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大附小六年級國語課《火燒連環船》十二年國教素養導向教學教案

格式
doc
大小
58.5 KB
頁數
2
上傳者
Administrato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9-02-25,离现在 6 24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北市大附小107學年度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

十二年國教素養導向教學教案

領域/科目

國語科

設計者

楊文琪

實施年級

六年級

總節數

__節,_180_分鐘

單元名稱

火燒連環船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2--3 靈活運用詞句和說話技巧,豐富表達內容。

2--4 運用語調、表情和肢體等變化輔助口語表達。

2--5 把握說話內容的主題、重要細節與結構邏輯。


核心

素養

-E-A1認識國語文的重要性,培養國語文的興趣,能運用國語文認識自我、表現自我,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

-E-A2透過國語文學習,掌握文本要旨、發展學習及解決問題策略、初探邏輯思維,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E-B1理解與運用國語文在日常生活中學習體察他人的感受,並給予適當的回應,以達成溝通及互動的目標。

-E-C1閱讀各類文本,從中培養是非判斷的能力,以瞭解自己與所處社會的關係,培養同理心與責任感,關懷自然生態與增進公民意識。


學習內容

Ad--1 意義段與篇章結構。

Ad--2 篇章的大意、主旨、結構與寓意。


議題

融入

實質內涵

所融入之學習重點

與其他領域/科目的連結

教材來源

南一版六下國語課本

教學設備/資源

教學簡報、影片、網際網路、單槍、電子白板、Hiteach系統

學習目標

  1. 認識三國演義中的主要人物及其特徵。

  2. 知道古人如何運用計謀得到勝利。

  3. 能將本課的修辭運用於寫作中。

  4. 能運用本課的四字語詞及句型,寫出完整的句子。

  5. 能欣賞三國時期故事。

  6. 能感受故事中人物應戰的心境。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第一節

【引起動機】

  1. 配合前一天預習作業(預習為朗讀課文,書寫生字及查出生詞),聆聽課文朗讀,請學生靜心品味文章內容及小說情節。

【發展活動】

  1. 分組討論

將課文分成7小節,每小節由3-4位小朋友互相討論內容、大意、修辭、句型及其他補充資料。

  1. 上台報告及授課

每組派一位同學上台教授討論內容並接受同學提問,也可指定同學造句,對分心的同學也可提點或問問題,時間每組為5-10分鐘。(同一組每次報告不可同一人,組內每個人都要上台練習報告)

【總結歸納】

  1. 老師統整及講評

除了各組報告隨時補充外,針對沒討論到的細節內容在課堂最後五分鐘內做講解及概念釐清。


第二節

【發展活動】

  1. 持續上一堂各組課文段落報告,時間每組為5-10分鐘。


【總結歸納】

  1. 老師統整及講評

除了各組報告隨時補充外,針對沒討論到的細節內容在課堂最後五分鐘內做講解及概念釐清。


第三節

【引起動機】

  1. 教師統整本課教學中心思想:本課中的赤壁之戰,是魏蜀吳三分天下的重要關鍵戰役,閱讀歷史小說的價值於樂趣,就在於能從中思考歷史、自省反思,沒有誰對誰錯,學習站在不同的立場,從不同的角度來解讀,做為借鏡,習得古人智慧。

【發展活動】

  1. 簡介SWOT分析法,並發下分析表,每組一張,請學生分組討論,就課文中雙方陣營的優勢、劣勢,出現的機會及面臨的威脅填入分析表中。

  2. 將各組SWOT分析表,投影至黑板比較分析,並請各組派代表發言,並交流意見。

【總結歸納】

  1. 討論並完成習作內容,做最後的總結及回顧。





5分鐘






10分鐘



20分鐘





5分鐘





35分鐘




5分鐘






5分鐘






10分鐘



10分鐘


15分鐘



課堂表現。





課堂表現。

討論態度、內容。


課堂表現。

發表內容、臺風及團隊默契。









課堂表現。

發表內容、臺風及團隊默契。









課堂表現。

發表內容、臺風及團隊默契。

紙本作業(分析單、習作完成度)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配合圖書館共讀圖書:三國演義

附件:


2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