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大附小108學年度國語課“童年故事”教學教案:修辭技巧與童年回憶寫作指導

格式
doc
大小
69 KB
頁數
4
上傳者
Administrato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8-04-25,离现在 7 18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北市大附小108學年度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

十二年國教素養導向教學教案

領域/科目

國語

設計者

鄭芳怡、胡雅筑李雅雪

黃和智、朱予萱蘇慧珊

王秋堯林瑞吉

實施年級

六年級

總節數

1節,40分鐘

單元名稱

童年故事──童年‧夏日‧棉花糖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6--2 培養感受力、想像力等寫作基本能力。

核心

素養

E-A3具備擬定計畫與實作的能力,並以創新思考方式因應日常生活情境。

E-B1具備聽說讀寫作的基本語文素養,並具有生活所需的基礎數理、肢體及藝術等符號知能,能以同理心運用在生活與人際溝通。


學習內容

6--2透過對事物的感知與體驗,培養感受力、想像力等寫作基本能力。

議題

融入

實質內涵

E-A2 具備探索問題的思考能力,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所融入之學習重點

E4表達自己對一個美好世界的想法,並聆聽他人的想法。

學生透過文本的閱讀、教師的引導,以及與同學的互動過程,透過聆聽與表達,學習溝通的技巧。

與其他領域/科目的連結

綜合領域

教材來源

康軒版六下第九課

教學設備/資源

自編ppt (童年生活短文創作)

學習目標

  • 培養學生利用所學的修辭技巧,敘寫自己童年生活的難忘回憶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評量方式

一、準備活動

1.教師說明學習目標:理解譬喻法與轉化法之區別。

2.教師說明上課方式:以自編ppt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討論,釐清迷思概念。


二、發展活動

1.分組討論找出課文中所使用的譬喻法與轉化法的語句。

2.小組發表所找到的譬喻法與轉化法的語句。

3.全班共同討論,釐清譬喻法與轉化法技巧之區別。

4.教師檢核學生學習成果。


三、統整活動

1.教師引導學生歸納本節學習重點。

2.學生仿作練習:

(1)教師根據課文範例,引導學生以童年生活作為主題,運用譬喻法與轉化法進行短文寫作。

(2)學生進行創作。

(3)學生彼此分享與觀摩。


5







15





20

專心聆聽







課文記錄

參與討論

口頭發表



參與討論

口頭發表

短文創作

專心聆聽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附件:

教師自編ppt (童年生活短文創作)


童年故事──童年‧夏日‧棉花糖

課程之教材分析與教學活動簡述

教學年級

教學時間

5

教學單元

第三單元第九課

童年夏日棉花糖

教材來源

康軒國語第十二冊(六下)

教學目標

單元目標

具體目標

本單元在於協助學生透過文章內容的閱讀了解作家的童年記趣並體會童年的美好回憶不僅豐富作者的心靈也讓作者產生創作靈感

  1. 能運用閱讀理解監控流程協助自己閱讀課文。

  2. 能精讀課文內容認識修辭內容與欣賞作者的童年趣事

  3. 能將課文之詞語與句型加以應用

  4. 能透過提問摘要大意

  5. 能發揮想像力,將童年回憶結合浪漫聯想,和同學分享生活情趣。

教 材 分 析

學 生 經 驗

一、教材地位

1.本單元之三課課文內容主要介紹三位作家的童年記趣分別藉由事件與物品烘托出作者懷念童年的情感

2.透過閱讀學習作家描繪人事物的細膩手法感受作家對童年與鄉土的情感

3.本課中之譬喻與類疊等修辭語文能力對學生並不陌生但作家的寫作修辭技巧值得賞析與學習

4.生字詞語並不難,「也是並列複句是課文中首次出現的句型


二、內容重點(教材分析與策略應用)

1.文體記敘文

2.主旨作者敘述關於夏日棉花糖的童年記憶,希望孩子們的童年擁有充滿童趣的浪漫事物。

3.大意作者回憶童年往事夏日賣棉花糖的老人帶給孩童許多歡樂讓生活充滿天真的諧趣,是作者難以忘懷的童年記憶

4.生字逢、葵、緯、勺、攪、塑、縷、盎、袖、鋁、嗓、簇、諧

5.詞語:每逢、向日葵、經緯、攪拌、一縷、盎然、袖珍、嗓音、簇擁、諧趣

6.語句「做棉花糖,實在是一種詩意盎然的袖珍手工業,是可愛的街頭藝術,但也是饒富戲劇效果的魔術。」

7.修辭

(1)譬喻:「童年時候,每逢初夏,當人家院牆角落的幾株向日葵,像一輪輪金黃的圓盤,燦燦然綻開時,那賣棉花糖的老人,便也開始自得其樂的在樹下,標售起一朵一朵蓬鬆若雲的棉花糖了。」

(2)類疊:「一根一根新鮮潔白的棉花糖,不,一朵一朵柔軟甜蜜的祥雲,不徘徊在山巔,不流浪在天上,卻只眷戀不捨的停駐在人間,停駐在巷底,停駐在每一個快樂的男孩、女孩的手中。」

  1. 在識字方面學生的識字量已足夠應付閱讀之所需並運用舊經驗與自學學習生字教師只需在難字或易錯字加以提醒即可透過課前預習之生字造詞練習後即能對閱讀課文內容產生助益

  2. 在詞彙方面大多數學生都可從字面上推敲出意義僅有少數較艱澀語詞需多加注意透過要求學生事先查閱詞彙解釋即可了解意義

  3. 在閱讀理解方面,學生對於記敘文之文體很熟悉,多已能掌握記敘文之結構

  4. 至於在摘要能力部分,雖已有過去的訓練與指導但仍有待繼續訓練各種摘要策略

  5. 在文章提問上對事實性與評論性問題較為熟悉須深入思考與推論之提問則就無法掌握要點

教學流程概要(詳見教學自編PPT)

第一節概覽課文生字及語詞教學閱讀理解流程監控

1.「棉花糖街頭藝人表演」、「創意棉花糖製作」影片欣賞與討論。

2.學生運用閱讀理解流程監控自己的閱讀狀況,將完全懂的句子或段落標示(1),有些懂有些不懂的句子或段落標示(2),完全不懂的句子或段落標示(3)

3.了解學生閱讀理解困難之處,並提出討論與加以指導。


第二節第三節熟讀課文內容深究提問練習

1.將同學分組練習對課文內容提問(每組至少5個問題),並共同思考如何回答問題。

2.教師指導提問內容的設計以6W為基礎,同時思考如何有系統或層次的提問,且將事實性問題、推論性問題與評論性問題均納入。

3.每組完成提問問題與回答內容資料彙整。(問題與內容分別陳述)

4.教師將每組之提問一一陳列後,加以彙整相似題目,並引導同學討論這些問題的類別與共同找出證據回答問題。


第四節詞語造句與句型練習修辭的賞析與練習

1.師生共同找出課文中的四字詞語、佳句、句型與修辭應用等句子。

2.師生討論生字延伸之四字詞語。


貳、發展活動:

1.討論與發表相關詞語與句型之語文應用。

2.討論與賞析課文之修辭語文應用。


第五節課文結構與摘要練習

1.指導學生閱讀課文內容,並判斷自然段與意義段的內容。

2.分組討論進行文章結構的練習,思考自然段與意義段的內容。

3.每組完成課文結構學習單之彙整內容。

4.利用文章結構內容,練習摘取段落大意及文章大意。


延伸活動:「棉花糖DIY製作」

利用彈性與綜合課時讓每一位學生親手製作棉花糖。


4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