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表2:
基隆市111學年度學校辦理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
共同備課紀錄表
教學時間 | 111/10/28 14:10~14:50 | 教學班級 | 501 | |||
教學領域 | 自然與生活科技 | 教學單元 | 植物的辨識與分類 | |||
教 學 者 | 江孟謙 | 觀 察 者 | 觀察後會談時間 | |||
教材內容: 植物的特徵與分類 1.觀察植物或圖片資料,探討各種植物生活環境和外形特徵的異同。例如:有些植物的莖是 2.說出各種植物的特徵。例如:蓮花生長在水裡、桑樹生長在陸地;落地生根可以用葉繁殖, 教學目標: 1.能辨識植物的外形、繁殖方式和生活環境等特徵。 2.能自訂標準,進行植物的分類。學生經驗: 教學活動: 1.學生以兩人分組分成8組,給予各自不同的題目卡。(能夠使用關鍵字以搜尋 2. 把課本中的八種植物進行分類。 教學評量方式: 線上or現場觀察 公開觀課紀錄表檢核 觀察的工具和觀察焦點: 公開觀課紀錄表 資訊融入教育 |
授課教師簽名:______江孟謙____________ 觀課教師簽名:______顏惠君______________
附表3:
基隆市111學年度學校辦理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
觀課紀錄表(結構式)
學校:中正國小
觀課科目 | 自然與科技領域 | 授課教師 | 江孟謙 | 觀課班級 | 501 | ||
授課單元 名稱 | 植物的特徵與分類 | 觀課日期 | 111/10/28 |
1.學生上課狀況 | (1)學生投入課堂學習程度如何? | 學生對於使用電腦及網路工具上課感到非常的新奇,專注及投入的程度很高。 |
(2)學生有干擾課堂行為嗎?情形如何? | 無 | |
2.學生分組討論情形 |
| 小組互動熱絡,討論及分享彼此資訊的情況不斷發生在小組當中。 |
(2)小組討論是否聚焦本次課堂? | 是,大多數學生在跟組員嘗試讀懂網路資料,並考慮是否成為可用的資料。 | |
(3)小組討論內容深度? | 許多組延伸出許多該主題的相關問題,例如:布袋蓮是否對環境造成危害?還有蓮花的食用方式有哪些? | |
3.知識學習的情形 |
| 利用搜尋引擎查找資料,對不同的資料識讀,並各自產生不同的想法與問題。 |
(2)學生在學習中有沒有困難之處? | 資訊素養不足的學生會感到速度及識讀程度上的落後感,分析資料及後製上也有相同的困難感。 | |
(3)真正有效的學習發生在什麼情境? | 小組互動、分析網路資料、組織關鍵字、整理資料並於網路文件共作。 | |
4.綜合建議 | 1.建議先提升學生資訊素養,避免推行課程時部分學生產生學習困難。 2.先在課本資料上作課堂討論,先加強學生的基本觀念,再上網路進行課堂所學檢證。 3.部分學生對於美編過於執著,以至於損耗了許多時間,雖然任課老師已多次提醒,可能需要直接對其行為介入導正。 |
觀課人員:___顏惠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表4:
基隆市111學年度學校辦理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 議課紀錄表
教學時間 | 111/10/28 14:10~14:50 | 教學班級 | 501 | |||
教學領域 | 自然與生活科技 | 教學單元 | 植物的特徵與分類 | |||
教 學 者 | 江孟謙 | 觀 察 者 | 顏慧君 | 觀察後會談時間 | 11/1 | |
一、教學者教學優點與特色: 教學者具備優秀的資訊素養,也願意嘗試多樣多元的授課方式,融入資訊進行教學是一項很特別的挑戰。對學生來說,資訊融入課程,也讓他們有新一層的體驗與網路資訊識讀的經驗。 二、教學者教學待調整或改變之處: 1.本次教學還是須先強化課本知識,或實物教學,網路資料識讀對資訊素養較落後的學生較為困難,程序上最好再作調整。 2.上機後需要著重在資料的搜尋與識讀,注意請學生勿執著於美編的工作,避免時間耗損。 三、對教學者之具體成長建議: 可以多參加精進社群或參與共備課團,吸收多方經驗提升教學實力。 教學者自我省思: 1.課堂實作時多走動觀察學生行為,注意落後的學生狀況。 2.教學程序需再多作精修,以期讓學生有更好的學習體驗 |
授課教師簽名:___江孟謙____ 觀課教師簽名:___顏惠君___
附表5:
基隆市111學年度學校辦理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紀錄
授課教師:__江孟謙__ 觀課教師:__顏惠君__
備課 | 時間-111年 10月 21日 : |
觀課 | 時間-111年 10月 28日 : |
說明:課堂指導落後學生 | 說明:學生線上共作資料整理 |
議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