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1
,离现在 2
年 5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集中式特教班特殊需求學生課程計畫
特殊需求學生課程計畫
一、學生能力與課程需求彙整(表 7-1)
基隆市仁愛國小第
112 學年度學生能力與課程需求彙整表
學生基本資訊
特教服務方式
班級
特教班
級型態
學生姓名
鑑輔會核定之特殊教
育資格(正式、疑似)、
程度(輕中重)與類別
學生能力與課程需求說明
直接
教學
入班
合作
間接服務
輔導 諮詢
1
210
集中
陳永靜
正式/中度/智能障礙
1.認知學習:無法自行唱數數字 1-10、能命名喜歡的玩具等事物(火車、飛
機)。能用指認的方式區辨目標。會看照片和圖畫進而指認、區辨。
2.生活管理:能自己吃飯喝湯,但是挑食、只能喝清湯。餐後不會主動收拾:刷
牙、洗手、擦桌子等皆無法處理。能自行穿衣褲但常不專心需要一直提醒。
3.社會技巧:用拉大人的手來表達需求(如要上廁所),漸漸會已發出聲音或是說
「幫忙」來表達需求,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簡單的指令、語句。需要提醒才會和
人打招呼。
4.動作機能:有扁平足,要體醒孩子慢慢走,興奮跑步狀態下經常會跌倒,可以
跳。肌力及平衡感需再加強(蹲、單腳站、動作轉換、操作)。
ˇ
2
210
集中
許庭華
正式/極重度/腦性麻痺
1.認知學習:聽得懂顏色以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也會用選圖卡的方式選出
指定數字,正確率約 60%。因肢體僵硬尚不能點數數量與配對。學習時挫折容
忍度比較低,依賴協助或直接放棄。
2.生活管理:生活自理全面需要師長的協助,用餐喝水時注意力不集中經常東張
西望,導致入口的實物掉出,師長將實物勇湯匙舀至嘴邊時會張口。平時皆需
包著尿布。
ˇ
3.社會技巧:轉換活動及環境時,較容易激動、哭泣,對不熟悉的人事物會表
現出抗拒的態度。可以活動、或喜歡的事物(巧虎、瑪莎)來增加參與意願;能
理解搖手表示不要、或揮手表示再見等手勢的意思。有需求時久未被滿足時
(吸引注意時)會以哭鬧、尖叫來表達。
4.動作機能:具腦性麻痺症狀,肌肉張力異常、控制力不佳、肌力不足。可在地
墊上維持坐姿,或於椅子上利用綁帶維持坐姿。定時站站立架、助行器練習移
行。上肢可揮動,但肌耐力不足,無法雙手抱住物品;手部有抓握動作但力氣
不足,抓住物品的持續度不佳(約 1~2 秒)。嘴部肌肉較為敏感,時常需要嘴巴
按摩來減緩。
3
210
集中
陳思寧
正式/中度/自閉症
1.認知學習:可指認日常生活常見物品及圖片。可理解簡單生活上的指令如:坐
下、收到這裡、吃飯、喝水、穿鞋等。上課無法久坐,經常要起身離開座位,
要不就是干擾鄰座同學或是挖鼻子挖到流血,對認知學習無興趣,學習非常有
限。
2.生活管理:目前訓練自己用湯匙舀起來吃飯,時常會將食物灑出來,並喜歡用
手直接抓取飯菜食物。會一直往嘴裡送食物,須留意吃完一口再協助舀一口。
可使用吸管喝飲料或自己拿著杯子喝水。自己會拿餅乾吃、拿奶瓶喝奶。因不
會主動表達需求現在仍包尿布。尿布濕了或髒了時,會有不舒服的表現。別人
幫忙洗澡時,會配合抬手或抬腳。
3.社會技巧:視線不會和人接觸、和其說話時不會看著對方、對周遭人和小動物
不感興趣、多獨自遊戲,少主動要人陪玩或在他人邀請下也不會一起玩、缺乏
主動表現自己的行為。只對熊熊、兔子等動物布偶有興趣。
4.功能性動作:會一頁一頁翻書、會轉開瓶蓋、會翻轉瓶子倒出東西、會自主性
的塗鴉、會在 30 秒內插放 5 個圓柱、不會模仿摺紙動作但會將紙弄皺撕破、
會玩串珠珠、無法以大拇指依序與其他四指互碰。
ˇ
4
310
集中
郭駿楓
正式/中度/自閉症
1.認知學習:記憶力佳,會唱數數字 1-200,但無數感、數量概念,會模仿拼積
ˇ
木但不會模仿同學的好習慣。團體學習時無法維持注意力,極易被固著事物吸
引:電風扇、時鐘。命名背誦佳,但比較與統整歸納等能力尚在發展,需要大
量的提示協助。
2.生活管理:具備基本生活自理能力(洗手、穿褲子、上小號),但是若學到不良
習慣,也會一直故意重蹈覆轍。飲食中極易分心,吃得極慢(午餐在肢體協助
下仍要吃 1 小時以上)。
3.社會技巧:和同儕極少互動,會模仿大人的話語或同學玩玩具的方法。會分辨
他人的表情,但不知如何回應(如犯錯被師長責罵反而一直模仿師長)。固定環
境生活習慣熟悉後,能執行基本工作(如放書包、拿彩色筆),但需要師長不斷
提醒否則會坐或站著不動;對於喜歡的事物相當衝動,難以控制,例如走在路
上發現馬路有水溝蓋,便衝去觀察不顧路上的車子。
4.功能性動作:能執行跑、跳等粗大動作,可以進行丟接球活動,但無法單腳
站、跳,上下肢肌力不夠。能操作剪刀剪直線(但剪曲線有待加強),精細動作
尚可。
5
310
集中
陳品惠
正式/重度/腦性麻痺
1.認知學習:注意力會注視眼前的玩具、老師或同學。基本概念: 當眼前有物體
掉落時,會去找尋。在專心前提下,目前可以做簡單的相同顏色分類或配對的
能力。可指認身體五官、身體衣物等實體物品,理解等一下或不可以。在圖像
的指認、比對形狀、顏色能力皆有顯著的進步。
2.生活管理:需手覆手協助餵食,能吃一般食物。能用吸管喝水,偶爾會從嘴角
流出一些水。如廁:目前都包尿布,尚無表達尿濕的能力。漱洗衛生和穿著等
皆需完全協助。
3.社會技巧:多以哭來表示需求,生氣時會哭泣並有揮手踢腳的動作。對於環境
事物的接收度高。可簡單與他人揮手告別。會說好、看書、再見等氣音出現。
4.功能性動作:仍無法自行站立,需輔具協助,定時站站立架。在支撐下可維持
坐姿。動作控制不佳,在執行活動時無法有效完成。有簡單使用生活物品的能
ˇ
力,拿取物品仍以拳握為主,偶有使用三指握。
6
310
集中
王柔懿
正式/中度/智能
1.認知學習:專注力、記憶力不良,基本數量形色概念不穩定,因果、功能、分
類、高低、長短、大小概念等與推理、問題解決能力不良。理解能力弱。平時
服用癲癇藥物,上課精神狀況常不佳,會想睡覺,學習上配合度也不高,開心
就回應,不開心就都不理人。
2.生活管理:吃飯洗漱擦拭動作表現尚可,但是無法自行自動執行,皆需要人一
口令一動作引導操作。可以自行如廁,但需要便後協助再檢查。
3.社會技巧:人際互動能力弱,無法對他人的行為做出適當的回應,情緒表現上
還算穩定。挫折容忍度不佳,當操作遇到困難隨即放棄不願意挑戰。
4.功能性動作:手眼協調相關動作表現不佳、大小動作與協調能力差、肌肉張力
低、無力,經常絆倒,身體的平衡控制協調不佳,動作模仿緩慢。喜歡拼圖和
著色,也表現得不錯。
7
310
集中
陳駒安
正式/輕度/自閉症
1.認知學習:認知能力表現進步,但有時會突然停下所有動作,呈現放空的表現
,僅會在願意回應時,才做出回應。無法維持較久的注意力,容易因外在環境
影響專注力。類別推理及視覺抽象概念推理能力為其優勢能力。會認簡單的注
音符號和生字、會寫名字。對於要求書寫文字較提不起勁,能拖則拖,而且不
能一次寫太多,否則會有情緒。
2.生活管理:穿脫衣、盥洗衛生等日常生活功能可以自己做到,大小便不會主動
跟老師說,一定要提醒才去。午餐後訓練自己洗碗並要求表達請老師檢查。
3.社會技巧:挫折容忍度較低,在遇到困難時不願意嘗試,會用較激烈的方式表
達情緒,面對新的或對他較困難的事物接受度低。二年級開始可以主動跟班上
同學互動一起玩。
4.功能性動作:上肢及身體核心肌力差,精細動作力道控制較弱,手部力氣不足
,手指靈活度和耐久性不夠。但是對於有興趣的拼圖和小積木組裝倒是表現得
不錯!
ˇ
8
410
在家
教育
黃愷玄
正式/重度/腦性麻痺
1.認知學習:認知發展遲緩,無法施測智力測驗。查覺到外界訊息能眼神接觸、
追視,沒看過的人事物會有驚嚇的反射動作。
2.生活管理:四肢軀幹皆癱軟,難以自行翻身、無法維持坐姿,生活自理需要全
面大量的協助以及訓練。飲食以流質食物為主,口腔肌肉極動作發展不足,需
訓練加強。
3.社會技巧:與社會接觸經驗較少,陌生人事物容易害怕緊張而哭鬧,在學習情
境以訓練多接觸新事物累積經驗為主,並練習眼神追視、注視等技能。
4.功能性動作:四肢軀幹皆癱軟,能抬頭、視線追視、短暫伸手舉高及腳部擺動
。需進行擺位、站姿、坐姿訓練,並需定時進行拉筋伸展活動、以及動作訓練。
ˇ
9
410
集中
江惠雯
正式/中度/智能障礙
1.認知學習:注意力難以維持,能配對顏色或明確的圖卡,數字及顏色的指認、
命名仍極不穩定。需使用實際物品操作、圖卡或實物辨識、重複及多樣表現方
式的精熟練習。
2.生活管理:如廁、盥洗(洗手、餐後清潔等)、穿脫衣物等例行之生活自理事務經
工作分析後,多項工作需肢體協助或口語提示,可以自行完成再做檢查。
3.社會技巧:難以適當接收社會訊息做出適當回應(難以專注於語言訊息);難以專
注於團體活動之中(難以注視主教者超過 30 秒)與他人互動以叫聲為主,且反應
不當(躲起來)。在校說話音量小,但在家裡和媽媽說話很大聲,甚至用哭叫尖叫
的方式對待媽媽。
4.功能性動作:下肢肢體張力低(尤其下肢),跑跳動作與同儕落差甚大。兩手動
作協調不佳,手指無力,訓練使用剪刀剪紙有進步,持續練習。模仿動作能力
差。
ˇ
10
610
集中
簡勤育
正式/輕度/智能障礙
1.認知學習:短期記憶不佳故需大量重複的練習,且需不時複習。概念的學習需
要實物的操作、大量的圖片影片辨識刺激,並與實際生活連結。
2.生活管理:如廁(上大號)、盥洗(餐後清潔等)、穿脫衣物等例行之生活自理事務
可自行完成,但是質量不佳,需再加強。(目前仍有便溺在褲子的情形,且不敢
讓師長知道,每月約會發生一次。)
ˇ
3.社會技巧:難以適當接收社會訊息做出適當回應(日常對話回答聲音過小或不回
答等),需要大量的鼓勵;難以依據需要制定因應計畫(如有困難提出請求等);
難以根據情境適當的回應(同學生氣不會調整自己言行等)。
4.功能性動作:肢體張力極低(尤其下肢),動作極為鬆散;肢體間平衡轉換亟待訓
練(單腳站立難以維持 2 秒以上);粗大動作的心肺能力、肢體操作、肌耐力表現
皆與同齡孩子落差甚大。手眼協調待訓練,紙筆工作獨立執行有困難,極依賴
提示協助與鼓勵。
二、學生領域課程規劃(表 7-2)(請在下列方格中填註學生上課節數)
7-2-1
部定課程(領域學習課程)
語文
(國語文)
語文
(英語文)
數學
生活
社會
自然科學
藝術
綜合活動
科技
健康與體育
小
計
姓名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1
陳永靜
6
4
6
(2)
(2)
(1)
(1)
3
19
2
許庭華
6
4
6
(2)
(2)
(1)
(1)
3
19
3
陳思寧
6
4
6
(2)
(2)
(1)
(1)
3
19
4
陳品惠
6
4
3
3
3
1
3
23
5
王柔懿
6
4
3
3
3
1
3
23
6
陳駒安
6
4
3
3
3
1
3
23
7
郭駿楓
6
4
3
3
3
1
3
23
8
黃愷玄
在家教育
9
江惠雯
6
4
3
3
3
1
3
23
10 簡勤育
8
4
3
3
3
2
3
26
本表件所提供之各欄位學校可依據不同教育階段自行增刪彈性使用。
※原:係指在原班上課,包含在普通班由特殊教育教師入班進行合作教學;或在集中式特殊教育班與原班同學一起上課。
※抽:係指抽離式課程,學生在原班該領域/科目節數(學分數)教學時到資源班/教室/方案上課。
※外:係指外加式課程,可適用於資源班或集中式特殊教育班,包括學習節數(學分數)需超過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綱原領域/科目或原班排
定的節數(學分數)及經專業評估後需提供的特殊需求領域課程節數(學分數)。
7-2-2
校訂課程(彈性學習課程)
總計
姓名
統整課程
社團活動
特殊需求領域
其他
小計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1
陳永靜
4
23
2
許庭華
4
23
3
陳思寧
4
23
4
陳品惠
6
29
5
王柔懿
6
29
6
陳駒安
6
29
7
郭駿楓
6
29
8
黃愷玄
在家教育
9
江惠雯
6
29
10
簡勤育
6
32
三、特殊需求領域彙整(表 7-3) (請在下列方格中填註學生上課節數)
姓名
類別
特殊需求領域
生活
管理
社會
技巧
學習
策略
溝通
訓練
功能性動
作訓練
職業
教育
輔助科
技應用
定向
行動
點字
創造力
領導
才能
情意
發展
獨立
研究
藝術才能
專長
總計
1
陳永靜 智能
2
1
1
4
2
許庭華 腦麻
2
1
1
4
3
陳思寧 自閉
2
1
1
4
4
陳品惠 腦麻
2
2
2
6
5
王柔懿 智能
2
2
2
6
6
陳駒安 自閉
2
2
2
6
7
郭駿楓 自閉
2
2
2
6
8
黃愷玄 腦麻
在家教育
9
江惠雯 智能
2
2
2
6
10
簡勤育 智能
2
2
2
6
四、特教學生相關服務與支持策略彙整(表 7-4) (請在下列方格中以〝
〞填註學生的相關服務)
相關服務與支持策略
交通服務
相關專業團隊服務
考試評量調整
巡迴服務
其他服務
姓名
交通
車
交通
費
醫
師
物
理
職
能
語
言
心
理
聽
能
社
工
其
他
獨
立
考
場
延
長
時
間
報
讀
服
務
答
案
卡
謄
錄
口
頭
回
答
電
腦
作
答
放
大
或
點
字
其
他
在
家
教
育
不
分
類
聽
障
視
障
自
閉
症
情
障
其
他
教
育
輔
助
器
材
適
性
教
材
學習及
生活人
力協助-
助理人
員
學習及
生活人
力協助-
課後照
顧
家
庭
支
持
服
務
校園
無障
礙環
境
獎
/
補
助
金
午
餐
補
助
其
他
1 陳永靜
V
V V V
V
V
V
V V
2
許庭華
V
V V V
V V
V
V
V V V
3
陳思寧
V
V V V
V
V
V
V V
4
陳品惠
V
V V V
V V
V
V
V V V
5
王柔懿
V
V V V
V
V
V
V V V
6
陳駒安
V
V V V V
V
V
V
V V
7
郭駿楓
V
V V V
V
V
V
V V
8
黃愷玄
V V V
V
V V
V
9
江惠雯
V
V V V
V
V
V
V V
10 簡勤育
V
V V V
V
V
V
V V
特推會審查結果
通過
再修正
ˇ
五、特教學生課程一覽表(表 7-5)
基隆市仁愛國民小學
112 學年度學生課程一覽表(集中式特教班)
領域名稱
年級
組別
節
數
學生名單
人數
授課教師
部
定
課
程
語文
二/三
低組
2
210 陳永靜、210 許庭華、
210 陳思寧、310 陳品惠
4
吳采霖 2
三/四/六
高組
2
310 陳駒安、310 郭駿楓、
310 王柔懿、410 江惠雯、
610 簡勤育
5
李京翰 2
不分組
3
210 陳永靜、210 許庭華、210 陳思寧
310 陳品惠、310 郭駿楓、
310 陳駒安、310 王柔懿
410 江惠雯
9
李京翰 4
4
610 簡勤育
不分組
1
210 陳永靜、210 許庭華、210 陳思寧
310 陳品惠、310 郭駿楓、
310 陳駒安、310 王柔懿
410 江惠雯
9
吳采霖 2
2
610 簡勤育
數學
二/三
低組
4
210 陳永靜、210 許庭華、
210 陳思寧、310 陳品惠
4
吳采霖 4
三/四/六
高組
4
310 陳駒安、310 郭駿楓、
310 王柔懿、410 江惠雯、
610 簡勤育
5
李京翰 4
領域名稱
年級
組別
節
數
學生名單
人數
授課教師
健體
不分組
3
210 陳永靜、210 許庭華、210 陳思寧
310 陳品惠、310 王柔懿、310 郭駿楓
310 陳駒安、410 江惠雯、610 簡勤育
9
吳采霖 3
社會
不分組
2
210 陳永靜、210 許庭華、210 陳思寧
9
吳采霖 3
3
310 陳品惠、310 王柔懿、310 郭駿楓
310 陳駒安、410 江惠雯、610 簡勤育
自然
不分組
2
210 陳永靜、210 許庭華、210 陳思寧
9
李京翰 3
3
310 陳品惠、310 王柔懿、310 郭駿楓
310 陳駒安、410 江惠雯、610 簡勤育
藝術
與人
文
不分組
1
210 陳永靜、210 許庭華、210 陳思寧
9
李京翰 3
3
310 陳品惠、310 王柔懿、310 郭駿楓
310 陳駒安、410 江惠雯、610 簡勤育
綜合
不分組
1
210 陳永靜、210 許庭華、210 陳思寧
310 陳品惠、310 王柔懿、310 郭駿楓
310 陳駒安、410 江惠雯
9
吳采霖 2
2
610 簡勤育
特殊
需求
領域
課程
社會
技巧
不分組
1
210 陳永靜、210 許庭華、210 陳思寧
9
李京翰 2
2
310 陳品惠、310 王柔懿、310 郭駿楓
310 陳駒安、410 江惠雯、610 簡勤育
功能
性動
作訓
練
低
1
210 許庭華
9
吳采霖 2
2
310 陳品惠
中
1
210 陳永靜、210 陳思寧、
2
410 江惠雯
高
2
310 陳駒安、310 郭駿楓、310 王柔懿
610 簡勤育
領域名稱
年級
組別
節
數
學生名單
人數
授課教師
生活
管理
低
2
210 許庭華、310 陳品惠
9
吳采霖 2
中
2
210 陳永靜、210 陳思寧、410 江惠雯
高
2
310 陳駒安、310 郭駿楓、310 王柔懿
610 簡勤育
*310A 導師兼組長李京翰 18 節(超鐘點 6 節)
310B 導師吳采霖 20 節(超鐘點 2 節)
六、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表 7-6)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含特殊需求領域課程)課程計畫
集中式、資源班、巡迴輔導班(各班別所有任教科目均須填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特教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語文
簡生 8 節,餘生
6
節
特教班
李京翰
教學對象
陳駒安(三年級)、郭駿楓(三年級)、王柔懿(三年級)、江惠雯(四
年級)、簡勤育(六年級)
共 5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1-I-1 養成專心聆聽的習慣,尊重對方的發言。
2-I-1 以正確發音流利的說出語意完整的話。
2-Ⅱ-1 用清晰語音、適當語速和音量說話。
2-Ⅲ-4 運用語調、表情和肢體等變化輔助口語表達。
4-I-2 利用部件、部首或簡單造字原理,輔助識字。
4-Ⅱ-2 利用共同部件,擴充識字量。
4-Ⅲ-2 認識文字的字形結構,運用字的部件了解文字的字音
與字義。
5-I-3 讀懂與學習階段相符的文本。
5-Ⅱ-1 以適切的速率朗讀文本,表現抑揚頓挫與情感。
5-Ⅲ-1 流暢朗讀各類文本,並表現抑揚頓挫的變化。
學
習
內
容
Ab-I-2 700 個常用字的使用。
Ab-Ⅱ-2 1,200 個常用字的使用。
Ab-Ⅲ-2 2,200 個常用字的使用。
Ac-I-2 簡單的基本句型。
Ac-Ⅱ-2 各種基本句型。
Ac-Ⅲ-3 基礎句型結構。
融入之議
題
多元文化、閱讀素養
第一學期
學習目標
勤育、駒安
1-1 能在口語提示下看圖或實物命名指定的語詞 15 個
2-1 能在口語提示下命名指定的字 10 個
3-1 能在口語及視覺提示下用 1 個指定的句型造句
4-1 能在口語及視覺提示下寫出指定的字 5 個
惠雯、駿楓、柔懿
1-1 能在口語提示下看圖或實物命名指定的語詞 10 個
2-1 能在口語提示下配對指定的字 10 個
3-1 能在口語及視覺提示下仿說 1 個指定的句型造句
4-1 能在口語、視覺提示以及肢體協助下描寫出指定的字 5 個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
生活好習慣
1.示範、指導學生唸讀或仿說課文及相關詞句。
2.在實際活動的體驗或操作下,辨識、指認、命
名指定的課文相關事物。
3.辨識、指認、唸讀指定的課文相關字詞。
4.提供圖片提示、示範或口語提示練習使用課文
相關句型造句。
2
3
4
5.示範、肢體協助或視覺提示下習寫指定國字。
6.精熟練習活動。
5
收穫的季節
1.示範、指導學生唸讀或仿說課文及相關詞句。
2.在實際活動的體驗或操作下,辨識、指認、命
名指定的課文相關事物。
3.辨識、指認、唸讀指定的課文相關字詞。
4.提供圖片提示、示範或口語提示練習使用課文
相關句型造句。
5.示範、肢體協助或視覺提示下習寫指定國字。
6.精熟練習活動。
6
7
8
9
10
繪本
1.示範、指導學生唸讀或仿說課文及相關詞句。
2.在實際活動的體驗或操作下,辨識、指認、命
名指定的課文相關事物。
3.辨識、指認、唸讀指定的課文相關字詞。
4.提供圖片提示、示範或口語提示練習使用課文
相關句型造句。
5.示範、肢體協助或視覺提示下習寫指定國字。
6.精熟練習活動。
11
12
13
14
15
不說話的萬事通
(閱讀書本)
1.示範、指導學生唸讀或仿說課文及相關詞句。
2.在實際活動的體驗或操作下,辨識、指認、命
名指定的課文相關事物。
3.辨識、指認、唸讀指定的課文相關字詞。
4.提供圖片提示、示範或口語提示練習使用課文
相關句型造句。
5.示範、肢體協助或視覺提示下習寫指定國字。
6.精熟練習活動。
16
17
18
19
複習
1.複習命名、語詞與句型。
2.複習習寫活動。
3.以競賽與任務的方式進行複習活動。
20
第二學期
學習目標
勤育、駒安
1-1 能在口語提示下看圖或實物命名指定的語詞 15 個
1-2 能在口語提示下命名指定的字 10 個
1-3 能在口語及視覺提示下用 1 個指定的句型造句
1-4 能在口語及視覺提示下寫出指定的字 5 個
惠雯、駿楓、柔懿
1-1 能在口語提示下看圖或實物命名指定的語詞 10 個
1-2 能在口語提示下配對指定的字 10 個
1-3 能在口語及視覺提示下仿說 1 個指定的句型造句
1-4 能在口語、視覺提示以及肢體協助下描寫出指定的字 5 個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
春曉
1.示範、指導學生唸讀或仿說課文及相關詞句。
2.在實際活動的體驗或操作下,辨識、指認、命
名指定的課文相關事物。
3.辨識、指認、唸讀指定的課文相關字詞。
4.提供圖片提示、示範或口語提示練習使用課文
相關句型造句。
5.示範、肢體協助或視覺提示下習寫指定國字。
6.精熟練習活動。
2
3
4
5
6
繪本
1.示範、指導學生唸讀或仿說課文及相關詞句。
2.在實際活動的體驗或操作下,辨識、指認、命
名指定的課文相關事物。
3.辨識、指認、唸讀指定的課文相關字詞。
4.提供圖片提示、示範或口語提示練習使用課文
相關句型造句。
5.示範、肢體協助或視覺提示下習寫指定國字。
6.精熟練習活動。
7
8
9
10
一起來野餐
1.示範、指導學生唸讀或仿說課文及相關詞句。
2.在實際活動的體驗或操作下,辨識、指認、命
名指定的課文相關事物。
3.辨識、指認、唸讀指定的課文相關字詞。
4.提供圖片提示、示範或口語提示練習使用課文
相關句型造句。
5.示範、肢體協助或視覺提示下習寫指定國字。
6.精熟練習活動。
11
12
13
14
15
種子的旅行
1.示範、指導學生唸讀或仿說課文及相關詞句。
2.在實際活動的體驗或操作下,辨識、指認、命
名指定的課文相關事物。
3.辨識、指認、唸讀指定的課文相關字詞。
4.提供圖片提示、示範或口語提示練習使用課文
相關句型造句。
5.示範、肢體協助或視覺提示下習寫指定國字。
6.精熟練習活動。
16
17
18
19
複習
1.複習命名、語詞與句型。
2.複習習寫活動。3.以競賽與任務的方式進行複
習活動。
20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特教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語文
6 節
特教班
李京翰
教學對象
陳永靜(二年級)、陳思寧(二年級)、許庭華(二年級)、陳品惠(三
年級)
共 4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1-I-1 養成專心聆聽的習慣,尊重對方的發言。
1-I-2 能學習聆聽不同的媒材,說出聆聽的內容。
1-Ⅱ-2 具備聆聽不同媒材的基本能力。
2-I-2 說出所聽聞的內容。
4-I-6 能因應需求,感受寫字的溝通功能與樂趣。
學
習
內
容
Aa-I-1 聲符、韻符、介符的正確發音和寫法。
Aa-Ⅱ-1 標注注音符號的各類文本。
Ab-I-2 700 個常用字的使用。
融入之議
題
多元文化、閱讀素養
第一學期
學習目標
永靜、思寧
1-1 能在口語提示下看圖或實物命名指定的字詞 12 個
2-1 能在口語提示下選出指定的圖卡 8 個
3-1 能在口語及視覺提示下用 1 個指定的句型填空造句
4-1 能在口語及視覺提示下選出相同的字 4 個
品惠、庭華、愷玄
1-1 能在肢體協助下選出相同的圖卡 8 個
2-1 能在肢體協助下選出指定的圖卡 8 個
3-1 能在肢體協助及視覺提示下將圖卡放置指定位置完成句型填
空
4-1 能在肢體協助及視覺提示下選出相同特徵的字 4 個
教學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
生活好習慣
1.示範、指導學生唸讀、仿說或指認相關字詞。
2.在實際活動的體驗或操作下,辨識、指認、命
名指定的課文相關事物。
3.教導後能在圖卡中於肢體協助或口語題提示
下選出指定圖卡。
4.精熟練習活動。
2
3
4
5
收穫的季節
1.示範、指導學生唸讀、仿說或指認相關字詞。
2.在實際活動的體驗或操作下,辨識、指認、命
名指定的課文相關事物。
3.教導後能在圖卡中於肢體協助或口語題提示
下選出指定圖卡。
4.精熟練習活動。
6
7
8
9
10
1.示範、指導學生唸讀、仿說或指認相關字詞。
11
繪本
2.在實際活動的體驗或操作下,辨識、指認、命
名指定的課文相關事物。
3.教導後能在圖卡中於肢體協助或口語題提示
下選出指定圖卡。
4.精熟練習活動。
12
13
14
15
不說話的萬事通
(閱讀書本)
1.示範、指導學生唸讀、仿說或指認相關字詞。
2.在實際活動的體驗或操作下,辨識、指認、命
名指定的課文相關事物。
3.教導後能在圖卡中於肢體協助或口語題提示
下選出指定圖卡。
4.精熟練習活動。6.精熟練習活動。
16
17
18
19
複習
1.複習命名及語詞。
2.複習辨識指認活動。
3.以競賽與任務的方式進行複習活動。
20
第二學期
學習目標
永靜、思寧
1-1 能在口語提示下看圖或實物命名指定的字詞 15 個
1-2 能在口語提示下選出指定的圖卡 10 個
1-3 能在口語及視覺提示下用 1 個指定的句型填空造句
1-4 能在口語及視覺提示下選出相同的字 4 個
品惠、庭華、愷玄
1-1 能在肢體協助下選出相同的圖卡 8 個
1-2 能在肢體協助下選出指定的圖卡 8 個
1-3 能在肢體協助及視覺提示下將圖卡放置指定位置完成句型填
空
1-4 能在肢體協助及視覺提示下選出相同特徵的字 4 個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
春曉
1.示範、指導學生唸讀、仿說或指認相關字詞。
2.在實際活動的體驗或操作下,辨識、指認、命
名指定的課文相關事物。
3.教導後能在圖卡中於肢體協助或口語題提示
下選出指定圖卡。
4.精熟練習活動。
2
3
4
5
6
繪本
1.示範、指導學生唸讀、仿說或指認相關字詞。
2.在實際活動的體驗或操作下,辨識、指認、命
名指定的課文相關事物。
3.教導後能在圖卡中於肢體協助或口語題提示
下選出指定圖卡。
4.精熟練習活動。
7
8
9
10
一起來野餐
1.示範、指導學生唸讀、仿說或指認相關字詞。
2.在實際活動的體驗或操作下,辨識、指認、命
名指定的課文相關事物。
3.教導後能在圖卡中於肢體協助或口語題提示
11
12
13
下選出指定圖卡。
4.精熟練習活動。
14
15
種子的旅行
1.示範、指導學生唸讀、仿說或指認相關字詞。
2.在實際活動的體驗或操作下,辨識、指認、命
名指定的課文相關事物。
3.教導後能在圖卡中於肢體協助或口語題提示
下選出指定圖卡。
4.精熟練習活動。
16
17
18
19
複習
1.複習命名及語詞。
2.複習辨識指認活動。3.以競賽與任務的方式進
行複習活動。
20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特教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學 A
4 節
特教班
李京翰
教學對象
陳駒安(三年級)、郭駿楓(三年級)、王柔懿(三年級)、江惠雯(四年
級)、簡勤育(六年級)
共 5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n-I-1 理解一千以內數的位值結構,據以做為四則運算之基礎。
n-I-4 理解乘法的意義,熟練十十乘法,並初步進行分裝與平分
的除法活動。
n-I-7 理解長度及其常用單位,並做實測、估測與計算。
n-II-1 理解一億以內數的位值結構,並據以作為各種運算與估
算之基礎。
n-II-2 熟練較大位數之加、減、乘計算或估算,並能應用於日常
解題。
n-III-1 理解數的十進位的位值結構,並能據以延伸認識更大與
更小的數。
r-III-1 理解各種計算規則(含分配律)
,並協助四則混合計算
與應用解題。
學
習
內
容
N-2-1 一千以內的數:含位值積木操作活動。結合點數、位值表
徵、位值表。位值單位「百」
。位值單位換算。
N-2-2 加減算式與直式計算:用位值理解多位數加減計算的原理
與方法。初期可操作、橫式、直式等方法並陳,二年級最
後歸結於直式計算,做為後續更大位數計算之基礎。直式
計算的基礎為位值概念與基本加減法,教師須說明直式
計算的合理性。N-2-11 長度:
「公分」
、
「公尺」
。實測、量
感、估測與計算。單位換算。
N-3-1 一萬以內的數:含位值積木操作活動。結合點數、位值表
徵、位值表。位值單位「千」
。位值單位換算。
N-3-2 加減直式計算:含加、減法多重進、退位。
N-3-3 乘以一位數:乘法直式計算。教師用位值的概念說明直式
計算的合理性。被乘數為二、三位數。
N-4-1 一億以內的數:位值單位「萬」
、
「十萬」
、
「百萬」
、 「千
萬」
。建立應用大數時之計算習慣,如「30 萬 1200」 與
「21 萬 300」的加減法。 位值表 n-II-1 N-4-2 較大位
數之乘除計算:處理乘數與除數為多位數之乘除 直式計
算。教師用位值的概念說明直式計算的合理性。
N-6-5 解題:整數、分數、小數的四則應用問題。二到三步驟的
應用解題。含使用概數協助解題
R-6-1 數的計算規律:小學最後應認識(1)整數、小數、分數
都是數,享有一樣的計算規律。
(2)整數乘除計算及規律,
因分數運算更容易理解。
(3)逐漸體會乘法和除法的計算
實為一體。併入其他教學活動
融入之議
題
品德教育(自律、守時)
第一學期
學習目標
駒安、勤育、駿楓
1-1 能於口語提示下,運用位值板記下百位以上的數字。
1-2 能於口語提示下,區辨不同位數兩數的多少。
2-1 能於口語提示下,觀察數量變多時,可用+符號紀錄。
2-2 能於口語提示下,觀察數量變少時,可用-符號紀錄。
2-3 能於口語提示輔以視覺提示下,讀過加減法算式後,畫圈計算出
答案。
3-1 能於口語提式輔以視覺提示下,進行乘法列式。
3-2 能於口語提示下,背誦 2 的乘法。
3-3 能於口語提示下,背誦 5 的乘法。
4-1 能於口語提示輔以視覺提示下,將橫式計算式寫成直式。
4-2 能於口語提示輔以視覺提示下,能將直式算式中的數字依位數小
至大進行計算。
惠雯、柔懿
1-1 能於口語提示輔以視覺提示下,運用位值板記下百位以上的數
字。
1-2 能於口語提示輔以視覺提示下,區辨不同位數兩數的多少。
2-1 能於口語提示輔以視覺提示下,觀察數量變多時,可用+符號紀
錄。
2-2 能於口語提示輔以視覺提示下,觀察數量變少時,可用-符號紀
錄。
2-3 能於口語提示輔以視覺提示下,讀過加減法算式後,操作實物計
算出答案。
3-1 能於口語提示下,唸出乘法算式。
3-2 能於口語提示下,唸讀 2 的乘法。
3-3 能於口語提示下,唸讀 5 的乘法。
4-能於口語提式輔以視覺提示下,用拼湊圖卡的方式列出直式算式。
4-2 能於口語提示及肢體協助下,能將直式算式中的數字依位數小至
大進行計算。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
數到 500
1.練習唱數與點數活動。
2.體驗數量多與少的點數活動之不同。
3.辨識兩個差異大的數量,如 1 與 100、10 與 100
4.點數後寫出或排出對應的數字。
2
3
4
5.帶入定位板,1、10、100。
6.練習使用定位板上的提示,唸讀數字
7.練習將數字填入定位板中,並唸讀數字。
8.精熟練習活動。
5
6
加和減
1.觀察與辨識變多或是變少的現象
2.依據指示操作變多或變少的活動,並以數字紀
錄。
3.練習將+和-的符號帶入實物操作情境。
4.練習將+和-的符號帶入算式。
5.依據加減法算式進行實物操作活動。
6.說明加減法算式的意思。
7.精熟練習活動
7
8
9
10
乘法
1.複習倍數概念。
2.練習 2 個 2 個累加,5 個 5 個累加。
3.紀錄累加的結果,並實際進行數量的預測。
4.運用累加結果製作乘法表。
5.運用乘法表來計算數量。
6.精熟練習活動。
11
12
13
14
直式計算
1.複習加法和減法的計算。
2.練習將橫式寫成直式。
3.練習直式的對齊與計算。
4.於口語提示下,寫成直式並進行計算。
5.精熟練習活動。
15
16
17
18
19
複習
1.複習本學期學習活動
2.以競賽與任務的方式進行複習活動。
20
第二學期
學習目標
駒安、勤育
1-1 能於口語提示下,運用位值板記下千位以上的數字。
1-2 能於口語提示下,唸出千位以上數字(包含千、百、十)。
2-1 能於口語提示下,能說出物品的長度適合用哪一種長度單位(毫
米、公分、公尺)。
2-2 能於口語提示下,能約略用手或工具比出毫米、公分、公尺的長
度。
3-1 能於口語提示下,操作實物進行平分。
3-2 能於口語提示下,在平分活動後記下算式。
4-1 能於口語提示下,運用 2 的乘法計算出指定情境下物品的總量。
4-2 能於口語提示下,運用 5 的乘法計算出指定情境下物品的總量。
惠雯、駿楓、柔懿
1-1 能於口語提示輔以視覺提示下,運用位值板記下千位以上的數
字。
1-2 能於口語提示輔以視覺提示下,唸出千位以上數字(包含千、百、
十)。
2-1 能於口語提示輔以口語提示下,能說出物品的長度適合用哪一種
長度單位(毫米、公分、公尺)。
2-2 能於口語提示下,選出哪個長度是毫米、公分或公尺。
3-1 能於口語提示下,在操作實物平分活動後,說出分成幾份。
3-2 能於口語提示下,在操作實物平分活動後,說出每份有幾個。
4-1 能於口語提示輔以視覺提示下,查 2 的乘法表回答指定情境下物
品的總量。
4-2 能於口語提示輔以視覺提示下,查 5 的乘法表回答指定情境下物
品的總量。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
數到 1000
1.練習唱數與點數活動。
3.辨識兩個差異大的數量,如 1 與 1000、10 與
1000
4.點數後寫出或排出對應的數字。
5.帶入定位板,1、10、100。
6.練習使用定位板上的提示,唸讀數字
7.練習將數字填入定位板中,並唸讀數字。
8.指導孩子觀察不同的位數來比較多少。
9.精熟練習活動。
2
3
4
5
6
毫米
1.複習使用直尺度量指定物品長度。
2.指導學生觀察並依序指出毫米的刻度。
3.辨識 1 毫米、1 公分和 1 公尺。
4.觀察與練習同一個物品,使用不同單位度量的
結果,紀錄與比較。
5.配對不同度量單位及實際物品(例如餅乾的厚
度 v.s.字典的厚度)。。
6.精熟練習活動。
7
8
9
10
分一分
1.觀察與辨別實際操作活動是否有平分。
2.實際操作一個人一個的平分活動。
3.實際操作一個人一個的平分活動。
4.命名平分活動中,最後分不完的為餘數。
5.練習使用減法的方式做平分的計算。
6.精熟練習活動。
11
12
13
14
2、5 和 10 的乘法
1.複習運用乘法表來計算數量。
2.背誦 2、5 和 10 的乘法。
3.將乘法算式與實物做連結,請孩子說明算式(5
元 3 個,五三十五)。
4.看圖或實際物品後,運用乘法算出數量。。
5.精熟練習活動。
15
16
17
18
19
複習
1.複習本學期學習活動
2.以競賽與任務的方式進行複習活動。
20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特教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學 B
4 節
特教班
李京翰
教學對象
許庭華(二年級)、陳永靜(二年級)、陳思寧(二年級)、陳品惠(三
年級)
共 4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n-I-1 理解一千以內數的位值結構,據以做為四則運算之基
礎。
n-I-9 認識時刻與時間常用單位。
s-I-1 從操作活動,初步認識物體與常見幾何形體的幾何特
徵。
d-I-1 認識分類的模式,能主動蒐集資料、分類、並做簡單的
呈現與說明。
學
習
內
容
N-1-1 一百以內的數:含操作活動。用數表示多少與順序。
N-1-6 日常時間用語:以操作活動為主。簡單日期報讀「幾月
幾日」
;
「明天」
、
「今天」
、
「昨天」
;
「上午」
、 「中午」
、
「下午」
、
「晚上」
。簡單時刻報讀「整點」 與「半點」
。
S-1-2 形體的操作:以操作活動為主。描繪、複製、拼貼、堆
疊。
D-1-1 簡單分類:以操作活動為主。報讀與說明已處理好之分
類。觀察分類的模式。
融入之議
題
品德教育(自律、守時)
第一學期
學習目標
永靜、思寧
1-1 能於口語提示下,唱數隨機排列的數字卡(1-10 以內)。
2-1 能於口語提示下,拿出指定數字相對應的數量(1-10 以內)。
3-1 能於口語提示下,拿出指定的數字圖卡(1-10 以內)
4-1 能於口語提示輔以視覺提示下,配對相同的圖卡
庭華、品惠
1-1 能於肢體協助下,參與唱數數字卡的活動(隨機排列 1-10 內的
數字)。
2-1 能於肢體協助下,拿出指定數字相對應的數量(1-10 以內)。
3-1 能於肢體協助下,拿出指定的數字圖卡(1-10 以內)
4-1 能於肢體協助下,配對相同的圖卡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
數到 500
1.肢體協助指導學生邊排序數字 1-10 一邊唱數。
2.依據示範拿出相同的數字卡(1-10 任一個)。
3.依據示範拿出相同的數字卡(1-10 多個)。
4.精熟練習活動。
2
3
4
5
6
加和減
1.肢體協助指導學生依據數字卡(1-10),拿出指
定數量。
2.肢體協助指導學生點數數量後(1-10),拿出數
字卡。
7
8
9
10
乘法
1.肢體協助學生依據數字卡(1-10),拿出指定數
量,做為倍數的題目,出題給 A 組同學練習。
2.肢體協助學生依據列式,拿出相同的數字卡。
11
12
13
14
1.肢體協助學生指令,拿出指定數字卡,題目,
15
16
直式計算
出題給 A 組同學練習。
2.肢體協助學生依據列式,拿出相同的數字卡。
17
18
19
複習
1.複習本學期學習活動
2.以競賽與任務的方式進行複習活動。
20
第二學期
學習目標
永靜、思寧
1-1 能於口語提示下,於點數數量後,拿出相對應的數字卡(1-10 以
內)。
2-1 能於口語提示下,看直尺上的數字,拿出相對應的數字卡(1-10
以內)。
3-1 能於口語提示下,於兩堆物品中,將指定的一堆數量調整至相
同。
4-1 能於口語提示下,配對相同數字但不同字體的數字卡(1-10 以
內)。
庭華、品惠
1-1 能於肢體協助下,於點數數量後,拿出相對應的數字卡(1-10 以
內)。
2-1 能於肢體協助下,看直尺上的數字,拿出相對應的數字卡(1-10
以內)。
3-1 能於肢體協助下,於兩堆物品中,將指定的一堆數量調整至相
同。
4-1 能於肢體協助下,配對相同數字但不同字體的數字卡(1-10 以
內)。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則)
教材資源:█學習單█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
數到 1000
1.肢體協助下指導學進行點數活動。
2.肢體協助下指導學進行點數活動後,拿出數字
卡。
2
3
4
5
6
毫米
1.指導學生利用多重感官認識直尺。
2.能在一堆物品中辨識尺。
3.依據指令拿出指定的數字卡(1-10 任一個)。
7
8
9
10
1.肢體協助下指導學生參與平分的活動。
2.肢體協助下引導學生比較數量是否相同。
11
12
分一分
3.肢體協助下指導學生操作活動,兩堆物品中,
將指定的一堆數量調整至一樣。
4.精熟練習活動。
13
14
2、5 和 10 的乘法
1.肢體協助學生依據數字卡(1-10),拿出指定數
量,做為倍數的題目,出題給 A 組同學練習。
2.肢體協助學生依據列式,拿出相同的數字卡。
15
16
17
18
19
複習
1.複習本學期學習活動
2.以競賽與任務的方式進行複習活動。
20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特教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自然
中高年級 3 節
低年級 2 節
特教班
李京翰
教學對象
陳思寧(二年級)、陳永靜(二年級)、許庭華(二年級)、陳駒安(三
年級)、郭駿楓(三年級)、王柔懿(三年級)、陳品惠(三年級)、江
惠雯(四年級)、簡勤育(六年級)
共 9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2-I-2 觀察生活中人、事、物的變化,覺知變化的可能因素。
ti-Ⅱ-1 能在指導下觀 察日常生活現象的規律性,並運用想
像力與好奇心,了解及描述自然環境的現象。
ti-Ⅲ-1 能運用好奇心察覺日常生活現象的規律性會因為某
些改 變而產生差異,並能依據已知的科學知識科學
方法想像可能發生的事情,以察覺不同的方法,也常
能做出不同的成品。
學
習
內
容
A-I-2 事物變化現象的觀察。
C-I-1 事物特性與現象的探究。
INb-Ⅱ-3 虹吸現象可用來將容器中的水吸出;連通管可測水
平
INa-Ⅱ-4 物質的形態會因溫度的不同而改變。
INb-Ⅱ-5 常見動物的外部形態主要分為頭、軀幹和肢,但不
同類別動物之各部位特徵和名稱有差異。
INc-Ⅲ-12 地球上的水存在於大氣、海洋、湖泊與地下中。
INa-Ⅲ-2 物質各有不同性質,有些性質會隨溫度而改變。
INb-Ⅲ-6 動物的形態特徵與行為相關,動物身體的構造不同,
有不同的運動方式。
融入之議
題
生命教育、科技教育
第一學期 勤育、駒安、駿楓
學習目標 1-1 能在口語提示下,預測水的流向,說出答案(低處、大海或湖
泊)。
1-2 能在口語提示下,說出水的流向(高往低處流;高山流向大海)。
2-1 能在觀察寶特瓶倒水實驗後,於口語提示下說出倒水擠壓寶特
瓶與否的不同。
2-2 能在觀察熱鐵鋁罐置入冷水被壓力擠扁的實驗後,於口語提示
下說出熱空氣遇冷的變化。
惠雯、永靜、柔懿
1-1 能在口語提示下,預測水的流向,選出答案(低處、大海或湖
泊)圖卡。
1-2 能在口語提示下,選出水的流向(高往低處流;高山流向大海)
圖卡。
2-1 能在觀察寶特瓶倒水實驗後,於口語提示輔以視覺提示下選出
倒水擠壓寶特瓶與否不同的圖卡。
2-2 能在觀察熱鐵鋁罐置入冷水被壓力擠扁的實驗後,於口語提示
輔以視覺提示下選出熱空氣遇冷會壓扁的圖卡。
思寧、品惠、庭華
1-1 能在肢體協助下,於預測水的流向問題時,選出正確答案(低
處、大海或湖泊)圖卡。
1-2 能在肢體協助下,選出水的流向(高往低處流;高山流向大海)
圖卡。
2-1 能在觀察寶特瓶倒水實驗後,在肢體協助下選出倒水擠壓寶特
瓶與否不同的圖卡。
2-2 能在觀察熱鐵鋁罐置入冷水被壓力擠扁的實驗後,在肢體協助
下選出熱空氣遇冷會壓扁的圖卡。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
水到哪去了?
1.觀賞影片及照片,並引導孩子認識水會
流向大海。
2.觀賞影片及照片,並引導孩子認識大海
水的源頭。
3.利用實際操作體驗並認識水會流向低
處。
4.在(水會流向低處)實驗前預測水會流
向何處。
5.於連通管的實驗中體驗並認識水最後
匯流至趨於平衡。
6.操作連通管的實驗使得水平衡的樣子
與指定的圖片或指令相同。
7.統整活動。
2
3
4
5
6
7
8
9
10
1.比較操作寶特瓶倒水時,手部施加壓力
11
12
壓力
與否,水流的狀況,體驗並認識壓力。
2.使用濕衛生紙蓋住瓶口後迅速垂直倒
放,體驗並認識壓力平衡,使得瓶中的
水不會流出。
3.將加熱的鐵鋁罐置於冷水中,會使鐵鋁
罐迅速壓扁,體驗壓力的變化。
4.統整活動(施力與溫度能造成壓力,並
讓某些工作可以事半功倍)
13
14
15
16
17
18
19
複習
1.複習本學期學習的內容,欣賞活動照片
並回答相關問題。
2.以競賽與任務的方式進行複習活動。
20
第二學期
學習目標
勤育、駒安、駿楓
1-1 能在口語提示下,推測指定物品(巧克力、冰塊、蠟燭)於指定
溫度下的變化。
1-2 能在口語提示下,說出指定物品(巧克力、冰塊、蠟燭)應如何
存放。
2-1 能在觀賞介紹影片後,於口語提示下說出指定動物是日行性或
是夜行性動物。
2-2 能在觀賞介紹影片後,於口語提示下說出指定動物是卵生或是
胎生。
2-3 能於口語提示下,介紹兩種動物以上筆記上的動物。
惠雯、永靜、柔懿
1-1 能在口語提示下,配對指定物品(巧克力、冰塊、蠟燭)於指定
溫度下的變化圖卡。
1-2 能在口語提示下,配對指定物品(巧克力、冰塊、蠟燭)與存放
處的圖卡。
2-1 能在觀賞介紹影片後,於口語及視覺提示下,配對日行性或是
夜行性動物。
2-2 能在觀賞介紹影片後,於口語及視覺提示下,配對卵生或是胎
生動物。
2-3 能於口語提示輔以視覺下,介紹一種動物筆記上的動物。
思寧、品惠、庭華
1-1 能在肢體協助下,配對指定物品(巧克力、冰塊、蠟燭)於指定
溫度下的變化圖卡。
1-2 能在肢體協助下,配對指定物品(巧克力、冰塊、蠟燭)與存放
處的圖卡。
2-1 能在觀賞介紹影片後,於肢體協助下,配對日行性或是夜行性
動物。
2-2 能在觀賞介紹影片後,於肢體協助下,配對卵生或是胎生動物。
2-3 當同學介紹一種動物筆記上的動物時,能於肢體協助下,翻至
該頁。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
溫度與物質
1.能辨識溫度計溫度的不同。
2.藉由體驗與觀察,配對不同情境與溫度
計的溫度。
3.於操作實驗中體驗觀察並認識物品在
不同的溫度下,有不同的變化(巧克力、
蠟燭、冰塊/棒)。
4.觀察圖片或物體,推測大約的溫度(指
認選擇溫度圖卡)。
5.於口語提示下,說明指定物品的保存方
式。
6.統整活動。
2
3
4
5
6
7
8
9
10
動物解說員
1.自影片、圖片和實際觀察中,認識日行
性和夜行性動物。
2.自影片、圖片和實際觀察中,認識胎生
和卵生的動物。
3.練習蒐集圖片和資訊,完成動物筆記
(日/夜行性,卵/胎生,有幾隻腳,有
無翅膀,有無尾巴)。
4.利用動物筆記介紹動物。
5.統整活動。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複習
1.複習本學期學習的內容,欣賞活動照片
並回答
相關問題。
2.以競賽與任務的方式進行複習活動。
19
20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特教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社會技巧
低年級 1 節
中高年級 2 節
特教班
李京翰
教學對象
陳思寧(二年級)、陳永靜(二年級)、許庭華(二年級)、陳駒安(三年
級)、郭駿楓(三年級)、王柔懿(三年級)、陳品惠(三年級)、江惠雯
(四年級)、簡勤育(六年級)
共 9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特社 1-E1-2 處理壓力 (一)。1.藉由生理反應察覺自己面對壓
力的情緒反應。
特社 1-E2-2 處理壓力 (二)。4.接受失敗的結果及所造成的壓
力。
特社 1-E3-2 處理壓力 (三)。 1.聽從他人的建議選擇較佳的
問題解決方法。
特社 2-E1-2 基本溝通 (一)。2.適當使用口語方式與人溝通。
特社 2-E2-2 基本溝通 (二)。1.依情境表達自己意見。
特社 2-E3-2 基本溝通 (三)。1.觀察適當時機加入談話。
特社 3-E1-1 學校基本適應 (一)。2.依指示完成簡單的工作。
特社 3-E2-1 學校基本適應 (二)。1.在課堂或小組討論適當回
應老師的問題。
特社 3-E3-1 學校基本適應 (三)。2.遵守不同課堂的規則。
學
習
內
容
特社 I-E1-2 壓力的察覺與面對。
特社 I-E2-2 壓力源的評估與處理。
特社 I-E3-2 壓力的替代與紓解方法。
特社 II-E1-3 人際關係的建立。
特社 II-E2-2 表達與傾聽的時機。
特社 II-E3-2 話題的開啟與延續。
特社 III-E1-1 教室規則的認識與遵守。
特社 III-E2-1 學習成員之間的關懷與表達。
特社 III-E3-1 不同學習情境變化的適應與調整。
融入之議
題
品德教育、別平等教育
第一學期
學習目標
惠雯
1-1 於視覺提示下,完成早自習工作
2-1 於口語提示下,和師長同學打招呼後,能說說心情(開心或難過)
3-1 於肢體協助下,在遊戲中輪流玩遊戲。
勤育
1-1 於視覺提示下,完成早自習工作。
2-1 於口語提示下,和師長同學打招呼後,能說說心情(開心或難過)
3-1 於口語提示下,在遊戲中眼睛注視輪流同學並指正或提醒同學輪
流。
永靜
1-1 於口語協助下,完成早自習工作
2-1 能於口語提示下,向師長同學打招呼
3-1 於肢體協助下,在遊戲中輪流玩遊戲。
品惠
1-1 於肢體協助下,完成早自習工作
2-1 能於口語提示下,發出聲音向師長同學打招呼
3-1 於肢體協助下,在遊戲中輪流玩遊戲。
駒安
1-1 於視覺提示下,完成早自習工作
2-1 於口語及視覺提示下,和師長同學打招呼後,能說說心情(開心
或難過)
3-1 在遊戲中於視覺提示及口語提示下,眼睛注視輪流同學一回合以
上。
柔懿
1-1 於視覺提示下,完成早自習工作
2-1 於口語提示下,和師長同學打招呼後,能說說心情(開心或難過)
3-1 於肢體協助下,在遊戲中輪流玩遊戲。
庭華
1-1 於肢體協助下,完成早自習工作
2-1 能於口語提示下,用揮手的方式向師長同學打招呼
3-1 於肢體協助下,在遊戲中輪流玩遊戲。
駿楓
1-1 於視覺提示下,完成早自習工作
2-1 於口語提示下,和師長同學打招呼後,能說說心情(開心或難過)
3-1 於肢體協助下,在遊戲中輪流玩遊戲。
思寧
1-1 於口語提示下,完成早自習工作
2-1 能於口語提示下,用點頭的方式向師長同學打招呼
3-1 於肢體協助下,在遊戲中輪流玩遊戲。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
自動自發好習慣
1.說一說早上到校後要做的活動。
2.檢核自己的早自習活動是否完成。
3.完成後能主動告知師長,領取獎勵。
2
3
1.說一說書包要帶回家的東西。
2.檢核自己的物品是否收齊。
3.完成後能主動告知師長,領取獎勵。
4
5
打招呼 有禮貌
1.指導學生早上到校時,見到師長、認識的同學,
要打招呼。
2.介紹說明打招呼的方式和句型,並進行演練
3.模擬情境演練。
6
7
1.在校園見到師長、認識的同學,要打招呼。
2.介紹說明打招呼的方式和句型,並進行演練
3.模擬情境演練。
8
9
1.放學時要對師長、認識的同學打招呼。
2.介紹說明打招呼的方式和句型,並進行演練
3.模擬情境演練。
10
我們來聊聊(情緒)
1.複習說說自己的心情
2.複習打招呼的方式與打招呼的對象說一說今天
的心情。
3.練習與師長或同學打招呼後,說出今天的心情。
4. 模擬情境演練。
11
12
13
1.打招呼的對象對自己說了今天的心情,能重述
句子。
2.打招呼的對象對自己說了今天的天氣後,練習
適當的回應
3.模擬情境演練。
14
15
一起玩遊戲(一)
1.練習輪流的活動。尤其注意同儕的行動。
2.在遊戲中練習輪流的技巧。
3.以計分活動、遊戲後分享等方式,練習輪流的
技巧。
16
17
1.練習輪流的活動,出現沒有輪流的狀況,可以
採取的行動介紹、說明。
2.練習在遊戲中不遵守輪流規則時可以使用的技
能。
3. 模擬情境演練。
18
19
複習
1.複習本學期學習的技巧
2.模擬與實際演練、合作與小組競賽。
20
第二學期
學習目標
惠雯
1-1 能於視覺提示下,於下課時進行一項喜歡的休閒活動
2-1 於肢體協助下,在遊戲中進行計分活動。
3-1 能在肢體協助下,接起鈴響的電話。
柔懿
1-1 能於視覺提示下,於下課時進行一項喜歡的休閒活動
2-1 於肢體協助下,在遊戲中進行計分活動。
3-1 能在肢體協助下,接起鈴響的電話。
駿楓
1-1 能於視覺提示下,於下課時進行一項喜歡的休閒活動
2-1 於肢體協助下,在遊戲中進行計分活動。
3-1 能在肢體協助下,接起鈴響的電話。
駒安
1-1 能於視覺提示下,於下課時進行一項喜歡的休閒活動
2-1 於肢體協助下,在遊戲中進行計分活動。
3-1 能在肢體協助下,接起鈴響的電話。
勤育
1-1 能於視覺提示下,於下課時進行一項喜歡的休閒活動
2-1 於口語提示下,在遊戲中進行計分活動。
2-2 於口語提示下,遊戲中進行計分活動後,能根據分數多寡用 1、
2、3、4…字卡放上名次。
3-1 接起鈴響的電話後,能在口語提示下說出「特教班,請問找誰?」
。
2-2 接起鈴響的電話並說出「特教班,請問找誰?」後,聆聽訊息並
正確請指定聽話者聽電話。
4-1 於口語提示下,每一場遊戲中的犯規次能在 3 次以內
永靜
1-1 能於視覺提示下,於下課時進行一項喜歡的休閒活動
2-1 於肢體協助下,在遊戲中進行計分活動。
3-1 能在肢體協助下,接起鈴響的電話。
思寧
1-1 能於視覺提示下,於下課時進行一項喜歡的休閒活動
2-1 於肢體協助下,在遊戲中進行計分活動。
3-1 能在肢體協助下,接起鈴響的電話。
庭華
1-1 能能於肢體協助下,於下課時進行一項喜歡的休閒活動
2-1 於肢體協助下,在遊戲中進行計分活動。
3-1 能在肢體協助下,接起鈴響的電話。
品惠
1-1 能於肢體協助下,於下課時進行一項喜歡的休閒活動
2-1 於肢體協助下,在遊戲中進行計分活動。
3-1 能在肢體協助下,接起鈴響的電話。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
我們來聊聊(休閒)
1.體驗各種下課時能玩的活動。
2.說一說喜歡哪些下課活動,並實際去執行。
3.練習邀請一名師長或同儕一起進行下課活動。
2
3
1.輪流說一說假日的活動,在師長口與提示下能
重述句子。
2.說一說同學說了什麼假日的休閒活動。
3.練習以假日的休閒活動為主題,和師長同儕聊
天對話兩輪以上。(詢問地點,表示喜歡與否)
4
5
一起玩遊戲(二)
1.練習在遊戲中每回合進行計分活動。
2.在遊戲中每回合的計分活動後分配名次。
3.在遊戲最後計分後並分配名次。
4.練習在遊戲中計分,並減少師長的提示。
6
7
8
9
打電話 有禮貌
1.於聽到電話聲響時,練習能於 10 秒內接電話。
2.練習在班上接電話時,能說出「這裡是特教班,
請問找誰?」
。
3.練習在校園其他處室班級接電話時,能說出「這
裡是特教班,請問找誰?」
。
10
11
1.練習接起電話打招呼後,能正確重述對方的內
容。
2.練習接起電話打招呼後,能正確請對方要找的
人聽電話。
3.模擬情境演練。
12
13
一起玩遊戲(三)
1.說明遊戲中不恰當(犯規)的行為。
2.在模擬情境演練中指出不恰當的行為。
3.練習減少不恰當行為的出現或使用替代行為。
4.練習使用適當的言語或動作回應遊玩對象的不
恰當行為。
5.於模擬情境中演練 3 或 4 的技能。
14
15
16
17
複習
1.複習本學期學習的技巧
2.模擬與實際演練、合作與小組競賽。
18
19
20
基隆市 仁愛 學校
112
學年度第一 學期 特教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功能性
動作訓練
低年級:每週 1 節
中高年級:每週 2 節
集中式特教班
吳采霖
教學對象
低組:許庭華(二年級)、陳品惠(三年級)
中組:陳永靜(二年級)、陳思寧(二年級)、江惠雯(四年級)
高組:陳駒安(三年級)、郭駿楓(三年級)、王柔懿(三年級)、
簡勤育(六年級) ,共 9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特功 2-3 具備移位技能。
特功 2-4 具備移動技能。
特功 2-5 具備攜帶與移動物品技能。
特功 2-6 具備手與手臂使用技能。
學
習
內
容
特功 V-8 單一台階的踏上或踏下。
特功 V-9 障礙物的跨越。
特功 V-10 兩腳一階或一腳一階的上下樓梯。
特功 V-11 跑步。
特功 V-12 雙腳或單腳的原地跳躍。
特功 V-13 雙腳或單腳的向前跳。
特功 V-14 雙腳或單腳的連續前跳。
特功 V-15 攀爬。
特功 VI-1 物品的舉起或放下。
特功 VI-2 物品的搬移。
特功 VI-3 物品的踢或推。
特功 VII-1 伸手及物
特功 VII-2 推或拉物
特功 VII-3 伸手取物
特功 VII-4 物品的轉動或扭轉
特功 VII-5 物品的拋丟或接住
融入議題
融入家庭教育、安全教育、戶外教育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跨階踏板移動訓練。
2. 跑步敏捷度訓練。
3. 雙腳、單腳跳躍活動。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減量□分解□替代
□重整□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
踏板運動
1.基本部踩踏 50 次(高組)
基本步踩踏 30 次(中組)
2.基本踩踏加徒手肩推(高組)
基本步踩踏 50 次(中組)
3.基本踩踏手持寶特瓶推肩(高組)
基本踩踏加徒手肩推(中組)
4.單腳登階抬膝(高組)
快速基本步踩踏(中組)
5.單腳登階後勾腳(高組)
側邊移動基本步(中組)
低組:1.助行器行走練習 2.滾筒運動 3.站立架
練習站立 4.完全協助下練習登階踏板
2
3
4
5
6
7
8
健力跑步
1.心肺訓練來回跑 30 次(高組)
耐力訓練來回走 30 次(中組)
2.心肺訓練來回跑 30 次兼 10 公分障礙跳(高
組)
耐力訓練來回走 30 次兼跨步障礙(中組)
低組:1.助行器行走練習 2.滾筒運動 3.站立架
練習站立
9
10
11
12
13
14
15
繩梯遊戲
1.單腳跳繩梯格
2.雙腳跳繩梯格
3.小跑步(一框一步)
4.快速墊步向前跑(一框兩步)
5.快速平移小步跑
6.左右腳交叉步
低組:1.助行器行走練習 2.滾筒運動 3.站立架
練習站立
16
17
18
19
20
基隆市 仁愛 學校
112
學年度第 二 學期 特教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功能性
動作訓練
低年級:每週 1 節
中高年級:每週 2 節
集中式特教班
吳采霖
教學對象
低組:許庭華(二年級)、陳品惠(三年級)
中組:陳永靜(二年級)、陳思寧(二年級)、江惠雯(四年級)
高組:陳駒安(三年級)、郭駿楓(三年級)、王柔懿(三年級)、
簡勤育(六年級) ,共 9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特功 1-1 具備四肢與軀幹的關節活動能力。
特功 2-1 具備維持身體姿勢技能。
特功 2-2 具備改變身體姿勢技能。
特功 2-3 具備移位技能。
特功 2-4 具備移動技能。
特功 2-5 具備舉起與移動物品技能。
特功 2-6 具備手與手臂使用技能。
特功 2-8 具備雙側協調與眼手協調技能。
特功 2-7 具備手部精細操作技能。
特功 2-9 具備動作計畫能力。
學
習
內
容
特功 V-8 單一台階的踏上或踏下。
特功 V-9 障礙物的跨越。
特功 V-10 兩腳一階或一腳一階的上下樓梯。
特功 V-11 跑步。
特功 V-12 雙腳或單腳的原地跳躍。
特功 V-13 雙腳或單腳的向前跳。
特功 V-14 雙腳或單腳的連續前跳。
特功 VI-1 物品的舉起或放下。
特功 VII-1 伸手及物
特功 VII-3 伸手取物
特功 VII-4 物品的轉動或扭轉
特功 VII-5 物品的拋丟或接住
特功 VIII-13 旋開不同大小的瓶蓋。
特功 IX-11 用剪刀沿著直線或曲線剪。
特功 X-1 依示範模仿簡單或單一的動作。
融入議題
融入家庭教育、安全教育、戶外教育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培養功能性動作技能,奠定日常生活的基本能力
2.運用功能性動作技能,促進日常生活參與
3.增進雙手操作的能力
教學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減量□分解□替代
□重整□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
我是小超人
1.抬腿高踢動作練習。
2.抬腿連續跳踢動作練習。
3.助跑起跳動作練習。
4.高處躍下動作練習。
5.單腳連續跳躍動作練習。
6.連續上下平衡木訓練。
7.平衡木原地跳躍訓練。
8.平衡木長距離移動訓練。
9.平衡木快速移動訓練。
10.彈跳床連續跳躍練習。
低組:1.助行器行走練習 2.滾筒運動 3.站立架
練習站立 4.完全協助下練習登階踏板
2
3
4
5
6
7
8
有氧運動
1.較高強度或較長時間的腹部肌力訓練:仰臥起
坐或小飛機。
9
10
2.下肢肌力訓練:跳床及跳格子活動、單雙腳跳
(呼拉圈變換跳…)
。
3.較高強度或較長時間的心肺耐力跑走訓練。
4.較高強度或較長時間的心肺耐力訓練:音樂有
氧韻律活動。
低組:1.助行器行走練習 2.滾筒運動 3.站立架
練習站立
11
12
13
14
15
雙手好靈活
1.把糖果從容器的大孔洞放進去。
2.把糖果從容器的小孔洞放進去。
3.把錢幣投入「一」字型的存錢筒中。
4.把硬卡片插入「一」字型的插洞裡
5.練習打開各種盒子、瓶子和罐子。
6.練習把各種盒子、瓶子和罐子關起來。
7.練習剪刀的開合動作。
8.練習轉開門把。
低組:1.助行器行走練習 2.滾筒運動 3.站立架
練習站立
16
17
18
19
20
基隆市 仁愛 學校 112 學年度第一 學期 特教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生活管理
低年級:每週 2 節
中高年級:每週 2 節
集中式特教班
吳采霖
教學對象
低組:許庭華(二年級)、陳品惠(三年級)
中組:陳永靜(二年級)、陳思寧(二年級)、江惠雯(四年級)
高組:陳駒安(三年級)、郭駿楓(三年級)、王柔懿(三年級)、
簡勤育(六年級) ,共 9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特生 1-P-2 使用適當的餐具進食。
特生 1-P-16 具備洗手、刷牙的技能。
特生 1-A-1 烹調用具使用前後能清洗潔淨。
特生 1-A-3 協助餐後整理。
特生 1-A-7 整理及收納個人衣物(棉被枕頭)
特生 2-P-6 維持個人物品與環境的整齊清潔。
學
習
內
容
特生 I-P-3 餐具的辨認與選擇。
特生 I-P-7 餐前準備與餐後收拾的技巧。
特生 III-P-4 個人清潔用品的認識。
特生 VI-P-2 清潔用品的認識與使用。
特生 VI-A-1 物品的擺放與收納。
融入之議
題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
育□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按作息做餐前準備、提升學生對餐具正確的使用能力。
2.提升學生用餐前餐具的自我準備的能力。
3.能拿出正確的刷牙用品(漱口杯、牙刷和牙膏 )。
4.能回答或指出個人清潔用品有哪些?
