容,引導學生認
識「慈德寺」的地理位置。
3. 介紹「慈德寺」所供奉的神明。
《鹿情草青》鄉土教材
讀本
◎網路資料:
1. 泰山石敢當
https://read01.com/
zh-tw/xD47o70.html#
.Yos-NKhBxPY
2.慈德寺
http://crgis.rchss.
sinica.edu.tw/templ
es/ChiayiCounty/lut
sau/1011011-CDS
學習單
(5)
-
(6)
語5-Ⅰ-4 /了解文本中的
重要訊息與觀點。
語1-Ⅰ-2/能學習聆聽不
同的媒材說出聆聽的內
容。
2-I-1 /以感官和
覺探索生活中
覺察事物及環
特性。
1a- -1/認識基本的
健康常識。
3-I-1 /願意參與
現好奇與求知探究
1. 繪本
《想要紅
的小番
茄》
2. 讓蔬
果美味
的方法
3. 在地
物產—
番茄
4. 番茄
的生長
5. 種植
方法
1. 能了解繪本《想要紅的小番茄》的觀點,
察覺照顧每一種蔬果的方法都不一樣,也
需要耐心等待。
2. 能與人分享讓小番茄變紅的方法。
3. 閱讀食農教育-認識在地物產讀本,能說
出番茄是嘉義縣內有名的在的物產。
4. 能了解番茄的營養價值,
認識基本的營養
健康常識。
5.
能了解番茄的生長史,並學會種植方法。
6. 能認真參與學習活動,透過觀察,進而能
察覺相關問題。
1. 能專心聆聽並正確回答教師提
出的問題。
2. 能了解並說出讓蔬果變美味的
方法是不一樣的。
3. 能說出讓小番茄變紅的方法。
4. 完成學習單。
5. 能說出小番茄是嘉義縣有名的
物產,及回答出番茄的營養價
值。
6. 能說出小番茄的生長史和種植
方法。
7. 能提出相關問題進行討論。
8. 完成學習單。
活動一繪本導讀《想要紅的小番茄》
1. 引起動機: 教師導讀繪本《想要紅
的小番茄》
2. 透過繪本的內容,引導學生了解
讓蔬果變美味的方法是不一樣的。
3. 教師提問引導學生說出讓小番茄
變美味的方法。
4. 指導學生完成「想要紅的小番茄」
學習單。
活動二:閃亮的紅寶石—小番茄
1. 介紹網站「農業兒童網」「行政院
農業委員會食農教育教學資源平
台」
2. 透過網路資源帶領學生認識在地
物產—小番茄及認識番茄的營養
價值。
3. 透過教學影片讓學生了解番茄的
生長史,並介紹番茄的種植方
法和注意事項。
5. 提出相關問題並進行問題討論。
◎繪本《想要紅的小番
茄》
◎《想要紅的小番茄》
學習單
◎書籍:
《食農教育-認識在地
物產》(嘉義縣政府出
版)
◎網站「農業兒童網」
https://kids.coa.go
v.tw/
◎網站「行政院農業委
員會食農教育教學資
源平台」
https://fae.coa.gov
.tw/
◎種植番茄的方法
https://www.youtube.co
m/watch?v=ecCGPmtu
d-Y
2
(7)
2-I-2 /觀察生活
中人變化,覺知
變化的可能
1. 種植
和照顧
番茄的
1. 能參與種植的活動,學習種植和照顧小番
茄的方法,使其順利成長。
2. 能遵守小組分工約定,一起照顧植栽。
1. 能和組員合作細心照顧小組栽
種的植物。
2. 能透過持續的觀察植物的成長
活動一:我是小園丁—種植小番茄
1. 將學生分組再進行分組討論工作
分配情形。
小番茄苗栽
泥土
6 節(每
週半節
持續到
-
(12)
3-I-1 /願意參與
現好奇與求知探究
4-I-2 /使用不同
表徵符號進行表現與
享,感的樂
7-I-4 /
同的目標訂定
規則或方法
起工作並完成
任務。
生命教育
方法。
2. 記錄
番茄成
長的過
程變
化。
3.小番茄
的觀察
記錄海
