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國小111學年度圓周率與圓面積公開觀課紀錄

格式
docx
大小
340.64 KB
頁數
11
上傳者
Administrato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10-09,离现在 3 1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基隆市111學年度長樂國小教師公開觀課紀錄表

表一【共同備課紀錄表】《教學者填寫》

教學者: 李建泓 教學班級:603 教學領域: 數學 單元名稱: 圓周率和圓面積

共備夥伴: 李俊賢/易健惠/劉欣怡 共備日期:111/9/29 15501700

學生經驗

(含學生先備知識、起點行為、學生特性…)

學生可能遇到的學習問題及困難

三上 第10單元

  1. 辨認圓形並認識圓心、圓周。

  2. 學會使用圓規

  3. 了解圓的特殊性質


  1. 不會實測圓的直徑及圓周的長度。

  2. 實測圓的直徑及圓周的長度有誤差。

  3. 不能理解不論圓的大小如何,圓周長和直徑的比值不變。

教學目標及預期的學習成效

(含核心素養、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

【學習表現】

s-Ⅲ-2認識圓周率的意義,理解圓面積、圓周長、扇形面積與弧長之計算方式。


【學習內容】

S-6-3圓周率、圓周長、圓面積、扇形面積:用分割說明圓面積公式。求扇形弧長與面積。知道以下三個比相等:(1)圓心角:360;(2)扇形弧長:圓周長;(3)扇形面積:圓面積,但應用問題只處理用(1)求弧長或面積。


【核心素養】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E-A1具備喜歡數學、對數學世界好奇、有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並能將數學語言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A2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E-A2具備基本的算術操作能力、並能指認基本的形體與相對關係,在日常生活情境中,用數學表述與解決問題。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E-A3能觀察出日常生活問題和數學的關聯,並能嘗試與擬訂解決問題的計畫。在解決問題之後,能轉化數學解答於日常生活的應用。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E-B1具備日常語言與數字及算術符號之間的轉換能力,並能熟練操作日常使用之度量衡及時間,認識日常經驗中的幾何形體,並能以符號表示公式。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E-C1具備從證據討論事情,以及和他人有條理溝通的態度。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E-C2樂於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並尊重不同的問題解決想法。

教學策略/學習策略

1.觀察討論:教師操作示範、教師針對個別指導…等,引導學生學習。

2.操作學習:重點提醒、參與討論、教師教室走動幫助學生學習。

3.發表法。

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1圓周長是直徑的幾倍

測量直徑圓周長

布題一咖啡杯墊的直徑是幾公分?(配合附件P7

說說你是怎測量直徑

兒童分組討論發表

拿出兩個角板一把直尺如下圖測量杯墊直徑的長度

在紙上描出杯墊的形狀剪下描好的圖形把剪下的紙對摺對摺後打開測量直徑的長度

直徑是9公分

圓周長大約是幾公分

說說你是怎測量圓周長

兒童分組討論發表

在杯墊上做記號尺上的刻度0滾動一圈,記號所對的刻度就是圓周長如下圖

用一條緞帶繞杯墊1圈,如下圖

把緞帶拉直用直尺測量緞帶的長圓周長大約是28.3公分如下圖

布題二承布題一圓周長28.3公分大約是直徑9公分的幾倍?(求商到小第二位

兒童分組討論發表

圓周長是28.3公分

直徑是9公分

圓周長大約是直徑的幾倍

兒童分組討論發表

3.14

布題三:拿出附件P9P11的圖卡量量看各圓的直徑圓周長大約是幾公分記錄在下面的表格裡

兒童分組討論發表

測量甲圓乙圓丙圓的直徑

測量甲圓乙圓丙圓的圓周長

甲圓的周長大約是直徑的幾倍?(求商到小第二位

兒童分組討論發表把圓周長÷直徑來計算

甲圓

甲圓的周長大約是直徑的3.14

3.14

乙圓的周長大約是直徑的幾倍

乙圓

乙圓的周長大約是直徑的3.14

丙圓的周長大約是直徑的幾倍

丙圓

丙圓的周長大約是直徑的3.14

說說你發現了什麼?

兒童分組討論發表甲圓的圓周長大約是直徑的3.14乙圓丙圓的圓周長也大約是直徑的3.14

說說圓周長直徑有什麼關係

兒童分組討論發表每個圓的周長大約是直徑的3.14

每一個圓的周長大約都是直徑的3.14要怎麼說?