5.能做到刷牙的步驟。
6.能做到洗碗的步驟。
7.能做到安靜的躺著午休不發出任何聲響。
8.會整理摺疊棉被。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餐具、清潔用具、刷牙用具、棉被枕頭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5
餐前準備和使用餐
具
1.洗手技能。
2.會拿取餐具、排隊盛飯菜。
3.經由影片教學和實際示範,正確使用湯匙、筷
子和碗,進食時一手拿著湯匙(筷子),一手拿著
碗。
(高組:湯匙、筷子和碗的練習;中組:湯匙和
碗的練習。低組:完全協助下完成。)
6-10
我會自己洗餐具
1.會將自己吃完的餐具拿到洗手台準備洗淨。
2.會拿取菜瓜布並擠壓洗碗精於菜瓜布上。
3.會用菜瓜布擦洗餐具。
4.會開水龍頭將泡泡沖洗乾淨。
5.會請老師檢查有無沖洗乾淨。
6.檢查完後將餐具放進烘碗機。
低組:完全協助下完成。
11-15
我會自己刷牙
1.認識刷牙時機。
2.認識刷牙用品。
3.教導遵守使用盥洗用品之基本原則。
4.教導個人物品擺放秩序。
5.教導刷牙之次分類步驟,教師進行示範與說
明,學生進行各步驟認知與動作練習。
6.能練習每週使用一次含氟漱口水
中低組:配合且完全協助下完成。
16-20
睡 覺 前 後 ( 整 理 棉
被)
1.會拿取自己的棉被和枕頭。
2.會放好枕頭並躺下蓋好被子。
3.會安靜的躺著休息不發出任何聲音。
4.知道鐘聲響午休結束要起床了。
5.教導摺棉被。
6.摺好棉被後將枕頭棉被放置在自己的櫃子
裡。
中低組:配合且完全協助下完成。
基隆市 仁愛 學校 112 學年度第 二 學期 特教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生活管理
低年級:每週 2 節
中高年級:每週 2 節
集中式特教班
吳采霖
教學對象
低組:許庭華(二年級)、陳品惠(三年級)
中組:陳永靜(二年級)、陳思寧(二年級)、江惠雯(四年級)
高組:陳駒安(三年級)、郭駿楓(三年級)、王柔懿(三年級)、
簡勤育(六年級) ,共 9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特生 1-P-12 覺察並表達如廁需求,能自行或由他人協助前往
廁所。
特生 1-P-13 依性別和個人需求選擇合適且乾淨的便器。
特生 1-P-14 精熟如廁技巧,如攜帶衛生紙、穿脫 褲子、擦
拭、沖水等。
特生 1-P-15 表現如廁時的禮儀。
特生 1-P-16 具備洗手、洗臉技能。
特生 2-P-6 維持個人物品與環境的整齊清潔
特生 2-P-7 從事簡單的家務清潔工作與資源回收
學
習
內
容
特生 III-P-1 如廁技巧。
特生 III-P-2 如廁禮儀。
特生 III-A-2 個人清潔用品的選用。
特生 VI-P-2 清潔用品的認識與使用。
特生 VI-P-3 清掃工作的技能。
特生 VI-P-4 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
融入之議
題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
育□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1.具備清潔與衛生的觀念。
學習目標 2.整理個人與居家常用物品。
3.能使用環境清潔用具器材。
4.能夠整理自己私領域(櫃子、書包)的物品,並維持整潔。
5.能夠分辨要丟掉的物品是否為回收物並做好垃圾分類。
6.能維護環境的清潔。
7.提升學生其對如廁需求的自我表達能力。
8.提升學生如廁後自我整理與照護能力。
9.能做到如廁的細項步驟與技巧。
10.能建立如廁禮儀。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掃把、毛巾、抹布、水桶、各式瓶罐紙類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5
我會洗臉
1.洗臉技能: 依步驟洗臉 拿自己的毛巾 開水
龍頭 將毛巾沾濕 關水龍頭 拿毛巾洗臉 沖洗
毛巾 擰乾毛巾 掛毛巾。
2.洗臉的時機:知道洗臉的時機、認識洗臉活動
相關字詞。
低組:完全協助下完成。
6-10
我會上廁所
1.教導區別尿尿與大便。
2.教導表達尿尿/大便的需求,以口說或肢體動
作表示。
3.教導認識特教班廁所的位置與判斷自己的性
別該上男廁或女廁。
4.認識男廁與女廁代表圖案。
5.認識小便斗與馬桶。
6.教導男女生小號的步驟。
7.能處理來不及上廁所時所發生的狀況。
8.學習摺疊衛生紙及擦拭屁股。
9.教導穿脫褲子。
低組:完全協助下完成。
11-15
我會整理教室
1.收拾玩具。
2.整理抽屜。
3.整理置物櫃 。
4.拿取抹布擦拭桌椅、櫃子、窗戶、地墊。
5.掃地。
低組:完全協助下完成。
16-20
我會倒垃圾和資源
回收
1.分辨資源回收與一般垃圾 。
2.分辨教室內的垃圾桶與回收箱。
3.整理資源回收垃圾:壓扁容器類回收物、依大
小分類整理紙類回收物、將各類回收物放到教室
內指定位置。
4.換裝新的垃圾袋。
5.前往垃圾場/資源回收場丟棄。
6.進行回收分類工作。
7.回到教室。
低組:完全協助下完成。
基隆市 仁愛 學校 112 學年度第一 學期 特教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社會
低年級:每週 2 節
中高年級:每週 3 節
集中式特教班
吳采霖
教學對象
陳思寧(二年級)、陳永靜(二年級)、許庭華(二年級)、
陳駒安(三年級)、郭駿楓(三年級)、王柔懿(三年級)、
陳品惠(三年級)、江惠雯(四年級)、簡勤育(六年級)共 9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1a-Ⅱ-3 舉例說明社會事物與環境的互動、差異或變遷現
象。
1b-Ⅱ-1 以優勢能力或多元方式,表達社會事物與環境之間
的關係。
1c-Ⅱ-1 判斷個人在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生
活中各項選擇的合宜性。
2a-Ⅱ-1 參與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的日常與
特定活動。
2a-Ⅱ-2 表達對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之日常
與特定活動的關懷。
3d-Ⅱ-2 理解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日常例行
活動發生的問題,選擇可能的做法,並嘗試解決問題。
學
習
內
容
Ab-Ⅱ-1 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的生活方式、
自然與人文環境的認識。
Ab-Ⅱ-2 自然環境會影響經濟的發展,經濟的發展也會改變
自然環境。
Ab-Ⅲ-2 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的交通運輸與
生活方式的關聯。
Bc-Ⅱ-1 家庭、學校中不同的節慶與風俗習慣。
Da-Ⅲ-1 個人在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合宜生
活習慣和行為的養成,對其生活適應的影響。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
教育□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
教育■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
素養■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認識陸、海、空交通運輸的發展。
2.了解運輸發展對自然環境帶來的改變。
3.認識重要節日的名稱及日期
4.認識重要節日的由來,並了解慶祝節日的相關活動
5.了解不同的居住地方的氣候特色,及生活方式的差異
6.認識天氣的變化:晴天、雨天、陰天及四季的變化:春暖、夏熱、
秋涼、冬冷
7.認識四季的天氣現象: 春天有梅雨、夏季容易有颱風和雷陣雨
(西北雨)、秋天紫外線強(秋老虎)和秋高氣爽(乾冷、降雨量
少)、冬天有寒流。
8.認識獲得天氣預報的管道:電視、手機、廣播等。
9.認識天氣圖上的符號:高、低氣壓符號、鋒面(冷鋒、暖鋒、滯
留鋒)及天氣現象。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
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
準備週
本學期課程介紹
2-7
家鄉的交通
一、陸運
1.陸上交通工具有哪些?你有搭過那些陸上交
通工具?
2.觀看影片:介紹各個陸上交通工具的影片介
紹。
3.認識各個交通工具的差異與不同?
4.認識現代化的陸上交通工具方便之處,及比
較早期的陸上交通工具有何不同?
5.各個交通工具的特色及優缺點及臺灣環島可
以怎麼使用陸上交通工具?
二、船運與空運
1.相較於陸上交通工具,船運和空運為何被人
們需求?提供照片或是學生提供搭乘船或飛機
的照片,並討論及分享。
2.觀看影片:介紹海運及空運交通工具的影片
介紹。
3.認識海運及空運交通工具的使用時機?
4.認識海運及空運交通工具除了載人之外,還
有什麼功能?它們的方便之處,及比較陸上交
通工具有何不同?了解其優缺點
8-13
節慶知多少(一)—
中秋節、教師節、國
慶日、耶誕節、春節
新年
1.看日曆指出中秋節在每年農曆 8 月 15 日
2.介紹中秋節的習俗活動,如:賞月、吃月
餅、吃柚子、烤肉
3.到鄰近超市參觀中秋節應景食材與用具
4.品嚐月餅、柚子等應景食物
5.分享參與中秋節活動的經驗.
1.看日曆指出教師節在每年國曆 9 月 28 日
2.配合影片,教師介紹祭孔大典及孔廟
3.介紹班級任課老師,並請學生以行動表達感
謝
1.看日曆指出國慶日在每年國曆 10 月 10 日
2.教師說明國慶日(國家生日)的由來
3.教師介紹國家與國旗
4.配合影片,教師講解國慶升旗典禮閱兵大典
國慶煙火等活動
1.看日曆指出聖誕節在每年國曆 12 月 25 日
2.認識聖誕節的由來
3.認識聖誕節的活動
1.看日曆指出除夕及春節
2.配合簡報,介紹春節的習俗活動,如:買年
貨、貼春聯、吃年夜飯、壓歲錢、拜年等等
3.介紹應景年菜與水果及對應的吉祥話
14-19
家鄉的氣候與生活 一、引起動機
1.觀賞動畫:教師播放「家鄉的天氣與氣候」
動畫。
2.問答:
(1)什麼時候會特別留意隔天的天氣狀況?
(明天要上體育課、明天要去公園玩等。)
(2)氣象預報通常是預測多久以後的天氣?
(一天到一週的天氣狀況。)
(3)哪一項氣象預報上的訊息是你最能理解
的?
(氣溫、降雨機率、天氣狀況說明。)
43)從氣象預報中,我們可以得到什麼訊息?
(氣溫、降雨機率、提醒注意添加衣物、天氣
狀況說明等。)
(4)天氣的好壞和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聯?
(寒流低溫會造成養殖業損失;降雨太少,會
影響農業和民生用水;颱風來襲會影響生命財
產的安全。)
(5)「氣溫過高」
、
「氣溫過低」
、
「降雨太多」
、
「降雨太少」以上的天氣狀況會為生活帶來哪
些影響呢?
(氣溫過高,容易中暑:氣溫過低,農產品凍
傷,影響收成;降雨太多,氾濫成災,有些水
土保持未做好的地方,甚至會有土石流;降雨
太少,水庫缺水,民生或工業、農業用水都會
受到影響。)
3.「秋老虎」指的是什麼氣候?
(秋老虎:照理說,到了秋天,天氣轉涼,炎
熱的酷暑結束,但事實上還維持了將近半個月
的炎熱天氣,甚至比秋天前更加酷熱,所以民
間把這段時間稱為秋老虎。)
4.「梅雨」指的是什麼氣候?
(梅雨:春末夏初,陰雨綿綿、空氣潮溼,也
正值梅子成熟季節,所以稱為梅雨。)
5.農民曆與氣候、生活有什麼關聯?
(先民將氣候特徵和生活記載在農民曆中,供
大家參考。)
6.氣象觀測站有什麼功能?
(協助我們將氣溫、雨量、風速等各種有關天
氣的數據記錄下來。)
20
總複習
複習本學期課程
基隆市 仁愛 學校 112 學年度第二 學期 特教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社會
低年級:每週 2 節
中高年級:每週 3 節
集中式特教班
吳采霖
教學對象
陳思寧(二年級)、陳永靜(二年級)、許庭華(二年級)、
陳駒安(三年級)、郭駿楓(三年級)、王柔懿(三年級)、
陳品惠(三年級)、江惠雯(四年級)、簡勤育(六年級)共 9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2a-Ⅱ-1 參與家庭的日常與特定活動。
2c-Ⅱ-2 理解自己在家庭的角色與權利,並具備責任感。
3a-Ⅱ-1 透過日常觀察,提出對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
鄉鎮區感興趣的事物與活動。
3d-Ⅱ-1 探究問題發生的原因與影響,並尋求解決問題的可
能做法。
學
習
內
容
Ab-Ⅱ-1 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的生活方式、自
然與人文環境的認識。
Ab-Ⅱ-2 自然環境會影響經濟的發展,經濟的發展也會改變自
然環境。
Ad-Ⅱ-1 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各行各業經濟活動的認
識。
Ad-Ⅱ-2 透過個人合宜的消費,來滿足日常生活的需求。
Ae-Ⅱ-1 人類為了解決生活需求,進行科學和技術的研發,從
而改變人們 的生活。
Ba-Ⅱ-1 個人對家庭事物的認識與感受。
Bc-Ⅱ-1 家庭、學校中不同的節慶與風俗習慣。
融入之議
題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
育□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能認識貨幣的歷史與功能
2.能認識買東西的地方
3.能認識各種付費方式及付費練習
4.能當一個優良的消費者
5.認識重要節日的名稱及日期
6.認識重要節日的由來,並了解慶祝節日的相關活動
7.認識並尊重為我們服務的職業名稱及工作內容
8.能感謝並學習為他人服務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
準備週
本學期課程介紹
2-7
消費與生活
活動一:了解貨幣
1.貨幣的歷史
2.貨幣的功能
活動二:1.認識買東西的地方~介紹常見的購物
場所(飲料店、菜市場、水果行、夜市、家具行
、寵物店),認識各場所主要會買到的商品。
2.認識販賣商品:要去哪裡買
圖卡配對:配對主要的購物行為與場所。
如:買水果-水果行吃海鮮-海產店
買家具-家具行買菜-菜市場
買飲料-飲料店逛夜市-夜市
買寵物-寵物店
3.分辨消費情境
4.實地走訪
活動三:認識各種付費方式及付費練習
透過不同的模擬購物方式,了解各付費方式的
優缺點。
(1)情境一:現金付費(2)情境二:悠遊卡付費
(3)情境三:禮券付費
*總結:
現金-可找零,使用範圍廣,但需要攜帶足
夠的錢
悠遊卡-攜帶方便,但需要事先儲值足夠的
金額
禮券-可以省錢,但需要尋找可合作的店家
活動四:當一個優良的消費者
1.至消費場所購買所需物品
2.進行正確的消費者行為
3.遵守消費者禮儀
8-13
節慶知多少(二)—
元宵節、清明節、母
親節、端午節
1.看日曆指出元宵節在每年農曆 1 月 15 日
2.說明元宵節又稱小過年與燈節
3.配合簡報及影片,介紹元宵節的習俗活動,
如:提燈籠、賞花燈、吃元宵等
4.配合簡報及影片,介紹各地元宵活動
1.看日曆指出清明節在今年國曆 4 月 4 日
2.介紹清明節的習俗活動,如掃墓、包春捲
3.分享參與清明節活動的經驗.提醒學生慎終追
遠的觀念
1.看月曆指出母親節在每年五月的第 2 個星期
日
2.透過簡報,教師說明母親節感謝的對象、由
來及代表的花
3.認識婦女懷孕生產過程及體驗媽媽懷孕的辛
苦
1.看日曆指出端午節在每年農曆 5 月 5 日
2.配合影片,講解屈原投汨羅江的故事
3.介紹中秋節的習俗活動,如吃粽子、划龍舟、
掛菖蒲艾草、戴香包等
4.介紹粽子口味、包粽子食材及包粽子的過程並
品嘗粽子
5.體驗立蛋的活動
14-19
為我們服務的人
教師課前請學生訪問家長從事的工作,課中進
行統計。配合動動腦:
「想一想,自己在食、
衣、住、行和育樂方面,最常見到的服務業人
員是誰?
活動一:認識清潔員、交通指揮警察、商店員
工、餐廳廚師、公職人員警察教師
1.工作場所
2.工作穿著
活動二:了解工作內容
1.了解不同類型的工作內容
2.體驗其工作內容
3.視情況實際觀察或走訪
活動三:感謝他人的服務
1.用口語或行動表達感謝
2.學習為他人服務
統整:現今社會上有許多專注於服務業的人,由
於他們的努力,提升了我們的生活品質,我們應
該效法他們努力的精神,也要懂得感謝這些為我
們服務的人。
20
總複習
複習本學期課程
基隆市 仁愛 學校 112 學年度第一 學期 特教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設計者
藝術與
人文
低年級:每週 1 節
中高年級:每週 3 節
集中式特教班
李京翰/吳采霖
教學對象
陳思寧(二年級)、陳永靜(二年級)、許庭華(二年級)、
陳駒安(三年級)、郭駿楓(三年級)、王柔懿(三年級)、
陳品惠(三年級)、江惠雯(四年級)、簡勤育(六年級)共 9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1-Ⅱ-1 發展基本歌唱及演奏的技巧。
1-Ⅱ-3 能試探常見媒材特性與技法,進行簡易創作。
1-Ⅱ-8 能結合不同的媒材進行表演。
2-Ⅱ-3 能欣賞同儕的表演。
2-Ⅱ-4 能認識樂曲內容。
2-Ⅱ-5 能觀察生活物件與藝術作品,並珍視自己與他人的簡
易創作。
1-Ⅲ-6 能學習簡易設計進行創作。
2-Ⅲ-5 能欣賞不同的藝術與文化。
學
習
內
容
音 E-Ⅱ-2 簡易節奏樂器的基礎演奏技巧。
視 E-Ⅱ-2 媒材、技法及工具知能。
音 P-Ⅱ-2 音樂與生活。
音 E-Ⅲ-4 調整式記譜法,如:
(圖形譜: Do→蝌蚪 Re→花
蕊 MⅠ→貓咪 Fa→沙發;數字:12345678)
。
視 E-Ⅲ-2 媒材(彩色筆、蠟筆、水彩、黏土、油等)
、技法、
簡易創作類型。
融入之議
題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
育□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1.認識樂器鐵琴、電子琴,並體驗節奏律動。
學習目標 2.認識樂器音階並會認唸簡譜。
3.透過演唱、欣賞與拍打樂曲的活動感受曲調之美。
4.能完整唱出歌曲。
5.認識各種黏土。
6.能將黏土搓成長條狀級球狀並組合成簡單模型。
7.了解黏土各種工具的使用方法。
8.嘗試創作黏土作品。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
準備週
本學期課程介紹
2-10
音樂花路米(1)
1.認識鐵琴、電子琴。
2.認識鐵琴、電子琴的音階。
3.認識 1-DO、2-Re、3-Mi、4-Fa、5-So、6-La、
7-Si、8-高音 DO。
4.歡唱歌曲:小毛驢、聖誕鈴聲、倫敦鐵橋垮下
來。
5.熟唱:小毛驢、聖誕鈴、倫敦鐵橋垮下來簡譜。
6.會用鐵琴敲敲打曲目:小毛驢、聖誕鈴聲、倫
敦鐵橋垮下來。
7.節慶歌曲欣賞教唱:聖誕鈴聲、恭喜恭喜。
11-19
真善美
1.視覺藝術文化欣賞:欣賞同學或校園裡的畫
作。
2.黏土:示範黏土捏塑的基本技法。搓出長條形、
小圓球、拍打捏壓揉。
3.使用黏土壓模、小刀工具等。
4.黏土作品自由創作。
5.欣賞不同的創意黏土作品。
6 萬聖節勞作-南瓜燈籠。
7.聖誕節勞作-聖誕樹。
20
總複習
複習本學期課程
基隆市 仁愛 學校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 特教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設計者
藝術與
人文
低年級:每週 1 節
中高年級:每週 3 節
集中式特教班
李京翰/吳采霖
教學對象
陳思寧(二年級)、陳永靜(二年級)、許庭華(二年級)、
陳駒安(三年級)、郭駿楓(三年級)、王柔懿(三年級)、
陳品惠(三年級)、江惠雯(四年級)、簡勤育(六年級)共 9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1-Ⅱ-1 發展基本歌唱及演奏的技巧。
1-Ⅱ-3 能試探常見媒材特性與技法,進行簡易創作。
1-Ⅱ-8 能結合不同的媒材進行表演。
2-Ⅱ-3 能欣賞同儕的表演。
2-Ⅱ-4 能認識樂曲內容。
2-Ⅱ-5 能觀察生活物件與藝術作品,並珍視自己與他人的簡
易創作。
1-Ⅲ-3 能學習多元媒材與技法,表現主題。
1-Ⅲ-6 能學習簡易設計進行創作。
2-Ⅲ-5 能欣賞不同的藝術與文化。
學
習
內
容
音 E-Ⅱ-2 簡易節奏樂器的基礎演奏技巧。
視 E-Ⅱ-2 媒材、技法及工具知能。
音 E-Ⅱ-3 跟隨伴唱帶唱歌。
音 P-Ⅱ-2 音樂與生活。
音 E-Ⅲ-4 調整式記譜法,如:
(圖形譜: Do→蝌蚪 Re→花
蕊 MⅠ→貓 咪 Fa→沙發;數字:1234567)
。
視 E-Ⅲ-1 視覺元素、色彩的辨識。
視 E-Ⅲ-2 媒材(彩色筆、蠟筆、水彩、黏土、油等)
、技法、
簡易創作類型。
融入之議
題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
育□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認識樂器鐵琴、電子琴,並體驗節奏律動。
2.認識樂器音階並會認唸簡譜。
3.透過演唱、欣賞與拍打樂曲的活動感受曲調之美。
4.能完整唱出歌曲。
5.認識不同色彩混色後的顏色
6.利用各種不同顏色的色紙撕貼並貼在圖案上。
7.能利用混色的水彩將圖案著色。
8.能用手指蓋出指印畫。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
準備週
本學期課程介紹
2-10
音樂花路米(2)
1.複習鐵琴、電子琴。
2.複習鐵琴、電子琴音階。
3.複習 1-DO、2-Re、3-Mi、4-Fa、5-So、6-La、
7-Si、8-高音 DO。。
4.歡唱歌曲:造飛機、握緊拳頭。
5.熟唱: 造飛機、握緊拳頭簡譜。
6.會用鐵琴拍打曲目: 造飛機、握緊拳頭。
7.節慶歌曲欣賞教唱:美麗的康乃馨、過端午。
11-19
美勞真有趣
1.色彩變變變:認識不同色彩混色後的顏色。
2.撕貼畫:利用各種不同顏色的色紙撕貼並貼在
圖案上。教導撕貼紙片或紙膠帶的技巧練習。
教導學生利用膠水黏貼紙片。運用各種材料完
成撕貼畫。
3.著色畫:畫我的母親、康乃馨、畫龍舟。
4.水彩畫:利用混色的水彩將圖案著色。
5.指印畫。
6.點點畫。
7.摺紙:教導學生基本摺紙的技法。
20
總複習
複習本學期課程
基隆市 仁愛 學校 112 學年度第一 學期 特教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綜合
低中年級:每週 1 節
高年級:每週 2 節
集中式特教班
吳采霖
教學對象
陳思寧(二年級)、陳永靜(二年級)、許庭華(二年級)、
陳駒安(三年級)、郭駿楓(三年級)、王柔懿(三年級)、
陳品惠(三年級)、江惠雯(四年級)、簡勤育(六年級)共 9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1a-Ⅱ-1 展現自己能力、興趣與長處,並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
受。
2c-Ⅱ-1 蒐集與整理各類資源,處理個人日常生活問題。
1b-Ⅱ-1 執行合宜的學習方法,落實學習行動。
2a-Ⅱ-1 在家庭與學校運用適當的溝通方式展現合宜的人際
互動與溝通技巧。
學
習
內
容
Aa-Ⅱ-1 自己能做的事。
Aa-Ⅱ-2 自己感興趣的人、事、物。
Bc-Ⅱ-1 各類資源的認識與彙整。
Bc-Ⅱ-2 個人日常生活問題所需的資源。
Bc-Ⅱ-3 運用資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的行動。
融入之議
題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
育□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認識自己又大了一歲且升上一個年級。
2.透過從身高年齡的變化知道自己又長大了。
3.能知道自己表現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
4.能知道小學讀到六年級要畢業了。
5.能知道畢業的祝福話。
6.認識社區內的公園。
7.認識校園周邊社區環境。
8.認識校園附近社區的便利商店(7-11 和全家)。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
準備週
本學期課程介紹
2-10
我長大了
1.我的成長:透過身高體重和年齡認識自己的成
長。
2.認識我自己:用相片冊紀錄自己的成長過程。
3.認識我的優點:能說出自己表現好的地方。
4.看見我的好:透過照片和影片回顧自己的成長
過程。
5.我要畢業了:回顧國小生活。
6.美好的祝福: 畢業的祝福語。
7.我想變更好:說出自己對未來的期望和希望。
11-19
便利生活網
1.認識校園周邊社區:認識校園附近的社區環
境。
2.認識校園周邊社區資源:認識校園附近社區的
便利商店(7-11 和全家)。
3.校園周邊社區尋寶:認識社區內的公共設施及
大眾交通設施。
4.社區探索趣: 走訪校園周邊社區的特色商店。
5.認識社區內的公園。
20
總複習
複習本學期課程
基隆市 仁愛 學校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 特教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綜合
低中年級:每週 1 節
高年級:每週 2 節
集中式特教班
吳采霖
教學對象
陳思寧(二年級)、陳永靜(二年級)、許庭華(二年級)、
陳駒安(三年級)、郭駿楓(三年級)、王柔懿(三年級)、
陳品惠(三年級)、江惠雯(四年級)、簡勤育(六年級)共 9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1d-II-1 覺察情緒的變化,培養正向思考的態度。
3a-II-1 覺察生活中潛藏危機的情境,提出並演練減低或避免
危險的方法。
學
習
內
容
Ad-II-1 情緒的辨識與調適。
Ad-II-2 正向思考的策略。
Ca-II-1 生活周遭潛藏危機的情境
Ca-II-2 生活周遭危機情境的辨識方法。
Ca-II-3 生活周遭潛藏危機的處理與演練。
融入之議
題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
育□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學習覺察自己的情緒。
2.能分辨他人的情緒。
3.學習適當表達情緒的方法。
4.學習理解他人負面情緒的原因。
5.認識危機在哪裡。
6.如何辨識危機,並解決危機。
7.透過安全演練,事先預防、調整不當行為,可以減少危險的發
生。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
準備週
本學期課程介紹
2-10
情緒觀測站
1.認識喜怒哀樂-辨別情緒臉譜
2.什麼是情緒?情緒怎麼來?透過影片欣賞知
道情緒的來源及變化
3.繪本共讀-【顏色妖怪】
4.【顏色妖怪】實作時間-著色畫,今天我的心
情是什麼顏色?
5.情緒劇場-辨識他人的情緒
6.哪幾種情緒是你常有的?通常哪些情況會出
現這些情緒?
7.哪種情緒是你比較喜歡的?哪種情緒是你比
較不喜歡的?
11-19
安全好生活
1.危險!注意!生活中的潛藏的危險
2.找找家庭中潛藏的危險
3.我的校園裡有危險嗎?一起來檢查
4.生活空間健康檢查-拆除危險炸彈
5.我會正確使用電器用品
20
總複習
複習本學期課程
基隆市 仁愛 學校 112 學年度第一 學期 特教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健體
低年級:每週 3 節
中高年級:每週 3 節
集中式特教班
吳采霖
教學對象
陳思寧(二年級)、陳永靜(二年級)、許庭華(二年級)、
陳駒安(三年級)、郭駿楓(三年級)、王柔懿(三年級)、
陳品惠(三年級)、江惠雯(四年級)、簡勤育(六年級)共 9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1a-Ⅰ-1 認識個人的基本健康常識。
1a-Ⅰ-2 認識個人的健康生活習慣。
2a-Ⅰ-1 認識影響個人健康的行為。
2b-I-2 願意養成個人健康習慣。
3a-Ⅰ-2 能於引導下,操作簡易的健康技能。
3b-Ⅰ-2 表現日常生活中簡易的人際溝通互動技能。
4a-Ⅰ-2 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4b-Ⅰ-1 表達個人對促進健康的想法。
1d-Ⅰ-1 認識基本動作技能。
2c-Ⅰ-2 表現參與的學習態度。
3a-Ⅰ-2 能於引導下,操作簡易的健康技能。
2b-Ⅱ-1 遵守健康的基本生活規範。
1a-Ⅲ-3 認識促進健康生活的方法與規範。
學
習
內
容
Ga-Ⅰ-1 走與跑的簡易動作。
Hc-Ⅰ-1 標的性球類運動相關的簡易 拋、擲、滾之手眼動作
協調。
Ia-Ⅰ-1 簡易滾翻、支撐、平衡遊戲。
Ib-Ⅰ-1 簡易唱、跳與模仿性律動遊戲。
Ab-Ⅱ-1 簡易體適能遊戲。
Ea-I-1 生活中常見的食物與珍惜食物。
Ea-I-2 基本的飲食習慣。
Ea-Ⅱ-1 常見食物與營養的種類和需求。
Ga-Ⅱ-1 跑、跳與行進間投擲的簡易遊戲。
Ib-Ⅱ-1 簡易音樂律動與模仿性舞蹈。
Ea-Ⅲ-2 營養不均衡對健康的影響。
Bb-Ⅰ-2 吸菸與飲酒的危害及拒絕二手菸的方法。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
教育□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
教育□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多元文化 □閱讀素
養■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認識吃早餐的重要性。
2.可以嘗試不同的早餐,才能營養均衡。
3.認識各種早餐種類和食材。
4.能做到天天吃早餐的好習慣。
5.能做到吃多少拿多少的習慣,才不會浪費食物。。
6.認識喝酒的危害。
7.認識吸菸的危害。
8.能勇敢表達拒吸二手煙。
9.認識正確的坐姿、站姿和睡姿。
10.能做出拍球、滾球、擊球、踢球等簡單的基本動作。
11.能體驗操弄運動器材及身體與器物接觸的感覺。
12.能做出抬頭、轉頭、翻滾、坐、爬行和轉位等基本動作。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
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
準備週
本學期課程介紹
2-10
健康
活力加油站
健康
【活動 1】早餐真重要。
⒈你經常沒吃早餐嗎?
⒉沒吃早餐的感覺與原因是什麼?
⒊吃不吃早餐有什麼不一樣?
(1)有吃早餐,身體才會健康。
(2)經常沒有吃早餐,會長不高。
⒋幫沒吃早餐的同學想想辦法,怎麼做才能每
天都吃早餐呢?
(1)家人沒有時間準備早餐,可以買三明治、
牛奶等。
(2)沒有時間在家吃,可以帶到學校,並在 8 點
前吃完早餐。
小小行動家:教師指導學童記錄自己一週吃早
餐情況,提醒自己每天吃早點,養成好習慣。
歸納:早餐能使我們體力充沛精神好、上課專
心並維持身體健康,我們要養成每天吃早餐的
好習慣。
【活動 2】早餐點點名-早餐食材
1.每天吃相同的食物有什麼缺點?
(1)會吃膩了。(2)營養不均衡。
2.嘗試不同的早餐,才能營養均衡。
體育
快樂動起來
3.分量剛好才不會浪費食物。
【活動 3】選擇食物有原則
選擇食物時,要盡量避免含糖和油炸的食物
體育
1.模仿運動動作。
2.練習帶動唱舞蹈。
3.能做出簡單的滾翻動作。
4.能控制身體的滾動方向。
5.練習毛巾操伸展動作。
6.能利用簡單器具進行體能活動。
11-19
健康
我家拒菸酒
健康
【活動 1】飲酒危害知多少
1.逢年過節或親戚朋友團圓聚餐時,家人通常
會準備什麼飲料?
2.當你與同學聚會時,你會想要喝什麼飲料?
3.舉例酒駕肇事的新聞案例,說明酒駕大幅提
高了發生意外的可能性。
4.體驗飲酒後身體的變化,可以先請學童原地
轉數圈,模擬酒醉的情形。
5.結論:危害身體健康。發生暴力行為。造成
經濟負擔。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
【活動 2】菸害不要來
1.吸菸行為對身體與家庭可能的危害。
2.吸菸者吸菸時和身上殘留的味道,你的感受
與想法?
3.學童雖然不是吸菸的主要族群,但有可能成
為二手菸與三手菸的受害者,如何拒吸二手菸?
體育
玩球小高手
體育
1.練習原地滾地傳接球。
2.練習滾地擊牆接球。
3.進行滾地移動接球練習
4.進行保齡球遊戲。
5.練習各種閃躲動作。
6.進行滾地躲避球遊戲。
7.練習原地拍球動作。
8.練習拍球前行、側行及後行。
9.練習拍球繞圈及 S 形前進。
10.進行拍球接力遊戲。
11.進行拍球過通道遊戲。
20
總複習
複習本學期課程
基隆市 仁愛 學校 112 學年度第二 學期 特教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健體
低年級:每週 3 節
中高年級:每週 3 節
集中式特教班
吳采霖
教學對象
陳思寧(二年級)、陳永靜(二年級)、許庭華(二年級)、
陳駒安(三年級)、郭駿楓(三年級)、王柔懿(三年級)、
陳品惠(三年級)、江惠雯(四年級)、簡勤育(六年級)共 9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1a-I-1 認識基本的健康常識。
1b-I-1 舉例說明健康生活情境中適用的健康技能和生活技能
3a-Ⅰ-2 能於引導下,操作簡易的健康技能。
3b-I-1 能於引導下,表現簡易的自我調適技能。
4a-Ⅰ-1 能於引導下,使用適切的健康資訊、產品與服務。
3c-Ⅱ-1 表現聯合性動作的基本技能。
1d-Ⅰ-1 認識基本動作技能。
學
習
內
容
Ba-Ⅰ-2 學校傷害事件急救處理方法。
Bb-Ⅰ-1 常見的藥物使用方法與影響。
Fb-Ⅰ-1 個人對健康的自我覺察與行為表現。
Hc-Ⅰ-1 標的性球類運動相關的簡易拋、擲、滾之手眼動作協
調。
融入之議
題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
育□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認識身體表面的傷口需及時消毒包紮並避免感染才能避免留下
疤痕或引發全身細菌性感染。
2.受傷時應根據傷口的大小、形狀、深度等傷勢狀況,來判斷處理
的方法。
3.傷口處理的第一步驟是止血。小的傷口以直接加壓的方式止血,
通常幾分鐘內就不會再有血液滲出。
4.如果在學校受傷,第一時間應該到健康中心讓學校護士觀察傷
勢,再請同學協助通知班上導師。
5.有人扭傷時,除了避免移動傷患,適當予以冰敷外,也應在離
傷患1 ~ 2公尺處放置顯眼的物品提醒路人,避免二次傷害。
6.認識燙傷傷口通常面積較大,傷口感染機率較高,因此傷口的照
護更加重要。
7.認識110、119、112的差異性,並強調這些號碼只能在
真正有需要時才能撥打,不能任意使用,以免占用公共資源。
8.認識緊急醫療資源是平時少用到,只有發生急難時才會使用,
如:急難救助中心、救護車、急診等。
9.認識怎麼使用藥物:知道吃什麼藥,一天吃幾次、吃多少、吃
多久。
10.認識檢查藥品的形狀、顏色是否與藥袋的描述相符。
11.認識外用藥的正確使用方法與注意事項。
12.能做出拍球、滾球、擊球、踢球等簡單的基本動作。
13.能表現出球類運動簡單的聯合性動作。如傳接球、飛盤等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
準備週
本學期課程介紹
2-10
健康
急救小尖兵
體育
少林足球
健康
【活動 1】傷口處理 DIY
1.發表受傷經驗
2.判斷傷勢
3.認識止血的重要
4.演練正確止血的方法
5.在學校受傷的處理
6.認識處理傷口的步驟
7.認識扭傷及處理過程和方法
8.認識扭傷的照護方法
9.認識燙傷及處理方法及步驟
10.認識判斷傷口狀況
【活動 2】英勇救援隊
1.是否曾在路上看到意外事故?當時的感覺是
什麼?
2.在路上看到意外事故時應如何因應。
3.演練撥打求救電話
4.認識緊急醫療資源是平時少用到,只有發生
急難時才會使用,如:急難救助中心、救護
車、急診等。
體育
1.能學會足背、足內側原地踢球動作
2.將球踢進目標球門內
3.用腳踢球踢倒球瓶
4.邊走邊踢球走到目標物再折返
11-19
健康
正確使用藥物
健康
1.生病的時候,身體不舒服怎麼辦?怎麼使用
藥物呢?
體育
快樂玩飛盤
2.領藥停看聽~姓名:先核對藥袋上的姓名是否
正確,才不會拿錯別人的藥。
3.怎麼使用:知道吃什麼藥,一天吃幾次、吃
多少、吃多久。
4.適應症狀的說明:檢查藥品的用途與自己的
疾病是否相符,知道有沒有對症下藥。
5.藥品外觀:檢查藥品的形狀、顏色是否與藥
袋的描述相符,服藥更安心。
6.副作用或警語:知道常見的副作用,避免用
藥時的疑慮。
7.注意事項:知道吃這個藥時,該小心什麼事
8.認識外用藥的正確使用方法與注意事項。
體育
1.看誰滾得遠:(1)示範推撥飛盤的要領,將飛盤
豎立在地面 上,左手扶飛盤上緣固定飛盤位置,
再用右手推撥飛盤 讓飛盤向前滾動。(2)每人進
行推撥飛盤的比賽,看誰飛盤滾得最遠即為獲勝
者。可反覆進行若干次。
※如果無法執行,可用滾球代替。
2.飛盤試擲:單手握住飛盤邊,配合腰部的扭轉
以同手同腳的姿勢,將飛盤往遠方擲出,並依序
讓學生試擲。
3.擲進成功區:標示「成功區」
:首先在練習場地
地面上標示出ㄇ型預 備線(邊長各約二公尺),
再由預備線的左右兩端約 45 度 的範圍,延伸出
擲飛盤的「成功區」
。
4.拋接飛盤
20
總複習
複習本學期課程
柒、
特殊需求學生課程計畫
一、學生能力與課程需求彙整
學生能力與課程需求彙整表(表 7-1)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1 學年度學生能力與課程需求彙整表
學生基本資訊
特教服務方式
班級
特教班
級型態
學生姓名
鑑輔會核定之
特殊教育類別
與資格(正
式、疑似)
身心障礙證明
(障別/程度)
學生課程需求摘要
直接
教學
間接服務
入班 輔導 諮詢
1
10
不分類
資源班
葉■佐
情緒行為障
礙/確認
無
有弱視,目前配戴眼鏡矯正中。
功能性動作:
1. 粗大動作與精細動作與同儕相比能力尚可,具備走跑跳行動
能力,肌耐力及動作模仿能力佳。
2. 能使用剪刀沿著剪下直線、三角形、圓形及正方形,也能將
紙張沿著邊對折。
社會技巧:
1. 上課容易分心,喜歡把玩周遭的物品或任意遊走,需老師不
斷口語提醒。
2. 個性急躁、衝動性高,時常無法等待指令或行動,需老師一
對一叮嚀指導。
3. 無法遵守遊戲及運動規則,容易與同學發生推擠及糾紛。
4. 安全意識低,會有不適當的碰觸或爬上爬下。
國語:
1. 具備基本認知概念,如顏色、形狀、大小、方位等
2. 能認讀注音及基本常見國字
數學:
1. 記憶力尚可,能覆誦 8 個以內的數字。
2. 能唱處 100 以內的數,並點數 35 以內的數,具備量感及總
✔
✔
✔
數的概念。
2
10
不分類
資源班
蔡■璿
自閉症
/確認
無
功能性動作:
1. 常常撞到他人,身體控制能力較弱。
2. 無法精準模仿他人動作,協調性較弱。
3. 體力差,容易感到疲累。
4. 握筆及運筆能力偏弱,不太會自己扣釦子。
社會技巧:
1. 社會技巧不佳,難以和他人維持互動關係,互動雙向性不
足,多為平行遊戲。
2. 與他人對話時,較少注視對方眼神。
3. 容易分心且衝動性高,挫折容忍度低,興奮時會衝跑、大
叫,難以自我控制行為。
4. 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會大叫、拍頭及奔跑。
國語:
1. 記憶力短暫,容易忘記學過的東西。
2. 能認讀注音符號,但無法獨立完成拼音。
3. 能表達基本簡單語句,但對答能力弱。
數學:
1. 具有量感,能唱數 1-100 的數字。
2. 點數時容易因為分心導致數錯。
3. 視覺記憶優於聽覺記憶。
✔
✔
✔
3
10
不分類
資源班
林■凱
情緒行為障
礙/確認
無
功能性動作:
1. 粗大動作與同儕無異,但精細動作尚有進步空間,多步驟的
操作無法獨立完成,組織能力差,需老師引導。
2. 剪刀操作能力不佳,只能一次剪一刀,無法連續開合。
3. 操作品質容易受到個案專注力及興趣影響品質。
社會技巧:
1. 和同儕互動時,合作性較少,多以平行遊戲居多。
2. 會主動與他人打招呼,但較少使用禮貌性用語。
3. 話多,在團體中難以保持安靜。
✔
✔
✔
4. 會使用不合宜的動作吸引他人注意。
國語:
1. 注音符號指認尚可,但能力表現不穩定。
2. 能夠寫出注音符號及自己的名字,但筆順容易出錯。
3. 在陳述事件時,會過度描述細節,思想跳躍且片段,較少重
點與統整性。
4. 使用的語句較為簡單、簡短,較少使用到連接詞。
數學:
1. 能指認 1-100 的數字,唱數 1-50,點數 20 以內的數字。
2. 能夠抄寫數字。
4
10
不分類
資源班
羅■峰
其他障礙
/確認
無
功能性動作:
1. 粗大動作與精細動作與同儕相比能力尚可,具備走跑跳行動
能力,肌耐力及動作模仿能力佳。
2. 操作品質容易受到個案專注力及興趣影響品質。
社會技巧:
1. 和同儕互動時,合作性較少,多以平行遊戲居多。
2. 會主動與他人打招呼,但較少使用禮貌性用語。
3. 話多,在團體中難以保持安靜。
4. 會使用不合宜的動作吸引他人注意。
國語:
1. 具備基本認知概念,如顏色、形狀、大小、方位等
2. 能認讀注音及基本常見國字
數學:
1. 能指認 1-100 的數字,唱數 1-50,點數 20 以內的數字。
2. 能夠抄寫數字。
✔
✔
✔
5
10
不分類
資源班
羅■玹
其他障礙
/確認
無
功能性動作:
1. 粗大動作與同儕無異,但精細動作尚有進步空間,多步驟的
操作無法獨立完成,組織能力差,需老師引導。
2. 剪刀操作能力不佳,只能一次剪一刀,無法連續開合。
社會技巧:
✔
✔
✔
1. 社會技巧不佳,難以和他人維持互動關係,互動雙向性不
足,多為平行遊戲。
2. 與他人對話時,較少注視對方眼神。
3. 容易分心,興奮時會衝跑。
國語:
1. 記憶力短暫,容易忘記學過的東西。
2. 能認讀注音符號,但無法獨立完成拼音。
3. 能表達基本簡單語句,但對答能力弱。
數學:
1. 具有量感,能唱數 1-100 的數字。
2. 點數時容易因為分心導致數錯。
3. 視覺記憶優於聽覺記憶。
6
10
不分類
資源班
李■甄
情緒行為障
礙/確認
無
先天性白內障,目前配戴眼睛、遮眼治療。
功能性動作:
粗大動作與同儕無異,但精細動作尚有進步空間,多步驟的操作
無法獨立完成,組織能力差,需老師引導。
社會技巧:
1. 上課容易分心,喜歡把玩周遭的物品或任意遊走,需老師不斷
口語提醒。
2. 個性急躁、衝動性高,時常無法等待指令或行動,需老師一對
一叮嚀指導。
3. 無法遵守遊戲及運動規則,容易與同學發生推擠及糾紛。
國語:
1. 具備基本認知概念,如顏色、形狀、大小、方位等
2. 能認讀注音及基本常見國字
數學:
1. 能指認 1-100 的數字,唱數 1-50,點數 20 以內的數字。
2. 能夠抄寫數字。
✔
✔
✔
7
10
不分類
資源班
吳■綺
其他障礙/
疑似
無
有配戴眼鏡,近視加散光。
功能性動作:
✔
✔
✔
1. 身體的協調性及平衡感較差,肌耐力不足
2. 能完成串珠、夾取物品的活動,但剪紙動作不流暢
社會技巧:
1. 會和大人交談,但同儕互動少
2. 在意輸贏及獎勵,若遇到不如意時,會用生氣或哭鬧方式表
達。
3. 能遵守團體規範。
學習狀況:
1. 能數 1-100、操作拼圖,具備基本認知概念
2. 專注力低,只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8
201
不分類
資源班
李■霖
自閉症/
確認
第一類/輕度
功能性動作:
1. 精細動弱,小肌肉氣力不足,雙手協調和工具操作需練習。
2. 粗大動作落後同齡孩童,移位和身體協調能力發展遲緩。
社會技巧:
1. 難以遵守團體規範。
2. 人際互動能力弱,與同儕互動為被動式、平行式遊戲。
國語:
1. 識字能力佳,但理解力弱,能回答提取訊息之問題,但對於
文章背後的涵義或推測能力不佳。
2. 精細動作能力較弱,導致國字注音書寫品質不佳。
數學:
1. 能正數﹑點數及描寫 1-100
2. 抽象推理能力弱,讀題完仍不理解題意,需一再引導。
3. 無數量概念,數感弱需以具體或視覺提示,手指頭比出來或
畫圈圈。
✔
✔
✔
9
201
不分類
資源班
陳■翔
其他障礙/
疑似
無
社會技巧:
1.人際互動能力弱,雖能主動參與團體活動,但多為觀眾或旁觀
者,難以加入活動。
2.環境適應時間較長,不知道如何和他人搭話,常常自己玩自己
的遊戲。
✔
✔
✔
10 202
不分類
資源班
巫■祐
其他障礙/
疑似
無
功能性動作:
1. 手眼協調能力弱,無法丟接球和拍球。
2. 模仿手指動作能力不靈活,如無法用拇指與其他四指依序觸
碰。
3. 平衡控制弱,單腳跳會搖晃,肌耐力不足。
國語:
1. 構音困難,舌根化、塞音化、複韻母簡化。
2. 口語表達弱,生活敘述事件不完整,多以命名就結束。
3. 語言理解弱,句子超過 7 字以上常聽不懂,複雜句不理解。
數學:
1.抽象推理能力弱,讀題完仍不理解題意,需一再引導。
2.無數量概念,10 以內加減計算,協助下以手指比出仍不理
解。數字唱數常混淆。
✔
✔
✔
11 202
不分類
資源班
賴■郡
語言障礙/
確認
無
國語:
1. 語言理解:能理解日常生活指令,能執行簡單工作。不理解
較長和複雜句型,聽完文章能回應提取訊息並做簡單推論。
2. 口語表達:構音不清晰。與他人對話大多無法清楚回應。描
述生活經驗句子簡短且斷斷續續。
3. 拼音書寫:(1)注音符號指認不穩定,拼音及聲調能力不佳,
能認識課本約 7 成的生字並自行提取書寫約 6 成的生字。(2)
能以口語方式進行造句,但難以將內容完整書寫出來。(3)拼
音識字弱,導致讀題困難。
✔
✔
✔
12 203
不分類
資源班
王■筠
情緒障礙/
確認
無
社會技巧:
1. 課堂上時偶遵守指令或教室規則,當有情緒時需要給予時間
緩和,喜歡和他人說話、聊天。
2. 不知道如何與他人適當互動,人際界線觀念弱,情緒起伏
大,易生氣,容易衝動,容易過於興奮,挫折容忍低。
✔
✔
✔
13 204
不分類
資源班
莊■宇
情緒障礙/
確認
無
功能性動作:
1.單腳跳躍和單腳站立不穩,平衡感較差。
2.手眼協調能力較弱,能丟球但難以瞄準或接球。
3.書寫字體較凌亂,握筆控制能力較差。
社會技巧:
1.人際互動關係較被動,休息時間會自己在角落玩玩具或畫畫,
不會主動邀請他人一起活動。
✔
✔
✔
2. 情緒表達強度高,挫折忍受度低,當被暫停活動時會直接哭
泣並大聲抗議或哀求,情緒表現相較於同年齡兒童較為幼稚。
3.喜歡逗弄同學,但無法拿捏分寸和判讀他人情緒,常因為同學
反抗或告狀而演變成衝突。
14 205
不分類
資源班
蔡■恩
自閉症/
確認
第一類/輕度
功能性動作:
1.單腳跳躍及單腳站立平衡不足。球類活動技巧差(無法拍球)。
2.對於前庭覺的刺激較為敏感,本體覺的運用、手眼協調能力、
手指協調和靈活度需再持續訓練。動作計畫能力欠佳,以模仿同
儕或是被動觀察為主。
社會技巧:
1. 無法主動參與團體遊戲,都自己一個人在旁邊,或坐在位子
上發呆。同儕邀約遊戲,個案參與但與同儕間是平行遊戲。
2. 會主動跟老師打招呼,不會主動分享生活事物。
3. 有需求才會以肢體主動表達,不開口表達。
國語:
1. 表達能力弱,只以肢體語言表達,不主動口語表達,需要他
人主動問,個案才會以簡單句回應,但不是每次。
2. 能回答的大多為封閉式問題,能提取訊息,但推論能力不
佳,容易忘記學過的東西。
數學:
1.能正數 1-100,點數 1-100,描寫 1-100
2.對數學沒興趣,10 以內的加減法,以具體或視覺提示,手指
頭比出來或畫圈圈,個案仍不能理解。
3.抽象概念理解力弱,敘述句長的題目或應用題,無法答題。
✔
✔
✔
15 205
不分類
資源班
蔡■豪
其他障礙
/疑似
無
國語:
1. 口語表達:對於日常生活中的詞彙及基本概念弱,具有想
法,但難以完整表達內容,語句較為簡短片段。
2. 拼音書寫:(1)注音符號的指認不穩定,拼音需要部份引導。
(2)識字能力弱,約能記住課文 5 成的生字。(3)因拼音及識
字量不佳,讀題需引導說明
✔
✔
✔
16 205
不分類
資源班
葛■嘉
肢體障礙
/確認
無
先天脊椎側彎,術後雙側下肢無力
動作協調:
1. 個案下肢無力,僅能獨立步行 10 步,能扶牆走路、走樓梯,
✔
✔
✔
雙側協調弱。
2. 手部精細動作佳,能獨立書寫字,字跡端正,能使用剪刀沿
線剪圓形、愛心…。
國語:
表達能力弱,不主動口語表達,需要他人主動問,個案才會以簡
單句回應。
17 302
不分類
資源班
李■恩
語言障礙/
確認
無
國語:
1. 語文理解比同齡弱,敘述長的句子有理解困難,會按照字
面解讀訊息,但難以理解背後的原因或推論
2. 一般日常需求能簡單表達,且能主動分享生活瑣事,但表
達內容較為片段、不完整,會前後矛盾、不合邏輯。
數學:
1. 抽象推理能力較同齡弱。讀題完仍不理解題意需引導。
2. 讀題常跳題、跳行、抄錯題目數字、計算錯誤。
✔
✔
✔
18 302
不分類
資源班
汪■恩
情緒障礙/
確認
無
1.個案的動作、認知、語言、生活自理等領域能力與同齡兒童相
比無明顯差異。
2.個案有社交恐慌(選擇性緘默)在校環境焦慮不開口說話,資源
班不排課,採間接介入,目前接受專任輔導教師和心理治療課
程,並定期與導師討論諮詢學生狀況。
✔
✔
19 303
不分類
資源班
許■碩
其他障礙/
確認
第一類/輕度
國語:
1. 語文理解比同齡略弱,無法正常理解概念性問題,有時會故
意做不合理回應。
2. 口語表達能力常有選擇性,只想表達自己想講的,常講出與
情境無關話題。
3. 書寫字體工整但常粗心大意,字體偏大。
功能性動作:
1. 雙側肢體協調不足,眼手協調弱。
2. 動作控制及計畫能力差,無法因應環境改變動作計畫。
3. 足踝穩定不足,單腳站立平衡差,肌耐力不足,心肺耐力差。
手指肌力偏小,手腕和虎口穩定度不佳。
✔
✔
✔
20 304
不分類
資源班
林■辰
其他障礙/
確認
第一類/輕度
社會技巧:
1. 人際互動技巧不足,常無法用合宜的方式與人互動,想跟他
✔
✔
✔
人互動,卻不知道怎麼適當加入遊戲。
2. 情緒控制能力弱,遇到不合己意的事,若要求其配合,會生
氣以大吼大叫、逃出教室的方式表達。
3. 常沒睡好就來上學,在課堂趴睡,叫他上課就發脾氣,不願
意過來上課,在教室也沒認真上該節課。
國語:
1.語文理解比同齡弱,3 個以上複雜指令有些不理解也受未注意
聆聽影響執行錯誤。抽象/和生活無關語詞無法理解。
2.口語表達弱,語句簡短、無邏輯性、語法錯誤。
3.沒有耐性寫字,讀句子,做事完全看情緒。
4.對於不感興趣的課,就一直翻書本、亂畫課本,生氣就撕課
本。
數學:
1.抽象推理能力較同齡弱。
2.數量概念不穩定,加減法常錯誤。應用題不理解體意,無法獨
自作答,需讀題解釋。
3.無法自己完成加減計算,耐心陪伴指導,會完成一大半。願意
算時都需要人陪,但不喜歡老師在他的簿本批註。
21 305
不分類
資源班
黃■恩
其他障礙/
確認
第一類/輕度
國語:
1. 語文理解比同齡弱, 2 個以上指令有些不理解。抽象/和生
活無關語詞無法理解。
2. 口語表達,一般日常生活能表達。但陳述內容、細節較同齡
少。無法說出因果關係,無法針對重要情節問答,常會答非
所問。
3. 注意力不集中,常聽不懂老師的要求,要複述指令。
4. 書寫筆畫結構零散歪斜,常沒連接好,字的結構整個是散
的。
數學:
1. 抽象推理能力較同齡弱,讀題完仍不理解題意,需一再引
導。
2. 無法完整數出 1-100,點數 1-100,逢十進下一個數時會搞
錯。
4. 學過概念易遺忘,需一再複習提醒。
✔
✔
✔
22 305
不分類
資源班
劉■馨
情緒障礙/
正式
無
社會技巧:
1. 挫折容忍低,不合己意的事就會生氣。
2. 衝動控制差,活動中會容易過於興奮,人際互動能力差喜歡
和同學互動,但易有衝突,常常發脾氣,也會出現動手打人
的舉動。
3. 愛講話、易分心,過於自我,會在課堂中哈哈大笑大叫。
4. 若有服藥,以上情形通通不見。但常不服藥。
✔
✔
✔
23 402
不分類
資源班
張■絨
情緒障礙/
正式
無
社會技巧:
挫折容忍力低,生活中只要不順利的事情就生氣,配合度降低,
給予時間緩和後,能回到課堂中繼續活動。
國語:
1.語文理解能力弱,較抽象的造句和短語、句型需引導才理解。
2.口語表達能命名詞彙,簡單回應生活對話,但無法有順序性和
邏輯完整性描述。
1. 能仿寫和書寫、字體偏大。
2. 識字能力弱,學過的字時常忘記。書寫上主動性輸出弱(每課
只認得/只能寫出 1/3 的生字)。
數學:
1.抽象理解和邏輯推理能力較同齡弱。
2.能比較數字大小、九九乘法和測量長度,但是進行借位加減法
時仍常有錯誤。
3.能完成計算題,但應用題題意理解困難,無法正確應用數學概
念進行解題。
4.專注力不佳容易被同儕影響,又不喜歡讀題,會一直等老師給
予鼓勵或提示才要作答。
✔
✔
✔
24 403
不分類
資源班
陳■安
自閉症/
正式
第一類/輕度
功能性動作:
身體協調性和穩定性不佳,走路常跌倒,單雙腳交替切換動作不
穩定。精細動作不佳,手眼協調弱,手部肌耐力不足。
社會技巧:
會在意輸贏,但挫折容忍度已提升許多。
國語:
1.口語表達能力常延宕且有選擇性,只想表達自己想講的,常講
出與情境無關話題,回答問題思考時間久,常已經到下一題,才
回答上一題的內容。
2.注音符號認讀及拼音弱,但識字能力佳,能仿寫但速度慢且不
✔
✔
✔
工整。書寫字體極度歪斜且速度慢,字體空間配置差。
3.理解力尚可,能回答提取資訊或試著進行推論。
數學:
1.抽象推理能力較同齡弱,需具象化表現。
2.學過的概念易遺忘,需反覆練習。
3.能進行借位加減法、看時鐘和日期、比較數字大小和測量長
度,但九九乘法不熟悉,仍使用乘法表輔助。
4.能完成計算題,但應用題題意理解稍顯困難,偶爾無法正確應
用數學概念進行解題。
25 404
不分類
資源班
賴■任
自閉症/
確認
第一類/輕度
社會技巧:
挫折容忍力低,面對不懂得課堂問題易焦慮。需求不被滿足,有
負面情緒(碎碎唸抗議等)。固著性高。人際互動品質不佳。
國語:
1. 語文理解能力弱,較抽象的造句和短語句型需引導才理解。
2. 口語表達固著性強,只講自己想講得內容,無順序性和邏輯
性。
3. 能仿寫和書寫,識字及文字產出佳,但容易心急導致書寫品
質不佳。
✔
✔
✔
26 404
不分類
資源班
蔡■翔
自閉症/
確認
第一類/輕度
學科能力:
1. 能認讀注音及國字
2. 能從 1 唱數到 1000
3. 具備量感,能進行二位數的加減
4. 從事靜態活動時容易分心
社會技巧:
1. 能和同學相處和睦、個性溫馴
2. 下課時常常自己一個人玩,班上較少好友
✔
✔
✔
27
50
不分類
資源班
李■浩
學習障礙/
確認
無
國語:
1. 能依靠注音、前後文閱讀,孤獨字識字困難。
2. 自發性書寫少,具書寫困難,常有同音異字。寫字結構零散
歪斜,時常超出格子,或是增減筆畫。
3. 聽理解佳,能口述造句,閱讀理解佳。
4. 學過的字易遺忘,需搭配圖像反覆練習。
✔
✔
✔
28
50
不分類
資源班
林■晴
情緒行為障
礙/確認
無
國語:
1. 聽理解弱,需要大量的視覺提示輔助學習。
2. 識字和唸讀較同儕慢,需要反覆練習;閱讀理解不佳,無法
理解語句和文章的意思。
✔
✔
✔
3. 寫字結構零散歪斜,時常超出格子,或是增減筆畫。
數學:
1.在引導下能讀題,但不理解題意,需關鍵字策略教學。
2.學習新單元時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兩週以上)才能慢慢理解概
念。
3.學過的概念易遺忘,需反覆練習。
29
50
不分類
資源班
卓■韓
情緒障礙/
疑似
無
社會技巧:
1. 上課易分心,常沉浸在自我的世界,做自己的事情(看書),
經老師口語提醒後稍有成效,但不能持久。
2. 遵守指令或教室規則有困難,課堂中會離坐遊走。
3. 人際互動技巧差,不在乎他人感受,挫折容忍度低,在團體
遊戲時容易與他人發生衝突。
✔
✔
✔
30 601
不分類
資源班
陳■翔
情緒障礙/
確認
無
社會技巧:
1. 常誤解他人的意思,並用不適當的方式與他人互動,衝定性高,
容易和同學起衝突。
2. 上課易分心,常沉浸在自我的世界,會自言自語,需要老師大
量的提醒。
✔
✔
✔
31 602
不分類
資源班
黃■祐
情緒障礙/
確認
無
國語:
1. 聽理解佳,閱讀理解經報讀皆能答對。
2. 在校不開口說話,無法口語表達需求,只能透過動作和書寫
表達,但識字有限無法寫出完整需求,多以點頭搖頭、指認
為主。
3. 識字弱,需要反覆練習。
4.寫字工整,但筆順是錯的。主動性輸出弱,需老師提醒。
數學:
1. 能用手指數協助加減法,乘法表不熟練,乘除法透過乘法表
輔助,正確率達 8 成。
2. 不理解題意,需關鍵字策略教學。
3. 學習新單元時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兩週以上)才能慢慢理解
概念。
4. 學過的概念易遺忘,需大量反覆練習。
✔
✔
✔
32 604
不分類
資源班
王■翔
情緒障礙/
確認
無
功能性動作:
行動能力與一般同儕相當,但肌力不足,手腳較無力。精細動作
不佳,寫字架構不好。
✔
✔
✔
33 603
不分類
資源班
俞■謙
自閉症
/確認
第 1 類/輕度
國語:
1. 聽理解弱,需要大量的視覺提示輔助學習。
✔
✔
✔
2. 口語表達能力弱,多以語詞或是簡單句子(五字以內)表達需
求,無法描述事情發生經過。
3. 閱讀理解不佳,無法理解語句和文章的意思,選擇題題型常
有衝動或隨意作答行為,需要提醒和練習。
數學:
1.具備心算能力,但容易出錯,連續退位借位計算能力不佳。
2.在引導下能讀題,但不理解題意,需關鍵字策略教學。
3.學習新單元時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兩週以上)才能慢慢理解概
念。
4.學過的概念易遺忘,需反覆練習。
功能性動作:
1. 粗大動作不佳,協調性不好,容易跌倒。
2. 精細動作不佳,無法摺紙對齊,使用剪刀也有困難。
34 605
不分類
資源班
郭■恩
自閉症
/確認
第 1 類/輕度
社會技巧:
不理解他人想法,與同儕偶有衝突,不高興或太開心時會動手拍
打同儕的手、頭、肩膀等。
✔
✔
✔
35 606
不分類
資源班
陳■耕
自閉症
/確認
第 1 類/輕度
社會技巧:
1.行為較自我,有自己的準則,行為模式。當與他意見不同時會
據理力爭。
2.需要學習人與人相處的模式,人際關係待加強。
✔
✔
✔
36 606
不分類
資源班
陳■潔
學習障礙/
疑似
無
國語:
1. 自發性書寫少,具書寫困難,常有同音異字。寫字結構零散
歪斜,時常超出格子,或是增減筆畫。
2. 閱讀理解弱,抽象語詞理解困難。
3. 學過的字易遺忘,需搭配圖像反覆練習。
數學:
1. 基本運算佳。
2. 因閱讀困難常不清楚題意,需圖像化解題。
✔
✔
✔
二、學生領域課程規劃(表 7-2)(請在下列方格中填註學生上課節數)
7-2-1
部定課程(領域學習課程)
課程
語文
(國語文)
語文
(英語文)
數學
生活
社會
自然科學
藝術
綜合活動
科技
健康與體育
小
計
姓名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1
葉■佐
5
0
0
2
0
0
4
0
0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0 0
20
2
蔡■璿 0
5
0
2
0
0 0
4
0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0 0
20
3
林■凱
5
0
2
2
0
0
4
0
0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0 0
22
4
羅■峰
5
0
0
2
0
0
4
0
0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0 0
20
5
羅■玹 0
5
0
2
0
0 0
4
0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0 0
20
6
李■甄
5
0
2
2
0
0
4
0
0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0 0
22
7
吳■綺
5
0
0
2
0
0
4
0
0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0 0
20
8
李■霖 0
5
0
2
0
0 0
4
0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0 0
20
9
王■筠
5
0
0
2
0
0
4
0
0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0 0
20
10
陳■翔
5
0
0
2
0
0
4
0
0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0 0
20
11
巫■祐
5
0
2
2
0
0
4
0
0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0 0
22
12
賴■郡 0
5
0
2
0
0
4
0 0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0 0
20
13
莊■宇 0
5
0
2
0
0 0
4
0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0 0
20
14
蔡■恩
5
0
0
2
0
0
4
0
0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0 0
20
15
蔡■豪 0
5
0
2
0
0 0
4
0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0 0
20
16
葛■嘉
5
0
0
2
0
0
4
0
0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0 0
20
17
李■恩
5
0
2
2
0
0
4
0
0 0
0 0
3
0 0
3
0 0
3
0 0
3
0 0 0 0 0
3
0 0
27
18
汪■恩
5
0
0
2
0
0
4
0
0 0
0 0
3
0 0
3
0 0
3
0 0
3
0 0 0 0 0
3
0 0
25
19
黃■恩 0
5
0
2
0
0 0
4
0 0
0 0
3
0 0
3
0 0
3
0 0
3
0 0 0 0 0
3
0 0
25
20
劉■馨
5
0
0
2
0
0
4
0 0 0
0 0
3
0 0
3
0 0
3
0 0
3
0 0 0 0 0
3
0 0
25
21
林■辰 0
5
0
2
0
0 0
4
0 0
0 0
3
0 0
3
0 0
3
0 0
3
0 0 0 0 0
3
0 0
25
22
許■碩
5
0
2
2
0
0
4
0 0 0
0 0
3
0 0
3
0 0
3
0 0
3
0 0 0 0 0
3
0 0
25
23
賴■任 0
5
0
1
0
0
4
0 0 0
0 0
3
0 0
3
0 0
3
0 0
3
0 0 0 0 0
3
0 0
25
7-2-1
部定課程(領域學習課程)
課程
語文
(國語文)
語文
(英語文)
數學
生活
社會
自然科學
藝術
綜合活動
科技
健康與體育
小
計
姓名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24
陳■安 0
5
0
1
0
0 0
4
0 0
0 0
3
0 0
3
0 0
3
0 0
3
0 0 0 0 0
3
0 0
25
25
張■絨 0
5
0
1
0
0 0
4
0 0
0 0
3
0 0
3
0 0
3
0 0
3
0 0 0 0 0
3
0 0
25
26
蔡■翔
5
0
0
2
0
0
4
0 0 0
0 0
3
0 0
3
0 0
3
0 0
3
0 0 0 0 0
3
0 0
25
27
李■浩 0
5
0
2
0
0 0
4
0 0 0 0
3
0 0
3
0 0
3
0 0
3
0 0 0 0 0
3
0 0
26
28
林■晴 0
5
0
2
0
0 0
4
0 0 0 0
3
0 0
3
0 0
3
0 0
3
0 0 0 0 0
3
0 0
26
29
卓■韓
5
0
0
2
0
0
4
0 0 0 0 0
3
0 0
3
0 0
3
0 0
3
0 0 0 0 0
3
0 0
26
30
陳■翔
6
0
0
2
0
0
4
0
0
0 0 0
3
0 0
3
0 0
3
0 0
3
0 0 0 0 0
3
0 0
27
31
王■翔
6
0
0
2
0
0
4
0
0
0 0 0
3
0 0
3
0 0
3
0 0
3
0 0 0 0 0
3
0 0
27
32
郭■恩
6
0
0
2
0
0
4
0
0
0 0 0
3
0 0
3
0 0
3
0 0
3
0 0 0 0 0
3
0 0
27
33 俞■謙 0
6
0
2
0
0 0
4
0
0 0 0
3
0 0
3
0 0
3
0 0
3
0 0 0 0 0
3
0 0
27
34 黃■祐 0
6
0
2
0
0 0
4
0
0 0 0
3
0 0
3
0 0
3
0 0
3
0 0 0 0 0
3
0 0
27
35 陳■耕
6
0
0
2
0
0
4
0
0
0 0 0
3
0 0
3
0 0
3
0 0
3
0 0 0 0 0
3
0 0
27
36 陳■潔
6
0
0
2
0
0
4
0
0
0 0 0
3
0 0
3
0 0
3
0 0
3
0 0 0 0 0
3
0 0
27
7-2-2
校訂課程(彈性學習課程)
總計
姓名
統整課程
