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長樂國小113學年度公開觀課紀錄

格式
docx
大小
2.79 MB
頁數
5
上傳者
Microsoft Office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5-02-24,离现在 0 24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基隆市113學年度長樂國小教師公開觀課紀錄表

表一【共同備課紀錄表】《教學者填寫》

教學者:曾瀅儒 教學班級:602 教學領域:社會領域 (翰林版)

單元名稱:第三單元 第一課 全球正面臨哪些生存危機

共備夥伴:蔡慧敏 共備日期:114/04/28()午休

學生經驗


(一)在六下第一單元時上過的[全球經濟發展趨勢及永續發展]課程,了解在經濟發展

的同時也會對生活中的環境帶來影響


(二)引導學生思考並討論資源過度使用與浩劫會對全球環境造成哪些的影響


學生可能遇到的學習問題及困難

  1. 因為分心而沒有聽清楚議題討論的關鍵,在意見表達後覺得可以不用精進,用原本的句子就好,需要教師予以引導及鼓勵,將其討論的結果更加完善

  2. 每位同學都有自己的想法,討論過程中會覺得回答不夠完整或是不夠好而不太敢表達意見,需要足夠的反應時間並經由老師的提問才能順利完成任務。

教學目標及預期的學習成效 (含核心素養、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

核心素養

A自主行動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B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C社會參與

C1.道德實際與公民意識

1c-III-2檢視社會現象或事件之間的關係,並想像在不同條件下,推測其可能的發展。2b-III-2 檢視社會現象或事件之間的關係,並想像在不同條件下,推測其可能的發展。

3c-III-1聆聽他人的意見,表達自我觀點,並能與他人討論。


教學策略/學習策略

  1. 人權-人權與責任 / 人權與責任/環境-永續發展 / 環境-環境倫理

  2. 材資源:翰林科書 / 網路影片

  3. 學習內容:了解資源過度使用與耗竭對全球環境的影響

  4. 學習成果:理解資源過度使用與耗竭對全球環境的影響並能積極參與小組討論發言,師整理並彙整討論的結果引導世界公民的責任

教學活動設計


一、引起動機

1.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第50-51頁的課文及圖片

2.播放【資源過度使用與耗竭】影片


二、發展活動

1.教師帶學生一起觀看【資源過度使用與耗竭】影片,並引導學生進行議題討論。

2.各小組分別上台分享討論結果,教師再將各組分享的成果進行彙整。


三、綜合活動

1.教師引導學生議題討論重點的歸納。

2.學生分享發現的變化以及感想。

3.回家作業:完成習作第三單元第一課 第1213頁。

學生學習評量


  1. 口頭評量:小組同儕透過對話討論激發靈感,教師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回答予以評量回饋。

  2. 實作評量:學生回家後根據上課討論的內容及重點進行習作撰寫。

  3. 自評互評:聆聽其他小組的報告進行自我評量,並仔細聆聽他組的分享及報告一起進行討論及回饋。


共備夥伴意見回饋

  1. 提醒要給予議題討論的架構提示並注意不同學生的學習經歷給予策略調整。

  2. 建議給予回饋彙整架構讓學生能更充分了解與理解。

教學教師簽名:曾瀅儒 共備夥伴簽名:蔡慧敏


教師公開觀課紀錄表

表二: 【教學觀察紀錄表】 《觀課者填寫》

教 學 者: 曾瀅儒   任教領域/科目: 社會領域 

回饋人員: 蔡慧敏  任教領域/科目: 社會領域

教學單元:資源過度使用與耗竭  教學節次:共3 節,本次教學為第3

觀察日期:1140507日  星期  節次: 第一節

(原觀課時間為11455日星期一 第六節 因游泳課程進行調整)

層面

指標與檢核重點

教師表現事實摘要敘述

(含教師教學行為、學生學習表現、師生互動與學生同儕互動情形)

評量(請勾選)

