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澳國小公開觀課教案
單元名稱 | 總節數 |
本次觀課為第2節 | ||||
教學班級: | 202班 | 教 學 者: | 游淑珍 | |||
教學時間: | 110.11.22 | 教學領域: | 閩南語 | |||
設計依據 | ||||||
學習 重點 | 學習 | 1-I-2 能聽懂日常生活中閩南語語句並掌握重點。 2-I-3 能正確朗讀所學的閩南語課文。 3-I-1 能建立樂意閱讀閩南語文語句和短文的興趣。 4-I-1 能認識閩南語文的文字書寫。 | 領域 | 閩-E-C1 具備透過閩南語文的學習,增進與人友善相處的能力,並能參與家庭、學校、社區的各類活動,培養責任感,落實生活美德與公民意識。 | ||
學習 | Aa-I-1 文字認讀。 ◎Ab-I-1 語詞運用。 ◎Ab-I-2 句型運用。 Ac-I-1 兒歌念謠。 Bb-I-1 家庭生活。 Bb-I-2 學校生活。 ◎Bg-I-2 口語表達。 | |||||
議題 融入 | 實質內涵 | 【品德教育】 E3 溝通合作與和諧人際關係。 | ||||
所融入之學習重點 | 【品德教育】 E3 溝通合作與和諧人際關係。 1.學習表現:1-I-2 能聽懂日常生活中閩南語語句並掌握重點、2-I-3 能正確朗讀所學的閩南語課文、3-I-1 能建立樂意閱讀閩南語文語句和短文的興趣。 2.學習內容:Aa-I-1 文字認讀、◎Ab-I-1 語詞運用、◎Ab-I-2 句型運用、Bb-I-1 家庭生活、Bb-I-2 學校生活、◎Bg-I-2 口語表達。 3.融入說明:人是群體動物,很多事情的完成,需要靠團隊合作、互相配合。教師可藉由本課課文「掃帚佮畚箕」擬人化的形象,拋出問題讓學生思考與討論,最後總結回歸到自身,建立人與人互助互信的關係,維持良好人際互動。 提問 1.若準干焦有掃帚抑是畚斗,按呢敢會使做好摒掃工課?(如果只有掃把或是畚斗,這樣可以做好打掃工作嗎?) 2.若準無畚斗,雖然用掃帚掃好矣,會發生啥物代誌?(如果沒有畚斗,雖然用掃把掃好了,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3.若準平常時干焦靠家己一个人,無同學的鬥相共,敢會使完成團隊任務?(如果平常只有靠自己一個人,沒有同學的幫忙,可以完成團隊任務嗎?) | |||||
與其他領域/ | 品德教育 | |||||
學習目標 | 1.熟讀課文並理解文意。 2.認識並說出各類打掃工具及其功能。 3.學會本課的句型應用於生活中。 | |||||
教材來源 | 康軒版國小閩南語第三冊 | |||||
教學設備/資源 | 1.課本 2.教學媒體(教學CD、教學電子書) 3.電腦、單槍投影機、電子白板 | |||||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 時間 | 教學評量/備註 | ||||
第一節課文 一、引起動機 1.教師請學生拿掃把與畚斗到講臺表演打掃動作,藉此引起話題。 2.師生共同討論這兩種打掃工具的外型與關係後,再帶入還有哪些打掃工具。 3.了解各種打掃工具後,可以藉機宣導環境整潔的重要性,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愛乾淨的好孩子。 二、發展活動 1.教師利用課文頁中的情境圖,讓學生觀察圖中的情境。 2.教師帶領學生朗讀課文,待熟念後,再與學生一句一句輪讀,或由學生分組輪讀,再由全班朗讀。 3.教師解說課文內容及解釋語詞,讓學生更了解文意,加強學習效果。 4.熟悉課文歌唱後,教師播放教學媒體的律動做示範教學。 5.重複練習課文律動至熟練。 三、統整活動 1.教師利用「課文賞析」讓學生理解文意。 2.教師可利用「閱讀理解」之提問,複習本課課文,並引導學生思考各種打掃工具的功能。如: (1)根據課文,掃帚的好朋友是啥物? (2)課本內底用啥物摒掃工具共塗跤掃予清氣? | 40分鐘 | 1.口語評量:熟讀課文並了解文意。 2.聽力評量:聽懂課文的主題與內容,並能掌握重點。 | ||||
