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資源班數學課程計畫|永吉國中112學年度

格式
pdf
大小
552.64 KB
頁數
9
作者
admin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05-08,离现在 2 16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臺北市立永吉國民中學 112 學年度學習課程計畫 

課程名稱 

█領域課程:數學領域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  

班型 

□特教班 █資源班 

實施年級   █7年級 □8年級 □ 9年級 

節數 

每週 4 節 

核心素養 

具體內涵 

1.  數-J-A1 對於學習數學有信心和正向態度,能使用適當的數學語言進行

溝通,並能將所學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2.  數-J-A2 具備有理數、根式、坐標系之運作能力,並能以符號代表數或

幾何物件,執行運算與推論,在生活情境或可理解的想像情境中,分析
本質以解決問題。 

3.  數-J-A3 具備識別現實生活問題和數學的關聯的能力,可從多元、彈性

角度擬訂問題解決計畫,並能將問題解答轉化於真實世界。 

4.  數-J-B1 具備處理代數與幾何中數學關係的能力,並用以描述情境中的

現象。能在經驗範圍內,以數學語言表述平面與空間的基本關係和性
質。能以基本的統計量與機率,描述生活中不確定性的程度。 

5.  數-J-B2 具備正確使用計算機以增進學習的素養,包含知道其適用性與

限制、認識其與數學知識的輔成價值,並能用以執行數學程序。能認識
統計資料的基本特徵。 

6.  數-J-C1 具備從證據討論與反思事情的態度,提出合理的論述,並能和

他人進行理性溝通與合作。 

7.  數-J-C2 樂於與他人良好互動與溝通以解決問題,並欣賞問題的多元解

法。 

8.  數-J-C3 具備敏察和接納數學發展的全球性歷史與地理背景的素養。 

點 

學習 

表現

 

【原學習表現】 
1.  n-Ⅳ-1 理解因數、倍數、質數、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的意義及熟練其

計算,並能運用到日常生活的情境解決問題。 

2.  n-Ⅳ-2 理解負數之意義、符號與在數線上的表示,並熟練其四則運算,

且能運用到日常生活的情境解決問題。 

3.  n-Ⅳ-3 理解非負整數次方的指數和指數律,應用於質因數與科學記號,

並能運用到日常生活的情境解決問題。 

4.  n-Ⅳ-4 理解比、比例式、正比、反比的意義和推理,並能運用到日常生活

的情境解決問題。 

5.  s-Ⅳ-15 認識線與線、線與平面在空間中的垂直關係和平行關係。 
6.  s-Ⅳ-16 理解簡單的立體圖形及其三視圖與平面展開圖,並能計算立體圖

形的表面積、側面積及體積。 

7.  g-Ⅳ-1  認識直角坐標的意義與構成要素,並能報讀與標示坐標點, 以

及計算兩個坐標點的距離。 

8.  g-Ⅳ-2  在直角坐標上能描繪與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式的直線圖形,以及

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唯一解的幾何意義。 

9.  a-Ⅳ-1 理解並應用符號及文字敘述表達概念、運算、推理及證明。 
10.  a-Ⅳ-2 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式及其解的意義,能以等量公理與移項法則求

解和驗算,並能運用到日常生活的情境解決問題。 

background image

 

11.  a-Ⅳ-3 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意義,並應用於標示數的範圍和其在數線

上的圖形,以及使用不等式的數學符號描述情境,與人溝通。 

12.  a-Ⅳ-4 理解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及其解的意義,並能以代入消去法與加

減消去法求解和驗算,以及能運用到日常生活的情境解決問題。 

【調整後學習表現】 
1.  n-Ⅳ-1 理解 5000 以內的數和位值結構及加減法的運算。 
2.  n-Ⅳ-1-1 理解 1 到 1000 的數和位值結構。 
3.  n-Ⅳ-1-2 理解 1 到 2000 的數和位值結構。 
4.  n-Ⅳ-1-3 理解 1 到 5000 的數和位值結構。 
5.  n-Ⅳ-1-4 能做總和 5000 以內的加法。 
6.  n-Ⅳ-1-5 能作被減數 5000 以內的減法。 
7.  n-Ⅳ-2 理解負數之意義、符號與在數線上的表示,且能運用於解決日常生