兒童分組討論發表圓周長除以直徑大約等於3.14可以記作圓周長÷直徑圓周率」。

教師每一個圓的圓周長除以的直徑都大約是3.14因此約定圓周長除以直徑稱為圓周率為了計算方便通常用3.14表示圓周率並於寫答時須意寫」。

兒童聆聽凝聚共識

學生學習評量

1.小組合作。

2.觀察操作參與度。

3.發表及說明。

共備夥伴意見回饋

  1. 欣怡老師:學生透過附件教具操作,讓學習效果更佳,也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

  2. 俊賢老師:與學生生活經驗做結合,學生學習動機會更佳。


教學教師簽名: 共備夥伴簽名:

基隆市長樂國民小學111學年度教師公開觀課紀錄表

表二: 【教學觀察紀錄表】《觀課者填寫》

授課教師: 劉欣怡 任教年級: 科任 任教領域/科目: 音樂、美勞、表藝

回饋人員: 李建泓 任教年級: 六年級 任教領域/科目: 國語、數學

教學單元: 音樂藝術點線面 教學節次:共5 節,本次教學為第2

觀察日期:111 10 3 日 星期 節次:


層面

指標與檢核重點

教師表現事實摘要敘述

(含教師教學行為、學生學習表現、師生互動與學生同儕互動情形)

評量(請勾選)

優良

滿意

待成長


A

課程

設計與教學

A-2掌握教材內容,實施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學習。



A-2-1有效連結學生的新舊知能或生活經驗,引發與維持學生學習動機。

  1. 教學方式活潑,教導學生實作。

  2. 個別指導,能協助學生熟練直徑及圓周長的測量步驟。

  3. 能再重複指導,總結重點。

A-2-2 清晰呈現教材內容,協助學生習得重要概念、原則或技能。

A-2-3 提供適當的練習或活動,以理解或熟練學習內容。

A-2-4完成每個學習活動後,適時歸納或總結學習重點。

A-2-5整合知識、技能語態度


A-2-6提供情境化、脈絡化的學習


A-3運用適切教學策略與溝通技巧,幫助學生學習。



A-3-1運用適切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思考、討論或實作。

  1. 在老師帶領操作學習的之下,學生在學習上能專 心學習,沒有人是教室裡的客人,專注著與老師一同學習。

  2. 透過老師精彩的講述與帶領,學生十分投入 於課堂的學習之中,在實際測量的過程之中, 若有沒跟上者,也能立即尋求身旁同學的協助,學習氣氛熱絡。

A-3-2 教學活動中融入學習策略的指導。

A-3-3 運用口語、非口語、教室走動等溝通技巧,幫助學生學習。

A-4運用多元評量方式評估學生能力,提供學習回饋並調整教學。



A-4-1運用多元評量方式,評估學生學習成

效。

  1. 透過老師深入淺出的教學,以幽默風趣的方式,讓學生沉浸於愉快的上課氣氛之中,唯學生在實測的掌握上,需要再有更多的訓練,讓學生更能掌握學習重點。

  2. 利用提問,評量學生學習成效。


A-4-2分析評量結果,適時提供學生適切的學習回饋。

A-4-3提供學生實踐力行的學習


層面

指標與檢核重點

教師表現事實

摘要敘述

(含教師教學行為、學生學習表現、師生互動與學生同儕互動情形)

評量(請勾選)

優良

滿意

待成長

B班級經營輔導

B-1建立課堂規範,並適切回應學生的行為表現。



B-1-1 建立有助於學生學習的課堂規範。

  1. 老師在課堂中的提問,學生大多主動回應,且與老師有積極的互動;老師也在上課中走動於學生之間,以掌握每位學生的學習狀況。

  2. 隨時回應學生的行為表現

B-1-2 適切引導或回應學生的行為表現。

B-2安排學習情境,促進師生互動。



B-2-1 安排適切的教學環境與設施,促進師生互動與學生學習。

  1. 提供各項教具,供學生學習。

  2. 學習氣氛活潑,師生之間的學習快樂

B-2-2 營造溫暖的學習氣氛,促進師生之間的合作關係。



基隆市長樂國民小學111學年度教師公開觀課紀錄表

表二: 【教學觀察紀錄表】《觀課者填寫》

授課教師: 李俊賢 任教年級:602 任教領域/科目: 國語

回饋人員: 李建泓 任教年級: 六年級 任教領域/科目: 國語、數學

教學單元: 第五課 教學節次:共5 節,本次教學為第2

觀察日期:111 10 4 日 星期 節次:


