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前會談紀錄表
教學時間:2022年10月4日 教學班級:802
教學單元:2-1 平方根與近似值 教材來源:康軒版
教學者:鄭蕙純 觀察者:蔡佩珉
觀察前會談時間:2022年10月03日 9:00~9:50
教材內容(是否附教案):
康軒版 B3,2-1 平方根與近似值
教學目標:
了解平方根的意義。
能求出數的平方根。
了解負數沒有平方根。
三、學生經驗(含先備知識、基本能力或班級學習型態):能理解及使用符號的意義與符號的記法。
2. 能理解長方形及正方形的面積公式及周長公式。
四、教學活動:
了解平方根的意義。
能求出數的平方根。
了解負數沒有平方根。
五、教學評量方式:
課本及學習單
六、觀察時所使用的發展規準:
教學支持系統規準
七、觀察的工具和焦點:
1.工具:教學觀察表
2.焦點:教師教學
八、回饋會談時間和地點:
1.回饋會談時間:2021/10/06,13:05pm
2.地點:導師室
教學者/被觀察者簽名: 觀察者簽名:
觀課紀錄表
教師姓名:_____鄭蕙純____ 任教年級:__8__ 任教科目:____數學____
單元名稱:康軒版 B3,2-1 平方根與近似值
教學內容:2-1 平方根與近似值
教學節次:共1 節 本次教學為第2 節
觀察者:___蔡佩珉___ 觀察日期:2022/10/04 觀察時間:14點00分至14點45分
教學目標 | 學生經驗 |
| ◎背景說明:國中七年級開始學習數學符號 ◎先備知識:能理解及使用數學符號的意義與符號的記法。 ◎教室情境:小組教學 ◎座位安排:資源班小組教學座位 |
教學活動 | 觀察前會談 |
| ◎會談時間:2021/10/05,2:00pm ◎評量工具:課本及學習單 ◎觀察工具:教學觀察表 ◎觀察焦點:教師教學 |
層 面 | 評鑑指標與 參考檢核重點 | 文 字 敘 述 | 評量 | |||
優 良 | 滿 意 | 待改進 | 不適用 | |||
A | A-2掌握教材內容,實施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學習。 | A-2-1:取出方格紙依指示畫出圖形,進而發現當取的點越多時,圖形則越似拋物線之形狀。 A-2-2:教導以較簡易的方式畫出拋物線:找出頂點、在對稱的兩邊找數個點並以平滑曲線修飾。 A-2-3: 依指示用不同之色筆描繪圖形,瞭解二次函數圖形的開口方向與二次項係數的關係。 | V | |||
A-2-1 有效連結學生的新舊知能或生活經驗,引發與維持學生學習動機。 | V | |||||
A-2-2 清晰呈現教材內容,協助學生習得重要概念、原則或技能。 | V | |||||
A-2-3 提供適當的練習或活動,以理解或熟練學習內容。 | V | |||||
A-2-4 完成每個學習活動後,適時歸納或總結學習重點。 | ||||||
A-3 運用適切教學策略與溝通技巧,幫助學生學習。 | A-3-1:利用課堂評量深入了解學生學習成效 A-3-2:老師會利用巡堂隨時指導學生,最後時還會再針對弱勢的學生作個別補救教學。 | V | ||||
A-3-1 運用適切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思考、討論或實作。 | V | |||||
A-3-2 教學活動中能融入學習策略的指導。 | V | |||||
A-4 運用多元評量方式評估學生能力,提供學習回饋並調整教學。 | A-4-1:利用課堂評量深入了解學生學習成效 A-4-2: 針對弱勢的學生作個別補救教學 | V | ||||
A-4-1 運用多元評量方式,評估學生學習成效。 | V | |||||
A-4-2 分析評量結果,適時提供學生適切的學習回饋。 | V | |||||
A-4-3 根據評量結果,調整教學。 | ||||||
B | B-1 建立課堂規範,並適切回應學生的行為表現。 | B-1:學生課堂規矩良好 | V | |||
B-1-1 建立有助於學生學習的課堂規範。 | V | |||||
B-1-2 適切引導或回應學生的行為表現。 | V | |||||
B-2 安排學習情境,促進師生互動。 | V | |||||
B-2-1 安排適切的教學環境與設施,促進師生互動與學生學習。 | V | |||||
B-2-2 營造溫暖的學習氣氛,促進師生之間的合作關係。 | V |
教學者/被觀察者簽名: 觀察者簽名:
附件四:
教學觀察後回饋會談紀錄表
教學者/被觀察者:____鄭蕙純____ 觀察者: ____蔡佩珉____
任教年級:8 任教領域: 數學
觀察日期及時間:111年10月5日9點20分至10點05分
*教學者自我描述教學過程中的優勢及待改進之處 1. 善進行行間巡視,隨時檢視學生學習情況,對於學生能依個別差異進行個別指導。 2. 教師講述有條不紊,對內容教材精熟,並能適時歸納學習重點。 3. 請學生上台練習,提供學生適當的實作或練習。根據學生答題情形,適時進行補教教學。 *同儕教師與評鑑小組委員的回饋 1. 講解平方根有正負兩數時,需要加上正負根號這個步驟時,可放慢點,再清楚詳細些。 *回饋後的教學與成長共識 1. 對於學生迷思概念之澄清,可放慢腳步,再詳細清楚些。 2. 時間掌控還可以加強,圖形繪製表達可以更簡略一些。 3. 教師加強各學生間的巡視,並且運用活動等策略讓低成就學生表現,藉機提昇低成就學生的參與度。 |
教學者/被觀察者簽名: 觀察者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