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7
,离现在 0
年 4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附表 1
基隆市 114 學年度學校辦理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登記表
學校: 基隆市建德國小 (第一學期)
編號 授課教師 備課日/節 觀課日/節 議課日-節 主要觀課教師 教學法策略/形式
01
張婷婷
114.10.9
第五節
114.10.16
第三節
114.10.17
第五節
張鳳玲
跨領域(含議題融
入)素養導向教學
□探究實作
□線上教學
□科技輔助自主學習
□雙語教學
□PBL
□其他( )
02
□跨領域(含議題融
入)素養導向教學
□探究實作
□線上教學
□科技輔助自主學習
□雙語教學
□PBL
□其他( )
03
□跨領域(含議題融
入)素養導向教學
□探究實作
□線上教學
□科技輔助自主學習
□雙語教學
□PBL
□其他( )
04
□跨領域(含議題融
入)素養導向教學
□探究實作
□線上教學
□科技輔助自主學習
□雙語教學
□PBL
□其他( )
05
□跨領域(含議題融
入)素養導向教學
□探究實作
□線上教學
□科技輔助自主學習
□雙語教學
□PBL
□其他( )
(本表不敷使用請自行調整延伸)
教務主任: 校 長:
附表 2
基隆市 114 學年度學校辦理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
共同備課紀錄表
教學時間:114.10.16 教學班級:204 教學領域: 數學 教學單元: 二上第五單元面積的大小比較
教 學 者: 張婷婷 觀 察 者: 張鳳玲 觀察前會談時間: 114.10.9 PM 1:10
授課教師簽名: 觀課教師簽名:
一、
教材內容:
面積:以具體操作為主。初步認識、直接比較面積。
二、
學習目標:
1.認識面積。2.能做面積的直接比較。
三、
學生經驗:
1.辨認形狀大小一樣的圖形 2.仿製簡單平面圖形
四、
學習活動:
引起動機:複習舊經驗
如何辨認形狀大小一樣的圖形並仿製簡單平面圖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
發展活動一 找找看,這兩張圖有哪裡不一樣?
1.教師播放扉頁故事影片。
2.教師提問:
(1)怎樣買跟木門一樣大的鐵門?
(2)怎樣做出比茶杯底部大一些的杯墊?
(3)怎樣選一個大小適合的相框?
(4)怎樣做一個跟椅面一樣大的椅墊?
【活動一】面積的直接比較
‧透過具體物表面(如桌面、課本封面等)的大小比較,認識「面積」。
發展活動二 比較生活中物品面的大小(比較桌面和數學課本封面的大小)
1.教師提問,引導學生觀察並回答問題
T:摸一摸,課本的封面在哪裡?桌面呢?
2.學生實作操作,指出課本的封面及桌面在哪裡。
3.教師布題:
T:比比看,數學課本和桌面,哪一個面比較大?
4.學生比較數學課本的封面和桌面的大小並回答。
發展活動三 直接比較生活中物品面的大小,並認識面積(卡片可以裝進信封裡嗎?)
1.教師重新布題
T:你們看得出來附件 7 的卡片和信封,哪一張的面比較大?哪一張的面比較小嗎?
T:說說看,妳是怎麼比的?
T:比的結果一樣嗎?
2.學生發表。
3.教師重點歸納:面的大小就叫做面積。
4.教師布題
(1)拿出附件 8 的圖卡,有哪些形狀的圖卡呢?
(2)有哪幾張是正方形的圖卡呢?正方形的圖卡中,哪一張的面積最小呢?
(3)有哪幾張是三角形圖卡呢?哪一張三角形圖卡的面積最大呢?
(4)有哪幾張是長方形圖卡呢?哪兩張長方形圖卡的面積一樣大呢?