報。
3. 用心觀察和使用適當的文字、圖畫記錄
小番茄的生長過程變化。
4. 分享和觀摩各組的栽種經驗及心得。
5. 能從觀察中發現各組的異同,並找出造成
差異的可能因素。
過程小組共同合作完成完整的
植物觀察記錄。
3. 能分享小組的記錄及聆聽他人
的報告。
4. 經由小組討論能察覺小組間觀
察記錄的異同並找出改進的方
法。
2. 指導學生如何種植小番茄。
3. 進行實際的種植活動。
活動二:小小觀察家
1. 每日觀察與澆水除草。
2. 每週一節的前半段作觀察記錄
半段各組分組討論透過觀察
現小番茄成長的變化細節。
3. 小組合作完成小番茄的種植觀察
記錄海報。
活動三:分享與討論
1. 分享小組的觀察記錄。
2. 共同討論如何照顧植物才會讓
植物長得更好。
栽種工具
觀察記錄海報
第十八
週)
(13)
-
(18)
語5-Ⅰ-4/瞭解文本中的
重要訊息與觀點。
語1-Ⅰ-2/能學習聆聽不
同的媒材說出聆聽的內
容。
2-I-1 /以感官和
覺探索生活中
覺察事物及環境
特性。
《鹿仔草
鄉土行
踏》鄉土
教材讀本
1. 家鄉
埆厝
2. 余慈
爺公
3. 行醫
傳教
葉由
根神
父及
晁今
名修
1. 能了解土埆厝是台灣早期傳統建築房屋的
方式之一。
2. 能透過網路媒材探家鄉的傳統建築,
能覺察土埆厝的特色,簡單說出土埆厝
的製作過程。
3. 能透過網路媒材探家鄉的廟
解余慈爺公廟的傳說和歷史。
4. 能知道余慈爺公的誕辰。
5. 能了解「鹿草聖家貧民醫的興建緣由。
6. 探索家鄉的鄉賢人物,
認識葉由根神父及晁今名修士,以及了解
他們對家鄉的貢獻。
1. 能專心聆聽並正確回答教師提
出的問題。
2. 能大致說出土埆厝的製作過程
3. 能回答出土埆厝的優點及缺點
4. 能說出余慈爺公廟的主祀神明
及其傳說故事。
5. 能說出余慈爺公廟的特色。
6. 能簡單說出「鹿草聖家貧民醫
」的興建緣由。
7. 能說出葉由根神父及晁今名修
士是哪國人並簡單回答葉由根
神父及晁今名修士對家鄉的貢
獻。
8. 完成學習單。
活動一:認識「家鄉的土埆厝」
1. 教師導讀鄉土教材引導學生認識
「土埆厝」的材料與特色。
2. 老師播放「土埆厝」的網路影片
3. 教師提問引導孩子說出個人的觀
後心得或感想。
4. 教師提問:「土埆厝」的優點與缺
點。
5. 指導學生完成「家鄉的建築」學習
單。
活動二:地方信仰「余慈爺公廟」
1. 教師導讀鄉土教材,引導學生認
識「余慈爺公廟」的地理位置。
2. 介紹「余慈爺公廟」所主祀的神明
3. 介紹「余慈爺公廟」的特色。
4. 指導學生完成「家鄉的廟宇」學習
單。
活動三:守護天使—葉由根神父
及晁今名修士
1. 透過讀本的內容與網路資源說明
「鹿草聖家貧民醫的興建緣由
及歷史變遷。
2. 引導學生認識「葉由根神父及晁今
名修士」—貧民生命健康的守護
者。
3. 教師提問引導孩子說出個人的觀
後心得或感想。
4. 指導學生完成「我敬重的人」學
習單。
◎書籍:
《鹿仔草鄉土行踏》
土教材讀本
◎網路資料:
1. 土埆厝
https://www.youtube
.com/watch?v=N4QmYR
upE2o
2. 余慈爺宮
https://www.lsgreat
thing.com.tw/blank-
14
3. 鹿草聖家貧民醫
https://udn.com/new
s/story/7326/578474
9
「家鄉的建築」學習單
「家鄉的廟宇」學習
「我敬重的人」學
習單
6
(19)
-
(20)
7-I-4 /
同的目標訂定
規則或方法
起工作並完成
任務。
2-I-1 /以感官和
覺探索生活中
覺察事物及環境
特性。
3-I-1 /願意參與
