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04
,离现在 0
年 139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1
三、嘉義縣六腳國小
114 學年度校訂課程教學內容規劃表
(
上/下學期,各一份。若為同一個課程主題則可合為一份
表 14-3 校訂課程教學內容規劃表
全校學生人數未滿五十人需實施混齡,本課程是否實施混齡教學:是□( 年級和 年級) 否
▄
年級
二年級
年級課程
主題名稱
六腳小農夫
課程
設計者
蘇郁惠
總節數
/學
期
(上/下)
40/上學期
符合
彈性
課程
類型
▄第一類
統整性探究課程 ▄主題 ⼞專題 ⼞議題
⼞第二類 ⼞社團課程 ⼞技藝課程
⼞第四類
其他 ⼞本土語文/臺灣手語/新住民語文 ⼞服務學習 ⼞戶外教育 ⼞班際或校際交流
⼞自治活動
⼞班級輔導 ⼞學生自主學習 ⼞領域補救教學
學校
願景
健康、快樂、創意、積極
與學校願景
呼應之說明
希望經由各領域素養的學習,讓六腳的孩童,能以身心健康為學習基礎, 在快樂的學習環境中認知學習,
透過閱讀學習、藝術人文與科技的創意思考, 培養積極的廣闊人生觀。
總綱
核心
素養
E-A3 具備擬定計畫與實作的能
力,並以創新思考方式,因應日
常生活情境。
E-B 1 具備「聽、說、讀、寫、
作」的基本語文素養,並具有生
活所需的基礎數 理、肢體及藝術
等符號知能, 能以同理心應用在
生活與人際溝通。
E-B3 具備藝術創作與欣賞的基本
素養,促進多元感官的發展,培
養生活環境中 的美感體驗。
E-C2 具備理解他人感受,樂於與
人互動,並與團隊成員合作之素
課程
目標
1.
透過社區參訪,培養學生具備擬定計畫與實作的能力,並以創新思 考方式,因應日常生活情境。
2.
透過整理社區資料,培養學生具備「聽、說、讀、寫、作」的基本語文素養,並具有生活所需的基礎
數理、肢體及藝術等符號知能,能以同理心應用在生活與人際溝通。
3.
透過社區成果分享,培養學生具備藝術創作與欣賞的基本素養,促 進多元感官的發展,培養生活環境
中 的美感體驗。
4.
透過活動討論,培養學生具備理解他人感受,樂於與人互動,並與 團隊成員合作之素養。
2
教
學
進
度
單元
名稱
連結領域(議題)/
學習表現
自訂
學習內容
學習目標
表現任務
(評量內容)
學習活動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節
數
養。
議題
融入
*
是否融入 □生命教育
安全教育
戶外教育 □其他議題
融入
議題
實質
內涵
(1)戶 E1 善用教室外、戶外 及 校 外 教學,認識生活環境(自然或
人為)
。
(2)
安 E1 了解安全教育。
3
第
( 1)
週
-
第
( 6)
週
認
識
社
區
農
作
物
生活 2-I-1 以感
官和知覺探索生
活中的人、事、
物,覺察事物及
環境的特性。
生活 2-I-5 運用
各種探究事物的
方法及技能,對
訊息做適切的處
理,並養成動手
做的習慣。
生活 7-I-2 傾聽
他人的想法, 並
嘗試用各種方法
理解他人所表達
的意見。
國語 2-I-3 與他
人交談時,能適
當的提問、合宜
的回答,並分享
想法。
戶 E1 善用教室
外、戶外 及 校
外 教學,認識生
活環境(自然或
人為)。
1.認識社區
的農作物。
2.紀錄農作
物學習單。
3.社區農作
物種類。
4.社區農作
物田野調
查。
5.繪製農作
物分布圖。
6.番茄園
1.
學生運用個人
的感官與知覺去
探索社區的農作
物,覺察農作物
的生長與環境因
素影響的特性。
2.
學生運用各種
探究農作物的成
長原理方法及技
能,對農作物種
類資料做適切的
討論紀錄,並養
成動 手做的習
慣。
3.
學生傾聽他人
對家鄉農作物體
驗認識的想法,
並嘗試用觀察、
紀錄、討論的方
法去理解農作物
類別, 並分享
表達的個人或小
組的討論成果。
4.
與同儕分討論
分享家鄉農作物
探索的成果,並
欣 賞別人的成
果的優點,反思
自己不足之處。
5.
