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國民小學○○○學年度特殊需求領域-學習策略(閱讀理解)課程
調整方案
˙班級類型:不分類資源班˙組別:特B 組˙教學者:○○˙授課節數:外加 每週2節
項目 | 內容(填寫說明) | ||||
學生現況 分析 | 學生姓名 | 年級 | 障礙類別 | 障礙程度 | 學習需求特性綜述 (詳見學生個人IEP) |
莊○○ | 六 | 學障 | 閱讀 | 二生皆缺乏閱讀理解技巧,無法 掌握文章重點,對文本之推論分析與 組織結構缺乏概念,但能利用視覺輔 助訊息理解文意。 莊生:個性溫和,上課配合度高。閱讀速度慢,流暢度不佳。能自行閱讀課文與短文,閱讀理解能力弱,無法理解文章大意,能回答部分簡單提取訊息的問題。 賴生:個性急躁、草率,自主性強。閱讀速度快,能自行閱讀課文和短文,能回答簡單提取訊息的簡單問題。 | |
賴○○ | 六 | 學障 | 閱讀 | ||
學生IEP 學年目標 | 1.能善用各種閱讀策略,提升閱讀理解的效能。 2.能養成主動閱讀課外讀物的能力。 | ||||
教學內容 調整 | 自閱讀智慧王(翰林出版)、報紙、期刊、繪本、網路文章、小說等編選教材。 | ||||
教學歷程 調整 | 1.運用「手指輔助念讀」、「畫線」策略掌握文章重點。 2.運用文章因果關係的問答技巧來擷取文章的重點。 3.運用「自問自答」策略,確認理解的程度。 4.運用「心智圖法」策略來表現文章架構,增進文意理解。 5.運用上下文脈絡預測技巧來預想文章的發展與可能性。 6.採用增強策略,提升並維持學生主動閱讀動機。 | ||||
教學環境 調整 | 1.使用長型桌,教師坐於兩生之間,方便觀看學生實作表現,亦利於師生討論
2.視課程需求採用筆記型電腦進行教學, 無需求時可將筆電收起,避免產生干擾,影響注意力。 | ||||
評量方法 調整 | 運用多元評量與實作評量方式,以紙筆、問答與學生實作的表現來評定學習成果。 |
※教學進度表
一﹑第一學期
週次 | 單元名稱 | 學習內容 |
1 | 認識常見的出版品 | 認識常見文本(出版品):短文、報紙、繪本、雜誌 |
2 | 閱讀的技巧與樂趣 | 認識自然段,享受閱讀的樂趣 |
3-6 | 「手指輔助念讀」策略 | 利用「手指輔助念讀」策略閱讀文本(600-700字) |
7-10 | 「畫線」策略 | 利用「畫線」策略閱讀文本(600-700字) |
11 | 第一次段考 | 期中評量 |
12-15 | 「因果關係」策略 | 利用「因果關係」策略閱讀文本(600-700字) |
16-19 | 綜合練習 | 三項閱讀策略綜合使用練習(文本600-700字) |
20 | 第二次段考 | 期末評量 |
週次 | 單元名稱 | 學習內容 |
1-3 | 「自問自答」策略 | 利用「自問自答」策略閱讀文本(700-800字) |
4-6 | 「心智圖」策略 | 利用「心智圖」策略閱讀文本(700-800字) |
7-9 | 「預測」策略 | 利用「預測」策略閱讀文本(700-800字) |
10 | 第一次段考 | 期中評量 |
11-19 | 綜合練習 | 純文字小說共讀與討論 (書名:張曼娟奇幻學堂-看我七十二變,親子天下出版) |
20 | 第二次段考 | 期末評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