活中的問題。 

8.  n-Ⅳ-3 乘、除法的計算與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9.  n-Ⅳ-4 認識日常生活中簡易比例關係的意義。 
10.  g-Ⅳ-1 在日常生活中能以平面直角座標找到相對應位置。 
11.  a-Ⅳ-1  理解並應用符號及文字敘述表達概念及運算。 
12.  a-Ⅳ-2  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式及其解的意義,並能運用於解決日常生活中

的問題。 

13.  a-Ⅳ-3  能透過數線或圖示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大於、小於的概念。 
14.  d-Ⅳ-1 理解常用統計圖表並能運用到日常生活中。 
 

學習 

內容

 

【原學習內容】 
1.  N-7-1 100 以內的質數:質數和合數的定義;質數的篩法。 
2.  N-7-2 質因數的標準式:質因數的標準式,並能用於求因數及倍數的問

題。 

3.  N-7-3 負數與數的四則混合運算(含分數、小數)

:使用「正、負」表徵

生活中的量;相反數;數的四則混合運算。 

4.  N-7-4 數的運算規律: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

𝑎�+𝑏�) = −𝑎�−𝑏�;−(𝑎�

𝑏�)= −𝑎� + 𝑏�。 

5.  N-7-5 數線:擴充至含負數的數線; 比較數的大小;絕對值的意義;以

|

𝑎� − 𝑏�|  表示數線上兩點𝑎�,𝑏�的距離。 

6.  N-7-6 指數的意義:指數為非負整數的次方;

𝑎� ≠ 0 時𝑎�

0

= 1;同底數

的大小比較;指數的運算。 

7.  N-7-7 指數律:以數字例表示「同底數的乘法指數律」

a

m

 × a

n

a

m+

n

(

a

m

)

n

a

mn

、(

a × b)

n

a

n

× 

b

n

,其中 

m,n 為非負整數)

;以數字例表示「同底

數的除法指數律」

a

m

 ÷ a

n

a

m-n

 其中

𝑚� ≥ 𝑛�且 m,n 為非負整數)

。 

8.  N-7-8 科學記號:以科學記號表達正數,此數可以是很大的數(次方為正

整數)

,也可以是很小的數(次方為負整數)

。 

9.  N-7-9 比與比例式:比;比例式;正比;反比;相關之基本運算與應用問

題,教學情境應以有意義之比值為例。 

10.  S-7-1 簡單圖形與幾何符號:點、線、線段、射線、角、三角形與其符號的

介紹。 

11.  S-7-2  三視圖:立體圖形的前視圖、上視圖、左(右)視圖。立體圖形限

background image

 

制內嵌於 3×3×3  的正方體且不得中空。 

12.  S-7-3 垂直:垂直的符號;線段的中垂線;點到直線距離的意義。 
13.  S-7-4 線對稱的性質:對稱線段等長;對稱角相等;對稱點的連線段會被

對稱軸垂直平分。 

14.  S-7-5 線對稱的基本圖形:等腰三角形;正方形;菱形;箏形;正多邊形。 
15.  G-7-1 平面直角坐標系:以平面直角坐標系、方位距離標定位置;平面直

角坐標系及其相關術語(縱軸、橫軸、象限)

。 

16.  A-7-1 代數符號:以代數符號表徵交換律、分配律、結合律;一次式的化

簡及同類項;以符號記錄生活中的情境問題。 

17.  A-7-2 一元一次方程式的意義:一元一次方程式及其解的意義;具體情境

中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式。 

18.  A-7-3 一元一次方程式的解法與應用:等量公理;移項法則;驗算;應

用問題。 

19.  A-7-4 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的意義:二元一次方程式及其解的意義;具體

情境中列出二元一次方程式;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及其解的意義;具體情境
中列出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 