善 用 戶 外 交
學活動,參觀番
茄園栽種種類,
認識 番 茄 生 長
環境。
1.說出圖片中農作物
正確的名稱。
2.能訪問家人或鄰居
長 輩 種 植 的 農 作 物
種 類並以文字記錄
完成學習單。
3.透過小組討論紀錄
社 區 裡 農 作 物 的 內
容,完成認識社區農
作 物 種 類 並 發 表 分
享。
4.遵守團體活動規定
事項,聽從教師的指
導。
5.運用手機或相機拍
攝 農 作 物 照 片 並 用
筆記本紀錄、繪製農
作物種類。
6.透過全班分組合作
將 所 記 錄 的 家 鄉 農
作 物 繪 製 成 農 作 物
所在位置的分布圖。
7.說出及繪畫出參觀
番茄園,番茄的外型
顏色、種類、番茄生
長的狀態。
活動一:認識社區農作物
1.認識常見的農作物:猜一猜我是誰?
教師以實物投影機展示農作物的圖片,例如:毛豆、玉米、花
生、牛蒡、稻米、綠豆……等,讓學生搶答並予以點數加分。
2.自家農作物分享:
(1)老師發放農作物學習單讓學生透過訪問家人或鄰居栽種農
作物的項目。
(2)學習單分享-請學生上台發表家裡或鄰居種的農作物有哪
些?
3.討論自己社區裡農作物的種類:
老師先將同社區的學生(新生、六腳,崩山)分成同一組別,請
各組把農作物種類寫在圖畫紙上並請各組上台分享發表。
活動二:小小探察員
1.社區農作物田野調查:
老師帶領學生到學校附近的農田進行實地農作物訪查 並觀察
記錄。
2.觀察紀錄社區農作物種類:
學生可利用手機或筆記本,將農作物的外型(例如:外型、葉
子、果實……)拍攝或記錄下來,觀察及比較。
3.繪製社區農作物分布圖
教師給予社區地圖,學生將所記錄觀察到農作物,繪製成農作
物分布圖。
1.農業數位科
技 博 物
館
。
https://digiins
.tari.g
ov.tw/diagnos
is/
2.地底蔬菜立
體書。卓瑋淨
/ 陳 志 鴻
(繪),
出版社:世一
文化。
3.蔬菜澡堂。
塔可美, 出版
社:布克。
4.數位相機、
平板電腦、手
機。
12
4
活動三:社區番茄園探查
1.透過戶外教育活動,探查社區中,種植的番茄園區觀察及記
錄。
2.繪製番茄園的學習表單圖卡,表單內容設計番茄的外型、顏
色、種類、番茄狀態等。
3.各組將番茄園的學習表單圖卡發表分享。
活動四:教師歸納與建議
1.學生分享解說繪製社區農作物分布圖,並思考為何要農作物
要種在這個地方?可能的原因是?
2.除本單元學習活動,你還想再觀察那些農作物呢?
3.建議學生番茄園的學習表單圖卡還有哪些內容可以增加?
4.本單元學習活動,學生對社區的農作物已有認識和理解,除
了觀察農作物,建議學生可以學校或觀察生活周遭的植物種
類,擴展學習內容。
5
第
(7 )
週
-
第
(10)
週
逛
逛
菜
市
場
國語 1-Ⅰ-1 養成
專心聆聽的習
慣,尊重對方發
言。
國語 2-I-3 與他
人交談時,能適
當的提問、合宜
的回答,並分享
想法。
生活 7-I-4 能為
共同的目標訂定
規則或方法,一
起工作並完成任
務。
1.認識市場
上的農作
物。
2.認識農作
物的種子外
型及顏色樣
貌。
3.設計種子
拼貼畫並分
享發表。
1. 養 成 專 心 聆 聽
他人介紹農作物
的名稱,尊重他
人 發 言 及 各 項
參 訪 活 動 的 規
定。
2. 透 過 與 同 儕 交
談討論社區農作
物的種子的外型
樣 貌、顏色,並
適當提問不明白
之處。合宜的回
答教師提出的觀
察討論問題,並
分享學習單成果
給班上同學。
3.根據教師訂定
使用各類種子的
規則,拼貼出昆
蟲的 圖案,完成
一幅創意的拼貼
畫。
1.養成遵守團體活動
安 全 規 定 , 注 意 禮
貌並完成「你認識我
嗎?」學習單。
2.理解社區農作物的
種子型態、顏色。
3.設計並完成種子拼
貼畫。
4.上台分享完成的種
子 拼 貼 畫 , 並 說 出
運 用 哪 些 種 類 的 種
子來製作?
