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數學公開課:平方根與近似值教學設計

格式
docx
大小
24.82 KB
頁數
5
上傳者
cbjhedu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10-03,离现在 3 2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觀察前會談紀錄表

教學時間:2022104日 教學班級:802

教學單元:2-1 平方根與近似值 教材來源:康軒版

教學者:鄭蕙純 觀察者:蔡佩珉

觀察前會談時間:202210039:00~9:50


  1. 教材內容(是否附教案)

康軒版 B32-1 平方根與近似值

  1. 教學目標:

    1. 了解平方根的意義。

    2. 能求出數的平方根。

    3. 了解負數沒有平方根。


三、學生經驗(含先備知識、基本能力或班級學習型態)

  1. 能理解及使用符號的意義與符號的記法。

2. 能理解長方形及正方形的面積公式及周長公式。


四、教學活動:

  1. 了解平方根的意義。

  2. 能求出數的平方根。

  3. 了解負數沒有平方根。

五、教學評量方式:

課本及學習單

六、觀察時所使用的發展規準:

教學支持系統規準

七、觀察的工具和焦點:

1.工具:教學觀察表

2.焦點:教師教學

八、回饋會談時間和地點:

1.回饋會談時間:2021/10/0613:05pm

2.地點:導師室

教學者/被觀察者簽名: 觀察者簽名:

觀課紀錄表

教師姓名:_____鄭蕙純____ 任教年級:__8__ 任教科目:____數學____

單元名稱:康軒版 B32-1 平方根與近似值 

教學內容:2-1 平方根與近似值

教學節次:共1 節 本次教學為第2

觀察者:___蔡佩珉___ 觀察日期:2022/10/04 觀察時間:1400分至1445

教學目標

學生經驗

  1. 了解平方根的意義。

  2. 能求出數的平方根。

  3. 了解負數沒有平方根。

背景說明:國中七年級開始學習數學符號

先備知識:能理解及使用數學符號的意義與符號的記法。

教室情境:小組教學

座位安排:資源班小組教學座位

教學活動

觀察前會談

  1. 了解平方根的意義。

  2. 能求出數的平方根。

  3. 了解負數沒有平方根。

會談時間:2021/10/052:00pm

評量工具:課本及學習單

觀察工具:教學觀察表

觀察焦點:教師教學


評鑑指標與

參考檢核重點

文 字 敘 述

評量

滿

待改進

不適用

A
課程設計與教學

A-2掌握教材內容,實施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學習。

A-2-1:取出方格紙依指示畫出圖形,進而發現當取的點越多時,圖形則越似拋物線之形狀。

A-2-2:教導以較簡易的方式畫出拋物線:找出頂點、在對稱的兩邊找數個點並以平滑曲線修飾。

A-2-3: 依指示用不同之色筆描繪圖形,瞭解二次函數圖形的開口方向與二次項係數的關係。




A-2-1 有效連結學生的新舊知能或生活經驗,引發與維持學生學習動機。




A-2-2 清晰呈現教材內容,協助學生習得重要概念、原則或技能。




A-2-3 提供適當的練習或活動,以理解或熟練學習內容。




A-2-4 完成每個學習活動後,適時歸納或總結學習重點。





A-3 運用適切教學策略與溝通技巧,幫助學生學習。

A-3-1利用課堂評量深入了解學生學習成效

A-3-2:老師會利用巡堂隨時指導學生,最後時還會再針對弱勢的學生作個別補救教學。





A-3-1 運用適切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思考、討論或實作。




A-3-2 教學活動中能融入學習策略的指導。




A-4 運用多元評量方式評估學生能力,提供學習回饋並調整教學。

A-4-1:利用課堂評量深入了解學生學習成效


A-4-2: 針對弱勢的學生作個別補救教學




A-4-1 運用多元評量方式,評估學生學習成效。




A-4-2 分析評量結果,適時提供學生適切的學習回饋。




A-4-3 根據評量結果,調整教學。





B
班級經營與輔導

B-1 建立課堂規範,並適切回應學生的行為表現。

B-1:學生課堂規矩良好




B-1-1 建立有助於學生學習的課堂規範。




B-1-2 適切引導或回應學生的行為表現。




B-2 安排學習情境,促進師生互動。





B-2-1 安排適切的教學環境與設施,促進師生互動與學生學習。




B-2-2 營造溫暖的學習氣氛,促進師生之間的合作關係。





教學者/被觀察者簽名: 觀察者簽名:


附件四:

教學觀察後回饋會談紀錄表

111105

教學者/被觀察者:____鄭蕙純____ 觀察者: ____蔡佩珉____


任教年級:8 任教領域: 數學


觀察日期及時間:111105920分至1005


*教學者自我描述教學過程中的優勢及待改進之處


1. 善進行行間巡視,隨時檢視學生學習情況,對於學生能依個別差異進行個別指導。

2. 教師講述有條不紊,對內容教材精熟,並能適時歸納學習重點。

3. 請學生上台練習,提供學生適當的實作或練習。根據學生答題情形,適時進行補教教學。


*同儕教師與評鑑小組委員的回饋

1. 講解平方根有正負兩數時,需要加上正負根號這個步驟時,可放慢點,再清楚詳細些。


*回饋後的教學與成長共識

1. 對於學生迷思概念之澄清,可放慢腳步,再詳細清楚些。

2. 時間掌控還可以加強,圖形繪製表達可以更簡略一些。

3. 教師加強各學生間的巡視,並且運用活動等策略讓低成就學生表現,藉機提昇低成就學生的參與度。






教學者/被觀察者簽名: 觀察者簽名: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