第二節語詞、對話(本次觀課節次) 一、引起動機 1. 用「哼哈節奏」複習課文。 2. 教師可以先問學生:「你有愛清氣無?」(你愛乾淨嗎?)由此導入本課主題,引起學生的興趣。 3. 「你敢知影教室內底有啥物摒掃工具?用閩南語講看覓。(你知道教室裡有什麼打掃工具嗎?用閩南語說說看。)」由此引導學生認識打掃工具。 二、發展活動 (一)活動一:我會曉講 1.教師利用課本或教學媒體的「我會曉講」頁面,詢問學生是否知道這些打掃工具的正確使用方式。 2.教師播放教學媒體,引導學生說出這些打掃工具的說法。 3.教師指導學生撕下課本的語詞圖卡,反覆做語詞聽說練習。 4.比手畫腳(比手劃刀):各組派代表出來抽一張語詞,表演出該語詞讓其他各組猜。猜到的組別加分,表演的組別也加分。 5.神射手:請兩位小朋友上台背對背,手上各拿一張語詞卡。老師喊:「1.2.3」,兩人往前走三步,老師拍手兩下,兩人同時轉頭手比出槍的手勢,喊出對方的語詞,看誰先念出對方的語詞就勝利了。 (二)活動二:臆謎猜 1.學完語詞後,教師引導學生本節課有謎題要猜,請學生先把課本闔起來,放在桌面上。專心用聽力、用推理來判斷題目和答案。 2.教師播放教學媒體,請學生仔細聆聽,再逐句為學生解釋文意。 3.教師請學生看謎題想想看答案是什麼?並請學生回答。若學生答不出來,可請學生看插圖的提示回答。 (三)活動三:相招來開講 1.請學生先觀察本跨頁情境圖,再播放教學媒體,請學生跟讀,反覆念誦直到熟念。 2.教師做一些提問來引導學生回答,加強對話練習。例如: (1)彼个查埔囡仔咧做啥物?(那個小男孩在做什麼?) (2)彼个查某囡仔咧做啥物代誌?(那個小女孩在做什麼事情?) 3.教師亦可利用本課語詞替換關鍵字,訓練口語能力。 ●例句:布攄仔(拖把) 用布攄仔攄塗跤。用(拖把)(拖地板。) 我用布攄仔攄塗跤,我用(拖把)(拖地板,) 塗跤就清氣溜溜。(地上)就清潔溜溜。) ( ) 用( )( )。 我用( )( ), ( )就清氣溜溜。 三、統整活動 教師隨機抽出並展示打掃工具任一語詞卡,學生依例句造一相關句子。 | 40分鐘 | 1.口語評量:正確認讀出打掃工具語詞。 2.口語評量:說出「我會曉講」的打掃工具語詞。 3.實作評量:將語詞延伸成短句,應用於生活中。 4.聽力評量:明白語意,完成作答。 5.實作評量:利用已知語詞,結合觀察與判斷力,找出謎底。 6.作業評量:習得提升學習效果的技巧。 7.口語評量:了解並說出「相招來開講」的所有語句。 8.實作評量:學會替換語詞,完成句子。 | ||||
第三節練習、統整 一、引起動機 教師問:「小朋友,恁有認真做摒掃工課無?」(小朋友,你們有認真做打掃工作嗎?)由此帶入主題。 (一)活動一:來練習 1.教師播放教學媒體,讓全班複誦課文,幫助學生複習本課課文。 2.教師鼓勵學生自動背誦課文,藉此引導學生複習上一節的課程。 3.教師利用「來練習」頁面,讓學生先觀察,再說出所看到的情境,接著播放教學媒體,指導學生練習。 4.教師可用教學媒體裡的選號器選出五位學生,請這五位學生各回答一題,再利用教學媒體,全班一起對答案。 (二)活動二:做伙來耍 1.本課「做伙來耍」是要學生找出圖中打掃工具在哪裡,教師可配合課本第78頁,先帶學生認識情境圖中的打掃工具。 2.可請學生找找看各個打掃工具躲藏在哪裡,並用鉛筆圈起來。 3.最後請學生利用課本第78頁提供的句型「我有揣著(掃帚)。」用閩南語說一說你找到什麼打掃工具。 三、統整活動 學生能從聆聽與發表中建立主動學習閩南語的興趣,並養成能主動使用閩南語與他人互動的習慣。 | 40分鐘 | 1.聽力評量:正確理解情境圖意。 2.實作評量:能正確勾選出打掃工作所需的工具。 3.口語評量:認讀已經學習過的閩南語語詞。 4.實作評量:運用觀察力完成題目。 5.實作評量:聽懂題目並正確回答。 | ||||
教學提醒 | ||||||
網站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