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111學年度長樂國小教師公開觀課紀錄表
表一【共同備課紀錄表】《教學者填寫》
教學者: 李建泓 教學班級:603 教學領域: 數學 單元名稱: 圓周率和圓面積
共備夥伴: 李俊賢/易健惠/劉欣怡 共備日期:111/9/29 15:50~17:00
學生經驗 (含學生先備知識、起點行為、學生特性…) | 學生可能遇到的學習問題及困難 |
三上 第10單元
|
|
教學目標及預期的學習成效 (含核心素養、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 | |
【學習表現】 s-Ⅲ-2認識圓周率的意義,理解圓面積、圓周長、扇形面積與弧長之計算方式。 【學習內容】 S-6-3圓周率、圓周長、圓面積、扇形面積:用分割說明圓面積公式。求扇形弧長與面積。知道以下三個比相等:(1)圓心角:360;(2)扇形弧長:圓周長;(3)扇形面積:圓面積,但應用問題只處理用(1)求弧長或面積。 【核心素養】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數-E-A1具備喜歡數學、對數學世界好奇、有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並能將數學語言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A2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數-E-A2具備基本的算術操作能力、並能指認基本的形體與相對關係,在日常生活情境中,用數學表述與解決問題。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數-E-A3能觀察出日常生活問題和數學的關聯,並能嘗試與擬訂解決問題的計畫。在解決問題之後,能轉化數學解答於日常生活的應用。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數-E-B1具備日常語言與數字及算術符號之間的轉換能力,並能熟練操作日常使用之度量衡及時間,認識日常經驗中的幾何形體,並能以符號表示公式。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數-E-C1具備從證據討論事情,以及和他人有條理溝通的態度。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數-E-C2樂於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並尊重不同的問題解決想法。 | |
教學策略/學習策略 | |
1.觀察討論:教師操作示範、教師針對個別指導…等,引導學生學習。 2.操作學習:重點提醒、參與討論、教師教室走動幫助學生學習。 3.發表法。 | |
教學活動設計 | |
【活動1】圓周長是直徑的幾倍 ○測量直徑、圓周長 ●布題一:咖啡杯墊的直徑是幾公分?(配合附件P7) ․說說看,你是怎麼測量直徑? ․兒童分組討論、發表。如: ①拿出兩個三角板和一把直尺,如下圖,測量杯墊直徑的長度。 ②在紙上描出杯墊的形狀,剪下描好的圖形,把剪下的紙對摺,對摺後打開,測量直徑的長度。 直徑是9公分。 ․圓周長大約是幾公分? ․說說看,你是怎麼測量圓周長? ․兒童分組討論、發表。如: ①在杯墊上做記號,對齊尺上的刻度0,滾動一圈,記號所對的刻度就是圓周長,如下圖。 ②用一條緞帶繞杯墊1圈,如下圖: 把緞帶拉直,用直尺測量緞帶的長,圓周長大約是28.3公分,如下圖: ●布題二:承布題一,圓周長28.3公分大約是直徑9公分的幾倍?(用四捨五入法求商到小數第二位) ․兒童分組討論、發表。如: ①圓周長是28.3公分。 ②直徑是9公分。 ③圓周長大約是直徑的幾倍? ․兒童分組討論、發表。如: 答:約3.14倍 ●布題三:拿出附件P9、P11的圖卡,量量看各圓的直徑和圓周長大約是幾公分?記錄在下面的表格裡。 ․兒童分組討論、發表。如: ①測量甲圓、乙圓和丙圓的直徑。 ②測量甲圓、乙圓和丙圓的圓周長。 ․甲圓的周長大約是直徑的幾倍?