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二班數學課:量角器的使用教學

格式
doc
大小
70 KB
頁數
3
上傳者
043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3-04-22,离现在 22 189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台北市明德國小九十一學年度第二學期教學觀摩教案

教學單元

角度

教學領域

數學

教學主題

量角器(此單元第三節課)

教材來源

康軒版第六冊

教學班級

三年二班

教學日期

92.3.12

教學者

洪嘉琳

教學節次

第一節

設計者

洪嘉琳

教學時間

40分鐘

輔導老師

李淑玲

指導教授

李世忠

設計動機

介紹如何使用量角器,並使學生透過實際操作,學會測量角度。

教學資源

師生共同準備量角器、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30°60°

90°)鱷魚一隻

學生舊經驗

  1. 有三角形的圖形概念,並會比較面的大小。

  2. 知道角及直角三角形的特性。

  3. 知道角的大小不因長度及方向而改變。

  4. 知道可利用疊合,比較角的大小。

教學目標

  1. 知道除了直觀外,還能利用「疊合」來判斷角的大小。

  2. 認識量角器的基本構造。

  3. 測量角度並將度數正確報讀出來。

能力指標

S-1-3能複製二維、三維的基本形體。

S-1-5能察覺在生活情境或形體中的角。

兒童迷思概念

  1. 只經由「直觀」就猜測角度的大小,忽略科學方法使用量角器的重要性。

  2. 測量完畢後,對於度數的報讀,容易出錯。

  3. 認為小於90°的「銳角」才是角。


教學活動流程

教學目標

活動主題及進行方式

主要活動與問話

教學資源

評量

時間


一、複習

共同檢討

【複習舊經驗】組成一個角要有什麼條件?角會因為長度、方向而改變嗎?除了直接觀察,還可以把角疊一疊比較出角的大小,怎麼疊?

U佈置黑板如下:


看得出哪一個角大嗎?如果沒有辦法疊合,要怎麼比較出大小?

圖卡兩張



5

1.認識量角器的基本構造。

二、關係洞察


個人思考

小組分享

全班分享


U佈置量角器。

1量角器上面有什麼東西?

將小組答案寫在小白板上。

(老師歸納出)中心點、線、90°線、每一刻度代表一度。

U佈置一個90°的角

1這是90°嗎,你怎麼知道的?

你的答案說給同組的同學聽。

量角器

學生能說出量角器的基本構造並正確報讀度數。

10

2.會正確報讀度數。

三、正誤區辨

U佈置鱷魚一隻及一個60°的角

1鱷魚先生老了,看不見食物。你可以幫牠判斷食物的位置嗎?

1這是120°的角,對不對?理由是?鱷魚先生的嘴巴該從哪個方向張開?

將小組答案寫在小白板上。

1哪一位小朋友可以幫鱷魚先生的嘴巴張開到45°角?

上台

量角器、鱷魚

正確報讀角度度數。

8

3.再次確認報讀是否正確。

四、概念確認

1你發現了什麼?鱷魚先生的嘴巴和量角器上的刻度有什麼關係?

將你的想法說給小組同學聽並把小組答案寫在小白板上。

量角器、鱷魚

正確報讀角度度數。

3

4.能正確使用量角器。

四、概念再製

小組分享

全班分享

U佈置一個直角。

1這是一個100°的角,對不對?理由是:

將小組答案寫在小白板上。

角的頂點要對準中心點,邊要對齊零度線。


量角器與三角板

能說出測量角度的方法。

7

5.會測量角度

五、概念應用

個人思考

U拿出三角板

1現在來練習量一量ㄅ角的度數。

量角器與三角板

能正確測量並報讀

5


六、歸納統整

教師提問

1這是?(中心點、線、90°線)每一個刻度代表這個角是50°還是130°

測量角度時要注意:頂點對準?一邊對齊?

量角器與三角板


2

特別感謝師長們的指導:

李淑玲老師 林春雪老師 三年級全體老師

淡江大學 李世忠教授

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研究組 林宜臻教授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