社團活動
特殊需求領域
其他
小計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1
葉■佐
2.5
0 0 0
0
0
0
0
1 0.5
0
0
4
24
2
蔡■璿
2.5
0 0 0
0
0
0
0
2 0.5
0
0
5
25
3
林■凱
2.5
0 0 0
0
0
0
0
1 0.5
0
0
4
26
4
羅■峰
2.5
0 0 0
0
0
0
0
1 0.5
0
0
4
24
5
羅■玹
2.5
0 0 0
0
0
0
0
1 0.5
0
0
4
24
6
李■甄
2.5
0 0 0
0
0
0
0
1 0.5
0
0
4
26
7
吳■綺
2.5
0 0 0
0
0
0
0
1
0.5
0
0
4
24
8
李■霖
2.5
0 0 0
0
0
0
0
3 0.5
0
0
6
26
9
王■筠
2.5
0 0 0
0
0
0
0
1 0.5
0
0
4
24
10
陳■翔
2.5
0 0 0
0
0
0
0
0 0.5
0
0
3
23
11
巫■祐
2.5
0 0 0
0
0
0
0
2 0.5
0
0
5
27
12
賴■郡
2.5
0 0 0
0
0
0
0
1 0.5
0
0
4
24
13
莊■宇
2.5
0 0 0
0
0
0
0
1 0.5
0
0
4
24
14
蔡■恩
2.5
0 0 0
0
0
0
0
2 0.5
0
0
5
25
15
蔡■豪
2.5
0 0 0
0
0
0
0
0 0.5
0
0
3
23
16
葛■嘉
2.5
0 0 0
0
0
0
0
1 0.5
0
0
4
24
17
李■恩
3
0 0 0
0
0
0
0
1
1
0
0
5
32
18
汪■恩
3
0 0 0
0
0
0
0
0
1
0
0
4
29
19
黃■恩
3
0 0 0
0
0
0
0
0
1
0
0
4
29
20
劉■馨
3
0 0 0
0
0
0
0
1
1
0
0
5
30
21
林■辰
3
0 0 0
0
0
0
0
1
1
0
0
5
30
22
許■碩
3
0 0 0
0
0
0
0
0
1
0
0
4
29
7-2-2
校訂課程(彈性學習課程)
總計
姓名
統整課程
社團活動
特殊需求領域
其他
小計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23
賴■任
3
0 0 0
0
0
0
0
1
1
0
0
5
30
24
陳■安
3
0 0 0
0
0
0
0
2
1
0
0
6
31
25
張■絨
3
0 0 0
0
0
0
0
1
1
0
0
5
30
26
蔡■翔
3
0 0 0
0
0
0
0
0
1
0
0
4
29
27
李■浩
3
0 0 1
0
0
0
0
0
2
0
0
5
31
28
林■晴
3
0 0 0
0
0
0
0
1
2
0
0
6
32
29
卓■韓
3
0 0 0
0
0
0
0
1
2
0
0
6
32
30
陳■翔
3
0 0 0
0
0
0
0
1
2
0
0
6
33
31
王■翔
3
0 0 0
0
0
0
0
1
2
0
0
6
33
32
郭■恩
3
0 0 0
0
0
0
0
1
2
0
0
6
33
33 俞■謙
3
0 0 0
0
0
0
0
2
2
0
0
7
34
34 黃■祐
3
0 0 0
0
0
0
0
0
2
0
0
5
32
35 陳■耕
3
0 0 0
0
0
0
0
1
2
0
0
6
33
36 陳■潔
3
0 0 0
0
0
0
0
0
2
0
0
5
32
本表件所提供之各欄位學校可依據不同教育階段自行增刪彈性使用。
※原:係指在原班上課,包含在普通班由特殊教育教師入班進行合作教學;或在集中式特殊教育班與原班同學一起上課。
※抽:係指抽離式課程,學生在原班該領域/科目節數(學分數)教學時到資源班/教室/方案上課。
※外:係指外加式課程,可適用於資源班或集中式特殊教育班,包括學習節數(學分數)需超過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綱原領域/科目或原班排定的節
數(學分數)及經專業評估後需提供的特殊需求領域課程節數(學分數)。
三、特殊需求領域彙整(表 7-3) (請在下列方格中填註學生上課節數)
姓名
類別
特殊需求領域
生活
管理
社會
技巧
學習
策略
溝通
訓練
功能性動
作訓練
職業
教育
輔助科
技應用
定向
行動
點字
創造力
領導
才能
情意
發展
獨立
研究
藝術才能
專長
總計
1
羅■玹 其他
1
1
2
羅■峰 其他
1
1
3
李■甄 情障
1
2
3
4
葉■佐 情障
1
1
5
蔡■璿 自閉
1
1
2
6
林■凱 情障
1
2
3
7
吳■綺 自閉
1
1
8
李■霖 自閉
1
1
1
3
9
王■筠 情障
1
1
10
陳■翔 其他
0
11
巫■祐 其他
2
1
1
4
12
賴■郡 語障
1
1
13
莊■宇 情障
1
1
14
蔡■恩 自閉
1
1
2
15
葛■嘉 肢障
1
1
16
蔡■豪 其他
1
1
17
李■恩 語障
2
1
3
18
黃■恩 智障
0
19
汪■恩 情障
0
20
林■辰 其他
1
1
21
劉■馨 情障
1
1
22
許■碩 其他
0
23
陳■安 自閉
1
1
2
24
賴■任 自閉
1
1
25
張■絨 情障
1
1
26
蔡■翔 自閉
1
1
27
林■晴 情障
1
1
28
卓■韓 情障
1
1
29
李■浩 學障
0
30
陳■翔 情障
1
1
31
王■翔 情障
1
1
32
俞■謙 自閉
1
1
1
3
33
郭■恩 自閉
1
2
3
34
黃■祐 情障
1
1
35
陳■耕 自閉
1
1
36
陳■潔 學障
2
2
四、特教學生相關服務與支持策略彙整(表 7-4) (請在下列方格中以〝
〞填註學生的相關服務)
相關服務與支持策略
交通服務
相關專業團隊服務
考試評量調整
巡迴服務
其他服務
姓名
交通
車
交通
費
醫
師
物
理
職
能
語
言
心
理
聽
能
社
工
其
他
獨
立
考
場
延
長
時
間
報
讀
服
務
答
案
卡
謄
錄
口
頭
回
答
電
腦
作
答
放
大
或
點
字
其
他
在
家
教
育
不
分
類
聽
障
視
障
自
閉
症
情
障
其
他
教
育
輔
助
器
材
適
性
教
材
學習及
生活人
力協助-
助理人
員
學習及
生活人
力協助-
課後照
顧
家
庭
支
持
服
務
校園
無障
礙環
境
獎
/
補
助
金
午
餐
補
助
其
他
1
葉■佐
✔
2
蔡■璿
✔ ✔
3
林■凱
✔
4
羅■峰
✔
5
羅■玹
✔ ✔
6
李■甄
✔
7
吳■綺
✔ ✔
8
李■霖
✔ ✔ ✔
✔
9
王■筠
✔
10 陳■翔
✔
11 巫■祐
✔ ✔ ✔
12 賴■郡
✔
✔ ✔
13 莊■宇
✔
✔
14 蔡■恩
✔ ✔
15 蔡■豪
✔
16 葛■嘉
✔
✔ ✔
✔
17 李■恩
✔
18 黃■恩
✔ ✔
✔ ✔
19 汪■恩
✔
20 林■辰
✔ ✔ ✔ ✔
✔ ✔ ✔
21 劉■馨
✔ ✔ ✔
相關服務與支持策略
交通服務
相關專業團隊服務
考試評量調整
巡迴服務
其他服務
姓名
交通
車
交通
費
醫
師
物
理
職
能
語
言
心
理
聽
能
社
工
其
他
獨
立
考
場
延
長
時
間
報
讀
服
務
答
案
卡
謄
錄
口
頭
回
答
電
腦
作
答
放
大
或
點
字
其
他
在
家
教
育
不
分
類
聽
障
視
障
自
閉
症
情
障
其
他
教
育
輔
助
器
材
適
性
教
材
學習及
生活人
力協助-
助理人
員
學習及
生活人
力協助-
課後照
顧
家
庭
支
持
服
務
校園
無障
礙環
境
獎
/
補
助
金
午
餐
補
助
其
他
22 許■碩
✔ ✔ ✔ ✔
23 陳■安
✔ ✔ ✔ ✔ ✔ ✔ ✔
✔
24 賴■任
✔ ✔ ✔
✔
25 蔡■翔
26 張■絨
✔ ✔ ✔ ✔
✔ ✔
27 林■晴
✔ ✔ ✔ ✔
✔ ✔
28 李■浩
✔
✔ ✔ ✔
29 卓■韓
✔ ✔
30 陳■耕
✔
31 陳■翔
✔
32 王■翔
✔
✔ ✔
33 俞■謙
✔ ✔ ✔
✔ ✔
34 郭■恩
✔ ✔ ✔
35 陳■潔
✔ ✔
✔ ✔
36 黃■祐
✔ ✔
✔ ✔ ✔
特推會審查結果
通過
再修正
ˇ
五、特教學生課程一覽表(表 7-5)
基隆市仁愛國民小學 112 學年度資源班學生課程一覽表
領域
名稱
年級
組別
節
數
學生名單
人
數
抽離/外加/
入班協同教學/
訓練
授課教師
國語
A
5 10?蔡■璿、10?羅■玹
2
抽離
新進教師
B
2 10?林■凱、10?李■甄
2
外加
廖函微
C
5 202 賴■郡、205 蔡■豪 2
抽離
廖函微
D
5 201 李■霖、204 莊■宇 2
抽離
新進教師
E
5
303 許■碩、304 林■
辰、305 黃■恩
3
抽離
鐘點教師
F
2 202 巫■祐、30?李■恩
2
外加
許碧君
G
5
403 陳■安、404 賴■
任、402 張■絨
3
抽離
廖函微
H
6
50?林■晴、50?李■浩
(碧君)
2
抽離
鐘點教師
I
6 602 黃■祐、603 俞■謙 2
抽離
許碧君
J
2 605 郭■恩、606 陳■潔 2
外加
新進教師
小計
43
數學
A
4 10?蔡■璿、10?羅■玹
2
抽離
許碧君
B
4
201 李■霖、204 莊■
宇、205 蔡■豪
3
抽離
鐘點教師
C
4
303 許■碩、304 林■
辰、305 黃■恩
3
抽離
許碧君
D
4 403 陳■安、402 張■絨 2
抽離
鐘點教師
E
4 50?林■晴、50?李■浩
2
抽離
新進教師
領域
名稱
年級
組別
節
數
學生名單
人
數
抽離/外加/
入班協同教學/
訓練
授課教師
(碧君)
F
4 602 黃■祐、603 俞■謙 2
抽離
廖函微
F
1 602 黃■祐、603 俞■謙 2
外加
廖函微
小計
25
特殊
需求
領域
課程
社
會
技
巧
A
1 201 李■霖、205 蔡■恩 2
外加
廖函微
B
1
10?蔡■璿、10?羅■
玹、10?吳■綺、
3
外加
新進教師
C
1
10?葉■佐、10?李■
甄、10?羅■峰、
3
外加
新進教師
D
1
10?林■凱、203 王■
筠、204 莊■宇
3
外加
許碧君
E
1
30?林■辰、30?劉■
馨、
402 張■絨
3
外加
新進教師
F
1
403 陳■安、404 賴■
任、404 蔡■翔
3
外加
許碧君
G
1
50?卓■韓、50?林■
晴、605 郭■恩
3
外加
鐘點教師
H
1
601 陳■翔、603 俞■謙、
606 陳■耕
3
外加
新進教師
功
能
性
A
1
10?蔡■璿、201 李■
霖、205 葛■嘉
3
外加
廖函微
B
1
202 巫■祐、403 陳■
安、603 俞■謙、604 王
4
外加
許碧君
領域
名稱
年級
組別
節
數
學生名單
人
數
抽離/外加/
入班協同教學/
訓練
授課教師
動
作
訓
練
■翔
溝
通
訓
練
A
1
201 李■霖、205 蔡■
恩、202 賴■郡(函微)
3
外加
廖函微
B
1
202 巫■祐、205 蔡■
豪、30?李■恩
3
外加
許碧君
小
計
12
六、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特殊教育班級國語之課程計畫
集中式、資源班、巡迴輔導班(各班別所有任教科目均須填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 語(A 組)
5 節
學習教室
新進教師
教學對象
蔡○璿(一年級)、羅○玹(一年級),共 2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1-I-1 養成專心聆聽的習慣,尊重對方的發言。
1-I-3-1能理解話語、詩歌、故事的訊息。
2-I-1 以正確發音說出語意完整的話。
3-I-1-1正確認念注音符號。
3-I-1-2正確拼讀注音符號。
3-I-1-3 正確書寫注音符號。
4-I-4 養成良好的書寫姿勢,並保持整潔的書寫習慣。
5-I-1 以適切的速率正確的朗讀文本。
6-I-2 透過閱讀及觀察,積累寫作材料。
學
習
內
容
Aa-Ⅰ-1-1聲符、韻符、介符的正確發音。
Aa-Ⅰ-1-2聲符、韻符、介符的正確寫法。
Aa-Ⅰ-3-1二拼音的拼讀和書寫。
Aa-Ⅰ-3-2三拼音的拼讀和書寫。
Aa-I-5 標注注音符號的各類文本。
Ab-Ⅰ-1 700~1,0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c-Ⅰ-3基本文句的語氣與意義。
Ad-Ⅰ-3故事、童詩等。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以正確的發音說出語意完整的話
2. 能讀、寫聲符、韻符、介符的正確發音和寫法。
3. 能拼讀、書寫二拼音、三拼音及結合韻。
4. 能認讀標注注音符號的文本並以注音符號表達想法、記錄訊息。
5. 能認識常用國字700字
6. 能運用注音與國字以適切的速度朗讀文本
7. 能使用仿寫和接寫的的方法認識基本文句的意義
8.能理解話語、詩歌、故事的訊息並回答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
減量
☑
分解 □替代
教材資源:
☑
學習單
☑
教學影片
☑
圖卡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
多元感官
☑
直接教學
☑
多層次教學
☑
合作學習
☑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4
首冊
第一單元
1.課文: 第一課貓咪、第二課鵝寶寶、第三課河馬和
河狸
米米的好朋友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認識並寫出注音符號
(2)學習拼音
(3)閱讀並朗讀課文
(4)說話指導: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5)造詞造句練習
5~7
首冊
第二單元
上學真有趣
1. 課文: 第四課笑嘻嘻、第五課翹翹板、第六課謝
謝老師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認識並寫出注音符號
(2)學習拼音
(3)閱讀並朗讀課文
(4)說話指導: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5)造詞造句練習
8~11
首冊
第三單元
神奇故事樹
1. 課文:第七課龜兔賽跑、第八課拔蘿蔔、第九課
動物狂歡會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認識並寫出注音符號
(2)學習拼音
(3)閱讀並朗讀課文
(4)說話指導: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5)造詞造句練習
12~15
第一單元
來!一起玩遊戲
1. 課文: 第一課拍拍手、第二課這是誰的?、第三
課秋千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認識國字
(2)依照筆畫寫出國字
(3)說話指導: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造詞和造句
16~21
第二單元
看!我的新發現
1.課文: 第四課大個子,小個子、第五課比一比、第
六課小路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認識國字
(2)依照筆畫寫出國字
(3)說話指導: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造詞和造句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4
第一單元
生活放大鏡
1. 課文: 第一課看、第二課花園裡有什麼?、第三課 媽
媽的音樂會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認識國字
(2)依照筆畫寫出國字
(3)說話指導: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造詞和造句
5-8
第二單元
甜蜜的家
1. 課文:
第四課鞋、第五課小種子快長大、第六課奶奶的
小跟班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認識國字
(2)依照筆畫寫出國字
(3)說話指導: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造詞和造句
9-13
第三單元
小水滴的旅行
1.課文:第七課作夢的雲、第八課妹妹的紅雨鞋、第九課
七彩的虹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認識國字
(2)依照筆畫寫出國字
(3)說話指導: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造詞和造句
14-20
第四單元
好朋友
1. 課文: 第十課和你在一起、第十一課生日快樂、第十
二課小黑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認識國字
(2)依照筆畫寫出國字
(3)說話指導: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造詞和造句
六、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特殊教育班級-資源班國語之課程計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 語(B 組)
2 節
學習教室
廖函微
教學對象
林○凱(一年級)、李○甄(一年級),共 2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
調1-I-3能理解話語、詩歌、故事的訊息。
○
調2-I-1 以正確發音說出語意完整的話。
○
調3-I-1-1正確認念注音符號。
○
調3-I-1-2正確拼讀注音符號。
○
調3-I-1-3正確書寫注音符號。
3-Ⅰ-2 運用注音符號輔助識字,也能利用國字鞏固注音符號的學習。
○
調
3-Ⅰ-3運用注音符號記錄訊息。
4-I-4 養成良好的書寫姿勢,並保持整潔的書寫習慣。
5-I-1 以適切的速率正確的朗讀文本。
5-Ⅰ-2 認識常用標點符號。
(學習策略)
特學 1-Ⅰ-7 透過練習增加學習印象。
特學 2-Ⅰ-1 遵守學習規範。
特學 3-Ⅰ-2 運用多感官學習。
學
習
內
容
Aa-Ⅰ-1聲符、韻符、介符的正確發音和寫法。
○
調Aa-Ⅰ-3-1二拼音的拼讀和書寫。
○
調Aa-Ⅰ-3-2三拼音的拼讀和書寫。
Ab-Ⅰ-1 700~1,0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學習策略)
特學A-Ⅰ-4增加學習印象的方法。
特學B-Ⅰ-1學習規範和行為。
特學C-Ⅰ-3多感官的學習訊息。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8. 能以正確的發音說出語意完整的話
9. 能讀、寫聲符、韻符、介符的正確發音和寫法
10.能拼讀、書寫二拼音、三拼音及結合韻
11.能認讀標注注音符號的文本並以注音符號記錄訊息
12.能認識常用國字700字
13.能運用注音與國字以適切的速度朗讀文本
14.
能理解話語、詩歌、故事的訊息並回答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
減量
☑
分解 □替代
教材資源:
☑
學習單
☑
自編 PPT
☑
圖卡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
多元感官
☑
直接教學
☑
多層次教學
☑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
實作評量
☑
紙筆測驗
☑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4
首冊
第一單元
米米的好朋
友
2. 課文: 第一課貓咪、第二課鵝寶寶、第三課河馬和河狸
3. 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圖像輔助,認讀注音,學習拼音,寫出拼音的
注音符號。
(2)朗讀課文,並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3)造詞、造句練習。
5~7
首冊
第二單元
上學真有趣
1. 課文: 第四課笑嘻嘻、第五課翹翹板、第六課謝謝老師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圖像輔助,認讀注音,學習拼音,寫出拼音的
注音符號。
(2)朗讀課文,並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3)造詞、造句練習。
8~11
首冊
第三單元
神奇故事樹
2. 課文:第七課龜兔賽跑、第八課拔蘿蔔、第九課 動物
狂歡會
3. 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圖像輔助,認讀注音,學習拼音,寫出拼音的
注音符號。
(2)朗讀課文,並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3)造詞、造句練習。
12~15
第一冊
第一單元
來!一起玩
遊戲
2. 課文: 第一課拍拍手、第二課這是誰的、第三課秋千
3. 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圖像輔助,認讀國字,並依照筆畫寫出國字
(2)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3)練習造詞和造句
16~21
第一冊
第二單元
看!我的新
發現
1. 課文: 第四課大個子,小個子、第五課比一比、第六課
小路
2. 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圖像輔助,認讀國字,並依照筆畫寫出國字
(2)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3)練習造詞和造句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4
第一單元
生活放大鏡
2. 課文: 第一課看、第二課花園裡有什麼?、第三課媽媽
的音樂會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圖像輔助,認讀國字,並依照筆畫寫出國字
(2)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3)練習造詞和造句
5-8
第二單元
甜蜜的家
2. 課文:
第四課鞋、第五課小種子快長大、第六課奶奶的
小跟班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圖像輔助,認讀國字,並依照筆畫寫出國字
(2)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3)練習造詞和造句
9-13
第三單元
小水滴的旅行
1. 課文:第七課作夢的雲、第八課妹妹的紅雨鞋、第九課
七彩的虹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圖像輔助,認讀國字,並依照筆畫寫出國字
(2)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3)練習造詞和造句
14-20
第四單元
好朋友
1. 課文: 第十課和你在一起、第十一課生日快樂、第十二
課小黑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圖像輔助,認讀國字,並依照筆畫寫出國字
(2)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3)練習造詞和造句
六、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特殊教育班級-資源班國語之課程計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 語(C 組)
5 節
學習教室
廖函微
教學對象
賴○郡(二年級) 、蔡○豪(二年級)、葛○嘉(二年級),共 3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1-I-1 養成專心聆聽的習慣,尊重對方的發言。
1-I-2 能學習聆聽不同的媒材,說出聆聽的內容。
○
調2-I-1 以正確發音說出語意完整的話。
2-I-2 說出所聽聞的內容。
○
調2-I-3 能合宜的回答老師的提問,並分享想法。
3-I-2 運用注音符號輔助識字,也能利用國字鞏固注音符號的學習。
4-I-1 認識常用國字至少 1,000 字,使用 700 字。
4-I-5 認識基本筆畫、筆順,掌握運筆原則,寫出正確及工整的國字。
5-I-1 以適切的速率正確的朗讀文本。
5-I-4 了解文本中的重要訊息與觀點。
○
調6-I-4 使用仿寫、接寫等技巧完成造句。
(學習策略)
特學 1-Ⅰ-7 透過練習增加學習印象。
特學 1-Ⅰ-8 透過提示將新訊息和舊經驗連結。
特學 1-Ⅰ-12 簡要說出常見字詞的意思。
特學 2-Ⅰ-1 遵守學習規範。
特學 3-Ⅰ-2 運用多感官學習。
學
習
Aa-I-5 標注注音符號的各類文本。
內
容
Ab-I-1 1,000 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c-I-3 基本文句的語氣與意義。
Ad-I-3 故事、童詩等。
Ab-I-5 1,500 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Ac-I-2 簡單的基本句型。
(學習策略)
特學A-Ⅰ-4增加學習印象的方法。
特學A-Ⅰ-7語句、短文或文章的理解方法。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5.能以正確的發音、流暢的說出語意完整的話
16.能說出所聽聞的內容並適當的提問、合宜的回答。
17.能拼讀、書寫二拼音、三拼音及結合韻。
18.運用注音符號輔助識字。
19.能認識常用國字1000字
20.能運用注音與國字以適切的速度朗讀文本
21.能使用仿寫、接寫等技巧寫作,認識基本文句的意義
22.
能正確的朗讀文本並了解文本中的重要訊息與觀點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
☑
簡化
☑
減量 □分解 □替代
教材資源:
☑
學習單
☑
教學影片
☑
自編 PPT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
多元感官
☑
直接教學
☑
多層次教學
☑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
實作評量
☑
紙筆測驗
☑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5
第一單元
生活新鮮事
1. 課文: 第一課新學年新希望、第二課一起做早
餐、第三課走過小巷
2. 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象形字輔助記憶,認讀國字,獨立拼音、
書寫並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6~10
第二單元
歡樂的時刻
1. 課文: 第四課運動會、第五課水上木偶戲、第六
課小鎮的柿餅節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象形字輔助記憶,認讀國字,獨立拼音、
書寫並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11~15
第三單元
故事萬花筒
1. 課文:第七課國王的新衣裳、第八課「聰明」的小
熊、第九課大象有多重?
2. 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象形字輔助記憶,認讀國字,獨立拼音、
書寫並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16~21
第四單元
冬天的悄悄話
1. 課文: 第十課我愛冬天、第十一課遠方來的黑
皮、第十二課新年快樂
2. 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象形字輔助記憶,認讀國字,獨立拼音、
書寫並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5
第一單元
彩色的世界
1. 課文: 第一課春天的顏色、第二課花衣裳、第三課彩色
王國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象形字輔助記憶,認讀國字,獨立拼音、書寫
並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6-10
第二單元
有你真好
1. 課文: 第四課爸爸、第五課我的家人、第六課愛笑的大
樹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象形字輔助記憶,認讀國字,獨立拼音、書寫
並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11-15
第三單元
故事妙妙屋
1. 課文:第七課月光河、第八課黃狗生蛋、第九課神筆馬
良、第十課快樂的探險家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象形字輔助記憶,認讀國字,獨立拼音、書寫
並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16-20
第四單元
閱讀樂趣多
1. 課文: 第十一課和小讀者樂園、第十二課巨人山、閱讀
階梯江奶奶的雜貨店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象形字輔助記憶,認讀國字,獨立拼音、書寫
並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六、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特殊教育班級-資源班國語之課程計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 語(D 組)
5 節
學習教室
新進教師
教學對象
李○霖(二年級)、莊○宇(二年級) ,共 2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1-I-1 養成專心聆聽的習慣,尊重對方的發言。
1-I-2 能學習聆聽不同的媒材,說出聆聽的內容。
2-I-1 以正確發音流利的說出語意完整的話。
2-I-2 說出所聽聞的內容。
2-I-3 與他人交談時,能適當的提問、合宜的回答,並分享想法。
3-I-2 運用注音符號輔助識字,也能利用國字鞏固注音符號的學習。
4-I-1 認識常用國字至少 1,000 字,使用 700 字。
4-I-5 認識基本筆畫、筆順,掌握運筆原則,寫出正確及工整的國字。
5-I-1 以適切的速率正確的朗讀文本。
5-I-4 了解文本中的重要訊息與觀點。
○
調6-I-4 使用仿寫、接寫等技巧完成造句。
(學習策略)
特學 1-Ⅰ-7 透過練習增加學習印象。
特學 1-Ⅰ-8 透過提示將新訊息和舊經驗連結。
特學 1-Ⅰ-12 簡要說出常見字詞的意思。
特學 2-Ⅰ-1 遵守學習規範。
特學 3-Ⅰ-2 運用多感官學習。
學
習
Aa-I-5 標注注音符號的各類文本。
內
容
Ab-I-1 1,000 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c-I-3 基本文句的語氣與意義。
Ad-I-3 故事、童詩等。
Ab-I-5 1,500 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Ac-I-2 簡單的基本句型。
(學習策略)
特學A-Ⅰ-4增加學習印象的方法。
特學A-Ⅰ-7語句、短文或文章的理解方法。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23.能以正確的發音、流暢的說出語意完整的話
24.能說出所聽聞的內容並適當的提問、合宜的回答。
25.能拼讀、書寫二拼音、三拼音及結合韻。
26.運用注音符號輔助識字。
27.能認識常用國字1000字
28.能運用注音與國字以適切的速度朗讀文本
29.能使用仿寫、接寫等技巧寫作,認識基本文句的意義
30.
能正確的朗讀文本並了解文本中的重要訊息與觀點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
☑
簡化
☑
減量 □分解 □替代
教材資源:
☑
學習單
☑
教學影片
☑
自編 PPT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
多元感官
☑
直接教學
☑
多層次教學
☑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
實作評量
☑
紙筆測驗
☑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5
第一單元
生活新鮮事
3. 課文: 第一課新學年新希望、第二課一起做早
餐、第三課走過小巷
4. 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象形字輔助記憶,認讀國字,獨立拼音、
書寫並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6~10
第二單元
歡樂的時刻
2. 課文: 第四課運動會、第五課水上木偶戲、第六
課小鎮的柿餅節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象形字輔助記憶,認讀國字,獨立拼音、
書寫並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11~15
第三單元
故事萬花筒
3. 課文:第七課國王的新衣裳、第八課「聰明」的小
熊、第九課大象有多重?
4. 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象形字輔助記憶,認讀國字,獨立拼音、
書寫並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16~21
第四單元
冬天的悄悄話
3. 課文: 第十課我愛冬天、第十一課遠方來的黑
皮、第十二課新年快樂
4. 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象形字輔助記憶,認讀國字,獨立拼音、
書寫並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5
第一單元
彩色的世界
2. 課文: 第一課春天的顏色、第二課花衣裳、第三課彩色
王國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象形字輔助記憶,認讀國字,獨立拼音、書寫
並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6-10
第二單元
有你真好
2. 課文: 第四課爸爸、第五課我的家人、第六課愛笑的大
樹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象形字輔助記憶,認讀國字,獨立拼音、書寫
並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11-15
第三單元
故事妙妙屋
2. 課文:第七課月光河、第八課黃狗生蛋、第九課神筆馬
良、第十課快樂的探險家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象形字輔助記憶,認讀國字,獨立拼音、書寫
並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16-20
第四單元
閱讀樂趣多
2. 課文: 第十一課和小讀者樂園、第十二課巨人山、閱讀
階梯江奶奶的雜貨店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象形字輔助記憶,認讀國字,獨立拼音、書寫
並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六、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含特殊需求領域課程)之課程計畫
集中式、資源班、巡迴輔導班(各班別所有任教科目均須填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語(E 組)
5 節
學習教室
鐘點教師
教學對象
許○碩(三年級)、林○辰(三年級)、黃○恩(三年級),共 3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1-Ⅱ-1 聆聽時能讓對方充分表達意見。
1-Ⅱ-2 具備聆聽不同媒材的基本能力。
2-Ⅱ-2-1 運用適當詞語表達想法。
2-Ⅱ-2-2 運用正確語法表達想法。
3-Ⅱ-2 運用注音符號,檢索資訊,吸收新知。
學
習
內
容
Ab-Ⅱ-1 1,200~1,800 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Ⅱ-3 常用字部首及部件的表音及表義功能。
Ab-Ⅱ-5 2,100~3,000 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Ac-Ⅱ-2 各種基本句型。
Ad-Ⅱ-2 篇章的大意、主旨與簡單結構。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透過閱讀,認識課文中的情感和內容,掌握基本的閱讀技巧。
2. 利用課文中的句型、詞語、結構練習口述,並有條理的掌握聆聽到的內容,練
習述說一件事。
3. 利用常用的偏旁部首和結構輔助識字,並認識楷書基本筆畫的變化。
4. 運用單元結構,描寫所住的地方,並相互觀摩作品,分享寫作的樂趣。
5. 從觀察體驗中,學習真實經驗的描寫,並能舉例說明一句話、一件事。
6. 利用電子詞典理解字義,提升自我學習效能。
7. 透過「聽記練習」,提升聆聽能力,邊聽邊思考,而且說話語音清晰。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
☑
簡化
☑
減量
☑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
☑
學習單
☑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
☑
工作分析
☑
多元感官
☑
直接教學
☑
多層次教學
☑
合作學習
☑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
☑
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
實作評量
☑
紙筆測驗
☑
檔案評量
☑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5
第一單元
快樂上學去
1.課文: 第一課你好,新朋友、第二課我們的約定、第三課下課
十分鐘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聆聽、唸讀課文,課文內容解析,口語表達練習。
(2)認識課文結構、心智圖練習。
(3)生字部首筆畫、造詞練習。
(4)照樣造句、造句練習。
(5)成語練習。
6~10
第二單元
1.
課文: 第四課留住今天的太陽、第五課火大了、第六課我
該怎麼辦?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聆聽、唸讀課文,課文內容解析,口語表達練習。
更好的自己
(2)認識課文結構、心智圖練習。
(3)生字部首筆畫、造詞練習。
(4)照樣造句、造句練習。
(5)成語練習。
11~15
第三單元
人物拍立得
1.課文: 第七課最年輕的奶奶、第八課魔「髮」哥哥、第九
課穿白袍的醫生伯伯
2.
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聆聽、唸讀課文,課文內容解析,口語表達練習。
(2)認識課文結構、心智圖練習。
(3)生字部首筆畫、造詞練習。
(4)照樣造句、造句練習。
1.
(5)成語練習。
16~21
第四單元
動物有約
1. 課文: 第十課哎呀!誤會大了、第十一課石虎的告白、
第十二課昆蟲的保命妙招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聆聽、唸讀課文,課文內容解析,口語表達練習。
(2)認識課文結構、心智圖練習。
(3)生字部首筆畫、造詞練習。
(4)照樣造句、造句練習。
(5)成語練習。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1~4
第一單元
變得好好玩
1. 課文: 第一課
最美的模樣
、第二課
玩玩具
、第三課愛玉的
變身術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聆聽、唸讀課文,課文內容解析,口語表達練習。
(2)認識課文結構、心智圖練習。
(3)生字部首筆畫、造詞練習。
(4)照樣造句、造句練習。
(5)成語練習。
5~10
1.
課文: 第四課楊修猜字、第五課唱反調、第六課一飛沖
天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聆聽、唸讀課文,課文內容解析,口語表達練習。
第二單元
語文小尖兵
(2)認識課文結構、心智圖練習。
(3)生字部首筆畫、造詞練習。
(4)照樣造句、造句練習。
(5)成語練習。
11~14
第三單元
一起去旅行
1. 課文: 第七課井仔腳鹽田、第八課和魚一起游泳、第九
課三峽老街樂藍染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聆聽、唸讀課文,課文內容解析,口語表達練習。
(2)認識課文結構、心智圖練習。
(3)生字部首筆畫、造詞練習。
(4)照樣造句、造句練習。
(5)成語練習。
15~20
第四單元
現在才知道
1. 課文: 第十課地球的眼淚、第十一枯木是大飯店、第十二
課騎樓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聆聽、唸讀課文,課文內容解析,口語表達練習。
(2)認識課文結構、心智圖練習。
(3)生字部首筆畫、造詞練習。
(4)照樣造句、造句練習。
(5)成語練習。
六、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特殊教育班-資源班級之課程計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語(F 組)
2 節
學習教室
許碧君
教學對象
劉○馨(三年級)、李○恩(三年級),共 2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1-Ⅱ-1 聆聽時能讓對方充分表達意見。
1-Ⅱ-2 具備聆聽不同媒材的基本能 力。
2-Ⅱ-2-1 運用適當詞語表達想法。
2-Ⅱ-2-2 運用正確語法表達想法。
3-Ⅱ-2 運用注音符號,檢索資訊,吸收新知。
學
習
內
容
Ab-Ⅱ-1 1,200~1,800 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Ⅱ-3 常用字部首及部件的表音及表義功能。
Ab-Ⅱ-5 2,100~3,000 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Ac-Ⅱ-2 各種基本句型。
Ad-Ⅱ-2 篇章的大意、主旨與簡單結構。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8. 透過閱讀,認識課文中的情感和內容,掌握基本的閱讀技巧。
9. 利用課文中的句型、詞語、結構練習口述,並有條理的掌握聆聽到的內容,
練習述說一件事。
10.
利用常用的偏旁部首和結構輔助識字,並認識楷書基本筆畫的變化。
11.
運用單元結構,描寫所住的地方,並相互觀摩作品,分享寫作的樂趣。
12.
從觀察體驗中,學習真實經驗的描寫,並能舉例說明一句話、一件事。
13.
利用電子詞典理解字義,提升自我學習效能。
14.
透過「聽記練習」
,提升聆聽能力,邊聽邊思考,而且說話語音清晰。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
☑
學習單
☑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
☑
工作分析
☑
多元感官
☑
直接教學
☑
多層次教學
☑
合作學習
☑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
☑
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
實作評量
☑
紙筆測驗
☑
檔案評量
☑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5
第一單元
快樂上學去
1.課文: 第一課-你好,新朋友、第二課-我們的約定、
第三課-下課十分鐘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課文內容解析,口語表達練習。
(2)認識課文結構、心智圖練習。
(3)照樣造句、造句練習。
(4)成語練習。
6~10
第二單元
更好的自己
1.課文: 第四課-留住今天的太陽、第五課-火大了、第
六課-我該怎麼辦?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課文內容解析,口語表達練習。
(2)認識課文結構、心智圖練習。
(3)照樣造句、造句練習。
(4)成語練習。
11~15
第三單元
人物拍立得
1.課文: 第七課-最年輕的奶奶、第八課-魔「髮」哥
哥、第九課-穿白袍的醫生伯伯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課文內容解析,口語表達練習。
(2)認識課文結構、心智圖練習。
(3)照樣造句、造句練習。
(4)成語練習。
16~21
第四單元
與動物有約
1.課文: 第十課-唉呀!誤會大了、第十一課-石虎的告
白、第十二課-昆蟲的保命妙招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課文內容解析,口語表達練習。
(2)認識課文結構、心智圖練習。
(3)照樣造句、造句練習。
(4)成語練習。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1~4
第一單元
變得好好玩
1.課文: 第一課-最好的模樣、第二課-玩玩具、第三課
-愛玉的變身術、語文天地(一):分號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課文內容解析,口語表達練習。
(2)認識課文結構、心智圖練習。
(3)照樣造句、造句練習。
(4)成語練習。
5~10
第二單元
語文小小兵
2.
課文: 第四課-楊修猜字、第五課-唱反調、第六課-
一飛衝天、語文天地(二)刪節號 連接號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課文內容解析,口語表達練習。
(2)認識課文結構、心智圖練習。
(3)照樣造句、造句練習。
(4)成語練習。
11~14
第三單元
一起去旅行
1.課文: 第七課-井仔腳鹽田、第八課-和魚一起游泳、
第九課-三峽老街樂藍染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課文內容解析,口語表達練習。
(2)認識課文結構、心智圖練習。
(3)照樣造句、造句練習。
(4)成語練習。
15~20
第四單元
現在才知道
1.課文: 第十課-地球的眼淚、第十一課-枯木是大飯店、
第十二課-騎樓、語文天地(四)學會找課文大意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課文內容解析,口語表達練習。
(2)認識課文結構、心智圖練習。
(3)照樣造句、造句練習。
(4)成語練習。
六、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特殊教育班級-資源班國語之課程計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 語(G 組)
5 節
學習教室
廖函微
教學對象
張○絨(四年級)、陳○安(四年級)、賴○任(四年級),共 3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2-Ⅱ-1 用清晰語音、適當語速和音量說話。
2-Ⅱ-2 運用適當詞語、正確語法表達想法。
2-Ⅱ-5 與他人溝通時能注重禮貌,並養成說話負責的態度。
3-Ⅱ-1 運用注音符號,理解生字新詞,提升閱讀效能。
4-Ⅱ-1 認識、指認常用國字至少 1,800 字,使用 1,200 字。
4-Ⅱ-2 利用共同部件,擴充識字量。
4-Ⅱ-4 能分辨形近、音近字詞,並正確使用。
5-Ⅱ-2 理解各種標點符號的用法。
5-Ⅱ-3 讀懂與學習階段相符的文本。
5-Ⅱ-4-1 掌握句子的意義與主要概念。
5-Ⅱ-4-2 掌握段落的意義與主要概念。
6-Ⅱ-1 根據表達需要,使用各種標點符號。
(學習策略)
特學 1-Ⅱ-6 運用反覆練習策略,複習學習過的內容。
特學 1-Ⅱ-9 指出文章內容相關處或前後關係。
特學 1-Ⅱ-10 簡單歸納學習的內容。
特學 2-Ⅱ-2 對學習具備正向思考。
特學 4-Ⅱ-1 主動依時限完成作業或考試。
學
習
內
容
Aa-Ⅱ-1 標注注音符號的各類文本。
Ab-Ⅱ-1 指認或書寫 1,800 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Ⅱ-2 指認或書寫 1,200 個常用字的使用。
Ab-Ⅱ-4 多音字及多義字。
Ab-Ⅱ-5 3,000 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Ab-Ⅱ-6 2,000 個常用語詞的使用。
Ac-Ⅱ-1 各種標點符號的用法。
Ac-Ⅱ-2 以口說或書寫使用各種基本句型。
Ac-Ⅱ-3 基礎複句的意義。
(學習策略)
特學 A-Ⅱ-5 反覆練習策略。
特學 A-Ⅱ-7 學習或文章內容脈絡。
特學 B-Ⅱ-2 正向的思考或想法。
特學 D-Ⅱ-1 有時限的作業或考試。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以注音符號為輔助,記憶字詞,輔助念讀
2.
聆聽時能以適當的方式回應
3.
討論問題或交換意見時,能合適的說出自己的想法,並讓他人了解
4.
能簡要說出課文中的重要事項或事件內容
5.
能使用部件及象形圖像輔助寫出課文生字及形近字
6.
能正確使用文章中基本的字詞、句型完成造句
7.
能使用合適的語氣念讀語句
8.
能在提示或協助下利用閱讀策略讀懂課文內容並回答與文章相關的問
題
9.
能在學習過程中有正向的想法及語句。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
減量
☑
分解
☑
替代
教材資源:
☑
學習單
☑
教學影片
☑
自編 PPT
☑
即時反饋系統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
多元感官
☑
直接教學
☑
多層次教學
☑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
實作評量
☑
紙筆測驗
☑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5
第一單元
歡樂好時光
1. 課文: 第一課水路小高手、第二課下課以後、第
三課我的籃球夢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部件拆解,認讀、書寫國字及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詞彙、成語理解與應用
(5)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6~10
第二單元
人物寫真
1. 課文: 第四課永遠的馬偕、第五課假如給我三天
光明、第六課攀登生命的高峰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部件拆解,認讀、書寫國字及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詞彙、成語理解與應用
(5)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11~15
第三單元
放眼看世界
1. 課文:第七課美味的一堂課、第八課建築界的長頸
鹿、第九課請到我的家鄉來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部件拆解,認讀、書寫國字及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詞彙、成語理解與應用
(5)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16~21
第四單元
魔法變變變
1. 課文: 第十課奇幻旋律、第十一課兔子先生等等
我、第十二課許願椅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部件拆解,認讀、書寫國字及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詞彙、成語理解與應用
(5)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5
第一單元
擁抱正能量
1. 課文: 第一課選拔動物之星、第二課心動不如行動、第
三課一束鮮花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部件拆解,認讀、書寫國字及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詞彙、成語理解與應用
(5)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6-10
第二單元
文化廣角鏡
1. 課文: 第四課米食飄香、第五課讀書報告—藍色小洋
裝、第六課我愛鹿港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部件拆解,認讀、書寫國字及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詞彙、成語理解與應用
(5)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11-15
第三單元
科技無極限
1. 課文:第七課未來的模樣、第八課小黑的新發現、第九
課向太空出發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部件拆解,認讀、書寫國字及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詞彙、成語理解與應用
(5)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16-20
第四單元
故事變裝秀
1. 課文: 第十課小青蛙想看海、第十一課窗前的月光、第
十二課如來佛的手掌心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部件拆解,認讀、書寫國字及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詞彙、成語理解與應用
(5)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六、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特殊教育班級-資源班國語之課程計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 語(H 組)
6 節
學習教室
許碧君
教學對象
林○晴(五年級)、李○浩(五年級),共 2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1-Ⅲ-3-1判斷聆聽內容的合理性。
1- Ⅲ-3-2 聆聽時,能分辨事實或意見。2-Ⅲ-5 把握說話內容的主題、重
要細節與結構邏輯。
2-Ⅲ-2-1從聽聞內容進行判斷。
2-Ⅲ-2-2 針對聽聞內容提問。
4-Ⅲ-2認識文字的字形結構,運用字的部件了解文字的字音與字義。
5-Ⅲ-7-1連結相關的知識和經驗,提出自己的觀點。
6-Ⅲ-3 掌握寫作步驟,寫出表達清楚、段落分明、符合主題的作品。
學
習
內
容
Bb-Ⅲ-2 人際交流的情感。
Ab-Ⅲ-2 1,200~2,200 個常用字的使用。
Ab-Ⅳ-4 4,500~6,500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Ac-Ⅲ-4 各類文句表達的情感與意義。
Ad-Ⅲ-2 篇章的大意、主旨、結構與寓意。
Bb-Ⅲ-1 自我情感的表達。
Bb-Ⅲ-5-1藉由敘述事件間接抒情。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學會情景與事件並重的記敘文寫法,從事件中烘托出事理的真諦,進一步襯
托出主題的獨特性。
2.從統整識字中,增強文字的思辨、運用能力,並學習欣賞不同的寫法。
3.從閱讀的詩歌和文章中,學習用報導文學的方法,說明在大自然中觀察到的
現象和體悟。
4.運用本冊中的修辭技巧,說出生活中的親情、友情、民胞物與的大愛情懷。
5.從欣賞本冊的文章中,學習如何以智慧面對逆境,並對宇宙及自然現象充滿
關懷。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
減量
☑
分解 □替代
教材資源:
☑
學習單
☑
教學影片
☑
圖卡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
多元感官
☑
直接教學
☑
多層次教學
☑
合作學習
☑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5
第壹單元
品格天地
1.
課文:
第一課-做人做事做長久、第二課-孔雀錯了、第
三課-折箭、第四課-服務人群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課文朗讀和講述大意
(2)認識國字(生字/部首/筆畫)和練習造詞
(3)內容深究和說話教學(課文內容問答討論)
(4)形式深究和閱讀
(5)照樣寫短語和造句。
6~10
第貳單元
擁抱海洋
1. 課文: 第五課-到南方澳去、第六課-護送螃蟹過馬
路、第七課-海洋朝聖者
語文天地二-認識條件句
評量週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課文朗讀和講述大意
(2)認識國字(生字/部首/筆畫)和練習造詞
(3)內容深究和說話教學(課文內容問答討論)
(4)形式深究和閱讀
(5)照樣寫短語和造句。
11~15
第參單元
美的發現
1. 課文: 第八課-美,是一種感動、第九課-尋找藝術精
靈、第十課-在黑暗中乘著音樂飛翔、第十一課-讀信
的藍衣女子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課文朗讀和講述大意
(2)認識國字(生字/部首/筆畫)和練習造詞
(3)內容深究和說話教學(課文內容問答討論)
(4)形式深究和閱讀
(5)照樣寫短語和造句。
16~21
第肆單元
作家風華
1. 課文: 第十二課-耶誕禮物、第十三課-漫遊詩情、第
十四課-我的書齋
評量週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課文朗讀和講述大意
(2)認識國字(生字/部首/筆畫)和練習造詞
(3)內容深究和說話教學(課文內容問答討論)
(4)形式深究和閱讀
(5)照樣寫短語和造句。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5
第壹單元
書香處處飄
1. 課文:
第一課-為一本書留一種味道
第二課-讀書報告 佐賀的超級阿嬤
第三課-怎樣成為小作家
第四課-小兔彼得和波特小姐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課文朗讀和講述大意
(2)認識國字(生字/部首/筆畫)和練習造詞
(3)內容深究和說話教學(課文內容問答討論)
(4)形式深究和閱讀
(5)照樣寫短語和造句。
6~10
第貳單元
愛的協奏曲
1. 課文:
第五課-八歲,一個人去旅行
第六課-凝聚愛的每一哩路
第七課-一針一線縫進母愛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課文朗讀和講述大意
(2)認識國字(生字/部首/筆畫)和練習造詞
(3)內容深究和說話教學(課文內容問答討論)
(4)形式深究和閱讀
(5)照樣寫短語和造句。
11~15
第參單元
用心看世界
1. 課文:
第八課-天涯若比鄰
第九課-尼泊爾少年
第十課-橘色打掃龍
第十一課-根本沒想到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課文朗讀和講述大意
(2)認識國字(生字/部首/筆畫)和練習造詞
(3)內容深究和說話教學(課文內容問答討論)
(4)形式深究和閱讀
(5)照樣寫短語和造句。
16~20
第肆單元
文明時光機
2. 課文:
第十二課-沉默的動物園
第十三課-被埋葬了的城市
第十四課-地下護衛軍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課文朗讀和講述大意
(2)認識國字(生字/部首/筆畫)和練習造詞
(3)內容深究和說話教學(課文內容問答討論)
(4)形式深究和閱讀
(5)照樣寫短語和造句。
六、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特殊教育班級-資源班國語之課程計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 語(I 組)
6 節
學習教室
許碧君
教學對象
黃○祐(六年級)、俞○謙(六年級),共 2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1-I-1 養成專心聆聽的習慣,尊重對方的發言。
1-I-2 能學習聆聽不同的媒材,說出聆聽的內容。
2-I-1 以正確發音流利的說出語意完整的話。
2-I-2 說出所聽聞的內容。
2-I-3 與他人交談時,能適當的提問、合宜的回答,並分享想法。
3-I-2 運用注音符號輔助識字,也能利用國字鞏固注音符號的學習。
4-I-5 認識基本筆畫、筆順,掌握運筆原則,寫出正確及工整的國字。
5-I-1 以適切的速率正確的朗讀文本。
5-I-4 了解文本中的重要訊息與觀點。
6-I-4 使用仿寫、接寫等技巧寫作。
特學 1-Ⅲ-8 簡單說明文章段落間的關係。
特學 1-Ⅲ-9 表達文章內容的核心與重要概念。
學
習
內
容
1.認識現代詩的形式與寫作技巧。
2.掌握主旨,知道雨後大地的自然景物。
3.能摘錄形式相似的詩句。
4.能獨自蒐集描述雨後景物的現代詩。
5.透過實際體驗,感受人與自然的親密關係。
6.感受本課美好時刻,進而發現生活中的美好感受。
7.知道「觀察」是寫作的條件之一。
8.認識「隨筆」這種寫作形式。
9.能記錄生活當中之觀察所得。
10.能將觀察紀錄轉換成寫作材料,豐富文采。
11.欣賞不同的城市風情。
12.願意將觀察所得轉化成文字,讓生活更豐盛。
13.認識飲食文學的特色。
14.能用摹寫描述食物。.能藉由詞意感受農家悠然自得的生活氣息。
15.能體悟文中隱含的「把握春光、及時努力」的期許。
16.能用視覺摹寫的技巧,來描寫生活周遭的景物。
17.了解生活中的事物能成為創作的題材。
18.能從文中對話分析人物的性格。
19.能透過觀察,客觀記錄動物的行為。
20.能知道人與人之間互相支持的重要。
特學
A-Ⅲ-5 文章段落關係和核心概念。
特學
D-Ⅲ-4 記錄學習過程和結果的方法。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認識三國演義中有名的人物及其特徵。
2.能理解詩人對人生道路選擇的態度。
3.認識「倒敘」的敘寫方式
4.了解透過「觀察」
,可以豐富文章內容。
5.能知道透過觀察生活,細膩描寫呈現的情感。
6.能認識偵探小說、科幻小說、少年小說、古典小說。
7.學會運用不同的觀察方法來蒐集寫作材料。
8.認識「選擇句」和「連貫句」
。
9.能以正確的發音流利的說出語意完整的話
10.能說出所聽聞的內容並適當的提問、合宜的回答。
11.能運用注音與國字以適切的速度朗讀文本
12.能使用仿寫、接寫等技巧寫作,認識基本文句的意義
13.能正確的朗讀文本並了解文本中的重要訊息與觀點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
減量
☑
分解 □替代
教材資源:
☑
學習單
☑
教學影片
☑
圖卡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
多元感官
☑
直接教學
☑
多層次教學
☑
合作學習
☑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5
第壹單元
美好時刻
1.