(用四捨五入法求商到小數第二位) ․兒童分組討論、發表。如:把圓周長÷直徑來計算。 ①甲圓: 甲圓的周長大約是直徑的3.14倍。 答:約3.14倍 ․乙圓的周長大約是直徑的幾倍? ②乙圓: 乙圓的周長大約是直徑的3.14倍。 ․丙圓的周長大約是直徑的幾倍? ③丙圓: 丙圓的周長大約是直徑的3.14倍。 ․說說看,你發現了什麼? ․兒童分組討論、發表。如:甲圓的圓周長大約是直徑的3.14倍。乙圓和丙圓的圓周長也大約是直徑的3.14倍。 ․說說看,圓周長和直徑有什麼關係? ․兒童分組討論、發表。如:每個圓的周長大約是直徑的3.14倍。 ․每一個圓的周長大約都是直徑的3.14倍,要怎麼說?怎麼記? ․兒童分組討論、發表。如:圓周長除以直徑大約等於3.14倍,可以記作「圓周長÷直徑=圓周率」。 ․教師說明:每一個圓的圓周長除以它的直徑都大約是3.14,因此約定圓周長除以直徑稱為圓周率。為了計算方便,通常用3.14表示圓周率,並於寫答時須注意寫「約」。 ․兒童聆聽,凝聚共識。 | |
學生學習評量 | |
1.小組合作。 2.觀察操作參與度。 3.發表及說明。 | |
共備夥伴意見回饋 | |
|
教學教師簽名: 共備夥伴簽名:
基隆市長樂國民小學111學年度教師公開觀課紀錄表
表二: 【教學觀察紀錄表】《觀課者填寫》
授課教師: 劉欣怡 任教年級: 科任 任教領域/科目: 音樂、美勞、表藝
回饋人員: 李建泓 任教年級: 六年級 任教領域/科目: 國語、數學
教學單元: 音樂藝術點線面 教學節次:共5 節,本次教學為第2 節
觀察日期:111 年10 月3 日 星期 一 節次:第 三 節
層面 | 指標與檢核重點 | 教師表現事實摘要敘述 (含教師教學行為、學生學習表現、師生互動與學生同儕互動情形) | 評量(請勾選) | |||
優良 | 滿意 | 待成長 | ||||
A 課程 設計與教學 | A-2掌握教材內容,實施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學習。 | ✓ | ||||
A-2-1有效連結學生的新舊知能或生活經驗,引發與維持學生學習動機。 |
| |||||
A-2-2 清晰呈現教材內容,協助學生習得重要概念、原則或技能。 | ||||||
A-2-3 提供適當的練習或活動,以理解或熟練學習內容。 | ||||||
A-2-4完成每個學習活動後,適時歸納或總結學習重點。 | ||||||
A-2-5整合知識、技能語態度 | ||||||
A-2-6提供情境化、脈絡化的學習 | ||||||
A-3運用適切教學策略與溝通技巧,幫助學生學習。 | ✓ | |||||
A-3-1運用適切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思考、討論或實作。 |
| |||||
A-3-2 教學活動中融入學習策略的指導。 | ||||||
A-3-3 運用口語、非口語、教室走動等溝通技巧,幫助學生學習。 | ||||||
A-4運用多元評量方式評估學生能力,提供學習回饋並調整教學。 | ✓ | |||||
A-4-1運用多元評量方式,評估學生學習成 效。 |
| |||||
A-4-2分析評量結果,適時提供學生適切的學習回饋。 | ||||||
A-4-3提供學生實踐力行的學習 | ||||||
層面 | 指標與檢核重點 | 教師表現事實 摘要敘述 (含教師教學行為、學生學習表現、師生互動與學生同儕互動情形) | 評量(請勾選) | |||
優良 | 滿意 | 待成長 | ||||
B班級經營輔導 | B-1建立課堂規範,並適切回應學生的行為表現。 | ✓ | ||||
B-1-1 建立有助於學生學習的課堂規範。 |
| |||||
B-1-2 適切引導或回應學生的行為表現。 | ||||||
B-2安排學習情境,促進師生互動。 | ✓ | |||||
B-2-1 安排適切的教學環境與設施,促進師生互動與學生學習。 |
| |||||
B-2-2 營造溫暖的學習氣氛,促進師生之間的合作關係。 |
基隆市長樂國民小學111學年度教師公開觀課紀錄表
表二: 【教學觀察紀錄表】《觀課者填寫》
授課教師: 李俊賢 任教年級:602 任教領域/科目: 國語
回饋人員: 李建泓 任教年級: 六年級 任教領域/科目: 國語、數學
教學單元: 第五課 教學節次:共5 節,本次教學為第2 節