(5)找出ㄅ、ㄍ和ㄎ的圖卡,比比看這三張圖卡的面積大小。
5.學生分組討論、操作、解題、發表
6.回家作業指導:習作 p42、43
五、
學習評量方式:
實作評量
六、
觀察的工具和觀察焦點:
觀察的焦點︰
教師:(1)是否能正確而清楚講解重要概念、原則。 (2)是否能多舉例說明或示範以增進理
解。(3)說話速度是否適中並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
學生:(1)能認真思考與積極參與活動。 (2)能掌握學習重點並自信表達
(3)能尊重他人的發言權並專注聆聽
七、
回饋會談時間和地點:
114.10.17 PM 1:10 204 教室
附表 3
基隆市 114 學年度學校辦理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
觀課紀錄表
教學班級 二 年 四 班
觀察時間
114 年 10 月 16 日 第 3 節
教學領域 數學
教學單元
面積的大小比較
教 學 者 張婷婷
觀 察 者
張鳳玲
(本表為參考格式,學校得視需求修改)
授課教師簽名: 觀課教師簽名:
層
面
檢核
項目
檢核重點
優
良
普
通
可 改
進
未呈
現
教
師
教
學
1. 清 楚
呈 現 教
材內容
1-1 有組織條理呈現教材內容
✓
1-2 清楚講解重要概念、原則或技能
✓
1-3 提供學生適當的實作或練習
✓
1-4 設計引發學生思考與討論的教學情境
✓
1-5 適時歸納學習重點
✓
2. 運 用
有 效 教
學技巧
2-1 引起並維持學生學習動機
✓
2-2 善於變化教學活動或教學方法
✓
2-3 教學活動融入學習策略的指導
✓
2-4 教學活動轉換與銜接能順暢進行
✓
2-5 有效掌握時間分配和教學節奏
✓
2-6 使用有助於學生學習的教學媒材
✓
3. 應 用
良 好 溝
通技巧
3-1 口語清晰、音量適中
✓
3-2 運用肢體語言,增進師生互動
✓
3-3 教室走動或眼神能關照多數學生
✓
4. 運 用
學 習 評
量 評 估
學 習 成
效
4-1 教學過程中,適時檢視學生學習情形
✓
4-2 學生學習成果達成預期學習目標
✓
班
級
經
營
5. 維 持
良 好 的
班 級 秩
序 以 促
進學習
5-1 維持良好的班級秩序
✓
5-2 適時增強學生的良好表現
✓
5-3 妥善處理學生不當行為或偶發狀況
✓
6. 營 造
積 極 的
班 級 氣
氛
6-1 引導學生專注於學習
✓
6-2 布置或安排有助學生學習的環境
✓
6-3 展現熱忱的教學態度
✓
附表 4
基隆市 114 學年度學校辦理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
教學自我省思檢核表
授課教師姓名:___張婷婷__________ 教學班級:__204_______ 教學領域:___數學_______
教學單元名稱:
面積的大小比較
__________
序號
檢核項目
優良
普通
可改進
未呈現
1
清楚呈現教材內容
□
□
□
2
運用有效教學技巧
□
□
□
3
應用良好溝通技巧
□
□
□
4
運用學習評量評估學習成效
□
□
□
5
維持良好的班級秩序以促進學習
□
□
□
6
營造積極的班級氣氛
□
□
□
7
其他:
□
□
□
□
◎
教學省思:
省思:
1.授課過程中學生大多能遵守上課秩序,不過在操作過程中偶有學生會忘記要舉手發言。
2.學生對於實際操作參與度很高,而且發表很踴躍,上課氣氛很愉快,有一位同學提出
課本上沒有出現的操作方法,表現令人驚豔。
3.上課時間沒有拿捏好,因學生發表踴躍,導致延後二分鐘下課。
(本表為參考格式,學校得視需求修改)
授課教師簽名: 觀課教師簽名:
附表 5
基隆市 114 學年度學校辦理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
議課紀錄表
教學時間:114.10.16 教學班級: 204 教學領域:數學 教學單元:二上第五單元面積的大小比較
教 學 者: 張婷婷 觀 察 者: 張鳳玲 觀察後會談時間: 114.10.17 PM 1:10
(本表為參考格式,學校得視需求修改)
授課教師簽名: 觀課教師簽名:
一、教學者教學優點與特色:
1.善用使用教學媒體,吸引學生的目光。
2.能隨時掌握學生情況,並經常於教室內巡視提供學生適切的指導。
3.口語表達清楚,用淺顯易懂的語言並結合生活經驗提高學生興趣及發表意願。
4.課堂學習氣氛良好,且互動頻繁。
5.利用平日教導的防災三步驟在課堂上實際做簡單演練,並在播放教學動畫時能利用影片
內地震的情境教導學生正確的防災知識。
6.能以提問方式做出清楚的重點歸納。
7.能口頭鼓勵學生發表回答問題,並將發表機會分散給每一個學生。
8.操作時確認每個學生都有完成操作指令再進行下一步驟。
9.對於未遵守上課秩序的學生會給予口頭提醒。
10.讓學生具體操作並上台演示提升學生專注力與榮譽感。
二、教學者教學待調整或改變之處:
未能在 40 分鐘內完成課程,須調整學生發表的時間。
三、對教學者之具體成長建議:
無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