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班數學課:分分數的趣味教學分享

格式
docx
大小
39.99 KB
頁數
6
上傳者
teach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12-13,离现在 3 315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附表2

基隆市110學年度學校辦理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

共同備課紀錄表

教學時間:110/12/13第三節 教學班級:資源班 教學領域: 數學領域 教學單元:分數


  1. 教材內容:

南一第五冊教學指引


  1. 教學目標:

能在日常生活中以分數表達分量。


  1. 學生經驗:

1.能了解平分的意義。

2.日常有平分的經驗。


  1. 教學活動:

1.能熟練地使用分數表達。

2.能熟練的分辨分數的大小。


  1. 教學評量方式:

1.實作評量

2.形成性評量(課堂隨機問答、解說)

3.紙筆評量


  1. 觀察的工具和觀察焦點:

觀察工具:筆、觀課紀錄表、攝影器材、學生學習評量單。

觀察焦點:學生課堂表現、學生專注程度、學生學習成果展現



  1. 回饋會談時間和地點:

時間:1101217日下午兩點,地點:資源班教室。






教 學 者: 潘昱捷 觀 察 者: 李新源 觀察前會談時間:110/12/10 (14:00)



(本表為參考格式,學校得視需求修改)

授課教師簽名: 觀課教師簽名:


附表3

基隆市110學年度學校辦理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

觀課紀錄表

教學班級

資源班

觀察時間

1101213日 第 3

教學領域

數學

教學單元

第八單元-分數

教 學 者

潘昱捷

觀 察 者

李新源

檢核

項目

檢核重點



可改進

未呈現

1.清楚呈現教材內容

1-1 有組織條理呈現教材內容





1-2 清楚講解重要概念、原則或技能





1-3 提供學生適當的實作或練習





1-4 設計引發學生思考與討論的教學情境





1-5 適時歸納學習重點





2.運用有效教學技巧

2-1 引起並維持學生學習動機





2-2 善於變化教學活動或教學方法





2-3 教學活動融入學習策略的指導





2-4 教學活動轉換與銜接能順暢進行





2-5 有效掌握時間分配和教學節奏





2-6 使用有助於學生學習的教學媒材





3.應用良好溝通技巧

3-1 口語清晰、音量適中





3-2 運用肢體語言,增進師生互動





3-3 教室走動或眼神能關照多數學生





4.運用學習評量評估學習成效

4-1 教學過程中,適時檢視學生學習情形





4-2 學生學習成果達成預期學習目標





5.維持良好的班級秩序以促進學習

5-1維持良好的班級秩序





5-2適時增強學生的良好表現





5-3妥善處理學生不當行為或偶發狀況





6.營造積極的班級氣氛

6-1引導學生專注於學習





6-2布置或安排有助學生學習的環境





6-3展現熱忱的教學態度





(本表為參考格式,學校得視需求修改)


授課教師簽名: 觀課教師簽名:


附表4

基隆市110學年度學校辦理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

自我省思檢核表

授課教師姓名:潘昱捷 教學班級:資源班 教學領域:數學

教學單元名稱:三上第八單元 分數

序號

檢核項目

優良

普通

可改進

未呈現

1

清楚呈現教材內容

v

2

運用有效教學技巧

v

3

應用良好溝通技巧

v

4

運用學習評量評估學習成效

v

5

維持良好的班級秩序以促進學習

v

6

營造積極的班級氣氛

v

7

其他:


教學省思:

1. 在單位的說明較少,導致孩子們份與個模糊不清。

2. 實作的部分應留充裕時間讓學生思考如何平分色紙。

3. 解題的時間掌控可再精準一些,可留一些時間在類題的練習,更加確認孩子的學習是

否已達成教學目標。














(本表為參考格式,學校得視需求修改)


授課教師簽名: 觀課教師簽名:



附表5

基隆市110學年度學校辦理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

議課紀錄表

教學時間:110/12/13第三節教學班級: 資源班 教學領域:數學教學單元:第八單元-分數

教 學 者: 潘昱捷 觀 察 者: 李新源 觀察後會談時間:110/12/17 PM 1400


一、教學者教學優點與特色:

1.教學流程順暢,主題清楚呈現。

2.有隨時注意學生學習狀況。

3.會針對學生反饋再做提醒和修正。




二、教學者教學待調整或改變之處:

1.部分學生學習成就較低,對於例題的解答有誤。

2.學生討論時有時會有爭論,需要適當調解與溝通。

3.教師問問題時,主動回答的學生都是較踴躍舉手的學生,部分沉默的學生容易被忽略。




三、對教學者之具體成長建議:

1.可以依學生能力分組並鼓勵互相討論和互相幫忙,協助較低成就學生跟上學習。

2.學習過程除了講解以外,也可以分組上台報告,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





(本表為參考格式,學校得視需求修改)


授課教師簽名: 觀課教師簽名:


附表6

基隆市中和國小110學年度公開觀課教案

教學單元

分數

實施班級

資源班

設計者

潘昱捷

教材來源

南一

單元名稱

分數

授課時間

1101213

核心素養

總綱核心素養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具體內涵

-E-A3能觀察出日常生活問題和數學的關聯,並能嘗試與擬訂解決問題的計畫。在解決問題之後,能轉化數學解答於日常生活的應用。

-E-B1具備日常語言與數字及算術符號之間的轉換能力,並能熟練操作日常使用之度衡及時間,認識日常經驗中的幾何形體,並能以符號表示公式。

-E-C2樂於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並尊重不同的問題解決想法。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

n-II-6 理解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整數倍的意義、計算與應用。認識等值分數的意義,並應用於認識簡單異分母分數之比較與加減的意義。

學習內容

N-3-9 簡單同分母分數;結合操作活動與整數經驗。簡單同分母分數比較、加、減的意義。牽涉之分數與運算結果皆不超過2。以單位分數之點數為基礎,連結整數之比較、加、減。知道「和等於1」的意義。

議題融入

融入議題

【人權教育】人權與責任

實質內涵

E2關心周遭不平等的事,並提出改善的想法。

學習目標

1.認識簡單同分母分數。

2.理解分數和1的關係與轉換。

3.將分數分解為數個相同的單位分數。

4.進行同分母分數之大小比較

與其他領域/

科目連結

社會

教學設備

1.數學課本。

2.數學習作。

3.黑糖糕圖片、蔥油餅圖片、色紙。

5.電子白板。。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流程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評量方式)

《準備活動》

  • 教師利用單元動畫導入情境,藉由小藍帶澎湖伴手禮-黑糖糕給朋友的情境,連結起分數與日常的關係,導入平分的觀念

1.教師請學生想想看,日常生活

中有沒有也有分食的經驗?

2.在分食的過程中曾遇到什麼困

?

《發展活動》

  • 認識的數詞序列

1.利用蔥油餅圖進行平分,由教

師提問:1個蔥油餅平分成4

等分,1等分是多少個蔥油餅?

你怎麼知道的?

2.教師利用蔥油餅圖說明:1

蔥油餅平分成4等分,1等分

個蔥油餅(並在黑板書寫下

)2等分是個蔥油餅」,

教師再提問:3等分是多少

?」請學生回答並仿照教師前

面說法,用整體關係描述分數

之意義(1個蔥油餅平分成4

分,3等分是個蔥油餅4

分是個蔥油餅。)

3.教師說明個蔥油餅和一整個蔥

油餅是一樣大的,藉此說明分

數、分母、分子的位置意義。

  • 認識的數詞序列

1.教師將黑糖糕圖分成六等分,

將其一等分給其中一位同學,

並請學生回答自己得到幾個黑

糖糕。

2.由教師再將另一等分分給另一

位學生,並請回答自己是否也

得到個黑糖糕,為什麼,怎麼

知道的?(請教師引導學生用部

分整體關係來說明分數的意

義。)

3.再由教師提問:「那3等分是幾

個黑糖糕,4等分呢? 5等分

?」並用板書紀錄下,請學生

觀察其規律(請教師協助學生建

立數詞序列的概念)

4.由教師再提問:「那幾份黑糖糕

會跟一整個黑糖糕一樣大?」請

學生回答。

5.由教師將其中兩份黑糖糕及其

中三份黑糖糕分給兩位同學,

讓學生比較誰拿到的黑糖糕比

較多(讓學生練習判斷,建立分

數的量感。)

《綜合活動》

1.由教師在黑板畫下與色紙般大

小的四方形,再發下一張色

紙,請學生折成4等分,並剪

下教師的指定的份數(

:),貼至黑板上的格子中。

2.請學生分享自己的折法,並共

同討論(學生折法不同,教師引

導學生理解無論哪種折法,只

要是均分,其中的3等分就是

張。)

3.完成習作p.9091頁。






5

















10























10

















12












3






口頭問答

















口頭問答























口頭問答

















實作評量












紙筆評量






































解題示範

個別指導釐清觀念



檢視學生的解題方法,比較其中得差異

例題討論、發表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