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111學年度學校辦理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
共同備課紀錄表
教學時間 | 112/03/07 (二) 13:20-14:00 | 教學班級 | 301 | ||||
教學領域 | 數學 | 教學單元 | 毫米與數線 | ||||
教 學 者 | 李幸怡 | 觀 察 者 | 觀察後會談時間 | 03/07(二) 14:10-15:00 | |||
教材內容: 111學年度三年級翰林版數學領域「毫米與數線」單元,N-3-11整數數線:認識數線,含報 讀與標示。連結數序、長度、尺的經驗,理解在數線上做比較、加、減的意義。N-3-12長 度:「毫米」。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單位換算。 教學目標: 1. 認識長度單位「毫米」,並以毫米為單位進行實測與報讀。 2. 認識公分、毫米間的關係,並做化聚和比較。 3. 能解決長度的合成與分解問題,並用直式計算。 4. 認識整數數線,並在整數數線上做加、減計算。 5.學習使用平板ipad裡的工具「測距儀」測量日常生活中常見物品大約長度,能做長度的 單位換算和長度比較計算。建立日常生活中常見物品大約長度概念。 學生經驗: 學生於本單元學習用一般常見測量工具:直尺、捲尺、布尺等,並做毫米和公尺的單位換算與 長度比較。這節課要讓學生認識並學會使用常見電子工具來測量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學會更多 測量工具解決問題。 教學活動: 一、準備活動 (一)檢討因材網試卷作答結果
「任務儀表板」→「任務五」→「節點狀態報表」→「知識節點」/「待補救人數」 找出人數最多的知識節點題目內容,教師釐清學生錯誤概念與迷思,並予以解說正確答案,請學生之後要訂正錯誤。 二、發展活動 (一)認識平板ipad裡可測量長度的工具「測距儀」
(二)利用平板裡的「測距儀」 APP完成學習單任務
三、綜合活動 (一)說說看有多長
(二)我學會了
教學評量方式: 學生使用平板測量長度並做紀錄。 學生發表口頭分享。 觀察的工具和觀察焦點: 觀察工具:基隆市 111 學年度學校辦理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觀課紀錄表 觀察焦點: 1. 學生上課情況: (1)能正確操作平板「測距儀」 APP測量長度並做紀錄和回答問題。 2. 學生學習情況: (1)能事先完成因材網裡面老師交付的試卷任務。 (2)學生在學習中較困難的部份? 3. 學生討論情況: (1) 組員之間是否互相協助、討論? (2) 討論過程有何特殊現象? |
授課教師簽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觀課教師簽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