20.  A-7-5 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的解法與應用:代入消去法;加減消去法;應

用問題。 

21.  A-7-6 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的幾何意義:

𝑎�𝑥� + 𝑏�𝑦� = 𝑐�的圖形;𝑦� = 𝑐�

的圖形(水平線)

𝑥� = 𝑐�的圖形(鉛垂線)

;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的解只

處理相交且只有一個交點的情況。 

22.  A-7-7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意義:不等式的意義;具體情境中列出一元一次

不等式。 

23.  A-7-8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與應用: 單一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在數線

上標示解的範圍;應用問題。 

24.  D-7-1 統計圖表:蒐集生活中常見的數據資料,整理並繪製成含有原始資

料或百分率的統計圖表:直方圖、長條圖、圓形圖、折線圖、列聯表。遇到
複雜數據時可使用計算機輔助,教師可使用電腦應用軟體演示教授。 

25.  D-7-2 統計數據:用平均數、中位數與眾數描述一組資料的特性;使用計

算機的「M+」或「Σ」鍵計算平均數。 

【調整後學習內容】 
1.  N-7-1 1000 以內的數:位值、數量及日常生活中的購物活動。 
2.  N-7-1-1 位值:「個」、「十」、「百」、「千」。 
3.  N-7-1-2 數與量(1-1000)。 
4.  N-7-1-3 1000 元以內錢幣的認識與數算。 
5.  N-7-1-4 日常生活中 1000 元以內購物活動,如:使用 100 元、500 

元、1000 元錢幣購物(超市、便利商店、百貨公司、速食店、便當店、電
影院……)。 

6.  N-7-3  負數的概念:使用「正、負」符號表示日常生活中的量。 
7.  N-7-3-1 利用數線了解負數的概念。 
8.  N-7-3-2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了解負數的概念(不夠、缺少),如:包裝

糖果缺少 5 顆以-5 表示。 

9.  N-7-3-2   使用「正、負」符號表示日常生活中的量,如:以-5^0C 表示

攝氏零下 5 度。 

background image

 

10.  N-7-4 使用計算機做乘、除法的運算,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11.  N-7-5 日常生活中小數十分位的加減計算, 如:製作饅頭時,高筋麵粉 

1.2  公斤加低筋麵粉 1.2  公斤,混合成 2.4  公斤中筋麵粉;大華體重 
70.9 公斤,運動減重 5.5 公斤,現在體重幾公斤? 

12.  N-7-6 時間的運用。 
13.  N-7-6-1 24 時制的換算,如:晚上八點是 20:00。 
14.  N-7-6-2 以日常生活中的例行活動做時間的加減問題。 
15.  N-7-7 乘法直式計算與應用:被乘數為二、三位數乘以一位數。 
16.  N-7-7-1 二位數乘以一位數的直式計算。 
17.  N-7-7-2 三位數乘以一位數的直式計算。 
18.  N-7-7-3 二、三位數乘以一位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19.  N-7-8 除法的意義、計算與應用。 
20.  N-7-8-1 一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直式計算。 
21.  N-7-8-2 二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直式計算。 
22.  N-7-8-3 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直式計算。 
23.  N-7-8-4 日常生活中除法的應用。 
24.  N-7-9 比例的意義與應用。 
25.  N-7-9-1 比例的意義,如:煮粥時,米與水的比例為 1:6,則需 1 杯米 

6 杯水。 

26.  N-7-9-2 比例的唸讀,如:1:6 讀做一比六。 
27.  N-7-9-3 比例的應用,如:依照食譜中食材的比例製作蛋糕、打折、降

雨機率。 

28.  S-7-1 簡單圖形:點、線、線段、角、三角形與正多邊形的介紹。 
29.  S-7-4  垂直:垂直的意義與應用,如: 組裝櫃子、剪或畫正方形、長

方形。 

30.  S-7-5 線對稱:線對稱圖形的意義與應用,如:摺衣服、摺紙、收報

紙。 

31.  G-7-1 平面直角坐標系:以平面直角坐標系、方位距離標定位置。 
32.  A-7-1 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代數符號。 
33.  A-7-2 日常生活情境中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子。 
34.  A-7-3 日常生活中一元一次方程式的情境問題,如:媽媽帶了 100 元到

