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大學附小108學年度第一學期特教班主題課程計畫
班級:一年星辰班 教學者:林昭彣、盧文怡、王怡玲
教學 對象 | 每週節數 | 議 題 融 入 | 核心素養 | 主題名稱 | 領域或特需 | 學習重點 | 教學與評量說明 | 教學安排 | |
週次 | 單元名稱/內容 | ||||||||
詹諺(自),陳軒(自),藍婕(自),周暄(自),陳赫(自),陳江(自),陳羽(自) ,洪嫻(智) ,黃馨(多) ,周延(自) ,陳予(多) | 2節 | ■品德 ■戶外 教育 | ■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 上學去 | 特需/ 生活 |
| 1.教材編輯與資源: 根據一上生活課本,搭配學生適應一年級生活必須具備的生活適應能力自編教材 。 2. 教學方法
3.教學評量 (1)觀察評量:課程參與專心度。 (2)口頭評量:回應 (3)實作評量:操作結果或表現的正確情況。 | 1 | 準備週 |
2 | 我上一年級 | ||||||||
3 | 認識星辰班 | ||||||||
4 | 美麗的校園 | ||||||||
5 | 教室小祕密 | ||||||||
6 | 找到好朋友 | ||||||||
7 | 走出校門 | ||||||||
■生命 ■安全 ■家庭教育 | A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C 社會參與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 醫學小達人 | 健體/特需-生活 | 1.在課堂中透過圖片與模型認識身體部位如頭、手、腳、肚子、及牙齒位置,並知道哪裡不舒服時能夠指出身體部位 2.在課堂中透過圖片與視觸覺認識五官及其功能,並能在生活中達成指令(如:聞一聞,知道用鼻子聞) 3.透過操作及指認能知道良好的口鼻習慣,打噴嚏、咳嗽要摀嘴吧,流鼻涕要拿衛生紙等,並能在情境中應用 4. 透過操作及指認能知道受傷、疼痛要尋求大人協助,並在受傷後接受到健康中心擦藥檢查 5.透過操作及指認知道不同症狀受傷需使用不同的處置,如擦傷要擦藥、撞傷要冰敷等 6. 透過操作及指認知道藥物使用安全,並能在大人陪同下用藥 | 1.教材編輯與資源: 根據生活課本健體單元教師自編教材 。 2. 教學方法
3.教學評量 透過發表、指認、同 儕互評、實際演練,於課 程中觀察並記錄學生學 習成效。 | 8 | 認識我的身體 | ||
9 | 哈啾哈啾摀嘴吧 | ||||||||
10 | 受傷了/身體痛痛怎麼辦 | ||||||||
11 | 校外教學-健康服務中心 | ||||||||
12 | 陪我吃藥藥 | ||||||||
■戶外教育 | A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B 溝通互動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 音樂小神童 | 生活/音樂 | 1.在課程中,透過教師口語引導,學習指認與自己曾經有過的音樂經驗圖片,與生活經驗連結。 2.在課程中,透過課程PPT及相關影片,學習觀察並了解各種樂器及音樂形式。 3.課程中,透過輪流、等待、觀察的形式,接觸與音樂相關的教具,並能和他人一起合作完成個人或團體目標。 4.在校外教學與下課時,能將課程中學所學實際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 1.教材編輯與資源: 教師自編音樂互動教材 與情境設定劇本。 2. 教學方法 (1)教師透過課程PPT引導學生指認相關音樂經驗。 (2)教師透過引導與模擬情 境,讓學生進行樂器體驗 並完成目標。 3.教學評量 透過專心聆聽、指認圖 卡、實際體驗,於課程中 觀察並記錄學生學習成 效。 | 13 | 介紹音樂形式及 各種樂器 | ||
14 | 音樂欣賞 | ||||||||
15 | 樂器體驗 | ||||||||
16 | 校外教學- 國家音樂廳 | ||||||||
17 | 小小音樂家演奏會 | ||||||||
18 | 課程複習 | ||||||||
19 | 課程複習 | ||||||||
20 | 課程複習 | ||||||||
21 | 主題課程影片欣賞 | ||||||||
22 | 休業式 |
班級:藍天班 陽光班 教學者:陳盈如、蘇品后、丁文婷、代理教師
教學 對象 | 每週節數 | 議 題 融 入 | 核心素養 | 主題名稱 | 領域或特需 | 學習重點 | 教學與評量說明 | 教學安排 | |
週次 | 單元名稱/內容 | ||||||||