課文: 第一課在天晴了的時候
第二課心情隨筆
第三課甜蜜如漿烤番薯
第四課珍珠鳥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認識/寫出國字並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說話指導: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造詞和造句
6~10
第貳單元
文學之窗
2. 課文: 第五課客至
第六課紀念照、
第七課戲術
〈閱讀列車〉黃蓉智退霍都
評量週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認識/寫出國字並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說話指導: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造詞和造句
11~15
第參單元
成長記事
2. 課文: 第八課飢渴好「火」伴、
第九課我愛藍影子、
第十課少年筆耕
第十一課明智的抉擇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認識/寫出國字並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說話指導: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造詞和造句
16~21
第肆單元
運動場上
2. 課文:
第十二課夢幻全壘打
第十三課草地上的網球夢、
第十四課贏得喝采的輸家
評量週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認識/寫出國字並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說話指導: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造詞和造句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6
第壹單元
生活即景
2. 課文: 第一課清平樂‧村居
第二課春
第三課大自然的規則
第四課那人在看畫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認識國字
(2)依照筆畫寫出國字
(3)說話指導: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造詞和造句
7~12
第貳單元
徜徉書海
2. 課文:第五課小時了了、
第六課愛搗亂的動物、
第七課科學怪人、
第八課火燒連環船、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認識國字
(2)依照筆畫寫出國字
(3)說話指導: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造詞和造句
13~18
第參單元
給年輕的你
3. 課文:第九課未走之路、
第十課打開心中的窗
第十一課打開心中的窗、
第十二課努力愛春華、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認識國字
(2)依照筆畫寫出國字
(3)說話指導: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造詞和造句
19~20
評量週
1.校內評量週。.六年級已畢業
六、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特殊教育班級-資源班國語之課程計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 語(J 組)
2 節
學習教室
廖函微
教學對象
郭○恩(六年級)、陳○潔(六年級),共 2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4-Ⅲ-1 認識常用國字至少2,700字,使用2,200字。
4-Ⅲ-2 認識文字的字形結構,運用字的部件了解文字的字音與字義。
4-Ⅲ-4 精熟偏旁變化和間架結構要領書寫正確及工整的硬筆字。
5-Ⅲ-2 理解各種標點符號的用法與表達效果。
5-Ⅲ-6 熟習適合學習階段的摘要策略,擷取大意。
6-Ⅲ-1 根據表達需要,使用適切的標點符號。
(學習策略)
特學 1-Ⅲ-5 將需記憶的學習內容與既有的知識產生連結。
特學 1-Ⅲ-6 自行找出並標記學習內容的重點。
學
習
內
容
Ab-Ⅲ-12,7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Ⅲ-2 2,200個常用字的使用。
◎Ab-Ⅲ-3常用字部首及部件的表音及表義功能。
◎Ab-Ⅲ-4多音字及多義字。
Ab-Ⅲ-54,500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Ab-Ⅲ-63,700個常用語詞的使用。
Ac-Ⅲ-1標點符號在文本中的作用。
Ac-Ⅲ-2基礎句型結構。
Ac-Ⅲ-3各種複句的意義。
(學習策略)
特學A-Ⅲ-3學習內容的記憶方法。
特學A-Ⅲ-4重點標記或圖示。
特學A-Ⅲ-5 文章段落關係和核心概念。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回答課文或短文之相關問題。
2. 能獨立書寫課文生字並完成造詞。
3. 能理解課文詞彙意涵,說出其字義並正確應用。
4. 能應用課文句型進行造句。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
減量 □分解 □替代
教材資源:
☑
學習單
☑
教學影片
☑
自編 PPT□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
多元感官
☑
直接教學
☑
多層次教學
☑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
實作評量
☑
紙筆測驗
☑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5
第一單元
品格修養
1. 課文: 第一課神奇的藍絲帶、第二課跑道、第三
課說話也要停看聽、第四課朱子治家格言
2. 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認讀、書寫國字及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6~10
第二單元
臺灣印象
1. 課文: 第五課山的巡禮、第六課東海岸鐵道、第
七課蚵鄉風情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認讀、書寫國字及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11~15
第三單元
思考的藝術
1. 課文:第八課大小剛好的鞋子、第九課沉思三帖、
第十課狐假虎威
2. 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認讀、書寫國字及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16~21
第四單元
文學長廊
1. 課文: 第十一課我願、第十二課最好的味覺禮
物、第十三課空城計、第十四課桂花樹
2. 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認讀、書寫國字及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4
第一單元
人間有情
1. 課文: 第一課過故人莊、第二課把愛傳下去、第三課山
村車輄寮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認讀、書寫國字及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5-8
第二單元
海天遊蹤
1. 課文: 第四課巨人的階梯、第五課馬達加斯加,出發、
第六課沉睡的天空之城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認讀、書寫國字及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9-13
第三單元
童年故事
1. 課文:第七課油條報紙·文字夢、第八課雕刻一座小島、
第九課童年·夏日·棉花糖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認讀、書寫國字及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14-20
第四單元
成長與祝福
1. 課文: 第十課追夢的翅膀、第十一課祝賀你,孩子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認讀、書寫國字及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六、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資源班數學之課程計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學(A 組)
4 節
學習教室
許碧君
教學對象
蔡○璿(一年級)、羅○玹(一年級),共 2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n-I-1 理解一千以內數的位值結構,據以做為四則運算之基礎。
n-I-2 理解加法和減法的意義,熟練基本加減法並能流暢計算。
n-I-3 應用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或估算於日常應用解題。
n-I-7 理解長度及其常用單位,並做實測、估測與計算。
s-I-1 從操作活動,初步認識物體與常見幾何形體的幾何特徵。
n-I-9 認識時刻與時間常用單位。
學
習
內
容
N-1-1 一百以內的數:含操作活動。用數表示多少與順 序。結合數數、位值
表徵、位值表。位值單位「個」和「十」。位值單位換算。認識 0 的位值意
義。
N-1-5 長度(同 S-1-1):以操作活動為主。初步認識、直接比較、間接比
較(含個別單位)
N-1-2 加法和減法:加法和減法的意義與應用。含「添加型」、「併加
型」、「拿走型」、「比較型」等應用問題。加法和減法算式。
N-1-3 基本加減法:以操作活動為主。以熟練為目標。指 1 到 10 之數與 1 到
10 之數的加法,及反向的減法計算。
N-1-6 日常時間用語:以操作活動為主。簡單日期報讀「幾月幾日」;「明
天」、「今天」、「昨天」;「上午」、「中午」、「下午」、「晚上」。
簡單時刻報讀「整點」與「半點」。
S-1-2 形體的操作:以操作活動為主。描繪、複製、拼貼、堆疊。
R-1-1 算式與符號:含加減算式中的數、加號、減號、等號。以說、讀、
聽、寫、做檢驗學生的理解。適用於後續階段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能依序唱出 1~10 的數詞,且透過數數活動確定 10 以內的數量,能做 10 以內各
數的形、音、量的連結和寫數字,並能用具體物(含圖像)表徵 10 以內的數量。
2.能以序數詞描述 10 以內序列事物的位置和先後關係,比較 10 以內兩個量的多
少和兩個數的大小。
3.能透過比較長短、高矮、厚薄的過程,體驗直接比較或間接比較的方法,能認
識直線和曲線。
4.能解決 10 以內各數量的合成、分解問題(和數、差數為 10 以內)
,能用語言描
述 10 以內各數量的合成、分解問題的解題過程和結果,認識並使用 0。
5.能正確計算和為 10 以內的加法,能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加法的交換律。
6.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並將簡單平面圖形依形狀、顏色及大小
的屬性做分類,描繪或仿製簡單平面圖形,用基本圖形進行拼圖、摺紙。
7.在具體的情境和活動中,體會減法的含義,解決有關的簡單問題,能正確計算
被減數為 10 以內的減法。
8.認識 11~30 各數和順序,了解十進位並會比較 30 以內數的大小。
9.能區分日常生活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並比較事件發生時間的長短,能使用常
用時間用語(例如:上午、中午、下午和晚上)和認讀整點、半點的時刻。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
☑
簡化 □減量
☑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
☑
學習單
☑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
☑
工作分析
☑
多元感官
☑
直接教學
☑
多層次教學
☑
合作學習
☑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
☑
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
實作評量
☑
紙筆測驗
☑
檔案評量
☑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2
10 以內的數
1-1 1∼5 的數、1-2 6∼10 的數、1-3 點數與對應
3~4
比長短
2-1 比長短、2-2 高矮與厚薄、2-3 比一比
5~6
順序與多少
3-1 數的順序、3-2 第幾個、3-3 比多少、遊戲中學數
學(一)-比多少
7~8
分與合
4-1 分分看、4-2 合起來、4-3 0 的認識、4-4 分與合
9~10
認識形狀
5-1 堆疊與分類、5-2 認識形狀、5-3 形狀的分類、5-4 圖形
拼一拼
11
學習加油讚(一)
綜合與應用、生活中找數學、看繪本學數學
12~13
10 以內的加法
6-1 加法算式、6-2 0 的加法、6-3 加法練習
14~15
10 以內的減法
7-1 減法算式、7-2 0 的減法、7-3 減法練習
16
10 以內的減法
7-4 加一加、減一減
17~18
30 以內的數
8-1 數到 20、8-2 數到 30、8-3 數的順序、8-4 數的比較、
遊戲中學數學(二)
19~20
時間
9-1 事件的先後、9-2 幾點鐘、9-3 幾點半、9-4 我的一天、
9-5 時間的前後
21
期末評量
期末評量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1
20 以內的加法
1-1 基本加法
2
20 以內的加法
1-2 5+6 和 6+5、1-3 加法算式的規律、練習園地
3
長度
2-1 量長度、2-2 長度的比較、2-3 長度的合成和分解
4
20 以內的減法
3-1 基本減法、3-2 比比看
5
20 以內的減法
3-3 減法算式的規律、練習園地、遊戲中學數學(一)
6
100 以內的數
4-1 數到 100、4-2100 以內的做數、4-3 認識十位和個位
7
100 以內的數
4-4 數的大小比較、4-5 百數表、練習園地
8
數數看有多少元
5-1 1、5、10 元、5-2 50、100 元
9
數數看有多少元
5-3 怎麼付錢、練習園地
10
期中評量
複習單元一~五
11
幾月幾日星期幾
6-1 認識日曆、6-2 認識月曆
12
幾月幾日星期幾
6-3 月曆的應用、練習園地
13
形狀與形體
7-1 做圖形、7-2 拼圖形
14
形狀與形體
7-3 堆形體、練習園地、遊戲中學數學(二)
15
兩位數的加減法
8-1 兩位數的加法
16
兩位數的加減法
8-2 兩位數的減法
17
兩位數的加減法
8-3 加一加,減一減、練習園地
18
分類整理
9-1 分類與記錄
19
分類整理
9-2 報讀、練習園地
20
期末評量
期末評量
六、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資源班數學之課程計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 學(B 組)
4 節
學習教室
鐘點教師
教學對象
李○霖(二年級)、莊○宇(二年級)
、蔡○豪(二年級), 共 3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n-I-1 理解一千以內數的位值結構,據以做為四則運算之基礎。
n-I-2 理解加法和減法的意義,熟練基本加減法並能流暢計算。
n-I-3 應用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或估算於日常應用解題。
n-I-4 理解乘法的意義,熟練十十乘法,並初步進行分裝與平分的除法活
動。
n-I-5 在具體情境中,解決簡單兩步驟應用問題。
n-I-7 理解長度及其常用單位,並做實測、估測與計算。
n-I-8 認識容量、重量、面積。
n-I-9 認識時刻與時間常用單位。
r-I-1 學習數學語言中的運算符號、關係符號、算式約定。
r-I-3 認識加減互逆,並能應用與解題。
s-I-1 從操作活動,初步認識物體與常見幾何形體的幾何特徵。
學
習
內
容
N-2-1 一千以內的數:含位值積木操作活動。結合點數、位值表徵、位值
表。位值單位「百」
。位值單位換算。
N-2-2 加減算式與直式計算:用位值理解多位數加減計算的原理與方法。
初期可操作、橫式、直式等方法並陳,二年級最後歸結於直式計算,做為
後續更大位數計算之基礎。直式計算的基礎為位值概念與基本加減法,教
師須說明直式計算的合理性。
N-2-5 解題:100 元、500 元、1000 元。以操作活動為主兼及計算。容許
多元策略,協助建立數感。包含已學習之更小幣值。
N-2-6 乘法:乘法的意義與應用。在學習乘法過程,逐步發展「倍」的概
念,做為統整乘法應用情境的語言。
N-2-7 十十乘法:乘除直式計算的基礎,以熟練為目標。
N-2-8 解題:兩步驟應用問題(加、減、乘)。加減混合、加與乘、減與乘
之應用解題。不含併式。不含連乘。
N-2-11 長度:
「公分」
、
「公尺」
。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單位換算。
N-2-12 容量、重量、面積:以操作活動為主。此階段量的教學應包含初步
認識、直接比較、間接比較(含個別單位)。不同的量應分不同的單元學
習。
N-2-13 鐘面的時刻:以操作活動為主。以鐘面時針與分針之位置認識「幾
時幾分」
。含兩整時時刻之間的整時點數(時間加減的前置經驗)。
R-2-1 大小關係與遞移律:
「>」與「<」符號在算式中的意義,大小的遞
移關係。
R-2-2 三數相加,順序改變不影響其和: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綜合。可
併入其他教學活動。
R-2-4 加法與減法的關係:加減互逆。應用於驗算與解題。
S-2-1 物體之幾何特徵:以操作活動為主。進行辨認與描述之活動。藉由
實際物體認識簡單幾何形體(包含平面圖形與立體形體),並連結幾何概念
(如長、短、大、小等)。
S-2-2 簡單幾何形體:以操作活動為主。包含平面圖形與立體形體。辨認
與描述平面圖形與立體形體的幾何特徵並做分類。
S-2-3 直尺操作:測量長度。報讀公分數。指定長度之線段作圖。
S-2-4 平面圖形的邊長:以操作活動與直尺實測為主。認識特殊幾何圖形
的邊長關係。含周長的計算活動。
S-2-5 面積:以具體操作為主。初步認識、直接比較、間接比較(含個別單
位)。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年
學習目標
1.能唱數 1 到 200,並確定 200 以內的數量。以具體的量、聲音、圖象和數
字,進行 200 以內數的說、讀、聽、寫活動。
2.能在具體情境中,知道 200 以內的數詞序列。比較 200 以內兩個量的多少。
3.認識長度。直接比較兩物件的長度(長短、高矮、厚薄)。認識直線與曲線,
並知道兩點間的連線,以直線最短。
4.能辨認、描述與分類簡單立體形體。能做簡單立體形體的堆疊。能描繪或仿
製簡單平面圖形,並做分類。能用立體形體與平面圖形做造型設計。
5. 觀察事件的發生,區分其先後順序。觀察事件發生的長短,建立時間的初步
概念。能認識鐘面上的長針和短針,並報讀鐘面上的整點、半點時刻。能使用
日常時間用語(如:上午、中午、下午和晚上)。
6. 建立 1000 以內的數詞序列,及各數的說、讀、聽、寫、做。認識 1000 以內
數的位值,並進行位值單位的換算。認識 500 元和 1000 元的幣值及錢幣(1
元、5 元、10 元、50 元、100 元)的混合使用。能用>和<的符號表示 1000 以
內數量的大小關係。
7.能理解加法直式計算,並使用加法直式解決三位數的加法問題(二次進位)。
能理解減法直式計算,並使用減法直式解決三位數的減法問題(一次退位)。能
連結加與減的關係,解決「加數未知」
、
「減數未知」
、
「被加數未知」和「被減
數未知」的問題。能做簡單的十位數、百位數的加減估算。
8.認識公尺,了解公尺和公分的關係,並進行公分和公尺的單位換算。透過實
測培養長度的量感,並進行估測。能做公尺的計算(加減)。
9.能解決被乘數為 10、1 的乘法問題。能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兩數相乘的順序
不影響其積的性質。熟練十十乘法。
10.認識年、月、日的關係。認識平年、閏年。認識一星期。能做年、月、星
期和日的化聚。能查月曆,點數日數和日期。
11.在連續量的情境中,認識平分的意義。在連續量的情境中,認識單位分數
的意義,含分子、分母的用語。知道日常語言「的一半」
、
「的二分之一」
、
「的
四分之一」的溝通意義。能比較特定單位分數的大小(1/2、1/4)
。
12.認識平面圖形的內部、外部及其周界。認識周長,並能做周長的實測與計
算。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
減量
☑
分解 □替代
教材資源:
☑
學習單
☑
教學影片
☑
圖卡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
多元感官
☑
直接教學
☑
多層次教學
☑
合作學習
☑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2
第一單元:
200 以內
的數
1-1 數到 200、1-2 幾個百、幾個十、幾個一、
1-3 使用錢幣、1-4 比大小
3~4
第二單元:
二位數的
加減
2-1 二位數的加法、2-2 二位數的減法
5~7
第三單元:認識公分
3-1 個別單位、3-2 認識公分、3-3 量一量、畫一
畫、3-4 長度的加減
8~9
第四單元:加減應用
4-1 加法和減法的關係、4-2 加減關係和解題、4-3
等於、大於和小於
10
第五單元:容量
5-1 認識容量、5-2 容量的比較
11~12
第六單元:
加減兩步
驟
6-1 加法兩步驟、6-2 減法兩步驟、
6-3 加減兩步驟
13~14
第七單元:
乘法(一)
7-1 幾的幾倍、7-2 2 和 5 的乘法、7-3 4 的乘法、
7-4 8 的乘法、7-5 乘法的應用
15~17
第八單元:
時間
8-1 認識鐘面、8-2 報讀時刻、8-3 點數經過的時間
18~19
第九單元:
乘法(二)
9-1 3 的乘法、9-2 6 的乘法、 9-3 7 的乘法、9-4
7 的乘法、9-5 9 的乘法、9-6 乘法的應用
20~21
第十單元:
面的大小
比較
10-1 面的直接比較、10-2 面的間接比較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2
第一單元:
1000 以
內的數
1-1 數到 1000、1-2 幾個百、幾個十、幾個一、
1-3 數的大小比較、1-4 使用錢幣
3~4
第二單元:重量
2-1 重量與天平、2-2 重量的間接比較
5~7
第三單元:
加加減
減
3-1 三位數加法、3-2 三位數減法、3-3 加減應
用、3-4 比較與加減、3-5 估算
8~9
第四單元:
平面圖
形與立體形體
4-1 圖形的邊、角和頂點、4-2 圖形的周界、4-3 圖
形的邊長和周長、4-4 正方體與長方體、4-5 分類
10
第五單元:乘法
5-1 10、1 和 0 的乘法、5-2 乘法的關係、5-3 十幾
乘以 2 或 3
11~12
第六單元:
公尺與
公分
6-1 認識公尺、6-2 公尺與公分、6-3 長度的比較
13~14
第七單元:
乘與加
減兩步驟
7-1 乘加問題、7-2 乘減問題、7-3 加乘問題、7-4
減乘問題
15~16
第八單元:
年、
月、日
8-1 年和月、8-2 月和星期、8-3 天數和日期
17~18
第九單元:
分裝與
平分
9-1 分裝、9-2 平分
19~20
第十單元:認識分
數
10-1 平分、10-2 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10-3 幾分
之一
六、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資源班數學之課程計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 學(C 組)
4 節
學習教室
許碧君
教學對象
林○辰(三年級)、許○碩(三年級)、黃○恩(三年級) 共 3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n-II-1 理解一億以內數的位值結構,並據以作為各種運算與估算之基礎。
n-II-2 熟練較大位數之加、減、乘計算或估算,並能應用於日常解題。
n-II-3 理解除法的意義,能做計算與估算,並能應用於日常解題。
n-II-4 解決四則估算之日常應用問題。
n-Ⅱ-5 在具體情境中,解決兩步驟應用問題。
n-II-8 能在數線標示整數、分數、小數並做比較與加減,理解整數、分數、
小數都是數。
n-II-9 理解長度、角度、面積、容量、重量的常用單位與換算,培養量感
與估測能力,並能做計算和應用解題。認識體積。
s-II-3 透過平面圖形的構成要素,認識常見三角形、常見四邊形與圓。
r-Ⅱ-1 理解乘除互逆,並能應用與解題。
d-Ⅱ-1 報讀與製作一維表格、二維表格與長條圖,報讀折線圖,並據以做
簡單推論。
學
習
內
容
N-3-1 一萬以內的數:含位值積木操作活動。結合點數、位值表徵、位值
表。位值單位「千」
。位值單位換算。
N-3-2 加減直式計算:含加、減法多次進、退位。
N-3-3 乘以一位數:乘法直式計算。教師用位值的概念說明直式計算的合
理性。被乘數為二、三位數。
N-3-4 除法:除法的意義與應用。基於 N-2-9 之學習,透過幾個一數的解
題方法,理解如何用乘法解決除法問題。熟練十十乘法範圍的除法,做為
估商的基礎。
N-3-7 解題:兩步驟應用問題(加減與除、連乘)。連乘、加與除、減與
除之應用解題。不含併式。
N-3-8 解題:四則估算。具體生活情境。較大位數之估算策略。能用估算
檢驗計算結果的合理性。
N-3-11整數數線:認識數線,含報讀與標示。連結數序、長度、尺的經
驗,理解在數線上做比較、加、減的意義。
N-3-12長度:「毫米」。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單位換算。
N-3-13 角與角度(同 S-3-1)
:以具體操作為主。初步認識角和角度。角
度的直接比較與間接比較。認識直角。
N-3-16 重量:
「公斤」
、
「公克」
。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單位換算。
N-3-17 時間:
「日」
、
「時」
、
「分」
、
「秒」
。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時間
單位的換算。認識時間加減問題的類型。
S-3-2正方形和長方形:以邊與角的特徵來定義正方形和長方形。
S-3-3圓:「圓心」、「圓周」、「半徑」與「直徑」。能使用圓規畫指
定半徑的圓。
R-3-2數量模式與推理(I):以操作活動為主。一維變化模式之觀察與推
理,例如數列、一維圖表等。
D-3-10一維表格與二維表格:以操作活動為主。報讀、說明與製作生活中
的表格。二維表格含列聯表。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年
學習目標
1.
透過具體操作認識 10000 以內的數詞序列;10000 以內兩數的大小比較和
應用。
2.
從具體操作過程中,認識 10000 以內各數的位值,並進行位值單位的換
算。
3.
透過公分刻度尺的方式來認識數線,並標記整數值。
4.
能解決加法問題,並熟練加法直式計算;解決減法問題,並熟練減法直式
計算。
5.
能理解加法、減法的意義,解決生活中加、減法的問題;能做四位數的
加、減法估算。
6.
能用乘法算出答案後,再用直式記錄下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7.
能在具體情境中,解決二位數乘以一位數有關的乘法問題與三位數乘以一
位數有關的乘法問題。
8.
能做三位數乘以一位數的乘法估算。
9.
認識毫米(mm)的意義,以毫米為單位,進行實測和估測。
10.
進行公分和毫米單位間的換算;進行公分和毫米一、二階單位的計算。
11.
透過操作,能用尺畫出指定長度的線段;進行公尺、公分和毫米單位間的
換算與計算。
12.
認識角;透過操作,比較角的大小。
13.
認識直角、銳角和鈍角;認識正方形和長方形;畫出直角、正方形和長方
形。
14.
能透過分裝和平分活動,理解除法的意義,解決生活中有關的除法問題。
15.
能用具體分的活動,理解除法意義並解決二位數除以一位數,商為一位數
的問題。
16.
透過分具體物活動,認識偶數和奇數。
17.
能透過觀察與操作察覺圖形的規律,透過觀察察覺數字、數量關係的規
律。
18.
在具體情境中,能以分母在 12 以內的分數表示其中的部分量。
19.
在具體情境中,能以整數點數方式進行分數的累加,認識和不大於 2 的分
數。
20.
辨認圓形、怎樣畫圓、了解圓的性質、學會使用圓規。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
減量
☑
分解 □替代
教材資源:
☑
學習單
☑
教學影片
☑
圖卡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
多元感官
☑
直接教學
☑
多層次教學
☑
合作學習
☑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3
第一單元:10000
以內的數
1-1 認識 10000 以內的數、1-2 認識千位和位值換
算、1-3 數的大小比較和應用、1-4 認識數線
4~5
第二單元:
四位數的加減
2-3 加減應用、2-4 四位數的加減估算
6~7
第三單元:
公升和毫升
3-1 認識 1 公升、3-2 認識 1 毫升、3-3 公升和毫升的
關係與比較、3-4 公升和毫升的計算
8~10
第四單元:乘法
3-1 乘法直式紀錄、3-2 二位數乘以一位數、3-3
幾百乘以一位數、3-4 三位數乘以一位數、3-5 乘法
的估算
11~12
第五單元:角、正方
形和長方形
5-1 認識角、5-2 比較角的大、小 5-3 認識直角、銳
角和鈍角、5-4 正方形和長方形、5-5 畫出直角、正
方形和長方形
13~14
第六單元:面積
6-1 認識面積和平方公分、6-2 切割和拼湊
15~16
第七單元:除法
7-1 認識除法、7-2 認識餘數、7-3 商為一位數的直式
除、7-4 0 和 1 的除法、7-5 認識偶數和奇數
17~18
第八單元:公斤和
公克
8-1 認識公斤和公克、8-2 重量的實測和估測、8-3 公
斤和公克的換算與比較、8-4 公斤和公克的計算
19~20
第九單元:分數
9-1 幾分之幾、9-2 單位分數的累加、9-3 分數與 1 的
關係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3
第一單元:分數的
加減
1-1 分數的大小、1-2 分數的加法、1-3 分數的減法
1-4 分數的加減應用
4~5
第二單元:除法
2-1 二位數除以一位數、2-2 三位數除以一位數、2-3
除數的應用問題、2-4 除法的估算
6~7
第三單元:找規律
3-1 生活中的規律、3-2 顏色和圖形的規律、3-3 數字
的規律、3-4 數量關係的規律
8~10
第四單元:時間
4-1 認識 24 時制、4-2 日、時、分的關係、4-3 分、
秒的關係、4-4 時間的計算
11~12
第五單元:小數
面積
5-1 認識一位小數、5-2 小數的大小比較、5-3 小數的
加法、5-4 小數的減法
5-1 認識面積和平方公分、5-2 切割和拼湊
13~14
第六單元:圓
6-1 認識生活中的圓、6-2 認識圓心、圓周、半徑和
直徑、6-3 使用圓規
15~16
第七單元:幾毫米
4-1 認識毫米(mm)、 4-2 毫米的實測和估測、4-3
公分、毫米的關係與換算、4-4 公分、毫米的計算、
4-5 畫長度、4-6 長度的應用
17~18
第八單元:乘法與
除法
8-1 乘法和除法的關係、8-2 被乘數或乘數未知、8-3
被除數或除數未知
19~20
第九單元:統計表
9-1 一維表格、9-2 二維表格、9-3 製作表格
六、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資源班數學之課程計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 學(D 組)
4 節
學習教室
鐘點教師
教學對象
張○絨(四年級)、陳○安(四年級), 共 2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n-II-1 理解一億以內數的位值結構,並據以作為各種運算與估算之基礎。
n-II-2 熟練較大位數之加、減、乘計算或估算,並能應用於日常解題。
n-II-3 理解除法的意義,能做計算與估算,並能應用於日常解題。
n-II-4 解決四則估算之日常應用問題。
n-Ⅱ-5 在具體情境中,解決兩步驟應用問題。
n-II-6 理解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整數倍的意義、計算與應用。認識等值
分數的意義,並應用於認識簡單異分母分數之比較與加減的意義。
n-Ⅱ-7 理解小數的意義與位值結構,並能做加、減、整數倍的直式計算與
應用。
n-II-8 能在數線標示整數、分數、小數並做比較與加減,理解整數、分數、
小數都是數。
n-II-9 理解長度、角度、面積、容量、重量的常用單位與換算,培養量感
與估測能力,並能做計算和應用解題。認識體積。
n-Ⅱ-10 理解時間的加減運算,並應用於日常的時間加減問題。
s-Ⅱ-1 理解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面積與周長公式與應用。
s-Ⅱ-2 認識平面圖形全等的意義。
s-Ⅱ-3 透過平面圖形的構成要素,認識常見三角形、常見四邊形與圓。
s-II-3 透過平面圖形的構成要素,認識常見三角形、常見四邊形與圓。
r-Ⅱ-1 理解乘除互逆,並能應用與解題。
r-Ⅱ-2 認識一維及二維之數量模式,並能說明及簡單推理。
d-Ⅱ-1 報讀與製作一維表格、二維表格與長條圖,報讀折線圖,並據以做
簡單推論。
學
習
內
容
N-4-1 一億以內的數:位值單位「萬」
、
「十萬」
、
「百萬」
、
「千萬」
。建立應
用大數時之計算習慣,如「30 萬 1200」與「21 萬 300」的加減法。
N-4-2 較大位數之乘除計算:處理乘數與除數為多位數之乘除直式計算。
教師用位值的概念說明直式計算的合理性。
N-4-4 解題:對大數取概數。具體生活情境。四捨五入法、無條件進入、
無條件捨去。含運用概數做估算。近似符號「
≈」的使用。
N-4-5同分母分數:一般同分母分數教學(包括「真分數」、「假分
數」、「帶分數」名詞引入)。假分數和帶分數之變換。同分母分數的比
較、加、減與整數倍。
N-4-6 等值分數:由操作活動中理解等值分數的意義。簡單異分母分數的
比較、加、減的意義。簡單分數與小數的互換。
N-4-7 二位小數:位值單位「百分位」
。位值單位換算。比較、計算與解
題。用直式計算二位小數的加、減與整數倍。
N-4-8 數線與分數、小數:連結分小數長度量的經驗。以標記和簡單的比
較與計算,建立整數、分數。
N-4-9 長度:
「公里」
。生活實例之應用。含其他長度單位的換算與計算。
N-4-10 角度:
「度」
(同 S-4-1)
。量角器的操作。實測、估測與計算。以
角的合成認識 180 度到 360 度之間的角度。「平角」
、
「周角」
。指定角度作
圖。
N-4-11 面積:
「平方公尺」
。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
N-4-12 體積與「立方公分」
:以具體操作為主。體積認識基於 1 立方公分
之正方體。
N-4-13 解題:日常生活的時間加減問題。跨時、跨午、跨日、24 小時
制。含時間單位換算。
S-4-2 解題:旋轉角。以具體操作為主,並結合計算。以鐘面為模型討論
從始邊轉到終邊所轉的角度。旋轉有兩個方向:
「順時針」
、
「逆時針」
。
「平角」
、
「周角」
。
S-4-3正方形與長方形的面積與周長:理解邊長與周長或面積的關係,並
能理解其公式與應用。簡單複合圖形。
S-4-5 垂直與平行:以具體操作為主。直角是 90 度。直角常用記號。垂直
於一線的兩線相互平行。平行線間距離處處相等。作垂直線;作平行線。
S-4-6 平面圖形的全等:以具體操作為主。形狀大小一樣的兩圖形全等。
能用平移、旋轉、翻轉做全等疊合。全等圖形之對應角相等、對應邊相
等。
S-4-7三角形:以邊與角的特徵認識特殊三角形並能作圖。如正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S-4-8四邊形:以邊與角的特徵(含平行)認識特殊四邊形並能作圖。如
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菱形、梯形。
R-4-1兩步驟問題併式:併式是代數學習的重要基礎。含四則混合計算的
約定(由左往右算、先乘除後加減、括號先算)。學習逐次減項計算。
R-4-2四則計算規律(I):兩步驟計算規則。加減混合計算、乘除混合計
算。在四則混合計算中運用數的運算性質。
R-4-4數量模式與推理:以操作活動為主。二維變化模式之觀察與推理,
如二維數字圖之推理,奇數與偶數,及其加、減、乘模式。
D-4-1報讀長條圖與折線圖以及製作長條圖:報讀與說明生活中的長條圖
與折線圖。配合其他領域課程,學習製作長條圖。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年
學習目標
21.
透過具體的操作活動,進行一億以內各數以內各數的位值,並進行位值單
位的換算。
22.
從具體情境中,認識一億以內各數的位名與位值,並做數的換算;一億以
內各數的大小比較。
23.
能在生活情境中,理解並熟練四位數乘以一位數有關的乘法問題。
24.
能在生活情境中,理解並熟練三位數以內乘以二位數有關的乘法問題。
25.
能在生活情境中,理解並熟練三位數以內乘以三位數有關的乘法問題。
26.
能熟練末位是 0 的乘法問題;能熟練除數末位是 0 的整數除法問題。
27.
使用量角器;角度的計算。
28.
認識鈍角、銳角和直角的角度與估測;認識旋轉角、平角和周角。
29.
透過分具體物活動,能熟練四位數除以一位數的意義,解決除法直式計算
問題。
30.
能理解並熟練二位數除以二位數有關的除法問題。
31.
能理解並熟練三位數除以二位數有關的除法問題。
32.
認識並繪製基本三角形。
33.
認識平面圖形全等的意義。
34.
能認識真分數、假分數與帶分數。
35.
能將簡單分數標記在數線上。
36.
觀察二維的數字表格,找出數字橫向、縱向和斜向的關係。
37.
觀察圖卡排列的規律,找出方磚排列的規律。
38.
透過小方格了解奇數和偶數的加、乘規律。
39.
將生活情境中兩步驟的整數四則問題用併式記錄,並知道併式的約定。
40.
知道整數四則的計算約定。
41.
能在測量的情境中,認識二位小數。
42.
能在操作具體物的情境中,進行二位小數的換算。
43.
能進行二位小數的大小比較。
44.
能解決二位小數的加、減法問題,並理解直式計算。
45.
透過公分刻度尺的方式來認識小數數線,並標記出小數
46.
認識 1 公里(km)的長度。
47.
認識公里和公尺、公里和公分間的關係與換算。
48.
能報讀生活中資料的統計圖。
49.
能報讀折線圖、較複雜的長條圖。
50.
能在具體情境中,進行同分母分數的大小比較。
51.
在具體情境中,能解決同分母分數的加法或減法問題。
52.
理解概數的意義。
53.
理解並應用無條件進入法、無條件捨去法及四捨五入法在指定位數取概
數。
54.
能應用無條件進入法、無條件捨去法及四捨五入法解決概數的問題。
55.
能用直式處理小數乘以一位、二位整數或的計算,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56.
能應用乘除關係,解決小數的乘法應用問題。
57.
理解垂直與平行的意義。
58.
能運用「角」與「邊」等構成要素,辨認簡單平面圖形。
59.
由平行的概念,認識簡單平面圖形。
60.
能透過操作,認識四邊形的簡單性質。
61.
能畫出直角與平行線段,並用來描繪平面圖形。
62.
能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公式,並應用公式解決生活中的周長問題。
63.
了解平方公尺與平方公分的關係,進行平方公尺與平方公分的換算。
64.
能在具體平分的情境中,理解等值分數。
65.
能在具體情境中,進行分數的大小比較。
66.
能將簡單分數換成小數、小數換成分數,解決生活上的問題。
67.
能了解時間量中二階單位之間的關係,並進行時間的換算。
68.
能計算從某一時刻到另一時刻,中間經過的時間。
69.
能解決時刻與時間量的加減問題。
70.
透過直接比較或以個別單位比較,認識物體的大小。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
減量
☑
分解 □替代
教材資源:
☑
學習單
☑
教學影片
☑
圖卡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
多元感官
☑
直接教學
☑
多層次教學
☑
合作學習
☑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3
第一單元:一億以
內的數
1-1 一億以內的數、1-2 一億以內數的換算
1-3 一億以內數的大小比較、1-4 大數的加減
4~5
第二單元:乘法
2-1 四位數乘以一位數、2-2 一位數、二位數乘以二
位數、2-3 三位數乘以二位數、2-4 乘數為三位數的
乘法、2-5▪末位是 0 的乘法
6~7
第三單元:角度
3-1 認識量角器、3-2 使用量角器量角和畫角
3-3 直角、銳角和鈍角的角度、3-4 角度的估測
3-5 旋轉角、3-6 角度的計算
8~10
第四單元:除法
4-1▪四位數除以一位數、4-2▪二位數除以二位數
4-3▪三位數除以二位數、4-4▪多位數的除法
4-5▪末位是 0 的除法
11~12
第五單元:三角形
5-1▪從邊和角來分類三角形、5-2▪畫出基本三角形
5-3▪全等圖形和全等三角形
13~14
第六單元:分數
6-1▪認識真分數、假分數和帶分數
6-2▪假分數和帶分數的互換
6-3▪認識分數的數線
15~16
第七單元:數量關
係
7-1▪數字的規律、7-2▪形的規律、7-3▪奇偶的規律
17~18
第八單元: 整數四
則
8-1▪併式—由左而右、8-2▪有括號的先算
8-3▪四則計算——先乘除後加減
19~20
第九單元:小數
9-1▪認識二位小數、9-2▪小數的大小比較
9-3▪小數的加減法、9-4▪認識小數的數線
21
第十單元:長度
10-1▪認識 1 公里、10-2▪公里和公尺的換算
10-3▪公里和公分的換算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2
第一單元:統計圖
表
1-1 認識長條圖、1-2 認識折線圖、1-3 認識複雜長條
圖、1-4 繪製長條圖
3~4
第二單元:分數的
加減和整數倍
2-1 同分母分數的大小比較、2-2 同分母分數的加法
2-3 同分母分數的減法、2-4 分數的整數倍
5~7
第三單元:概數
3-1 生活中的概數、3-2 無條件進入法、3-3 無條件捨
去法、3-4 四捨五入法、3-5 概數的應用
8~9
第四單元:小數乘
以整數
4-1 一位小數乘以一位整數、4-2 二位小數乘以一位
整數、4-3 一、二位小數乘以二位整數、4-4 小數乘
法的應用
10~11
第五單元:四邊形
5-1 垂直和平行、5-2 認識四邊形、5-3 認識對角線、
5-4 繪製四邊形
12~13
第六單元:周長和
面積
6-1 周長公式、6-2 面積公式、6-3 周長和面積的關
係、6-4 認識平方公尺和換算、6-5 複合圖形的面積
14~15
第七單元:等值分
數
7-1 認識等值分數、7-2 找出等值分數、7-3 簡單異分
母分數的比較、7-4 分數和小數的互換
16~18
第八單元:時間的
加減
8-1 時間的換算、8-2 時間量的加減計算、8-3 兩時刻
間的時間量、8-4 一段時間之前或之後的時刻
19~20
第九單元:立方公
分
9-1 認識體積、9-2 認識立方公分、9-3 複合形體的體
積
六、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特殊教育班級資源班之課程計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學(E 組)
4
資源班
許碧君
教學對象
林○晴(五年級)、李○浩(五年級),共 2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n-Ⅲ-1 理解數的十進位的位值結構,並能據以延伸認識更大與更小的數。
n-Ⅲ-2 在具體情境中,解決三步驟以上之常見應用問題。
n-Ⅲ-3 認識因數、倍數、質數、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的意義、計算與應
用。
n-III-4 理解約分、擴分、通分的意義,並應用於異分母分數的加減。
n-Ⅲ-5 理解整數相除的分數表示的意義。
n-Ⅲ-6 理解分數乘法和除法的意義、計算與應用。
n-Ⅲ-7 理解小數乘法和除法的意義,能做直式計算與應用。
n-Ⅲ-9 理解比例關係的意義,並能據以觀察、表述、計算與解題,如比率、
比例尺、速度、基準量等。
n-Ⅲ-11 認識量的常用單位及其換算,並處理相關的應用問題
n-Ⅲ-12 理解容量、容積和體積之間的關係,並做應用。s-Ⅲ-2 認識圓周率
的意義,理解圓面積、圓周長、扇形面積與弧長之計算方式。
s-Ⅲ-1 理解三角形、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的面積計算。
s-Ⅲ-3 從操作活動,理解空間中面與面的關係與簡單立體形體的性質。
s-Ⅲ-4 理解角柱(含正方體、長方體)與圓柱的體積與表面積的計算方式。
s-Ⅲ-5 以簡單推理,理解幾何形體的性質。
s-Ⅲ-6 認識線對稱的意義與其推論。
r-Ⅲ-1 理解各種計算規則(含分配律)
學
習
內
容
N-4-8 數線與分數、小數:連結分小數長度量的經驗。以標記和簡單的比較
與計算,建立整數、分數、小數一體的認識。
N-5-1 十進位的位值系統:
「兆位」至「千分位」
。整合整數與小數。理解基
於位值系統可延伸表示更大的數和更小的數。
N-5-2 解題:多步驟應用問題。除「平均」之外,原則上為三步驟解題應
用。
N-5-3 公因數和公倍數:因數、倍數、公因數、公倍數、最大公因數、最小
公倍數的意義。
N-5-4 異分母分數:用約分、擴分處理等值分數並做比較。用通分做異分母
分數的加減。
N-5-5 分數的乘法:整數乘以分數、分數乘以分數的意義。知道用約分簡化
乘法計算。處理乘積一定比被乘數大的錯誤類型。透過分數計算的公式,知
道乘法交換律在分數也成立。
N-5-8 小數的乘法:整數乘以小數、小數乘以小數的意義。乘數為小數的直
式計算。教師用位值的概念說明直式計算的合理性。處理乘積一定比被乘數
大的錯誤類型。
N-5-9 整數、小數除以整數(商為小數)
:整數除以整數(商為小數)
、小數
除以整數的意義。教師用位值的概念說明直式計算的合理性。能用概數協助
處理除不盡的情況。熟悉分母為 2、4、5、8 之真分數所對應的小數。
N-5-10 解題:比率與應用。整數相除的應用。含「百分率」
、
「折」
、
「成」
。
N-5-12 面積:
「公畝」
、
「公頃」
、
「平方公里」
。生活實例之應用。含與「平方
公尺」的換算與計算。使用概數。
N-5-13 重量:
「公噸」
。生活實例之應用。含與「公斤」的換算與計算。使用
概數。
N-5-14 體積:
「立方公尺」
。簡單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
N-5-15 解題:容積。容量、容積和體積間的關係。知道液體體積的意義。
N-5-16 解題:時間的乘除問題。在分數和小數學習的範圍內,解決與時間
相關的乘除問題。
S-5-1 三角形與四邊形的性質:操作活動與簡單推理。含三角形三內角和為
180 度。三角形任意兩邊和大於第三邊。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對角相
等。
S-5-2 三角形與四邊形的面積:操作活動與推理。利用切割重組,建立面積
公式,並能應用。
S-5-3 扇形:扇形的定義。
「圓心角」
。扇形可視為圓的一部分。將扇形與分
數結合(幾分之幾圓)
。能畫出指定扇形。
S-5-4 線對稱:線對稱的意義。
「對稱軸」
、
「對稱點」
、
「對稱邊」
、
「對稱
角」
。由操作活動知道特殊平面圖形的線對稱性質。利用線對稱做簡單幾何推
理。製作或繪製線對稱圖形。
S-5-5 正方體和長方體:計算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體積與表面積。正方體與長
方體的體積公式。
s-Ⅲ-3 從操作活動,理解空間中面與面的關係與簡單立體形體的性質。
S-5-7 球、柱體與錐體:以操作活動為主。認識球、
(直)圓柱、
(直)角
柱、
(直)角錐、
(直)圓錐。認識柱體和錐體之構成要素與展開圖。檢查柱
體兩底面平行;檢查柱體側面和底面垂直,錐體側面和底面不垂直。
R-5-2 四則計算規律(II)
:四則計算規律(II)
:乘除混合計算。
「乘法對
加法或減法的分配律」
。將計算規律應用於簡化混合計算。熟練整數四則混合
計算。
A-7-3 一元次方程式的解法與應用:等量公理;移項法則;驗算;應用問
題。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介紹一般多位小數之意義與記法,並能做多位小數的比較和加減直式算則,且能
做出分數和小數數線。
2.能透過乘法和除法理解因數的概念,並理解公因數的意義。
給定兩數,透過列出所有的公因數,找出最大公因數。
3.能透過乘法和除法理解倍數的概念,並理解公倍數的意義,且能察覺 2、3、5、
10 的倍數。給定兩數,透過列出一定範圍內的公倍數,找出其最小公倍數。
4.能透過操作,理解三角形兩邊和大於第三邊,並理解「三角形三角和等於 180 度」
的性質,並認識正多邊形,知道正多邊形等邊又等角,且能認識圓心角、扇形,理
解 180 度、360 度的意義。
5.能熟練四位數×三位數的直式計算,並能熟練四位數÷三位數的直式計算。
6.由等分的步驟,理解由擴分找等值分數的方法,並做簡單的應用,並由擴分的經
驗,理解如何用約分找等值分數,且學習通分的意義,並用來做異分母分數的比較。
7.利用通分,學習異分母分數的加法,並做日常解題,並利用通分,學習異分母分
數的減法,做日常解題。
8.能運用「先乘再除與先除再乘的結果相同」
、
「連除兩數相當於除此兩數之積」的
規則簡化計算,並能解決生活情境中的三步驟整數四則問題,且學習乘法對加減法
的分配律。
9.能運用切割重組,理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並理解三角形面積的求法,
且能計算複合圖形的面積。
10.認識線對稱圖形與對稱軸的基本意義,並能應用於基本平面圖形,且介紹製作
線對稱圖形的方法, 並引入對稱點、對稱邊、對稱角的概念。
11.能理解整數乘以分數、分數乘以分數的意義及計算方法,並理解「分數是整數相除」的
意義。
12.學習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並知道體積公式的意義,學習體積的單位「立方公
尺」及其與「立方公分」的換算,且能處理複合形體的體積。
13.能認識體積和容積的關係,並了解長方體(正方體)容積的求法,並由容積的概念和容
量的概念連結,知道兩者其實是等價,可以互換使用的。
體積是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因此液體也有體積,並藉由容積的經驗,求出不規則物體的體
積。
14.能解決時間複名數的乘、除法問題。
15.能運用加減互逆解決含有未知數的單步驟(加或減)算式題,並能運用乘除互逆解決含
有未知數的單步驟(乘或除)算式題。
16.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展開圖,並能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且能計算長方體
和正方體組成的簡單複合形體的表面積。
17.能用直式處理整數乘以小數、小數乘以小數的計算,並能用直式處理整數除以整數,商
是三位小數的計算,且能用直式處理除數為整數的計算,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被除數小
數點後的位數不超過 3 位)。
18.能認識重量單位「公噸」
,並做公噸與公斤的換算與生活應用,並認識面積單位「公畝」
、
「公頃」、
「平方公里」,並做面積單位的換算和計算。
19.能認識比率,知道比率是部分占全體的多寡與其表示法,並能理解百分率的意義及記
法,能熟練百分率與分數或小數的換算、百分率的應用,如命中率、打擊率、漲率、跌率
及錄取率等。
能解決「全部量與百分率已知,推得部分量」的問題,且能認識「折」
、
「加成」的日常用
法,並能做相關計算。
20.認識角柱、角錐、圓柱、圓錐,並認識球,並理解球半徑。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
☑
簡化
☑
減量
☑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
☑
學習單
☑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
☑
工作分析
☑
多元感官
☑
直接教學
☑
多層次教學
☑
合作學習
☑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
☑
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
實作評量
☑
紙筆測驗
☑
檔案評量
☑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2
單元一
乘法和除法
1-1 乘數是三位數的乘法、1-2 末位是 0 的乘法、1-3 三位數除以三位
數、1-4 四位數除以三位數、1-5 末位是 0 的除法
3-4
單元二
因數和倍數
2-1 整除、2-2 因數、2-3 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2-4 倍數、2-5 公倍
數和最小公倍數、2-6 倍數的應用―找 2、5、10 和 3 的倍數
5
單元三
多邊形
3-1 多邊形、3-2 正多邊形、3-3 三角形邊長的性質、3-4 多邊形內各
角的和、3-5 多邊形內各角和的應用
6-7
單元四
擴分、約分和
通分
4-1 擴分、4-2 約分、4-3 通分、4-4 異分母分數的大小比較、4-5 繪
製分數的數線
8-10
單元五
線對稱圖形
5-1 認識線對稱圖形及對稱軸、5-2 認識對稱點、對稱邊和對稱角、5-
3 畫出線對稱圖形、5-4 剪出線對稱圖形
11-12
單元六
異分母分數的加
減
6-1 異分母分數的加法、6-2 異分母分數的減法、6-3 分數的應用
13
單元七
整數四則計算
7-1 乘除和連除的計算、7-2 多步驟計算、7-3 乘法對加減法的分配律、7-4
整數的簡化計算
14-15
單元八
平行四邊形、三角形
和梯形的面積
8-1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高、8-2 三角形的面積和高、8-3 梯形的面積
和高、8-4 面積的變化、8-5 面積公式的應用
16-17
單元九
時間的乘除
9-1 時間的乘法、9-2 時間的除法、9-3 時間的應用
18-19
單元十
小數的加減
10-1 認識多位小數、10-2 小數的加減和應用、10-3 小數數線
20-21
加油小站
【活動 1】加除、減除的妙算、【活動 2】九宮格、【活動 3】快樂農
莊、【活動 4】你吃得健康嗎?【活動 5】抓住基會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1-2
單元一
分分數的乘法
1-1 帶分數的整數倍、1-2 整數的分數倍、1-3 分數的分數倍
3-4
單元二
小數的乘法
2-1 多位小數乘以整數、2-2 整數的小數倍、2-3 小數的小數倍
5-6
單元三
扇形
3-1 認識扇形、3-2 認識圓心角、3-3 認識圓、圓、圓、圓……的扇
形、3-4 繪製扇形、3-5 扇形的應用
7-8
單元四
正方體和長方體
4-1 正方體和長方體的構成要素、4-2 正方體和長方體的展開圖、4-3
正方體和長方體的表面積、4-4 體積的公式、4-5 認識 1 立方公尺
9
單元五
整數、小數除以
整數
5-1 整數除以整數、5-2 小數除以整數、5-3 分數和小數的互換
10
加油小站一
【活動 1】認識坪、【活動 2】火車頭旅館、【活動 3】變大變小變
變變、【活動 4】算體積、【活動 5】抓住基會
11-12
單元六
生活中的大單位
6-1 認識公噸、6-2 公噸和公斤的換算及應用、6-3 認識公畝和公頃、
6-4 平方公尺、公畝和公頃的換算及應用、6-5 認識平方公里、6-6 平
方公尺、公畝、公頃和平方公里的換算及應用
13-14
單元七
柱體、錐體和
球體
7-1 柱體和錐體的分類與命名、7-2 角柱的構成要素、7-3 圓柱的構成
要素、7-4 角錐的構成要素、7-5 圓錐的構成要素、7-6 認識球體
15-16
單元八
比率和百分率
8-1 認識比率、8-2 認識百分率、8-3 百分率的應用
17-18
單元九
容積和容量
9-1 認識容積、9-2 容積和容量的關係、9-3 不規則物體的體積、9-4
容量和容積的計算與生活應用
19
單元十
怎樣列式
10-1 用符號表示未知數、10-2 解決含有未知數的加減算式、10-3 解
決含有未知數的乘除算式
20
加油小站二
【活動 1】蘭陽風情畫、
【活動 2】柱體和錐體的橫切面、【活動 3】
打擊壞蛋、
【活動 4】節水小妙方、
【活動 5】抓住基、會
六、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特殊教育班-資源班級之課程計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 學(F 組)
1 節
學習教室
廖函微
教學對象
黃○祐(六年級)、俞○謙(六年級), 共 2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d-III-1 報讀圓形圖,製作折線圖與圓形圖,並據以簡單推論。
n-III-2 在具體情境中,解決三步驟以上之常見應用問題。
n-III-3 認識因數、倍數、質數、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的意義、計算
與應用。
n-III-6 理解分數乘法和除法的意義、計算與應用。
n-III-7 理解小數乘法和除法的意義,並能做直式計算與應用。
n-III-9 理解比例關係的意義,並能據以觀察、表述、計算與解題,如比
率、比例尺、速度、基準量等。
n-III-10 嘗試將較複雜的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以正確算式表述,並
據以推理或解題。
r-III-2 熟練數(含分數、小數)的四則混合計算。
r-III-3 觀察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並用文字或符號正確表述,協助
推理與解題。
s-III-2 認識圓周率的意義,理解圓面積、圓周長、扇形面積與弧長之計
算方式。
s-III-3 從操作活動,理解空間中面與面的關係與簡單立體形體的性質。
s-III-4 理解角柱(含正方體、長方體)與圓柱的體積與表面積的計算方
式。
s-III-7認識平面圖形縮放的意義與應用。
(學習策略)
特學 1-Ⅲ-5 將需記憶的學習內容與既有的知識產生連結。
特學 1-Ⅲ-7 條列學習內容的重點。
特學 4-Ⅲ-2 整理自己常犯的錯誤並列出可能解決方法。
學
習
內
容
D-6-1 圓形圖:報讀、說明與製作生活中的圓形圖。包含以百分率分配之
圓形圖(製作時應提供學生已分成百格的圓形圖。)
N-6-1 20以內的質數和質因數分解:小於20的質數與合數。2、3、5的質
因數判別法。以短除法做質因數的分解。
N-6-2 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質因數分解法與短除法。兩數互質。運
用到分數的約分與通分。
N-6-3 分數的除法:整數除以分數、分數除以分數的意義。最後理解除以
一數等於乘以其倒數之公式。
N-6-4 小數的除法:整數除以小數、小數除以小數的意義。直式計算。教
師用位值的概念說明直式計算的合理性。處理商一定比被除數小的錯誤類
型。
N-6-6 比與比值:異類量的比與同類量的比之比值的意義。理解相等的比
中牽涉到的兩種倍數關係(比例思考的基礎)
。
N-6-7解題:速度。比和比值的應用。速度的意義。能做單位換算(大單
位到小單位)。含不同時間區段的平均速度。含「距離=速度×時間」公
式。用比例思考協助解題。
N-6-8解題:基準量與比較量。比和比值的應用。含交換基準時之關係。
N-6-9 解題:由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列出恰當的算式解題(同 R-6-4)。
可包含(1)較複雜的模式(如座位排列模式)
;
(2)較複雜的計數:乘法
原理、加法原理或其混合;
(3)較複雜之情境:如年齡問題、流水問題、
和差問題、雞兔問題。
S-6-1 放大與縮小:比例思考的應用。
「幾倍放大圖」
、
「幾倍縮小圖」
。知
道縮放時,對應角相等,對應邊成比例。
S-6-2解題:地圖比例尺。地圖比例尺之意義、記號與應用。地圖上兩邊
長的比和實際兩邊長的比相等。
S-6-3 圓周率、圓周長、圓面積、扇形面積:用分割說明圓面積公式。求
扇形弧長與面積。知道以下三個比相等:
(1)圓心角:360;
(2)扇形弧
長:圓周長(3)扇形面積:圓面積,但應用問題只處理用(1)求弧長或
面積。
S-6-4 柱體體積與表面積:含角柱和圓柱。利用簡單柱體,理解「柱體體
積=底面積×高」的公式。簡單複合形體體積。
(學習策略)
特學 A-Ⅲ-3 學習內容的記憶方法。
特學 A-Ⅲ-4 重點標記或圖示。
特學 B-Ⅲ-2 預習和複習的工作。
特學 D-Ⅲ-3 解決或修正錯誤的方法。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年
學習目標
1. 認識因數、倍數、質數、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的意義、計算與應用。
2. 理解分數乘法和除法的意義、計算與應用。
3. 嘗試將較複雜的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以正確算式表述,並據以推理或
解題。
4. 觀察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並用文字或符號正確表述,協助推理與解
題。由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列出恰當的算式解題。
5. 小數乘法和除法的意義,並能做直式計算與應用。並能做直式計算與應
用。
6.