活動一:認識市場裡賣的農作物
1.教師帶領學生至賣菜的攤販-完成「你認識我嗎?」的學習
單。
(1)學生先觀察架上的菜,先把自己認識的菜寫於學習單上。
(2)寫完學習單之後,請學生輪流發表;如果架上還有學生說不
出的菜名,就請老闆來介紹解說。
活動二:認識種子-種子拼貼畫
1.老師帶學生到賣種子的商店認識種子,讓學生知道社 區裡
農作物種子的形狀與顏色,請學生將種子畫下來或以拍照方式
記錄。
2.請學生帶家裡有的種子(例如:紅豆、綠豆、黑豆、 黃豆……
等)或由老師提供,學生設計出一張以昆蟲外型為主的拼貼圖
畫。
3.學生上台發表畫作的內容,並說出運用哪些種類的種子來製
作昆蟲外型貼畫。
活動三:教師歸納綜合學生發表內容,予以建議回饋。
1.在認識市場裡賣的農作物,建議學生可以再深入學習農作物
的生產季節為何時?
2.認識種子-種子拼貼畫,除了個人創作外,建議可以集體創
作,創作大型作品。
3.在創作種子拼貼畫,融入色彩美學,運用各種材料裝飾,讓
作品豐富生動。
1.小種子,快
長大:蔬菜篇
作者:陳麗雅,
出版社:維京
國際。
2.零失敗種子
栽 培 全 學 習
播種‧採種‧
育 種 圖 解 入
門。作者:梁
群健,出版社:
麥浩斯
8
6
第
(11)
週
-
(15)
週
綠
豆
日
記
國語 5-Ⅰ-7 運用
簡單的預測、推
論等策略,找出
句子和段落明示
因果關係,理解
文本內容。
生活 4-I-3 運用
各種表現與創造
的方法與的方法
與形式,美化生
活、增加生活的
趣味。
生活 7-I-5 透過
一起工作的程,
感受合作的重要
性。
1.學習綠豆
如何栽種。
2.綠豆的成
長觀察日
記。
3.影響植物
生長的因
素。
1. 運 用 表 格 記 錄
綠 豆 的 成 長 過
程,簡單的推論
綠 豆 每 天 可 以
生長的高度。透
過實際的觀察紀
錄綠豆生長,理
解綠豆生長的過
程。
2. 運 用 科 學 觀 察
實 驗 的 方 法 步
驟,記綠綠豆形
狀、 顏色、尺寸
的變化,增加學
習的樂趣和美化
生活學習經驗。
3.透過小組合作,
討論歸納如何才
能 讓 綠 豆 成 長
好, 分享自己特
別觀察記錄到的
部分。
1. 用 正 確 的 實 驗 方
式 , 確 實 觀 察 記 錄
綠豆的生長過程。
2. 以 科 學 實 證 的 態
度,記綠綠豆成長過
程,以及種植過程發
現的問題。
3.透過分享,說出自
己 種 植 綠 豆 的 心 得
感想。
4.理解認識植物的生
長 環 境 過 程 , 以 及
影 響 植 物 生 長 的 因
素。
活動一:大家一起種綠豆
1.把之前觀察的綠豆種子,讓學生用水種在盤子裡。
2.發芽後,長高 10 分左右,在移植種到盆栽裡。
3.紀錄種植過程:
(1)教師提醒學生要細心照顧植物。
(2)請學生互相協助提醒:確實記錄種綠豆的過程。
(3)請學生思考要如何才能讓綠豆生長的好呢?
活動二:我的綠豆日記
1.寫綠豆種植觀察記錄日記
2.記錄綠豆長相:大小、形狀、顏色。
3.紀錄綠豆變化:發芽、長根、長出新葉子、莖變粗、長高、
開花、結果。
4.種植綠豆紀錄及照顧的方式過程。
5. 說一說栽種過程有趣或遇到的問題,特別的地方。
6. 記錄完成綠豆的成長日記並分享。
活動三:教師歸納綜合學生發表內容,予以建議回饋。
1.學生對於種植綠豆都有極高的學習興趣,確實記錄成果,培
養學生觀察能力。
2.建議學生在種植綠豆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一步探求解
決方式。
3.學生發揮合作精神,養成蒐集整理資料的習慣。
1.蔬菜是怎麼
長 大 的 呀 ?