現好奇與求知探究
6-I-3 /寫出語
意完整的句
題明確的
段落。
1. 不同
的調味
材料。
2. 增加
食物口
感的方
法和體
驗。
3. 圖畫日
記。
1.能和小組合作,準備不同的調味材料的任
務。
2.能認識各種調味材料覺察它們有不同的特
性。
3.願意嘗試不同的方法,並說出使用不同調味
材料的味道和口感。
4.能說出自己最喜歡哪一種調味材料。
5.能完成圖畫日記。
1.能和小組合作,完成準備不同的
調味材料的任務。
2.能了解調味材料的特性並願意嘗
試不同的方法
3. 發表品嚐的口感與心得。
4. 能以圖文方式記錄品嚐過程與
心得。
動一:品嘗大會
1. 各組介紹自己帶來的調味材料。
2. 學生體驗使用不同的調味材料做
沾醬。
3. 學生品嚐並發表口感與心得。
活動二:圖畫日記
1.學生發表品嚐過程與心得
2.學生完成圖畫日記
各種調味材料
小碟子數個
小番茄
圖畫日記 2
教材來源 選用教材( 1.《鹿情草青》 2.《食農教育-認識在地物產》3.《鹿仔草鄉土行踏》 ) 自編教材(依按單元條列敘明於教學資源中)
本主題是否
融入資訊科
技教學內容
融入資訊科技教學內容
融入資訊科技教學內容 ( ) (以連結資訊科技議題為主)
特教需求學
生課程調整
身心障礙類學生: 無 V 有-智能障礙( )人、學習障礙(1 )人、情緒障礙( )人、自閉症( )人、(/人數)
資賦優異學生: - (自行填入類型/人數,如一般智能資優優異 2)
課程調整建議(特教老師填寫)
1.提供報讀服務
2.無法自己書寫文字,可提供口語回答或答案抄寫的方式輔助答題
特教老師姓名:官易祺
普教老師姓名:施軫綺、陳昭如、邱靖雯
填表說明:
(1)依照年級或班群填寫。
(2)分成上下學期,每個課程主題填寫一份,例如: 一年級校訂課程每週 3 節,共開社區文化課程 1 節、社團 1 節、世界好好玩 1 節三種課程,每種課程寫一份,共須填寫 3 份。
三、嘉義縣 鹿草 國小 113 學年度校訂課程教學內容規劃表(表 11-3)
教學
進度 單元
名稱 連結領域(議題)/
學習表現 自訂
學習內容 學習目標 表現任務 (評量內容) 學習活動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節數
(1)
-
(4)
語5-Ⅰ-4 /瞭解文本中的
重要訊息與觀點。
語1-Ⅰ-2/能學習聆聽不
同的媒材說出聆聽的內
容。
生2-I-1 /以感官和知
覺探索生活中
物,覺察事物及環境的
特性。
《鹿情草
青》鄉土
教材讀本
1. 「和
興農
場」
2. 鹿草
鄉立圖
書館
1. 能瞭解文本內容,與透過網路媒材探
在地產業,並說出「和興農場」的特
色。
2. 能了解及說出食用火龍果的好處。
3. 探索家鄉的特色建築,
覺察「鹿草鄉立圖書館」的歷史及它的建
築特色。
4. 能了解圖書館的功能。
1. 能專心聆聽並正確回答教師提
出的問題。
2. 能說出至少三項食用火龍果的
好處。
3. 能與人分享自己最喜歡的水果
4. 完成「我愛水果」學習單。
5. 能回答「鹿草鄉立圖書館」的歷
史及建築特色。
6. 能說出圖書館的功能有哪些?
7. 完成「愛上圖書館」學習單。
活動一:認識和興農場
1. 透過網站介紹「和興火龍果園」
2. 教師提問引導孩子說出個人的觀
後心得或感想。
3. 教師提問:食用火龍果有那些好
處?
4. 討論及分享自己最喜歡的水果
5. 指導學生完成「我愛水果」學習單
活動二:認識「鹿草鄉立圖書館」
1. 透過網站介紹「鹿草鄉立圖書
館」
2. 教師提問引導孩子說出個人的觀
後心得或感想。
3. 教師提問:圖書館的功能有哪
些?