四捨五入取概數,並進行合理估算。
7. 認識圓周率的意義,理解圓面積、圓周長、扇形面積與弧長之計算方式。
8. 理解比例關係的意義,並能據以觀察、表述、計算與解題,如比率、比例
尺、速度、基準量等。
9. 理解比、比例式、正比、反比和連比的意義和推理,並能運用到日常生活
的情境解決問題。
10. 在具體情境中,解決三步驟以上之常見應用問題。 熟練數(含分數、小
數)的四則混合計算。
11. 理解比例關係的意義,並能據以觀察、表述、計算與解題,如比率、比例
尺、速度、基準量等。
12. 從操作活動,理解空間中面與面的關係與簡單立體形體的性質。
13. 理解角柱(含正方體、長方體)與圓柱的體積與表面積的計算方式。
14. 理解比例關係的意義,並能據以觀察、表述、計算與解題,如比率、比例
尺、速度、基準量等。
15. 嘗試將較複雜的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以算式正確表述,並據以推理或
解題。
16. 報讀圓形圖,製作折線圖與圓形圖,並據以做簡單推論。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
減量 □分解 □替代
教材資源:
☑
學習單
☑
教學影片
☑
自編 PPT
☑
實體教具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
☑
工作分析
☑
多元感官
☑
直接教學
☑
多層次教學
☑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
實作評量
☑
紙筆測驗
☑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3
質因數分解和短除法
1-1 質因數和合數、1-2 質因數、1-3 質因數分解、1-4
互質、1-5 用短除法求出最大公因數、1-6 用短除法求出
最小公倍數
4~5
分數的除法
2-1 最簡分數、2-2 同分母分數的除法、2-3 異分母分數
的除法、2-4 有餘數的分數除法、2-5 分數除法的應用、
2-6 被除數、除數和商的關係
6~7
小數的除法
3-1 整數除以小數、3-2 小數除以小數、3-3 有餘數的小
數除法、3-4 小數除法的應用、
3-5 被除數、除數和商的
關係、3-6 小數的概數和應用
8~9
比和比值
4-1 比、4-2 比值、4-3 相等的比、4-4 最簡單整數比、4-
5 比的應用
10
圓周率和圓面積
5-1 認識圓周率、5-2 圓面積、5-3 圓面積的應用
11~12
扇形面積
6-1 扇形的周長、6-2 扇形的面積、6-3 扇形面積的應
用、
6-4 複合圖形
13~14
正比
7-1 正比、7-2 正比的關係圖、7-3 正比的應用
15~16
速率
8-1 時間換算、8-2 秒速、分速、時速、8-3 秒速、分
速、時速的換算、8-4 速率的應用
17~18
形體關係和柱體表面
積
9-1 邊和邊的垂直關係、9-2 邊和邊的平行關係、9-3 面
和面及邊和面的垂直關係、9-4 面和面的平行關係、9-5
柱體及錐體面和面的關係、9-6 柱體的表面積
19~21
等量公理
10-1 等式、10-2 等量公理、10-3 列式與解題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3
柱體的體積
1-1 柱體的體積、
1-2 複合形體的體積
4~6
怎樣解題(一)
2-1 間隔問題、
2-2 方陣問題
、2-3 規律性問題
7~9
基準量和比較量
3-1 基準量和比較量、3-2 求兩量的和、3-3 求兩量的
差、
3-4 從兩量和或兩量差求基準量
10~12
縮圖和比例尺
4-1 縮圖和放大圖、4-2 對應點、對應角和對應邊、4-3
繪製縮圖和放大圖、4-4 比例尺
13~15
四則混合運算
5-1 分數四則、5-2 小數四則、5-3 數的混合計算、5-4
數的簡化計算
16~18
怎樣解題(二)
6-1 平均問題、6-2 年齡問題、
6-3 雞兔問題
、6-4 追趕
問題、6-5 流水問題
19~20
統計圖表
7-1 繪製長條圖、7-2 繪製折線圖、7-3 報讀圓形圖、7-4
繪製圓形圖
六、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特殊教育班-資源班級之課程計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 學(F 組)
4 節
學習教室
廖函微
教學對象
黃○祐(六年級)、俞○謙(六年級), 共 2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d-III-1 報讀圓形圖,製作折線圖與圓形圖,並據以簡單推論。
n-III-2 在具體情境中,解決三步驟以上之常見應用問題。
n-III-3 認識因數、倍數、質數、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的意義、計算
與應用。
n-III-6 理解分數乘法和除法的意義、計算與應用。
n-III-7 理解小數乘法和除法的意義,並能做直式計算與應用。
n-III-9 理解比例關係的意義,並能據以觀察、表述、計算與解題,如比
率、比例尺、速度、基準量等。
n-III-10 嘗試將較複雜的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以正確算式表述,並
據以推理或解題。
r-III-2 熟練數(含分數、小數)的四則混合計算。
r-III-3 觀察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並用文字或符號正確表述,協助
推理與解題。
s-III-2 認識圓周率的意義,理解圓面積、圓周長、扇形面積與弧長之計
算方式。
s-III-3 從操作活動,理解空間中面與面的關係與簡單立體形體的性質。
s-III-4 理解角柱(含正方體、長方體)與圓柱的體積與表面積的計算方
式。
s-III-7認識平面圖形縮放的意義與應用。
(學習策略)
特學 1-Ⅲ-5 將需記憶的學習內容與既有的知識產生連結。
特學 1-Ⅲ-7 條列學習內容的重點。
特學 4-Ⅲ-2 整理自己常犯的錯誤並列出可能解決方法。
學
習
內
容
D-6-1 圓形圖:報讀、說明與製作生活中的圓形圖。包含以百分率分配之
圓形圖(製作時應提供學生已分成百格的圓形圖。)
N-6-1 20以內的質數和質因數分解:小於20的質數與合數。2、3、5的質
因數判別法。以短除法做質因數的分解。
N-6-2 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質因數分解法與短除法。兩數互質。運
用到分數的約分與通分。
N-6-3 分數的除法:整數除以分數、分數除以分數的意義。最後理解除以
一數等於乘以其倒數之公式。
N-6-4 小數的除法:整數除以小數、小數除以小數的意義。直式計算。教
師用位值的概念說明直式計算的合理性。處理商一定比被除數小的錯誤類
型。
N-6-6 比與比值:異類量的比與同類量的比之比值的意義。理解相等的比
中牽涉到的兩種倍數關係(比例思考的基礎)
。
N-6-7解題:速度。比和比值的應用。速度的意義。能做單位換算(大單
位到小單位)。含不同時間區段的平均速度。含「距離=速度×時間」公
式。用比例思考協助解題。
N-6-8解題:基準量與比較量。比和比值的應用。含交換基準時之關係。
N-6-9 解題:由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列出恰當的算式解題(同 R-6-4)。
可包含(1)較複雜的模式(如座位排列模式)
;
(2)較複雜的計數:乘法
原理、加法原理或其混合;
(3)較複雜之情境:如年齡問題、流水問題、
和差問題、雞兔問題。
S-6-1 放大與縮小:比例思考的應用。
「幾倍放大圖」
、
「幾倍縮小圖」
。知
道縮放時,對應角相等,對應邊成比例。
S-6-2解題:地圖比例尺。地圖比例尺之意義、記號與應用。地圖上兩邊
長的比和實際兩邊長的比相等。
S-6-3 圓周率、圓周長、圓面積、扇形面積:用分割說明圓面積公式。求
扇形弧長與面積。知道以下三個比相等:
(1)圓心角:360;
(2)扇形弧
長:圓周長(3)扇形面積:圓面積,但應用問題只處理用(1)求弧長或
面積。
S-6-4 柱體體積與表面積:含角柱和圓柱。利用簡單柱體,理解「柱體體
積=底面積×高」的公式。簡單複合形體體積。
(學習策略)
特學 A-Ⅲ-3 學習內容的記憶方法。
特學 A-Ⅲ-4 重點標記或圖示。
特學 B-Ⅲ-2 預習和複習的工作。
特學 D-Ⅲ-3 解決或修正錯誤的方法。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年
學習目標
17. 認識因數、倍數、質數、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的意義、計算與應用。
18. 理解分數乘法和除法的意義、計算與應用。
19. 嘗試將較複雜的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以正確算式表述,並據以推理或
解題。
20. 觀察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並用文字或符號正確表述,協助推理與解
題。由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列出恰當的算式解題。
21. 小數乘法和除法的意義,並能做直式計算與應用。並能做直式計算與應
用。
22. 四捨五入取概數,並進行合理估算。
23. 認識圓周率的意義,理解圓面積、圓周長、扇形面積與弧長之計算方式。
24. 理解比例關係的意義,並能據以觀察、表述、計算與解題,如比率、比例
尺、速度、基準量等。
25. 理解比、比例式、正比、反比和連比的意義和推理,並能運用到日常生活
的情境解決問題。
26. 在具體情境中,解決三步驟以上之常見應用問題。 熟練數(含分數、小
數)的四則混合計算。
27. 理解比例關係的意義,並能據以觀察、表述、計算與解題,如比率、比例
尺、速度、基準量等。
28. 從操作活動,理解空間中面與面的關係與簡單立體形體的性質。
29. 理解角柱(含正方體、長方體)與圓柱的體積與表面積的計算方式。
30. 理解比例關係的意義,並能據以觀察、表述、計算與解題,如比率、比例
尺、速度、基準量等。
31. 嘗試將較複雜的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以算式正確表述,並據以推理或
解題。
32. 報讀圓形圖,製作折線圖與圓形圖,並據以做簡單推論。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
減量 □分解 □替代
教材資源:
☑
學習單
☑
教學影片
☑
自編 PPT
☑
實體教具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
☑
工作分析
☑
多元感官
☑
直接教學
☑
多層次教學
☑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
實作評量
☑
紙筆測驗
☑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3
質因數分解和短除法
1-1 質因數和合數、1-2 質因數、1-3 質因數分解、1-4
互質、1-5 用短除法求出最大公因數、1-6 用短除法求出
最小公倍數
4~5
分數的除法
2-1 最簡分數、2-2 同分母分數的除法、2-3 異分母分數
的除法、2-4 有餘數的分數除法、2-5 分數除法的應用、
2-6 被除數、除數和商的關係
6~7
小數的除法
3-1 整數除以小數、3-2 小數除以小數、3-3 有餘數的小
數除法、3-4 小數除法的應用、
3-5 被除數、除數和商的
關係、3-6 小數的概數和應用
8~9
比和比值
4-1 比、4-2 比值、4-3 相等的比、4-4 最簡單整數比、4-
5 比的應用
10
圓周率和圓面積
5-1 認識圓周率、5-2 圓面積、5-3 圓面積的應用
11~12
扇形面積
6-1 扇形的周長、6-2 扇形的面積、6-3 扇形面積的應
用、
6-4 複合圖形
13~14
正比
7-1 正比、7-2 正比的關係圖、7-3 正比的應用
15~16
速率
8-1 時間換算、8-2 秒速、分速、時速、8-3 秒速、分
速、時速的換算、8-4 速率的應用
17~18
形體關係和柱體表面
積
9-1 邊和邊的垂直關係、9-2 邊和邊的平行關係、9-3 面
和面及邊和面的垂直關係、9-4 面和面的平行關係、9-5
柱體及錐體面和面的關係、9-6 柱體的表面積
19~21
等量公理
10-1 等式、10-2 等量公理、10-3 列式與解題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3
柱體的體積
1-1 柱體的體積、
1-2 複合形體的體積
4~6
怎樣解題(一)
2-1 間隔問題、
2-2 方陣問題
、2-3 規律性問題
7~9
基準量和比較量
3-1 基準量和比較量、3-2 求兩量的和、3-3 求兩量的
差、
3-4 從兩量和或兩量差求基準量
10~12
縮圖和比例尺
4-1 縮圖和放大圖、4-2 對應點、對應角和對應邊、4-3
繪製縮圖和放大圖、4-4 比例尺
13~15
四則混合運算
5-1 分數四則、5-2 小數四則、5-3 數的混合計算、5-4
數的簡化計算
16~18
怎樣解題(二)
6-1 平均問題、6-2 年齡問題、
6-3 雞兔問題
、6-4 追趕
問題、6-5 流水問題
19~20
統計圖表
7-1 繪製長條圖、7-2 繪製折線圖、7-3 報讀圓形圖、7-4
繪製圓形圖
六、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特殊教育班級資源班之課程計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社會技巧
(A 組)
2 節
學習教室
廖函微、新進教師
教學對象(A 組) 蔡○璿(一年級)、羅○玹(一年級)、吳○綺(一年級) ,共 3 人。
教學對象(B 組) 李○霖(二年級)、蔡○恩(二年級),共 2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處人)
特社 2-I-5 依情境適當回答問題。
特社 2-I-7 了解與人相處的情境、簡單規則,建立友善的關係。
特社 2-I-12 與他人相處時,遵守基本的禮儀。
(處己)
特社 1-I-1 分辨與表達基本的正向或負向情緒。
特社 1-I-5 在遭逢不如意事件時,接受他人安慰並適當發洩情緒。
(處環境)
特社 3-I-2 依指示完成簡單的工作。
特社 3-I-4 以適當的身體動作或口語表達需求。
特社 3-I-5 遵守教室規則。
學
習
內
容
特社 A-Ⅰ-1 基本情緒的認識與分辨。
特社 B-Ⅰ-1 溝通訊息的意義。
特社 B-Ⅰ-3 人際關係的建立。
特社 C-Ⅰ-1 學校規則的認識與遵守。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正確辨識自己與他人的基本情緒。
2. 能依情境適當回答問題及表達意見。
3. 能想出合適的方式來排解情緒並加以執行。
4. 能遵守團體規範或遊戲規則。
5. 能合適地表達自己的需求或想法。
6. 與人相處時能瞭解簡單的規則並保持適當的人我分際(如:維持適
當說話距離、音量、面對對方等)。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
☑
簡化 □減量
☑
分解 □替代
□重整 □其他:
教材資源:
☑
學習單
☑
教學影片
☑
圖卡
☑
其他: 桌遊、PPT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
☑
工作分析
☑
多元感官
☑
直接教學
☑
多層次教學
☑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 1~5 週
適當的表情
1.活動一:認識表情
(1)認識「喜怒哀樂」的表情。
(2)認識表情代表的意義。
(3)認識表情出現的情境。
2.活動二:表情練習
(1)學生對著鏡子練習「喜怒哀樂」四種表情。
(2)學生根據情境做出適當的表情。
(3)重複演練。
3. 活動三:表情猜猜樂
(1)學生將東西藏在盒子中,當老師摸到有東西的盒
子,學生就要微笑,摸到空的盒子學生就要裝出生氣
的表情。
(2)學生輪流出題,並用表情提示盒子裡是否有東西。
第 6~10 週
表達我的心
1.活動一:表達心情
(1)討論何時會出現喜怒哀樂的心情
(2)導讀繪本—彩色怪獸
(3)桌遊—情緒小怪獸
2.活動二:感恩的心
討論生活中要感謝的對象,並完成卡片,送給對方
第 11~15 週
好玩的桌遊
1. 活動一:哼!只有我能贏
(1)導讀繪本
(2)討論遊戲時的正確行為與規範
2. 活動二:桌遊時間
(1)教師引導學生共同閱讀說明書,講解遊戲規則。
(2)學生自行決定輪流的順序。(猜拳或是黑白)
(3)教師引導遊戲的進行,適時加入常規的訓練和練
習等待。
(4)分出勝負時讓學生了解「勝不驕敗不餒」的精神。
(桌遊:抽鬼牌、嗒寶、眼明手快)
第 16~21 週
社會性故事
社會性故事:教師根據學生在原班級遇到的困難和行
為當做教材,運用第三人稱角色重新省思自己的行為
並改進。
(1)教師事先依照學生的經驗編制社會性故事,讓學
生共同念讀社會性故事。
(2)教師運用即時動畫讓學生了解他人的感受。
(3)學生們敘述事情發生經過。(5 句以內)
(4)學生討論看法並提出解決方案。
(5)相同情境的演練。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 1~5 週
看見你的好
1.活動一:看見你的好
(1)教師播放影片。
(2)引導影片內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
2.活動二:何謂優點
(1)定義優點: 是擅長的、覺得表現很棒的事情(地
方)
(2)舉例那些事情可以是優點。
(3)學生輪流說出自己的優點。
3. 活動三:好話便利貼
(1)依序輪流誇獎坐在自己旁邊的同學有哪些優點。
(2)在便利貼上紀錄優點,送給對方。
(3)被誇獎的同學要做出禮貌的回應。
第 6~10 週
情緒管理
1.活動一:行動輪盤
(1)步驟一:我的情緒是什麼
步驟二:感覺哪裡來(怎麼引起的)
步驟三:從行動輪盤選擇合適的方法
步驟四:執行方法
2.活動二:情境演練
(1)教學流程:
教師播放影片→學生判斷情境→教師引導學生依照情
緒管理四步驟回答問題。
(2)教師播放不同情境影片,重複演練。
第 11~15 週
我會玩桌遊
1. 教師引導學生共同閱讀說明書,講解遊戲規則。
2. 學生自行決定輪流的順序。(猜拳或是黑白)
3. 教師引導遊戲的進行,適時加入常規的訓練和練
習等待。
4. 分出勝負時讓學生了解「勝不驕敗不餒」的精神,
並使用行動輪盤解決情緒及困難
(桌遊:快手疊杯、鈕紐相扣、龜兔賽跑)
第 16~20 週
情緒管理-
生活篇
1.活動一:行動輪盤
(1)步驟一:我的情緒是什麼
步驟二:感覺哪裡來(怎麼引起的)
步驟三:從行動輪盤選擇合適的方法
步驟四:執行方法
2.活動二:生活情境演練
(1)教師根據學生在原班級遇到的困難和行為當做教
材,學生角色扮演情境中的人物。
(2)藉由此活動,引導學生重新省思自己的行為,並
依照四步驟回答問題。
六、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特殊教育班級資源班之課程計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社會技巧
(A 組)
2 節
學習教室
許碧君、新進教師
教學對象(C 組) 葉○佐(一年級)、李○甄(一年級)、羅○峰(一年級) ,共 3 人。
教學對象(D 組) 林○凱(一年級)、王○筠(二年級)、莊○宇(二年級),共 3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處人)
特社 2-I-5 依情境適當回答問題。
特社 2-I-7 了解與人相處的情境、簡單規則,建立友善的關係。
特社 2-I-12 與他人相處時,遵守基本的禮儀。
(處己)
特社 1-I-1 分辨與表達基本的正向或負向情緒。
特社 1-I-5 在遭逢不如意事件時,接受他人安慰並適當發洩情緒。
(處環境)
特社 3-I-2 依指示完成簡單的工作。
特社 3-I-4 以適當的身體動作或口語表達需求。
特社 3-I-5 遵守教室規則。
學
習
內
容
特社 A-Ⅰ-1 基本情緒的認識與分辨。
特社 B-Ⅰ-1 溝通訊息的意義。
特社 B-Ⅰ-3 人際關係的建立。
特社 C-Ⅰ-1 學校規則的認識與遵守。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7. 能正確辨識自己與他人的基本情緒。
8. 能依情境適當回答問題及表達意見。
9. 能想出合適的方式來排解情緒並加以執行。
10. 能遵守團體規範或遊戲規則。
11. 能合適地表達自己的需求或想法。
12. 與人相處時能瞭解簡單的規則並保持適當的人我分際(如:維持
適當說話距離、音量、面對對方等)。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
☑
簡化 □減量
☑
分解 □替代
□重整 □其他:
教材資源:
☑
學習單
☑
教學影片
☑
圖卡
☑
其他: 桌遊、PPT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
☑
工作分析
☑
多元感官
☑
直接教學
☑
多層次教學
☑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 1~5 週
實話實說
1.活動一:我的優缺點
(1)認識優點及缺點。
(2)認識自己的優缺點。
(3)分享。
2.活動二:我希望/他人希望改善的優缺點
(1)列出自己的優缺點。
(2)自己希望改善的缺點/分享。
(3)他人希望自己改善的缺點。
3. 活動三:改善任務大挑戰
(1)想想看缺點改善實際方式。
(2)實戰演練。
4. 活動四:欣賞不一樣的自己
(1)成果分享
第 6~8 週
放鬆練習
1.活動一:放鬆好妙招
(1)分享放鬆方法
(2)導讀繪本—啊!煩惱
2.活動二:纏繞畫介紹
指導纏繞畫基本技法
第 10~12 週
合作創作
3. 活動一:合作創作纏繞畫
(1)分組進行創作
(2)成果發表
第 13~16 週 面對嘲弄怎麼辦
1.活動一:分辨善意或嘲弄
(1)影片介紹
(2)善意與嘲弄分類
2.活動二:嘲弄事件
(1)繪本導讀-不要嘲笑我
(2)分享嘲弄給人的感受
3. 活動三:面對嘲弄因應技巧
(1)繪本導讀-不怕被嘲笑:猴子穆奇的故事
(2)實戰演練。
第 17~20 週
合作性桌遊
合作性桌遊
(1)運動家精神
(2)理解規則並執行
(3)友伴合作技巧
(4)衝突事件協商
(5)檢核表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 1~5 週
停想選做
1.學生實際情緒行為是件、情境故事/影片
2.討論並判斷行為與結果間的關係
3.練習在情境下選擇較佳的行為反應
4.自我檢核
第 6~10 週
情緒管理
1.活動一:行動輪盤
(1)步驟一:我的情緒是什麼
步驟二:感覺哪裡來(怎麼引起的)
步驟三:從行動輪盤選擇合適的方法
步驟四:執行方法
2.活動二:情境演練
(1)教學流程:
教師播放影片→學生判斷情境→教師引導學生依照情
緒管理四步驟回答問題。
(2)教師播放不同情境影片,重複演練。
第 11~15 週
我會玩桌遊
5. 教師引導學生共同閱讀說明書,講解遊戲規則。
6. 學生自行決定輪流的順序。(猜拳或是黑白)
7. 教師引導遊戲的進行,適時加入常規的訓練和練
習等待。
8. 分出勝負時讓學生了解「勝不驕敗不餒」的精神,
並使用行動輪盤解決情緒及困難
(桌遊:快手疊杯、鈕紐相扣、龜兔賽跑)
第 16~20 週
情緒管理-
生活篇
1.活動一:行動輪盤
(1)步驟一:我的情緒是什麼
步驟二:感覺哪裡來(怎麼引起的)
步驟三:從行動輪盤選擇合適的方法
步驟四:執行方法
2.活動二:生活情境演練
(1)教師根據學生在原班級遇到的困難和行為當做教
材,學生角色扮演情境中的人物。
(2)藉由此活動,引導學生重新省思自己的行為,並
依照四步驟回答問題。
六、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特殊教育班級之課程計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社會技巧
2 節
學習教室
新進教師、許碧君
教學對象(E 組) 張○絨(四年級)、劉○馨(三年級)、林○辰(三年級),共 3 人。
教學對象(F 組) 陳○安(四年級)、賴○任(四年級)、蔡○翔(四年級),共 3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處己)
特社 1-II-1 嘗試因應與處理基本的情緒及壓力。
表
現
特社 1-II-4 嘗試使用策略解決問題並接納後果。
(處人)
特社 2-II-3 遵守團體規範,並依情境回應他人的邀請或主動加入團體。
特社 2-II-4 分辨與採用適當的方式解決衝突,並能理性評估和接受衝突
的後果。
(處環境)
特社 3-II-1 在課堂或小組討論中適當表達與回應意見。
特社 3-II-2 在小組中分工合作完成自己的工作。
特社 3-II-4 遇到困難時,具體說明需要的協助。
學
習
內
容
特社 A-Ⅱ-1 基本情緒的表達。
特社 A-Ⅱ-3 自我接納與激勵。
特社 B-Ⅱ-2 表達與傾聽的時機。
特社 B-Ⅱ-3 團體的基本規範。
特社 B-Ⅱ-4 衝突情境的因應。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分辨他人基本的正向或負向情緒。
2. 依情境表達回答問題。
3. 能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各種生活或學習經驗。
4. 能在課堂中持續傾聽他人說話
5. 能等待、輪流說話及不隨便插話
6. 能遵守教室規則(如:專心上課、舉手後發言、不隨便離開座位等)
7. 在團體中遵守基本規範。
8. 能接受失敗的結果及所造成的壓力。
9. 能接納自己行為的後果(如:做錯事能接受處罰)。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
☑
簡化 □減量
☑
分解 □替代
□重整 □其他:
教材資源:
☑
學習單
☑
教學影片
☑
圖卡
☑
其他: 桌遊、PPT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
☑
工作分析
☑
多元感官
☑
直接教學
☑
多層次教學
☑
合作學習
☑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 1~3 週
分[暑]同享
1.
複習上課規則
2.
教師與學生分享暑假生活
3.引導學生畫出或拼貼出暑假做過的事(EX:旅行、騎
單車、游泳…)
4.輪流出來拿著畫介紹自己暑假做過的事情與感覺
(開心、難過…)。
5.拿著別人的畫,介紹別人做過的事情。
第 4~6 週
責任你我他
1.請學生分享曾經忘記帶學用品的經驗,例如餐盒、
尺、
水彩、彩色筆等,並詢問各自的解決方法?
3.引導學生「把東西放在固定位置」是一件重要的事
情。
4.引導學生,在固定的時間(例如晚上八點)整理書
包。
5.討論:「上學一定要帶的東西」:請學生自由發表。
6.引導學生整理歸納,如:課本整理成「課本」一類
等。
7.歸納整理成條列式清單,並將清單製作成「書包檢核
表」。
第 7~10 週
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1.教師說明疊疊樂遊戲規則:
(1)請每位同學輪流到前面將積木一個一個往上堆
疊,當積木倒了,遊戲結束。
2.教師和同學討論剛剛活動中當積木快要倒下時每個
人的感覺,不止自己會感到緊張有壓力旁邊的同學們
也會跟著緊張,進而帶入情緒也是如此,所以要適時
的調節情緒。
3.介紹「三不二能」:
(1)不會傷害自己,也不會傷害別人。
(2)不會破壞與他人的關係。
(3)不會破壞物品。
(4)能讓情緒變得比較好,而且持續比較長的時間。
(5)能讓自己再次碰到同樣的情況時,有比較好的解
決方法。
第 11~15 週
生氣王子
1.教師導讀繪本【生氣王子】
2.複習「三不二能」並討論繪本中生氣王子所使用的
方法是否符合三不二能的條件。
3.能在老師的帶領下,了解生氣的情緒表現,並請學
生發表會讓自己生氣的事情。
4.師生共同討論生氣可能會有的後果、造成的傷害。
5.師生共同討論控制生氣的方法、步驟-停、想、
選、做,並示範、練習。
⑴停:先讓情緒暫停下來
⑵想:想一想有哪些解決方法
⑶選:選一個適當的方法
⑷做:去執行
第 16~21 週
桌遊趣
1.教師介紹教室內的桌遊。
2.大家討論要怎麼決定先玩哪一種?
3.大家討論出獎勵辦法!
4.當你在遊戲中感到生氣、憤怒當下如何處理?
5.當你在遊戲中感到開心、快樂當下如何表現?
6.贏了可以笑別人嗎?/遊戲輸了怎麼辦?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 1~3 週
除冰暖身
1.複習上課規則
2.教師與學生分享寒假生活
3.引導學生畫下寒假做過的事,並輪流出來拿著畫介
紹自己寒假做過的事情與感覺(開心、難過…)。
4.拿著別人的畫,介紹別人做過的事情。
第 4~8 週
認識情緒
1.教師請小朋友表演高興、生氣、 悲傷三種情緒的
表情。
2.教師請一位小朋友表演某一個情緒,再請其他的小
朋友說出表演者是什麼樣的情緒。
3.教師詢問學生:當我們有情緒反應時,會從哪些地
方表現出來?(例如:臉部表情、動作、語氣)
4.教師發下上課作業單,並且扮演不同的情緒,請學
生根據老師的表情、聲音、肢體動作來勾選情緒特
徵。並根據老師的表演說出是老師什麼樣的情緒?
第 9~15 週
消除自己的生氣
1.教師與協同學生演練情境劇。
2.引導學生思考情境中的情緒是什麼?
3.提醒學生能夠適當處理自己生氣,將會吸引更多人
和自己做朋友。
4.請學生發表當生氣時會有什麼表現?針對學生的回
答給予適當的回饋。
5.每位學生輪流上台做情境演練,並檢核自己及別人
是否有做到教學步驟。
第 16~20 週
我會玩桌遊
1.教師引導學生共同閱讀說明書,講解遊戲規則。
2.學生自行決定輪流的順序。(猜拳或是黑白)
3.教師引導遊戲的進行,適時加入常規的訓練和練習
等待。
4.分出勝負時讓學生了解「勝不驕敗不餒」的精神。
(桌遊:怪獸方塊、龜兔賽跑)
六、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特殊教育班級課程之課程計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社會技巧
1 節
學習教室
鐘點教師
教學對象(G 組) 卓○韓(五年級)、林○晴(五年級)、郭○恩(六年級) ,共 3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處己)
特社 1-III-1 聽從建議選擇較佳的情緒處理技巧。
特社 1-III-3 接納自己與接受不可能每個人都喜歡自己的事實。
特社 1-III-5 使用策略解決問題,但不過度重視結果或成敗。
(處人)
特社 2-III-1 以善意正向的觀點,看待與人相處的各種互動行為。
特社 2-III-4 依據情境,用適當的方式與他人分享自己喜歡的物品
或生活經驗。
特社 2-III-5 明瞭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地方,交友時不以單一標準或
條件選擇。
特社 2-III-6 展現合宜行為以維持長時間的友誼。
特社 2-III-10 檢視發生衝突的原因並設法自我修正。
(處環境)
特社 3-III-2 主動參與課堂或小組討論,並在小組中主動對他人提
供協助。
特社 3-III-3 服從小組決議並完成指派的工作。
學
習
內
容
特社 A-Ⅲ-1 複雜情緒的處理。
特社 A-Ⅲ-2 壓力的替代與紓解方法。
特社 B-Ⅲ-3 自我經驗的分享。
特社
C-Ⅲ-1 不同學習情境變化的適應與調整。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能分辨他人基本的正向或負向情緒。
2.依情境表達回答問題。
3.能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各種生活或學習經驗。
4.能在課堂中持續傾聽他人說話
5 能等待、輪流說話及不隨便插話
6 能遵守教室規則(如:專心上課、舉手後發言、不隨便離開座位等)
7 在團體中遵守基本規範。
8 能接受失敗的結果及所造成的壓力。
9.能接納自己行為的後果(如:做錯事能接受處罰)
。
10.能在團體活動中,透過繪本、團體討論與遊戲、實際操作演練等方式,學習
辨別及表達自我與他人的情緒,並主動應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減量■分解□替代
□重整□加深 □加廣 □濃縮□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教學影片■圖卡□區分性教學□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4
分[暑]同享
1.複習上課規則
2.能遵守教室規則(如:專心上課、上課鐘響就要進
教室、舉手後發言、不隨便離開座位或上課時不過度
發言等)
3.
教師與學生分享暑假生活
4.引導學生畫出或拼貼出暑假做過的事(EX:旅行、騎
單車、游泳…)
5.輪流出來拿著畫介紹自己暑假做過的事情與感覺
(開心、難過…)。
6.拿著別人的畫,介紹別人做過的事情。
5~6
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1.能跟著老師的指令進行靜心練習
2.能說出靜心活動時,內心的感受
3.請學生說出生氣時,有哪些方法可以讓自己冷靜?
4.課堂行為檢核與回饋
7~12
友善術(一)
認識心情
【活動一】什麼是好心情
一、教師利用情境圖、照片或表情引導學生認識
開心、興奮、滿足等情緒。
二、學生討論其過去的經驗或是教師提供相對應
的情境,讓學生進行情緒與情境的連結。
三、教師引導學生做出表情或動作,並引導其適
當抒發感受之方法。
【活動二】什麼是壞心情
一、教師利用情境圖、照片或表情引導學生認識
生氣、難過等情緒。
二、學生討論其過去的經驗或是教師提供相對應
的情境,讓學生進行情緒與情境的連結。
三、教師引導學生做出表情或動作,並引導其適
當抒發感受之方法。
【活動三】彩色怪獸
一、教師導讀繪本《彩色怪獸》並利用情境圖和
故事,引導學生觀察人物的表情和動作,讓學生
嘗試說出其情緒和引發情緒變化的原因。
二、學生討論《彩色怪獸》繪本中新習得的情緒
詞彙,例如:平靜等等。
三、學生能進行簡單的情緒分類,將情緒分為好
與壞的心情,並分享自己與彩色怪獸是否有類似
的情緒經驗。
四、學生嘗試依據情緒的圖卡做出相同的表情,
並讓其他同學猜測其感受。
五、教師安排各種模擬情境,學生依據不同情境,
嘗試做出適當的表情、動作後,能適當的說出自
己的感受。
【活動四】察言觀色
一、學生利用遊戲真實情境嘗試做出相對應的表
情、動作,並能適當的表達自己的情緒。教師與
學生共同檢核其表現,並討論改進的方式,作為
下次改善的依據。
13~18
友善術(二)
【活動一】建立關係
1. 認識打招呼:觀看活動影片,了解打招呼是建
立人際互動的步驟。
2.自我介紹:對他人做簡單的自我介紹。
【活動二】當我們同在一起 1
1. 團體遊戲:事前說明規則及預告(部分有需求
的同學會拿到社會性故事的字條)
2.錄影、回饋、自評表現、下次期許。
【活動三】當我們同在一起 2
1.團體遊戲:事前說明規則及預告
(部分有需求的同學會拿到社會性故事的字條)
2.錄影、回饋、自評表現、下此期許。
【活動四】分享快樂一同製作
19~21
總複習/期末檢核
【單元統整活動】
1.複習單元活動重點快問快答
2.邀請班上同學參與期末同樂遊戲
3.能在遇到困難時,具體說明需要的協助
4.能表達自己基本的正向或負向情緒
5.能嘗試處理自己的負向情緒
6.課堂行為檢核與回饋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2
寒假生活分享
1. 複習上課規則
2. 預告本學期課程規劃內容。
3. 個人分享:寒假生活點滴或記憶最深刻情。
3~4
說出真心話
1.繪本:噓!不行說謊唷!
2.繪本內容: 將說謊結合有趣活潑的情節,告訴小
朋友說謊會帶來怎麼樣的代價。
3.真心話大考驗:能在做錯事時表現出勇敢面對的
態度、能接受錯誤行為的後果,不逃避。
4.課堂行為檢核與回饋
5~8
合作力量大
1.遊戲規則介紹:友情接力、泳渡硫酸河
2.能在合作下完成團隊工作、和睦相處建立友情
3.發揮創意自由訂規則
4.課堂行為檢核與回饋
9~12
溝通學問大
1.複習上課規則
2.觀賞影片:前田與野口
3.換句話說:能觀察不同角色的情緒反應,並修正
不恰當的口氣與語句
4.課堂行為檢核與回饋
13~16
面對欺負該怎麼做?
1.複習上課規則
2.繪本導讀:被欺負時,可以打回去嗎:我不想傻
傻被欺負
3.討論與分享:
如果自己是小碩(被人欺負者)該怎麼做?
如果自己是佑鎮(欺負別人者)該怎麼做?
自己要當智冠嗎(積極旁觀者)?
自己要當敏浩嗎(消極旁觀者)?
有沒有更好的作為呢?
4.小試身手:透過情境演練,學習積極保護自己。
5.課堂行為檢核與回饋
17~20
桌遊同樂會
1.能在遇到困難時,具體說明需要的協助
2.能表達自己基本的正向或負向情緒
3.能嘗試處理自己的負向情緒
4.能夠與同儕維持友好關係
5.課堂行為檢核與回饋
六、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特殊教育班級課程之課程計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社會技巧
1 節
學習教室
新進教師
教學對象(H 組) 陳○翔(六年級)、俞○謙(六年級) 、陳○耕(六年級),共 3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習表
現
(處己)
特社 1-III-1 聽從建議選擇較佳的情緒處理技巧。
特社 1-III-3 接納自己與接受不可能每個人都喜歡自己的事實。
特社 1-III-5 使用策略解決問題,但不過度重視結果或成敗。
(處人)
特社 2-III-1 以善意正向的觀點,看待與人相處的各種互動行為。
特社 2-III-4 依據情境,用適當的方式與他人分享自己喜歡的物品
或生活經驗。
特社 2-III-5 明瞭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地方,交友時不以單一標準或
條件選擇。
特社 2-III-6 展現合宜行為以維持長時間的友誼。
特社 2-III-10 檢視發生衝突的原因並設法自我修正。
(處環境)
特社 3-III-2 主動參與課堂或小組討論,並在小組中主動對他人提
供協助。
特社 3-III-3 服從小組決議並完成指派的工作。
學習內
容
特社 A-Ⅲ-1 複雜情緒的處理。
特社 A-Ⅲ-2 壓力的替代與紓解方法。
特社 B-Ⅲ-3 自我經驗的分享。
特社
C-Ⅲ-1 不同學習情境變化的適應與調整。
融入之議題
■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能分辨他人基本的正向或負向情緒。
2.依情境表達回答問題。
3.能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各種生活或學習經驗。
4.能在課堂中持續傾聽他人說話
5 能等待、輪流說話及不隨便插話
6 能遵守教室規則(如:專心上課、舉手後發言、不隨便離開座位等)
7 在團體中遵守基本規範。
8 能接受失敗的結果及所造成的壓力。
9.能接納自己行為的後果(如:做錯事能接受處罰)
。
10.能在團體活動中,透過繪本、團體討論與遊戲、實際操作演練等方式,學習
辨別及表達自我與他人的情緒,並主動應用到日常生活中。
11.能在團體活動中,透過繪本、團體討論與遊戲、實際操作演練等方式,學
習使用適當的口語或肢體方式與他人互動,並主動應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減量■分解□替代
□重整□加深 □加廣 □濃縮□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教學影片■圖卡□區分性教學□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4
分[暑]同享
1.複習上課規則
2.能遵守教室規則(如:專心上課、上課鐘響就要進
教室、舉手後發言、不隨便離開座位或上課時不過度
發言等)
3.
教師與學生分享暑假生活
4.引導學生畫出或拼貼出暑假做過的事(EX:旅行、騎
單車、游泳…)
5.輪流出來拿著畫介紹自己暑假做過的事情與感覺
(開心、難過…)。
6.拿著別人的畫,介紹別人做過的事情。
5~6
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1.能跟著老師的指令進行靜心練習
2.能說出靜心活動時,內心的感受
3.請學生說出生氣時,有哪些方法可以讓自己冷靜?
4.課堂行為檢核與回饋
7~12
友善術(一)
認識心情
【活動一】什麼是好心情
一、教師利用情境圖、照片或表情引導學生認識
開心、興奮、滿足等情緒。
二、學生討論其過去的經驗或是教師提供相對應
的情境,讓學生進行情緒與情境的連結。
三、教師引導學生做出表情或動作,並引導其適
當抒發感受之方法。
【活動二】什麼是壞心情
一、教師利用情境圖、照片或表情引導學生認識
生氣、難過等情緒。
二、學生討論其過去的經驗或是教師提供相對應
的情境,讓學生進行情緒與情境的連結。
三、教師引導學生做出表情或動作,並引導其適
當抒發感受之方法。
【活動三】彩色怪獸
一、教師導讀繪本《彩色怪獸》並利用情境圖和
故事,引導學生觀察人物的表情和動作,讓學生
嘗試說出其情緒和引發情緒變化的原因。
二、學生討論《彩色怪獸》繪本中新習得的情緒
詞彙,例如:平靜等等。
三、學生能進行簡單的情緒分類,將情緒分為好
與壞的心情,並分享自己與彩色怪獸是否有類似
的情緒經驗。
四、學生嘗試依據情緒的圖卡做出相同的表情,
並讓其他同學猜測其感受。
五、教師安排各種模擬情境,學生依據不同情境,
嘗試做出適當的表情、動作後,能適當的說出自
己的感受。
【活動四】察言觀色
一、學生利用遊戲真實情境嘗試做出相對應的表
情、動作,並能適當的表達自己的情緒。教師與
學生共同檢核其表現,並討論改進的方式,作為
下次改善的依據。
13~18
友善術(二)
【活動一】建立關係
1. 認識打招呼:觀看活動影片,了解打招呼是建
立人際互動的步驟。
2.自我介紹:對他人做簡單的自我介紹。
【活動二】當我們同在一起 1
1. 團體遊戲:事前說明規則及預告(部分有需求
的同學會拿到社會性故事的字條)
2.錄影、回饋、自評表現、下次期許。
【活動三】當我們同在一起 2
1.團體遊戲:事前說明規則及預告
(部分有需求的同學會拿到社會性故事的字條)
2.錄影、回饋、自評表現、下此期許。
【活動四】分享快樂一同製作
19~21
總複習/期末檢核
【單元統整活動】
1.複習單元活動重點快問快答
2.邀請班上同學參與期末同樂遊戲
3.能在遇到困難時,具體說明需要的協助
4.能表達自己基本的正向或負向情緒
5.能嘗試處理自己的負向情緒
6.課堂行為檢核與回饋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2
寒假生活分享
1. 複習上課規則
2. 預告本學期課程規劃內容。
3. 個人分享:寒假生活點滴或記憶最深刻情。
3~4
說出真心話
1.繪本:噓!不行說謊唷!
2.繪本內容: 將說謊結合有趣活潑的情節,告訴小
朋友說謊會帶來怎麼樣的代價。
3.真心話大考驗:能在做錯事時表現出勇敢面對的
態度、能接受錯誤行為的後果,不逃避。
4.課堂行為檢核與回饋
5~8
合作力量大
1.遊戲規則介紹:友情接力、泳渡硫酸河
2.能在合作下完成團隊工作、和睦相處建立友情
3.發揮創意自由訂規則
4.課堂行為檢核與回饋
9~12
溝通學問大
1.複習上課規則
2.觀賞影片:前田與野口
3.換句話說:能觀察不同角色的情緒反應,並修正
不恰當的口氣與語句
4.課堂行為檢核與回饋
13~16
面對欺負該怎麼做?
1.複習上課規則
2.繪本導讀:被欺負時,可以打回去嗎:我不想傻
傻被欺負
3.討論與分享:
如果自己是小碩(被人欺負者)該怎麼做?
如果自己是佑鎮(欺負別人者)該怎麼做?
自己要當智冠嗎(積極旁觀者)?
自己要當敏浩嗎(消極旁觀者)?
有沒有更好的作為呢?
4.小試身手:透過情境演練,學習積極保護自己。
5.課堂行為檢核與回饋
17~20
桌遊同樂會
1.能在遇到困難時,具體說明需要的協助
2.能表達自己基本的正向或負向情緒
3.能嘗試處理自己的負向情緒
4.能夠與同儕維持友好關係
5.課堂行為檢核與回饋
六、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特殊教育班級資源班之課程計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功能性動作
(A 組)
1 節
學習教室
廖函微
教學對象(A 組) 蔡
O 璿(一年級)、李 O 霖(二年級) 、葛 O 嘉(二年級),共 3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特功 2-1 具備維持身體姿勢技能。
特功 2-2 具備改變身體姿勢技能。
特功 2-7 具備手部精細操作技能。
特功 2-8 具備雙側協調與眼手協調技能。
學
習
內
容
特功 B-9 蹲姿的維持。
特功 B-10 單腳站姿勢的維持。
特功 C-5 蹲姿與站姿的轉換。
特功 C-6 彎腰拾物。
特功 E-2 腹部貼地的匍伏前進。
特功 E-3 腹部離地以手和膝蓋的爬行。
特功 H-4 前三指指腹的抓握。
特功 H-5 拇指及食指尖的撿拾。
特功 I-5 握筆塗鴉。
特功 I-6 疊高積木。
特功 I-8 串珠子。
特功 I-10 紙張的對摺及摺痕的壓捏。
特功 I-11 剪直線或曲線。
特功 I-14 範圍內的著色。
特功 I-15 數字或國字的描畫。
特功 J-3 指令下簡單或單一動作的執行。
特功 J-4 指令下複雜或連續二個以上動作的執行。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能做出連續兩個以上指令之動作。
2.能以連續翻身的方式在地板上移位 5 公尺
3.能肚子貼地向前匍匐前進 10 公尺遠
4.能維持蹲姿從事活動(如:蹲著撿東西或拼拼圖、使用蹲式廁等)
5.能用拇指及食指側抓起小東西(如:砝碼)
6.能看著他人示範,模仿動作。
7.能使用工具剪紙(直線、曲線、圖形外圍)
8.能將紙張摺疊、壓捏。
9.能使用塗色工具進行繪畫。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
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其他:
教材資源:
教學影片和音樂其他:角錐、立體大型積木、拼圖、三角錐、呼
拉圈、球、尺、鉛筆、膠水、創作本、跳繩、迷宮、彩色筆、色鉛筆、剪刀、大
球 (排球、躲避球)、小球(塑膠球)、繩子、色紙、珠子、細繩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
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
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 1~5 週
五指動一動
活動一:手指動作訓練
1. 學生練習用其他四指輪流碰大拇指。
2. 老師出題:左右手分別用不同的手指碰大拇指,
學生要模仿老師的動作。
活動二:五指翻象棋
1. 學生第一輪用大拇指和食指翻象棋,翻到兩個一
樣的象棋就可以拿走;第二輪用大拇指和中指翻
象棋,以此類推。
活動三:五指翻撲克牌
1.學生第一輪用大拇指和食指翻撲克牌,翻到兩張一
樣的撲克牌就可以拿走;第二輪用大拇指和中指翻撲
克牌,以此類推。
第 6~10 週
手眼控制王
活動一:壽司疊疊樂
1. 將積木疊高
2. 輪流抽取積木,不可讓積木塔倒下。
活動二:疊疊貓
輪流擲骰子,並將指定貓咪卡牌疊起。
活動三:超級犀牛
1. 輪流抽卡牌。
2. 將卡牌疊放在指定位置,並適時移動犀牛。
第 11~15 週
一起玩瑜珈
1.與左右同學相互配合,進行肢體伸展。
2.配合影片做出一樣的動作,維持至少 5 秒。(每堂
課至少練習 5 個動作)
3.練習調整呼吸。
4.學生輪流當小老師,帶領同學做出至少 3 個瑜珈動
作。
第 16~21 週
征服障礙賽
活動一:
練習挑戰:單腳、雙腳向前跳、登階、爬行、走平衡
木、分辨動作指令、執行連續性動作、丟接球、交替
步
活動二:
1. 學生拿著一片拼圖,穿越障礙物,抵達終點。
2. 將拼圖拼在終點的板子上。
3. 通過相同的障礙物,從終點挑戰回起點。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 1~5 週
手眼協調
我最行
活動一:我會串珠
依照指定顏色順序完成串珠。
活動二:我會縫鈕扣
根據圖卡上的顏色順序,將鈕扣縫到塑膠板上
活動三:咕咕拼豆
1. 練習扣上拼豆
2. 對照示範圖,將拼豆拼成指定圖案
第 6~10 週
美勞高手
活動一:剪紙創作
1. 練習剪直線
2. 練習剪曲線
3. 練習將物件沿著外圍邊線剪下
4. 將剪下的物件貼至指定位置
活動二:摺紙遊戲
1. 練習對角對摺
2. 摺小花、動物
3. 摺紙盒
4. 摺紙飛機、紙船
活動三:數字畫
根據數字對應的顏色,完成數字畫創作
第 11~15 週
手腳運用
我最行
活動一:扭扭樂
根據指令,將手腳放在指定顏色的區塊中
活動二:察”顏”觀”色”
觀察前一個同學碰觸的角錐顏色順序,完成動作指令
活動三:反應訓練
預備動作為半蹲動作,口令有:頭、肩、腰、膝,及腳(學
生須聽口令將雙手放至指定位置,隨機),聽到角椎顏色後
快速拿取,先碰到指定角錐顏色得一分)
第 16~20 週
肌力運動
我最行
活動一:
1. 學生趴在地板上肚子離地,匍匐前進來回 1 趟。
2. 拿著一片拼圖翻滾到終點,來回直到完成拼圖。
活動二:
1. 學生蹲著拿著一片拼圖走到終點,來回直到完成拼圖。
2. 接著避開角椎障礙物,來回跑 5 趟。
活動三:
1. 跳繩練習
2. 跳跳繩並往前移動
六、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特殊教育班級資源班之課程計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功能性動作
(B 組)
1 節
學習教室
許碧君
教學對象(B 組)
巫
O 祐(二年級)、陳 O 安(四年級) 、俞 O 謙(六年級) 、王 O 翔(六年級),
共 4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特功 2-1 具備舉起與移動物品技能。
特功 2-2 具備手與手臂使用技能。
特功 2-7 具備手部精細操作技能。
特功 2-8 具備雙側協調與眼手協調技能。
學
習
內
容
特功 D-1 躺臥下的身體挪動。
特功 D-2 地板坐姿下的身體挪動。
特功 E-2 腹部貼地的匍伏前進。
特功 E-3 腹部離地以手和膝蓋的爬行。
特功 E-8 單一台階的踏上或踏下。
特功 E-9 障礙物的跨越。
特功 E-12 雙腳或單腳的原地跳。
特功 E-12 雙腳或單腳的向前跳。
特功 E-13 雙腳或單腳的連續前跳。
特功 F-1 物品的舉起或放下。
特功 F-2 物品的搬移。
特功 G-5 物品的拋丟或接住。
特功 I-8 串珠子。
特功 I-10 紙張的對摺及摺痕的壓捏。
特功 I-11 剪直線或曲線。
特功 I-14 範圍內的著色。
特功 I-15 數字或國字的描畫。
特功 J-3 指令下簡單或單一動作的執行。
特功 J-4 指令下複雜或連續二個以上動作的執行。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能做出連續兩個以上指令之動作。
2.能以連續翻身的方式在地板上移位 5 公尺
3.能肚子貼地向前匍匐前進 10 公尺遠
4.能維持蹲姿從事活動(如:蹲著撿東西或拼拼圖、使用蹲式廁等)
5.能用拇指及食指側抓起小東西(如:砝碼)
6.能看著他人示範,模仿動作。
7.能使用工具剪紙(直線、曲線、圖形外圍)
8.能將紙張摺疊、壓捏。
9.能使用塗色工具進行繪畫。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
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其他:
教材資源:
教學影片和音樂其他:角錐、立體大型積木、拼圖、三角錐、呼
拉圈、球、尺、鉛筆、膠水、創作本、跳繩、迷宮、彩色筆、色鉛筆、剪刀、大
球 (排球、躲避球)、小球(塑膠球)、繩子、色紙、珠子、細繩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
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
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 1~5 週
五指動一動
活動一:手指動作訓練
3. 學生練習用其他四指輪流碰大拇指。
4. 老師出題:左右手分別用不同的手指碰大拇指,
學生要模仿老師的動作。
活動二:五指翻象棋
2. 學生第一輪用大拇指和食指翻象棋,翻到兩個一
樣的象棋就可以拿走;第二輪用大拇指和中指翻
象棋,以此類推。
活動三:五指翻撲克牌
1.學生第一輪用大拇指和食指翻撲克牌,翻到兩張一
樣的撲克牌就可以拿走;第二輪用大拇指和中指翻撲
克牌,以此類推。
第 6~10 週
手眼控制王
活動一:壽司疊疊樂
3. 將積木疊高
4. 輪流抽取積木,不可讓積木塔倒下。
活動二:疊疊貓
輪流擲骰子,並將指定貓咪卡牌疊起。
活動三:超級犀牛
3. 輪流抽卡牌。
4. 將卡牌疊放在指定位置,並適時移動犀牛。
第 11~15 週
一起玩瑜珈
1.與左右同學相互配合,進行肢體伸展。
2.配合影片做出一樣的動作,維持至少 5 秒。(每堂
課至少練習 5 個動作)
3.練習調整呼吸。
4.學生輪流當小老師,帶領同學做出至少 3 個瑜珈動
作。
第 16~21 週
征服障礙賽
活動一:
練習挑戰:單腳、雙腳向前跳、登階、爬行、走平衡
木、分辨動作指令、執行連續性動作、丟接球、交替
步
活動二:
4. 學生拿著一片拼圖,穿越障礙物,抵達終點。
5. 將拼圖拼在終點的板子上。
6. 通過相同的障礙物,從終點挑戰回起點。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 1~5 週
手眼協調
我最行
活動一:我會串珠
依照指定顏色順序完成串珠。
活動二:我會縫鈕扣
根據圖卡上的顏色順序,將鈕扣縫到塑膠板上
活動三:咕咕拼豆
3. 練習扣上拼豆
4. 對照示範圖,將拼豆拼成指定圖案
第 6~10 週
美勞高手
活動一:剪紙創作
5. 練習剪直線
6. 練習剪曲線
7. 練習將物件沿著外圍邊線剪下
8. 將剪下的物件貼至指定位置
活動二:摺紙遊戲
5. 練習對角對摺
6. 摺小花、動物
7. 摺紙盒
8. 摺紙飛機、紙船
活動三:數字畫
根據數字對應的顏色,完成數字畫創作
第 11~15 週
手腳運用
我最行
活動一:扭扭樂
根據指令,將手腳放在指定顏色的區塊中
活動二:察”顏”觀”色”
觀察前一個同學碰觸的角錐顏色順序,完成動作指令
活動三:反應訓練
預備動作為半蹲動作,口令有:頭、肩、腰、膝,及腳(學
生須聽口令將雙手放至指定位置,隨機),聽到角椎顏色後
快速拿取,先碰到指定角錐顏色得一分)
第 16~20 週
肌力運動
我最行
活動一:
3. 學生趴在地板上肚子離地,匍匐前進來回 1 趟。
4. 拿著一片拼圖翻滾到終點,來回直到完成拼圖。
活動二:
3. 學生蹲著拿著一片拼圖走到終點,來回直到完成拼圖。
4. 接著避開角椎障礙物,來回跑 5 趟。
活動三:
3. 跳繩練習
4. 跳跳繩並往前移動
六、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特殊教育班級資源班之課程計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溝通訓練
(AB 組)
1 節
學習教室
廖函微
教學對象(A 組) 李○霖(二年級)、蔡○恩(二年級)、賴○郡(二年級),共 3 人。
教學對象(B 組) 巫○祐(二年級)、蔡○豪(二年級)、李○恩(三年級),共 3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特溝 1-sP-3 專注於溝通者的聲音、唇型、動作手勢與表情。
特溝 1-sP-4 了解日常的溝通訊息。
特溝 1-sP-5 理解常用指令與基本句型。
特溝 2-sP-5 表達日常的基本溝通訊息。
特溝 2-sP-4 表達正確且符合情境的訊息。
特溝 2-sP-5 表達日常的基本溝通訊息。
特溝 3-sP-2 視情境主動回應他人。
學
習
內
容
特溝 A-sP-1 眼神注視。
特溝 A-sP-3 有溝通意義的身體姿勢與動作。
特溝 B-sP-2 構音、音量及說話節奏。
特溝 B-sP-3 常用詞彙。
特溝 B-sP-4 符合口語語法的基本句型。
特溝 B-sP-5 日常生活用語。
特溝 B-sP-6 語意明確的說話內容。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3.能觀察他人表情、行為、聲音辨識他人情緒。
14.能說出生活中常見物品的名稱。
15.能用基本句型說出事情發生的經過。
16.能聽完一段對話後,說出談話中的重要訊息。
17.能發表自己的想法及心得。
18.能推測事情發生的原因、後果。
19.能根據情境說出適當的回應。
20.
能在上台時以適當的行為舉止發表談論(如:眼神注視、音量大聲等)。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
☑
簡化 □減量
☑
分解 □替代
□重整 □其他:
教材資源:
☑
學習單
☑
教學影片
☑
圖卡
☑
其他: PPT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
☑
工作分析
☑
多元感官
☑
直接教學
☑
多層次教學
☑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 1~5 週
認識情緒
1. 利用圖卡認識基本情緒種類。
2. 了解各種情境產生的情緒表現。
3. 利用視聽媒材,觀看短片。
4. 引導學生觀察影片中人物的情緒,說出該情緒名
稱、並加以說明敘述。
第 6~10 週
指認物品名稱/基本
敘述語句
1. 利用視聽媒材,播放廣告短片。
2. 引導學生說出影片中出現的基本常用物品名稱。
3.
引導學生用基本語句回答影片相關問題。
第 11~15 週
短篇故事理解與敘述
1. 利用視聽媒材,播放短篇動畫。
2. 能正確回答與故事相關的第一層次提問。
3. 能正確回答與故事相關的第二層次提問。
第 16~21 週
說話練習
1. 用視聽媒材播放故事。
2. 老師示範用簡短的句子說明人物、地點等故事背景。
3. 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簡單敘述故事內容。
4. 能發表與故事相關的第三層次提問。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 1~5 週
故事推測
1. 利用視聽媒材,播放影片前半段。
2. 引導學生預測故事結果。
3.