超市買了一盒營養豆腐,找回 85 元,請問營養豆腐多少元?100-x=85,
x=?)。 

35.  A-7-8 大於、小於不等式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如:物品的標價

超過所攜帶的金錢、發燒是體溫超過 38 度、身高低於 140 公分不能乘坐
遊樂設施、未滿 18 歲不得觀看限制級影片及喝酒。 

36.  D-7-1 統計圖表:長條圖、圓形圖、直方圖、折線圖。 

課程目標 

(學年目標) 

轉化學習表現及學習內容後之課程學習目標 
1. 能認識負數、相反數、絕對值的意義。 
2. 能做正負數的比較與加、減、乘、除計算。 
3. 能認識指數的記號與指數律。 
4. 能認識科學記號。 
5. 能理解質數、質因數分解、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互質的意義。 
6. 能做正負分數的加、減、乘、除計算 

background image

 

7. 用x 代表一個未知數量,列出一元一次式,並能做式子的運算。 
8. 能熟練一元一次方程式的解法,並用來解題。 
9. 熟練計算機基本功能的使用。 
10.認識常用幾何形體的性質,並應用於幾何問題的解題。 
11.利用兩個符號表徵列式,並運用運算規律做式子的加減運算。 
12.能熟練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的解法,並用來解題。 
13.能了解如何在坐標平面上描出已知數對的對應點,並判別數對在象限上
的位置。 
14.能在坐標平面上,畫出二元一次方程式的圖形。 
15. 能熟練比例式的基本運算。 
16. 能理解比例關係、正比、反比的意義,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17. 能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的意義,並用來解題。 
18. 理解常用統計圖表。 

學習進度 

週次/節數 

單元子題 

單元內容與學習活動 

第 


期 

第1週

 

第1章 數與數線 
1-1 正數與負數 

1.藉由氣溫的生活情境,介紹負數是小於0的數。 
2.說明數線,並在數線上操作正、負數的描點。 
3.藉由數線的輔助,判別數的大小關係。 
4.藉由數線上與原點距離相等、方向相反的兩個點,了解相反數
的意義。 

第2週

 

第1章 數與數線 
1-2 正負數的加減 

1.藉由向量模式表徵兩同號數的加法。 
2.判別兩同號數相加的正負結果,並算出其值。 
3.藉由向量模式表徵兩異號數的加法。 
4.判別兩異號數相加的正負結果,並算出其值。 
5.理解在數線上圖示兩整數加法的結果。 
6.利用「最後溫度-原來溫度=溫度的變化」表徵兩整數的減
法。 
7.熟練「減去一個數就是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的運算規則,並
算出兩整數相減的結果。 

第3週

 

第1章 數與數線 
1-3 正負數的乘除 

1.熟練兩整數相乘的規則,並計算其值。 
2.運用整數的乘法交換律與乘法結合律簡化計算。 
3.熟練整數的乘法運算。 
4.熟練整數的除法運算。 
5.熟練計算機的正負號、乘法、除法的功能。 
6.能利用計算機驗算乘除法的運算。 

第4週

 

第1章 數與數線 
1-3 正負數的乘除 

1.熟練整數的四則運算及分配律的應用。 
2.熟練計算機的括號運算功能。 
3.能利用四則運算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第5週

 

第1章 數與數線 
1-4 指數記法與科學記號 

1.理解指數記法所代表的意義。 
2.熟練含有指數的運算。 
3.能利用計算機的指數功能來協助完成運算。 
4.能利用指數運算解決生活中的水質問題。 
5.透過生活中的實例,認識科學記號,並能使用科學記號記錄數
字。 
6.能比較兩個科學記號所記錄的數值大小。 
7.熟練計算機進行科學記號的操作,並理解機算機的表示法可能
存在誤差。 

第6週

 

第1章 數與數線 
1-4 指數記法與科學記號 

1.理解指數記法所代表的意義。 
2.熟練含有指數的運算。 

background image

 