層面

指標與檢核重點

教師表現事實摘要敘述

(含教師教學行為、學生學習表現、師生互動與學生同儕互動情形)

評量(請勾選)

優良

滿意

待成長


A

課程

設計與教學

A-2掌握教材內容,實施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學習。



A-2-1有效連結學生的新舊知能或生活經驗,引發與維持學生學習動機。

  1. 教師能針對教學重點,引導小朋友學習。

  2. 講解清楚仔細,能協助學生習得課文結構

  3. 提供適當的練習或活動,讓學生理解或熟練學習內容


A-2-2 清晰呈現教材內容,協助學生習得重要概念、原則或技能。

A-2-3 提供適當的練習或活動,以理解或熟練學習內容。

A-2-4完成每個學習活動後,適時歸納或總結學習重點。

A-2-5整合知識、技能語態度


A-2-6提供情境化、脈絡化的學習


A-3運用適切教學策略與溝通技巧,幫助學生學習。



A-3-1運用適切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思考、討論或實作。

  1. 按部就班、不疾不徐指導適切。

  2. 教學方式活潑,能引導學生對課文的思考及探究。

A-3-2 教學活動中融入學習策略的指導。

A-3-3 運用口語、非口語、教室走動等溝通技巧,幫助學生學習。

A-4運用多元評量方式評估學生能力,提供學習回饋並調整教學。



A-4-1運用多元評量方式,評估學生學習成

效。

  1. 以提問及實作評估學生學 習成效。

  2. 適時誇獎回答正確的學生,並協助回答較慢的學生

  3. 根據學生學習狀況,調整教 學

A-4-2分析評量結果,適時提供學生適切的學習回饋。

A-4-3提供學生實踐力行的學習


層面

指標與檢核重點

教師表現事實

摘要敘述

(含教師教學行為、學生學習表現、師生互動與學生同儕互動情形)

評量(請勾選)

優良

滿意

待成長

B班級經營輔導

B-1建立課堂規範,並適切回應學生的行為表現。



B-1-1 建立有助於學生學習的課堂規範。

  1. 適時獎勵學生,有助於學生 學習的課堂規範。

  2. 隨時回應學生的行為表現

B-1-2 適切引導或回應學生的行為表現。

B-2安排學習情境,促進師生互動。



B-2-1 安排適切的教學環境與設施,促進師生互動與學生學習。

  1. 學習氣氛活潑,師生之間的 學習快樂。

  2. 透過獎勵及競賽方式讓學生專注於學習,並更富趣味。。

B-2-2 營造溫暖的學習氣氛,促進師生之間的合作關係。
























基隆市長樂國民小學111學年度教師公開觀課紀錄表

表三-【議課紀錄表】《授課者填寫彙整議課時夥伴的討論內容》

授課教師: 李建泓 任教年級: 六年級 任教領域/科目: 國語、數學

教學單元: 圓周率和圓面積 教學節次:共6 節,本次教學為第1

議課日期:111 10 13 日 星期 節次:2

議課時討論的面向可參考下表

面向

1.全班學習氛圍

2.學生學習動機與歷程

3.學生學習結果

1-1是否有安心學習的環境?

1-2是否有熱衷學習的環境?

1-3是否有聆聽學習的環境?

2-1老師是否關照每個學生的學習?

2-2是否引發學生學習動機?

2-3學生學習動機是否持續?

2-4學生是否相互關注與傾聽?

2-5學生是否互相協助與討論?

2-6學生是否投入和參與學習?

2-7是否發現有特殊表現的學生?((學習停滯、學習超前和學習具潛力的學生)

3-1學生學習如何發生?何時發生?

3-2學生學習的困難之處是什麼?

3-3學習挑戰是否發生,學生學習的樣貌是什麼?

3-4學生學習思考程度是否深化?

3-5 學生是否能進行反思或後設思考?

一、教學者教學優點與特色:


  1. 內容緊扣主題,與生活連結。

  2. 透過實際操作,加深學生學習印象及概念的了解。

  3. 重點分析清楚,使學生在學習上事半功倍。

  4. 學生常規優良 師生互動與學生同儕

  5. 師生互動良好,學生同儕相互學習


二、教學者教學待調整或改變之處:


課程設計安排可再微調,可預留最後五分鐘對學生做基本評量,以掌握學生學習情形。



三、對教學者之具體成長建議:

1.藉由觀課的討論使彼此的教學有所助益。

2.能夠使個別教師取長補短,尋找自己的問題與改進。





















觀課教師簽名: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