4. 指導學生完成「愛上圖書館」學
習單。
◎書籍:
《鹿情草青》鄉土教材
讀本
◎網路資源:
和興火龍果園網站
https://www.youtube
.com/watch?v=vPKpPS
OohsU
「我愛水果」學習單
「鹿草鄉立圖書館」
https://www.cycab.g
ov.tw/wSite/sp?xdUr
l=/wSite/ApBlock/Li
4節
年級 二年級 年級課程
主題名稱 小鹿仔 田園樂 課程
設計者
施軫綺
陳昭如
邱靖雯
總節數/學期
(/) 20/
下學期
符合
彈性課
程類型
第一類 統整性探究課程 主題 專題 議題 請勾選是否融入生命教育 安全教育 戶外教育
第二類 社團課程 技藝課程
第四類 其他 本土語文/臺灣手語/新住民語文 服務學習 戶外教育 班際或校際交流
自治活動 班級輔導 學生自主學習 領域補救教學
學校
願景
L 領導
T 感恩
E 探索
S 自信
C 合作
與學校願景呼
應之說明
1.藉由探訪活動,認識家鄉自然環境特色,進而感恩土地。
2.透過社區踏查,引導學生感受及探索人文的價值。
3.透過栽種植物的學習歷程,感受生命的價值,進而陶冶性情,促進身心健康,建立自信
4.規劃適合學生的學習活動,培養與他人互助合作的態度。
總綱
核心素
E-A2 具備探索問題的思考能力,並透過
體驗與實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E-C3 具備理解與關心本土與國際事務的
素養,並認識與包容文化的多元
性。
E-C2 具備理解他人感受,樂於與人互
動,並與團隊成員合作之素養。
課程
目標
1.透過網路及實地探訪活動,認識在地物產與建築的特色,進而培養愛鄉土的情懷。
2.透過栽種至收成的過程體驗,種植與記錄的活動,觸發對人和食物心懷感恩,並體驗生命的價值。
3.在發表活動中,培養積極參與、勇於表達、團隊合作的態度,並與他人建立良好互動關係,陶冶身心健全發展。
brary.jsp&orgId=016
&mp=1&idPath=5217_5
222_5236
「愛上圖書館」學習單
(5)
-
(6)
2-I-1 /以感官和
覺探索生活中
覺察事物及環境
特性。
語1-Ⅰ-2/能學習聆聽不
同的媒材說出聆聽的內
容。
1a- -1/認識基本的
健康常識。
3-I-1 /願意參與
現好奇與求知探究
心。
1. 玉米
的種
2. 玉米
的營
養價
3. 玉米
的應
4. 玉米
的生
長史
5. 種植
和照
顧的
方式
1. 閱讀《食農教育-認識在地物產》,能說出
玉米是嘉義縣有名的物產。
2. 能透過網路媒材認識及簡單說出玉米的種
類。
3. 能了解玉米的營養價值
認識基本的營養健
康常識。
4. 能認真參 分組討論玉米在生活
中的應用。
5. 能了解及說出玉米的生長史。
6. 能學會種植和照顧玉米的方法。
1. 能專心聆聽並正確回答教師提
出的問題。
2. 能正確說出玉米的營養價值。
2. 能進行分組討論說出玉米在生
活中的應用方式有哪些。
3. 能了解及說出玉米的生長史。
4. 能口頭敘述栽種的方法和注意
事項。
活動一:玉米 follow me
1. 透過網路搜尋介紹玉米家族。
2. 介紹玉米的營養價值。
3. 分組討論玉米在生活中的應用。
4. 進行小組發表分享。
活動二:玉米種植的武功祕笈
1. 透過影片講解了解玉米的生長
史。
2. 介紹種植的前、中、後,如何照
顧?有何注意事項?
◎書籍:
《食農教育-認識在地
物產》(嘉義縣政府出
版)
網站「農業兒童網」
https://kids.coa.go
v.tw/
網站「行政院農業委員
會食農教育教學資源
平台」
https://www.youtube
.com/watch?v=kzB0qN
qzppQ
【阿星種植】如何種出
飽滿好吃的玉米
2
(7)
-
(12)
2-I-2 /觀察生活
中人變化,覺知
變化的可能
3-I-1 /願意參與
現好奇與求知探究
4-I-2 /使用不同
表徵符號進行表現與
享,感的樂
7-I-4 /
同的目標訂定
規則或方法
起工作並完成
任務。
生命教育
1. 播種
和照顧
玉米的
方法。
2. 記錄
玉米成
長的過
程變
化。
3.玉米的
種植觀
察心得
筆記。
1. 能參與種植的活動,學習播種和照顧玉米
的方法,使其順利成長。
2. 能遵守小組分工約定,一起照顧植栽。
