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班數學課觀課紀錄:比長短教學觀察

格式
docx
大小
14.6 KB
頁數
2
上傳者
RAPS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10-23,离现在 3 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觀課紀錄表(結構式)

校名:仁愛國小103

觀課科目

數學

授課教師

游美慧

觀課班級

103

授課單元

名稱

翰林版數學1上第二單元:比長短

觀課日期

111/10/19(三)第三節


1.學生上課狀況

(1)學生投入課堂學習程度如何?

學生能專注聆聽,尤其在動手操作比較卡片哪一個邊比較長的活動中,各組學生積極參與、認真討論。

(2)學生有干擾課堂行為嗎?情形如何?

小組討論熱烈,有時聲音比較大,教師能適時提醒,有一個孩子在聆聽同學發表時蹲在地上做自己的事,教師適時走到身邊提醒專注。

2.學生分組討論情形

(1)小組間互動情形如何?(熱絡程度、參與程度)

小組討論熱烈,能依據教學活動認真討論比較長短的方法。

(2)小組討論是否聚焦本次課堂?

學生多能聚焦本次的活動。

(3)小組討論內容深度?

學生多能符合學習目標,認真討論比較卡片長短的方法(兩張紙條複製長度後比較),針對學生提出用一條紙條就能比較出長短的方法時,教師讓學童再次嘗試,學習另一種比較方法。

3.知識學習的情形

(1)學生在課堂中哪一個部分感到興趣?

學生對於老師佈題的問答都能踴躍答題。當老師邀請學生示範時,都能表現出積極參與操作的學習態度。

最喜歡動手操作的活動。

(2)學生在學習中有沒有困難之處?

學生針對用兩張紙條複製長度的活動都能正確比較與操作,小組討論只有一組說出用一張紙條就可以比較長短,教師重新布題再操作的時候,學生比較掌握不到技巧,教師行間巡視協助操作並教導一張紙條比較卡片兩邊長度的方法

(3)真正有效的學習發生在什麼情境?

當學生藉由真實物品操作,確認長度測量方式,並由老師澄清基本概念後,才是真正瞭解比較長度的正確方法與概念。

4.綜合建議

1.教師教學口語表達清晰,行間巡視走動時能察覺需要協助或提醒分心的學生,予以

適時提醒。

2.教師能確實掌握教學目標並能立即統整歸納學習重點,。

3.師生互動活潑有默契,能口頭讚美學生,引導學生操作與體驗,教學非常活潑有

趣。

4.教師採用討論、分享與實作的教學法,分組操作與發表,學生在活動中學習。

5.建議:能事先將紙條附件撕好可以享有更多發表時間。


觀課人員:陳怡珊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