3.能利用計算機的指數功能來協助完成運算。 
4.能利用指數運算解決生活中的水質問題。 
5.透過生活中的實例,認識科學記號,並能使用科學記號記錄數
字。 
6.能比較兩個科學記號所記錄的數值大小。 
7.熟練計算機進行科學記號的操作,並理解機算機的表示法可能
存在誤差。 

第7週

 

第2章 標準分解式與分數
運算 
2-1 質因數分解 

1.由生活情境引入因數與倍數的教學。 
2.熟練11的倍數判別法並解決問題。 
3.理解質數是除了1和本身之外,沒有其他正因數的正整數。 
4.判別100以內質數的方法。 

第8週

 

第2章 標準分解式與分數
運算 
2-1 質因數分解 

1.由生活情境引入因數與倍數的教學。 
2.熟練11的倍數判別法並解決問題。 
3.理解質數是除了1和本身之外,沒有其他正因數的正整數。 
4.判別100以內質數的方法。 

第9週

 

第2章 標準分解式與分數
運算 
2-2 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
倍數 

1.介紹公因數與互質的意義,並能以短除法求出三個數的最大公
因數。 
2.熟練利用標準分解式求出最大公因數。 
3.能利用最大公因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第10週

 

第2章 標準分解式與分數
運算 
2-2 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
倍數 

1.介紹公倍數的意義,並能以短除法求出兩個與三個數的最小公
倍數。 
2.熟練利用標準分解式求出最小公倍數。 
3.能利用最小公倍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第11週

 

第2章 標準分解式與分數
運算 
2-3 分數與指數律 

1.介紹負分數的各種表示法: 

a

b

a

b

a

b

。 

2.熟練約分、擴分、最簡分數的運算規則並擴充至負分數。 
3.熟練以計算機表示分數的值,是利用分子除以分母表示其值,
且多數為近似值。 
4.熟練同分母與異分母的負分數加減法運算。 
5.熟練負帶分數的加減混合運算。 

第12週

 

第3章 一元一次方程式 
3-1 式子的運算 

1.以 x、y 等符號記錄生活情境中的簡易數學式。 
2.以 x 代表一個未知數量,並用 x 的一次式來表達和此未知數量
相關的一些數量。 
3.熟練式子的簡記。 

 

第13週

 

第3章 一元一次方程式 
3-1 式子的運算 

1.利用一個符號表徵列式,並依照符號所代表的數求出算式的
值。 
2.熟練算式中相同的文字符號、常數進行合併或化簡。 
3.以符號表徵交換律的運算並能化簡含括號或分數的式子。 

 

第14週

 

第3章 一元一次方程式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 

1.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式的意義,並將生活情境的問題紀錄成一元
一次方程式。 
2.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式解的意義,並以代入法或枚舉法求出一元
一次方程式的解。 

 

第15週

 

第3章 一元一次方程式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 

1.理解等量公理「等式左右同加、減、乘、除一數(除數不為
0)時,等式仍然成立」的概念。 
2.利用等量公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式,並做驗算。 

 

第16週

 

第3章 一元一次方程式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 

1.利用等量公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式,並做驗算。 
2.利用等量公理的概念理解移項法則,並察覺兩者的對應關係。 
3.利用移項法則解一元一次方程式,並做驗算。 

 

第17週

 

第3章 一元一次方程式 
3-3 應用問題 

1.由生活情境理解解決應用問題的相關步驟。 
2.根據應用問題的情境並配合給定的未知數 x,由題目中逐句抽
離已知條件及數量關係,進而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式並求得答案。 
3.根據應用問題的情境,由題目中逐句抽離已知條件及數量關

background image

 

係,自行假設適當的未知數 x,進而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式並求得
答案。 
4.熟練倍數問題。 
5.熟練點餐問題。 
6.熟知節約能源之重要性並解決相關問題。 
7.能利用計算機協助較為繁瑣的運算。 

 

第18週

 

