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國民中小學教師素養導向教學備課紀錄表(新版)
教 學 班 級 : 三年一班 教學領域:藝術領域(表藝)教學單元:身體魔法師
授課教師姓名: 陳家璇 服務學校:長樂國小 觀 察 者:施淑瑛
備課時間:113 年11 月15 日15 時10 分
教學設計說明與對話 | 觀察焦點及觀察工具 |
一、這節課學生要達到的學習目標: 1.體會空間與人的關係,並發現肢體延展的可能性。 2.在學習活動中建立與人安全與合作的關係。
引起動機:由紅綠燈遊戲中體會空間感與距離感,找出遊 戲或活動的危險性並注意事項。 發展活動:藉由散走、坐著、側躺等姿態學習讓活動空間更平均。在定格後練習運用姿體與同學連結,在連結過程中須注意上下左右等空間關係(不要在同一平面上)。 總結活動:欣賞各組連結動作樣態並予以回饋。討論所使用到的肢體關節,檢討尚有那些身體部位可以運用。
1.在以往音樂課中學生有散走的經驗,知道該如何避免行走時的碰撞或摩擦等狀況。 2.有了空間意識,學生可以練習在有限的範圍中開展最大的肢體與同學相連結。 3.評量方式為透過彼此觀摩、激盪,為連結方式做創意發想。
本堂課中學習任務為需要運用肢體與同學連結。 學習方式為實作方式 評量為實作評量及口頭評量
教師為鋪陳情境讓學生進入活動中,並在各個活動中找出值得讚賞的肢體動作,並鼓勵學生欣賞並發想。 |
■規準1︰營造情境化的學習 ■規準2︰安排探究性的學習任務 ■規準3︰促發學生的學習互動 二、其它輔助觀察工具: □學生座位表 □ □ |
觀課相關配合事宜 | |
(一)觀課人員觀課位置及角色(請打)
(二)預定公開授課∕教學觀察日期與地點: 1.日期:113年11月21日11時20分 2.地點:四樓舞蹈教室 (三)回饋會談預定日期與地點:(建議於公開授課∕教學觀察後三天內完成為佳) 1.日期:113年11月22日15時10分 2.地點:二樓閱讀教室 |
附表11-2
基隆市國民中小學教師素養導向教學觀議課紀錄表(新版)
(表格可依觀察焦點所選取觀察規準向度自行編修)
教 學 班 級 : 三年一班 教學領域:藝術領域(表藝)教學單元:身體魔法師
授課教師姓名: 陳家璇 服務學校: 長樂國小 觀 察 者:施淑瑛
教學時間:113
年11
月21
日11
時20
分
議課時間:113
年11
月22
日13
時20
分
規準/指標 | 教師引導及學生表現情形 | |
有呈現 (請打) | 觀察記錄 | |
規準1︰營造脈絡化的學習 關注重點︰教材組織、學習經驗及情境安排 | ||
1-1連結學生的生活經驗,提升學生的學習參與度。 | ˇ | 1-1「鬼抓人」及「紅綠燈」都是學生常玩的遊戲,老師用這遊戲帶活動,學生參與度高。 1-2「集中」及「分散」的概念,老師有在黑板上以圖明示,並實際操作練習,讓學生明確知道活動中須達成的「分散」是什麼狀態。 1-3老師讓學生練習散走(充滿這個空間),以鼓聲開始,鈴聲結束。速度由慢轉快,過程中隨時讓學生觀察此時大家是否為分散的狀態。 1-4引導學生思考活動中坐著走的困難及可能發生的危險要如何避免。 1-5進階練習(評量)-側身躺著行進,以這姿勢玩紅綠燈,發現當學生側身前進有困難時,能翻滾到另一側繼續前進。 |
1-2根據學生學習的先備知識,提供所需的學習支持。 | ˇ | |
1-3掌握教材組織的脈絡,協助學生系統化的學習。 | ˇ | |
1-4引導學生將所學概念應用於生活情境。 | ˇ | |
1-5運用評量即學習的概念,以促進學生的學習成效。 | ˇ | |
規準2︰安排探究性的學習任務 關注重點︰學習策略及任務安排 | ||
2-1引導學生覺察問題,投入學習任務。 | ˇ | 2-1老師提問:我們已經知道如何遊戲,但過程中是否有要避開的危險。學生一一舉手回答。 2-2從知道分散的概念延伸到無論坐著走或躺著走都要盡量避開人群(分散)、舞蹈教室的牆壁或鏡子。 2-3老師提問: 坐著走或躺著走的困難點是什麼,大家一一提出解決的辦法。 2-4老師請大家分享過程中,學生是否遇到困難,是如何解決,還是沒有解決,請大家想想該如何做。 2-5 |
2-2提供鷹架以支持學生的學習。 | ˇ | |
2-3引導學生運用方法或策略完成任務。 | ˇ | |
2-4促發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探究及反思。 | ˇ | |
2-5提供學生運用資源或科技媒體機會。 | ˇ |
規準/指標 | 教師引導及學生表現情形 | |
有呈現 (請打) | 觀察記錄 | |
規準3︰促發學生的學習互動 關注重點︰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合作學習與同儕互動 | ||
3-1提供正向引導,鼓勵學生主動探究。 | ˇ | 3-1當部分較害羞的學生僵在原地,無法表現時(念出自己的名字加上動作),老師會鼓勵學生給他們時間,並在學生做到時加以讚美。 3-2大家要讓教室這空間充滿,於是同學會往仁少的方向移動,不斷調整自己的位置。 3-3當同學提出活動過程中的遇到的問題,老師會請大家說一說原因是什麼,並請大家說說自己在完成活動後的感想。 3-4活動過程中會請同學們專注聆聽正在發表的同學說的話。 3-5活動過程中會請同學發表不一樣的想法。 |
3-2營造學生合作的學習機會,促進同儕互學。 | ˇ | |
3-3鼓勵學生相互提問與分享自我觀點。 | ˇ | |
3-4引導學生相互聆聽及尊重他人的觀點。 | ˇ | |
3-5引導學生以多元觀點與他人進行對話與思考。 | ˇ | |
議課對話紀錄 | ||
(建議從三個規準「關注重點」的觀察指標及教學整體發現,進行提問與回饋,譬如:觀察者的發現、教學過程的釐清及雙方的收穫): 一、觀察者的發現: 二、教學過程的釐清: 學生能理解「充滿空間」的概念,在活動過程中大致也都會記得要分散,但當大家側躺行進時,較不容易看清楚目前整間教室空間的分布情形。另外側躺行進確實有難度,是否可以調整其他方式行進。 三、觀課者收穫: 循序漸進的活動安排讓學生躍躍欲試,還有沒有更多的可能(期待中)。 上課的過程中,最干擾教學的是那些過於興奮的學生,可以考慮暫時停止他的遊戲,邀請他觀察現在要進行的活動中,表現最有創意的同學是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