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學年度深澳國小公開觀課會談紀錄

格式
docx
大小
66.28 KB
頁數
7
上傳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5-08-04,离现在 0 78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13學年度基隆市深澳國民小學公開觀課

教學觀察前會談紀錄

授課教師:温洪廣

會談時間:114.5.5()

觀課教師(紀錄者):李坤林

會談地點:303教室

討論資料來源:教案 □其他(座位安排、個別學生的學習表現等)

建議討論重點:教學設計原理(含教學、評量)、觀察重點(教學行為、學習反應)、教學觀察工具、觀察後回饋會談時間與地點等。

一、教學設計原理

這次的教案設計是以「分組討論」來進行,教師先講述後引發兒童

討論參與家事的類似經驗,並進而引導學生能回家親自實踐讓學

生「Leaning by doing」,使課堂上討論的成果能真實在日常生活

中實行

二、觀察重點:互動能力、團體配合度、尊重與關懷。

三、觀察後回饋會談時間與地點:

  ()會談時間:114.5.5() 上午第四節。

  ()地點:303教室


113學年度基隆市深澳國民小學公開觀課

教學觀察表

授課教師姓名:___温洪廣__任教年級:_3___任教科目:__綜合活動__

單元名稱:地球只有一個 教學內容:愛護地球我來做

教學節次:共4 節 本次教學為第2

觀課教師(紀錄者)_李坤林_觀察日期:114/5/8

觀察時間:_11:20_12:00_

參考檢核重點

文 字 敘 述

評量

可精進





1精熟任教學科領域知識。

1-1依教材內容,進行學生對家事

的認知

1-2延續之前的說明並能分享參與家庭事務的經驗。




1-1正確掌握任教單元的教材內容。




1-2有效連結學生的先備經驗。




2 清楚呈現教材內容。

2-1教學問學生:「家是每個人主要生活的地方,平常你和家人會為『家』做哪些事呢?」

2-2教師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平時的家事有哪些?大概可以怎麼分類呢?說說看你的想法。」

2-3教師問學生「你家中的家事是

怎麼分工的?」

2-4教師接著發下家事分工表,引

導兒童將目前家庭中每星期所

需完成的家事羅列出來。

2-5引導學生思考討論或歸

的時間較少,一節課若以50

60分鐘來設計,會較

當。




2-1說明學習目標及學習重點。




2-2有組織條理呈現教材內容。




2-3請楚講解重要概念、原則或技能。並適時澄清迷思概念、易錯誤類型,或引導價值觀。




2-4提供學生適當的實作或練習。




2-5 設計引發學生思考或討論的教學情境。




2-6 適時歸納學習重點。




3 運用有效教學技巧。

3-1每組發一張A4大小紙張,經

討論後的結果寫在紙上。

3-2討論形式具有創造力

領學生,能看到團體的互動能

力、配合度。

3-3教師將活動主題及所需時間寫

在黑板,提醒自己及學生,以

利教學活動的轉換銜接及有效

掌控時間分配。




3-1引發學生學習動機。




3-2變化教學活動或教學方法。




3-3教學活動中,融入學習策略的指導。




3-4教學活動轉換與銜接能順暢進行。




3-5有效掌握時間分配和教學節奏。




3-6透過發問技巧,引導學生思考。




3-7使用有助於學生學習的教學媒材。




4應用良好溝通技巧。

4-1教師將單元主題、活動及所需 

  時間均工整地寫在黑板上。

4-2教師的音量能讓教室後的學

  能聽得清楚。

4-3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會至各組

  給予適時的指正或鼓勵




4-1板書正確、工整有條理。




4-2口語清晰、音量適中。




4-3運用肢體語言,增進師生互動。




4-4 教室走動或眼神能關照多數學生。




5運用學習評量評估學習成效。

5-1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給予學

  生各別的建議使其更為精

5-3教師透過觀及學生個人對活

  動的分享,能得知學生是否

  到預期的學習成果




5-1教學過程中,適時檢視學生學習情形。




5-2根據學生評量結果,適時進行補救教學。




5-3學生學習成果達成預期學習目標。





授課教師簽名: 觀課教師簽名:

113學年度基隆市深澳國民小學公開觀課

教學觀察後回饋會談紀錄

授課教師:温洪廣

會談時間:114.5.12()

觀課教師(紀錄者):李坤林

會談地點:303教室

討論資料來源:教學觀察前會談紀錄 教學觀察表(入班觀察紀錄) □其他

建議討論重點:教學觀察紀錄回饋、問題澄清與溝通 、教學表現的反思與成長等。

一、教學觀察紀錄回饋:

(一)教學活動順暢並能兼顧班級秩序的掌控

   中年級的學生很活潑很好動,分組討論時要以走動管理方式,並適

時給予小組提醒及建議,授課老師能以組別多的方式輪流進行,不僅

能有激發創造力,又能適時掌控班級秩序,值得讚賞。

(二)提昇同學的專注觀察力並能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教師請幾位同學拿小白板的提示牌在討論進程中給予每組新的刺激

及提示,讓討論能更具體,更多面向。

三)活動前的提醒及囑咐

   有的學生會太過於興奮,在討論時偏離了主題,例如:在家裡最喜歡

的電視節目,或是最近同學比較流行的新玩具甚至有的不參與…等

特殊狀況,教師若能在活動前適時提醒學生相關注意事項,就能降低

學生不恰當的行為。若約定好,學生又再犯,此時可看情況作小小的

處分,例如:請這位同學到旁邊坐下,觀察其他人玩,並且等一下要

作分享。








113學年度基隆市深澳國民小學公開觀課

教師自我檢核表

(一)基本資料

授課教師姓名(紀錄者)温洪廣 任教年級:3 _ 任教科目:綜合活動 日期:114.5.12

(二)填寫說明

本自我檢核表的目的係為了協助您自我覺察教學上的優缺點,進而產生自我改善的作用。為了達到自我診斷的目的,請您在閱讀完參考檢核重點後,以慎重的態度,勾選最能真實代表您表現情形的欄位,然後在後面的意見陳述中,具體補充說明您整體表現的優劣得失以及自我改善的構想。

層面

參考檢核重點

評量

值得推薦

通過





1精熟任教學科領域知識。


V


1-1正確掌握任教單元的教材內容。


V


1-2有效連結學生的先備經驗。


V


2 清楚呈現教材內容。


V


2-1說明學習目標及學習重點。


V


2-2有組織條理呈現教材內容。


V


2-3請楚講解重要概念、原則或技能。並適時澄清迷思概念、易錯誤類型,或引導價值觀。


V


2-4提供學生適當的實作或練習。


V


2-5 設計引發學生思考或討論的教學情境。



V

2-6 適時歸納學習重點。



V

3 運用有效教學技巧。


V


3-1引發學生學習動機。


V


3-2變化教學活動或教學方法。


V


3-3教學活動中,融入學習策略的指導。


V


3-4教學活動轉換與銜接能順暢進行。


V


3-5有效掌握時間分配和教學節奏。


V


3-6透過發問技巧,引導學生思考。


V


3-7使用有助於學生學習的教學媒材。


V


4應用良好溝通技巧。


V


4-1板書正確、工整有條理。


V


4-2口語清晰、音量適中。


V


4-3運用肢體語言,增進師生互動。


V


4-4 教室走動或眼神能關照多數學生。


V


5運用學習評量評估學習成效。


V


5-1教學過程中,適時檢視學生學習情形。


V


5-2根據學生評量結果,適時進行補救教學。



V

5-3學生學習成果達成預期學習目標。


V


意見陳述(請就上述勾選狀況提供文字上之說明,如果空白不夠填寫,請自行加頁):

1. 我的優點或特色是:

(1)之前的單元有做過類似的「分組合作發表」練習, 所以學生較能自

由聯想並積極參與討論。

(2)本身接受過綜合活動研習及教師工作坊的訓練,因此在整個課程的

要求集體線上較能精準呈現,並可給予學生適時的引導及開發

2. 我遇到的困難或挑戰是:

  (1)上女生人數男生人數各占一半且都為文靜內向者,因此在分組

討論的表現上就顯得較為扭捏不自在,相反的男生多為活潑好動,

男女特質及人數的差異,使其在分組人員的安上,顯得較為困難。

  (2)有的組別不但能符合老師的要求,但有些組別連模仿都不太行,沒有

自信不知道不清楚自己要怎麼呈現對於自己組別的討論題旨,

說完全没有槪念因此在帶領這樣的組別時就會比較棘手,因此可

能需要適時轉變,討論不出具建設性的看法及想法。

3. 我預定的成長計畫:

  (1)綜合活動的取才是生活的,多收集新世代將會面臨的問題

  (2)增加讓學生親自實作並體驗的課程內容。

  (3)參加綜合活動相關研習及工作坊。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