第3章 一元一次方程式 
3-3 應用問題 

1.根據應用問題的情境,由題目中逐句抽離已知條件及數量關
係,自行假設適當的未知數 x,進而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式並求得
答案。 
2.熟練速率問題。 
3.熟練分配問題。 

 

第19週

 

第3章 一元一次方程式 
3-3 應用問題 

1.熟知買賣的相關常識並解決買賣問題。 
2.藉由應用問題求出的解與實際生活問題的差異,突顯檢驗答案
的正確性與合理性的重要。 
3.能利用計算機協助較為繁瑣的運算。 

 

第20週

 

第4章 線對稱與三視圖 

1.由空照圖的情境理解生活中存在很多幾何圖形。 
2.熟悉點、線、角與三角形等簡單圖形與其符號,並能適時使用
這些符號。 
3.理解直線、線段、射線的意義,並能以符號表達線段的長度。 
4.理解垂線與垂足的意義。 
5.理解點到直線的距離的意義。 
6.理解垂直平分線的意義。 
7.理解線對稱圖形的意義。 
8.熟悉各原住民圖騰的美。 
9.熟悉多邊形的線對稱圖形。例如等腰三角形、箏形、菱形、長
方形、正多邊形等。 

 

第21週

 

第4章 線對稱與三視圖 

1.由生活情境理解視圖的意義。 
2.藉由學生分組,觀察立體圖形的視圖。 
3.藉由學生分組,觀察立體圖形的視圖後,畫出其視圖。 
4.藉由分組觀察,理解一個立體圖形的前後視圖、左右視圖形狀
相同。 
5.理解三視圖的意義,即一個立體圖形的前視圖、右視圖、上視
圖合稱三視圖。 
6.能畫出立體圖形(3╳3╳3範圍內的正方體堆疊)的三視圖。 

第 


期 

第1週 

第1章  二元一次聯立方
程式 
1-1二元一次方程式 

1.藉由上學期一元一次方程式的列式,熟練列出含有兩個未知符
號的式子。 
2.二元一次式的化簡及運算:處理含兩個未知數的式子化簡,並
運用運算規律做式子的加減運算。 

第2週 

第1章  二元一次聯立方
程式 
1-2解二元一次聯立方程
式 

1.認識二元一次方程式,並將生活情境的問題記錄成二元一次方
程式。 
2.利用代入法或枚舉法得二元一次方程式的解,並判別解的合理
性。 

第3週 

第1章  二元一次聯 
1-2解二元一次聯立方程
式 

1.了解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解的意義,並檢驗二元一次聯立方程
式的解。 
2.認識代入消去法。 
3.利用不同的方法調整方程式,再用代入消去法解二元一次聯立
方程式。 

第4週 

第1章  二元一次聯 
1-2解二元一次聯立方程

式 

1.認識加減消去法。 
2.利用不同的方法調整方程式,再用加減消去法解二元一次聯立
方程式。 

第5週 

第1章  二元一次聯立方
程式 
1-3應用問題 

1.認識求解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應用問題的步驟。 
2.根據問題的情境,做適當的假設、列式與求解。 
3.利用不同的假設解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的應用問題。 

background image

 

4.檢驗解的合理性。 

 

第6週 

第2章  直角坐標與二元
一次方程式的圖形 
2-1直角坐標平面 

1.利用座位與隊伍等生活情境了解坐標平面的意義,並.學習利
用數對記錄位置。 
2.認識直角坐標平面,並了解其組成元素與相關名詞,例如:原
點、縱軸或 y 軸、橫軸或 x 軸。 
3.熟練在坐標平面上描出已知數對的對應點,並了解坐標軸上數
對的特性。 
4.描述點在移動前或移動後的坐標。 

 

第7週 

第2章  直角坐標與二元
一次方程式的圖形 
2-1直角坐標平面 

1.熟練象限上坐標的性質符號。 
2.判別數對在象限上的位置。 

 