作 者 : 婕 爾
達.繆。
出版社:水滴
文化。
2.好吃好玩種
子 盆 栽 。 作
者:董淑芬作,
出版社:麥浩
斯。
10
7
第
(16)
週
-
第
(20)
週
採
果
樂
生活 2-I-6 透過
探索與探究 人、
事、物的歷程,
了解其中的道
理。
生活 7-I-3 覺知
他人的感受, 體
會他人的立場及
學習體諒他人,
並尊重和自己不
同觀點的意見。
國語 2-Ⅰ-2 說出
所聽聞的內容。
安 E1 了解安全
教育。
1.認識番茄
的成長過
程。
2.體驗如何
正確採番
茄。
3.寫出採番
茄的心得感
想與繪製番
茄創意圖
畫。
4.採番茄
1. 探 索 番 茄 的 成
長過程。了解農
夫種田的辛苦並
養 成 愛 物 惜 物
感恩的心。
2. 覺 知 採 番 茄 時
應注意的事項,
尊重園區主人的
裩 定。
3. 說 出 採 番 茄 圖
中 的 內 容 及 心
得。
4. 了 解 採 番 茄 戶
外教學活動時,
過馬路注意交通
安全、採番茄時
活動使用工具安
全事項。
1.討論出拜訪時,訪
問 番 茄 園 主 人 的 問
題。
2.設計並完成送給番
茄主人的感謝卡。
3. 採 番 茄 時 , 遵 守 規
矩並注意安全。
4.仔細觀察並完整記
錄 番 茄 樹 整 棵 的 造
型。
5.完成一張採番茄的
圖 畫 並 寫 出 心 得 感
想。
6.說出戶外教學活動
時 要 注 意 的 安 全 事
項。
活動一:番茄園採果樂
1.在認識社區農作物學習單元,已觀察記錄番茄園區生長環
境,本學習活動規劃聯絡拜訪番茄園區採果的事項。
2.分組討論紀錄拜訪番茄園區時想問園主人的問題。
3.學生先設計並做好感謝卡贈送園主人。
活動二:體驗採番茄的樂趣
1.實地訪查番茄園
(1)聽番茄園主人的介紹、請主人指導學生如何採番茄、採
時應注意的事項。
(2)學生將準備好的問題,訪問番茄園主人。
(3)學生仔細觀察番茄樹的莖、葉子、果實……等,並記錄
下來。
(4)在實地訪查番茄園時,融入全全教育,人員通過馬路十字
路口需行走斑馬線,遵守紅綠燈號誌,注意個人行走時的安全,
學生瞭解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進而確實遵守。
2.體驗採果樂,老師再次叮嚀採番茄時,應注意工具(如:剪刀)
使用的安全事項。
3.畫一張採番茄的圖畫及寫出心得感想並發表分享。
活動三:教師歸納綜合學生發表內容,予以學生建議與回饋。
1.
戶外教學活動,融入安全教育,讓學生瞭解交通與日常生活
的關係,工具安全使用,建立安全概念。
2.對於本次採果樂教學活動,你還想了解哪些農作物?建議學
生可以再多蒐集資料。
1. 認 識 番 茄 -
番茄主題館-
農 業 知 識 入
口
網
。
https://kmweb
.coa.g
ov.tw/subject/
subje
ct.php?id=41
40
2.認識番茄–
五感文創-台
灣
鮮
果
配
。
http://www.gr
an2.c
om/blog/2000
3.從故事引導
孩 子 認 識 番
茄,進而創作
一篇番茄詩。
https://kidsvil
la.pix
net.net/blog/p
ost
10
8
3.請學生思考本學期各個單元學習活動,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
了哪些問題?
4.請學生思考本學期各個單元學習活動,我用了哪些方法來
解決問題?
5.請學生思考本學期各個單元學習活動,我最喜歡的是什麼活
動?原因是什麼?
教材來源
⼞選用教材 ( ) ▄自編教材
(請按單元條列敘明於教學資源中)
本主題是否
融入資訊科
技教學內容
▄
無 融入資訊科技教學內容
□有 融入資訊科技教學內容 共( )節 (以連結資訊科技議題為主)
特教需求學
生課程調整
※身心障礙類學生: ▄無 □有-智能障礙( )人、學習障礙( )人、情緒障礙( )人、自閉症( )人、(自行填入類型/人數)
※資賦優異學生: ▄無 □有- (自行填入類型/人數,如一般智能資優優異 2 人)
※課程調整建議(特教老師填寫):
普教老師姓名:蘇郁惠
填表說明:
(1)
依照年級或班群填寫。
(2)
分成上下學期,每個課程主題填寫一份,例如: 一年級校訂課程每週 3 節,共開社區文化課程 1 節、社團 1 節、世界好好玩 1 節三種課程,每種課程寫一份,共須填寫 3
份。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