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忠孝國民小學113學年度校長暨教師公開觀課繳交參考表件
一、教學觀察-觀察前會談紀錄表
受評教師:那昇華 ;任教年級:301班 ;任教領域/科目:藝術/音樂
觀察人員:簡嘉琪、鄭兆妡;觀察前會談時間:113年10月8日12:50至13:10地點:校長室
預定入班教學觀察時間:113年10月08日13:20至14:00 地點: 音樂教室
ㄧ、教學目標:
1.學會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四分休止符等,多種變化組合節奏的拍打。
2.能小組創作至少一個節奏型的分組演奏
二、教材內容:
修改自翰林版3年級藝術領域(舊版)-鑼鼓喧天
三、學生經驗:
正認識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四分休止符及簡單的節奏樂器
四、教學活動(含學生學習策略):
小組分享、節奏練習、小組創作討論、成果發表練習
五、教學評量方式(請呼應教學目標或學習目標,說明使用的評量方式):
例如:紙筆測驗、學習單、提問、發表、實作評量、實驗、小組討論、自評、互評、角色扮演、作業、專題報告、其他。
提問、發表、實作評量、小組討論、專題報告、其他。
六、觀察的焦點(評鑑規準):
(填寫有關觀察的層面、指標或檢核重點)
七、觀察的工具:基隆市忠孝國小113學年度教學觀察紀錄表
■教學觀察表
□軼事紀錄表
□其他:
八、回饋會談時間地點:(建議教學觀察三天內為佳)
時間:113.10.08(14:50分PM)
地點:校長室
二、教學觀察-教學觀察紀錄表
受評教師:那昇華;任教年級:301 ;任教領域/科目:藝術/音樂
教學單元:原民音樂暨文化體驗
教學節次:共__1___節 本次教學為第____2_____節
觀察人員:簡嘉琪;觀察時間:113年10月08日_13:20_至_14:00
層面 | 指標與檢核重點 | 教師表現事實 摘要敘述 | 評量 | ||
推薦 | 通過 | 待改進 | |||
A 課 程 設 計 與 教 學 | A-2掌握教材內容,實施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學習。 | ||||
A-2-1有效連結學生的新舊知能或生活經驗,引發與維持學生學習動機。 | |||||
A-2-2 清晰呈現教材內容,協助學生習得重要概念、原則或技能。 | |||||
A-2-3 提供適當的練習或活動,以理解或熟練學習內容。 | |||||
A-2-4完成每個學習活動後,適時歸納或總結學習重點。 | |||||
A-3運用適切教學策略與溝通技巧,幫助學生學習。 | |||||
A-3-1運用適切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思考、討論或實作。 | |||||
A-3-2 教學活動中融入學習策略的指導。 | |||||
A-3-3 運用口語、非口語、教室走動等溝通技巧,幫助學生學習。 | |||||
A-4運用多元評量方式評估學生能力,提供學習回饋並調整教學。 | |||||
A-4-1運用多元評量方式,評估學生學習成 效。 | |||||
A-4-2分析評量結果,適時提供學生適切的學習回饋。 | |||||
A-4-3根據評量結果,調整教學。 | |||||
A-4-4運用評量結果,規劃實施充實或補強性課程。(選用) | |||||
B 班 級 經 營 與 輔 導 | B-1建立課堂規範,並適切回應學生的行為表現。 | ||||
B-1-1 建立有助於學生學習的課堂規範。 |
| Ⅴ | |||
B-1-2 適切引導或回應學生的行為表現。 |
| Ⅴ | |||
B-2安排學習情境,促進師生互動。 | |||||
B-2-1 安排適切的教學環境與設施,促進師生互動與學生學習。 |
| Ⅴ | |||
B-2-2 營造溫暖的學習氣氛,促進師生之間的合作關係。 |
| Ⅴ | |||
三、教學觀察-觀察後回饋會談紀錄表
受評教師:那昇華;任教年級:301; 任教領域/科目:藝術/音樂
教學單元:原民音樂暨文化體驗
觀察人員:簡嘉琪、鄭兆妡;回饋會談時間:113年10月08日14:50至15:20地點:校長室
與教學者討論後:
推薦B-1-1、B-1-2、B-2-2指標;重視課堂規範的建立,有利學生學習融入。認識原民文化議題,呈現課程教學豐富與探索體驗的可能。
建議加入原民的服飾及用品實物,體驗更深入。
1. 試教其他班級練習 2. 結合其他領域可做113年期末成果發表之用。 |
觀察人員:簡嘉琪、鄭兆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