優良

滿意

待成長


A

課程

設計與教學

A-2掌握教材內容,實施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學習。


V


A-2-1有效連結學生的新舊知能或生活經驗,引發與維持學生學習動機。

  1. 課前複習學習經歷,讓學生更熟悉快速進入議題的探討

  2. 邀請一起參與檢核目標,以提升學生學習品質。

  3. 部分學生較缺乏統整歸納分析的能力,建議小組分組討論前後,都能進行簡單的架構提示及歸納總結。

A-2-2 清晰呈現教材內容,協助學生習得重要概念、原則或技能。

A-2-3 提供適當的練習或活動,以理解或熟練學習內容。

A-2-4完成每個學習活動後,適時歸納或總結學習重點。

A-2-5整合知識、技能與態度

A-2-6提供情境化、脈絡化的學習

A-3運用適切學策略與溝通技巧,幫助學生學習。


V


A-3-1運用適切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思考、討論或實作。

  1. 建議可以給學生先進行課堂預習活動,讓學生在討論時可以更融入議題探討

  2. 運用口語、非口語、教室走動等溝通技巧,幫助學生學習。

A-3-2 教學活動中融入學習策略的指導。

A-3-3 運用口語、非口語、教室走動等溝通技巧,幫助學生學習。

A-4運用多元評量方式評估學生能力,提供學習回饋並調整教學。

V



A-4-1運用多元評量方式,評估學生學習成效。

  1. 透過小組分享,引導學生維持正向表現。

  2. 能在教學活動中,適當安排學生表達自我的發現聆聽他人意見的機會。

A-4-2析評量結果,適時提供學生適切的學習回饋。

A-4-3提供學生實踐力行的學習

層面

指標與檢核重點

教師表現事實

摘要敘述

(含教師教學行為、學生學習表現、師生互動與學生同儕互動情形)

評量(請勾選)

優良

滿意

待成長

B班級經營輔導

B-1建立課堂規範,並適切回應學生的行為表現。

V



B-1-1建立有助於學生學習的課堂規範。

  1. 透過小組任務,引導學生自我檢核該達成的學習目標

  2. 當學生想不到適當的回應時,建議可事先安排課前預習活動,引導學生自我思考、找答案。

B-1-2 適切引導或回應學生的行為表現。

B-2安排學習情境,促進師生互動。

V



B-2-1 安排適切的教學環境與設施,促進師生互動與學生學習。

  1. 師生間互動良好,營造良好、活潑的學習氣氛。




基隆市長樂國民小學113學年度教師公開觀課紀錄表

表三-【議課紀錄表】《授課者填寫彙整議課時夥伴的討論內容》

授課教師: 曾瀅儒 任教年級:602 任教領域/科目: 社會領域

教學單元:資源過度使用與耗竭 教學節次:共3 節,本次教學為第3

議課日期:1140509日 星期 節次:午休

議課時討論的面向可參考下表

面向

1.全班學習氛圍

2.學生學習動機與歷程

3.學生學習結果

1-1是否有安心學習的環境?

1-2是否有熱衷學習的環境?

1-3是否有聆聽學習的環境?

2-1老師是否關照每個學生的學習?

2-2是否引發學生學習動機?

2-3學生學習動機是否持續?

2-4學生是否相互關注與傾聽?

2-5學生是否互相協助與討論?

2-6學生是否投入和參與學習?

2-7是否發現有特殊表現的學生?(如學習停滯、學習超前和學習具潛力的學生)

3-1學生學習如何發生?何時發生?

3-2學生學習的困難之處是什麼?

3-3學習挑戰是否發生,學生學習的樣貌是什麼?

3-4學生學習思考程度是否深化?

3-5學生是否能進行反思或後設思考?

一、教學者教學優點與特色:

1.運用課前複習學習經歷,幫助學生回憶與連結學習內容。

2.教學設計多元且具創意,包含口語回答、舉手挑戰、上台分享的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動機與專注力。

3.能在教學中逐步引導,提供學生建構獨立思考與練習的機會,激發創造力與挑戰動機。


二、教學者教學待調整或改變之處:

1.部分學生在議題討論上或適當的回應上面臨困難,建議事先安排課前預習活動,輔助學生自主學習。

2.部分學生在統整、歸納與分析能力較弱,建議彙整各組分享內容後,進行

簡單歸納總結,強化學習重點。




















觀課教師簽名:蔡慧敏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