第8週 

第2章  直角坐標與二元
一次方程式的圖形 
2-2二元一次方程式的圖
形 

1. 熟 練 將 二 元 一 次 方 程 式 的 解 轉 換 成 坐 標 平 面 上 的 點 。 
2.透過描點將二元一次方程式轉換為坐標平面的圖形,並建立二
元一次方程式的圖形為直線的觀念。 
3.熟練在坐標平面上繪製二元一次方程式圖形。 

 

第9週 

第2章  直角坐標與二元
一次方程式的圖形 
2-2二元一次方程式的圖
形 

1.了解並畫出 y=k 與 x=h 這類型方程式在坐標平面上的圖形。 
2.利用通過已知的坐標點求得直線方程式。 

 

第10週 

第2章  直角坐標與二元
一次方程式的圖形 
2-2二元一次方程式的圖
形 

1.了解坐標平面上兩條直線的交點即為兩直線聯立方程式的解。 
2.利用解聯立方程式求得兩二元一次方程式圖形的交點坐標。 

 

第11週 

第3章  比例 
3-1比例式 

1.了解比的前項、後項與比值。 
2.熟練比值的求法。 
3.熟練分數或小數的比之比值求法。 
4.理解 a:b=(a×m):(b×m)=(a÷m):(b÷m),m≠0。 

 

第12週 

第3章  比例 
3-1比例式 

1.了解比例式的意義,並熟練「若 a:b=c:d,則 ad=bc」的
應用。 
2.理解「當 a:b=c:d 時,可假設 a=cr,b=dr(r≠0)」,
並熟練其應用。 
3.熟練比例的相關生活應用問題 

 

第13週 

第3章  比例 
3-2正比與反比 

1.了解正比的意義及正比的一般式 y=kx。 
2.判斷兩數量是否成正比。 
3.熟練正比關係的生活應用。 

 

第14週 

第3章  比例 
3-2正比與反比 

1.了解反比的意義及反比的一般式 xy=k。 
2.判斷兩數量是否成反比。 
3.熟練反比關係的生活應用。 

 

第15週 

第4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1.由三一律認識不等號<、>、<

-、>

-、≠。 

2.學習由文字敘述中列出不等式。 
3.將已知數代入一元一次不等式,並檢驗不等式的解。 
4.在數線上畫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的範圍。 

 

第16週 

第4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1.透過觀察得知不等式的移項法則。 
2.利用不等式的等量公理與移項法則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3.利用不等式解生活中的應用問題,並使用計算機輔助計算較繁
雜的數據。 

 

第17週 

第5章  統計圖表與統計
數據 
5-1統計圖表 

1.認識一些常見的統計圖表。 
2.透過生活實際例子,將原始資料製作成次數分配表。 
3.繪製常用的統計圖,如長條圖、折線圖、圓形圖。 
4.認識列聯表。 

 

第18週 

第5章  統計圖表與統計
數據 

1.介紹組距。 
2.將次數分配表繪製成次數分配直方圖與次數分配折線圖。 

background image

 

5-1統計圖表 

3.將次數分配表繪製成次數分配折線圖。 
4.判讀次數分配圖,了解統計圖表中的統計資料。 

 

第19週 

第5章  統計圖表與統計
數據 
5-2平均數、中位數與眾

數 

1.藉由生活情境,理解平均數的意義。 
2.計算未整理資料的平均數與已整理資料的平均數。 
3.利用計算機的累加功能計算平均數與加權平均數。 

 

第20週 

第5章  統計圖表與統計
數據 
5-2平均數、中位數與眾

數 

1.理解中位數的意義。 
2.介紹奇數筆資料與偶數筆資料,中位數不同的求法。 
3.計算未整理資料的中位數與已整理資料的中位數。 

議題融入 

 
無 

評量規劃 

上學期/下學期 
1.  紙筆測驗。 
2.  口語評量。 
3.  實作評量。 
4.  作業評量。 

教學設施 

設備需求 

1.  電子白板 

2.  電腦相關設備 

3.  喇叭 

4.  投影機 

教材來源 

1.  數學教科書及數學電子書 

2.  教師自編簡易教材 

3.  網路資源(均一教學平台) 

4.  數學活動師分享教材

 

備註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