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仁愛國小111學年度學校共同備課紀錄表
教學者 | 陳如玉 | 教學領域 | 數學領域 |
教學對象 | 202班學生 | 單元名稱 | 時間 |
教材來源 | 翰林版二上數學 | 教學節數 | 共六節(第五節) |
教學日期 | 111.12.13 | 教學時間 | 8:45-9:25 |
觀 察 者 | 廖詠潔 郭惠玲 | 觀察前會談時間 | |
教材內容 | 【8-3】點數經過的時間 觀察鐘面,點數兩個時刻之間的時間。 | ||
教學目標 | 1.透過觀察鐘面,能點數兩整時時刻之間的時間。 2.經由小組討論,使學生對時間有更深切的了解,並能以合適的語彙進行說明,分享與其他同學。 | ||
學生經驗 |
| ||
教學活動 | 【8-3】點數經過的時間 ‧觀察鐘面,點數兩個時刻之間的時間。 教師布題(一) 教師事先分組,將兩人分一組,一組2個小時鐘,教 師出題,學生同時撥鐘比賽。 T:下午2時下課,下午2時10分上課,經過了幾分鐘? 一人撥出2時,另一人撥出2時10分,完成之後的組 別需馬上起立,看誰快。 T: 這樣分針是走了幾小格?表示幾分鐘? T: 1小格代表1分鐘,請學生發表1分鐘能做哪些事? T: 我們來試試看1分鐘內,你能寫幾個字? (教師發下格子紙,請學生握筆準備比賽) 題目一: 寫「大」字 題目二: 寫「家」字 請學生點數同組隊友各寫了幾個字,兩人共寫了幾個 字? 有沒有其他發現? 為什麼會這樣? (時間長度固定,筆畫多寡會影響字數多少) 題目三: 閉眼感受一分鐘的長度,如果覺得時間到了請舉手。 (讓學生體會一分鐘的時間量感) 教師布題(二) 學生2人一組,一人為A,一人為B,每人均有一個小時鐘。 T: 現在晨光時間,請大家將小時鐘撥到8時整。一小時後是上午幾時? 請A生撥出正確時間,B生觀察協助。依序輪流撥出至中午12時。 (時針走1大格,是經過1小時,也可以說是1時) T:下午2時,第二節課開始,到下午4時放學,經過了幾小時? (請A生撥出2時,B生撥出4時,觀察兩個鐘面並點數時針經過幾大格?) (數了2大格是2個1小時,也就是2小時) | ||
教學評量方式 | 實作評量、參與討論、課堂問答 | ||
觀察的工具和觀察焦點 | 1.觀察學生是否能撥出教師指定的時間 2.觀察學生是否能互相討論 3.觀察學生是否能專心聆聽教師的統整結果 |
課教師簽名: 陳如玉 觀課教師簽名:廖詠潔 郭惠玲
基隆市仁愛國小109學年度公開觀課紀錄表
教學者 | 教學領域 | 數學領域 | |
教學對象 | 單元名稱 | 時間 | |
教材來源 | 翰林版 | 教學節數 | 共六節(第五節) |
教學日期 | 教學時間 | ||
觀 察 者 | 觀察前會談時間 |
上課狀況 | 1.學生投入課堂學習程度如何? | |
2.學有干擾課堂行為嗎?情形如何? | ||
分組討論情形 | 1.小組間互動情形如何?(熱絡程度、參與程度) | |
2.小組討論是否聚焦本次課堂? | ||
3.小組討論內容深度? | ||
知識學習的情形 | 1.學生在課堂中哪一個部分感到興趣? | |
2.學生在學習中有沒有困難之處? | ||
3.真正有效的學習發生在什麼情境? | ||
綜合建議 |
觀課人員:
基隆市仁愛國小111學年度學校共同議課紀錄表
教學者 | 教學領域 | 數學領域 | |
教學對象 | 單元名稱 | 時間 | |
教材來源 | 翰林版二上數學課本 | 教學節數 | 共六節(第五節) |
教學日期 | 教學時間 | ||
觀 察 者 | 觀察後會談時間 | ||
授課教師簽名: 觀課教師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