藍天班 : 郭睿 張婷陳瀚林珏曾凱邱懷 胡玉 陽光班 : 謝諭 郭維張瑋吳佳陳廷曾申 詹涵 | 2節 | ■性別平等 ■品德 ■生涯規劃 | A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C 社會參與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 交個好朋友 | 低年級|生活/特需、 中年級| 社會/特需 |
| 1.教材編輯與資源: 教師自編社會互動教材 與情境設定劇本。 2. 教學方法 (1)教師透過引導與模擬情 境,讓學生進行自我介紹 與問題解決。 (2)教師透過實際互動情 境,給予互動策略、引導 正確的互動方式。 3.教學評量 透過發表、紙筆檢核、同 儕互評、實際演練,於課 程中觀察並記錄學生學 習成效。 | 1 | 準備周 |
2 | 環境巡禮 | ||||||||
3 | 共結姊妹班 | ||||||||
4 | 班級相見歡 | ||||||||
5 | 自我介紹/認識新朋友 | ||||||||
6 | 我可以幫忙/貼心小撇步 | ||||||||
7 | 下課一起玩 | ||||||||
8 | 校外教學/共融式公園 | ||||||||
9 | 總複習 | ||||||||
■生命教育 ■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 A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C 社會參與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 醫學達人 | 特需生活管理/健體 |
| 1.教材編輯與資源: 教師自編醫學簡化教材 與情境設定劇本。 2. 教學方法 (1)教師透過PPT、影片與教具,讓學生認識身體構造及內部器官、常見疾病及症狀。 (2)教師透過狀況討論、情境模擬,引導學生描述不適症狀及練習如何請求協助。 3.教學評量 透過口頭問答、分組討論、實際演練,於課程中觀察並記錄學生學習成效。 | 10 | 身體構造及器官 | ||
11 | 常見疾病及症狀 | ||||||||
12 | 描述不適症狀、請求協助或表達就醫需求 | ||||||||
13 | 校外教學 | ||||||||
14 | 醫學小達人總複習 | ||||||||
■生命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 ■國際教育 | A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音樂小神童 | 低年級|生活、 中年級| 社會/藝術 |
| 1.教材編輯與資源: 教師自編音樂故事教材 與蒐集音樂家相關影片、音樂、樂器教具等教學資源。 2. 教學方法 (1)教師透過PPT、影片、音樂與教具,讓學生認識樂器、音樂家生平、欣賞音樂名作。 (2)教師透過音樂欣賞、分組討論,引導學生欣賞各類音樂,並練習如何表達或抒發感受。 3.教學評量 透過口頭問答、分組討論、實際演練,於課程中觀察並記錄學生學習成效。 | 15 | 認識常見樂器 | ||
16 | 認識知名音樂家 | ||||||||
17 | 欣賞音樂名作 | ||||||||
18 | 校外教學 | ||||||||
19 | 音樂小神童總複習 | ||||||||
20 | 總複習 | ||||||||
21 | 總複習 | ||||||||
22 | 休業式 |
班級:大地班、海洋班 教學者:喻紹嫻、董宥汝、李子安、楊淑玲
教學 對象 | 每週節數 | 議 題 融 入 | 核心素養 | 主題名稱 | 領域或特需 | 學習重點 | 教學與評量說明 | 教學安排 | |
週次 | 單元名稱/內容 | ||||||||
大地班 海洋班 | 2節 | ■品德 ■戶外教育 | A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C 社會參與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 交個好朋友 | 社會 | 1.在小團體活動中,透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學習與人互動溝通的技巧,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 2.在校園生活中,透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學習與人主動合作的技巧,並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實踐。 | (一)教材編輯與資源 本課程乃依據十二年國新課綱的特殊需求領域之社會技巧目標細目由教師自編而成,並依照學生能力 做學習目標調整。 (二)教學方法 1.情緒小達人 透過多感官體驗了解別人的情緒特徵,例如:表情、動作、說話的語氣。結合日常生活時事,以問答或繪圖方式了解他人的情 緒。 2.認識自己 透過自我介紹認識自己並透過事件了解自己的優勢能力。 3.結交好朋友 透過ppt學習互動技巧並進行分組,完成互動遊戲。 4.校外教學 體驗共融式遊樂設施,與社會大眾溝通互動。 (三)教學評量 在課堂中透過問答、指認、配對、互動等方式,進行形成性評量。 | 1 | 開學週 |