觀察日期:111 年10 月4 日 星期 二 節次:第 二 節
層面 | 指標與檢核重點 | 教師表現事實摘要敘述 (含教師教學行為、學生學習表現、師生互動與學生同儕互動情形) | 評量(請勾選) | |||
優良 | 滿意 | 待成長 | ||||
A 課程 設計與教學 | A-2掌握教材內容,實施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學習。 | ✓ | ||||
A-2-1有效連結學生的新舊知能或生活經驗,引發與維持學生學習動機。 |
| |||||
A-2-2 清晰呈現教材內容,協助學生習得重要概念、原則或技能。 | ||||||
A-2-3 提供適當的練習或活動,以理解或熟練學習內容。 | ||||||
A-2-4完成每個學習活動後,適時歸納或總結學習重點。 | ||||||
A-2-5整合知識、技能語態度 | ||||||
A-2-6提供情境化、脈絡化的學習 | ||||||
A-3運用適切教學策略與溝通技巧,幫助學生學習。 | ✓ | |||||
A-3-1運用適切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思考、討論或實作。 |
| |||||
A-3-2 教學活動中融入學習策略的指導。 | ||||||
A-3-3 運用口語、非口語、教室走動等溝通技巧,幫助學生學習。 | ||||||
A-4運用多元評量方式評估學生能力,提供學習回饋並調整教學。 | ✓ | |||||
A-4-1運用多元評量方式,評估學生學習成 效。 |
| |||||
A-4-2分析評量結果,適時提供學生適切的學習回饋。 | ||||||
A-4-3提供學生實踐力行的學習 | ||||||
層面 | 指標與檢核重點 | 教師表現事實 摘要敘述 (含教師教學行為、學生學習表現、師生互動與學生同儕互動情形) | 評量(請勾選) | |||
優良 | 滿意 | 待成長 | ||||
B班級經營輔導 | B-1建立課堂規範,並適切回應學生的行為表現。 | ✓ | ||||
B-1-1 建立有助於學生學習的課堂規範。 |
| |||||
B-1-2 適切引導或回應學生的行為表現。 | ||||||
B-2安排學習情境,促進師生互動。 | ✓ | |||||
B-2-1 安排適切的教學環境與設施,促進師生互動與學生學習。 |
| |||||
B-2-2 營造溫暖的學習氣氛,促進師生之間的合作關係。 |
基隆市長樂國民小學111學年度教師公開觀課紀錄表
表三-【議課紀錄表】《授課者填寫彙整議課時夥伴的討論內容》
授課教師: 李建泓 任教年級: 六年級 任教領域/科目: 國語、數學
教學單元: 圓周率和圓面積 教學節次:共6 節,本次教學為第1 節
議課日期:111 年10 月13 日 星期 四 節次:第2 節
議課時討論的面向可參考下表
面向 | 1.全班學習氛圍 | 2.學生學習動機與歷程 | 3.學生學習結果 |
觀 察 與 討 論 | 1-1是否有安心學習的環境? 1-2是否有熱衷學習的環境? 1-3是否有聆聽學習的環境? | 2-1老師是否關照每個學生的學習? 2-2是否引發學生學習動機? 2-3學生學習動機是否持續? 2-4學生是否相互關注與傾聽? 2-5學生是否互相協助與討論? 2-6學生是否投入和參與學習? 2-7是否發現有特殊表現的學生?(如(學習停滯、學習超前和學習具潛力的學生) | 3-1學生學習如何發生?何時發生? 3-2學生學習的困難之處是什麼? 3-3學習挑戰是否發生,學生學習的樣貌是什麼? 3-4學生學習思考程度是否深化? 3-5 學生是否能進行反思或後設思考? |
一、教學者教學優點與特色: 內容緊扣主題,與生活連結。
透過實際操作,加深學生學習印象及概念的了解。
重點分析清楚,使學生在學習上事半功倍。 學生常規優良
師生互動與學生同儕 師生互動良好,學生同儕相互學習 二、教學者教學待調整或改變之處: 課程設計安排可再微調,可預留最後五分鐘對學生做基本評量,以掌握學生學習情形。 三、對教學者之具體成長建議: 1.藉由觀課的討論使彼此的教學有所助益。
2.能夠使個別教師取長補短,尋找自己的問題與改進。
觀課教師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