引導學生說出預測原因。
第 6~10 週
適當回應(一)
1. 利用四格漫畫情境圖,請學生推測情境事件(主動表
達情緒)。
2. 利用四格漫畫情境圖,請學生推測情境事件(向大人
尋求協助)。
3. 利用四格漫畫情境圖,請學生推測情境事件(向同學
尋求協助)。
4. 引導學生依據情境問題,做出適當的回應。
第 11~15 週
情境演練(一)
1. 請學生依據前次上課情境設想適當的回應。
2. 角色扮演、模擬情境。
第 16~20 週
適當回應(二)
1. 利用四格漫畫情境圖,請學生推測情境事件(請求某
事物)。
2. 利用四格漫畫情境圖,請學生推測情境事件(加入遊
戲/活動)。
3. 利用四格漫畫情境圖,請學生推測情境事件(拒絕他
人)。
4. 引導學生依據情境問題,做出適當的回應。
柒、
特殊需求學生課程計畫
一、學生能力與課程需求彙整
學生能力與課程需求彙整表(表 7-1)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1 學年度學生能力與課程需求彙整表
學生基本資訊
特教服務方式
班級
特教班
級型態
學生姓名
鑑輔會核定之
特殊教育類別
與資格(正
式、疑似)
身心障礙證明
(障別/程度)
學生課程需求摘要
直接
教學
間接服務
入班 輔導 諮詢
1
103
不分類
資源班
葉■佐
情緒行為障
礙/確認
無
有弱視,目前配戴眼鏡矯正中。
教育需求評估:外加社會技巧 1 節。
功能性動作:
✔
✔
✔
3. 粗大動作與精細動作與同儕相比能力尚可,具備走跑跳行動
能力,肌耐力及動作模仿能力佳。
4. 能使用剪刀沿著剪下直線、三角形、圓形及正方形,也能將
紙張沿著邊對折。
社會技巧:
5. 上課容易分心,喜歡把玩周遭的物品或任意遊走,需老師不
斷口語提醒。
6. 個性急躁、衝動性高,時常無法等待指令或行動,需老師一
對一叮嚀指導。
7. 無法遵守遊戲及運動規則,容易與同學發生推擠及糾紛。
8. 安全意識低,會有不適當的碰觸或爬上爬下。
國語:
3. 具備基本認知概念,如顏色、形狀、大小、方位等
4. 能認讀注音及基本常見國字
數學:
3. 記憶力尚可,能覆誦 8 個以內的數字。
4. 能唱處 100 以內的數,並點數 35 以內的數,具備量感及總
數的概念。
2
104
不分類
資源班
蔡■璿
自閉症
/確認
無
教育需求評估:國語全抽 5 節,數學全抽 4 節,外加功能性動作
訓練 1 節,外加社會技巧 1 節。
功能性動作:
5. 常常撞到他人,身體控制能力較弱。
6. 無法精準模仿他人動作,協調性較弱。
7. 體力差,容易感到疲累。
8. 握筆及運筆能力偏弱,不太會自己扣釦子。
社會技巧:
5. 社會技巧不佳,難以和他人維持互動關係,互動雙向性不
足,多為平行遊戲。
6. 與他人對話時,較少注視對方眼神。
✔
✔
✔
7. 容易分心且衝動性高,挫折容忍度低,興奮時會衝跑、大
叫,難以自我控制行為。
8. 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會大叫、拍頭及奔跑。
國語:
4. 記憶力短暫,容易忘記學過的東西。
5. 能認讀注音符號,但無法獨立完成拼音。
6. 能表達基本簡單語句,但對答能力弱。
數學:
4. 具有量感,能唱數 1-100 的數字。
5. 點數時容易因為分心導致數錯。
6. 視覺記憶優於聽覺記憶。
3
101
不分類
資源班
林■凱
情緒行為障
礙/確認
無
教育需求評估:外加國語 2 節,外加社會技巧 1 節。
功能性動作:
4. 粗大動作與同儕無異,但精細動作尚有進步空間,多步驟的
操作無法獨立完成,組織能力差,需老師引導。
5. 剪刀操作能力不佳,只能一次剪一刀,無法連續開合。
6. 操作品質容易受到個案專注力及興趣影響品質。
社會技巧:
5. 和同儕互動時,合作性較少,多以平行遊戲居多。
6. 會主動與他人打招呼,但較少使用禮貌性用語。
7. 話多,在團體中難以保持安靜。
8. 會使用不合宜的動作吸引他人注意。
國語:
5. 注音符號指認尚可,但能力表現不穩定。
6. 能夠寫出注音符號及自己的名字,但筆順容易出錯。
7. 在陳述事件時,會過度描述細節,思想跳躍且片段,較少重
點與統整性。
8. 使用的語句較為簡單、簡短,較少使用到連接詞。
數學:
✔
✔
✔
3. 能指認 1-100 的數字,唱數 1-50,點數 20 以內的數字。
4. 能夠抄寫數字。
4
102
不分類
資源班
羅■峰
其他障礙
/確認
無
教育需求評估:外加社會技巧 1 節。
功能性動作:
3. 粗大動作與精細動作與同儕相比能力尚可,具備走跑跳行動
能力,肌耐力及動作模仿能力佳。
4. 操作品質容易受到個案專注力及興趣影響品質。
社會技巧:
5. 和同儕互動時,合作性較少,多以平行遊戲居多。
6. 會主動與他人打招呼,但較少使用禮貌性用語。
7. 話多,在團體中難以保持安靜。
8. 會使用不合宜的動作吸引他人注意。
國語:
3. 具備基本認知概念,如顏色、形狀、大小、方位等
4. 能認讀注音及基本常見國字
數學:
3. 能指認 1-100 的數字,唱數 1-50,點數 20 以內的數字。
4. 能夠抄寫數字。
✔
✔
✔
5
103
不分類
資源班
羅■玹
其他障礙
/確認
無
教育需求評估:國語全抽 5 節,數學全抽 4 節,外加社會技巧 1
節。
功能性動作:
3. 粗大動作與同儕無異,但精細動作尚有進步空間,多步驟的
操作無法獨立完成,組織能力差,需老師引導。
4. 剪刀操作能力不佳,只能一次剪一刀,無法連續開合。
社會技巧:
4. 社會技巧不佳,難以和他人維持互動關係,互動雙向性不
足,多為平行遊戲。
5. 與他人對話時,較少注視對方眼神。
✔
✔
✔
6. 容易分心,興奮時會衝跑。
國語:
4. 記憶力短暫,容易忘記學過的東西。
5. 能認讀注音符號,但無法獨立完成拼音。
6. 能表達基本簡單語句,但對答能力弱。
數學:
4. 具有量感,能唱數 1-100 的數字。
5. 點數時容易因為分心導致數錯。
6. 視覺記憶優於聽覺記憶。
6
101
不分類
資源班
李■甄
情緒行為障
礙/確認
無
教育需求評估:外加國語 2 節,外加社會技巧 1 節。
先天性白內障,目前配戴眼睛、遮眼治療。
功能性動作:
粗大動作與同儕無異,但精細動作尚有進步空間,多步驟的操作
無法獨立完成,組織能力差,需老師引導。
社會技巧:
4. 上課容易分心,喜歡把玩周遭的物品或任意遊走,需老師不斷
口語提醒。
5. 個性急躁、衝動性高,時常無法等待指令或行動,需老師一對
一叮嚀指導。
6. 無法遵守遊戲及運動規則,容易與同學發生推擠及糾紛。
國語:
3. 具備基本認知概念,如顏色、形狀、大小、方位等
4. 能認讀注音及基本常見國字
數學:
3. 能指認 1-100 的數字,唱數 1-50,點數 20 以內的數字。
4. 能夠抄寫數字。
✔
✔
✔
7
102
不分類
資源班
吳■綺
其他障礙/
疑似
無
教育需求評估:外加社會技巧 1 節。
有配戴眼鏡,近視加散光。
✔
✔
✔
功能性動作:
3. 身體的協調性及平衡感較差,肌耐力不足
4. 能完成串珠、夾取物品的活動,但剪紙動作不流暢
社會技巧:
4. 會和大人交談,但同儕互動少
5. 在意輸贏及獎勵,若遇到不如意時,會用生氣或哭鬧方式表
達。
6. 能遵守團體規範。
學習狀況:
3. 能數 1-100、操作拼圖,具備基本認知概念
4. 專注力低,只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8
201
不分類
資源班
李■霖
自閉症/
確認
第一類/輕度
教育需求評估:國語全抽 5 節,數學全抽 4 節,外加功能性動作
訓練 1 節,外加溝通訓練 1 節,外加社會技巧 1 節。
功能性動作:
3. 精細動弱,小肌肉氣力不足,雙手協調和工具操作需練習。
4. 粗大動作落後同齡孩童,移位和身體協調能力發展遲緩。
社會技巧:
3. 難以遵守團體規範。
4. 人際互動能力弱,與同儕互動為被動式、平行式遊戲。
國語:
3. 識字能力佳,但理解力弱,能回答提取訊息之問題,但對於
文章背後的涵義或推測能力不佳。
4. 精細動作能力較弱,導致國字注音書寫品質不佳。
數學:
5. 能正數﹑點數及描寫 1-100
6. 抽象推理能力弱,讀題完仍不理解題意,需一再引導。
7. 無數量概念,數感弱需以具體或視覺提示,手指頭比出來或
畫圈圈。
✔
✔
✔
9
201
不分類
資源班
陳■翔
其他障礙/
疑似
無
社會技巧:
1.人際互動能力弱,雖能主動參與團體活動,但多為觀眾或旁觀
者,難以加入活動。
2.環境適應時間較長,不知道如何和他人搭話,常常自己玩自己
的遊戲。
✔
✔
✔
10 202
不分類
資源班
巫■祐
其他障礙/
疑似
無
教育需求評估:外加國語 2 節,外加功能性動作訓練 1 節,外加
溝通訓練 1 節。
功能性動作:
4. 手眼協調能力弱,無法丟接球和拍球。
5. 模仿手指動作能力不靈活,如無法用拇指與其他四指依序觸
碰。
6. 平衡控制弱,單腳跳會搖晃,肌耐力不足。
國語:
4. 構音困難,舌根化、塞音化、複韻母簡化。
5. 口語表達弱,生活敘述事件不完整,多以命名就結束。
6. 語言理解弱,句子超過 7 字以上常聽不懂,複雜句不理解。
數學:
1.抽象推理能力弱,讀題完仍不理解題意,需一再引導。
2.無數量概念,10 以內加減計算,協助下以手指比出仍不理
解。數字唱數常混淆。
✔
✔
✔
11 202
不分類
資源班
賴■郡
語言障礙/
確認
無
教育需求評估:國語全抽 5 節,外加溝通訓練 1 節。
國語:
4. 語言理解:能理解日常生活指令,能執行簡單工作。不理解
較長和複雜句型,聽完文章能回應提取訊息並做簡單推論。
5. 口語表達:構音不清晰。與他人對話大多無法清楚回應。描
述生活經驗句子簡短且斷斷續續。
6. 拼音書寫:(1)注音符號指認不穩定,拼音及聲調能力不佳,
能認識課本約 7 成的生字並自行提取書寫約 6 成的生字。(2)
能以口語方式進行造句,但難以將內容完整書寫出來。(3)拼
音識字弱,導致讀題困難。
✔
✔
✔
12 203
不分類
資源班
王■筠
情緒障礙/
確認
無
教育需求評估:外加社會技巧 1 節。
✔
✔
✔
社會技巧:
3. 課堂上時偶遵守指令或教室規則,當有情緒時需要給予時間
緩和,喜歡和他人說話、聊天。
4. 不知道如何與他人適當互動,人際界線觀念弱,情緒起伏
大,易生氣,容易衝動,容易過於興奮,挫折容忍低。
13 204
不分類
資源班
莊■宇
情緒障礙/
確認
無
教育需求評估:國語全抽 5 節,數學全抽 4 節,外加社會技巧 1
節。
功能性動作:
1.單腳跳躍和單腳站立不穩,平衡感較差。
2.手眼協調能力較弱,能丟球但難以瞄準或接球。
3.書寫字體較凌亂,握筆控制能力較差。
社會技巧:
1.人際互動關係較被動,休息時間會自己在角落玩玩具或畫畫,
不會主動邀請他人一起活動。
2. 情緒表達強度高,挫折忍受度低,當被暫停活動時會直接哭
泣並大聲抗議或哀求,情緒表現相較於同年齡兒童較為幼稚。
3.喜歡逗弄同學,但無法拿捏分寸和判讀他人情緒,常因為同學
反抗或告狀而演變成衝突。
✔
✔
✔
14 205
不分類
資源班
蔡■恩
自閉症/
確認
第一類/輕度
教育需求評估:外加社會技巧 1 節,外加溝通訓練 1 節。
功能性動作:
1.單腳跳躍及單腳站立平衡不足。球類活動技巧差(無法拍球)。
2.對於前庭覺的刺激較為敏感,本體覺的運用、手眼協調能力、
手指協調和靈活度需再持續訓練。動作計畫能力欠佳,以模仿同
儕或是被動觀察為主。
社會技巧:
4. 無法主動參與團體遊戲,都自己一個人在旁邊,或坐在位子
上發呆。同儕邀約遊戲,個案參與但與同儕間是平行遊戲。
5. 會主動跟老師打招呼,不會主動分享生活事物。
6. 有需求才會以肢體主動表達,不開口表達。
國語:
✔
✔
✔
3. 表達能力弱,只以肢體語言表達,不主動口語表達,需要他
人主動問,個案才會以簡單句回應,但不是每次。
4. 能回答的大多為封閉式問題,能提取訊息,但推論能力不
佳,容易忘記學過的東西。
數學:
1.能正數 1-100,點數 1-100,描寫 1-100
2.對數學沒興趣,10 以內的加減法,以具體或視覺提示,手指
頭比出來或畫圈圈,個案仍不能理解。
3.抽象概念理解力弱,敘述句長的題目或應用題,無法答題。
15 205
不分類
資源班
蔡■豪
其他障礙
/疑似
無
教育需求評估:國語全抽 5 節,數學全抽 4 節,外加溝通訓練 1
節。
國語:
3. 口語表達:對於日常生活中的詞彙及基本概念弱,具有想
法,但難以完整表達內容,語句較為簡短片段。
4. 拼音書寫:(1)注音符號的指認不穩定,拼音需要部份引導。
(2)識字能力弱,約能記住課文 5 成的生字。(3)因拼音及識
字量不佳,讀題需引導說明
✔
✔
✔
16 205
不分類
資源班
葛■嘉
肢體障礙
/確認
無
教育需求評估:國語全抽 5 節,數學全抽 4 節,外加功能性動作
訓練 1 節。
先天脊椎側彎,術後雙側下肢無力
動作協調:
3. 個案下肢無力,僅能獨立步行 10 步,能扶牆走路、走樓梯,
雙側協調弱。
4. 手部精細動作佳,能獨立書寫字,字跡端正,能使用剪刀沿
線剪圓形、愛心…。
國語:
表達能力弱,不主動口語表達,需要他人主動問,個案才會以簡
單句回應。
✔
✔
✔
17 302
不分類
資源班
李■恩
語言障礙/
確認
無
教育需求評估:外加國語 2 節,外加溝通訓練 1 節。
國語:
✔
✔
✔
3. 語文理解比同齡弱,敘述長的句子有理解困難,會按照字
面解讀訊息,但難以理解背後的原因或推論
4. 一般日常需求能簡單表達,且能主動分享生活瑣事,但表
達內容較為片段、不完整,會前後矛盾、不合邏輯。
數學:
3. 抽象推理能力較同齡弱。讀題完仍不理解題意需引導。
4. 讀題常跳題、跳行、抄錯題目數字、計算錯誤。
18 302
不分類
資源班
汪■恩
情緒障礙/
確認
無
1.個案的動作、認知、語言、生活自理等領域能力與同齡兒童相
比無明顯差異。
2.個案有社交恐慌(選擇性緘默)在校環境焦慮不開口說話,資源
班不排課,採間接介入,目前接受專任輔導教師和心理治療課
程,並定期與導師討論諮詢學生狀況。
✔
✔
19 303
不分類
資源班
許■碩
其他障礙/
確認
第一類/輕度
教育需求評估:國語全抽 5 節,數學全抽 4 節。
國語:
4. 語文理解比同齡略弱,無法正常理解概念性問題,有時會故
意做不合理回應。
5. 口語表達能力常有選擇性,只想表達自己想講的,常講出與
情境無關話題。
6. 書寫字體工整但常粗心大意,字體偏大。
功能性動作:
4. 雙側肢體協調不足,眼手協調弱。
5. 動作控制及計畫能力差,無法因應環境改變動作計畫。
6. 足踝穩定不足,單腳站立平衡差,肌耐力不足,心肺耐力差。
手指肌力偏小,手腕和虎口穩定度不佳。
✔
✔
✔
20 304
不分類
資源班
林■辰
其他障礙/
確認
第一類/輕度
教育需求評估:國語全抽 5 節,數學全抽 4 節,外加社會技巧 1
節。
社會技巧:
4. 人際互動技巧不足,常無法用合宜的方式與人互動,想跟他
人互動,卻不知道怎麼適當加入遊戲。
✔
✔
✔
5. 情緒控制能力弱,遇到不合己意的事,若要求其配合,會生
氣以大吼大叫、逃出教室的方式表達。
6. 常沒睡好就來上學,在課堂趴睡,叫他上課就發脾氣,不願
意過來上課,在教室也沒認真上該節課。
國語:
1.語文理解比同齡弱,3 個以上複雜指令有些不理解也受未注意
聆聽影響執行錯誤。抽象/和生活無關語詞無法理解。
2.口語表達弱,語句簡短、無邏輯性、語法錯誤。
3.沒有耐性寫字,讀句子,做事完全看情緒。
4.對於不感興趣的課,就一直翻書本、亂畫課本,生氣就撕課
本。
數學:
1.抽象推理能力較同齡弱。
2.數量概念不穩定,加減法常錯誤。應用題不理解體意,無法獨
自作答,需讀題解釋。
3.無法自己完成加減計算,耐心陪伴指導,會完成一大半。願意
算時都需要人陪,但不喜歡老師在他的簿本批註。
21 305
不分類
資源班
黃■恩
其他障礙/
確認
第一類/輕度
教育需求評估:國語全抽 5 節,數學全抽 4 節。
國語:
5. 語文理解比同齡弱, 2 個以上指令有些不理解。抽象/和生
活無關語詞無法理解。
6. 口語表達,一般日常生活能表達。但陳述內容、細節較同齡
少。無法說出因果關係,無法針對重要情節問答,常會答非
所問。
7. 注意力不集中,常聽不懂老師的要求,要複述指令。
8. 書寫筆畫結構零散歪斜,常沒連接好,字的結構整個是散
的。
數學:
3. 抽象推理能力較同齡弱,讀題完仍不理解題意,需一再引
導。
4. 無法完整數出 1-100,點數 1-100,逢十進下一個數時會搞
錯。
✔
✔
✔
8. 學過概念易遺忘,需一再複習提醒。
22 305
不分類
資源班
劉■馨
情緒障礙/
正式
無
教育需求評估:外加社會技巧 1 節。
社會技巧:
5. 挫折容忍低,不合己意的事就會生氣。
6. 衝動控制差,活動中會容易過於興奮,人際互動能力差喜歡
和同學互動,但易有衝突,常常發脾氣,也會出現動手打人
的舉動。
7. 愛講話、易分心,過於自我,會在課堂中哈哈大笑大叫。
8. 若有服藥,以上情形通通不見。但常不服藥。
✔
✔
✔
23 402
不分類
資源班
張■絨
情緒障礙/
正式
無
教育需求評估:國語全抽 5 節,數學全抽 4 節,外加社會技巧 1
節。
社會技巧:
挫折容忍力低,生活中只要不順利的事情就生氣,配合度降低,
給予時間緩和後,能回到課堂中繼續活動。
國語:
1.語文理解能力弱,較抽象的造句和短語、句型需引導才理解。
2.口語表達能命名詞彙,簡單回應生活對話,但無法有順序性和
邏輯完整性描述。
3. 能仿寫和書寫、字體偏大。
4. 識字能力弱,學過的字時常忘記。書寫上主動性輸出弱(每課
只認得/只能寫出 1/3 的生字)。
數學:
1.抽象理解和邏輯推理能力較同齡弱。
2.能比較數字大小、九九乘法和測量長度,但是進行借位加減法
時仍常有錯誤。
3.能完成計算題,但應用題題意理解困難,無法正確應用數學概
念進行解題。
4.專注力不佳容易被同儕影響,又不喜歡讀題,會一直等老師給
予鼓勵或提示才要作答。
✔
✔
✔
24 403
不分類
資源班
陳■安
自閉症/
正式
第一類/輕度
教育需求評估:國語全抽 5 節,數學全抽 4 節,外加社會技巧 1
節,外加功能性動作訓練 1 節。
✔
✔
✔
功能性動作:
身體協調性和穩定性不佳,走路常跌倒,單雙腳交替切換動作不
穩定。精細動作不佳,手眼協調弱,手部肌耐力不足。
社會技巧:
會在意輸贏,但挫折容忍度已提升許多。
國語:
1.口語表達能力常延宕且有選擇性,只想表達自己想講的,常講
出與情境無關話題,回答問題思考時間久,常已經到下一題,才
回答上一題的內容。
2.注音符號認讀及拼音弱,但識字能力佳,能仿寫但速度慢且不
工整。書寫字體極度歪斜且速度慢,字體空間配置差。
3.理解力尚可,能回答提取資訊或試著進行推論。
數學:
1.抽象推理能力較同齡弱,需具象化表現。
2.學過的概念易遺忘,需反覆練習。
3.能進行借位加減法、看時鐘和日期、比較數字大小和測量長
度,但九九乘法不熟悉,仍使用乘法表輔助。
4.能完成計算題,但應用題題意理解稍顯困難,偶爾無法正確應
用數學概念進行解題。
25 404
不分類
資源班
賴■任
自閉症/
確認
第一類/輕度
教育需求評估:國語全抽 5 節,外加社會技巧 1 節。
社會技巧:
挫折容忍力低,面對不懂得課堂問題易焦慮。需求不被滿足,有
負面情緒(碎碎唸抗議等)。固著性高。人際互動品質不佳。
國語:
4. 語文理解能力弱,較抽象的造句和短語句型需引導才理解。
5. 口語表達固著性強,只講自己想講得內容,無順序性和邏輯
性。
6. 能仿寫和書寫,識字及文字產出佳,但容易心急導致書寫品
質不佳。
✔
✔
✔
26 404
不分類
資源班
蔡■翔
自閉症/
確認
第一類/輕度
教育需求評估:外加社會技巧 1 節。
學科能力:
5. 能認讀注音及國字
6. 能從 1 唱數到 1000
✔
✔
✔
7. 具備量感,能進行二位數的加減
8. 從事靜態活動時容易分心
社會技巧:
3. 能和同學相處和睦、個性溫馴
下課時常常自己一個人玩,班上較少好友
27
50
不分類
資源班
李■浩
學習障礙/
確認
無
教育需求評估:國語全抽 5 節,數學全抽 4 節。
國語:
5. 能依靠注音、前後文閱讀,孤獨字識字困難。
6. 自發性書寫少,具書寫困難,常有同音異字。寫字結構零散
歪斜,時常超出格子,或是增減筆畫。
7. 聽理解佳,能口述造句,閱讀理解佳。
8. 學過的字易遺忘,需搭配圖像反覆練習。
✔
✔
✔
28
50
不分類
資源班
林■晴
情緒行為障
礙/確認
無
教育需求評估:國語全抽 5 節,數學全抽 4 節。
國語:
4. 聽理解弱,需要大量的視覺提示輔助學習。
5. 識字和唸讀較同儕慢,需要反覆練習;閱讀理解不佳,無法
理解語句和文章的意思。
6. 寫字結構零散歪斜,時常超出格子,或是增減筆畫。
數學:
1.在引導下能讀題,但不理解題意,需關鍵字策略教學。
2.學習新單元時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兩週以上)才能慢慢理解概
念。
3.學過的概念易遺忘,需反覆練習。
✔
✔
✔
29
50
不分類
資源班
卓■韓
情緒障礙/
疑似
無
教育需求評估:外加社會技巧 1 節。
社會技巧:
4. 上課易分心,常沉浸在自我的世界,做自己的事情(看書),
經老師口語提醒後稍有成效,但不能持久。
5. 遵守指令或教室規則有困難,課堂中會離坐遊走。
6. 人際互動技巧差,不在乎他人感受,挫折容忍度低,在團體
遊戲時容易與他人發生衝突。
✔
✔
✔
30 601
不分類
資源班
陳■翔
情緒障礙/
確認
無
教育需求評估:外加社會技巧 1 節。
社會技巧:
✔
✔
✔
3. 常誤解他人的意思,並用不適當的方式與他人互動,衝定性高,
容易和同學起衝突。
4. 上課易分心,常沉浸在自我的世界,會自言自語,需要老師大
量的提醒。
31 602
不分類
資源班
黃■祐
情緒障礙/
確認
無
教育需求評估:國語全抽 5 節,數學全抽 4 節,外加數學 1 節。
國語:
4. 聽理解佳,閱讀理解經報讀皆能答對。
5. 在校不開口說話,無法口語表達需求,只能透過動作和書寫
表達,但識字有限無法寫出完整需求,多以點頭搖頭、指認
為主。
6. 識字弱,需要反覆練習。
4.寫字工整,但筆順是錯的。主動性輸出弱,需老師提醒。
數學:
5. 能用手指數協助加減法,乘法表不熟練,乘除法透過乘法表
輔助,正確率達 8 成。
6. 不理解題意,需關鍵字策略教學。
7. 學習新單元時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兩週以上)才能慢慢理解
概念。
8. 學過的概念易遺忘,需大量反覆練習。
✔
✔
✔
32 604
不分類
資源班
王■翔
情緒障礙/
確認
無
教育需求評估:外加功能性動作訓練 1 節。
功能性動作:
行動能力與一般同儕相當,但肌力不足,手腳較無力。精細動作
不佳,寫字架構不好。
✔
✔
✔
33 603
不分類
資源班
俞■謙
自閉症
/確認
第 1 類/輕度
教育需求評估:國語全抽 5 節,數學全抽 4 節,外加數學 1 節。
國語:
4. 聽理解弱,需要大量的視覺提示輔助學習。
5. 口語表達能力弱,多以語詞或是簡單句子(五字以內)表達需
求,無法描述事情發生經過。
6. 閱讀理解不佳,無法理解語句和文章的意思,選擇題題型常
有衝動或隨意作答行為,需要提醒和練習。
數學:
1.具備心算能力,但容易出錯,連續退位借位計算能力不佳。
2.在引導下能讀題,但不理解題意,需關鍵字策略教學。
✔
✔
✔
3.學習新單元時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兩週以上)才能慢慢理解概
念。
4.學過的概念易遺忘,需反覆練習。
功能性動作:
3. 粗大動作不佳,協調性不好,容易跌倒。
4. 精細動作不佳,無法摺紙對齊,使用剪刀也有困難。
34 605
不分類
資源班
郭■恩
自閉症
/確認
第 1 類/輕度
教育需求評估:外加國語 2 節,外加社會技巧 1 節。
社會技巧:
不理解他人想法,與同儕偶有衝突,不高興或太開心時會動手拍
打同儕的手、頭、肩膀等。
✔
✔
✔
35 606
不分類
資源班
陳■耕
自閉症
/確認
第 1 類/輕度
教育需求評估:外加社會技巧 1 節。
社會技巧:
1.行為較自我,有自己的準則,行為模式。當與他意見不同時會
據理力爭。
2.需要學習人與人相處的模式,人際關係待加強。
✔
✔
✔
36 606
不分類
資源班
陳■潔
學習障礙/
疑似
無
教育需求評估:外加國語 2 節。
國語:
4. 自發性書寫少,具書寫困難,常有同音異字。寫字結構零散
歪斜,時常超出格子,或是增減筆畫。
5. 閱讀理解弱,抽象語詞理解困難。
6. 學過的字易遺忘,需搭配圖像反覆練習。
數學:
3. 基本運算佳。
4. 因閱讀困難常不清楚題意,需圖像化解題。
✔
✔
✔
二、學生領域課程規劃(表 7-2)(請在下列方格中填註學生上課節數)
7-2-1
部定課程(領域學習課程)
課程
語文
(國語文)
語文
(英語文)
數學
生活
社會
自然科學
藝術
綜合活動
科技
健康與體育
小
計
姓名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1
葉■佐
5
0
0
2
0
0
4
0
0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0 0
20
2
蔡■璿 0
5
0
2
0
0 0
4
0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0 0
20
3
林■凱
5
0
2
2
0
0
4
0
0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0 0
22
4
羅■峰
5
0
0
2
0
0
4
0
0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0 0
20
5
羅■玹 0
5
0
2
0
0 0
4
0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0 0
20
6
李■甄
5
0
2
2
0
0
4
0
0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0 0
22
7
吳■綺
5
0
0
2
0
0
4
0
0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0 0
20
8
李■霖 0
5
0
2
0
0 0
4
0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0 0
20
9
王■筠
5
0
0
2
0
0
4
0
0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0 0
20
10
陳■翔
5
0
0
2
0
0
4
0
0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0 0
20
11
巫■祐
5
0
2
2
0
0
4
0
0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0 0
22
12
賴■郡 0
5
0
2
0
0
4
0 0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0 0
20
13
莊■宇 0
5
0
2
0
0 0
4
0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0 0
20
14
蔡■恩
5
0
0
2
0
0
4
0
0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0 0
20
15
蔡■豪 0
5
0
2
0
0 0
4
0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0 0
20
16
葛■嘉
5
0
0
2
0
0
4
0
0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0 0
20
17
李■恩
5
0
2
2
0
0
4
0
0 0
0 0
3
0 0
3
0 0
3
0 0
3
0 0 0 0 0
3
0 0
27
18
汪■恩
5
0
0
2
0
0
4
0
0 0
0 0
3
0 0
3
0 0
3
0 0
3
0 0 0 0 0
3
0 0
25
19
黃■恩 0
5
0
2
0
0 0
4
0 0
0 0
3
0 0
3
0 0
3
0 0
3
0 0 0 0 0
3
0 0
25
20
劉■馨
5
0
0
2
0
0
4
0 0 0
0 0
3
0 0
3
0 0
3
0 0
3
0 0 0 0 0
3
0 0
25
21
林■辰 0
5
0
2
0
0 0
4
0 0
0 0
3
0 0
3
0 0
3
0 0
3
0 0 0 0 0
3
0 0
25
22
許■碩
5
0
2
2
0
0
4
0 0 0
0 0
3
0 0
3
0 0
3
0 0
3
0 0 0 0 0
3
0 0
25
23
賴■任 0
5
0
1
0
0
4
0 0 0
0 0
3
0 0
3
0 0
3
0 0
3
0 0 0 0 0
3
0 0
25
24
陳■安 0
5
0
1
0
0 0
4
0 0
0 0
3
0 0
3
0 0
3
0 0
3
0 0 0 0 0
3
0 0
25
7-2-1
部定課程(領域學習課程)
課程
語文
(國語文)
語文
(英語文)
數學
生活
社會
自然科學
藝術
綜合活動
科技
健康與體育
小
計
姓名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25
張■絨 0
5
0
1
0
0 0
4
0 0
0 0
3
0 0
3
0 0
3
0 0
3
0 0 0 0 0
3
0 0
25
26
蔡■翔
5
0
0
2
0
0
4
0 0 0
0 0
3
0 0
3
0 0
3
0 0
3
0 0 0 0 0
3
0 0
25
27
李■浩 0
5
0
2
0
0 0
4
0 0 0 0
3
0 0
3
0 0
3
0 0
3
0 0 0 0 0
3
0 0
26
28
林■晴 0
5
0
2
0
0 0
4
0 0 0 0
3
0 0
3
0 0
3
0 0
3
0 0 0 0 0
3
0 0
26
29
卓■韓
5
0
0
2
0
0
4
0 0 0 0 0
3
0 0
3
0 0
3
0 0
3
0 0 0 0 0
3
0 0
26
30
陳■翔
6
0
0
2
0
0
4
0
0
0 0 0
3
0 0
3
0 0
3
0 0
3
0 0 0 0 0
3
0 0
27
31
王■翔
6
0
0
2
0
0
4
0
0
0 0 0
3
0 0
3
0 0
3
0 0
3
0 0 0 0 0
3
0 0
27
32
郭■恩
6
0
0
2
0
0
4
0
0
0 0 0
3
0 0
3
0 0
3
0 0
3
0 0 0 0 0
3
0 0
27
33 俞■謙 0
6
0
2
0
0 0
4
0
0 0 0
3
0 0
3
0 0
3
0 0
3
0 0 0 0 0
3
0 0
27
34 黃■祐 0
6
0
2
0
0 0
4
0
0 0 0
3
0 0
3
0 0
3
0 0
3
0 0 0 0 0
3
0 0
27
35 陳■耕
6
0
0
2
0
0
4
0
0
0 0 0
3
0 0
3
0 0
3
0 0
3
0 0 0 0 0
3
0 0
27
36 陳■潔
6
0
0
2
0
0
4
0
0
0 0 0
3
0 0
3
0 0
3
0 0
3
0 0 0 0 0
3
0 0
27
7-2-2
校訂課程(彈性學習課程)
總計
姓名
統整課程
社團活動
特殊需求領域
其他
小計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1
葉■佐
2.5
0 0 0
0
0
0
0
1 0.5
0
0
4
24
2
蔡■璿
2.5
0 0 0
0
0
0
0
2 0.5
0
0
5
25
3
林■凱
2.5
0 0 0
0
0
0
0
1 0.5
0
0
4
26
4
羅■峰
2.5
0 0 0
0
0
0
0
1 0.5
0
0
4
24
5
羅■玹
2.5
0 0 0
0
0
0
0
1 0.5
0
0
4
24
6
李■甄
2.5
0 0 0
0
0
0
0
1 0.5
0
0
4
26
7
吳■綺
2.5
0 0 0
0
0
0
0
1
0.5
0
0
4
24
8
李■霖
2.5
0 0 0
0
0
0
0
3 0.5
0
0
6
26
9
王■筠
2.5
0 0 0
0
0
0
0
1 0.5
0
0
4
24
10
陳■翔
2.5
0 0 0
0
0
0
0
0 0.5
0
0
3
23
11
巫■祐
2.5
0 0 0
0
0
0
0
2 0.5
0
0
5
27
12
賴■郡
2.5
0 0 0
0
0
0
0
1 0.5
0
0
4
24
13
莊■宇
2.5
0 0 0
0
0
0
0
1 0.5
0
0
4
24
14
蔡■恩
2.5
0 0 0
0
0
0
0
2 0.5
0
0
5
25
15
蔡■豪
2.5
0 0 0
0
0
0
0
0 0.5
0
0
3
23
16
葛■嘉
2.5
0 0 0
0
0
0
0
1 0.5
0
0
4
24
17
李■恩
3
0 0 0
0
0
0
0
1
1
0
0
5
32
18
汪■恩
3
0 0 0
0
0
0
0
0
1
0
0
4
29
19
黃■恩
3
0 0 0
0
0
0
0
0
1
0
0
4
29
20
劉■馨
3
0 0 0
0
0
0
0
1
1
0
0
5
30
21
林■辰
3
0 0 0
0
0
0
0
1
1
0
0
5
30
22
許■碩
3
0 0 0
0
0
0
0
0
1
0
0
4
29
7-2-2
校訂課程(彈性學習課程)
總計
姓名
統整課程
社團活動
特殊需求領域
其他
小計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原 抽 外
23
賴■任
3
0 0 0
0
0
0
0
1
1
0
0
5
30
24
陳■安
3
0 0 0
0
0
0
0
2
1
0
0
6
31
25
張■絨
3
0 0 0
0
0
0
0
1
1
0
0
5
30
26
蔡■翔
3
0 0 0
0
0
0
0
0
1
0
0
4
29
27
李■浩
3
0 0 1
0
0
0
0
0
2
0
0
5
31
28
林■晴
3
0 0 0
0
0
0
0
1
2
0
0
6
32
29
卓■韓
3
0 0 0
0
0
0
0
1
2
0
0
6
32
30
陳■翔
3
0 0 0
0
0
0
0
1
2
0
0
6
33
31
王■翔
3
0 0 0
0
0
0
0
1
2
0
0
6
33
32
郭■恩
3
0 0 0
0
0
0
0
1
2
0
0
6
33
33 俞■謙
3
0 0 0
0
0
0
0
2
2
0
0
7
34
34 黃■祐
3
0 0 0
0
0
0
0
0
2
0
0
5
32
35 陳■耕
3
0 0 0
0
0
0
0
1
2
0
0
6
33
36 陳■潔
3
0 0 0
0
0
0
0
0
2
0
0
5
32
本表件所提供之各欄位學校可依據不同教育階段自行增刪彈性使用。
※原:係指在原班上課,包含在普通班由特殊教育教師入班進行合作教學;或在集中式特殊教育班與原班同學一起上課。
※抽:係指抽離式課程,學生在原班該領域/科目節數(學分數)教學時到資源班/教室/方案上課。
※外:係指外加式課程,可適用於資源班或集中式特殊教育班,包括學習節數(學分數)需超過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綱原領域/科目或原班排定的節
數(學分數)及經專業評估後需提供的特殊需求領域課程節數(學分數)。
三、特殊需求領域彙整(表 7-3) (請在下列方格中填註學生上課節數)
姓名
類別
特殊需求領域
生活
管理
社會
技巧
學習
策略
溝通
訓練
功能性動
作訓練
職業
教育
輔助科
技應用
定向
行動
點字
創造力
領導
才能
情意
發展
獨立
研究
藝術才能
專長
總計
1
羅■玹 其他
1
1
2
羅■峰 其他
1
1
3
李■甄 情障
1
2
3
4
葉■佐 情障
1
1
5
蔡■璿 自閉
1
1
2
6
林■凱 情障
1
2
3
7
吳■綺 自閉
1
1
8
李■霖 自閉
1
1
1
3
9
王■筠 情障
1
1
10
陳■翔 其他
0
11
巫■祐 其他
2
1
1
4
12
賴■郡 語障
1
1
13
莊■宇 情障
1
1
14
蔡■恩 自閉
1
1
2
15
葛■嘉 肢障
1
1
16
蔡■豪 其他
1
1
17
李■恩 語障
2
1
3
18
黃■恩 智障
0
19
汪■恩 情障
0
20
林■辰 其他
1
1
21
劉■馨 情障
1
1
22
許■碩 其他
0
23
陳■安 自閉
1
1
2
24
賴■任 自閉
1
1
25
張■絨 情障
1
1
26
蔡■翔 自閉
1
1
27
林■晴 情障
1
1
28
卓■韓 情障
1
1
29
李■浩 學障
0
30
陳■翔 情障
1
1
31
王■翔 情障
1
1
32
俞■謙 自閉
1
1
1
3
33
郭■恩 自閉
1
2
3
34
黃■祐 情障
1
1
35
陳■耕 自閉
1
1
36
陳■潔 學障
2
2
四、特教學生相關服務與支持策略彙整(表 7-4) (請在下列方格中以〝
〞填註學生的相關服務)
相關服務與支持策略
交通服務
相關專業團隊服務
考試評量調整
巡迴服務
其他服務
姓名
交通
車
交通
費
醫
師
物
理
職
能
語
言
心
理
聽
能
社
工
其
他
獨
立
考
場
延
長
時
間
報
讀
服
務
答
案
卡
謄
錄
口
頭
回
答
電
腦
作
答
放
大
或
點
字
其
他
在
家
教
育
不
分
類
聽
障
視
障
自
閉
症
情
障
其
他
教
育
輔
助
器
材
適
性
教
材
學習及
生活人
力協助-
助理人
員
學習及
生活人
力協助-
課後照
顧
家
庭
支
持
服
務
校園
無障
礙環
境
獎
/
補
助
金
午
餐
補
助
其
他
1
葉■佐
✔
2
蔡■璿
✔ ✔
3
林■凱
✔
4
羅■峰
✔
5
羅■玹
✔ ✔
6
李■甄
✔
7
吳■綺
✔ ✔
8
李■霖
✔ ✔ ✔
✔
9
王■筠
✔
10 陳■翔
✔
11 巫■祐
✔ ✔ ✔
12 賴■郡
✔
✔ ✔
13 莊■宇
✔
✔
14 蔡■恩
✔ ✔
15 蔡■豪
✔
16 葛■嘉
✔
✔ ✔
✔
17 李■恩
✔
18 黃■恩
✔ ✔
✔ ✔
19 汪■恩
✔
20 林■辰
✔ ✔ ✔ ✔
✔ ✔ ✔
21 劉■馨
✔ ✔ ✔
相關服務與支持策略
交通服務
相關專業團隊服務
考試評量調整
巡迴服務
其他服務
姓名
交通
車
交通
費
醫
師
物
理
職
能
語
言
心
理
聽
能
社
工
其
他
獨
立
考
場
延
長
時
間
報
讀
服
務
答
案
卡
謄
錄
口
頭
回
答
電
腦
作
答
放
大
或
點
字
其
他
在
家
教
育
不
分
類
聽
障
視
障
自
閉
症
情
障
其
他
教
育
輔
助
器
材
適
性
教
材
學習及
生活人
力協助-
助理人
員
學習及
生活人
力協助-
課後照
顧
家
庭
支
持
服
務
校園
無障
礙環
境
獎
/
補
助
金
午
餐
補
助
其
他
22 許■碩
✔ ✔ ✔ ✔
23 陳■安
✔ ✔ ✔ ✔ ✔ ✔ ✔
✔
24 賴■任
✔ ✔ ✔
✔
25 蔡■翔
26 張■絨
✔ ✔ ✔ ✔
✔ ✔
27 林■晴
✔ ✔ ✔ ✔
✔ ✔
28 李■浩
✔
✔ ✔ ✔
29 卓■韓
✔ ✔
30 陳■耕
✔
31 陳■翔
✔
32 王■翔
✔
✔ ✔
33 俞■謙
✔ ✔ ✔
✔ ✔
34 郭■恩
✔ ✔ ✔
35 陳■潔
✔ ✔
✔ ✔
36 黃■祐
✔ ✔
✔ ✔ ✔
特推會審查結果
通過
再修正
五、特教學生課程一覽表(表 7-5)
基隆市仁愛國民小學 112 學年度資源班學生課程一覽表
領域
名稱
年級
組別
節
數
學生名單
人
數
抽離/外加/
入班協同教學/
訓練
授課教師
國語
A
5 10?蔡■璿、10?羅■玹
2
抽離
新進教師
B
2 10?林■凱、10?李■甄
2
外加
廖函微
C
5 202 賴■郡、205 蔡■豪 2
抽離
廖函微
D
5 201 李■霖、204 莊■宇 2
抽離
新進教師
E
5
303 許■碩、304 林■
辰、305 黃■恩
3
抽離
鐘點教師
F
2 202 巫■祐、30?李■恩
2
外加
許碧君
G
5
403 陳■安、404 賴■
任、402 張■絨
3
抽離
廖函微
H
6
50?林■晴、50?李■浩
(碧君)
2
抽離
鐘點教師
I
6 602 黃■祐、603 俞■謙 2
抽離
許碧君
J
2 605 郭■恩、606 陳■潔 2
外加
新進教師
小計
43
數學
A
4 10?蔡■璿、10?羅■玹
2
抽離
許碧君
領域
名稱
年級
組別
節
數
學生名單
人
數
抽離/外加/
入班協同教學/
訓練
授課教師
B
4
201 李■霖、204 莊■
宇、205 蔡■豪
3
抽離
鐘點教師
C
4
303 許■碩、304 林■
辰、305 黃■恩
3
抽離
許碧君
D
4 403 陳■安、402 張■絨 2
抽離
鐘點教師
E
4
50?林■晴、50?李■浩
(碧君)
2
抽離
新進教師
F
4 602 黃■祐、603 俞■謙 2
抽離
廖函微
F
1 602 黃■祐、603 俞■謙 2
外加
廖函微
小計
25
特殊
需求
領域
課程
社
會
技
巧
A
1 201 李■霖、205 蔡■恩 2
外加
廖函微
B
1
10?蔡■璿、10?羅■
玹、10?吳■綺、
3
外加
新進教師
C
1
10?葉■佐、10?李■
甄、10?羅■峰、
3
外加
新進教師
D
1
10?林■凱、203 王■
筠、204 莊■宇
3
外加
許碧君
E
1 30?林■辰、30?劉■
3
外加
新進教師
領域
名稱
年級
組別
節
數
學生名單
人
數
抽離/外加/
入班協同教學/
訓練
授課教師
馨、
402 張■絨
F
1
403 陳■安、404 賴■
任、404 蔡■翔
3
外加
許碧君
G
1
50?卓■韓、50?林■
晴、605 郭■恩
3
外加
鐘點教師
H
1
601 陳■翔、603 俞■謙、
606 陳■耕
3
外加
新進教師
功
能
性
動
作
訓
練
A
1
10?蔡■璿、201 李■
霖、205 葛■嘉
3
外加
廖函微
B
1
202 巫■祐、403 陳■
安、603 俞■謙、604 王
■翔
4
外加
許碧君
溝
A
1
201 李■霖、205 蔡■
恩、202 賴■郡(函微)
3
外加
廖函微
領域
名稱
年級
組別
節
數
學生名單
人
數
抽離/外加/
入班協同教學/
訓練
授課教師
通
訓
練
B
1
202 巫■祐、205 蔡■
豪、30?李■恩
3
外加
許碧君
小
計
12
六、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特殊教育班級國語之課程計畫
集中式、資源班、巡迴輔導班(各班別所有任教科目均須填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 語(A 組)
5 節
學習教室
新進教師
教學對象
蔡○璿(一年級)、羅○玹(一年級),共 2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1-I-1 養成專心聆聽的習慣,尊重對方的發言。
1-I-3-1能理解話語、詩歌、故事的訊息。
2-I-1 以正確發音說出語意完整的話。
3-I-1-1正確認念注音符號。
3-I-1-2正確拼讀注音符號。
3-I-1-3 正確書寫注音符號。
4-I-4 養成良好的書寫姿勢,並保持整潔的書寫習慣。
5-I-1 以適切的速率正確的朗讀文本。
6-I-2 透過閱讀及觀察,積累寫作材料。
學
習
內
Aa-Ⅰ-1-1聲符、韻符、介符的正確發音。
Aa-Ⅰ-1-2聲符、韻符、介符的正確寫法。
Aa-Ⅰ-3-1二拼音的拼讀和書寫。
容 Aa-Ⅰ-3-2三拼音的拼讀和書寫。
Aa-I-5 標注注音符號的各類文本。
Ab-Ⅰ-1 700~1,0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c-Ⅰ-3基本文句的語氣與意義。
Ad-Ⅰ-3故事、童詩等。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31.能以正確的發音說出語意完整的話
32.能讀、寫聲符、韻符、介符的正確發音和寫法。
33.能拼讀、書寫二拼音、三拼音及結合韻。
34.能認讀標注注音符號的文本並以注音符號表達想法、記錄訊息。
35.能認識常用國字700字
36.能運用注音與國字以適切的速度朗讀文本
37.能使用仿寫和接寫的的方法認識基本文句的意義
8.能理解話語、詩歌、故事的訊息並回答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
減量
☑
分解 □替代
教材資源:
☑
學習單
☑
教學影片
☑
圖卡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
多元感官
☑
直接教學
☑
多層次教學
☑
合作學習
☑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4
首冊
第一單元
米米的好朋友
1.課文: 第一課貓咪、第二課鵝寶寶、第三課河馬和
河狸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認識並寫出注音符號
(2)學習拼音
(3)閱讀並朗讀課文
(4)說話指導: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5)造詞造句練習
5~7
首冊
第二單元
上學真有趣
4. 課文: 第四課笑嘻嘻、第五課翹翹板、第六課謝
謝老師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認識並寫出注音符號
(2)學習拼音
(3)閱讀並朗讀課文
(4)說話指導: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5)造詞造句練習
8~11
首冊
第三單元
神奇故事樹
4. 課文:第七課龜兔賽跑、第八課拔蘿蔔、第九課
動物狂歡會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認識並寫出注音符號
(2)學習拼音
(3)閱讀並朗讀課文
(4)說話指導: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5)造詞造句練習
12~15
第一單元
來!一起玩遊戲
4. 課文: 第一課拍拍手、第二課這是誰的?、第三
課秋千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認識國字
(2)依照筆畫寫出國字
(3)說話指導: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造詞和造句
16~21
第二單元
看!我的新發現
1.課文: 第四課大個子,小個子、第五課比一比、第
六課小路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認識國字
(2)依照筆畫寫出國字
(3)說話指導: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造詞和造句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4
第一單元
生活放大鏡
3. 課文: 第一課看、第二課花園裡有什麼?、第三課 媽
媽的音樂會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認識國字
(2)依照筆畫寫出國字
(3)說話指導: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造詞和造句
5-8
第二單元
甜蜜的家
3. 課文:
第四課鞋、第五課小種子快長大、第六課奶奶的
小跟班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認識國字
(2)依照筆畫寫出國字
(3)說話指導: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造詞和造句
9-13
第三單元
小水滴的旅行
1.課文:第七課作夢的雲、第八課妹妹的紅雨鞋、第九課
七彩的虹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認識國字
(2)依照筆畫寫出國字
(3)說話指導: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造詞和造句
14-20
第四單元
好朋友
2. 課文: 第十課和你在一起、第十一課生日快樂、第十
二課小黑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認識國字
(2)依照筆畫寫出國字
(3)說話指導: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造詞和造句
六、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特殊教育班級-資源班國語之課程計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 語(B 組)
2 節
學習教室
廖函微
教學對象
林○凱(一年級)、李○甄(一年級),共 2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
調1-I-3能理解話語、詩歌、故事的訊息。
○
調2-I-1 以正確發音說出語意完整的話。
○
調3-I-1-1正確認念注音符號。
○
調3-I-1-2正確拼讀注音符號。
○
調3-I-1-3正確書寫注音符號。
3-Ⅰ-2 運用注音符號輔助識字,也能利用國字鞏固注音符號的學習。
○
調
3-Ⅰ-3運用注音符號記錄訊息。
4-I-4 養成良好的書寫姿勢,並保持整潔的書寫習慣。
5-I-1 以適切的速率正確的朗讀文本。
5-Ⅰ-2 認識常用標點符號。
(學習策略)
特學 1-Ⅰ-7 透過練習增加學習印象。
特學 2-Ⅰ-1 遵守學習規範。
特學 3-Ⅰ-2 運用多感官學習。
學
習
內
容
Aa-Ⅰ-1聲符、韻符、介符的正確發音和寫法。
○
調Aa-Ⅰ-3-1二拼音的拼讀和書寫。
○
調Aa-Ⅰ-3-2三拼音的拼讀和書寫。
Ab-Ⅰ-1 700~1,0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學習策略)
特學A-Ⅰ-4增加學習印象的方法。
特學B-Ⅰ-1學習規範和行為。
特學C-Ⅰ-3多感官的學習訊息。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38.能以正確的發音說出語意完整的話
39.能讀、寫聲符、韻符、介符的正確發音和寫法
40.能拼讀、書寫二拼音、三拼音及結合韻
41.能認讀標注注音符號的文本並以注音符號記錄訊息
42.能認識常用國字700字
43.能運用注音與國字以適切的速度朗讀文本
44.
能理解話語、詩歌、故事的訊息並回答
教學與
評量說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
減量
☑
分解 □替代
(須說明
調整原則)
教材資源:
☑
學習單
☑
自編 PPT
☑
圖卡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
多元感官
☑
直接教學
☑
多層次教學
☑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
實作評量
☑
紙筆測驗
☑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4
首冊
第一單元
米米的好朋
友
5. 課文: 第一課貓咪、第二課鵝寶寶、第三課河馬和河狸
6. 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圖像輔助,認讀注音,學習拼音,寫出拼音的
注音符號。
(2)朗讀課文,並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3)造詞、造句練習。
5~7
首冊
第二單元
上學真有趣
2. 課文: 第四課笑嘻嘻、第五課翹翹板、第六課謝謝老師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圖像輔助,認讀注音,學習拼音,寫出拼音的
注音符號。
(2)朗讀課文,並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3)造詞、造句練習。
8~11
首冊
第三單元
神奇故事樹
5. 課文:第七課龜兔賽跑、第八課拔蘿蔔、第九課 動物
狂歡會
6. 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圖像輔助,認讀注音,學習拼音,寫出拼音的
注音符號。
(2)朗讀課文,並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3)造詞、造句練習。
12~15
第一冊
第一單元
來!一起玩
遊戲
5. 課文: 第一課拍拍手、第二課這是誰的、第三課秋千
6. 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圖像輔助,認讀國字,並依照筆畫寫出國字
(2)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3)練習造詞和造句
16~21
第一冊
第二單元
看!我的新
發現
3. 課文: 第四課大個子,小個子、第五課比一比、第六課
小路
4. 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圖像輔助,認讀國字,並依照筆畫寫出國字
(2)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3)練習造詞和造句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4
第一單元
生活放大鏡
4. 課文: 第一課看、第二課花園裡有什麼?、第三課媽媽
的音樂會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圖像輔助,認讀國字,並依照筆畫寫出國字
(2)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3)練習造詞和造句
5-8
第二單元
甜蜜的家
4. 課文:
第四課鞋、第五課小種子快長大、第六課奶奶的
小跟班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圖像輔助,認讀國字,並依照筆畫寫出國字
(2)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3)練習造詞和造句
9-13
第三單元
小水滴的旅行
2. 課文:第七課作夢的雲、第八課妹妹的紅雨鞋、第九課
七彩的虹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圖像輔助,認讀國字,並依照筆畫寫出國字
(2)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3)練習造詞和造句
14-20
第四單元
好朋友
2. 課文: 第十課和你在一起、第十一課生日快樂、第十二
課小黑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圖像輔助,認讀國字,並依照筆畫寫出國字
(2)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3)練習造詞和造句
六、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特殊教育班級-資源班國語之課程計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 語(C 組)
5 節
學習教室
廖函微
教學對象
賴○郡(二年級) 、蔡○豪(二年級)、葛○嘉(二年級),共 3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1-I-1 養成專心聆聽的習慣,尊重對方的發言。
1-I-2 能學習聆聽不同的媒材,說出聆聽的內容。
○
調2-I-1 以正確發音說出語意完整的話。
2-I-2 說出所聽聞的內容。
○
調2-I-3 能合宜的回答老師的提問,並分享想法。
3-I-2 運用注音符號輔助識字,也能利用國字鞏固注音符號的學習。
4-I-1 認識常用國字至少 1,000 字,使用 700 字。
4-I-5 認識基本筆畫、筆順,掌握運筆原則,寫出正確及工整的國字。
5-I-1 以適切的速率正確的朗讀文本。
5-I-4 了解文本中的重要訊息與觀點。
○
調6-I-4 使用仿寫、接寫等技巧完成造句。
(學習策略)
特學 1-Ⅰ-7 透過練習增加學習印象。
特學 1-Ⅰ-8 透過提示將新訊息和舊經驗連結。
特學 1-Ⅰ-12 簡要說出常見字詞的意思。
特學 2-Ⅰ-1 遵守學習規範。
特學 3-Ⅰ-2 運用多感官學習。
學
習
內
容
Aa-I-5 標注注音符號的各類文本。
Ab-I-1 1,000 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c-I-3 基本文句的語氣與意義。
Ad-I-3 故事、童詩等。
Ab-I-5 1,500 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Ac-I-2 簡單的基本句型。
(學習策略)
特學A-Ⅰ-4增加學習印象的方法。
特學A-Ⅰ-7語句、短文或文章的理解方法。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45.能以正確的發音、流暢的說出語意完整的話
46.能說出所聽聞的內容並適當的提問、合宜的回答。
47.能拼讀、書寫二拼音、三拼音及結合韻。
48.運用注音符號輔助識字。
49.能認識常用國字1000字
50.能運用注音與國字以適切的速度朗讀文本
51.能使用仿寫、接寫等技巧寫作,認識基本文句的意義
52.
能正確的朗讀文本並了解文本中的重要訊息與觀點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
☑
簡化
☑
減量 □分解 □替代
教材資源:
☑
學習單
☑
教學影片
☑
自編 PPT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
多元感官
☑
直接教學
☑
多層次教學
☑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
實作評量
☑
紙筆測驗
☑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5
第一單元
生活新鮮事
5. 課文: 第一課新學年新希望、第二課一起做早
餐、第三課走過小巷
6. 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象形字輔助記憶,認讀國字,獨立拼音、
書寫並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6~10
第二單元
歡樂的時刻
3. 課文: 第四課運動會、第五課水上木偶戲、第六
課小鎮的柿餅節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象形字輔助記憶,認讀國字,獨立拼音、
書寫並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11~15
第三單元
故事萬花筒
5. 課文:第七課國王的新衣裳、第八課「聰明」的小
熊、第九課大象有多重?
6. 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象形字輔助記憶,認讀國字,獨立拼音、
書寫並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16~21
第四單元
冬天的悄悄話
5. 課文: 第十課我愛冬天、第十一課遠方來的黑
皮、第十二課新年快樂
6. 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象形字輔助記憶,認讀國字,獨立拼音、
書寫並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5
第一單元
彩色的世界
3. 課文: 第一課春天的顏色、第二課花衣裳、第三課彩色
王國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象形字輔助記憶,認讀國字,獨立拼音、書寫
並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6-10
第二單元
有你真好
3. 課文: 第四課爸爸、第五課我的家人、第六課愛笑的大
樹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象形字輔助記憶,認讀國字,獨立拼音、書寫
並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11-15
第三單元
故事妙妙屋
3. 課文:第七課月光河、第八課黃狗生蛋、第九課神筆馬
良、第十課快樂的探險家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象形字輔助記憶,認讀國字,獨立拼音、書寫
並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16-20
第四單元
閱讀樂趣多
3. 課文: 第十一課和小讀者樂園、第十二課巨人山、閱讀
階梯江奶奶的雜貨店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象形字輔助記憶,認讀國字,獨立拼音、書寫
並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六、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特殊教育班級-資源班國語之課程計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 語(D 組)
5 節
學習教室
新進教師
教學對象
李○霖(二年級)、莊○宇(二年級) ,共 2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1-I-1 養成專心聆聽的習慣,尊重對方的發言。
1-I-2 能學習聆聽不同的媒材,說出聆聽的內容。
2-I-1 以正確發音流利的說出語意完整的話。
2-I-2 說出所聽聞的內容。
2-I-3 與他人交談時,能適當的提問、合宜的回答,並分享想法。
3-I-2 運用注音符號輔助識字,也能利用國字鞏固注音符號的學習。
4-I-1 認識常用國字至少 1,000 字,使用 700 字。
4-I-5 認識基本筆畫、筆順,掌握運筆原則,寫出正確及工整的國字。
5-I-1 以適切的速率正確的朗讀文本。
5-I-4 了解文本中的重要訊息與觀點。
○
調6-I-4 使用仿寫、接寫等技巧完成造句。
(學習策略)
特學 1-Ⅰ-7 透過練習增加學習印象。
特學 1-Ⅰ-8 透過提示將新訊息和舊經驗連結。
特學 1-Ⅰ-12 簡要說出常見字詞的意思。
特學 2-Ⅰ-1 遵守學習規範。
特學 3-Ⅰ-2 運用多感官學習。
學
習
內
容
Aa-I-5 標注注音符號的各類文本。
Ab-I-1 1,000 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c-I-3 基本文句的語氣與意義。
Ad-I-3 故事、童詩等。
Ab-I-5 1,500 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Ac-I-2 簡單的基本句型。
(學習策略)
特學A-Ⅰ-4增加學習印象的方法。
特學A-Ⅰ-7語句、短文或文章的理解方法。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53.能以正確的發音、流暢的說出語意完整的話
54.能說出所聽聞的內容並適當的提問、合宜的回答。
55.能拼讀、書寫二拼音、三拼音及結合韻。
56.運用注音符號輔助識字。
57.能認識常用國字1000字
58.能運用注音與國字以適切的速度朗讀文本
59.能使用仿寫、接寫等技巧寫作,認識基本文句的意義
60.
能正確的朗讀文本並了解文本中的重要訊息與觀點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
☑
簡化
☑
減量 □分解 □替代
教材資源:
☑
學習單
☑
教學影片
☑
自編 PPT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
多元感官
☑
直接教學
☑
多層次教學
☑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
實作評量
☑
紙筆測驗
☑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5
第一單元
生活新鮮事
7. 課文: 第一課新學年新希望、第二課一起做早
餐、第三課走過小巷
8. 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象形字輔助記憶,認讀國字,獨立拼音、
書寫並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6~10
第二單元
歡樂的時刻
4. 課文: 第四課運動會、第五課水上木偶戲、第六
課小鎮的柿餅節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象形字輔助記憶,認讀國字,獨立拼音、
書寫並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11~15
第三單元
故事萬花筒
7. 課文:第七課國王的新衣裳、第八課「聰明」的小
熊、第九課大象有多重?
8. 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象形字輔助記憶,認讀國字,獨立拼音、
書寫並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16~21
第四單元
冬天的悄悄話
7. 課文: 第十課我愛冬天、第十一課遠方來的黑
皮、第十二課新年快樂
8. 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象形字輔助記憶,認讀國字,獨立拼音、
書寫並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5
第一單元
彩色的世界
4. 課文: 第一課春天的顏色、第二課花衣裳、第三課彩色
王國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象形字輔助記憶,認讀國字,獨立拼音、書寫
並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6-10
第二單元
有你真好
4. 課文: 第四課爸爸、第五課我的家人、第六課愛笑的大
樹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象形字輔助記憶,認讀國字,獨立拼音、書寫
並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11-15
第三單元
故事妙妙屋
4. 課文:第七課月光河、第八課黃狗生蛋、第九課神筆馬
良、第十課快樂的探險家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象形字輔助記憶,認讀國字,獨立拼音、書寫
並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16-20
第四單元
閱讀樂趣多
4. 課文: 第十一課和小讀者樂園、第十二課巨人山、閱讀
階梯江奶奶的雜貨店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象形字輔助記憶,認讀國字,獨立拼音、書寫
並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六、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含特殊需求領域課程)之課程計畫
集中式、資源班、巡迴輔導班(各班別所有任教科目均須填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語(E 組)
5 節
學習教室
鐘點教師
教學對象
許○碩(三年級)、林○辰(三年級)、黃○恩(三年級),共 3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1-Ⅱ-1 聆聽時能讓對方充分表達意見。
1-Ⅱ-2 具備聆聽不同媒材的基本能力。
2-Ⅱ-2-1 運用適當詞語表達想法。
2-Ⅱ-2-2 運用正確語法表達想法。
3-Ⅱ-2 運用注音符號,檢索資訊,吸收新知。
學
習
內
容
Ab-Ⅱ-1 1,200~1,800 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Ⅱ-3 常用字部首及部件的表音及表義功能。
Ab-Ⅱ-5 2,100~3,000 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Ac-Ⅱ-2 各種基本句型。
Ad-Ⅱ-2 篇章的大意、主旨與簡單結構。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5. 透過閱讀,認識課文中的情感和內容,掌握基本的閱讀技巧。
16. 利用課文中的句型、詞語、結構練習口述,並有條理的掌握聆聽到的內容,
練習述說一件事。
17. 利用常用的偏旁部首和結構輔助識字,並認識楷書基本筆畫的變化。
18. 運用單元結構,描寫所住的地方,並相互觀摩作品,分享寫作的樂趣。
19. 從觀察體驗中,學習真實經驗的描寫,並能舉例說明一句話、一件事。
20. 利用電子詞典理解字義,提升自我學習效能。
21. 透過「聽記練習」,提升聆聽能力,邊聽邊思考,而且說話語音清晰。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
☑
簡化
☑
減量
☑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
☑
學習單
☑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
☑
工作分析
☑
多元感官
☑
直接教學
☑
多層次教學
☑
合作學習
☑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
☑
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
實作評量
☑
紙筆測驗
☑
檔案評量
☑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5
第一單元
快樂上學去
1.課文: 第一課你好,新朋友、第二課我們的約定、第三課下課
十分鐘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聆聽、唸讀課文,課文內容解析,口語表達練習。
(2)認識課文結構、心智圖練習。
(3)生字部首筆畫、造詞練習。
(4)照樣造句、造句練習。
(5)成語練習。
6~10
第二單元
更好的自己
1.
課文: 第四課留住今天的太陽、第五課火大了、第六課我
該怎麼辦?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聆聽、唸讀課文,課文內容解析,口語表達練習。
(2)認識課文結構、心智圖練習。
(3)生字部首筆畫、造詞練習。
(4)照樣造句、造句練習。
(5)成語練習。
11~15
第三單元
人物拍立得
1.課文: 第七課最年輕的奶奶、第八課魔「髮」哥哥、第九
課穿白袍的醫生伯伯
2.
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聆聽、唸讀課文,課文內容解析,口語表達練習。
(2)認識課文結構、心智圖練習。
(3)生字部首筆畫、造詞練習。
(4)照樣造句、造句練習。
2.
(5)成語練習。
16~21
第四單元
動物有約
2. 課文: 第十課哎呀!誤會大了、第十一課石虎的告白、
第十二課昆蟲的保命妙招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聆聽、唸讀課文,課文內容解析,口語表達練習。
(2)認識課文結構、心智圖練習。
(3)生字部首筆畫、造詞練習。
(4)照樣造句、造句練習。
(5)成語練習。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1~4
第一單元
變得好好玩
2. 課文: 第一課
最美的模樣
、第二課
玩玩具
、第三課愛玉的
變身術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聆聽、唸讀課文,課文內容解析,口語表達練習。
(2)認識課文結構、心智圖練習。
(3)生字部首筆畫、造詞練習。
(4)照樣造句、造句練習。
(5)成語練習。
5~10
第二單元
語文小尖兵
3.
課文: 第四課楊修猜字、第五課唱反調、第六課一飛沖
天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聆聽、唸讀課文,課文內容解析,口語表達練習。
(2)認識課文結構、心智圖練習。
(3)生字部首筆畫、造詞練習。
(4)照樣造句、造句練習。
(5)成語練習。
11~14
第三單元
一起去旅行
2. 課文: 第七課井仔腳鹽田、第八課和魚一起游泳、第九
課三峽老街樂藍染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聆聽、唸讀課文,課文內容解析,口語表達練習。
(2)認識課文結構、心智圖練習。
(3)生字部首筆畫、造詞練習。
(4)照樣造句、造句練習。
(5)成語練習。
15~20
第四單元
現在才知道
2. 課文: 第十課地球的眼淚、第十一枯木是大飯店、第十二
課騎樓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聆聽、唸讀課文,課文內容解析,口語表達練習。
(2)認識課文結構、心智圖練習。
(3)生字部首筆畫、造詞練習。
(4)照樣造句、造句練習。
(5)成語練習。
六、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特殊教育班-資源班級之課程計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語(F 組)
2 節
學習教室
許碧君
教學對象
劉○馨(三年級)、李○恩(三年級),共 2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1-Ⅱ-1 聆聽時能讓對方充分表達意見。
1-Ⅱ-2 具備聆聽不同媒材的基本能 力。
2-Ⅱ-2-1 運用適當詞語表達想法。
2-Ⅱ-2-2 運用正確語法表達想法。
3-Ⅱ-2 運用注音符號,檢索資訊,吸收新知。
學
習
內
容
Ab-Ⅱ-1 1,200~1,800 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Ⅱ-3 常用字部首及部件的表音及表義功能。
Ab-Ⅱ-5 2,100~3,000 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Ac-Ⅱ-2 各種基本句型。
Ad-Ⅱ-2 篇章的大意、主旨與簡單結構。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22.
透過閱讀,認識課文中的情感和內容,掌握基本的閱讀技巧。
23.
利用課文中的句型、詞語、結構練習口述,並有條理的掌握聆聽到的內
容,練習述說一件事。
24.
利用常用的偏旁部首和結構輔助識字,並認識楷書基本筆畫的變化。
25.
運用單元結構,描寫所住的地方,並相互觀摩作品,分享寫作的樂趣。
26.
從觀察體驗中,學習真實經驗的描寫,並能舉例說明一句話、一件事。
27.
利用電子詞典理解字義,提升自我學習效能。
28.
透過「聽記練習」
,提升聆聽能力,邊聽邊思考,而且說話語音清晰。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
☑
學習單
☑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
☑
工作分析
☑
多元感官
☑
直接教學
☑
多層次教學
☑
合作學習
☑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
☑
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
實作評量
☑
紙筆測驗
☑
檔案評量
☑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5
第一單元
快樂上學去
1.課文: 第一課-你好,新朋友、第二課-我們的約定、
第三課-下課十分鐘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課文內容解析,口語表達練習。
(2)認識課文結構、心智圖練習。
(3)照樣造句、造句練習。
(4)成語練習。
6~10
第二單元
更好的自己
1.課文: 第四課-留住今天的太陽、第五課-火大了、第
六課-我該怎麼辦?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課文內容解析,口語表達練習。
(2)認識課文結構、心智圖練習。
(3)照樣造句、造句練習。
(4)成語練習。
11~15
1.課文: 第七課-最年輕的奶奶、第八課-魔「髮」哥
哥、第九課-穿白袍的醫生伯伯
第三單元
人物拍立得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課文內容解析,口語表達練習。
(2)認識課文結構、心智圖練習。
(3)照樣造句、造句練習。
(4)成語練習。
16~21
第四單元
與動物有約
1.課文: 第十課-唉呀!誤會大了、第十一課-石虎的告
白、第十二課-昆蟲的保命妙招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課文內容解析,口語表達練習。
(2)認識課文結構、心智圖練習。
(3)照樣造句、造句練習。
(4)成語練習。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1~4
1.課文: 第一課-最好的模樣、第二課-玩玩具、第三課
-愛玉的變身術、語文天地(一):分號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第一單元
變得好好玩
(1)課文內容解析,口語表達練習。
(2)認識課文結構、心智圖練習。
(3)照樣造句、造句練習。
(4)成語練習。
5~10
第二單元
語文小小兵
4.
課文: 第四課-楊修猜字、第五課-唱反調、第六課-
一飛衝天、語文天地(二)刪節號 連接號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課文內容解析,口語表達練習。
(2)認識課文結構、心智圖練習。
(3)照樣造句、造句練習。
(4)成語練習。
11~14
第三單元
一起去旅行
1.課文: 第七課-井仔腳鹽田、第八課-和魚一起游泳、
第九課-三峽老街樂藍染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課文內容解析,口語表達練習。
(2)認識課文結構、心智圖練習。
(3)照樣造句、造句練習。
(4)成語練習。
15~20
第四單元
現在才知道
1.課文: 第十課-地球的眼淚、第十一課-枯木是大飯店、
第十二課-騎樓、語文天地(四)學會找課文大意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課文內容解析,口語表達練習。
(2)認識課文結構、心智圖練習。
(3)照樣造句、造句練習。
(4)成語練習。
六、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特殊教育班級-資源班國語之課程計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 語(G 組)
5 節
學習教室
廖函微
教學對象
張○絨(四年級)、陳○安(四年級)、賴○任(四年級),共 3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2-Ⅱ-1 用清晰語音、適當語速和音量說話。
2-Ⅱ-2 運用適當詞語、正確語法表達想法。
2-Ⅱ-5 與他人溝通時能注重禮貌,並養成說話負責的態度。
3-Ⅱ-1 運用注音符號,理解生字新詞,提升閱讀效能。
4-Ⅱ-1 認識、指認常用國字至少 1,800 字,使用 1,200 字。
4-Ⅱ-2 利用共同部件,擴充識字量。
4-Ⅱ-4 能分辨形近、音近字詞,並正確使用。
5-Ⅱ-2 理解各種標點符號的用法。
5-Ⅱ-3 讀懂與學習階段相符的文本。
5-Ⅱ-4-1 掌握句子的意義與主要概念。
5-Ⅱ-4-2 掌握段落的意義與主要概念。
6-Ⅱ-1 根據表達需要,使用各種標點符號。
(學習策略)
特學 1-Ⅱ-6 運用反覆練習策略,複習學習過的內容。
特學 1-Ⅱ-9 指出文章內容相關處或前後關係。
特學 1-Ⅱ-10 簡單歸納學習的內容。
特學 2-Ⅱ-2 對學習具備正向思考。
特學 4-Ⅱ-1 主動依時限完成作業或考試。
學
習
內
容
Aa-Ⅱ-1 標注注音符號的各類文本。
Ab-Ⅱ-1 指認或書寫 1,800 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Ⅱ-2 指認或書寫 1,200 個常用字的使用。
Ab-Ⅱ-4 多音字及多義字。
Ab-Ⅱ-5 3,000 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Ab-Ⅱ-6 2,000 個常用語詞的使用。
Ac-Ⅱ-1 各種標點符號的用法。
Ac-Ⅱ-2 以口說或書寫使用各種基本句型。
Ac-Ⅱ-3 基礎複句的意義。
(學習策略)
特學 A-Ⅱ-5 反覆練習策略。
特學 A-Ⅱ-7 學習或文章內容脈絡。
特學 B-Ⅱ-2 正向的思考或想法。
特學 D-Ⅱ-1 有時限的作業或考試。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0.
能以注音符號為輔助,記憶字詞,輔助念讀
11.
聆聽時能以適當的方式回應
12.
討論問題或交換意見時,能合適的說出自己的想法,並讓他人了解
13.
能簡要說出課文中的重要事項或事件內容
14.
能使用部件及象形圖像輔助寫出課文生字及形近字
15.
能正確使用文章中基本的字詞、句型完成造句
16.
能使用合適的語氣念讀語句
17.