2 | 中秋節 | ||||||||
3 | 情緒小達人 | ||||||||
4 | 認識自己 | ||||||||
5 | 結交好朋友 | ||||||||
6 | 校外教學 | ||||||||
7 | 實踐任務 | ||||||||
■人權 ■環境 ■生命 ■戶外教育 | A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C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 醫學小達人 | 健康與體育、特需╱生活與管理 | 1.在課堂中利用影片、圖片、教學ppt,認識身體構造及功能,並在體能課程時接受體適能測驗及於每學期初至健康中心進行身體健康檢查。 2. 在課堂中利用影片、圖片、教學ppt以及角色扮演,認識常見的疾病並於日常生活中執行預防措施。如果生病了也能採取正確處理方式。 3. 在課堂中利用影片、圖片、教學pp以及角色扮演,學會簡易外傷預防處理,並在校園及日常生活中能注意活動安全並避免事故傷害。若發生意外事故,也能處理自己或他人的簡易外傷。 4. 在課堂中利用影片、圖片配對、教學ppt,了解健康問題所造成的威脅感與嚴重性,並於日常生活中表現規律的生活習慣與作息,且能從事適當的運動。 5.在校外教學活動中,透過聆聽解說、實際演練等方式了解如何應用社區資源保護自己身體健康,並實際落實於日常豬活。 | (一)教材編輯與資源 課程乃依據十二年課綱之目標細目由教師自編而成,並依學生能力做教學調整。 (二)教學方法 1.利用影片、圖片以及 教師自製教學ppt,指導學生認識身體構造、疾病及事故預防以及健康安全的生活習慣。 2.老師自製教具,讓學生練習配對生活習慣與體身健康與否的連結。 3.透過角色扮演,體驗健康檢查、疾病及外傷處理步驟,讓學生加強連結生活經驗。 4.至中正健康服務中心(或醫學博物館)進行校外教學參訪活動,幫助學生更了解日常生活中的醫學運用。 (三)教學評量 透過實際操作以及角色扮演練習,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並給予個別化的指導與協助,隨時做形成性評量。 | 8 | 認識身體的奧妙及接受身體健康檢查 | ||
9 | 常見疾病預防處理及簡易外傷預防處理 | ||||||||
10 | 健康成長小撇步 | ||||||||
11 | 校外教學 | ||||||||
12 | 實踐任務 | ||||||||
13 | 課程複習 | ||||||||
■品德 ■多元文化■國際教育■原住民族教育 | A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音樂小神童 | 社會、藝術與人文 | 1.透過教師解說、欣賞影音檔案等方式,認識不同文化特色音樂,在生活中,實際落實欣賞及尊重不同文化特色音樂的舉動。 2.能透過教師搭配PPT、影音檔案等方式,了解聆賞音樂展演活動的禮儀並於校外教學參訪時確實做到。 | (一)教材編輯與資源 課程乃依據十二年課綱之目標細目由教師自編而成,並依學生能力做教學調整。 (二)教學方法 1.利用影片、圖片以及 教師自製教學ppt,指導學生認識台灣及世界各國特色傳統音樂。 2.實際操作樂器進行體驗。 3.至國家音樂廳(或樂器行)進行校外教學參訪活動,幫助學生能更清楚如何正確參與藝術展演活動。 (四)教學評量 透過實際操作以及練習,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並給予個別化的指導與協助,隨時做形成性評量。 | 14 | 台灣傳統音樂 | ||
15 | 原住民、世界特色傳統音樂 | ||||||||
16 | 音樂展演節目介紹、聆賞禮儀 | ||||||||
17 | 校外教學 | ||||||||
18 | 實踐任務 | ||||||||
19 | 過新年 | ||||||||
20 | 過新年 | ||||||||
21 | 課程複習 | ||||||||
22 | 結業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