3. 能用心觀察和使用適當的文字、圖畫記錄
玉米的生長過程變化。
4. 分享和觀摩各組的栽種經驗及心得。
5. 能從觀察中發現各組的異同,並找出造成
差異的可能因素。
1. 能和組員合作細心照顧小組栽
種的植物。
2. 能透過持續的觀察植物的成長
過程小組共同合作完成完整的
植物觀察記錄。
3. 能分享小組的記錄及聆聽他人
的報告。
4. 經由小組討論能察覺小組間觀
察記錄的異同並找出改進的方
法。
活動一:我是小園丁—種植玉米
1. 將學生分組再進行分組討論工作
分配情形。
2. 指導學生如何種植玉米。
3. 進行實際的種植活動。
活動二:小小觀察家
1. 每日觀察與澆水除草
2. 每週一節的前半段作觀察記錄
半段各組分組討論透過觀察
現玉米成長的變化細節。
3. 小組合作完成玉米的種植觀察記
錄筆記。
活動三:分享與討論
1. 分享小組的觀察記錄。
2. 共同討論如何照顧植物才會讓
植物長得更好。
玉米種子
泥土
栽種工具
觀察記錄筆記
觀察心得筆記
6 節(每
週半節
持續到
第十八
週)
(13 )
-
(18)
2-I-1 /以感官和
覺探索生活中
覺察事物及環境
特性。
3-I-1 /願意參與
現好奇與求知探究
5-I-8 /
書館(室)的功
能。
語 2-I-3 /與他人交談
時,能適當的提問、合宜
的回答,並分享想法。
戶外教育
安全教育(2-2 安全過馬
路)
1.進行探
訪活動時
應注意事
2.製作感
謝卡
3.導覽解
4.參訪學
習單
1.能參與討論及發表探訪活動應注意的事
項。
2.參與感謝卡製作,表達對導覽員的感謝。
3.樂於參與探討活動表現其好奇心並提出
相關問題。
4.願意與人分享個人的感受。
1. 能說出探訪活動應注意的事
項。
2.能用心製作感謝卡感恩導覽員
3.能認真參與參訪活動,專注聆聽
導覽解說和提問。
4.分享個人的感受並完成參訪學習
單。
活動一:行前叮嚀與準備
1. 分組討論提出訪問活動時的相關
問題。
2.製作感謝卡。
活動二:與圖書館有約
1. 老師帶領學生進行鹿草鄉立圖書
館的探訪活動。
2. 聆聽導覽員的解說並訪問相關問
題。
3. 將行前製作的感謝卡送給導覽
員,感恩協助校外教學。
4. 引導學生分享參訪活動的心得與
感受。
5. 完成參訪學習單。
小組提問單
感謝卡製作材料
感謝卡
參訪學習單
6
(19)
-
(20)
2-I-1 /以感官和
覺探索生活中
覺察事物及環境
特性。
3-I-1 /願意參與
現好奇與求知探究
6-I-3 /寫出語
意完整的句
題明確的
段落。
1. 玉米
煎蛋
2. 圖畫
日記
1. 能認識各種玉米料理,覺察它們有不同的
特性。
2. 參與玉米煎蛋的活動,並完成製作玉米料
理的任務。。
3. 能簡單說出參與活動的感受和心得。
4. 能完成圖畫日記。
1. 能注意聆聽了解玉米有許多不
同的料理方式。
2. 能在老師的指導下,分組輪流嘗
試體驗玉米煎蛋的活動。
3. 玉米煎蛋後分享個人的心
得與感受。
4. 完成圖畫日記。
活動一:主廚上菜
1. 老師介紹玉米的一般料理。
2. 在老師的指導下讓學生分組體驗
玉米料理-玉米煎蛋。
3. 學生品嚐並發表口感與心得。
活動二:圖畫日記
1.學生發表料理過程與心得。
2.學生完成圖畫日記。
玉米粒、蛋
廚具、卡式瓦斯爐
圖畫日記
2
教材來源 選用教材 ( 1.《鹿情草青》、2.《食農教育-認識在地物產》 ) 自編教材(請按單元條列敘明於教學資源中)
本主題是否
融入資訊科
技教學內容
融入資訊科技教學內容
融入資訊科技教學內容 ( ) (以連結資訊科技議題為主)
特教需求學
生課程調整
身心障礙類學生: 無 V 有-智能障礙( )人、學習障礙(1 )人、情緒障礙( )人、自閉症( )人、(/人數)
資賦優異學生: - (自行填入類型/人數,如一般智能資優優異 2)
課程調整建議(特教老師填寫)
1.提供報讀服務
2.無法自己書寫文字,可提供口語回答或答案抄寫的方式輔助答題
特教老師姓名:官易祺
普教老師姓名:施軫綺、陳昭如、邱靖雯
填表說明:
(1)依照年級或班群填寫。
(2)分成上下學期,每個課程主題填寫一份,例如: 一年級校訂課程每週 3 節,共開社區文化課程 1 節、社團 1 節、世界好好玩 1 節三種課程,每種課程寫一份,共須填寫 3 份。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