能在提示或協助下利用閱讀策略讀懂課文內容並回答與文章相關的問
題
18.
能在學習過程中有正向的想法及語句。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
減量
☑
分解
☑
替代
教材資源:
☑
學習單
☑
教學影片
☑
自編 PPT
☑
即時反饋系統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
多元感官
☑
直接教學
☑
多層次教學
☑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
實作評量
☑
紙筆測驗
☑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5
第一單元
歡樂好時光
2. 課文: 第一課水路小高手、第二課下課以後、第
三課我的籃球夢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部件拆解,認讀、書寫國字及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詞彙、成語理解與應用
(5)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6~10
第二單元
人物寫真
2. 課文: 第四課永遠的馬偕、第五課假如給我三天
光明、第六課攀登生命的高峰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部件拆解,認讀、書寫國字及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詞彙、成語理解與應用
(5)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11~15
第三單元
放眼看世界
2. 課文:第七課美味的一堂課、第八課建築界的長頸
鹿、第九課請到我的家鄉來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部件拆解,認讀、書寫國字及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詞彙、成語理解與應用
(5)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16~21
第四單元
魔法變變變
2. 課文: 第十課奇幻旋律、第十一課兔子先生等等
我、第十二課許願椅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部件拆解,認讀、書寫國字及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詞彙、成語理解與應用
(5)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5
第一單元
擁抱正能量
2. 課文: 第一課選拔動物之星、第二課心動不如行動、第
三課一束鮮花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部件拆解,認讀、書寫國字及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詞彙、成語理解與應用
(5)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6-10
第二單元
文化廣角鏡
2. 課文: 第四課米食飄香、第五課讀書報告—藍色小洋
裝、第六課我愛鹿港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部件拆解,認讀、書寫國字及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詞彙、成語理解與應用
(5)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11-15
第三單元
科技無極限
2. 課文:第七課未來的模樣、第八課小黑的新發現、第九
課向太空出發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部件拆解,認讀、書寫國字及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詞彙、成語理解與應用
(5)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16-20
第四單元
故事變裝秀
2. 課文: 第十課小青蛙想看海、第十一課窗前的月光、第
十二課如來佛的手掌心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透過部件拆解,認讀、書寫國字及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詞彙、成語理解與應用
(5)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六、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特殊教育班級-資源班國語之課程計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 語(H 組)
6 節
學習教室
許碧君
教學對象
林○晴(五年級)、李○浩(五年級),共 2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1-Ⅲ-3-1判斷聆聽內容的合理性。
2- Ⅲ-3-2 聆聽時,能分辨事實或意見。2-Ⅲ-5 把握說話內容的主題、重
要細節與結構邏輯。
2-Ⅲ-2-1從聽聞內容進行判斷。
2-Ⅲ-2-2 針對聽聞內容提問。
4-Ⅲ-2認識文字的字形結構,運用字的部件了解文字的字音與字義。
5-Ⅲ-7-1連結相關的知識和經驗,提出自己的觀點。
6-Ⅲ-3 掌握寫作步驟,寫出表達清楚、段落分明、符合主題的作品。
學
習
內
容
Bb-Ⅲ-2 人際交流的情感。
Ab-Ⅲ-2 1,200~2,200 個常用字的使用。
Ab-Ⅳ-4 4,500~6,500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Ac-Ⅲ-4 各類文句表達的情感與意義。
Ad-Ⅲ-2 篇章的大意、主旨、結構與寓意。
Bb-Ⅲ-1 自我情感的表達。
Bb-Ⅲ-5-1藉由敘述事件間接抒情。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學會情景與事件並重的記敘文寫法,從事件中烘托出事理的真諦,進一步襯
托出主題的獨特性。
2.從統整識字中,增強文字的思辨、運用能力,並學習欣賞不同的寫法。
3.從閱讀的詩歌和文章中,學習用報導文學的方法,說明在大自然中觀察到的
現象和體悟。
4.運用本冊中的修辭技巧,說出生活中的親情、友情、民胞物與的大愛情懷。
5.從欣賞本冊的文章中,學習如何以智慧面對逆境,並對宇宙及自然現象充滿
關懷。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
減量
☑
分解 □替代
教材資源:
☑
學習單
☑
教學影片
☑
圖卡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
多元感官
☑
直接教學
☑
多層次教學
☑
合作學習
☑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5
第壹單元
品格天地
2.
課文:
第一課-做人做事做長久、第二課-孔雀錯了、第
三課-折箭、第四課-服務人群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課文朗讀和講述大意
(2)認識國字(生字/部首/筆畫)和練習造詞
(3)內容深究和說話教學(課文內容問答討論)
(4)形式深究和閱讀
(5)照樣寫短語和造句。
6~10
第貳單元
擁抱海洋
3. 課文: 第五課-到南方澳去、第六課-護送螃蟹過馬
路、第七課-海洋朝聖者
語文天地二-認識條件句
評量週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課文朗讀和講述大意
(2)認識國字(生字/部首/筆畫)和練習造詞
(3)內容深究和說話教學(課文內容問答討論)
(4)形式深究和閱讀
(5)照樣寫短語和造句。
11~15
第參單元
美的發現
3. 課文: 第八課-美,是一種感動、第九課-尋找藝術精
靈、第十課-在黑暗中乘著音樂飛翔、第十一課-讀信
的藍衣女子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課文朗讀和講述大意
(2)認識國字(生字/部首/筆畫)和練習造詞
(3)內容深究和說話教學(課文內容問答討論)
(4)形式深究和閱讀
(5)照樣寫短語和造句。
16~21
第肆單元
作家風華
3. 課文: 第十二課-耶誕禮物、第十三課-漫遊詩情、第
十四課-我的書齋
評量週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課文朗讀和講述大意
(2)認識國字(生字/部首/筆畫)和練習造詞
(3)內容深究和說話教學(課文內容問答討論)
(4)形式深究和閱讀
(5)照樣寫短語和造句。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5
第壹單元
書香處處飄
3. 課文:
第一課-為一本書留一種味道
第二課-讀書報告 佐賀的超級阿嬤
第三課-怎樣成為小作家
第四課-小兔彼得和波特小姐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課文朗讀和講述大意
(2)認識國字(生字/部首/筆畫)和練習造詞
(3)內容深究和說話教學(課文內容問答討論)
(4)形式深究和閱讀
(5)照樣寫短語和造句。
6~10
第貳單元
愛的協奏曲
3. 課文:
第五課-八歲,一個人去旅行
第六課-凝聚愛的每一哩路
第七課-一針一線縫進母愛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課文朗讀和講述大意
(2)認識國字(生字/部首/筆畫)和練習造詞
(3)內容深究和說話教學(課文內容問答討論)
(4)形式深究和閱讀
(5)照樣寫短語和造句。
11~15
第參單元
用心看世界
4. 課文:
第八課-天涯若比鄰
第九課-尼泊爾少年
第十課-橘色打掃龍
第十一課-根本沒想到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課文朗讀和講述大意
(2)認識國字(生字/部首/筆畫)和練習造詞
(3)內容深究和說話教學(課文內容問答討論)
(4)形式深究和閱讀
(5)照樣寫短語和造句。
16~20
第肆單元
文明時光機
5. 課文:
第十二課-沉默的動物園
第十三課-被埋葬了的城市
第十四課-地下護衛軍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課文朗讀和講述大意
(2)認識國字(生字/部首/筆畫)和練習造詞
(3)內容深究和說話教學(課文內容問答討論)
(4)形式深究和閱讀
(5)照樣寫短語和造句。
六、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特殊教育班級-資源班國語之課程計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 語(I 組)
6 節
學習教室
許碧君
教學對象
黃○祐(六年級)、俞○謙(六年級),共 2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1-I-1 養成專心聆聽的習慣,尊重對方的發言。
1-I-2 能學習聆聽不同的媒材,說出聆聽的內容。
2-I-1 以正確發音流利的說出語意完整的話。
2-I-2 說出所聽聞的內容。
2-I-3 與他人交談時,能適當的提問、合宜的回答,並分享想法。
3-I-2 運用注音符號輔助識字,也能利用國字鞏固注音符號的學習。
4-I-5 認識基本筆畫、筆順,掌握運筆原則,寫出正確及工整的國字。
5-I-1 以適切的速率正確的朗讀文本。
5-I-4 了解文本中的重要訊息與觀點。
6-I-4 使用仿寫、接寫等技巧寫作。
特學 1-Ⅲ-8 簡單說明文章段落間的關係。
特學 1-Ⅲ-9 表達文章內容的核心與重要概念。
學
習
內
容
1.認識現代詩的形式與寫作技巧。
2.掌握主旨,知道雨後大地的自然景物。
3.能摘錄形式相似的詩句。
4.能獨自蒐集描述雨後景物的現代詩。
5.透過實際體驗,感受人與自然的親密關係。
6.感受本課美好時刻,進而發現生活中的美好感受。
7.知道「觀察」是寫作的條件之一。
8.認識「隨筆」這種寫作形式。
9.能記錄生活當中之觀察所得。
10.能將觀察紀錄轉換成寫作材料,豐富文采。
11.欣賞不同的城市風情。
12.願意將觀察所得轉化成文字,讓生活更豐盛。
13.認識飲食文學的特色。
14.能用摹寫描述食物。.能藉由詞意感受農家悠然自得的生活氣息。
15.能體悟文中隱含的「把握春光、及時努力」的期許。
16.能用視覺摹寫的技巧,來描寫生活周遭的景物。
17.了解生活中的事物能成為創作的題材。
18.能從文中對話分析人物的性格。
19.能透過觀察,客觀記錄動物的行為。
20.能知道人與人之間互相支持的重要。
特學
A-Ⅲ-5 文章段落關係和核心概念。
特學
D-Ⅲ-4 記錄學習過程和結果的方法。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認識三國演義中有名的人物及其特徵。
2.能理解詩人對人生道路選擇的態度。
3.認識「倒敘」的敘寫方式
4.了解透過「觀察」
,可以豐富文章內容。
5.能知道透過觀察生活,細膩描寫呈現的情感。
6.能認識偵探小說、科幻小說、少年小說、古典小說。
7.學會運用不同的觀察方法來蒐集寫作材料。
8.認識「選擇句」和「連貫句」
。
9.能以正確的發音流利的說出語意完整的話
10.能說出所聽聞的內容並適當的提問、合宜的回答。
11.能運用注音與國字以適切的速度朗讀文本
12.能使用仿寫、接寫等技巧寫作,認識基本文句的意義
13.能正確的朗讀文本並了解文本中的重要訊息與觀點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
減量
☑
分解 □替代
教材資源:
☑
學習單
☑
教學影片
☑
圖卡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
多元感官
☑
直接教學
☑
多層次教學
☑
合作學習
☑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5
第壹單元
美好時刻
2.
課文: 第一課在天晴了的時候
第二課心情隨筆
第三課甜蜜如漿烤番薯
第四課珍珠鳥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認識/寫出國字並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說話指導: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造詞和造句
6~10
第貳單元
文學之窗
4. 課文: 第五課客至
第六課紀念照、
第七課戲術
〈閱讀列車〉黃蓉智退霍都
評量週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認識/寫出國字並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說話指導: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造詞和造句
11~15
第參單元
成長記事
4. 課文: 第八課飢渴好「火」伴、
第九課我愛藍影子、
第十課少年筆耕
第十一課明智的抉擇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認識/寫出國字並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說話指導: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造詞和造句
16~21
第肆單元
運動場上
4. 課文:
第十二課夢幻全壘打
第十三課草地上的網球夢、
第十四課贏得喝采的輸家
評量週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認識/寫出國字並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說話指導: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造詞和造句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6
第壹單元
生活即景
4. 課文: 第一課清平樂‧村居
第二課春
第三課大自然的規則
第四課那人在看畫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認識國字
(2)依照筆畫寫出國字
(3)說話指導: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造詞和造句
7~12
第貳單元
徜徉書海
4. 課文:第五課小時了了、
第六課愛搗亂的動物、
第七課科學怪人、
第八課火燒連環船、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認識國字
(2)依照筆畫寫出國字
(3)說話指導: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造詞和造句
13~18
第參單元
給年輕的你
6. 課文:第九課未走之路、
第十課打開心中的窗
第十一課打開心中的窗、
第十二課努力愛春華、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認識國字
(2)依照筆畫寫出國字
(3)說話指導: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造詞和造句
19~20
評量週
1.校內評量週。.六年級已畢業
六、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特殊教育班級-資源班國語之課程計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 語(J 組)
2 節
學習教室
廖函微
教學對象
郭○恩(六年級)、陳○潔(六年級),共 2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4-Ⅲ-1 認識常用國字至少2,700字,使用2,200字。
4-Ⅲ-2 認識文字的字形結構,運用字的部件了解文字的字音與字義。
4-Ⅲ-4 精熟偏旁變化和間架結構要領書寫正確及工整的硬筆字。
5-Ⅲ-2 理解各種標點符號的用法與表達效果。
5-Ⅲ-6 熟習適合學習階段的摘要策略,擷取大意。
6-Ⅲ-1 根據表達需要,使用適切的標點符號。
(學習策略)
特學 1-Ⅲ-5 將需記憶的學習內容與既有的知識產生連結。
特學 1-Ⅲ-6 自行找出並標記學習內容的重點。
學
習
內
容
Ab-Ⅲ-12,7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Ⅲ-2 2,200個常用字的使用。
◎Ab-Ⅲ-3常用字部首及部件的表音及表義功能。
◎Ab-Ⅲ-4多音字及多義字。
Ab-Ⅲ-54,500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Ab-Ⅲ-63,700個常用語詞的使用。
Ac-Ⅲ-1標點符號在文本中的作用。
Ac-Ⅲ-2基礎句型結構。
Ac-Ⅲ-3各種複句的意義。
(學習策略)
特學A-Ⅲ-3學習內容的記憶方法。
特學A-Ⅲ-4重點標記或圖示。
特學A-Ⅲ-5 文章段落關係和核心概念。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5. 能回答課文或短文之相關問題。
6. 能獨立書寫課文生字並完成造詞。
7. 能理解課文詞彙意涵,說出其字義並正確應用。
8. 能應用課文句型進行造句。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
減量 □分解 □替代
教材資源:
☑
學習單
☑
教學影片
☑
自編 PPT□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
多元感官
☑
直接教學
☑
多層次教學
☑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
實作評量
☑
紙筆測驗
☑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5
第一單元
品格修養
3. 課文: 第一課神奇的藍絲帶、第二課跑道、第三
課說話也要停看聽、第四課朱子治家格言
4. 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認讀、書寫國字及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6~10
第二單元
臺灣印象
2. 課文: 第五課山的巡禮、第六課東海岸鐵道、第
七課蚵鄉風情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認讀、書寫國字及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11~15
第三單元
思考的藝術
3. 課文:第八課大小剛好的鞋子、第九課沉思三帖、
第十課狐假虎威
4. 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認讀、書寫國字及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16~21
第四單元
文學長廊
3. 課文: 第十一課我願、第十二課最好的味覺禮
物、第十三課空城計、第十四課桂花樹
4. 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認讀、書寫國字及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4
第一單元
人間有情
2. 課文: 第一課過故人莊、第二課把愛傳下去、第三課山
村車輄寮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認讀、書寫國字及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5-8
第二單元
海天遊蹤
2. 課文: 第四課巨人的階梯、第五課馬達加斯加,出發、
第六課沉睡的天空之城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認讀、書寫國字及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9-13
第三單元
童年故事
2. 課文:第七課油條報紙·文字夢、第八課雕刻一座小島、
第九課童年·夏日·棉花糖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認讀、書寫國字及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14-20
第四單元
成長與祝福
2. 課文: 第十課追夢的翅膀、第十一課祝賀你,孩子
2.依照課文教學內容如下:
(1)認讀、書寫國字及造詞
(2)課文朗讀和閱讀理解
(3)理解與表達:依照課文進行討論
(4)練習使用連接詞造句
六、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資源班數學之課程計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學(A 組)
4 節
學習教室
許碧君
教學對象
蔡○璿(一年級)、羅○玹(一年級),共 2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n-I-1 理解一千以內數的位值結構,據以做為四則運算之基礎。
n-I-2 理解加法和減法的意義,熟練基本加減法並能流暢計算。
n-I-3 應用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或估算於日常應用解題。
n-I-7 理解長度及其常用單位,並做實測、估測與計算。
s-I-1 從操作活動,初步認識物體與常見幾何形體的幾何特徵。
n-I-9 認識時刻與時間常用單位。
學
習
內
容
N-1-1 一百以內的數:含操作活動。用數表示多少與順 序。結合數數、位值
表徵、位值表。位值單位「個」和「十」。位值單位換算。認識 0 的位值意
義。
N-1-5 長度(同 S-1-1):以操作活動為主。初步認識、直接比較、間接比
較(含個別單位)
N-1-2 加法和減法:加法和減法的意義與應用。含「添加型」、「併加
型」、「拿走型」、「比較型」等應用問題。加法和減法算式。
N-1-3 基本加減法:以操作活動為主。以熟練為目標。指 1 到 10 之數與 1 到
10 之數的加法,及反向的減法計算。
N-1-6 日常時間用語:以操作活動為主。簡單日期報讀「幾月幾日」;「明
天」、「今天」、「昨天」;「上午」、「中午」、「下午」、「晚上」。
簡單時刻報讀「整點」與「半點」。
S-1-2 形體的操作:以操作活動為主。描繪、複製、拼貼、堆疊。
R-1-1 算式與符號:含加減算式中的數、加號、減號、等號。以說、讀、
聽、寫、做檢驗學生的理解。適用於後續階段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能依序唱出 1~10 的數詞,且透過數數活動確定 10 以內的數量,能做 10 以內各
數的形、音、量的連結和寫數字,並能用具體物(含圖像)表徵 10 以內的數量。
2.能以序數詞描述 10 以內序列事物的位置和先後關係,比較 10 以內兩個量的多
少和兩個數的大小。
3.能透過比較長短、高矮、厚薄的過程,體驗直接比較或間接比較的方法,能認
識直線和曲線。
4.能解決 10 以內各數量的合成、分解問題(和數、差數為 10 以內)
,能用語言描
述 10 以內各數量的合成、分解問題的解題過程和結果,認識並使用 0。
5.能正確計算和為 10 以內的加法,能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加法的交換律。
6.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並將簡單平面圖形依形狀、顏色及大小
的屬性做分類,描繪或仿製簡單平面圖形,用基本圖形進行拼圖、摺紙。
7.在具體的情境和活動中,體會減法的含義,解決有關的簡單問題,能正確計算
被減數為 10 以內的減法。
8.認識 11~30 各數和順序,了解十進位並會比較 30 以內數的大小。
9.能區分日常生活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並比較事件發生時間的長短,能使用常
用時間用語(例如:上午、中午、下午和晚上)和認讀整點、半點的時刻。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
☑
簡化 □減量
☑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
☑
學習單
☑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
☑
工作分析
☑
多元感官
☑
直接教學
☑
多層次教學
☑
合作學習
☑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
☑
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
實作評量
☑
紙筆測驗
☑
檔案評量
☑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2
10 以內的數
1-1 1∼5 的數、1-2 6∼10 的數、1-3 點數與對應
3~4
比長短
2-1 比長短、2-2 高矮與厚薄、2-3 比一比
5~6
順序與多少
3-1 數的順序、3-2 第幾個、3-3 比多少、遊戲中學數
學(一)-比多少
7~8
分與合
4-1 分分看、4-2 合起來、4-3 0 的認識、4-4 分與合
9~10
認識形狀
5-1 堆疊與分類、5-2 認識形狀、5-3 形狀的分類、5-4 圖形
拼一拼
11
學習加油讚(一)
綜合與應用、生活中找數學、看繪本學數學
12~13
10 以內的加法
6-1 加法算式、6-2 0 的加法、6-3 加法練習
14~15
10 以內的減法
7-1 減法算式、7-2 0 的減法、7-3 減法練習
16
10 以內的減法
7-4 加一加、減一減
17~18
30 以內的數
8-1 數到 20、8-2 數到 30、8-3 數的順序、8-4 數的比較、
遊戲中學數學(二)
19~20
時間
9-1 事件的先後、9-2 幾點鐘、9-3 幾點半、9-4 我的一天、
9-5 時間的前後
21
期末評量
期末評量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1
20 以內的加法
1-1 基本加法
2
20 以內的加法
1-2 5+6 和 6+5、1-3 加法算式的規律、練習園地
3
長度
2-1 量長度、2-2 長度的比較、2-3 長度的合成和分解
4
20 以內的減法
3-1 基本減法、3-2 比比看
5
20 以內的減法
3-3 減法算式的規律、練習園地、遊戲中學數學(一)
6
100 以內的數
4-1 數到 100、4-2100 以內的做數、4-3 認識十位和個位
7
100 以內的數
4-4 數的大小比較、4-5 百數表、練習園地
8
數數看有多少元
5-1 1、5、10 元、5-2 50、100 元
9
數數看有多少元
5-3 怎麼付錢、練習園地
10
期中評量
複習單元一~五
11
幾月幾日星期幾
6-1 認識日曆、6-2 認識月曆
12
幾月幾日星期幾
6-3 月曆的應用、練習園地
13
形狀與形體
7-1 做圖形、7-2 拼圖形
14
形狀與形體
7-3 堆形體、練習園地、遊戲中學數學(二)
15
兩位數的加減法
8-1 兩位數的加法
16
兩位數的加減法
8-2 兩位數的減法
17
兩位數的加減法
8-3 加一加,減一減、練習園地
18
分類整理
9-1 分類與記錄
19
分類整理
9-2 報讀、練習園地
20
期末評量
期末評量
六、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資源班數學之課程計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 學(B 組)
4 節
學習教室
鐘點教師
教學對象
李○霖(二年級)、莊○宇(二年級)
、蔡○豪(二年級), 共 3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n-I-1 理解一千以內數的位值結構,據以做為四則運算之基礎。
n-I-2 理解加法和減法的意義,熟練基本加減法並能流暢計算。
n-I-3 應用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或估算於日常應用解題。
n-I-4 理解乘法的意義,熟練十十乘法,並初步進行分裝與平分的除法活
動。
n-I-5 在具體情境中,解決簡單兩步驟應用問題。
n-I-7 理解長度及其常用單位,並做實測、估測與計算。
n-I-8 認識容量、重量、面積。
n-I-9 認識時刻與時間常用單位。
r-I-1 學習數學語言中的運算符號、關係符號、算式約定。
r-I-3 認識加減互逆,並能應用與解題。
s-I-1 從操作活動,初步認識物體與常見幾何形體的幾何特徵。
學
習
內
容
N-2-1 一千以內的數:含位值積木操作活動。結合點數、位值表徵、位值
表。位值單位「百」
。位值單位換算。
N-2-2 加減算式與直式計算:用位值理解多位數加減計算的原理與方法。
初期可操作、橫式、直式等方法並陳,二年級最後歸結於直式計算,做為
後續更大位數計算之基礎。直式計算的基礎為位值概念與基本加減法,教
師須說明直式計算的合理性。
N-2-5 解題:100 元、500 元、1000 元。以操作活動為主兼及計算。容許
多元策略,協助建立數感。包含已學習之更小幣值。
N-2-6 乘法:乘法的意義與應用。在學習乘法過程,逐步發展「倍」的概
念,做為統整乘法應用情境的語言。
N-2-7 十十乘法:乘除直式計算的基礎,以熟練為目標。
N-2-8 解題:兩步驟應用問題(加、減、乘)。加減混合、加與乘、減與乘
之應用解題。不含併式。不含連乘。
N-2-11 長度:
「公分」
、
「公尺」
。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單位換算。
N-2-12 容量、重量、面積:以操作活動為主。此階段量的教學應包含初步
認識、直接比較、間接比較(含個別單位)。不同的量應分不同的單元學
習。
N-2-13 鐘面的時刻:以操作活動為主。以鐘面時針與分針之位置認識「幾
時幾分」
。含兩整時時刻之間的整時點數(時間加減的前置經驗)。
R-2-1 大小關係與遞移律:
「>」與「<」符號在算式中的意義,大小的遞
移關係。
R-2-2 三數相加,順序改變不影響其和: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綜合。可
併入其他教學活動。
R-2-4 加法與減法的關係:加減互逆。應用於驗算與解題。
S-2-1 物體之幾何特徵:以操作活動為主。進行辨認與描述之活動。藉由
實際物體認識簡單幾何形體(包含平面圖形與立體形體),並連結幾何概念
(如長、短、大、小等)。
S-2-2 簡單幾何形體:以操作活動為主。包含平面圖形與立體形體。辨認
與描述平面圖形與立體形體的幾何特徵並做分類。
S-2-3 直尺操作:測量長度。報讀公分數。指定長度之線段作圖。
S-2-4 平面圖形的邊長:以操作活動與直尺實測為主。認識特殊幾何圖形
的邊長關係。含周長的計算活動。
S-2-5 面積:以具體操作為主。初步認識、直接比較、間接比較(含個別單
位)。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年
學習目標
1.能唱數 1 到 200,並確定 200 以內的數量。以具體的量、聲音、圖象和數
字,進行 200 以內數的說、讀、聽、寫活動。
2.能在具體情境中,知道 200 以內的數詞序列。比較 200 以內兩個量的多少。
3.認識長度。直接比較兩物件的長度(長短、高矮、厚薄)。認識直線與曲線,
並知道兩點間的連線,以直線最短。
4.能辨認、描述與分類簡單立體形體。能做簡單立體形體的堆疊。能描繪或仿
製簡單平面圖形,並做分類。能用立體形體與平面圖形做造型設計。
5. 觀察事件的發生,區分其先後順序。觀察事件發生的長短,建立時間的初步
概念。能認識鐘面上的長針和短針,並報讀鐘面上的整點、半點時刻。能使用
日常時間用語(如:上午、中午、下午和晚上)。
6. 建立 1000 以內的數詞序列,及各數的說、讀、聽、寫、做。認識 1000 以內
數的位值,並進行位值單位的換算。認識 500 元和 1000 元的幣值及錢幣(1
元、5 元、10 元、50 元、100 元)的混合使用。能用>和<的符號表示 1000 以
內數量的大小關係。
7.能理解加法直式計算,並使用加法直式解決三位數的加法問題(二次進位)。
能理解減法直式計算,並使用減法直式解決三位數的減法問題(一次退位)。能
連結加與減的關係,解決「加數未知」
、
「減數未知」
、
「被加數未知」和「被減
數未知」的問題。能做簡單的十位數、百位數的加減估算。
8.認識公尺,了解公尺和公分的關係,並進行公分和公尺的單位換算。透過實
測培養長度的量感,並進行估測。能做公尺的計算(加減)。
9.能解決被乘數為 10、1 的乘法問題。能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兩數相乘的順序
不影響其積的性質。熟練十十乘法。
10.認識年、月、日的關係。認識平年、閏年。認識一星期。能做年、月、星
期和日的化聚。能查月曆,點數日數和日期。
11.在連續量的情境中,認識平分的意義。在連續量的情境中,認識單位分數
的意義,含分子、分母的用語。知道日常語言「的一半」
、
「的二分之一」
、
「的
四分之一」的溝通意義。能比較特定單位分數的大小(1/2、1/4)
。
12.認識平面圖形的內部、外部及其周界。認識周長,並能做周長的實測與計
算。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
減量
☑
分解 □替代
教材資源:
☑
學習單
☑
教學影片
☑
圖卡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
多元感官
☑
直接教學
☑
多層次教學
☑
合作學習
☑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2
第一單元:
200 以內
的數
1-1 數到 200、1-2 幾個百、幾個十、幾個一、
1-3 使用錢幣、1-4 比大小
3~4
第二單元:
二位數的
加減
2-1 二位數的加法、2-2 二位數的減法
5~7
第三單元:認識公分
3-1 個別單位、3-2 認識公分、3-3 量一量、畫一
畫、3-4 長度的加減
8~9
第四單元:加減應用
4-1 加法和減法的關係、4-2 加減關係和解題、4-3
等於、大於和小於
10
第五單元:容量
5-1 認識容量、5-2 容量的比較
11~12
第六單元:
加減兩步
驟
6-1 加法兩步驟、6-2 減法兩步驟、
6-3 加減兩步驟
13~14
第七單元:
乘法(一)
7-1 幾的幾倍、7-2 2 和 5 的乘法、7-3 4 的乘法、
7-4 8 的乘法、7-5 乘法的應用
15~17
第八單元:
時間
8-1 認識鐘面、8-2 報讀時刻、8-3 點數經過的時間
18~19
第九單元:
乘法(二)
9-1 3 的乘法、9-2 6 的乘法、 9-3 7 的乘法、9-4
7 的乘法、9-5 9 的乘法、9-6 乘法的應用
20~21
第十單元:
面的大小
比較
10-1 面的直接比較、10-2 面的間接比較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2
第一單元:
1000 以
內的數
1-1 數到 1000、1-2 幾個百、幾個十、幾個一、
1-3 數的大小比較、1-4 使用錢幣
3~4
第二單元:重量
2-1 重量與天平、2-2 重量的間接比較
5~7
第三單元:
加加減
減
3-1 三位數加法、3-2 三位數減法、3-3 加減應
用、3-4 比較與加減、3-5 估算
8~9
第四單元:
平面圖
形與立體形體
4-1 圖形的邊、角和頂點、4-2 圖形的周界、4-3 圖
形的邊長和周長、4-4 正方體與長方體、4-5 分類
10
第五單元:乘法
5-1 10、1 和 0 的乘法、5-2 乘法的關係、5-3 十幾
乘以 2 或 3
11~12
第六單元:
公尺與
公分
6-1 認識公尺、6-2 公尺與公分、6-3 長度的比較
13~14
第七單元:
乘與加
減兩步驟
7-1 乘加問題、7-2 乘減問題、7-3 加乘問題、7-4
減乘問題
15~16
第八單元:
年、
月、日
8-1 年和月、8-2 月和星期、8-3 天數和日期
17~18
第九單元:
分裝與
平分
9-1 分裝、9-2 平分
19~20
第十單元:認識分
數
10-1 平分、10-2 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10-3 幾分
之一
六、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資源班數學之課程計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 學(C 組)
4 節
學習教室
許碧君
教學對象
林○辰(三年級)、許○碩(三年級)、黃○恩(三年級) 共 3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n-II-1 理解一億以內數的位值結構,並據以作為各種運算與估算之基礎。
n-II-2 熟練較大位數之加、減、乘計算或估算,並能應用於日常解題。
n-II-3 理解除法的意義,能做計算與估算,並能應用於日常解題。
n-II-4 解決四則估算之日常應用問題。
n-Ⅱ-5 在具體情境中,解決兩步驟應用問題。
n-II-8 能在數線標示整數、分數、小數並做比較與加減,理解整數、分數、
小數都是數。
n-II-9 理解長度、角度、面積、容量、重量的常用單位與換算,培養量感
與估測能力,並能做計算和應用解題。認識體積。
s-II-3 透過平面圖形的構成要素,認識常見三角形、常見四邊形與圓。
r-Ⅱ-1 理解乘除互逆,並能應用與解題。
d-Ⅱ-1 報讀與製作一維表格、二維表格與長條圖,報讀折線圖,並據以做
簡單推論。
學
習
內
容
N-3-1 一萬以內的數:含位值積木操作活動。結合點數、位值表徵、位值
表。位值單位「千」
。位值單位換算。
N-3-2 加減直式計算:含加、減法多次進、退位。
N-3-3 乘以一位數:乘法直式計算。教師用位值的概念說明直式計算的合
理性。被乘數為二、三位數。
N-3-4 除法:除法的意義與應用。基於 N-2-9 之學習,透過幾個一數的解
題方法,理解如何用乘法解決除法問題。熟練十十乘法範圍的除法,做為
估商的基礎。
N-3-7 解題:兩步驟應用問題(加減與除、連乘)。連乘、加與除、減與
除之應用解題。不含併式。
N-3-8 解題:四則估算。具體生活情境。較大位數之估算策略。能用估算
檢驗計算結果的合理性。
N-3-11整數數線:認識數線,含報讀與標示。連結數序、長度、尺的經
驗,理解在數線上做比較、加、減的意義。
N-3-12長度:「毫米」。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單位換算。
N-3-13 角與角度(同 S-3-1)
:以具體操作為主。初步認識角和角度。角
度的直接比較與間接比較。認識直角。
N-3-16 重量:
「公斤」
、
「公克」
。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單位換算。
N-3-17 時間:
「日」
、
「時」
、
「分」
、
「秒」
。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時間
單位的換算。認識時間加減問題的類型。
S-3-2正方形和長方形:以邊與角的特徵來定義正方形和長方形。
S-3-3圓:「圓心」、「圓周」、「半徑」與「直徑」。能使用圓規畫指
定半徑的圓。
R-3-2數量模式與推理(I):以操作活動為主。一維變化模式之觀察與推
理,例如數列、一維圖表等。
D-3-10一維表格與二維表格:以操作活動為主。報讀、說明與製作生活中
的表格。二維表格含列聯表。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年
學習目標
71.
透過具體操作認識 10000 以內的數詞序列;10000 以內兩數的大小比較和
應用。
72.
從具體操作過程中,認識 10000 以內各數的位值,並進行位值單位的換
算。
73.
透過公分刻度尺的方式來認識數線,並標記整數值。
74.
能解決加法問題,並熟練加法直式計算;解決減法問題,並熟練減法直式
計算。
75.
能理解加法、減法的意義,解決生活中加、減法的問題;能做四位數的
加、減法估算。
76.
能用乘法算出答案後,再用直式記錄下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77.
能在具體情境中,解決二位數乘以一位數有關的乘法問題與三位數乘以一
位數有關的乘法問題。
78.
能做三位數乘以一位數的乘法估算。
79.
認識毫米(mm)的意義,以毫米為單位,進行實測和估測。
80.
進行公分和毫米單位間的換算;進行公分和毫米一、二階單位的計算。
81.
透過操作,能用尺畫出指定長度的線段;進行公尺、公分和毫米單位間的
換算與計算。
82.
認識角;透過操作,比較角的大小。
83.
認識直角、銳角和鈍角;認識正方形和長方形;畫出直角、正方形和長方
形。
84.
能透過分裝和平分活動,理解除法的意義,解決生活中有關的除法問題。
85.
能用具體分的活動,理解除法意義並解決二位數除以一位數,商為一位數
的問題。
86.
透過分具體物活動,認識偶數和奇數。
87.
能透過觀察與操作察覺圖形的規律,透過觀察察覺數字、數量關係的規
律。
88.
在具體情境中,能以分母在 12 以內的分數表示其中的部分量。
89.
在具體情境中,能以整數點數方式進行分數的累加,認識和不大於 2 的分
數。
90.
辨認圓形、怎樣畫圓、了解圓的性質、學會使用圓規。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
減量
☑
分解 □替代
教材資源:
☑
學習單
☑
教學影片
☑
圖卡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
多元感官
☑
直接教學
☑
多層次教學
☑
合作學習
☑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3
第一單元:10000
以內的數
1-1 認識 10000 以內的數、1-2 認識千位和位值換
算、1-3 數的大小比較和應用、1-4 認識數線
4~5
第二單元:
四位數的加減
2-3 加減應用、2-4 四位數的加減估算
6~7
第三單元:
公升和毫升
3-1 認識 1 公升、3-2 認識 1 毫升、3-3 公升和毫升的
關係與比較、3-4 公升和毫升的計算
8~10
第四單元:乘法
3-1 乘法直式紀錄、3-2 二位數乘以一位數、3-3
幾百乘以一位數、3-4 三位數乘以一位數、3-5 乘法
的估算
11~12
第五單元:角、正方
形和長方形
5-1 認識角、5-2 比較角的大、小 5-3 認識直角、銳
角和鈍角、5-4 正方形和長方形、5-5 畫出直角、正
方形和長方形
13~14
第六單元:面積
6-1 認識面積和平方公分、6-2 切割和拼湊
15~16
第七單元:除法
7-1 認識除法、7-2 認識餘數、7-3 商為一位數的直式
除、7-4 0 和 1 的除法、7-5 認識偶數和奇數
17~18
第八單元:公斤和
公克
8-1 認識公斤和公克、8-2 重量的實測和估測、8-3 公
斤和公克的換算與比較、8-4 公斤和公克的計算
19~20
第九單元:分數
9-1 幾分之幾、9-2 單位分數的累加、9-3 分數與 1 的
關係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3
第一單元:分數的
加減
1-1 分數的大小、1-2 分數的加法、1-3 分數的減法
1-4 分數的加減應用
4~5
第二單元:除法
2-1 二位數除以一位數、2-2 三位數除以一位數、2-3
除數的應用問題、2-4 除法的估算
6~7
第三單元:找規律
3-1 生活中的規律、3-2 顏色和圖形的規律、3-3 數字
的規律、3-4 數量關係的規律
8~10
第四單元:時間
4-1 認識 24 時制、4-2 日、時、分的關係、4-3 分、
秒的關係、4-4 時間的計算
11~12
第五單元:小數
面積
5-1 認識一位小數、5-2 小數的大小比較、5-3 小數的
加法、5-4 小數的減法
5-1 認識面積和平方公分、5-2 切割和拼湊
13~14
第六單元:圓
6-1 認識生活中的圓、6-2 認識圓心、圓周、半徑和
直徑、6-3 使用圓規
15~16
第七單元:幾毫米
4-1 認識毫米(mm)、 4-2 毫米的實測和估測、4-3
公分、毫米的關係與換算、4-4 公分、毫米的計算、
4-5 畫長度、4-6 長度的應用
17~18
第八單元:乘法與
除法
8-1 乘法和除法的關係、8-2 被乘數或乘數未知、8-3
被除數或除數未知
19~20
第九單元:統計表
9-1 一維表格、9-2 二維表格、9-3 製作表格
六、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資源班數學之課程計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 學(D 組)
4 節
學習教室
鐘點教師
教學對象
張○絨(四年級)、陳○安(四年級), 共 2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n-II-1 理解一億以內數的位值結構,並據以作為各種運算與估算之基礎。
n-II-2 熟練較大位數之加、減、乘計算或估算,並能應用於日常解題。
n-II-3 理解除法的意義,能做計算與估算,並能應用於日常解題。
n-II-4 解決四則估算之日常應用問題。
n-Ⅱ-5 在具體情境中,解決兩步驟應用問題。
n-II-6 理解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整數倍的意義、計算與應用。認識等值
分數的意義,並應用於認識簡單異分母分數之比較與加減的意義。
n-Ⅱ-7 理解小數的意義與位值結構,並能做加、減、整數倍的直式計算與
應用。
n-II-8 能在數線標示整數、分數、小數並做比較與加減,理解整數、分數、
小數都是數。
n-II-9 理解長度、角度、面積、容量、重量的常用單位與換算,培養量感
與估測能力,並能做計算和應用解題。認識體積。
n-Ⅱ-10 理解時間的加減運算,並應用於日常的時間加減問題。
s-Ⅱ-1 理解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面積與周長公式與應用。
s-Ⅱ-2 認識平面圖形全等的意義。
s-Ⅱ-3 透過平面圖形的構成要素,認識常見三角形、常見四邊形與圓。
s-II-3 透過平面圖形的構成要素,認識常見三角形、常見四邊形與圓。
r-Ⅱ-1 理解乘除互逆,並能應用與解題。
r-Ⅱ-2 認識一維及二維之數量模式,並能說明及簡單推理。
d-Ⅱ-1 報讀與製作一維表格、二維表格與長條圖,報讀折線圖,並據以做
簡單推論。
學
習
內
容
N-4-1 一億以內的數:位值單位「萬」
、
「十萬」
、
「百萬」
、
「千萬」
。建立應
用大數時之計算習慣,如「30 萬 1200」與「21 萬 300」的加減法。
N-4-2 較大位數之乘除計算:處理乘數與除數為多位數之乘除直式計算。
教師用位值的概念說明直式計算的合理性。
N-4-4 解題:對大數取概數。具體生活情境。四捨五入法、無條件進入、
無條件捨去。含運用概數做估算。近似符號「
≈」的使用。
N-4-5同分母分數:一般同分母分數教學(包括「真分數」、「假分
數」、「帶分數」名詞引入)。假分數和帶分數之變換。同分母分數的比
較、加、減與整數倍。
N-4-6 等值分數:由操作活動中理解等值分數的意義。簡單異分母分數的
比較、加、減的意義。簡單分數與小數的互換。
N-4-7 二位小數:位值單位「百分位」
。位值單位換算。比較、計算與解
題。用直式計算二位小數的加、減與整數倍。
N-4-8 數線與分數、小數:連結分小數長度量的經驗。以標記和簡單的比
較與計算,建立整數、分數。
N-4-9 長度:
「公里」
。生活實例之應用。含其他長度單位的換算與計算。
N-4-10 角度:
「度」
(同 S-4-1)
。量角器的操作。實測、估測與計算。以
角的合成認識 180 度到 360 度之間的角度。「平角」
、
「周角」
。指定角度作
圖。
N-4-11 面積:
「平方公尺」
。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
N-4-12 體積與「立方公分」
:以具體操作為主。體積認識基於 1 立方公分
之正方體。
N-4-13 解題:日常生活的時間加減問題。跨時、跨午、跨日、24 小時
制。含時間單位換算。
S-4-2 解題:旋轉角。以具體操作為主,並結合計算。以鐘面為模型討論
從始邊轉到終邊所轉的角度。旋轉有兩個方向:
「順時針」
、
「逆時針」
。
「平角」
、
「周角」
。
S-4-3正方形與長方形的面積與周長:理解邊長與周長或面積的關係,並
能理解其公式與應用。簡單複合圖形。
S-4-5 垂直與平行:以具體操作為主。直角是 90 度。直角常用記號。垂直
於一線的兩線相互平行。平行線間距離處處相等。作垂直線;作平行線。
S-4-6 平面圖形的全等:以具體操作為主。形狀大小一樣的兩圖形全等。
能用平移、旋轉、翻轉做全等疊合。全等圖形之對應角相等、對應邊相
等。
S-4-7三角形:以邊與角的特徵認識特殊三角形並能作圖。如正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S-4-8四邊形:以邊與角的特徵(含平行)認識特殊四邊形並能作圖。如
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菱形、梯形。
R-4-1兩步驟問題併式:併式是代數學習的重要基礎。含四則混合計算的
約定(由左往右算、先乘除後加減、括號先算)。學習逐次減項計算。
R-4-2四則計算規律(I):兩步驟計算規則。加減混合計算、乘除混合計
算。在四則混合計算中運用數的運算性質。
R-4-4數量模式與推理:以操作活動為主。二維變化模式之觀察與推理,
如二維數字圖之推理,奇數與偶數,及其加、減、乘模式。
D-4-1報讀長條圖與折線圖以及製作長條圖:報讀與說明生活中的長條圖
與折線圖。配合其他領域課程,學習製作長條圖。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年
學習目標
91.
透過具體的操作活動,進行一億以內各數以內各數的位值,並進行位值單
位的換算。
92.
從具體情境中,認識一億以內各數的位名與位值,並做數的換算;一億以
內各數的大小比較。
93.
能在生活情境中,理解並熟練四位數乘以一位數有關的乘法問題。
94.
能在生活情境中,理解並熟練三位數以內乘以二位數有關的乘法問題。
95.
能在生活情境中,理解並熟練三位數以內乘以三位數有關的乘法問題。
96.
能熟練末位是 0 的乘法問題;能熟練除數末位是 0 的整數除法問題。
97.
使用量角器;角度的計算。
98.
認識鈍角、銳角和直角的角度與估測;認識旋轉角、平角和周角。
99.
透過分具體物活動,能熟練四位數除以一位數的意義,解決除法直式計算
問題。
100.
能理解並熟練二位數除以二位數有關的除法問題。
101.
能理解並熟練三位數除以二位數有關的除法問題。
102.
認識並繪製基本三角形。
103.
認識平面圖形全等的意義。
104.
能認識真分數、假分數與帶分數。
105.
能將簡單分數標記在數線上。
106.
觀察二維的數字表格,找出數字橫向、縱向和斜向的關係。
107.
觀察圖卡排列的規律,找出方磚排列的規律。
108.
透過小方格了解奇數和偶數的加、乘規律。
109.
將生活情境中兩步驟的整數四則問題用併式記錄,並知道併式的約定。
110.
知道整數四則的計算約定。
111.
能在測量的情境中,認識二位小數。
112.
能在操作具體物的情境中,進行二位小數的換算。
113.
能進行二位小數的大小比較。
114.
能解決二位小數的加、減法問題,並理解直式計算。
115.
透過公分刻度尺的方式來認識小數數線,並標記出小數
116.
認識 1 公里(km)的長度。
117.
認識公里和公尺、公里和公分間的關係與換算。
118.
能報讀生活中資料的統計圖。
119.
能報讀折線圖、較複雜的長條圖。
120.
能在具體情境中,進行同分母分數的大小比較。
121.
在具體情境中,能解決同分母分數的加法或減法問題。
122.
理解概數的意義。
123.
理解並應用無條件進入法、無條件捨去法及四捨五入法在指定位數取概
數。
124.
能應用無條件進入法、無條件捨去法及四捨五入法解決概數的問題。
125.
能用直式處理小數乘以一位、二位整數或的計算,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126.
能應用乘除關係,解決小數的乘法應用問題。
127.
理解垂直與平行的意義。
128.
能運用「角」與「邊」等構成要素,辨認簡單平面圖形。
129.
由平行的概念,認識簡單平面圖形。
130.
能透過操作,認識四邊形的簡單性質。
131.
能畫出直角與平行線段,並用來描繪平面圖形。
132.
能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公式,並應用公式解決生活中的周長問題。
133.
了解平方公尺與平方公分的關係,進行平方公尺與平方公分的換算。
134.
能在具體平分的情境中,理解等值分數。
135.
能在具體情境中,進行分數的大小比較。
136.
能將簡單分數換成小數、小數換成分數,解決生活上的問題。
137.
能了解時間量中二階單位之間的關係,並進行時間的換算。
138.
能計算從某一時刻到另一時刻,中間經過的時間。
139.
能解決時刻與時間量的加減問題。
140.
