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隆聖國小自然領域公開授課備課紀錄

格式
doc
大小
3.92 MB
頁數
5
上傳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4-11-15,离现在 0 34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附表11-1

基隆市國民中小學教師素養導向教學備課紀錄表(2024)

302教學領域: 自然領域 教學單元:單元三 奇妙的空氣

授課教師姓名:郭佳茵服務學校: 隆聖國小 觀 察 者: 張藍尹

備課時間:11311260900

教學設計說明與對話

觀察焦點及觀察工具

一、這節課學生要達到的學習目標:

()透過實驗觀察空氣流動形成風的現象。

()觀察生活中的現象,知道空氣流動越快,風也越強。

()利用擠壓注射筒的實驗,了解空氣可以被壓縮。


二、這節課預定的教學流程

()引起動機:拋出問題,如何看出風的強弱?

()發展活動1:將氣球打氣,鬆開開口,讓學生感受風從開口出來的感受。

()發展活動2:如何看出的強弱呢?比較不同電扇風力大小吹出來的風,頭髮、旗子、風車吹動的情形。

()發展活動3:透過針筒的實驗,驗證空氣會被壓縮的假設,最後得到結論。

()綜合活動:寫筆記摘要、習作,發派回家作業。

三、這節課學生經驗連結、教材組織及評量回饋:

  讓學生從生活經驗出發,被風吹動的頭髮,司令台飄動的國旗、階梯走廊上轉動的風車,皆是隨手可觀察的現象。

  利用針筒壓縮空氣的實驗,讓學生填寫習作作為評量。

四、這節課學習任務、探究的學習策略或方法:

  提問、假設、做實驗驗證,確認真偽,回頭檢視假設及實驗是否合理。

五、這節課師生和同儕互動的學習安排:

  以小組為單位,發下實驗器材,進行觀察學習並且記錄。


一、觀察焦點(可複選)

規準1︰營造脈絡化的學習

規準2︰安排探究性的學習任務

規準3︰促發學生的學習互動


二、其它輔助觀察工具:

學生座位表

觀課相關配合事宜

(一)觀課人員觀課位置及角色(請打

  1. 觀課人員位在教室□前、□中、後、□小組旁、□個別學生旁。

  1. 觀課人員是: 完全觀課人員、□有部分的參與,參與事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拍照或錄影:□皆無、□皆有、□只錄影、只拍照。

)預定公開授課∕教學觀察日期與地點:

1.日期:113112710302.點:302教室

)回饋會談預定日期與地點:(建議於公開授課∕教學觀察後三天內完成為佳)

1.日期:113112908002.點:辦公室

附表11-2

隆市國民中小學教師素養導向教學紀錄表(2024)

(表格可依觀察焦點所選取觀察規準向度自行編修)

302教學領域: 自然領域 教學單元:單元三 奇妙的空氣

授課教師姓名:郭佳茵服務學校: 隆聖國小 觀 察 者: 張藍尹

教學時間:11311271030 議課時間:11311290800

規準/指標

教師引導及學生表現情形

有呈現

(請打)

觀察記錄

規準1︰營造脈絡化的學習

關注重點︰教材組織、學習經驗及情境安排

1-1連結學生的生活經驗,提升學生的學習參與度

1.教師使用氣球、吹風機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讓孩子感受到風的存在。

2.老師透過指導學生習作討論、習寫,建立學習概念,了解實驗結果和實驗前的假設是否成立。

1-2根據學生學習的先備知識,提供所需的學習支持

1-3掌握教材組織的脈絡,協助學生系統化的學習

1-4引導學生將所學概念應用於生活情境

1-5運用評量即學習的概念,促進學生的學習成效

規準2︰安排探究性的學習任務

關注重點︰學習策略及任務安排

2-1引導學生覺察問題,投入學習任務。

老師示範使用針筒放在橡皮擦上,針筒的孔壓緊橡皮擦,推壓針筒往下,放鬆針筒後會回彈,學生發現空氣可以被壓縮。學生實際操作,經過實作發現實驗結果,探究所學的知識,強化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接受。

2-2提供鷹架支持學生的學習

2-3引導學生運用方法或策略完成任務

2-4促發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探究及反思

2-5提供學生運用資源或科技媒體機會


規準/指標

教師引導及學生表現情形

有呈現

(請打)

觀察記錄

規準3︰促發學生的學習互動

關注重點︰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合作學習與同儕互動

3-1提供正向引導,鼓勵學生主動探究。

適時提醒學生注意聆聽他人發言,尊重他人,

保持安靜,能態度委婉提醒學生留意班級常規,以利課堂進行。

3-2營造學生合作學習機會,促進同儕互學。


3-3鼓勵學生相互提問與分享自我觀點


3-4引導學生相互聆聽及尊重他人的觀點

3-5引導學生以多元觀點與他人進行對話與思考


議課對話紀錄

(建議從三個規準「關注重點」的觀察指標及教學整體發現,進行提問與回饋,譬如:觀察者的發現、教學過程的釐清及雙方的收穫)

老師使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讓孩子感受風的存在。使教學主題融入生活,引起孩子探究知識的興趣,藉由實驗實作,學生能感受到無色無味無形的空氣存在於空間,也了解空氣可被壓縮。實驗過程中,教師能發現需要協助的學生,適時給予個別指導,關注孩子個別的差異性。

課堂中,因為班級教室座位、空間配置,學生合作學習與互助的部分較不顯著,無法在分組小組討論中經由思考提出問題或發現,較為可惜,若能在專科教室進行課程,或是先重新配之班級空間,學生的互動學習能更確實。


2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