透過直接比較或以個別單位比較,認識物體的大小。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
減量
☑
分解 □替代
調整原則)
教材資源:
☑
學習單
☑
教學影片
☑
圖卡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
多元感官
☑
直接教學
☑
多層次教學
☑
合作學習
☑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3
第一單元:一億以
內的數
1-1 一億以內的數、1-2 一億以內數的換算
1-3 一億以內數的大小比較、1-4 大數的加減
4~5
第二單元:乘法
2-1 四位數乘以一位數、2-2 一位數、二位數乘以二
位數、2-3 三位數乘以二位數、2-4 乘數為三位數的
乘法、2-5▪末位是 0 的乘法
6~7
第三單元:角度
3-1 認識量角器、3-2 使用量角器量角和畫角
3-3 直角、銳角和鈍角的角度、3-4 角度的估測
3-5 旋轉角、3-6 角度的計算
8~10
第四單元:除法
4-1▪四位數除以一位數、4-2▪二位數除以二位數
4-3▪三位數除以二位數、4-4▪多位數的除法
4-5▪末位是 0 的除法
11~12
第五單元:三角形
5-1▪從邊和角來分類三角形、5-2▪畫出基本三角形
5-3▪全等圖形和全等三角形
13~14
第六單元:分數
6-1▪認識真分數、假分數和帶分數
6-2▪假分數和帶分數的互換
6-3▪認識分數的數線
15~16
第七單元:數量關
係
7-1▪數字的規律、7-2▪形的規律、7-3▪奇偶的規律
17~18
第八單元: 整數四
則
8-1▪併式—由左而右、8-2▪有括號的先算
8-3▪四則計算——先乘除後加減
19~20
第九單元:小數
9-1▪認識二位小數、9-2▪小數的大小比較
9-3▪小數的加減法、9-4▪認識小數的數線
21
第十單元:長度
10-1▪認識 1 公里、10-2▪公里和公尺的換算
10-3▪公里和公分的換算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2
第一單元:統計圖
表
1-1 認識長條圖、1-2 認識折線圖、1-3 認識複雜長條
圖、1-4 繪製長條圖
3~4
第二單元:分數的
加減和整數倍
2-1 同分母分數的大小比較、2-2 同分母分數的加法
2-3 同分母分數的減法、2-4 分數的整數倍
5~7
第三單元:概數
3-1 生活中的概數、3-2 無條件進入法、3-3 無條件捨
去法、3-4 四捨五入法、3-5 概數的應用
8~9
第四單元:小數乘
以整數
4-1 一位小數乘以一位整數、4-2 二位小數乘以一位
整數、4-3 一、二位小數乘以二位整數、4-4 小數乘
法的應用
10~11
第五單元:四邊形
5-1 垂直和平行、5-2 認識四邊形、5-3 認識對角線、
5-4 繪製四邊形
12~13
第六單元:周長和
面積
6-1 周長公式、6-2 面積公式、6-3 周長和面積的關
係、6-4 認識平方公尺和換算、6-5 複合圖形的面積
14~15
第七單元:等值分
數
7-1 認識等值分數、7-2 找出等值分數、7-3 簡單異分
母分數的比較、7-4 分數和小數的互換
16~18
第八單元:時間的
加減
8-1 時間的換算、8-2 時間量的加減計算、8-3 兩時刻
間的時間量、8-4 一段時間之前或之後的時刻
19~20
第九單元:立方公
分
9-1 認識體積、9-2 認識立方公分、9-3 複合形體的體
積
六、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特殊教育班級資源班之課程計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學(E 組)
4
資源班
許碧君
教學對象
林○晴(五年級)、李○浩(五年級),共 2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n-Ⅲ-1 理解數的十進位的位值結構,並能據以延伸認識更大與更小的數。
n-Ⅲ-2 在具體情境中,解決三步驟以上之常見應用問題。
n-Ⅲ-3 認識因數、倍數、質數、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的意義、計算與應
用。
n-III-4 理解約分、擴分、通分的意義,並應用於異分母分數的加減。
n-Ⅲ-5 理解整數相除的分數表示的意義。
n-Ⅲ-6 理解分數乘法和除法的意義、計算與應用。
n-Ⅲ-7 理解小數乘法和除法的意義,能做直式計算與應用。
n-Ⅲ-9 理解比例關係的意義,並能據以觀察、表述、計算與解題,如比率、
比例尺、速度、基準量等。
n-Ⅲ-11 認識量的常用單位及其換算,並處理相關的應用問題
n-Ⅲ-12 理解容量、容積和體積之間的關係,並做應用。s-Ⅲ-2 認識圓周率
的意義,理解圓面積、圓周長、扇形面積與弧長之計算方式。
s-Ⅲ-1 理解三角形、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的面積計算。
s-Ⅲ-3 從操作活動,理解空間中面與面的關係與簡單立體形體的性質。
s-Ⅲ-4 理解角柱(含正方體、長方體)與圓柱的體積與表面積的計算方式。
s-Ⅲ-5 以簡單推理,理解幾何形體的性質。
s-Ⅲ-6 認識線對稱的意義與其推論。
r-Ⅲ-1 理解各種計算規則(含分配律)
學
習
內
容
N-4-8 數線與分數、小數:連結分小數長度量的經驗。以標記和簡單的比較
與計算,建立整數、分數、小數一體的認識。
N-5-1 十進位的位值系統:
「兆位」至「千分位」
。整合整數與小數。理解基
於位值系統可延伸表示更大的數和更小的數。
N-5-2 解題:多步驟應用問題。除「平均」之外,原則上為三步驟解題應
用。
N-5-3 公因數和公倍數:因數、倍數、公因數、公倍數、最大公因數、最小
公倍數的意義。
N-5-4 異分母分數:用約分、擴分處理等值分數並做比較。用通分做異分母
分數的加減。
N-5-5 分數的乘法:整數乘以分數、分數乘以分數的意義。知道用約分簡化
乘法計算。處理乘積一定比被乘數大的錯誤類型。透過分數計算的公式,知
道乘法交換律在分數也成立。
N-5-8 小數的乘法:整數乘以小數、小數乘以小數的意義。乘數為小數的直
式計算。教師用位值的概念說明直式計算的合理性。處理乘積一定比被乘數
大的錯誤類型。
N-5-9 整數、小數除以整數(商為小數)
:整數除以整數(商為小數)
、小數
除以整數的意義。教師用位值的概念說明直式計算的合理性。能用概數協助
處理除不盡的情況。熟悉分母為 2、4、5、8 之真分數所對應的小數。
N-5-10 解題:比率與應用。整數相除的應用。含「百分率」
、
「折」
、
「成」
。
N-5-12 面積:
「公畝」
、
「公頃」
、
「平方公里」
。生活實例之應用。含與「平方
公尺」的換算與計算。使用概數。
N-5-13 重量:
「公噸」
。生活實例之應用。含與「公斤」的換算與計算。使用
概數。
N-5-14 體積:
「立方公尺」
。簡單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
N-5-15 解題:容積。容量、容積和體積間的關係。知道液體體積的意義。
N-5-16 解題:時間的乘除問題。在分數和小數學習的範圍內,解決與時間
相關的乘除問題。
S-5-1 三角形與四邊形的性質:操作活動與簡單推理。含三角形三內角和為
180 度。三角形任意兩邊和大於第三邊。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對角相
等。
S-5-2 三角形與四邊形的面積:操作活動與推理。利用切割重組,建立面積
公式,並能應用。
S-5-3 扇形:扇形的定義。
「圓心角」
。扇形可視為圓的一部分。將扇形與分
數結合(幾分之幾圓)
。能畫出指定扇形。
S-5-4 線對稱:線對稱的意義。
「對稱軸」
、
「對稱點」
、
「對稱邊」
、
「對稱
角」
。由操作活動知道特殊平面圖形的線對稱性質。利用線對稱做簡單幾何推
理。製作或繪製線對稱圖形。
S-5-5 正方體和長方體:計算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體積與表面積。正方體與長
方體的體積公式。
s-Ⅲ-3 從操作活動,理解空間中面與面的關係與簡單立體形體的性質。
S-5-7 球、柱體與錐體:以操作活動為主。認識球、
(直)圓柱、
(直)角
柱、
(直)角錐、
(直)圓錐。認識柱體和錐體之構成要素與展開圖。檢查柱
體兩底面平行;檢查柱體側面和底面垂直,錐體側面和底面不垂直。
R-5-2 四則計算規律(II)
:四則計算規律(II)
:乘除混合計算。
「乘法對
加法或減法的分配律」
。將計算規律應用於簡化混合計算。熟練整數四則混合
計算。
A-7-3 一元次方程式的解法與應用:等量公理;移項法則;驗算;應用問
題。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介紹一般多位小數之意義與記法,並能做多位小數的比較和加減直式算則,且能
做出分數和小數數線。
2.能透過乘法和除法理解因數的概念,並理解公因數的意義。
給定兩數,透過列出所有的公因數,找出最大公因數。
3.能透過乘法和除法理解倍數的概念,並理解公倍數的意義,且能察覺 2、3、5、
10 的倍數。給定兩數,透過列出一定範圍內的公倍數,找出其最小公倍數。
4.能透過操作,理解三角形兩邊和大於第三邊,並理解「三角形三角和等於 180 度」
的性質,並認識正多邊形,知道正多邊形等邊又等角,且能認識圓心角、扇形,理
解 180 度、360 度的意義。
5.能熟練四位數×三位數的直式計算,並能熟練四位數÷三位數的直式計算。
6.由等分的步驟,理解由擴分找等值分數的方法,並做簡單的應用,並由擴分的經
驗,理解如何用約分找等值分數,且學習通分的意義,並用來做異分母分數的比較。
7.利用通分,學習異分母分數的加法,並做日常解題,並利用通分,學習異分母分
數的減法,做日常解題。
8.能運用「先乘再除與先除再乘的結果相同」
、
「連除兩數相當於除此兩數之積」的
規則簡化計算,並能解決生活情境中的三步驟整數四則問題,且學習乘法對加減法
的分配律。
9.能運用切割重組,理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並理解三角形面積的求法,
且能計算複合圖形的面積。
10.認識線對稱圖形與對稱軸的基本意義,並能應用於基本平面圖形,且介紹製作
線對稱圖形的方法, 並引入對稱點、對稱邊、對稱角的概念。
11.能理解整數乘以分數、分數乘以分數的意義及計算方法,並理解「分數是整數相除」的
意義。
12.學習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並知道體積公式的意義,學習體積的單位「立方公
尺」及其與「立方公分」的換算,且能處理複合形體的體積。
13.能認識體積和容積的關係,並了解長方體(正方體)容積的求法,並由容積的概念和容
量的概念連結,知道兩者其實是等價,可以互換使用的。
體積是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因此液體也有體積,並藉由容積的經驗,求出不規則物體的體
積。
14.能解決時間複名數的乘、除法問題。
15.能運用加減互逆解決含有未知數的單步驟(加或減)算式題,並能運用乘除互逆解決含
有未知數的單步驟(乘或除)算式題。
16.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展開圖,並能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且能計算長方體
和正方體組成的簡單複合形體的表面積。
17.能用直式處理整數乘以小數、小數乘以小數的計算,並能用直式處理整數除以整數,商
是三位小數的計算,且能用直式處理除數為整數的計算,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被除數小
數點後的位數不超過 3 位)。
18.能認識重量單位「公噸」
,並做公噸與公斤的換算與生活應用,並認識面積單位「公畝」
、
「公頃」、
「平方公里」,並做面積單位的換算和計算。
19.能認識比率,知道比率是部分占全體的多寡與其表示法,並能理解百分率的意義及記
法,能熟練百分率與分數或小數的換算、百分率的應用,如命中率、打擊率、漲率、跌率
及錄取率等。
能解決「全部量與百分率已知,推得部分量」的問題,且能認識「折」
、
「加成」的日常用
法,並能做相關計算。
20.認識角柱、角錐、圓柱、圓錐,並認識球,並理解球半徑。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
☑
簡化
☑
減量
☑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
☑
學習單
☑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
☑
工作分析
☑
多元感官
☑
直接教學
☑
多層次教學
☑
合作學習
☑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
☑
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
實作評量
☑
紙筆測驗
☑
檔案評量
☑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2
單元一
乘法和除法
1-1 乘數是三位數的乘法、1-2 末位是 0 的乘法、1-3 三位數除以三位
數、1-4 四位數除以三位數、1-5 末位是 0 的除法
3-4
單元二
因數和倍數
2-1 整除、2-2 因數、2-3 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2-4 倍數、2-5 公倍
數和最小公倍數、2-6 倍數的應用―找 2、5、10 和 3 的倍數
5
單元三
多邊形
3-1 多邊形、3-2 正多邊形、3-3 三角形邊長的性質、3-4 多邊形內各
角的和、3-5 多邊形內各角和的應用
6-7
單元四
擴分、約分和
通分
4-1 擴分、4-2 約分、4-3 通分、4-4 異分母分數的大小比較、4-5 繪
製分數的數線
8-10
單元五
線對稱圖形
5-1 認識線對稱圖形及對稱軸、5-2 認識對稱點、對稱邊和對稱角、5-
3 畫出線對稱圖形、5-4 剪出線對稱圖形
11-12
單元六
異分母分數的加
減
6-1 異分母分數的加法、6-2 異分母分數的減法、6-3 分數的應用
13
單元七
整數四則計算
7-1 乘除和連除的計算、7-2 多步驟計算、7-3 乘法對加減法的分配律、7-4
整數的簡化計算
14-15
單元八
平行四邊形、三角形
和梯形的面積
8-1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高、8-2 三角形的面積和高、8-3 梯形的面積
和高、8-4 面積的變化、8-5 面積公式的應用
16-17
單元九
時間的乘除
9-1 時間的乘法、9-2 時間的除法、9-3 時間的應用
18-19
單元十
小數的加減
10-1 認識多位小數、10-2 小數的加減和應用、10-3 小數數線
20-21
加油小站
【活動 1】加除、減除的妙算、【活動 2】九宮格、【活動 3】快樂農
莊、【活動 4】你吃得健康嗎?【活動 5】抓住基會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1-2
單元一
1-1 帶分數的整數倍、1-2 整數的分數倍、1-3 分數的分數倍
分分數的乘法
3-4
單元二
小數的乘法
2-1 多位小數乘以整數、2-2 整數的小數倍、2-3 小數的小數倍
5-6
單元三
扇形
3-1 認識扇形、3-2 認識圓心角、3-3 認識圓、圓、圓、圓……的扇
形、3-4 繪製扇形、3-5 扇形的應用
7-8
單元四
正方體和長方體
4-1 正方體和長方體的構成要素、4-2 正方體和長方體的展開圖、4-3
正方體和長方體的表面積、4-4 體積的公式、4-5 認識 1 立方公尺
9
單元五
整數、小數除以
整數
5-1 整數除以整數、5-2 小數除以整數、5-3 分數和小數的互換
10
加油小站一
【活動 1】認識坪、【活動 2】火車頭旅館、【活動 3】變大變小變
變變、【活動 4】算體積、【活動 5】抓住基會
11-12
單元六
生活中的大單位
6-1 認識公噸、6-2 公噸和公斤的換算及應用、6-3 認識公畝和公頃、
6-4 平方公尺、公畝和公頃的換算及應用、6-5 認識平方公里、6-6 平
方公尺、公畝、公頃和平方公里的換算及應用
13-14
單元七
柱體、錐體和
球體
7-1 柱體和錐體的分類與命名、7-2 角柱的構成要素、7-3 圓柱的構成
要素、7-4 角錐的構成要素、7-5 圓錐的構成要素、7-6 認識球體
15-16
單元八
比率和百分率
8-1 認識比率、8-2 認識百分率、8-3 百分率的應用
17-18
單元九
容積和容量
9-1 認識容積、9-2 容積和容量的關係、9-3 不規則物體的體積、9-4
容量和容積的計算與生活應用
19
單元十
怎樣列式
10-1 用符號表示未知數、10-2 解決含有未知數的加減算式、10-3 解
決含有未知數的乘除算式
20
加油小站二
【活動 1】蘭陽風情畫、
【活動 2】柱體和錐體的橫切面、【活動 3】
打擊壞蛋、
【活動 4】節水小妙方、
【活動 5】抓住基、會
六、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特殊教育班-資源班級之課程計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 學(F 組)
1 節
學習教室
廖函微
教學對象
黃○祐(六年級)、俞○謙(六年級), 共 2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d-III-1 報讀圓形圖,製作折線圖與圓形圖,並據以簡單推論。
n-III-2 在具體情境中,解決三步驟以上之常見應用問題。
n-III-3 認識因數、倍數、質數、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的意義、計算
與應用。
n-III-6 理解分數乘法和除法的意義、計算與應用。
n-III-7 理解小數乘法和除法的意義,並能做直式計算與應用。
n-III-9 理解比例關係的意義,並能據以觀察、表述、計算與解題,如比
率、比例尺、速度、基準量等。
n-III-10 嘗試將較複雜的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以正確算式表述,並
據以推理或解題。
r-III-2 熟練數(含分數、小數)的四則混合計算。
r-III-3 觀察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並用文字或符號正確表述,協助
推理與解題。
s-III-2 認識圓周率的意義,理解圓面積、圓周長、扇形面積與弧長之計
算方式。
s-III-3 從操作活動,理解空間中面與面的關係與簡單立體形體的性質。
s-III-4 理解角柱(含正方體、長方體)與圓柱的體積與表面積的計算方
式。
s-III-7認識平面圖形縮放的意義與應用。
(學習策略)
特學 1-Ⅲ-5 將需記憶的學習內容與既有的知識產生連結。
特學 1-Ⅲ-7 條列學習內容的重點。
特學 4-Ⅲ-2 整理自己常犯的錯誤並列出可能解決方法。
學
習
內
容
D-6-1 圓形圖:報讀、說明與製作生活中的圓形圖。包含以百分率分配之
圓形圖(製作時應提供學生已分成百格的圓形圖。)
N-6-1 20以內的質數和質因數分解:小於20的質數與合數。2、3、5的質
因數判別法。以短除法做質因數的分解。
N-6-2 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質因數分解法與短除法。兩數互質。運
用到分數的約分與通分。
N-6-3 分數的除法:整數除以分數、分數除以分數的意義。最後理解除以
一數等於乘以其倒數之公式。
N-6-4 小數的除法:整數除以小數、小數除以小數的意義。直式計算。教
師用位值的概念說明直式計算的合理性。處理商一定比被除數小的錯誤類
型。
N-6-6 比與比值:異類量的比與同類量的比之比值的意義。理解相等的比
中牽涉到的兩種倍數關係(比例思考的基礎)
。
N-6-7解題:速度。比和比值的應用。速度的意義。能做單位換算(大單
位到小單位)。含不同時間區段的平均速度。含「距離=速度×時間」公
式。用比例思考協助解題。
N-6-8解題:基準量與比較量。比和比值的應用。含交換基準時之關係。
N-6-9 解題:由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列出恰當的算式解題(同 R-6-4)。
可包含(1)較複雜的模式(如座位排列模式)
;
(2)較複雜的計數:乘法
原理、加法原理或其混合;
(3)較複雜之情境:如年齡問題、流水問題、
和差問題、雞兔問題。
S-6-1 放大與縮小:比例思考的應用。
「幾倍放大圖」
、
「幾倍縮小圖」
。知
道縮放時,對應角相等,對應邊成比例。
S-6-2解題:地圖比例尺。地圖比例尺之意義、記號與應用。地圖上兩邊
長的比和實際兩邊長的比相等。
S-6-3 圓周率、圓周長、圓面積、扇形面積:用分割說明圓面積公式。求
扇形弧長與面積。知道以下三個比相等:
(1)圓心角:360;
(2)扇形弧
長:圓周長(3)扇形面積:圓面積,但應用問題只處理用(1)求弧長或
面積。
S-6-4 柱體體積與表面積:含角柱和圓柱。利用簡單柱體,理解「柱體體
積=底面積×高」的公式。簡單複合形體體積。
(學習策略)
特學 A-Ⅲ-3 學習內容的記憶方法。
特學 A-Ⅲ-4 重點標記或圖示。
特學 B-Ⅲ-2 預習和複習的工作。
特學 D-Ⅲ-3 解決或修正錯誤的方法。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年
學習目標
33. 認識因數、倍數、質數、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的意義、計算與應用。
34. 理解分數乘法和除法的意義、計算與應用。
35. 嘗試將較複雜的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以正確算式表述,並據以推理或
解題。
36. 觀察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並用文字或符號正確表述,協助推理與解
題。由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列出恰當的算式解題。
37. 小數乘法和除法的意義,並能做直式計算與應用。並能做直式計算與應
用。
38. 四捨五入取概數,並進行合理估算。
39. 認識圓周率的意義,理解圓面積、圓周長、扇形面積與弧長之計算方式。
40. 理解比例關係的意義,並能據以觀察、表述、計算與解題,如比率、比例
尺、速度、基準量等。
41. 理解比、比例式、正比、反比和連比的意義和推理,並能運用到日常生活
的情境解決問題。
42. 在具體情境中,解決三步驟以上之常見應用問題。 熟練數(含分數、小
數)的四則混合計算。
43. 理解比例關係的意義,並能據以觀察、表述、計算與解題,如比率、比例
尺、速度、基準量等。
44. 從操作活動,理解空間中面與面的關係與簡單立體形體的性質。
45. 理解角柱(含正方體、長方體)與圓柱的體積與表面積的計算方式。
46. 理解比例關係的意義,並能據以觀察、表述、計算與解題,如比率、比例
尺、速度、基準量等。
47. 嘗試將較複雜的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以算式正確表述,並據以推理或
解題。
48. 報讀圓形圖,製作折線圖與圓形圖,並據以做簡單推論。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
減量 □分解 □替代
教材資源:
☑
學習單
☑
教學影片
☑
自編 PPT
☑
實體教具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
☑
工作分析
☑
多元感官
☑
直接教學
☑
多層次教學
☑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
實作評量
☑
紙筆測驗
☑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3
質因數分解和短除法
1-1 質因數和合數、1-2 質因數、1-3 質因數分解、1-4
互質、1-5 用短除法求出最大公因數、1-6 用短除法求出
最小公倍數
4~5
分數的除法
2-1 最簡分數、2-2 同分母分數的除法、2-3 異分母分數
的除法、2-4 有餘數的分數除法、2-5 分數除法的應用、
2-6 被除數、除數和商的關係
6~7
小數的除法
3-1 整數除以小數、3-2 小數除以小數、3-3 有餘數的小
數除法、3-4 小數除法的應用、
3-5 被除數、除數和商的
關係、3-6 小數的概數和應用
8~9
比和比值
4-1 比、4-2 比值、4-3 相等的比、4-4 最簡單整數比、4-
5 比的應用
10
圓周率和圓面積
5-1 認識圓周率、5-2 圓面積、5-3 圓面積的應用
11~12
扇形面積
6-1 扇形的周長、6-2 扇形的面積、6-3 扇形面積的應
用、
6-4 複合圖形
13~14
正比
7-1 正比、7-2 正比的關係圖、7-3 正比的應用
15~16
速率
8-1 時間換算、8-2 秒速、分速、時速、8-3 秒速、分
速、時速的換算、8-4 速率的應用
17~18
形體關係和柱體表面
積
9-1 邊和邊的垂直關係、9-2 邊和邊的平行關係、9-3 面
和面及邊和面的垂直關係、9-4 面和面的平行關係、9-5
柱體及錐體面和面的關係、9-6 柱體的表面積
19~21
等量公理
10-1 等式、10-2 等量公理、10-3 列式與解題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3
柱體的體積
1-1 柱體的體積、
1-2 複合形體的體積
4~6
怎樣解題(一)
2-1 間隔問題、
2-2 方陣問題
、2-3 規律性問題
7~9
基準量和比較量
3-1 基準量和比較量、3-2 求兩量的和、3-3 求兩量的
差、
3-4 從兩量和或兩量差求基準量
10~12
縮圖和比例尺
4-1 縮圖和放大圖、4-2 對應點、對應角和對應邊、4-3
繪製縮圖和放大圖、4-4 比例尺
13~15
四則混合運算
5-1 分數四則、5-2 小數四則、5-3 數的混合計算、5-4
數的簡化計算
16~18
怎樣解題(二)
6-1 平均問題、6-2 年齡問題、
6-3 雞兔問題
、6-4 追趕
問題、6-5 流水問題
19~20
統計圖表
7-1 繪製長條圖、7-2 繪製折線圖、7-3 報讀圓形圖、7-4
繪製圓形圖
六、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特殊教育班-資源班級之課程計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 學(F 組)
4 節
學習教室
廖函微
教學對象
黃○祐(六年級)、俞○謙(六年級), 共 2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d-III-1 報讀圓形圖,製作折線圖與圓形圖,並據以簡單推論。
n-III-2 在具體情境中,解決三步驟以上之常見應用問題。
n-III-3 認識因數、倍數、質數、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的意義、計算
與應用。
n-III-6 理解分數乘法和除法的意義、計算與應用。
n-III-7 理解小數乘法和除法的意義,並能做直式計算與應用。
n-III-9 理解比例關係的意義,並能據以觀察、表述、計算與解題,如比
率、比例尺、速度、基準量等。
n-III-10 嘗試將較複雜的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以正確算式表述,並
據以推理或解題。
r-III-2 熟練數(含分數、小數)的四則混合計算。
r-III-3 觀察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並用文字或符號正確表述,協助
推理與解題。
s-III-2 認識圓周率的意義,理解圓面積、圓周長、扇形面積與弧長之計
算方式。
s-III-3 從操作活動,理解空間中面與面的關係與簡單立體形體的性質。
s-III-4 理解角柱(含正方體、長方體)與圓柱的體積與表面積的計算方
式。
s-III-7認識平面圖形縮放的意義與應用。
(學習策略)
特學 1-Ⅲ-5 將需記憶的學習內容與既有的知識產生連結。
特學 1-Ⅲ-7 條列學習內容的重點。
特學 4-Ⅲ-2 整理自己常犯的錯誤並列出可能解決方法。
學
習
內
容
D-6-1 圓形圖:報讀、說明與製作生活中的圓形圖。包含以百分率分配之
圓形圖(製作時應提供學生已分成百格的圓形圖。)
N-6-1 20以內的質數和質因數分解:小於20的質數與合數。2、3、5的質
因數判別法。以短除法做質因數的分解。
N-6-2 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質因數分解法與短除法。兩數互質。運
用到分數的約分與通分。
N-6-3 分數的除法:整數除以分數、分數除以分數的意義。最後理解除以
一數等於乘以其倒數之公式。
N-6-4 小數的除法:整數除以小數、小數除以小數的意義。直式計算。教
師用位值的概念說明直式計算的合理性。處理商一定比被除數小的錯誤類
型。
N-6-6 比與比值:異類量的比與同類量的比之比值的意義。理解相等的比
中牽涉到的兩種倍數關係(比例思考的基礎)
。
N-6-7解題:速度。比和比值的應用。速度的意義。能做單位換算(大單
位到小單位)。含不同時間區段的平均速度。含「距離=速度×時間」公
式。用比例思考協助解題。
N-6-8解題:基準量與比較量。比和比值的應用。含交換基準時之關係。
N-6-9 解題:由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列出恰當的算式解題(同 R-6-4)。
可包含(1)較複雜的模式(如座位排列模式)
;
(2)較複雜的計數:乘法
原理、加法原理或其混合;
(3)較複雜之情境:如年齡問題、流水問題、
和差問題、雞兔問題。
S-6-1 放大與縮小:比例思考的應用。
「幾倍放大圖」
、
「幾倍縮小圖」
。知
道縮放時,對應角相等,對應邊成比例。
S-6-2解題:地圖比例尺。地圖比例尺之意義、記號與應用。地圖上兩邊
長的比和實際兩邊長的比相等。
S-6-3 圓周率、圓周長、圓面積、扇形面積:用分割說明圓面積公式。求
扇形弧長與面積。知道以下三個比相等:
(1)圓心角:360;
(2)扇形弧
長:圓周長(3)扇形面積:圓面積,但應用問題只處理用(1)求弧長或
面積。
S-6-4 柱體體積與表面積:含角柱和圓柱。利用簡單柱體,理解「柱體體
積=底面積×高」的公式。簡單複合形體體積。
(學習策略)
特學 A-Ⅲ-3 學習內容的記憶方法。
特學 A-Ⅲ-4 重點標記或圖示。
特學 B-Ⅲ-2 預習和複習的工作。
特學 D-Ⅲ-3 解決或修正錯誤的方法。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年
學習目標
49. 認識因數、倍數、質數、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的意義、計算與應用。
50. 理解分數乘法和除法的意義、計算與應用。
51. 嘗試將較複雜的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以正確算式表述,並據以推理或
解題。
52. 觀察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並用文字或符號正確表述,協助推理與解
題。由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列出恰當的算式解題。
53. 小數乘法和除法的意義,並能做直式計算與應用。並能做直式計算與應
用。
54. 四捨五入取概數,並進行合理估算。
55. 認識圓周率的意義,理解圓面積、圓周長、扇形面積與弧長之計算方式。
56. 理解比例關係的意義,並能據以觀察、表述、計算與解題,如比率、比例
尺、速度、基準量等。
57. 理解比、比例式、正比、反比和連比的意義和推理,並能運用到日常生活
的情境解決問題。
58. 在具體情境中,解決三步驟以上之常見應用問題。 熟練數(含分數、小
數)的四則混合計算。
59. 理解比例關係的意義,並能據以觀察、表述、計算與解題,如比率、比例
尺、速度、基準量等。
60. 從操作活動,理解空間中面與面的關係與簡單立體形體的性質。
61. 理解角柱(含正方體、長方體)與圓柱的體積與表面積的計算方式。
62. 理解比例關係的意義,並能據以觀察、表述、計算與解題,如比率、比例
尺、速度、基準量等。
63. 嘗試將較複雜的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以算式正確表述,並據以推理或
解題。
64. 報讀圓形圖,製作折線圖與圓形圖,並據以做簡單推論。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
減量 □分解 □替代
教材資源:
☑
學習單
☑
教學影片
☑
自編 PPT
☑
實體教具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
☑
工作分析
☑
多元感官
☑
直接教學
☑
多層次教學
☑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
實作評量
☑
紙筆測驗
☑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3
質因數分解和短除法
1-1 質因數和合數、1-2 質因數、1-3 質因數分解、1-4
互質、1-5 用短除法求出最大公因數、1-6 用短除法求出
最小公倍數
4~5
分數的除法
2-1 最簡分數、2-2 同分母分數的除法、2-3 異分母分數
的除法、2-4 有餘數的分數除法、2-5 分數除法的應用、
2-6 被除數、除數和商的關係
6~7
小數的除法
3-1 整數除以小數、3-2 小數除以小數、3-3 有餘數的小
數除法、3-4 小數除法的應用、
3-5 被除數、除數和商的
關係、3-6 小數的概數和應用
8~9
比和比值
4-1 比、4-2 比值、4-3 相等的比、4-4 最簡單整數比、4-
5 比的應用
10
圓周率和圓面積
5-1 認識圓周率、5-2 圓面積、5-3 圓面積的應用
11~12
扇形面積
6-1 扇形的周長、6-2 扇形的面積、6-3 扇形面積的應
用、
6-4 複合圖形
13~14
正比
7-1 正比、7-2 正比的關係圖、7-3 正比的應用
15~16
速率
8-1 時間換算、8-2 秒速、分速、時速、8-3 秒速、分
速、時速的換算、8-4 速率的應用
17~18
形體關係和柱體表面
積
9-1 邊和邊的垂直關係、9-2 邊和邊的平行關係、9-3 面
和面及邊和面的垂直關係、9-4 面和面的平行關係、9-5
柱體及錐體面和面的關係、9-6 柱體的表面積
19~21
等量公理
10-1 等式、10-2 等量公理、10-3 列式與解題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3
柱體的體積
1-1 柱體的體積、
1-2 複合形體的體積
4~6
怎樣解題(一)
2-1 間隔問題、
2-2 方陣問題
、2-3 規律性問題
7~9
基準量和比較量
3-1 基準量和比較量、3-2 求兩量的和、3-3 求兩量的
差、
3-4 從兩量和或兩量差求基準量
10~12
縮圖和比例尺
4-1 縮圖和放大圖、4-2 對應點、對應角和對應邊、4-3
繪製縮圖和放大圖、4-4 比例尺
13~15
四則混合運算
5-1 分數四則、5-2 小數四則、5-3 數的混合計算、5-4
數的簡化計算
16~18
怎樣解題(二)
6-1 平均問題、6-2 年齡問題、
6-3 雞兔問題
、6-4 追趕
問題、6-5 流水問題
19~20
統計圖表
7-1 繪製長條圖、7-2 繪製折線圖、7-3 報讀圓形圖、7-4
繪製圓形圖
六、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特殊教育班級資源班之課程計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社會技巧
(A 組)
2 節
學習教室
廖函微、新進教師
教學對象(A 組) 蔡○璿(一年級)、羅○玹(一年級)、吳○綺(一年級) ,共 3 人。
教學對象(B 組) 李○霖(二年級)、蔡○恩(二年級),共 2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處人)
特社 2-I-5 依情境適當回答問題。
特社 2-I-7 了解與人相處的情境、簡單規則,建立友善的關係。
特社 2-I-12 與他人相處時,遵守基本的禮儀。
(處己)
特社 1-I-1 分辨與表達基本的正向或負向情緒。
特社 1-I-5 在遭逢不如意事件時,接受他人安慰並適當發洩情緒。
(處環境)
特社 3-I-2 依指示完成簡單的工作。
特社 3-I-4 以適當的身體動作或口語表達需求。
特社 3-I-5 遵守教室規則。
學
習
內
容
特社 A-Ⅰ-1 基本情緒的認識與分辨。
特社 B-Ⅰ-1 溝通訊息的意義。
特社 B-Ⅰ-3 人際關係的建立。
特社 C-Ⅰ-1 學校規則的認識與遵守。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21. 能正確辨識自己與他人的基本情緒。
22. 能依情境適當回答問題及表達意見。
23. 能想出合適的方式來排解情緒並加以執行。
24. 能遵守團體規範或遊戲規則。
25. 能合適地表達自己的需求或想法。
26. 與人相處時能瞭解簡單的規則並保持適當的人我分際(如:
維持適當說話距離、音量、面對對方等)。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
☑
簡化 □減量
☑
分解 □替代
□重整 □其他:
教材資源:
☑
學習單
☑
教學影片
☑
圖卡
☑
其他: 桌遊、PPT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
☑
工作分析
☑
多元感官
☑
直接教學
☑
多層次教學
☑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 1~5 週
適當的表情
1.活動一:認識表情
(1)認識「喜怒哀樂」的表情。
(2)認識表情代表的意義。
(3)認識表情出現的情境。
2.活動二:表情練習
(1)學生對著鏡子練習「喜怒哀樂」四種表情。
(2)學生根據情境做出適當的表情。
(3)重複演練。
3. 活動三:表情猜猜樂
(1)學生將東西藏在盒子中,當老師摸到有東西的盒
子,學生就要微笑,摸到空的盒子學生就要裝出生氣
的表情。
(2)學生輪流出題,並用表情提示盒子裡是否有東西。
第 6~10 週
表達我的心
1.活動一:表達心情
(1)討論何時會出現喜怒哀樂的心情
(2)導讀繪本—彩色怪獸
(3)桌遊—情緒小怪獸
2.活動二:感恩的心
討論生活中要感謝的對象,並完成卡片,送給對方
第 11~15 週
好玩的桌遊
4. 活動一:哼!只有我能贏
(1)導讀繪本
(2)討論遊戲時的正確行為與規範
5. 活動二:桌遊時間
(1)教師引導學生共同閱讀說明書,講解遊戲規則。
(2)學生自行決定輪流的順序。(猜拳或是黑白)
(3)教師引導遊戲的進行,適時加入常規的訓練和練
習等待。
(4)分出勝負時讓學生了解「勝不驕敗不餒」的精神。
(桌遊:抽鬼牌、嗒寶、眼明手快)
第 16~21 週
社會性故事
社會性故事:教師根據學生在原班級遇到的困難和行
為當做教材,運用第三人稱角色重新省思自己的行為
並改進。
(1)教師事先依照學生的經驗編制社會性故事,讓學
生共同念讀社會性故事。
(2)教師運用即時動畫讓學生了解他人的感受。
(3)學生們敘述事情發生經過。(5 句以內)
(4)學生討論看法並提出解決方案。
(5)相同情境的演練。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 1~5 週
看見你的好
1.活動一:看見你的好
(1)教師播放影片。
(2)引導影片內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
2.活動二:何謂優點
(1)定義優點: 是擅長的、覺得表現很棒的事情(地
方)
(2)舉例那些事情可以是優點。
(3)學生輪流說出自己的優點。
3. 活動三:好話便利貼
(1)依序輪流誇獎坐在自己旁邊的同學有哪些優點。
(2)在便利貼上紀錄優點,送給對方。
(3)被誇獎的同學要做出禮貌的回應。
第 6~10 週
情緒管理
1.活動一:行動輪盤
(1)步驟一:我的情緒是什麼
步驟二:感覺哪裡來(怎麼引起的)
步驟三:從行動輪盤選擇合適的方法
步驟四:執行方法
2.活動二:情境演練
(1)教學流程:
教師播放影片→學生判斷情境→教師引導學生依照情
緒管理四步驟回答問題。
(2)教師播放不同情境影片,重複演練。
第 11~15 週
我會玩桌遊
9. 教師引導學生共同閱讀說明書,講解遊戲規則。
10. 學生自行決定輪流的順序。(猜拳或是黑白)
11. 教師引導遊戲的進行,適時加入常規的訓練和練
習等待。
12. 分出勝負時讓學生了解「勝不驕敗不餒」的精神,
並使用行動輪盤解決情緒及困難
(桌遊:快手疊杯、鈕紐相扣、龜兔賽跑)
第 16~20 週
情緒管理-
生活篇
1.活動一:行動輪盤
(1)步驟一:我的情緒是什麼
步驟二:感覺哪裡來(怎麼引起的)
步驟三:從行動輪盤選擇合適的方法
步驟四:執行方法
2.活動二:生活情境演練
(1)教師根據學生在原班級遇到的困難和行為當做教
材,學生角色扮演情境中的人物。
(2)藉由此活動,引導學生重新省思自己的行為,並
依照四步驟回答問題。
六、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特殊教育班級資源班之課程計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社會技巧
(A 組)
2 節
學習教室
許碧君、新進教師
教學對象(C 組) 葉○佐(一年級)、李○甄(一年級)、羅○峰(一年級) ,共 3 人。
教學對象(D 組) 林○凱(一年級)、王○筠(二年級)、莊○宇(二年級),共 3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處人)
特社 2-I-5 依情境適當回答問題。
特社 2-I-7 了解與人相處的情境、簡單規則,建立友善的關係。
特社 2-I-12 與他人相處時,遵守基本的禮儀。
(處己)
特社 1-I-1 分辨與表達基本的正向或負向情緒。
特社 1-I-5 在遭逢不如意事件時,接受他人安慰並適當發洩情緒。
(處環境)
特社 3-I-2 依指示完成簡單的工作。
特社 3-I-4 以適當的身體動作或口語表達需求。
特社 3-I-5 遵守教室規則。
學
習
內
容
特社 A-Ⅰ-1 基本情緒的認識與分辨。
特社 B-Ⅰ-1 溝通訊息的意義。
特社 B-Ⅰ-3 人際關係的建立。
特社 C-Ⅰ-1 學校規則的認識與遵守。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27. 能正確辨識自己與他人的基本情緒。
28. 能依情境適當回答問題及表達意見。
29. 能想出合適的方式來排解情緒並加以執行。
30. 能遵守團體規範或遊戲規則。
31. 能合適地表達自己的需求或想法。
32. 與人相處時能瞭解簡單的規則並保持適當的人我分際(如:
維持適當說話距離、音量、面對對方等)。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
☑
簡化 □減量
☑
分解 □替代
□重整 □其他:
教材資源:
☑
學習單
☑
教學影片
☑
圖卡
☑
其他: 桌遊、PPT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
☑
工作分析
☑
多元感官
☑
直接教學
☑
多層次教學
☑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 1~5 週
實話實說
1.活動一:我的優缺點
(1)認識優點及缺點。
(2)認識自己的優缺點。
(3)分享。
2.活動二:我希望/他人希望改善的優缺點
(1)列出自己的優缺點。
(2)自己希望改善的缺點/分享。
(3)他人希望自己改善的缺點。
3. 活動三:改善任務大挑戰
(1)想想看缺點改善實際方式。
(2)實戰演練。
4. 活動四:欣賞不一樣的自己
(1)成果分享
第 6~8 週
放鬆練習
1.活動一:放鬆好妙招
(1)分享放鬆方法
(2)導讀繪本—啊!煩惱
2.活動二:纏繞畫介紹
指導纏繞畫基本技法
第 10~12 週
合作創作
6. 活動一:合作創作纏繞畫
(1)分組進行創作
(2)成果發表
第 13~16 週 面對嘲弄怎麼辦
1.活動一:分辨善意或嘲弄
(1)影片介紹
(2)善意與嘲弄分類
2.活動二:嘲弄事件
(1)繪本導讀-不要嘲笑我
(2)分享嘲弄給人的感受
3. 活動三:面對嘲弄因應技巧
(1)繪本導讀-不怕被嘲笑:猴子穆奇的故事
(2)實戰演練。
第 17~20 週
合作性桌遊
合作性桌遊
(1)運動家精神
(2)理解規則並執行
(3)友伴合作技巧
(4)衝突事件協商
(5)檢核表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 1~5 週
停想選做
1.學生實際情緒行為是件、情境故事/影片
2.討論並判斷行為與結果間的關係
3.練習在情境下選擇較佳的行為反應
4.自我檢核
第 6~10 週
情緒管理
1.活動一:行動輪盤
(1)步驟一:我的情緒是什麼
步驟二:感覺哪裡來(怎麼引起的)
步驟三:從行動輪盤選擇合適的方法
步驟四:執行方法
2.活動二:情境演練
(1)教學流程:
教師播放影片→學生判斷情境→教師引導學生依照情
緒管理四步驟回答問題。
(2)教師播放不同情境影片,重複演練。
第 11~15 週
我會玩桌遊
13. 教師引導學生共同閱讀說明書,講解遊戲規則。
14. 學生自行決定輪流的順序。(猜拳或是黑白)
15. 教師引導遊戲的進行,適時加入常規的訓練和練
習等待。
16. 分出勝負時讓學生了解「勝不驕敗不餒」的精神,
並使用行動輪盤解決情緒及困難
(桌遊:快手疊杯、鈕紐相扣、龜兔賽跑)
第 16~20 週
情緒管理-
生活篇
1.活動一:行動輪盤
(1)步驟一:我的情緒是什麼
步驟二:感覺哪裡來(怎麼引起的)
步驟三:從行動輪盤選擇合適的方法
步驟四:執行方法
2.活動二:生活情境演練
(1)教師根據學生在原班級遇到的困難和行為當做教
材,學生角色扮演情境中的人物。
(2)藉由此活動,引導學生重新省思自己的行為,並
依照四步驟回答問題。
六、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特殊教育班級之課程計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社會技巧
2 節
學習教室
新進教師、許碧君
教學對象(E 組) 張○絨(四年級)、劉○馨(三年級)、林○辰(三年級),共 3 人。
教學對象(F 組) 陳○安(四年級)、賴○任(四年級)、蔡○翔(四年級),共 3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處己)
特社 1-II-1 嘗試因應與處理基本的情緒及壓力。
特社 1-II-4 嘗試使用策略解決問題並接納後果。
(處人)
特社 2-II-3 遵守團體規範,並依情境回應他人的邀請或主動加入團體。
特社 2-II-4 分辨與採用適當的方式解決衝突,並能理性評估和接受衝突
的後果。
(處環境)
特社 3-II-1 在課堂或小組討論中適當表達與回應意見。
特社 3-II-2 在小組中分工合作完成自己的工作。
特社 3-II-4 遇到困難時,具體說明需要的協助。
學
特社 A-Ⅱ-1 基本情緒的表達。
習
內
容
特社 A-Ⅱ-3 自我接納與激勵。
特社 B-Ⅱ-2 表達與傾聽的時機。
特社 B-Ⅱ-3 團體的基本規範。
特社 B-Ⅱ-4 衝突情境的因應。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0. 能分辨他人基本的正向或負向情緒。
11. 依情境表達回答問題。
12. 能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各種生活或學習經驗。
13. 能在課堂中持續傾聽他人說話
14. 能等待、輪流說話及不隨便插話
15. 能遵守教室規則(如:專心上課、舉手後發言、不隨便離開座位等)
16. 在團體中遵守基本規範。
17. 能接受失敗的結果及所造成的壓力。
18. 能接納自己行為的後果(如:做錯事能接受處罰)。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
☑
簡化 □減量
☑
分解 □替代
□重整 □其他:
教材資源:
☑
學習單
☑
教學影片
☑
圖卡
☑
其他: 桌遊、PPT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
☑
工作分析
☑
多元感官
☑
直接教學
☑
多層次教學
☑
合作學習
☑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 1~3 週
分[暑]同享
1.
複習上課規則
2.
教師與學生分享暑假生活
3.引導學生畫出或拼貼出暑假做過的事(EX:旅行、騎
單車、游泳…)
4.輪流出來拿著畫介紹自己暑假做過的事情與感覺
(開心、難過…)。
5.拿著別人的畫,介紹別人做過的事情。
第 4~6 週
責任你我他
1.請學生分享曾經忘記帶學用品的經驗,例如餐盒、
尺、
水彩、彩色筆等,並詢問各自的解決方法?
3.引導學生「把東西放在固定位置」是一件重要的事
情。
4.引導學生,在固定的時間(例如晚上八點)整理書
包。
5.討論:「上學一定要帶的東西」:請學生自由發表。
6.引導學生整理歸納,如:課本整理成「課本」一類
等。
7.歸納整理成條列式清單,並將清單製作成「書包檢核
表」。
第 7~10 週
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1.教師說明疊疊樂遊戲規則:
(1)請每位同學輪流到前面將積木一個一個往上堆
疊,當積木倒了,遊戲結束。
2.教師和同學討論剛剛活動中當積木快要倒下時每個
人的感覺,不止自己會感到緊張有壓力旁邊的同學們
也會跟著緊張,進而帶入情緒也是如此,所以要適時
的調節情緒。
3.介紹「三不二能」:
(1)不會傷害自己,也不會傷害別人。
(2)不會破壞與他人的關係。
(3)不會破壞物品。
(4)能讓情緒變得比較好,而且持續比較長的時間。
(5)能讓自己再次碰到同樣的情況時,有比較好的解
決方法。
第 11~15 週
生氣王子
1.教師導讀繪本【生氣王子】
2.複習「三不二能」並討論繪本中生氣王子所使用的
方法是否符合三不二能的條件。
3.能在老師的帶領下,了解生氣的情緒表現,並請學
生發表會讓自己生氣的事情。
4.師生共同討論生氣可能會有的後果、造成的傷害。
5.師生共同討論控制生氣的方法、步驟-停、想、
選、做,並示範、練習。
⑴停:先讓情緒暫停下來
⑵想:想一想有哪些解決方法
⑶選:選一個適當的方法
⑷做:去執行
第 16~21 週
桌遊趣
1.教師介紹教室內的桌遊。
2.大家討論要怎麼決定先玩哪一種?
3.大家討論出獎勵辦法!
4.當你在遊戲中感到生氣、憤怒當下如何處理?
5.當你在遊戲中感到開心、快樂當下如何表現?
6.贏了可以笑別人嗎?/遊戲輸了怎麼辦?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 1~3 週
除冰暖身
1.複習上課規則
2.教師與學生分享寒假生活
3.引導學生畫下寒假做過的事,並輪流出來拿著畫介
紹自己寒假做過的事情與感覺(開心、難過…)。
4.拿著別人的畫,介紹別人做過的事情。
第 4~8 週
認識情緒
1.教師請小朋友表演高興、生氣、 悲傷三種情緒的
表情。
2.教師請一位小朋友表演某一個情緒,再請其他的小
朋友說出表演者是什麼樣的情緒。
3.教師詢問學生:當我們有情緒反應時,會從哪些地
方表現出來?(例如:臉部表情、動作、語氣)
4.教師發下上課作業單,並且扮演不同的情緒,請學
生根據老師的表情、聲音、肢體動作來勾選情緒特
徵。並根據老師的表演說出是老師什麼樣的情緒?
第 9~15 週
消除自己的生氣
1.教師與協同學生演練情境劇。
2.引導學生思考情境中的情緒是什麼?
3.提醒學生能夠適當處理自己生氣,將會吸引更多人
和自己做朋友。
4.請學生發表當生氣時會有什麼表現?針對學生的回
答給予適當的回饋。
5.每位學生輪流上台做情境演練,並檢核自己及別人
是否有做到教學步驟。
第 16~20 週
我會玩桌遊
1.教師引導學生共同閱讀說明書,講解遊戲規則。
2.學生自行決定輪流的順序。(猜拳或是黑白)
3.教師引導遊戲的進行,適時加入常規的訓練和練習
等待。
4.分出勝負時讓學生了解「勝不驕敗不餒」的精神。
(桌遊:怪獸方塊、龜兔賽跑)
六、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特殊教育班級課程之課程計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社會技巧
1 節
學習教室
鐘點教師
教學對象(G 組) 卓○韓(五年級)、林○晴(五年級)、郭○恩(六年級) ,共 3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處己)
特社 1-III-1 聽從建議選擇較佳的情緒處理技巧。
特社 1-III-3 接納自己與接受不可能每個人都喜歡自己的事實。
特社 1-III-5 使用策略解決問題,但不過度重視結果或成敗。
(處人)
特社 2-III-1 以善意正向的觀點,看待與人相處的各種互動行為。
特社 2-III-4 依據情境,用適當的方式與他人分享自己喜歡的物品
或生活經驗。
特社 2-III-5 明瞭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地方,交友時不以單一標準或
條件選擇。
特社 2-III-6 展現合宜行為以維持長時間的友誼。
特社 2-III-10 檢視發生衝突的原因並設法自我修正。
(處環境)
特社 3-III-2 主動參與課堂或小組討論,並在小組中主動對他人提
供協助。
特社 3-III-3 服從小組決議並完成指派的工作。
學
習
內
容
特社 A-Ⅲ-1 複雜情緒的處理。
特社 A-Ⅲ-2 壓力的替代與紓解方法。
特社 B-Ⅲ-3 自我經驗的分享。
特社
C-Ⅲ-1 不同學習情境變化的適應與調整。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能分辨他人基本的正向或負向情緒。
2.依情境表達回答問題。
3.能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各種生活或學習經驗。
4.能在課堂中持續傾聽他人說話
5 能等待、輪流說話及不隨便插話
6 能遵守教室規則(如:專心上課、舉手後發言、不隨便離開座位等)
7 在團體中遵守基本規範。
8 能接受失敗的結果及所造成的壓力。
9.能接納自己行為的後果(如:做錯事能接受處罰)
。
10.能在團體活動中,透過繪本、團體討論與遊戲、實際操作演練等方式,學習
辨別及表達自我與他人的情緒,並主動應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減量■分解□替代
□重整□加深 □加廣 □濃縮□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教學影片■圖卡□區分性教學□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4
分[暑]同享
1.複習上課規則
2.能遵守教室規則(如:專心上課、上課鐘響就要進
教室、舉手後發言、不隨便離開座位或上課時不過度
發言等)
3.
教師與學生分享暑假生活
4.引導學生畫出或拼貼出暑假做過的事(EX:旅行、騎
單車、游泳…)
5.輪流出來拿著畫介紹自己暑假做過的事情與感覺
(開心、難過…)。
6.拿著別人的畫,介紹別人做過的事情。
5~6
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1.能跟著老師的指令進行靜心練習
2.能說出靜心活動時,內心的感受
3.請學生說出生氣時,有哪些方法可以讓自己冷靜?
4.課堂行為檢核與回饋
7~12
友善術(一)
認識心情
【活動一】什麼是好心情
一、教師利用情境圖、照片或表情引導學生認識
開心、興奮、滿足等情緒。
二、學生討論其過去的經驗或是教師提供相對應
的情境,讓學生進行情緒與情境的連結。
三、教師引導學生做出表情或動作,並引導其適
當抒發感受之方法。
【活動二】什麼是壞心情
一、教師利用情境圖、照片或表情引導學生認識
生氣、難過等情緒。
二、學生討論其過去的經驗或是教師提供相對應
的情境,讓學生進行情緒與情境的連結。
三、教師引導學生做出表情或動作,並引導其適
當抒發感受之方法。
【活動三】彩色怪獸
一、教師導讀繪本《彩色怪獸》並利用情境圖和
故事,引導學生觀察人物的表情和動作,讓學生
嘗試說出其情緒和引發情緒變化的原因。
二、學生討論《彩色怪獸》繪本中新習得的情緒
詞彙,例如:平靜等等。
三、學生能進行簡單的情緒分類,將情緒分為好
與壞的心情,並分享自己與彩色怪獸是否有類似
的情緒經驗。
四、學生嘗試依據情緒的圖卡做出相同的表情,
並讓其他同學猜測其感受。
五、教師安排各種模擬情境,學生依據不同情境,
嘗試做出適當的表情、動作後,能適當的說出自
己的感受。
【活動四】察言觀色
一、學生利用遊戲真實情境嘗試做出相對應的表
情、動作,並能適當的表達自己的情緒。教師與
學生共同檢核其表現,並討論改進的方式,作為
下次改善的依據。
13~18
友善術(二)
【活動一】建立關係
2. 認識打招呼:觀看活動影片,了解打招呼是建
立人際互動的步驟。
2.自我介紹:對他人做簡單的自我介紹。
【活動二】當我們同在一起 1
2. 團體遊戲:事前說明規則及預告(部分有需求
的同學會拿到社會性故事的字條)
2.錄影、回饋、自評表現、下次期許。
【活動三】當我們同在一起 2
1.團體遊戲:事前說明規則及預告
(部分有需求的同學會拿到社會性故事的字條)
2.錄影、回饋、自評表現、下此期許。
【活動四】分享快樂一同製作
19~21
總複習/期末檢核
【單元統整活動】
1.複習單元活動重點快問快答
2.邀請班上同學參與期末同樂遊戲
3.能在遇到困難時,具體說明需要的協助
4.能表達自己基本的正向或負向情緒
5.能嘗試處理自己的負向情緒
6.課堂行為檢核與回饋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2
寒假生活分享
4. 複習上課規則
5. 預告本學期課程規劃內容。
6. 個人分享:寒假生活點滴或記憶最深刻情。
3~4
說出真心話
1.繪本:噓!不行說謊唷!
2.繪本內容: 將說謊結合有趣活潑的情節,告訴小
朋友說謊會帶來怎麼樣的代價。
3.真心話大考驗:能在做錯事時表現出勇敢面對的
態度、能接受錯誤行為的後果,不逃避。
4.課堂行為檢核與回饋
5~8
合作力量大
1.遊戲規則介紹:友情接力、泳渡硫酸河
2.能在合作下完成團隊工作、和睦相處建立友情
3.發揮創意自由訂規則
4.課堂行為檢核與回饋
9~12
溝通學問大
1.複習上課規則
2.觀賞影片:前田與野口
3.換句話說:能觀察不同角色的情緒反應,並修正
不恰當的口氣與語句
4.課堂行為檢核與回饋
13~16
面對欺負該怎麼做?
1.複習上課規則
2.繪本導讀:被欺負時,可以打回去嗎:我不想傻
傻被欺負
3.討論與分享:
如果自己是小碩(被人欺負者)該怎麼做?
如果自己是佑鎮(欺負別人者)該怎麼做?
自己要當智冠嗎(積極旁觀者)?
自己要當敏浩嗎(消極旁觀者)?
有沒有更好的作為呢?
4.小試身手:透過情境演練,學習積極保護自己。
5.課堂行為檢核與回饋
17~20
桌遊同樂會
1.能在遇到困難時,具體說明需要的協助
2.能表達自己基本的正向或負向情緒
3.能嘗試處理自己的負向情緒
4.能夠與同儕維持友好關係
5.課堂行為檢核與回饋
六、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特殊教育班級課程之課程計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社會技巧
1 節
學習教室
新進教師
教學對象(H 組) 陳○翔(六年級)、俞○謙(六年級) 、陳○耕(六年級),共 3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習表
現
(處己)
特社 1-III-1 聽從建議選擇較佳的情緒處理技巧。
特社 1-III-3 接納自己與接受不可能每個人都喜歡自己的事實。
特社 1-III-5 使用策略解決問題,但不過度重視結果或成敗。
(處人)
特社 2-III-1 以善意正向的觀點,看待與人相處的各種互動行為。
特社 2-III-4 依據情境,用適當的方式與他人分享自己喜歡的物品
或生活經驗。
特社 2-III-5 明瞭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地方,交友時不以單一標準或
條件選擇。
特社 2-III-6 展現合宜行為以維持長時間的友誼。
特社 2-III-10 檢視發生衝突的原因並設法自我修正。
(處環境)
特社 3-III-2 主動參與課堂或小組討論,並在小組中主動對他人提
供協助。
特社 3-III-3 服從小組決議並完成指派的工作。
學習內
容
特社 A-Ⅲ-1 複雜情緒的處理。
特社 A-Ⅲ-2 壓力的替代與紓解方法。
特社 B-Ⅲ-3 自我經驗的分享。
特社
C-Ⅲ-1 不同學習情境變化的適應與調整。
融入之議題
■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能分辨他人基本的正向或負向情緒。
2.依情境表達回答問題。
3.能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各種生活或學習經驗。
4.能在課堂中持續傾聽他人說話
5 能等待、輪流說話及不隨便插話
6 能遵守教室規則(如:專心上課、舉手後發言、不隨便離開座位等)
7 在團體中遵守基本規範。
8 能接受失敗的結果及所造成的壓力。
9.能接納自己行為的後果(如:做錯事能接受處罰)
。
10.能在團體活動中,透過繪本、團體討論與遊戲、實際操作演練等方式,學習
辨別及表達自我與他人的情緒,並主動應用到日常生活中。
11.能在團體活動中,透過繪本、團體討論與遊戲、實際操作演練等方式,學
習使用適當的口語或肢體方式與他人互動,並主動應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減量■分解□替代
□重整□加深 □加廣 □濃縮□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教學影片■圖卡□區分性教學□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4
分[暑]同享
1.複習上課規則
2.能遵守教室規則(如:專心上課、上課鐘響就要進
教室、舉手後發言、不隨便離開座位或上課時不過度
發言等)
3.
教師與學生分享暑假生活
4.引導學生畫出或拼貼出暑假做過的事(EX:旅行、騎
單車、游泳…)
5.輪流出來拿著畫介紹自己暑假做過的事情與感覺
(開心、難過…)。
6.拿著別人的畫,介紹別人做過的事情。
5~6
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1.能跟著老師的指令進行靜心練習
2.能說出靜心活動時,內心的感受
3.請學生說出生氣時,有哪些方法可以讓自己冷靜?
4.課堂行為檢核與回饋
7~12
友善術(一)
認識心情
【活動一】什麼是好心情
一、教師利用情境圖、照片或表情引導學生認識
開心、興奮、滿足等情緒。
二、學生討論其過去的經驗或是教師提供相對應
的情境,讓學生進行情緒與情境的連結。
三、教師引導學生做出表情或動作,並引導其適
當抒發感受之方法。
【活動二】什麼是壞心情
一、教師利用情境圖、照片或表情引導學生認識
生氣、難過等情緒。
二、學生討論其過去的經驗或是教師提供相對應
的情境,讓學生進行情緒與情境的連結。
三、教師引導學生做出表情或動作,並引導其適
當抒發感受之方法。
【活動三】彩色怪獸
一、教師導讀繪本《彩色怪獸》並利用情境圖和
故事,引導學生觀察人物的表情和動作,讓學生
嘗試說出其情緒和引發情緒變化的原因。
二、學生討論《彩色怪獸》繪本中新習得的情緒
詞彙,例如:平靜等等。
三、學生能進行簡單的情緒分類,將情緒分為好
與壞的心情,並分享自己與彩色怪獸是否有類似
的情緒經驗。
四、學生嘗試依據情緒的圖卡做出相同的表情,
並讓其他同學猜測其感受。
五、教師安排各種模擬情境,學生依據不同情境,
嘗試做出適當的表情、動作後,能適當的說出自
己的感受。
【活動四】察言觀色
一、學生利用遊戲真實情境嘗試做出相對應的表
情、動作,並能適當的表達自己的情緒。教師與
學生共同檢核其表現,並討論改進的方式,作為
下次改善的依據。
13~18
友善術(二)
【活動一】建立關係
2. 認識打招呼:觀看活動影片,了解打招呼是建
立人際互動的步驟。
2.自我介紹:對他人做簡單的自我介紹。
【活動二】當我們同在一起 1
2. 團體遊戲:事前說明規則及預告(部分有需求
的同學會拿到社會性故事的字條)
2.錄影、回饋、自評表現、下次期許。
【活動三】當我們同在一起 2
1.團體遊戲:事前說明規則及預告
(部分有需求的同學會拿到社會性故事的字條)
2.錄影、回饋、自評表現、下此期許。
【活動四】分享快樂一同製作
19~21
總複習/期末檢核
【單元統整活動】
1.複習單元活動重點快問快答
2.邀請班上同學參與期末同樂遊戲
3.能在遇到困難時,具體說明需要的協助
4.能表達自己基本的正向或負向情緒
5.能嘗試處理自己的負向情緒
6.課堂行為檢核與回饋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2
寒假生活分享
4. 複習上課規則
5. 預告本學期課程規劃內容。
6. 個人分享:寒假生活點滴或記憶最深刻情。
3~4
說出真心話
1.繪本:噓!不行說謊唷!
2.繪本內容: 將說謊結合有趣活潑的情節,告訴小
朋友說謊會帶來怎麼樣的代價。
3.真心話大考驗:能在做錯事時表現出勇敢面對的
態度、能接受錯誤行為的後果,不逃避。
4.課堂行為檢核與回饋
5~8
合作力量大
1.遊戲規則介紹:友情接力、泳渡硫酸河
2.能在合作下完成團隊工作、和睦相處建立友情
3.發揮創意自由訂規則
4.課堂行為檢核與回饋
9~12
溝通學問大
1.複習上課規則
2.觀賞影片:前田與野口
3.換句話說:能觀察不同角色的情緒反應,並修正
不恰當的口氣與語句
4.課堂行為檢核與回饋
13~16
面對欺負該怎麼做?
1.複習上課規則
2.繪本導讀:被欺負時,可以打回去嗎:我不想傻
傻被欺負
3.討論與分享:
如果自己是小碩(被人欺負者)該怎麼做?
如果自己是佑鎮(欺負別人者)該怎麼做?
自己要當智冠嗎(積極旁觀者)?
自己要當敏浩嗎(消極旁觀者)?
有沒有更好的作為呢?
4.小試身手:透過情境演練,學習積極保護自己。
5.課堂行為檢核與回饋
17~20
桌遊同樂會
1.能在遇到困難時,具體說明需要的協助
2.能表達自己基本的正向或負向情緒
3.能嘗試處理自己的負向情緒
4.能夠與同儕維持友好關係
5.課堂行為檢核與回饋
六、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特殊教育班級資源班之課程計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功能性動作
(A 組)
1 節
學習教室
廖函微
教學對象(A 組) 蔡
O 璿(一年級)、李 O 霖(二年級) 、葛 O 嘉(二年級),共 3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特功 2-1 具備維持身體姿勢技能。
特功 2-2 具備改變身體姿勢技能。
特功 2-7 具備手部精細操作技能。
特功 2-8 具備雙側協調與眼手協調技能。
學
習
內
容
特功 B-9 蹲姿的維持。
特功 B-10 單腳站姿勢的維持。
特功 C-5 蹲姿與站姿的轉換。
特功 C-6 彎腰拾物。
特功 E-2 腹部貼地的匍伏前進。
特功 E-3 腹部離地以手和膝蓋的爬行。
特功 H-4 前三指指腹的抓握。
特功 H-5 拇指及食指尖的撿拾。
特功 I-5 握筆塗鴉。
特功 I-6 疊高積木。
特功 I-8 串珠子。
特功 I-10 紙張的對摺及摺痕的壓捏。
特功 I-11 剪直線或曲線。
特功 I-14 範圍內的著色。
特功 I-15 數字或國字的描畫。
特功 J-3 指令下簡單或單一動作的執行。
特功 J-4 指令下複雜或連續二個以上動作的執行。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能做出連續兩個以上指令之動作。
2.能以連續翻身的方式在地板上移位 5 公尺
3.能肚子貼地向前匍匐前進 10 公尺遠
4.能維持蹲姿從事活動(如:蹲著撿東西或拼拼圖、使用蹲式廁等)
5.能用拇指及食指側抓起小東西(如:砝碼)
6.能看著他人示範,模仿動作。
7.能使用工具剪紙(直線、曲線、圖形外圍)
8.能將紙張摺疊、壓捏。
9.能使用塗色工具進行繪畫。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
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其他:
教材資源:
教學影片和音樂其他:角錐、立體大型積木、拼圖、三角錐、呼
拉圈、球、尺、鉛筆、膠水、創作本、跳繩、迷宮、彩色筆、色鉛筆、剪刀、大
球 (排球、躲避球)、小球(塑膠球)、繩子、色紙、珠子、細繩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
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
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 1~5 週
五指動一動
活動一:手指動作訓練
5. 學生練習用其他四指輪流碰大拇指。
6. 老師出題:左右手分別用不同的手指碰大拇指,
學生要模仿老師的動作。
活動二:五指翻象棋
3. 學生第一輪用大拇指和食指翻象棋,翻到兩個一
樣的象棋就可以拿走;第二輪用大拇指和中指翻
象棋,以此類推。
活動三:五指翻撲克牌
1.學生第一輪用大拇指和食指翻撲克牌,翻到兩張一
樣的撲克牌就可以拿走;第二輪用大拇指和中指翻撲
克牌,以此類推。
第 6~10 週
手眼控制王
活動一:壽司疊疊樂
5. 將積木疊高
6. 輪流抽取積木,不可讓積木塔倒下。
活動二:疊疊貓
輪流擲骰子,並將指定貓咪卡牌疊起。
活動三:超級犀牛
5. 輪流抽卡牌。
6. 將卡牌疊放在指定位置,並適時移動犀牛。
第 11~15 週
一起玩瑜珈
1.與左右同學相互配合,進行肢體伸展。
2.配合影片做出一樣的動作,維持至少 5 秒。(每堂
課至少練習 5 個動作)
3.練習調整呼吸。
4.學生輪流當小老師,帶領同學做出至少 3 個瑜珈動
作。
第 16~21 週
征服障礙賽
活動一:
練習挑戰:單腳、雙腳向前跳、登階、爬行、走平衡
木、分辨動作指令、執行連續性動作、丟接球、交替
步
活動二:
7. 學生拿著一片拼圖,穿越障礙物,抵達終點。
8. 將拼圖拼在終點的板子上。
9. 通過相同的障礙物,從終點挑戰回起點。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 1~5 週
手眼協調
我最行
活動一:我會串珠
依照指定顏色順序完成串珠。
活動二:我會縫鈕扣
根據圖卡上的顏色順序,將鈕扣縫到塑膠板上
活動三:咕咕拼豆
5. 練習扣上拼豆
6. 對照示範圖,將拼豆拼成指定圖案
第 6~10 週
美勞高手
活動一:剪紙創作
9. 練習剪直線
10. 練習剪曲線
11. 練習將物件沿著外圍邊線剪下
12. 將剪下的物件貼至指定位置
活動二:摺紙遊戲
9. 練習對角對摺
10. 摺小花、動物
11. 摺紙盒
12. 摺紙飛機、紙船
活動三:數字畫
根據數字對應的顏色,完成數字畫創作
第 11~15 週
手腳運用
我最行
活動一:扭扭樂
根據指令,將手腳放在指定顏色的區塊中
活動二:察”顏”觀”色”
觀察前一個同學碰觸的角錐顏色順序,完成動作指令
活動三:反應訓練
預備動作為半蹲動作,口令有:頭、肩、腰、膝,及腳(學
生須聽口令將雙手放至指定位置,隨機),聽到角椎顏色後
快速拿取,先碰到指定角錐顏色得一分)
第 16~20 週
肌力運動
我最行
活動一:
5. 學生趴在地板上肚子離地,匍匐前進來回 1 趟。
6. 拿著一片拼圖翻滾到終點,來回直到完成拼圖。
活動二:
5. 學生蹲著拿著一片拼圖走到終點,來回直到完成拼圖。
6. 接著避開角椎障礙物,來回跑 5 趟。
活動三:
5. 跳繩練習
6. 跳跳繩並往前移動
六、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特殊教育班級資源班之課程計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功能性動作
(B 組)
1 節
學習教室
許碧君
教學對象(B 組)
巫
O 祐(二年級)、陳 O 安(四年級) 、俞 O 謙(六年級) 、王 O 翔(六年級),
共 4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特功 2-1 具備舉起與移動物品技能。
特功 2-2 具備手與手臂使用技能。
特功 2-7 具備手部精細操作技能。
特功 2-8 具備雙側協調與眼手協調技能。
學
習
內
容
特功 D-1 躺臥下的身體挪動。
特功 D-2 地板坐姿下的身體挪動。
特功 E-2 腹部貼地的匍伏前進。
特功 E-3 腹部離地以手和膝蓋的爬行。
特功 E-8 單一台階的踏上或踏下。
特功 E-9 障礙物的跨越。
特功 E-12 雙腳或單腳的原地跳。
特功 E-12 雙腳或單腳的向前跳。
特功 E-13 雙腳或單腳的連續前跳。
特功 F-1 物品的舉起或放下。
特功 F-2 物品的搬移。
特功 G-5 物品的拋丟或接住。
特功 I-8 串珠子。
特功 I-10 紙張的對摺及摺痕的壓捏。
特功 I-11 剪直線或曲線。
特功 I-14 範圍內的著色。
特功 I-15 數字或國字的描畫。
特功 J-3 指令下簡單或單一動作的執行。
特功 J-4 指令下複雜或連續二個以上動作的執行。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能做出連續兩個以上指令之動作。
2.能以連續翻身的方式在地板上移位 5 公尺
3.能肚子貼地向前匍匐前進 10 公尺遠
4.能維持蹲姿從事活動(如:蹲著撿東西或拼拼圖、使用蹲式廁等)
5.能用拇指及食指側抓起小東西(如:砝碼)
6.能看著他人示範,模仿動作。
7.能使用工具剪紙(直線、曲線、圖形外圍)
8.能將紙張摺疊、壓捏。
9.能使用塗色工具進行繪畫。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
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其他:
教材資源:
教學影片和音樂其他:角錐、立體大型積木、拼圖、三角錐、呼
拉圈、球、尺、鉛筆、膠水、創作本、跳繩、迷宮、彩色筆、色鉛筆、剪刀、大
球 (排球、躲避球)、小球(塑膠球)、繩子、色紙、珠子、細繩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
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
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 1~5 週
五指動一動
活動一:手指動作訓練
7. 學生練習用其他四指輪流碰大拇指。
8. 老師出題:左右手分別用不同的手指碰大拇指,
學生要模仿老師的動作。
活動二:五指翻象棋
4. 學生第一輪用大拇指和食指翻象棋,翻到兩個一
樣的象棋就可以拿走;第二輪用大拇指和中指翻
象棋,以此類推。
活動三:五指翻撲克牌
1.學生第一輪用大拇指和食指翻撲克牌,翻到兩張一
樣的撲克牌就可以拿走;第二輪用大拇指和中指翻撲
克牌,以此類推。
第 6~10 週
手眼控制王
活動一:壽司疊疊樂
7. 將積木疊高
8. 輪流抽取積木,不可讓積木塔倒下。
活動二:疊疊貓
輪流擲骰子,並將指定貓咪卡牌疊起。
活動三:超級犀牛
7. 輪流抽卡牌。
8. 將卡牌疊放在指定位置,並適時移動犀牛。
第 11~15 週
一起玩瑜珈
1.與左右同學相互配合,進行肢體伸展。
2.配合影片做出一樣的動作,維持至少 5 秒。(每堂
課至少練習 5 個動作)
3.練習調整呼吸。
4.學生輪流當小老師,帶領同學做出至少 3 個瑜珈動
作。
第 16~21 週
征服障礙賽
活動一:
練習挑戰:單腳、雙腳向前跳、登階、爬行、走平衡
木、分辨動作指令、執行連續性動作、丟接球、交替
步
活動二:
10. 學生拿著一片拼圖,穿越障礙物,抵達終點。
11. 將拼圖拼在終點的板子上。
12. 通過相同的障礙物,從終點挑戰回起點。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 1~5 週
手眼協調
我最行
活動一:我會串珠
依照指定顏色順序完成串珠。
活動二:我會縫鈕扣
根據圖卡上的顏色順序,將鈕扣縫到塑膠板上
活動三:咕咕拼豆
7. 練習扣上拼豆
8. 對照示範圖,將拼豆拼成指定圖案
第 6~10 週
美勞高手
活動一:剪紙創作
13. 練習剪直線
14. 練習剪曲線
15. 練習將物件沿著外圍邊線剪下
16. 將剪下的物件貼至指定位置
活動二:摺紙遊戲
13. 練習對角對摺
14. 摺小花、動物
15. 摺紙盒
16. 摺紙飛機、紙船
活動三:數字畫
根據數字對應的顏色,完成數字畫創作
第 11~15 週
手腳運用
我最行
活動一:扭扭樂
根據指令,將手腳放在指定顏色的區塊中
活動二:察”顏”觀”色”
觀察前一個同學碰觸的角錐顏色順序,完成動作指令
活動三:反應訓練
預備動作為半蹲動作,口令有:頭、肩、腰、膝,及腳(學
生須聽口令將雙手放至指定位置,隨機),聽到角椎顏色後
快速拿取,先碰到指定角錐顏色得一分)
第 16~20 週
肌力運動
我最行
活動一:
7. 學生趴在地板上肚子離地,匍匐前進來回 1 趟。
8. 拿著一片拼圖翻滾到終點,來回直到完成拼圖。
活動二:
7. 學生蹲著拿著一片拼圖走到終點,來回直到完成拼圖。
8. 接著避開角椎障礙物,來回跑 5 趟。
活動三:
7. 跳繩練習
8. 跳跳繩並往前移動
六、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
特殊教育班級資源班之課程計畫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溝通訓練
(AB 組)
1 節
學習教室
廖函微
教學對象(A 組) 李○霖(二年級)、蔡○恩(二年級)、賴○郡(二年級),共 3 人。
教學對象(B 組) 巫○祐(二年級)、蔡○豪(二年級)、李○恩(三年級),共 3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特溝 1-sP-3 專注於溝通者的聲音、唇型、動作手勢與表情。
特溝 1-sP-4 了解日常的溝通訊息。
特溝 1-sP-5 理解常用指令與基本句型。
特溝 2-sP-5 表達日常的基本溝通訊息。
特溝 2-sP-4 表達正確且符合情境的訊息。
特溝 2-sP-5 表達日常的基本溝通訊息。
特溝 3-sP-2 視情境主動回應他人。
學
習
內
容
特溝 A-sP-1 眼神注視。
特溝 A-sP-3 有溝通意義的身體姿勢與動作。
特溝 B-sP-2 構音、音量及說話節奏。
特溝 B-sP-3 常用詞彙。
特溝 B-sP-4 符合口語語法的基本句型。
特溝 B-sP-5 日常生活用語。
特溝 B-sP-6 語意明確的說話內容。
融入之議題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其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33.能觀察他人表情、行為、聲音辨識他人情緒。
34.能說出生活中常見物品的名稱。
35.能用基本句型說出事情發生的經過。
36.能聽完一段對話後,說出談話中的重要訊息。
37.能發表自己的想法及心得。
38.能推測事情發生的原因、後果。
39.能根據情境說出適當的回應。
40.
能在上台時以適當的行為舉止發表談論(如:眼神注視、音量大聲等)。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
☑
簡化 □減量
☑
分解 □替代
□重整 □其他:
教材資源:
☑
學習單
☑
教學影片
☑
圖卡
☑
其他: PPT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
☑
工作分析
☑
多元感官
☑
直接教學
☑
多層次教學
☑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 1~5 週
認識情緒
5. 利用圖卡認識基本情緒種類。
6. 了解各種情境產生的情緒表現。
7. 利用視聽媒材,觀看短片。
8. 引導學生觀察影片中人物的情緒,說出該情緒名
稱、並加以說明敘述。
第 6~10 週
指認物品名稱/基本
敘述語句
4. 利用視聽媒材,播放廣告短片。
5. 引導學生說出影片中出現的基本常用物品名稱。
6.
引導學生用基本語句回答影片相關問題。
第 11~15 週
短篇故事理解與敘述 4. 利用視聽媒材,播放短篇動畫。
5. 能正確回答與故事相關的第一層次提問。
6. 能正確回答與故事相關的第二層次提問。
第 16~21 週
說話練習
5. 用視聽媒材播放故事。
6. 老師示範用簡短的句子說明人物、地點等故事背景。
7. 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簡單敘述故事內容。
8. 能發表與故事相關的第三層次提問。
基隆市仁愛國小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資源班課程計畫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 1~5 週
故事推測
4. 利用視聽媒材,播放影片前半段。
5. 引導學生預測故事結果。
6.
引導學生說出預測原因。
第 6~10 週
適當回應(一)
5. 利用四格漫畫情境圖,請學生推測情境事件(主動表
達情緒)。
6. 利用四格漫畫情境圖,請學生推測情境事件(向大人
尋求協助)。
7. 利用四格漫畫情境圖,請學生推測情境事件(向同學
尋求協助)。
8. 引導學生依據情境問題,做出適當的回應。
第 11~15 週
情境演練(一)
3. 請學生依據前次上課情境設想適當的回應。
4. 角色扮演、模擬情境。
第 16~20 週
適當回應(二)
5. 利用四格漫畫情境圖,請學生推測情境事件(請求某
事物)。
6. 利用四格漫畫情境圖,請學生推測情境事件(加入遊
戲/活動)。
7. 利用四格漫畫情境圖,請學生推測情境事件(拒絕他
人)。
8. 引導學生依據情境問題,做出適當的回應。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